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顾城诗歌的忧伤

2022-08-22

第一篇:浅谈顾城诗歌的忧伤

顾城诗歌的童话性

作为朦胧诗人的代表诗人之一,顾城一系列宁静、优雅、美丽、纯真的诗歌,为他赢得了“童话诗人”的美称。诗人舒婷为顾城写过这样的诗歌:“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兰的花。”的确,顾城在诗歌的国度里为自己建起了理想的城堡,在那里,“阳光、沙滩、松树、淡紫色的风、蛐蛐。”都有了主角,都有了生命,他们可以与诗人对话,一起嬉戏玩耍。那是一个远离尘世,和谐,美好的世界。也只有在童话故事里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顾城是一个“拒绝长大的孩子”,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领悟力。童年时期随父亲下放农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记忆,固执地停留在他的脑海中,诗人无比留恋向往那些儿时的日子。所以在顾城的很多诗中,我们都有可以感受到他孩童般的心理和大自然的身影,《水乡》一诗中这样写到“清明/淡紫色的风/颤动着----/溶去了繁杂、喧嚷······我走来/轻轻的/带着湿润的影子/鲜黄的油菜花/蒲公英、小鹅/偷藏起/我的脚印。”淡紫色的风,湿润的影子,偷藏起我的脚印的蒲公英与小鹅,这是多么天真、可爱的孩童口吻。在诗人的眼中动植物不仅有了生命而且还是那么的顽皮和可爱。同样的在《风,偷去了我们的桨》中也有体现,“就是这样/一阵风,温和地/偷走了我们的桨/墨绿色的湖水,玩笑地闪光/走吧,别再找了,在找了出发的地方/”用天真、童稚的语言描写了孩子眼里的大自然和天地间自由的孩子。在诗人另一首诗《化石》中更是明显表达自己”拒绝长大“的思想,希望永远是一个孩子,诗中这样道:“我厌恶/我长久地睡着/和大大小小的种子睡在一起/只有我,不会萌芽/不能用生命的影子覆盖土地。”诗人希望永远呆在自己的童话王国,固执地坚守着“孩子”的阵地,坚守着自己童话的梦想。

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彩色斑斓的梦的世界,当一个孩子失去了这双梦的翅膀,不再在梦里飞翔的时候,他就已经长大成人了。“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拒绝长大”的顾城一生都不曾离开“幻想妈妈”温暖的怀抱。在“幻想妈妈”温暖的臂膀里,顾城快乐地享受着生活,他永远是“幻想妈妈”的孩子,梦在顾城的诗歌创作中成了一个母题。多数的诗歌都有梦有关,当在现实中美好的愿望难以实现时,顾城会在梦中寻找满足,“梦见自己的愿望/象星星一样,在燧石中闪烁/梦见自己在撞击的瞬间挣扎出来。变成火焰”,(《闪的梦》)。“把我的幻影的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柳枝编成的船篷/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抓紧桅绳/风吹起晨雾的帆/我开帆了”,(《生命幻想曲》)。这些美丽的梦为顾城编织理想的孩童世界。

顾城作为一个“孩子”创造的诗歌用的也都是孩童般的稚嫩语言。他的诗大多句式简短,文字纯净、空灵,看似儿童稚语,读后却极易为之感动。如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色的夜晚和苹果”这些儿时的梦想,用看似稚嫩的语言表达出来,其震撼力却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最深处,问问我们成人都为孩子们创造了什么? 在诗人“孩子“般诗歌语言中,有时显露出“任性”的一面,“我的爱人/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顾城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25岁了,可是他对爱情、对女人的态度依然如一个孩子般,也只有孩子才会对母亲有“忽然掉过头去”的担忧,才会对母亲提出“永远看着我“的要求,在这里顾城想象自己以后的爱人,用非常孩童般的语言,可看出顾城的“孩子”心理和任性。

在诗人童话般的诗歌中,也有诗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的愉快的声音。”诗人用孩子的口吻,用孩子纯真的感情,表达了对正义和光明的渴望,对民族未来命运的关注,这些诗能唤醒人们心底对光明的渴望,对幸福的追寻。

诗歌、诗人及本人本不是一回事,然而顾城却是个例外,顾城的一生都生活在他自己的诗歌世界中。如果说,顾城的诗歌是一种极具童年色彩的梦境,那么顾城本人就是生活在这个童话梦境中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任性孩子”。由于童话梦境中的洁净和美丽,顾城永远不会醒来,也不想醒来,他永远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做着很多很多,浆果一样的梦······

第二篇:北岛、顾城、舒婷诗歌的异同

北岛、舒婷、顾城诗歌的异同

异:

一、诗歌思想内容的侧重点

1.北岛,原名赵振开,他是中国朦胧诗的领袖,曾提出过“文革”后一代知识青年的灵魂的最强音。

北岛的诗,最突出的是表达一种怀疑和否定精神,对虚幻的期许、选择的犹豫和对缺乏人性内容的苟且生活的坚持拒绝。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内心充满痛苦和不安、热血激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正在努力摆脱黑暗,四处寻找光明的青年形象。而对中国70年代“文革”前后纷乱荒诞的社会现实,他有时感到苦闷和迷茫,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命运之神的安排,一切都是过眼烟云,飘渺,无痕迹。对现实的不满,使他发出了充满激愤唾弃和理想追寻的呐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此中包含的情感,展现了当代中国历史“转折”期觉醒者的内心冲突和理想精神,这种在批判、否定中的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的英雄式悲壮情感,在“文革”结束之后的许多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北岛90年代以后的诗,技艺更圆熟,声音更内敛,是他独自的低语,有时似自己对镜交谈。寂静与孤独时而对他构成威胁和敌意,时而引起他对往昔自我的反讽与自省。这些诗有着佯装的平静和易碎的紧张,随时准备像火山爆发。他的诗,有时候像“匕首投枪”,有时候像喷吐出的郁怒的火焰,他对于历史废墟的哀叹,对于自由的风的歌唱,对真诚的渴望,构筑起一个正义和人性的情感世界。

2.顾城,是我国新时期诗派的代表人物。

顾城的诗现实意味比较浓,富有哲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和光明分别是专制、压抑和人道、人性两种生存状态的总体特征。“黑夜”作为一个时代典型的暗喻,笼罩着一代青年对往事的记忆,历史的苦难给个体带来深重的伤害。但是黑暗并不意味着沉沦和深渊,相反,正是黑暗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毅力,它释放出巨大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精神力量。

3.舒婷,是“新诗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了当时诗坛上崛起的朦胧诗派的领军人物。

舒婷的诗多抒发她自己对情感、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和经验,能够把个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对自我情感的抒发,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感知结合起来,她是“以自己的感悟方式,在个人青春的失落中感应民族的命运,在自己不甘沉沦的追求中寄寓一代人的精神探求。把个人的复杂感情和内心隐秘加以展示,并借以建立通向世界,通往人的心灵的出点和通道。”舒婷的诗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如 “一只小船/不知什么缘故/倾斜地搁浅在/荒凉的礁岸上”、“ 满潮的海面/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波浪喘息着”(《船》),一只小船,所渴望、乞盼的无非就是能在海里畅游。但它,却只能在离海仅咫尺距离之间,静静地看着海面的波浪起伏。对一只小船来说,纵使它的心有多大,渴望有多么急切,这咫尺的距离也都是永恒的。而它所能做的,只有乞盼、只有煎熬而已。舒婷将自己比作搁浅在岸的“小船”,抒发了自己回城后,工作无着落时被搁浅船的感觉和向往着融入那波涛汹涌的大海。

二、艺术表现方式

1.北岛善于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并且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出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整体上带有否定色彩和批判意味,在价值内涵上处于对立的位置。

北岛诗的意象的象征指向明确,形成可以作明确意义归纳的象征符号体系。他以鸽子、五色花、星星、山谷、天空、浪花等,来暗示一种人性的、值得加以争取的理想生活,以夜、乌鸦、栅栏、网、深渊、残垣等,作为对人的合理生活进行分割、阻滞、破坏的力量的象征。如“沉重的影子像道路/穿过整个国土”“在父辈们肖像的广阔背景上/蝙蝠划出的圆弧,和黄昏/一起消失”(《同谋》),“烟囱喷吐着灰烬般的人群”“消失的钟声/结成蛛网,在裂缝的柱子里/扩散成一圈圈的年轮”(《古寺》),“网”(《生活》)。

2.顾城重视感觉,想象独特,意象叠加。

顾城善于发现和创造出人意料的意象,并加以巧妙地组合,使普通事物呈现出种种奇异的色彩。如他的《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一个平凡习见的事物在他的笔下,具有了丰富、深长的象征意义,而《弧线》则表现出他对意象和感觉的捕捉、表现和组合才能,“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3.舒婷善于从具体的事物出发,运用想象、联想和意象的拼接和组合,表达多层次的丰富意蕴。

舒婷的诗,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她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如《神女峰》通过对人们习见的风景开掘出独特的思想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独立价值被漠视的不满和愤慨,而这种情感,又是通过“金光菊”“女贞子”等被诗人赋予新意的物象的拟人化使用来表达的,“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舒婷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的女性情怀将朦胧诗的核心思想: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展示得更加真切。对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张扬,是她诗歌的核心,如《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她告示人们:与其成为望夫石,等待没有结果的爱情,不如追求现实的幸福。

三、话语风格

1.北岛的诗歌史典型的男人的诗歌,他诗歌的主调是冷峻、凝重、悲壮。语言富有质感,铿锵有力,在色调和情绪上偏向暗冷,形成冷峻傲岸的诗歌风格。

北岛绝不回避现实的丑恶、黑暗和荒谬,对于现实的险恶有着足够的警觉,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指控和揭露。《回答》是那时期最有个性的时代的强音,是从迷惘到觉醒的一带青年对现实的严肃回答,其中表达了一个时代觉醒者和叛逆者决绝的叛逆姿态。“我——不——相——信”,这是文革后当代诗歌中出现的第一声对强权的叛逆的呐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反叛精神。“第一千零一名”挑战者正是诗人勇于承担、勇于牺牲的悲剧英雄形象。诗的最后“新的转机”“闪闪星斗”表达了对真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此诗通过暗示、比喻,表达了诗人的郁愤、忧患意识以及抗争精神,使全诗具有一种深沉、冷峻、凝重的独特风貌。

2.顾城多以大自然和儿童世界为描写对象,营造唯美、纯真的童话世界,语言清新,被称为“儿童诗人”。

顾城的诗以跳跃的短句、迷离的色彩、喃喃自语的独白,营造一个远离尘世的童话世界。甚至为了保持这个童话王国的纯粹,他拒绝长大,反之,大自然的任何细水波动却能触动诗人纤弱敏感的心灵,“所有的花都唾去/风一点点走近篱笆”(《风偷去了我们的浆》),诗人用他的整个心灵和感官融入其间,体会着自然一切,并为之心醉神迷。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追求在未经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顾城此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非常圣洁。这很有力量,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而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呐喊更振耳发聩。顾城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让“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世界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

3.舒婷的诗歌是典型的女人的诗歌,形成了特殊的话语风格:细腻、柔婉、典雅。与之比较,北岛的风格过于冷峻,顾城的风格过于纯净。

舒婷的很多诗篇着重以真诚、缠绵、婉丽而柔美的情感,表现人间的理解、友爱、亲情《啊,母亲》表现的是对母亲“甜柔深谧的怀念”,是一种绝望的至爱至痛。《自画像》与《会唱歌的鸢尾花》所吐露的又是女性在内心深处细腻、深婉的动人情感。舒婷的爱情诗总有一个道不清说不明但却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故事。究竟发生了什么?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空间,令人心驰神往。如《四月的黄昏》:“四月的黄昏里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在峡谷低回/在天空游移/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又何必苦苦寻觅/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请/轻轻,轻轻,湿柔地/四月的黄昏/好象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也许有一个约会/至今尚未如期;/也许有一次热恋/永不能相许”。诗中显然是一个过去了的爱情故事的演绎,尽管仅有着淡淡的影子。一份简单而永恒、古朴而新鲜的心灵契合之美;是爱而不得其所爱,又不能忘其所爱的最美妙的音符。

同:

北岛、顾城、舒婷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诗歌创作开创了一个新的诗歌时代,“这类新诗的主要特征,还是真实―一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从根本上说,它不是朦胧.而是一种审美意识的苏醒,一些领域正在逐渐清晰起来。”“他们带着强烈的创造愿望,表现着新一代的需要和理想”。他们成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精神的代言人。这种“时代精神”恰恰是与主流精神话语相对立的,它不是冠冕堂皇的官方话语,不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虚构和硬性规定,它来自于民间,来自于知识分子心中被压抑了许久的最真实的声音,他们的诗拒绝图解政治概念,拒绝为迎合主流和传统而同声歌唱,他们是叛逆者,他们的声音在当时显得如此的不和谐,甚至是刺耳的北岛、顾城、舒婷在文化的废墟上做出的文化反抗的努力至今令我们深思,他们最终使诗歌走向了不同于传统的一途,他们让诗歌以另一种形式在中华大地上产生了震撼。

第三篇:顾城最经典的诗歌有哪些

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顾城最经典的诗歌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远和近》

作者——顾城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一代人》

作者——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雨行》

作者——顾城

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时远时近……

《小巷》

作者——顾城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奠》

作者——顾城

我把你的誓言

把爱

刻在蜡烛上

看它怎样

被泪水淹没

被心火烧完

看那最后一念

怎样灭绝

怎样被风吹散

《诗情》

作者——顾城

一片朦胧的夕光

衬着暗绿的楼影

你从雾雨中显现

带着浴后的红晕

多少语言和往事

都在微笑中消溶

我们走进了夜海

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悟》

作者——顾城

树胶般

缓缓流下的泪

粘和了心的碎片

使我们相恋的

是共同的痛苦

而不是狂欢

《土地是弯曲的》

作者——顾城

土地是弯曲的

我看不见你

我只能远远看见

你心上的蓝天

蓝吗?真蓝

那蓝色就是语言

我想使世界感到愉快

微笑却凝固在嘴边

还是给我一朵云吧

擦去晴朗的时间

我的眼泪需要泪水

我的太阳需要安眠

《泡影》

作者——顾城

两个自由的水泡

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

在微风中散去

我象孩子一样

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的要把泡影

带回现实的陆地

第四篇:浅析童话诗人顾城诗歌的悲剧意识

专业: 姓名:学号

浅析童话诗人顾城诗歌的悲剧意识

摘 要: 朦胧诗派代表诗人顾城,虽然被称为“童话诗人”,其诗歌语言也是充满着童真童趣质朴通俗,但是悲剧的时代和诗人本身悲剧的性格使得其诗歌作品充满了悲剧意识。在其与同时代女作家舒婷豪放却又充满生机的诗歌作品比较之下,顾城诗歌的悲剧意识则更加的强烈。但尽管悲剧的诗歌其价值也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其诙谐幽默你的语言风格值得后代去继承和发扬,在悲剧意识的掩盖下透露出诗人的理想和希冀。作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的顾城诗歌作品为朦胧派新生代诗人打下坚定的基础。

关键字:

顾城诗歌;意象;悲剧意识

1. 总述悲剧意识

悲剧是体现人类价值的最高形式。悲剧是以一种及其严肃的探索人在现实世界生存和斗争的地位和意义的艺术形式,它以表现人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及其悲惨结局以及精神存在状态。悲剧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精神价值肯定,是人的精神探索与历险。

人类似乎生来就有一定程度的悲剧观念,这是很自然地现象。因为人处于世界、自然、宇宙之间,与它们的巨大对立是悲剧观念产生的基础。具有主体精神的人在世界、自然、宇宙的对立中,在与强大的对立力量的威逼与超越中产生出的悲剧感受和对这种悲剧感受的自觉认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就是悲剧意识。它是人的一种有价值的精神存在方式,是人对现实存在状态以及人类未来命运的理性沉思。作为人的个体,常常通过悲剧意识贯通人类的普通感情,从而跨越古今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完成与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对话。

在文学范畴内,悲剧意识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悲剧冲突表现的是人物的逆境和不幸,但不是所有的逆境和不幸都是悲剧意识,只有正面人物发生不幸或者出现逆境的时候才能成为悲剧的冲突,而非正面人物也就是说反派人物的逆境和不幸的冲突不被成为悲剧意识,相反的,从道德的角度说我们是希望这些反派人物为其所作所为付出相应的代价的。诗人顾城就是典型的正面人物的逆境和不幸。

其次,悲剧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悲剧也分为不同类型,如英雄悲剧、恐怖悲剧、家庭悲剧等等,而悲剧的效果则可以是同情、怜悯、恐惧或是愤慨等。总的说来,悲剧属于严肃的、沉郁的情感,能够让人有更进一步的对人类更加严肃、深沉的感受。诗人顾城的家庭悲剧和时代悲剧、性格悲剧使他超越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而具有一种崇高之美。

在诗人充满童稚的诗歌中,却充满着成人的忧伤,其中包含着的感情不仅有着自己性格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更是一代人的悲剧,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有着很浓的悲剧意识。

2 2. 顾城生平及简介

顾城,1956年9月生于北京,朦胧诗派主要代表人物,顾城性格孤僻,给人的感觉是“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在文革中遭到迫害后1977年又开始重新,1980年失去工作后过上了漂泊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教学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3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与其妻谢烨发生矛盾后杀妻然后自杀。

《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古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另有与其妻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

3. 顾城诗歌中的悲剧意识

顾城诗歌整体上表现出一种悲剧意识,以这种观点来观照顾城诗歌,可以看到其中悲剧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固有的悲剧,二是性格悲剧,三是时代悲剧,四是爱情悲了剧。 3.1. 人所固有的悲剧意识

从悲剧产生的基础来看,因为人处于世界、自然、宇宙之间,每个人生来似乎都有一定程度的悲剧观念,而童话诗人顾城也不例外。

猛烈地的北风, 吹散了人们淡薄的脚印;

太阳落山了,

世界像是一幅巨大的剪影。 《黄昏》 这首诗是诗人写作于一九六八年的,诗中的意像有“猛烈的北风”、“单薄的脚印”、“落山的太阳”,童年时期的诗人诗歌创作中就充满了灰暗、消极的意像。这在童年时期的诗人只是出于人自身的悲剧观念,其诗歌充满了悲剧意识。 3.2. 性格悲剧

顾城自身性格孤僻、悲观,根据顾城姐姐顾乡回忆,顾城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看热闹,小时候,即使同学们想让博览群书的顾城讲故事给他们听也是不容易

3 的,但其实他是很想讲给别人听的,也很贤惠有人能做自己的听众,就是因为他的性格使他能是自娱自乐,有的时候当他实在想找一个倾诉对象时他宁愿对着冰冷冷的一堵墙。

就算是在“文革”时期,他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寒风里,在落叶中,在古城墙壁上,在荒草间找蚂蚱、蟑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都如无一般,颇有点“心远地自偏①。”的感觉,他甚至是很痛恨别人参加集体活动的。

还有他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头顶的那个帽子了,我想那就是他封闭自我最好的证据了,据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回忆说“他是一个胆小的,不喜欢说话的,喜欢坐在后边的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 短短的两行诗,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是幼稚可笑,“黑夜”、“眼睛”、“光明”一些稀松平常的意象联系在一起,看似幼稚普通,但是在诗人的感情上,“黑色”代表残酷的现实,诗人用“黑色的眼睛”来寻找“光明”,寻找出路,旨在说明诗人试图在极其黑暗的环境中寻觅未来,残酷的现实使人内心沉闷,同时也激起了这一代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向往,所以说从悲剧意识所产生的情感效果来说,诗歌《一代人》是一种时代悲剧和时代悲剧,让人不禁对这一代人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而把顾城《一代人》与和他生长在同一时代并且同属于朦胧派诗人舒婷《祖国啊,我的祖国》中女诗人,大胆的赞美祖国,豪放的诗歌风格,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与顾城诗歌《一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顾城本身性格的悲剧观念较强,也更加突出他诗歌的悲剧意识。

梁小斌诗歌《雪白的墙》,同样为朦胧派诗人生长同一个时代,但是梁小斌却以前“肮脏的、给全家带来不幸的墙”,而是看到了雪白的墙。“比我喝的牛奶要洁白、还要洁白的墙”,诗人以孩子的口吻看到比牛奶还要白的墙,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开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这种乐观的诗歌是顾城所不能及的。

由于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胆小、自闭、孤僻的人,从思想上来说他是悲剧的,这样就使得他的作品或多或少的掺入了诗人自己的性格在他的作品里边,具有一定的悲剧意识。 3.3. 时代悲剧

“文革”期间,12岁的顾城随着父亲顾工被下放到山东广北一部队农场,

4 顾城被迫辍学放猪。这种变故对一个正值成长阶段、对知识如饥似渴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再后来定居新西兰之后与其深爱着的妻子之间发生了感情危机,这对他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打击。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再他身上所发生的巨变,使得诗人更是陷入在崩溃的边缘。在极其痛苦的时期,诗人只能寄情与诗歌创作中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文革”时开始写诗,“文革”的高潮期也是顾城诗歌创作的高潮期,这显然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据说,有一只绝绝大的蚊虫 它经常冒充蜻蜓把人蒙混。 有次它追上了一个天真的孩子, 叫着:“嗡„我是益虫、专吃蚊蝇。”

小孩开始还挺相信, 变笑嘻嘻的把它欢迎。 大蚊一落到小孩身上便原形毕露,

摇着尖嘴开始大咬特咬。

当小孩感到身上又痒又疼,

连忙四下找寻,

却发现是那只自称的“蜻蜓”,

正贪婪的把血吸允。

小孩又气又恨 这才把大蚊的面目认清: “你这狡猾的坏蛋, 专用好听的名字掩盖丑行。”

“原来你不是什么吃蚊的益虫, 而是一个专门吸血的害人精!”

说罢挥起双手,

拍死了那狡猾的大蚊。 《大蚊和小孩》 “文革”才刚刚结束诗人同样用童话般的语言完成全诗,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大蚊似的四人帮披着华丽的外衣欺骗还未觉醒的人民大众,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人民终于觉醒的时候人民开始认识到苦难的根源,人们开始为了打败四人帮而奋斗,最终争议战胜了邪恶,人们终于赢得了“文革”的胜利,打 5 死了那狡猾的大蚊,诗歌虽然诙谐幽默,但是其时代悲剧却显露了出来。

我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着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

伟大的诗人在对现实无力的情况下,在面对逆境和不幸的时候,也有着美好的幻想。但是无情的现实将诗人的幻想变成泡影,诗人自己的幻想无奈的不得不让步于残酷的现实,诗人自己确实那样子的无能为力,残酷的现实却往往毫不留情地把幻想吞噬掉,这对诗人来说诗歌很大的悲剧,有理想却没法实现,有追求却总是屈于现实,有梦想但却不敢去追梦。诗歌的情感充满了悲剧意识。 3.4. 家庭悲剧

在诗人的人生中,爱情的不顺利是造成其诗歌悲剧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诗人短短的三十几年生命里,爱情对他的影响是很深刻的,深爱着的妻子的背叛让诗人的作品的悲剧意识达到了顶峰。

我看见你的手 在阳光下遮住眼睛 我建议你的头发 被小帽子遮住 我看见你手投下的影子

在笑

你的小车子放在一边

衫 你不认识我了 我离开你太久的时间

我离开你 是因为害怕你 我的爱 像玻璃 是因为害怕 在台阶上你把手伸给我

说:胖 你要我带你回家

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

我们隔着大海 那海水拥抱着你的大海

岛上有树 有外婆和你的玩具 我都想抱抱你 在黑夜来临的时候

我要对你说一句话 衫,我喜欢你 这句话是只说给你的

爱你,衫 我要回家 你带我回家

你那么小 就知道了 我会回来 看你

把你一点一点举起来 衫,你在阳光里

我也在阳光里 《回家》 这首诗是诗人在1993年9月3日写于欧洲飞机上的,距离诗人死亡时间只有一个人世间,看来在诗人对这个世界不再抱有希望,想要撒手人寰之际,即使社会让他不如意,即使妻子让他不如意,但是在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诗人所深深牵挂的还是他远在他方的儿子。“杉,你不认识我了”一句话让人觉得心酸之极,一个父亲竟然在他生命弥留之际,而他的儿子却快要不记得他了,我们有怎能说是诗人的狠心呢? “我离开你,是因为害怕看你”一个父亲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孩子,面对深爱着是的妻子的背叛,无奈的诗人不知道该怎么样去面对自己的儿子,这显然与诗人自身个性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只是诗人自己的问题,他又怎么会如此的悲伤?诗人说“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 我多想抱抱你 我喜欢你 爱你 我要回家 我会回来 看你 ”,在诗人的内心是如此的 7 深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对现实的社会和家庭悲剧,他还是失去了信心,所以纵然他爱他的孩子,而此刻的他对他的孩子也只能是忏悔和思念,此刻的他,只想为他的悲剧画上一个句号,写下一个终结。

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角度来说,作家主体是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人,他总是从特定立场来评价生活,必然带有他所属的社会集团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文学和政治是分不开的。我们说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可能超出他所属的那个时代而存在的,总是带有作家的主观情感在其作品中,而顾城的诗歌创作也同样不会超出他所面对的那个时代和他自己自身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

总结:

从顾城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顾城诗歌的悲剧意识,与舒婷豪放浪漫的诗歌、梁小斌乐观积极地诗歌进行比较则更加突出顾城诗歌的悲剧意,顾城诗歌的悲剧意识是更有研究价值的悲剧研究典型,有待于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和发掘更多的悲伤美与悲伤情趣识,是有待于我们去更深刻的理解的宝贵文化产品。终其一生,可以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来总结“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精美③”。

注释:

① 选自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诗歌作品《饮酒》

② 选自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作品《警世通言》 ③ 选自印度诗人、哲学家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作品《飞鸟集》 ④

参考文献:

〔1〕 顾城,顾城诗全编,上海三联出版社,1956年6月第一版 〔2〕 舒婷,一种演奏风格·舒婷自选诗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3〕 德拉纳特·泰戈尔,泰戈尔抒情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4〕 李丽中,朦胧诗·新生代诗百首点评,南开大学出版设,1988年2月第一版

第五篇:现代诗歌顾城《我的独木船》

顾城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是一个比较退却、喜欢‘坐在后面’的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诗歌顾城《我的独木船》,欢迎浏览。

我的独木船

(一)

我的独木船,

没有桨,没有风帆,

飘在大海中间,

飘在大海中间,

没有桨,没有风帆。

风呵,命运的风呵,

感情的波澜,

请把我吞没,

或送回彼岸,

即使是梦幻,

即使是梦幻……

我在盼望那,

沉静的港湾;

我在盼望那,

黄金的海滩;

我在盼望那——

岸边的姑娘

和她相见,

和她相见,

和她相见!

(二)

我的独木船,

没有舵,没有绳缆,

飘在人世间,

飘在人世间,

没有舵,没有绳缆。

风呵,命运的风呵,

感情的波澜,

请把我埋葬,

或送回家园,

即使是碎片,

即使是碎片……

我在想念那,

美丽的栈桥;

我在想念那,

含泪的灯盏;

我在想念那——

灯下的母亲

祝她晚安,

祝她晚安,

祝她晚安!

上一篇:浅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下一篇:趣味运动会加油稿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