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2023-03-06

第一篇: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试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和比较阅读拓展能力,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进入诗歌的意境,去体味诗歌的情感,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是古典诗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有效性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古典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相当的比例,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汲取人文精神的营养,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其意义毋需赘言。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日渐凸显。

学生的语文能力普遍较低,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尤其低下。在古诗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对诗歌的节奏把握不当,不能读出其韵味;对诗句的基本意思难以把握,不会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还原诗歌画面、描绘诗歌意境;不懂以“知人论世”之法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机械地记忆诗歌的鉴赏术语,在考试中牵强地套用。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扫除文字障碍、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等当然是要引导学生去完成的。此外,就我们“教”与“学”的现状而言,笔者认为,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和比较阅读拓展能力,是古典诗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以诵读推动阅读,把学生带入诗境

诵读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把朗朗书声还给课堂,还给学生,更易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含蓄美、形象美,让他们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或范读,或领读,或听读,或齐读。无论采取何种诵读策略,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安排教学,注意诵读指导的渐进性。笔者自身喜爱诗词朗诵,嗓音较适于诵读格调豪放激昂的诗词。因此,在《念奴娇·赤

壁怀古》的教学中,笔者选择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诗境。结果,富于激情的诵读勾起了学生“我也来读读”的欲望。以此为契机,先提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划分节奏;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则要求有感情地表现;在充分理解诗歌的意境后则要求学生可以从有感情地诵读提升为创造性地朗诵。在此过程中,笔者作为诵读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指导者在适当的时机给予点拨提示。通过阶梯式的诵读训练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朗诵水平,让他们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让他们读出诗歌的语言气势,让他们更易于领会诗歌的情感,这是理解感悟诗歌意境不可或缺的。

诵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形象直观的影视视频,饱含感情的名家配乐朗诵录音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生动形象,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对古诗词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

如《蜀道难》一课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播放视频资料:秦蜀之间不可逾越的崇山峻岭,青泥盘盘,百步九折,古木参天,枯松倒挂等,让学生对蜀道的雄奇险峻有了形象的感知。让学生在瀑布飞流直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中,在悲凄的鸟叫声中,感受蜀道之险。紧接着再播放朗诵名家焦晃的配乐朗诵录音去感染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学生很快

明白了停顿的长短、重读和轻读等等。接着再让学生跟录音试读,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多媒体在诵读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的能力,而且通过朗读,有利于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是诗与情,诗与境的交融,是古诗词的最高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学生吟颂诗词,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音韵美,还可以积累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

可以说,饱含感情的诵读是激活学生学习古典诗歌兴趣的必要而有效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诗歌的特点,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悟出了作者的情感,就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学习古典诗歌。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

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

二、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作诗和读诗都必须用思考,都必须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备。”“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一个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决定他对某一首诗的鉴赏深度。古典诗歌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关键信息,启发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指导,而不是简单地用多媒体展示较为直观的画面。

本校的一教师在杜甫的《登高》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还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联描绘的画面。一同学这么说:风刮得急,天显得高,猿的叫声很悲哀,沙洲是白的,小鸟在天空中飞翔。教师点评:某同学把诗句的意思说得清楚了,但是又过于直白,大家要注意联系题目,结合我们的生活常识,把自己想象成作者,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第一位同学恍然大悟地要求重新描绘:“我”迎着迅疾的秋风登上高处,耳边回荡着猿猴的哀鸣声,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景:天空高阔,江水清清,沙洲一遍白色,鸟儿在天空徘徊。经过教师的提示引导,这位同学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出来的画面有了较强的立体感,诗歌的意境也有所显现了。这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去纠错再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也调动知识储备,丰富了他们联想与想象,更易于进入诗歌的意境,去体味诗歌的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言简意丰,含蓄委婉,有很强的跳跃性,缺乏联想与想象力是不能领悟其意趣的。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展开联想与想象,再现作品所描绘的情境,才能体味到诗歌含蓄的情感与意蕴,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获得阅读鉴赏的快乐,有效提高鉴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拓展阅读

拓展性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是将我们的阅读视野拓展开去,由此及彼,互相钩连,编织起一张具有丰富信息的网络。笔者觉得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较阅读的角度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语言、手法、意象、情感、题材等方面局部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诗人不同诗篇、不同诗人诗篇、不同流派诗歌的整体比较。

笔者在柳永《雨霖铃》一课教学中,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比较对象,引导学生抓住比较点如诵读、感情基调、意境特点、景物内容等进行阅读。诵读比较让他们更深刻地体味到两种词风的感情基调,通过联想想象,他们

描绘出两种不同的诗境……在比较中,学生对“婉约派”与“豪放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与体味。拓展开来,安排学生自主比较阅读单元附录中李清照的《声声慢》,他们很快就联系到初中学过的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并且基本能以课堂上老师提示的方法找到比较点如题材、情感、风格等,然后完成比较阅读活动。这说明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学生还是可以较快地理解诗歌的基本情感内涵。

再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词中出现“雁”这一诗歌意象,以此为引,笔者让学生分工合作搜集使用“雁”的意象的诗歌,比较之后,看看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兴趣来了,借助图书资料、网络等,他们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整合归纳之后,学生都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雁”的意象常常被诗人借以寄托思念之情的。这恰恰是古典诗歌中“雁”这一意象作用之一。这一发现让学生很有成就感。以此为契机,继续引导学生搜集使用其它意象如“梅”“月”“柳”的诗歌,整合归纳,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学生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深入地去体味诗歌的意境。同时,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拓展阅读的过程,学生的阅读面延伸到课本之外了。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经过赏读、比较、整合归纳等,学生对诗歌的主旨、表现技巧、意境、语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理解,从而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古典诗歌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文章来自教学论文网:http:///转载请注明 更多论文入口

技校教师论文:http:///jixiaojiaoshi/ 中学教师论文:http:///zhongxuejiaoshi/ 生物教学论文:http:///shengwujiaoxuelunwen/ 音乐教学论文:http:///yinlejiaoxuelunwen/ 论文写作技巧:http:///blog/46/ 论文写作技巧:http:///blog/45/ 硕士论文检测:http://www.lunwenjiance.net/Nav/blog/id/127/ 论文修改方法:http://www.lunwenjiance.net/Nav/blog/id/85/

第二篇:浅谈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连云港市中云中学

张秀英

学习古代诗歌,是了解承传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一个古诗词单元。每册书集中一个单元来学习古代诗歌,增加了古代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 。这充分体现了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怎样依据教学大纲搞好古代诗歌教学呢?谈谈我的几点设想。

一、教学目标

古诗教学单元教学的总要求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欣赏优美的诗句,熟读背诵。在此基础上,教学中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初步进行诗歌欣赏能力的训练 。(3)培养反复吟诵诗歌的习惯,背诵诗歌 。其中,理解是基础,培养初步欣赏能力是目的,而反复吟诵是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二、欣赏过程

1、教学目的决定了思路。在欣赏中,首先立足于理解诗歌内容,具体是: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以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由于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的距离,都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其人以及写作诗歌时的社会时代生活背景,就能够缩减学

1 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步骤中,可布置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既能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其自学的能力。

(2)、理解文字。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碍于疏通的文字的确定,应先让学生在自学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记忆,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3)、抓住“诗眼”,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眼”,也就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诗的“诗眼”就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抓住这句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琵琶行》一诗,篇幅较长,诗眼就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上,抓住这两句就可以提挈全篇,理解作者感情了。

总之,对诗歌的理解需要立足于“文本”,也就是诗歌的本身。但诗歌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有尽的“言”就是诗人写出来的诗歌,无穷的“意”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诗的意蕴了。 2 因其“意无穷”,所以在分析、理解诗歌时不要字字句句统一答案,译成现代汉语要留有余地,也就是为学生独立欣赏诗歌提供空间。

2、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

(1)、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所谓优美精彩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句。这些句子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停留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发掘。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国破山河在”之“破”,这些字,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其次,就是分析诗句中的“妙语”,也就是诗歌中一些词语间的奇妙组合,如“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 (2)、欣赏艺术特色。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欣赏优美诗句是局部感知,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表达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具体到每首诗中,主要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构思入手,如《诗经》中所选诗歌的比兴手法和一咏三叹、重章迭句的表现形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层层推进、蓄势转笔的艺术构思;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一把把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 3 达效果。

3、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欣赏能力训练的一种延伸。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这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能力培养方法。例如教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握诗人的形象,融入自我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一幅这首诗的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其苍凉意境;教授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语言来刻画诗人月夜无眠,在月光的清晖中低吟、徘徊,怀人思远的情景和远方的爱人揽镜自怜的相思之苦,从而深刻感受作者在诗歌中营造的刻骨铭心的哀婉气氛。

三、欣赏方法

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1、初读诗歌时,可选择与诗歌感情比较一致的民乐曲,做配乐诵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这就需要在读法上加以指导,主要是在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作具体示范性指导。当然,不必如古人那样各有曲调,只要慢慢读,适当延长某些字的读音,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情味就可以了。

3、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体验的感受,品味诗的意境。对于初学者来说,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4、在训练中,近体诗和词中的小令,可先让学生背下来,然后吟诵;长一点的古体诗和中长调的词则可分层练习吟诵,最后也要能背下来。

以上是关于古诗歌教学中欣赏和训练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中,还有一个具体的环节就是导入,导入不能看作一种形式,而是要看作审美的准备,所以在导入过程中,应该创造一点审美的气氛。如果是由旧课导入,可让学生吟诵或提出赏析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利用情景导入则应叙述得生动些,要有点诗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浅谈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

摘要: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诗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诗歌是最具魅力的文学样式,处于文学金字塔的顶端,历来被人们所珍爱,但诗歌教学有形象性、凝炼性、音乐性、抒情性,最不易把握。再次,我们既要品味语却是一个难题。首先,诗歌的语言也区别于一般记叙性、议论性和说明性的语言,它要求高度的凝练。其次,作为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诗歌具言,又不能拘泥字面,我国自古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 既要品味诗歌的形象,又要追寻形象背后的意蕴;既要体会诗人的情感,又要把握作者的认识。因此,诗歌教学,变得有些不可捉摸,很多教师抓住了这一面,却忽视了那一面,顾此失彼,难以周全。所以,为了解决诗歌教学的困难,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诗歌的最基本元素——诗歌的语言,通过对诗歌语言特点的讨论,帮助教师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在分析诗歌语言特点之后,笔者再借鉴文学理论、文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学诗歌教学实践,尝试将诗歌教学分为三个层面,为诗歌教学提供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思路。

关键词:诗歌语言的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美、抒情性、诗歌教学。

一、诗歌的语言特点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刘勰称赞《诗经》中的语言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洒洒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就具体指明了诗歌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形象的诗歌语言将所写的事物活灵活现地展现于我们面前。杜甫的《石壕吏》中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其中“投”、“ 捉”、“逾”、“出” 四个动词将故事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来,人物的动作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具体表现在准确、鲜明、生动性上。 诗歌语言的准确性是指诗语能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景物的状貌、神态等鲜明具体地描绘出来,使人准确地把握诗旨。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准确地抓住了早春芦芽刚刚萌发时的特点,用“短”字,传神地为这幅早春图点上了几笔新意。桃花盛开不说无数枝,而说“三两枝”,极其敏锐地将最先报春的那几枝桃花摄入镜头,刻画出春刚至的时令特点。

诗歌语言的鲜明性主要指对艺术形象的特征描绘得极其突出,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的美感刺激。凡是形象性的语言都能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进行想象联想,从而浮现出所展现的景物来。鲜明性主要是指缩短想象的时间,见字也就见了形象。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黄鹂翠柳,白鹭蓝天,色彩多么明丽!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多么鲜艳!这些色彩词在我们的心屏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有些夸张的诗语把作品所要表达的特殊感受和深厚情感强调得十分突出,从而显得格外鲜明。比如,李白有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杜甫也吟道:“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刘勰曾评这类语言:“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柞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

诗歌语言的生动性。清代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字立纸上”即形象具有立体感,强调了诗歌语言的生动性。诗语生动能使呆板变为活跃,无声变有声,枯燥变为有趣,它能使作为符号的文字变得活脱而动人。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将抽象的情绪形象化动态化,极写出“愁”之深、“愁”之多、“愁”之绵绵无绝期。苏东坡《有美堂暴雨》中有句“天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有胜百千言之伟力,“立”起来的大海像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使人惊骇,同时将平面的大海立体化,令人钦仰。 诗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性是紧密联系的,是诗歌语言形象化的突出标志。凡是形象的诗语必定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二)诗歌语言的概括性

诗语的概括性体现在凝炼性和含蓄性。其中,凝练性指“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其突出表现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曹操的《蒿里行》以精炼的文字概括了广阔的社会内容,成为建安诗歌的力作。其中一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仅以十字摄取了荒野和城内的萧条凄凉景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诗语的凝炼性还表现在诗语所指对象的选择性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的“菊”和“篱”就是从叶、草等植物以及屋舍、井栏、鸡埘等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我们看到这两个词不仅仅停留在这两样景物上,还会想象出它的同类事物来。。

诗歌的含蓄性指“含蓄者,意不浅露,词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诗语贵含蓄,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为

五、

四、七言,

四、八句短制更注重短中见长,小中取大,以达“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语已弹,而含义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之效。“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被人们历来称颂的佳句,其中“闹”字,王国维曾评价日:“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从“闹”字中,读者可以感到成群蜜蜂嗡嗡之声入耳;斑斓粉蝶翻舞之态入目;杏花朵朵,芬芳之气入鼻,乍暖气候,吹面不寒,和风温气入体。凡此种种,有如酵母酿成一团令人陶醉的热烈而富有生机的气氛。而这些意义全都包蕴在“闹”字里,通过想象才得以发现。

诗语含蓄性的表现形式之一:省笔。所谓“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指此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字不用,而是说“高不言高,意中含其高;远不言远,意中含其远;闭不言闭,意中含某闭;静不言静,意中含其静。”

诗语含蓄性的表现形式之二:用典。这是指在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前人著作、名谣俗语表达隐微之意的语句。用典运用得当,可以通过典故所言之事,所引之言,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丰富诗歌形象的内涵,增强诗的深度,起到以少总多的作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遭受排挤而渴望朝庭重用的心境。借古喻己、言简意深、含蓄蕴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含蓄与明朗是统一的,含蓄之语必是明朗的,当然不是一览无余的浅露。含蓄的诗语是叫人思而得之的,那种扑朔迷离、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让人猜的诗语,不是含蓄的,而是含混、模糊、晦涩的。

(三)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诗人朱湘说:“诗无音乐如同人无眼珠。”诗的音乐美最终体现在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上。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诗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听觉上的美感要求,而且有助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创意意境、增强艺术感染力。构成诗歌音乐美的因素较多,但主要因素是两个:韵律和节奏。

韵律,包括押韵、双声、叠韵、叠字、劝仗、平仄等。这里重点谈谈押韵。马雅可夫斯基说:“没有韵脚,诗就会散架的。”道出了换韵对诗的结构的作用。韵有头韵、内韵、脚韵等,最主要的是脚韵。例如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一诗的第一节: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都有欢乐和宝藏。

这一节诗第一行的“活”与“阔”押韵,“活”是内韵;第一行的“生活”与第二行的“生活”押韵,是头韵;第二行的“洋”与第三行的“藏”押韵,是脚韵;第三行的“方”又与“洋”、“藏”押韵,“方”是内韵。这样,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出现,构成声音回环流动的美,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押韵还能使声音和谐协调,增强诗的音乐节奏,便于吟诵。例如艾青的短诗《跳水》: 从十米高台,/陶醉于下面的湛蓝,/在跳板与水平之间,/描画出从容的曲线,/让青春去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

这诗寥寥几笔写出了跳水运动员的英姿、理想和跳水的全过程。押韵和节奏的协调起了很大的作用,全诗一韵到底,采用“洪亮级”的“言前”韵,口腔鼻腔一起共鸣,声音响亮利索,给人一种力量之美。

中国旧体诗中的律诗和绝句,押韵位置一定,一般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准换韵。这是格律诗对诗语音乐性的一个严格要求。诗除了一韵到底之外,还有换韵的情况。这在词和散曲中表现得较多。如李煜的《虞美人》上网前二句押ao韵,后两句押ng韵;下阂前二句押ai韵,后两句押au韵。通过换韵,诗意步步推进,诗情层层深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亡国之君的深切剧痛。押韵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和协调的基础上,押韵以同韵将同一内容的句子维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诗节、转韵表示情感的深化、意义的推进,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美的另一构成因素。郭沫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有规律的间歇和反复更替就形成节奏,节奏通常是凭借音节的间歇停顿来体现的。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每句都是四顿,都是2/2/2/l的间隔,整齐而有规律,从声音的轻重(以“• ”表示)来看,每句都轻重相间,同时,一三和二四句的轻重音都是对应的,使诗的节奏更和谐,读来颇有抑扬顿挫之感。闻一多很重视诗歌语言的音乐节奏。他创作的新格律诗读来琅琅上口。如《死水》中有两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沦漪。”两句都用了三个二字尺,一个三字尺,只是三字尺的位置有变化,造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诗歌语言的节奏是作者情绪节奏的外化。诗语的节奏必须服从于内容的需要,有利于传情言志。田间的《给战斗者》每一行诗有一两个停顿,像一声声鼓点、重锤、铿锵有力,充分表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战斗情绪。

(四)诗歌语言的抒情性

诗是激情的火花。诗语是情绪的结晶。诗歌语言从诗人心灵之源流出,融汇着诗人的情思。它或以潺潺的水音激起人们情感的浪花,或以訇訇的惊涛掀起人们情感的大潮。诗歌有三种抒情形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和通过景色描写抒发诗人感情。

直接抒情的例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词写道: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美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 “静悄悄”、“轻轻唱”、“爽朗”等词语把诗人那种宁静恬淡的心境、那种喜悦欢愈的情感传达得多么真切。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以豪迈奔放之语言涌动着诗人湃澎的激情。可见表达主观感情的浓重性是诗语的重要特质。

诗歌不仅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也通过诗歌钟人物的情感间接的寄托作者的感情。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诗句写的虽是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缠绵深情,但我们不也体察出作者那份真情吗? 除了描写感情,描写景色的诗句中也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景语即情语,单纯写景的诗歌语言是不存在的。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所以有些诗的语言,看上去是一般的客观描写景物的词句,实际上是抒情语言。如《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弯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语抒发了诗人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农牧生活的热爱。 以上四种诗歌语言的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性和抒情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瑰丽多姿的语言艺术宝库,招引着我们鱼贯而入去寻珠探宝、欣赏鉴别。在了解了诗歌最基本的元素——诗歌语言的特点之后,笔者将继续从文学理论和文艺接受理论分析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将如何进行教学。

二、文学作品的层面与诗歌教学的层面

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创造,具有复杂的结构,“按作品层次说,文学作品不是一种平面的组合,而是一种由浅及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构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很难一次完成,而应根据作品的层次由浅入深,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层面为文学话语层面,指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属于文学作品的表层。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形象层面,指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属文学作品较深的层次。第三个层面为文学意蕴层面,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最深层次”。文学阅读,可以按照这样三个层面,逐层深入,感受文学形象,把握作品意蕴。

朱光潜先生认为,文艺接受活动包括了解、欣赏和批评,其中,“欣赏”是文艺接受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一种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感经验之前的名理的思考就是了解,美感经验之后的名理的思考就是批评。”也就是说,在欣赏之前的活动属于认识活动,在欣赏之后的活动属于批评活动。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比较符合文学阅读的实际的。朱光潜进一步指出,“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未了解决不足以言欣赏;只了解而不能欣赏,也只做了史学的工夫,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理想的批评必有欣赏作基础”,“批评有创造欣赏做基础,才不悬空;创造欣赏有批评做终结,才底于完成。”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上述关于文学作品层次及接受活动的论述完全适合于诗歌。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按照文学作品的层面由第一层到第三层,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更好地欣赏文学形象、把握诗歌意蕴。阅读诗歌,了解、欣赏都是必需的,没有了解则无法欣赏,只有了解没有欣赏,则没有走进文学的领域。在欣赏的基础,对诗歌进行一定的分析鉴赏,有利于更好地体会诗歌之美,也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参考相关理论,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面:1. 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2. 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 3.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这三个层面将在本文的下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

三、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

(一)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这是诗歌教学的第一个层面,这一层面的主要任务是疏通字句,初步感受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诗歌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需要发挥想像力,感受作品的形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不过,读者对形象的感知,对情感的体会,都是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在欣赏之前,还须下了解的功夫。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进入诗人的艺术世界。 对于一首诗歌,首先要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这是进一步阅读的基础。绝大多数诗歌具有音乐性,适合于诵读,应指导学生读准节奏、韵律和停顿,在与诗歌语言的接触中,获得初步的感受和认识。在学生能够正确诵读之后,第二步就要疏通字句。如果学生不理解诗歌里的词句,那么无论读多少遍,也无法真切地感受形象。对于文字浅显的诗歌,不必在疏通字句上花费多大功夫,可以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感悟,可是对于语言陌生、内容复杂的诗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辨析词句,了解诗歌大意。再者,诗歌语言具有凝炼性、跳跃性、阻拒性,需要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进行理解。例如,让七年级学生阅读李白的《静夜思》,不必在词句上下多少功夫;可是,让学生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就不能只是多读了,必须进行认识词句、了解典故的工作,因为这首诗的许多词句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如果不了解,就会影响到对诗歌形象的感知。

根据所学诗歌特点,介绍诗人、写作背景、文体知识也是必要的,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关情况,那么对诗歌的理解就不能很好地展开。例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如果不了解安史之乱的背景,就不能理解杜甫为什么那么欣喜若狂。是否进行这一项工作,要视诗歌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我国传统诗论历来注重“涵泳品味”,新课程改革以后,很多专家也强调“感悟”、“品味”,那么阅读诗歌需不需要认读理解呢?应该说,强调前者是有道理的,可是也不能忽视对诗歌的认知把握。如果学生对词句的意思不了解,不理解语言,对形象的感知必然不是完满的,因而,对学生不理解的词句、典故,不了解的背景,进行适当的讲解、点拨是必要的。以上是诗歌阅读的第一层面。这一阶段,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获得初步的感受和认识,为下一步的欣赏奠定基础。

(二)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

前面主要是了解的功夫,接下来就要进入审美欣赏的阶段。按照朱光潜先生的说法,审美欣赏是一种“形象的直觉”,读者必须凭“直觉”与诗歌形象会面,不能光凭理性认识。在这一层面,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想像,用直觉去感受诗歌、创造形象,教师的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诗歌亲密接触。对于诗歌欣赏来说,“想像”显得特别重要,学生所面对的是诗歌的语言,并非现成的文学形象,只有通过想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形象。韦勒克、沃伦指出,“‘文学’一词如果限指文学艺术,即想像性的文学,似乎是最恰当的”, 强调了想像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袁行霈也指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诗歌欣赏必须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想像来进行。

在欣赏阶段,不能只是满足于让学生理解诗句,而应让学生发挥想像,与作品形象直接会面。通过朗读,在头脑中创造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凭借直觉去感受形象。这时,不急于让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而要让学生自己品味。在学生个人想像品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画面,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审美欣赏是一种个人化的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不必强求一律。品味形象,还要重视体会诗人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将情感投入其中,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交融。例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发挥想像,在头脑再造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意象的精妙之处。审美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每个人的经验、情趣不同,创造出的形象也不一样。诗歌欣赏允许学生创造出不同的形象。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学生头脑中想像出来的太守出猎的景象是不一样的,学生用语言描述的景象可能不同,只要符合诗歌的基本场景就行了。

可以说,这一层面是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层面,这是诗歌阅读区别于实用文章阅读的重要方面。但在很多教者的诗歌教学活动中缺少这一环节,或设计得不合适,往往忽视想像、情感体验,结果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很多教师能使学生“认识”到诗歌的美,却不能使学生“体验”到诗歌的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把握意蕴,鉴赏评价

在审美欣赏的基础上,还要把握诗歌的意蕴。诗歌除了表现作者的情感之外,还会表现一定的意蕴或曰艺术真理,包括对现实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对社会生活发展前景的预言、对人类深度生存意义的揭示等。我国古代也有“言、象、意”说,强调由言入象,因象得意。“意”是文本的最深层次,在“言”、“象”之外,还要探究作品的“意”。

诗歌教学,在对诗歌形象进行直觉感受之后,还应把握诗歌的深层的“意”或曰艺术真理。凡是优秀的诗歌,一般都会表达一定的深意或审美意蕴,这需要读者联系作者背景、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以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 为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官场失意后复杂多变的情感,也表达了一定的哲理:生活难免有波折,遇到困难后不要气馁,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深意,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当然这种启示必须来自诗歌,不能脱离诗歌进行无限度地发挥。再以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为例,在感受诗歌形象、情感的基础上,还应体会诗歌的深层意涵。作者说“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到底是怎样的“真义”?需要联系作者的经历、思想进行辨析。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探究,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获得更多的益处。

在诗歌教学的这一层面,还应对诗歌进行鉴赏评价。这是一种初步的文学批评,虽然这对于诗歌欣赏不是必须的,但对于教学来说还是有必要的。文学欣赏是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文学鉴赏是让学生“认识”到诗歌为什么美妙。学生也许能体会到诗歌的妙处,但是说不出来,这时就需教师的引导讲解。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从炼字的角度,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见”的妙处。鉴赏诗歌需要一些文学理论术语,需要一定的技巧,这都需要教师补充。许多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分析概念,也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分析,就让学生鉴赏起来,其结果必然是不得要领。当然也不是说要用很多的专业名词,而是用中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术语。例如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在感受了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和起伏跌宕的情感之后,就要想一想,这首诗好在哪里?它为什么能感动人?通过对修辞、抒情方式、意象等的分析,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有利于加深对诗歌内涵和形式特点的认识,是审美欣赏的有益补充。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诗歌教学是存在这样三个由浅到深的层面的。参照这三个层面进行诗歌阅读教学,有利于区分了解评价与审美欣赏,更好地把握诗歌特质,改善诗歌教学的效果。

四、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对诗歌教学的帮助

笔者在第三部分中分析了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1. 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2. 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3.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那么,诗歌语言特点和诗歌教学三层面有什么关系?对于诗歌语言特点的了解又如何在这三个层面帮助学生鉴赏诗歌呢?

诗歌语言的特点在诗歌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起不同作用。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与诗歌教学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学生应首先对诗歌在字面上有大致理解。那么对于诗歌重点字词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从诗歌语言形象性中的准确性可知,诗歌能准确的体现诗人的情感,诗人眼中的景象。比如,杜甫的《石壕吏》中写道: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其中对于“投”、“ 捉”、“逾”、“出”这四个动词的理解至关重要。正是由于这四个动词形象的体现了“吏”,“老翁”和“老妪”的状态。如果对于这四个动词的理解不当,便会造成学生头脑中不能形成形象鲜明的场景。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二阶段:诗歌教学第二阶段是让学生自由想象诗歌的场景,人物的动作神情,让学生自己构思出诗歌所展现的故事场景。形象的诗歌语言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便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发散,发散的同时,诗歌语言的准确性也防止学生过于天马行空的想象。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三阶段:准确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帮助学生把握意蕴。依旧是杜甫的《石壕吏》:“ 捉”体现官吏的严酷、“逾”表现出老翁的仓惶逃跑之状、从“出”能想象出老妪惊慌之态。暮色降临之际,年迈的老人仓惶的“逾”,惊慌的“出”,是何等的乱世,这正是诗人对于村民同情对于现实不满的体现。

(二)诗歌语言的概括性与诗歌教学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帮助学生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同时适当拓展学生的想象,为第二阶段做准备。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重点在于学生自我欣赏,自由想象。然而,当学生忽略了诗歌语言是凝练并且含蓄之时,学生的想象将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应间接辅助学生发散想象。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在学生讲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维度。如果学生从“颜色”角度想象“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以从“声音”角度想象“闹”。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三阶段:尤其是当诗人用典时,教师需要提供历史背景,典故来源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在此用典,用典想表达的感情,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诗歌意蕴。

(三)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与诗歌教学

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在朗读诗歌时的悦耳和谐的感受。如果只是听觉的美感,那么严格的讲,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对于鉴赏理解诗歌的意义在哪里呢?在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即使是单纯对字词的理解,诗歌的音乐美便能吸引学生,追求对诗之美的体悟。在经过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对诗歌的欣赏之后,重新诵读诗歌时,学生会感觉到一种从蒙昧的感知过度到“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这正是教育的灵魂所在---从蒙昧到恍然大悟。

(四)诗歌语言的抒情性与诗歌教学

显而易见,诗歌的抒情性在诗歌教学的第三阶段---把握意蕴,鉴赏评价,至关重要。笔者在这一部分只做简单阐述。正如前文所述,诗歌中不论是诗人直接抒发自己情感,还是通过其他人物,景色描写,都是自己感情的体现。那么,对于诗歌语言中重点词语,意象,场景的简单的字面理解,和自由想象之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到的是,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感情。诗歌字里行间所体现的诗人的情绪以及诗人情绪的变化和高潮。

以上便是笔者对于诗歌教学的一些思考。对于最经典的文学作品形式之一的诗歌而言,语言作为诗歌的最基本构成,最基本元素,有其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美和抒情性。诗人通过对语言词句的斟酌构建出饱含着诗人情感的诗歌,不仅仅是搭建一座完美的建筑,更像是酿出陈年美酒,词句通过化学反应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完整的画面。所以,对于诗歌语言特点的掌握在理解鉴赏诗歌中至关重要。而作为简短却充满画面也充溢诗人情感的复杂诗歌,教学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诗歌教学第一阶段,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第二阶段,辅助学生的思维在诗人创造的世界里自由漫步。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诗人的情绪起伏。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对于诗歌语言,诗歌历史背景,诗人背景和性格的讲解,帮学生从“懵懂”摆渡到“豁然开朗”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 《历代诗话词话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唐)刘知几 《史通》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3]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4] 金开诚 《文艺心理学论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5]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 刘勰 《文心雕龙》 王志彬校注 中华书局,2012. [7] 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 《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第四篇:浅谈古典诗词的吟诵教学

驻马店市驿城区胡庙一中

梅凌云 内容摘要:

现在的学生学习诗词仅是背诵,机械地把字念完,没有节奏停顿,没有吟哦涵咏,更没有情感,诗词教学陷入了僵死的状态。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方法陈旧;

2、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本身就存在着认识偏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怎样进行古典诗词的吟诵教学呢?

1、 教师的朗读指导;

2、教师的美读示范;

3、多种形式的诵读涵咏;

4、掌握感情基调;

5、借助音乐营造氛围;

6、让学生敢于张嘴“读”。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吟诵 正文

今天我讲授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诗词曲五首》,上课时我说:“诗词的生命在于诵读。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诵读这几首诗词,好吗?”学生大声读起来,但都是平淡的背诵叙述语调,没有一个注意节奏、停顿和感情的,尽管我一再强调。后来我提学生单独诵读,也是一种述说性朗读。一节课下来,我觉得索然无味,又很吃力。课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学习诗词,首先要有情感,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诗词情境的理解和贯通上,更应该体现在对诗词的诵读上。而现在的学生学习诗词仅是背诵,机械地把字念完,没有节奏停顿,没有吟哦涵咏,更没有情感,诗词教学陷入了僵死的状态。

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我所教的班级如此,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的古典诗词教学为什么会如此的僵化乏味?是什么导致了学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呢? 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方法陈旧

在应试教育的的大环境下,很多老师吧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过分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老师在课堂上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如解题、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翻译重点的字词句、名句赏析、主题、艺术手法等,全部把所谓的“标准答案”制作成幻灯片,一张一张地打开让学生记下来。这种灌输教学忽视了诗词本身的艺术表现力和内涵,也剥夺了学生对诗词的感知和鉴赏。而学生也是按老师让记下的课堂笔记进行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老师的教学只是着眼于知识因素,而忽略了诗词的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这样的课堂必然是乏味低效的。试想,诗词教学若没有反复的感情诵读、吟哦涵咏,怎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信与豪迈?怎能读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戚与愁苦?怎能读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腔豪气?

2、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本身就存在着认识偏差

部分学生认为“学古典诗词落伍了,不够现代”。学生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阅读空间变小、欣赏品味变低,他们喜欢流行的网络语言,认为古典诗词落伍,跟不上时代。

还有部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而考试又不考朗读,默写又不需要出声。抱着这种应试心理,学生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更提不上感情诵读了。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古典诗词的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重要途径。因此,改变古典诗词的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多进行感情诵读,让课堂成为学生追求美与善的殿堂,已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怎样进行古典诗词的吟诵教学呢?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教师的朗读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的美读能力,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对学生读的要求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起初要求学生读的准,不漏读;继而要求学生读出节奏,读出轻重缓急;再要求学生读出诗词的情味,这样才能从读中产生共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根据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正确的停顿,读出停顿,把握恰当的语调;诗歌的感情浓烈,语言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诗词的感情,或振奋高昂,或低回婉转,或热情奔放,或眷恋婉约;其次再辅以精妙的评析,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句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进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枯燥的诗歌学习自然就变成一种充满情趣的审美过程了。

2、教师的美读示范

有人说:“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叫美读。教师的美读,实在是感染学生的一个很好办法。有些课文,教师美读一遍,可以叫学生泣不成声,可以叫学生潸然泪下,课文的情感已经在教师的朗读中感动了学生。”教师的美读,是引导学生正确朗读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朗读能力,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并把自己的感情投注进去,在抑扬顿挫的声调中,师生感情达到共鸣。读婉约派,感受那种温柔旖旎、情怀脉脉的美;读豪放派,感受那种慷慨激昂、雄健悲壮的美;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都可以从诵读吟咏中自然体会。

3、多种形式的诵读涵咏

如配乐朗诵、男女生交叉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感情的共鸣,读出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来,并在朗读中琢磨、思考,有所领悟,初步把握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咏,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可以指导学生朗朗出声的诵读,低唱慢吟的诵读,也可“不求甚解”的诵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诗歌的精华积淀和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激情冲动,进入一种亢奋的精神状态中。

4、掌握感情基调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没有感情也就朗诵不好诗。只有运用恰如其分的声音和语调进行表情朗读,才能完整、动人地展示出诗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譬如杜甫的《登高》,就应该用沉郁忧伤的感情和低缓顿挫的语调,渲染苍凉悲凄的深秋气氛,以此来烘托诗人的愁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就应该用喜悦兴奋的感情和热烈奔放的语调,渲染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朗读还要注意声音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表现热烈、欢乐、紧张、急切的心情时,可以快一些,强一些;表现回忆、悲伤、眷恋、惋惜的心情时,可以慢一些,弱一些。满含感情的反复吟咏,往往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提前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5、借助音乐营造氛围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教师可以给学生听听那首《春花秋月何时了》;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听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听听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等等。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学生吟诵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将诗词牢牢记在心中。

6、让学生敢于张嘴“读”

“聆听”之外,我们还要让学生张嘴“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在朗读前,教师不妨说几句“让我们放声朗读吧!”“读得非常有气势,我们再来一遍!”之类的话。教师也要注意分派朗读。像粗犷豪放的诗词,让男生读;温柔细腻的婉约词,适合女生来念;有的还可以分角色朗读。朗读分派得好,有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关系到学生对诗词的初步感受。还有是朗读的原则是全部参与,只有大家都参与了,才能让诗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诗词的吟诵之声不绝于耳。同时老师还要注意运用鼓励性原则,不管同学读得好与坏,一律以鼓励为主,不可打击批评。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只要教师有高昂的育人热情、较好的语言功底、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在教学中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就能让吟诵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能使我们的古典诗词更加光彩夺目。

2016.3.16

第五篇:浅谈小学诗歌教学策略

——专题研究总结

曹周霞

摘要: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它蕴藏着无尽之美。因而古诗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备受大家重视。古诗的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有极大帮助,它在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情感陶冶,文化熏陶上有极大的推进作用。所以,本文就古诗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的浅析,对不同类型的诗歌学习进行逐一地讲解。古诗是美的艺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来感受古诗或华丽浪漫或朴素明净的语言美,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歌建筑在韵律节奏上的音乐美,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其意境美,以及用教师解析学生体悟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真情美。 关键词:

语言美 音乐美 意境美 真情美 正

文: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的老祖先给他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毋庸置疑,在先秦散文、诸子百家中,最为熠熠生辉的非古诗莫属。古诗这种由简短的文字组成的文学体裁,集文学之大美于一身,其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充满音乐美和画面感。可以说,诗歌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沉淀了中华文化的灵动飘逸。因而,在小学教育阶段,重视诗歌教育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从小与古诗接触,耳濡目染地,让其感受古诗的美,通过教授,提升小学生欣赏美、感悟情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现在,就来浅析小学诗歌教学。

一 通过品词,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还具有形象性,往往一个字、一句话都包含深厚而丰富的内涵。古人的遣词造句不同于今人,会常常出现生僻字眼,或者古今异义的词,而小学生的知识极为有限,理解能力也是如此,所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对诗中词、句进行理解,仔细揣摩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当之处,来欣赏古诗的美丽之处。

如小学一年级的一首诗歌《静夜思》,教师在讲解这首古诗时,就应注意个别字的理解。“举头望明月”中的“望”,向学生质疑是否可以把“望”字替换成“看”字,为什么。然后再启发学生,“望”字是遥远地看去意之意,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也凸显了距离的遥远,而“看”字的意思则一般,不及“望”字念来有味道,表达不尽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深深思念之前。这样一讲解,学生便可以很深刻的体会到诗歌的情感。

除了质疑教学,在字词的讲解上最经常使用的还有推敲教学法。如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字,可以是这首诗的诗眼,所以重点对该字进行解说。可以先把诗人作这首诗歌的故事娓娓道来:诗人开始用了“满”、“到”、“入”,后来才改成了“绿”字,一个绿字,把春景变换的动态美给写活了,形象化,直观化,让读者读来似乎就置身于瞬间万物复苏的春天里。真是点睛之笔!

还有一些简单词组成的生僻古意,这类词语需要教师的亲自讲解,才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杨万里的在《小池》中写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晴柔”一词看来简单,但却是晴天柔和的风光的意思。还有杜牧在《山形》中写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字,就有古今异义,在此处的意思是“因为、由于”,而并非平时理解的“落座”。贺知章在《回乡偶记》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也需要教师向学生直接说明,是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之意。这类词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体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在古诗的用词中,语言的简洁之意,凝练之美。

古诗的语言美包括极多,色彩美,声韵美,简练美以及繁复美,小学阶段是词汇积累的过程,因而教师应该注重诗歌的语言教学,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无穷魅力之处。

二 通过诵读,来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富于意象的华丽词澡更为重要。”在所有的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对诗歌鉴赏者而言,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无疑是鉴赏诗歌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教师要很好地在古诗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

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不读不能见其美。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去趣读其中是抑扬顿挫。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因而朗诵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低沉,才符合诗歌的情感基调。再以《渔歌子》为例,“青x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自然而然地,读来就有节奏感和音律美。《春晓》,《村居》,还有《小池》则应以愉快轻松的语气来读出诗人对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同是描写自然风光,而在朗读《望庐山瀑布》时,应有磅礴之气势,从而读出诗歌中“三千尺”、“落九天”的错落的音乐美。

古诗中不乏一些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作品,它们往往具有很强的音乐效果,很多诗歌外在节奏与诗人内心情感节奏的完美统一,使这首诗歌具有了强烈的音乐美。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更应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建筑在诗歌语言文字上的情感之音乐美。

三 通过想象,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抒情诗及其他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系和想象。古诗是诗人通过凝练的语言文字,再倾注其思想情感于其中,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落笔而成的,因而古诗有咀嚼不尽的韵味儿。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感同身受和大胆想象来体会诗歌中创设的美丽意境。

 通过创设情境和感同身受,感受意境美

以《村居》为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青烟”。应该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江南一带山村早春二月,草长莺飞的美丽景象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轻声诵读全诗,边读边在脑海里形成自己想象中的二月山村,然后教师再播放课件,课件可以是有关江南一带春意朦胧的图画或视频,也可以是悠悠如流水的悦耳妙音,伴着教师优美的语言描绘,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带入奇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则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把其中的“儿童”想成是自己,想象是自己在春意盎然里放风筝。这样一来,对诗歌的意境就有了很深刻的体会了。

 通过再现事物和大胆想象,来感受意境美

以杜甫的《绝句》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一四句皆对,一句一景的七言绝句,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整个画面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结尾一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当时欲乘舟东下之意。在教学中,通过多次诵读后,教师可以生动地再现诗中所写之物象,指导学生在脑海里描绘由黄鹂、翠柳、白鹭及青天组成的美丽图景,感受其境

四 通过朗读和体悟,分析情感,来感受古诗中的真情美 古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在凝练和谐,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艺术语言中表现强烈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就提及“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提高文化品和审美情趣”,所以古诗中的真情美成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的重中之重。

“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诗情”是一首古诗的诗魂,诗歌的教学目的就是,“把诗歌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学生,并且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受其陶冶震撼”。

教学中,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情之美,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所寄托的情感有几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所以教师在对古诗简单讲解之后则更应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去感受诗中诗人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之后的惆怅至极,却也无能为力的思乡之心。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整首诗节奏轻快跳跃,教师对一些生词或难词如吴音、翁媪、无赖讲解后,可以适当让学生起来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后,再描绘诗歌呈现的清新快乐的农家乐生活图景,这样,在朗读的基础上,再描绘,便可以体悟诗中的美丽情愫。

一些较难的古诗篇章,因为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自学能力有限,所以要通过教师详细地讲解和分析,才能把诗中所蕴藏之意传达给学生。曹植的《七步诗》是托物言志的一首诗歌,“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教师在讲授这首诗时,可以先介绍背景有助于理解全诗,再帮学生进行全诗的疏通和讲解,先了解其表层意思。而后更进一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过精当解析诗歌最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传达诗歌真正蕴藏的情感。还有苏轼的《浣溪沙》也是如此,“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讲解。上阕适当讲解,让学生自己读懂,之前已经学过托物言志的诗歌,下阕则需要教师在上阕的理解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触类旁通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该诗歌也是寄予着诗人的深刻情感,通过一句“谁道人生无再少”,体会诗人的对时光流逝的旷达心态。

古诗的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国文化精华的重要责任,所以在教法上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摒弃那些落后或不当的教学方法,在古诗的教学中要勇于创新并实践,使学生在识字积累,文化熏陶上有效地提升。

上一篇: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下一篇: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