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2024-04-09

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共11篇)

篇1: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紫金电大汉语言文学00级

朱玉兰

杜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现实主义高峰,不仅因为他的作品有广阔题材和深刻的思想,而且还因为他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从创作方法上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

为了比较便于阐明杜甫诗现实主义的若干特点,我们可以分别地就叙事诗和抒情诗两方面一谈。

杜甫的叙事诗,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在他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叙人民的事的就更少。杜甫的叙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现实主义特色也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充分。这有以下几点:

的高超技巧。《哀江头》杜甫叙事诗特别出色的一首,它的形象丰富多彩,而形象之间若断若续,似联不联,好像有许多话要说,却又不愿一一说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余地。苏辙关于这首诗说得好:“予爱其词气,若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遗犹恐失之,此所以望老杜之藩垣而不及也。”大胆略去次要情节,而强烈地表现与主题关系最深的部分,造成形象之间的跃动,再加上随之而来的跌宕顿挫的节奏,于是就得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杜甫写作叙事诗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二句说:“合字肥字,惨不可读。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合、肥二字所具有“峻人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

救汝寒凛冽。粉黛亦解苞,衾袖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甘受杂乱聒。……

这里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儿女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说完,诗也就结了。但在《新丰折臂翁》中,白居易在叙述那折臂翁的谈话之后,却自发议论,明白点破作诗的主旨。白诗的讽刺色彩虽然很鲜明,但杜甫诗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更觉真挚哀痛,沁人心脾。

属于幻想,但在幻想仍有丰富的形象性。在叙事诗中,杜甫寄情于事,在抒情诗中,则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譬如“这顷风定支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在秋天的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杜甫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狐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薄云岩际宿,狐月浪中翻。”“星垂平野角悲壮,涌大江流。”“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五更鼓角声奄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动荡的江水、急峭的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厉的画角,正是诗为宏阔悲壮的心情的反映。《登高》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抒情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我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病独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这首诗集中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杜诗中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那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为对国家和身世的酸辛与愤悱。胡应麟评曰:“精光万丈,力量万钧。”这话是中肯的。再如《白帝》也集中了秋天和大江的形象: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雄浑苍劲的形象与跌宕顿挫的节奏,表现了诗为难以平静的忧愤,也反映了那时战乱时代的气氛。

另一种是只见景,不见情,《如登慈恩寺塔》:“秦川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其中便包含着忧国忧民的心情。“五更鼓角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其中也同样有着诗为跳动的激情和那个混乱时代的阴影。

在叙事诗中,杜甫尽量有意识地避免发议论,在抒情诗,具体的说在政治抒情中,却往往大发议论,担出自己的政见和对时事的批评,如“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之类,具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杜甫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因此在他的某些叙事兼抒情的诗中往往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洗兵马》可以作代表。诗一开始就以飘风急雨的笔调写出了太快人心的胜利形势,热情地歌颂祖国的中兴:“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铖命在破竹中。”但一面又以唱叹的语气提醒统治者要安不忘危:“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并幽默地讽刺了那些因人成事、趋炎附势的王侯新贵:“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侯王。”也没有忘记人民的生计:“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诗的结尾更通过“安得壮士挽天河”的壮丽幻想,提出“净洗甲兵长用”的希望。全诗基调是乐观的,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但又兼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王安石选杜诗以此诗为压卷,是有眼光。此外,《凤凰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都是较突出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语)杜甫和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对双子星座。杜甫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把它推上新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开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影响着晚唐的现实主义诗派,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丰碑式的为物,千年来,许多诗人都自觉的从杜诗中接受影响。

篇2: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古代诗人智慧的集体结晶,值得我国学习和继承发扬。尤其是我国唐朝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出现很多著名的诗歌创作人。当时唐朝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还有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社会现实为写作题材,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现实残酷的不满,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使得诗歌中蕴含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值得我国学习和研究。

一、杜甫诗歌创作历史背景分析

(一)社会背景

杜甫生在我国唐朝时期,他出生的时期正是我国盛世唐朝由盛变为衰的过程,在唐朝安史之乱后,人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也是背井离乡,到处避难。在这种社会形式下,作者一生的阅历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其一生所见所感十分丰富,而杜甫本人又是一个比较容易感伤的诗人。所以,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诗人杜甫经过精神上的斗争,创作了一系列的现实主义诗歌。这些诗歌在当时被人们广为传诵,直至今日,人们在次翻读杜甫的诗歌依然能有一种感同深受的感觉。这就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精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我们研究和学习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全面学习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色,发扬民族文化精髓。

(二)个人经历

1.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bai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大概这时他父亲正在兖州做司马,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

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

还有一首《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的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流露了诗人少年时代不平凡的抱负。

2.困守长安

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3.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为肃宗。

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4.蜀中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5.舟中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冬天的时候漂泊到湖南岳阳,泊舟岳阳楼下。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

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岳阳楼》。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二、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一)社会写实为主

现实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坚持从社会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现实社会的黑暗,并且对自己满心的报复感到很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奈感。如在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这样几句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歌是被世人传诵的绝句,其中表达诗人对社会上贫穷人们生活和富人生活之间的反差感到极大的.不满,诗歌表达的意识就是如果自己能有豪宅,一定会给天下贫穷的百姓遮风挡雨,而不是只顾自己享乐。诗歌中一种宁肯自己委屈受罪也不愿意广大社会劳苦百姓受罪,这种思想中表达了诗人高尚的节操,同时也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残忍和不公平,君王和土豪们不顾广大劳苦群众的生存,只懂得自己享受,这种现象激起杜甫的不满之情。在愤慨的情况下,奋笔疾书写下这首流传与世的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歌经过千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仍在被人们牢记在心中,现在读起来依然能感受到当时杜甫的无奈和愤慨。

(二)抒发感情坚持理想的特色

杜甫的现实主义主要是由于其自己的理想和报复没有施展之地,才最终导致其走向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其中蕴含着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如在杜甫《奉增韦左丞相文》中有提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句诗词表达诗人希望君王能贤明,能大治天下,让百姓过上舒服的日子。说明杜甫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希望能为天下事做点贡献,他拥有高尚的情操,兼顾国家大事以及体恤民生和民情的理想,但是事与愿违,在杜甫生活的时代,唐朝君主越来越混匀,不顾朝事、贪恋美色,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社会越来越动荡。同时还有杜甫的《同元使君春陵行》中“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这句话表达诗人忧民忧国的心情,并且对国家忠心耿耿的高尚品质,作者喜欢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毫不吝啬的诗歌言语,犀利的诗歌语言,使得人们在朗读杜甫诗歌时,也能有一种激情澎湃和愤世嫉俗的感觉。

(三)诗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诗歌语言、结构以及手法上面,其诗歌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多样多彩,他将自身经历和心中所想,通过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特色的诗歌篇章,成为一代经典。如《读少陵集》中“少年莫漫轻吟咏,五十方能读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这句诗歌中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诗歌中添加了对称以及顶针等表现手法。不仅读起来更加具有诗歌的节奏感,同时还能让读者有一种好奇心理,与愿意挖掘诗歌中的寓意和内涵。还有在杜甫《古柏行》一诗中有一句这样的话“霜皮溜雨十丽,黛色参天二干尺”,这句诗词中运用了明显的夸张手法。

(四)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特色就是源于现实,但是又高于现实,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来自与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但是作者能通过想象和描述,将人物更加鲜明化和生动化。如在杜甫诗歌《可惜》中有这么一句诗词“宽心应是洒,谴兴臭过诗。”这句诗词明确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以兴磊诗,凡是乱离之感,不平之鸣,个人遭遇及人民的痛苦生活感受等,随有所触即为诗。从杜甫诗歌中最能感受到的是作者对现实的讽刺,而不是坚持一种浪漫主义的基调,这种现实主义诗歌特色,是我国诗歌流派中的一种主流代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结束语

篇3:浅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

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

杜甫 (公元712—770年) , 字子美, 自称少陵野老。杜甫的一生非同寻常, 悲剧潦倒, 基于此才使得杜甫能够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 获得了“诗圣”的崇高称号, 他的现实主义诗歌也成了一代“诗史”。笔者试图从他的诗歌中来阐述其多方面的现实主义。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始于安史之乱的酝酿期, 朝中奸臣当道, 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他并没有消逝, 转而投向积极入世的道路, 开始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可以说, 杜甫在这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想主题方面

1、关心人民疾苦, 同情人民, 也对劳动人民进行了歌颂。;

杜甫创作的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亲民性, 这和他后期的生活现实密切有关。在《兵车行》中“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写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民的同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人希望能够让天下劳苦人民摆脱痛苦, 得到幸福。“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加体现诗人对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2、忠君、爱国, 但也对统治阶级中的腐败现象给予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

在古代的中国, 封建统治者尤为注重其自身统治的稳固, 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杜甫对于统治者是十分的效忠, 诗歌中虽然对写了很多讽刺的统治者的语句, 但是依然对统治者抱有很大的期望, 以至于在他的诗歌中写到了“唐尧真有圣, 野老复何知”、“天子多恩泽, 窃比稷与契”等诗句来盼望统治者采取维护统治的措施。《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 写出天宝年间以后, 唐王朝频繁发动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战争, 人民苦不堪言, 从而深刻地揭露统治阶级的腐败。《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说明青壮年已经全部被抓去充军现在已经扩展到老翁了, 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揭示统治者的腐败。

二、在表现手法方面

1、以小见大, 从极小的、平凡的事情入手, 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 从而揭露统治阶级的腐败,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春望》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诗人从眼前的花、鸟这些平凡的小事物入手, 感于“国破”的实事, 抒发“恨别”, 从而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感和对统治者的批判。《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急应河阳役”、“三男邺城戍”等, 描述了官府捉人去当兵的这一细节, 通过夜捉人和吏夜归等小事件来反映出安史之乱后得社会现象, 揭露统治阶级的腐败。

以事抒情, 缘事而发, 情事相融;也以景抒情, 寄情于景, 通过客观的事物来抒发主观感情;注意抓典型和细节, 通过对典型事件或场景进行概括、描写, 从而自然地进行联想, 揭示出深刻的主题。

《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诗人通过前面对眼前事物的描述, 从而缘事而发出了“生女好”的感叹, 通过客观从而抒发个人情感。《春望》中“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表面上是写所望之景, 但从“破”﹑“深”字中, 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心痛和悲伤的感情。《石壕吏》中写了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妪从吏、夜归等典型地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事件和场景, 从一个小家庭的遭际从而联想到当时所有百姓的痛苦遭遇, 以此抒发对统治者的憎恨和批判之情。《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人写诸葛亮壮志难酬就突然去世, 这是无数英雄感动、伤心。通过这一细节, 抒发诗人壮志未得的悲伤之情。

3. 大量运用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等表达手法, 真实地刻画出当时人民的内心情感和社会现实;在对事情的叙述中, 注重细节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使之经得起推敲, 更显出事情本身的真实感和现实性。

《石壕吏》就是诗人以“旁人”的身份来叙述老翁一家人的遭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诗人抒发的对人民的同情和忧国忧民之情。这一点在《石壕吏》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文中虽未明说老妪是否从吏夜归了, 从后文“独与老翁别”可明确知道老妪已被抓走.诗人为何只与老翁别, 而不与他的儿媳妇别呢?原来是因为前文提到的“出入无完裙”, 所以不便进屋与之告别。诗中很多行为都可以在文中找到原因, 这使诗歌极具逻辑性, 也符合常理, 从而凸显出诗歌的现实主义色彩。

三、在语言运用发面

1. 语言精练, 用语精确, 注重炼字;

《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诗中的“垂”和“涌”字用得十分传神, 星垂和月涌形成一连串动态的画面, 以自然地壮阔与永恒来反衬人生的无奈, 用语十分传神﹑精练。

2. 使用到口语和对话形式, 使诗歌更加接近生活、反映生活, 更具现实主义色彩;对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和性格等特征;人物形象生动具体、栩栩如生, 更具真实性和现实感。

在《潼关吏》中,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采用对话的形式用朴素的语言对潼关形势进行描述, 这让人更容易相信此诗的真实性。

《新婚别》中“妾身未分明, 何时拜姑娘”、“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等语言, 它们都是以新娘的口吻来写的, 写新娘的伤心、无奈、抱怨的情感, 这都符合新婚妻子的身份和年龄等特征, 这样写使得新娘的形象得以全方位地、真实地展现。

四、总结

不论是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还是语言运用上, 杜甫的诗歌都超越了他先前同辈的现实主义诗人。这主要归结于他的个人创作理念以及他生活的现实环境铸就了这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创作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数量极多, 内容表现在强烈的社会政治时事、浓郁的时代气息、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对君主的效忠和沉郁顿挫诗歌风格, 不仅奠定杜甫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史上的伟大地位, 更是将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成为后世儒家正统诗学的典范。“诗圣”渐渐地离我们远去, 但他留下的那些不朽的诗篇却造就了现实主义伟大的丰碑!

参考文献

[1]. (唐) 杜甫著.杜甫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 (唐) 杜甫著.杜甫诗选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篇4: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精神

关键词:杜甫 诗歌 现实浪漫主义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杜甫“读书破万卷”,诗家各派无所不学,叶嘉莹在《诗薮》中亦说杜诗“地负海涵,包罗万江”。上面这些评论都不同程度地从正面或侧面强调了杜诗的浪漫主义。这样看来,浪漫主义同现实主义一样,同样是杜诗善于飞翔的翅膀,而且二者有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杜甫作为集大成的诗人,二者也是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且极富特色,从而形成了杜诗特有的现实浪漫主义特色。

一、杜诗的理想主义表现为典型的现实浪漫主义特征。

理想主义是浪漫主义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它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充分表现作家诗人对生活的理想,对“世外桃园”、“精神的故乡”、的向往与追求。杜诗中的理想主义在其现实浪漫主义特色中极为突出。诗人的理想主义是同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憎恨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在抒发个人的悲凉凄苦和不幸际遇时;在悲悯描写劳动人民的灾难时;在鞭挞反动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以及憎恶战乱带给人民灾祸时,流露出了诗人的极强的理想主义。这种理想建立在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之上,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杜甫“下悲小已,上念国家”,他的最大理想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文》)。他的理想是参预政治的,是入世的,富于政治意义。这种理想是在揭露当时统治黑暗罪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表达了诗人“兼济天下”的政治报负。杜诗中流露出对尧舜社会的极大向往,有对“原始自由共产主义”的一种渴慕。杜甫如此希望有圣君贤臣来治理国家,有比较清明的政治,更希望停止战争,让人民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二、杜诗中塑造了大量的理想化的人和物的形象,它是诗人现实浪漫主义情怀的一种寄托。

这些理想化的人和物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是典型的理想化了的人格表现;是现实人物又不是现实人物,具有很强的现实浪漫特色。浪漫主义创作典型的形象或主观精神的化身作为作家诗人理想的载体,它所描写的人或物,往往闪耀着理想的光彩,被作家在现实的基础上美化,典型化,神异怪诞化,这些形象往往是变异的。

杜诗寄托的理想人物往往表现在他的一些怀古、吟咏今昔人物及其故事上。杜诗咏人怀古多为咏史而兼吊古伤今,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倾注到人物的刻画上。这些人们形象不能单纯地看作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它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主观改造的反映,诗人的理想愿望就寄寓其中。如“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三、大量运用了想象,夸饰、比拟、象征、铺排、奇异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激越的基调,大胆的夸张迷人和宏伟的气势、磅礴、激情、昂扬的节奏、瑰丽的语言取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化的生活和作家的主观感情,它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很少受客观生活逻辑的制约。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神灵妖魔,现实梦幻,经过作家诗人自由大胆的想象,使作品形成独特而奇异的形象体系。杜甫是有想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为表达其主观幻化的理想,“不用浪漫手法,无以达其意”,不用浪漫手法,无以涵盖“汪洋”的内容题材。翁方纲说杜五律有“太白一种既盛诸公在”,说七律“雄辩万古”(《石洲诗话》)。清人郑日奎在一首《读少陵集》中说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李汝伦先生在《杜诗论稿》中还对杜诗大胆的艺术夸张作了论述。等等,说的都是杜诗所采用的独特奇异的表现手法。

杜诗奇异的表现手法在夸饰和铺排,壮美和雄浑上都有很好的显现。杜诗在夸饰与铺排中,又显示壮美的风格特色,加上杜诗忧国忧民之深,就使得这种豪壮带有极强的“沉郁”色彩,一转而为悲壮了。

四、直抒胸意寓主观于客观的表现,也是杜诗现实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

杜诗中的直抒胸臆往往是忧国忧民的激情迸发,欢快或愤激之情,悯民之苦,拯苍生之慨,汪洋倾泻,自由喷涌。如杜甫生平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用“涕泪满衣裳”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奔涌的大喜欲狂。《春望》是“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家亡国破,景哀人更悲也。我们知道杜诗中动用了好多“安得”句,这此诗作亦是结尾直抒胸臆之作。

篇5:杜甫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杜甫一生坚持“奉儒守官”,形成了积极用世、忠慈仁爱的性格和襟怀。纵观其诗,儒家的仁者情怀与关注民生疾苦的精神高度统一于其身。诗人常常以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身份对民生疾苦赋予深厚的同情,他的诗歌中较多涉及“骨”字,随物赋形,以“骨”述他人与社会之境况,具有博爱精神,这些富含“骨”字的诗作被称为“骨诗”。顾名思义,所谓骨诗,指诗句中带“骨”字的诗。骨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在这里比喻人的品格、气质、神韵。这些 “骨诗”将作者关爱生命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融为一体,集中彰显了杜甫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亲情友情的真诚呼唤和疾恶如仇的仁爱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流落蜀中时写的一首著名诗篇,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宁苦身以利人”的精神,千载之后,依然感人。“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中的不朽之作,集中体现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人民苦难的认同和深切同情,如《新婚别》中,诗人以新嫁娘的口气诉说了千回百转的心事。《杜诗祥注》说此诗“君”字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短也;“君行”,“君往”,别之速也;“随君”,情之切也;“对君”,意之伤也;“与君永相望”,志之坚且贞也。频频呼君,几乎一声一泪。这样的诗,句句都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与热爱人民的感情相联系,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是诗人经常表现的重要主题。他的笔锋永远指向最高统治者。在《丽人行》中,他以非常生动而含蓄的笔墨,讽刺了在唐玄宗的娇宠下,杨氏姐妹所过的奢侈淫乱的生活;在《遣遇》、《甘林》等诗中,揭露出官吏把人民搜刮一空,造成处处卖儿鬻女缴纳租庸的凄惨景象。不仅如此,诗人还对统治集团其他各种腐朽现象加以多方面抨击:在《洗兵马》中,他指斥李林甫等官僚的得势嚣张;在《草堂》中,他谴责成都军阀李忠厚的作威作福和残杀人民;在《潼关吏》、《诸将五首》等诗中,他又嘲笑唐军将领的庸懦无能……可以说杜甫的不少诗都反映了徭役、租税和征战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灾难,批判可谓入木三分。

在儒家文化中,“骨”、“骨气”,“气骨”是刚健中正的表征,诗人仁心广被,泽及天下苍生,以诗抒怀,用仁义培植和浇灌的爱国爱民的伟大品格在诗中得以充分彰显。应该说,这些仁爱情怀是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在杜甫诗歌中的自然推演。儒家仁的观念中带有浓浓的爱意,这种爱不是一己之爱,而是一种大爱、博爱、泛爱,它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生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急速转变时代,一生饱经忧患,境遇十分坎坷,他对民间疾苦有着切身体会,因而往往能一语中的,引起读者深层次的共鸣。

在唐代,给人民带来最深苦难的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引起的内乱外患,这种情形在杜甫诗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征夫》)。更为可贵的是,诗人不仅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残破景象,而且揭示出了更尖锐的社会矛盾。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壮丁尤少,于是统治阶级便用残暴手段,把结婚才一天的丈夫,还没有成年的“中男”,甚至年老妇人都一起强征入伍或服役,这一切都反映在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中,尤其在《石壕吏》这首诗中,表现得最集中、最深刻。

由于杜甫看到人民在战乱中受到的灾难太深、太重了,因此他热切盼望战乱平息,好让人民过上太平的生活。他在诗中不断喊出代表着当时人民愿望的呼声:“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常不用”(《洗兵马》),“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直到诗人老年,也一直没有停歇过这样的呼喊。当安禄山率领胡兵蹂躏着祖国的土地,在大敌当前时,诗人一方面看到人民在官吏的横暴下被强征入伍,情形极为悲惨,另一方面他又怀着沉痛的矛盾心情,在《新婚别》等诗中,劝人民去从军,平息这一给国家民族带来极大祸害的叛乱。正因为诗人对人民怀着这样深厚的感情,因此,当他听到有人建议迁都洛阳,取其地势险固,他却表示反对,认为只要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实行良好的政治,天下就能安宁。所谓“盗贼”,其实是被逼得无路可走的人民。这就是他在《有感五首》中表现出来的光辉思想:“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破碎的祖国一旦出现山河复整的气象,悲歌了一生的诗人又写出了欢乐而感人的诗,如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首诗不仅从他的每一个形象里涌出喜悦的感情,而且它的每一个音节都像春天的旋舞曲似地飞转着轻快的旋律。

杜甫的一生是为人民忧虑的一生,是为人民歌唱的一生。直到他病倒在湘江船上,在生命的最后,也没有忘记过多难的祖国、多苦的百姓。他在最后一首诗中慨叹道:“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风疾舟中伏枕抒怀》)这就是壮怀一腔忧国忧民之思的杜甫,在他的眼中,广大民众的苦难忧乐始终都是最值得关注和同情的对象,始终都在为社会的不公、时代的不幸而摇旗呐喊。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崇高的人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品质,从而教育、激励了后世无数诗人和爱国者――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顾炎武等人。杜甫伟大的诗篇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吸引和启迪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从中唐的白居易到晚清的黄遵宪,他们的创作与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都是一脉相承的。

篇6: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杜甫时常将一腔深情选择含蓄凝练的表达出来,先将感情蕴藉甚深甚浓,已蓄势待发之时,受儒家的“仁”的思想的影响,又将感情及时遏制住,转为婉转低回的表达,因此杜甫感情蕴藉浓郁而表达顿挫。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蕴的传承的原因也有具体国家社会的环境因素和艺术家个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由很多因素相互掺杂融合形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受着以儒家传统文化内涵之核心的“仁”的价值观的影响,受着历经磨练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也受着忧国济世的抱负,善感的个人性格气质,崇尚壮美的审美理想和个人的创作态度的影响。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影响杜甫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称儒家哲学,它是一门关于处事态度的情感哲学,“仁”是它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是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立足的依据,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这种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情和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体现在杜甫的诗作中,凝结成了典型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诗歌中俯拾皆是,表现为一种深沉,浓郁,郁结,哀怨,郁愤的情绪,体现为忧患的精神,乐道的精神。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对出征在外的将士的关怀正是来自于杜甫对于百姓苍生的大爱。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国家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亲历国家的富庶强大到后来的国民生灵涂炭。他个人的人生也经历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质生活的由充盈到后来的穷困潦倒、寄人篱下这样一种坎坷。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着个人不得志的郁结,而且更包含着对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对国家前途的忧愁,因此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篇7: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阿勒泰地区师范学校 陈啸

内容摘要: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的风格是紧扣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发展脉络,与诗人自身经历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看到杜甫诗歌的创作经历了盛唐的豪迈气概,安史之乱的颠簸流离,经历战乱之后的忧国忧民,对社会现实的写实也由感性转为理性,以此成就了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杜甫 经历 诗歌 现实主义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精深程度,在我国文学史上少有比肩之人。大家公认,“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因此,杜甫诗歌享有“诗史”的称誉。笔者认为,这与杜甫生活的年代和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仕途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察人民的疾苦。也正因为如此,杜甫诗歌的写实由表及里,由感性而理性,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一、盛唐颂歌(公元712年—747年)

这一时期,唐帝国正是一个繁荣、兴盛的时代。虽然杜甫二十三岁应试落第,但正值风华正茂,抱负远大,性情豪迈,当时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青年时期的游学经历,使杜甫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其诗歌创作也是以抒发真性情与远大抱负为主。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作《望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题张氏隐居二首》、《饮中八仙歌》、《春日忆李白》等。《望岳》一诗借泰山直抒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饮中八仙歌》则通过饮中八仙豪爽洒脱的饮酒情态,描绘出一幅盛唐气象。二、十年困顿(公元747年—756年)

这一时期,正是安史之乱前的十年。因李林甫妒贤嫉能,杜甫应试落选。虽然杜甫多次献诗自荐,但没有结果。杜甫仕途失意,生活贫困,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明” 的潦倒生活。乱象的社会现状和困顿的个人处境,使杜甫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思想上发生了转变,诗歌创作逐渐从抒发个人情怀转而反映社会现实,初步形成了 “沉郁”的诗歌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丽人行》、《兵车行》、《后出塞五首》、《至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杜甫的名篇《兵车行》中的诗句,真实地描绘出百姓被驱往战场的悲惨图景。这首诗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从此形成了诗人在思想上的主要特征:写实,批判,忧国忧民。

此后,诗人创作了《丽人行》,揭露杨玉环的亲族腐朽、荒淫、奢侈的生活;写出《后出塞五首》,讽刺朝廷的好大喜功;创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十年困顿的生活使杜甫的思想逐渐趋于成熟,确定了杜甫以后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三、忧国忧民(公元756年—770年)

这一时期,爆发了“安史之乱”,致使帝国将倾,生灵涂炭。“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由盛而衰。此间,杜甫携家逃难,颠沛流离,目睹战乱惨景,亲尝国破家亡苦难,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忧国忧民”思想完全走向成熟,诗歌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写下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登高》、《蜀相》、《又呈吴郎》、《岁晏行》、《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一系列具有爱国精神和同情人民苦难的不朽诗篇。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作者以极深厚的同情和极生动细致的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石壕村的老妇一家的苦难:“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诗人又用“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两语来表现夜深静寂、泣声如缕的悲凉气氛,深刻地写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严酷。

晚年的杜甫流离失所,最终病逝于湘水舟楫中,此时的他有着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听猿实下三声泪”,《秋兴八首》抒发了诗人对国运由盛而衰的感叹和无奈。“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五首》借对历史人物凄凉身世、壮志难酬的同情,感慨着自己的悲郁情怀。

然而个人生活的困顿也使得杜甫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更加深刻、强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自己的苦难中想到天下百姓的痛苦,希望能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场春夜喜雨道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憧憬和希望。

杜甫一生饱经忧患,颠沛流离,但始终爱国忧民,正视现实和人生,正因为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亲身经历,才能使他在文学造诣和思想境界上有更深层次的提升,达到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

参考书目:

1.《杜甫选集》 聂石憔 邓魁英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11月一版

2.张浩逊《唐诗导读》1版

3.余恕诚《唐诗风貌》第1版

4.林继中《杜诗选评》

篇8: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关键词: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影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 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 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杜甫所处的时代, 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经历了所谓开元盛世, 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部过程。杜甫的一生是和他的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尖锐而复杂的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不仅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 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他曾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 这就使他有可能描绘出那整个苦难时代的生活图画, 并逐渐攀登上现实主义的高峰。

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歌创作走向了现实主义道路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小官僚家庭。他五十九年的一生和时代息息相关。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 读书和壮游时期 (35岁之前) , 这是他的创作准备时期。第二个时期, 固守长安时期 (35—44岁) , 这是他创作转变时期, 开始写出了一些现实主义杰作。第三个时期, “陷贼”与为官的时期 (44—48岁) , 这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第四个时期, 漂泊西南时期 (48—59岁) , 这是杜甫创作多样化时期。

杜甫的思想基本上是儒家思想, 但有所发扬和突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 “济时肯杀身”是他一贯精神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 “忠君”是杜甫在爱国和爱民上的统一。正因如此, 他一方面对皇帝存在很大的幻想, 另一方面又对统治阶级一切祸国殃民的行为进行揭露。正是他坎坷的一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诗歌创作走向了现实主义道路。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首先, 他的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思想感情和要求, 如《兵车行》、“三吏”、“三别”、《又呈吴郎》等。特别是“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它们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 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向人们展示了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 一方面, 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 对官吏给予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 另一方面, 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 希望人民忍受苦难, 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又呈吴郎》替打枣的寡妇向吴郎求情。他将心比心, 深切地感受到四海涂炭的时运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他赋感于叙。如《兵车行》对统治者开边政策的否定和对民生痛苦的同情, 完全寄寓在咸阳桥边送别征人, “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 青海边古战场新鬼烦冤旧鬼哭的描写叙述之中。他的诗指出了劳动人民创造物质财富养活剥削阶级, 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 如《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杜甫长安十年政治生活实践思想认识的全面总结, 是一篇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应该承认诗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忠君思想, 尤其是“生逢尧舜君, 不忍便永诀”、“葵藿倾太阳, 物性固难夺”几句更为明显, 但是他的忠君与他的爱国爱民是密切结合的, 这又是杜甫的伟大之处。大胆地为“盗贼”申雪, “盗贼本王臣”。他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如《遭田父泥饮》等。只有在杜甫笔下, 我们才第一次看到如此众多的人民形象。为了换取人民的温暖, 他宁愿自己冻死,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其次, 他的诗歌体现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杜甫是一个爱国者, 为了祖国他不惜牺牲生命, 因此诗中渗透着爱国的血液, 如《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从最深刻的意义来说, “三吏”“三别”同时也是爱国诗篇, 并歌颂了人民高昂的爱国精神。

再次, 他的诗是对统治阶级和侵略者的强烈憎恨, 对他们奢侈荒淫、穷兵黩武、昏庸误国、奸淫屠杀、贪污掠夺等做了无情的揭露, 如《丽人行》、《兵车行》、《三绝句》等。

最后, 杜甫在一些咏物写景的作品中也都渗透着人民的思想感情, 如《麂》、《春夜喜雨》等。

杜甫诗的思想内容异常丰富, 他热爱生活, 对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某些抒发夫妻、兄弟和朋友之情的诗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没有一首不洋溢着深刻的感情, 没有一首不体现他的“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

三、杜甫在诗歌创作应用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

杜甫异常重视诗的艺术性, 从创作手法上来看, 杜甫诗歌的最大成就和特色就是现实主义, 这突出表现在他的叙事诗方面。他善于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加以艺术的概括, 从而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 描写了广阔的生活图画。

杜甫的抒情诗也具有叙事诗的某些特点, 他善于揭示自己内心的矛盾。如《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现实主义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诗人以自己从长安到奉先探家的行程为线索, 对安史之乱前夕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的身世遭遇, 以及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 像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而衰时期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可称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史, 特别是“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诗句, 更是对比鲜明的艺术概括, 当时贫富不均、苦乐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杜甫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 绝非偶然, 而是用尽他毕生的心血换来的。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虚心地学习。他向古人学习, 也向同时代人学习;向作家学习, 也向民歌学习。所以他说“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虚心地学习, 使杜甫兼工各体, 并能推陈出新, 别开生面, 做到元稹所说的“尽得古今之体势, 而兼人人之所独专”。但是他也不是无批判地学习, 所以又说“别裁为体亲风雅”, 而在肯定“清词丽句必为邻”的同时, 提醒人们不要滑进形式主义的泥潭, “恐与齐梁作后尘”。第二是苦心地写作。尽管杜甫称赞诗友李白是“敏捷诗千首”, 却不讳言自己写诗的“苦用心”。为了诗语“惊人”, 他的苦用心竟达到这样的程度:“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贵的是, 杜甫坚持这种苦心孤诣的写作态度, “他乡阅迟暮, 不敢废诗篇”, “老去渐于诗律细”。他的作品, 不是愈老愈少, 而是愈老愈多, 直到逝世之前, 还力疾写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那样长篇的排律。他真是学到老、写到老。第三是细心地探讨。盛唐诗人很多, 谈论诗的却少。杜甫则好论诗, 而且细心。他对李白说“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对严武说“吟诗好细论”, 对高适、岑参说“会待妖氛静, 论文暂裹粮”, 此类甚多。他对于论诗很自负, 也很感兴趣, 所以说“论文或不愧”, “说诗能累夜”。他的《戏为六绝句》、《偶题》等专门论诗的诗, 其中就可能包括他和朋友们“细论文”的一部分内容。第四, 对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广泛爱好和吸收, 也有助于他的诗歌艺术的提高。在《剑器行》的序文中, 他提到张旭草书的“长进”和“豪荡感激”, 是得到公孙大娘“剑器舞”的启发。他从一幅画中所领会的“咫尺应须论万里”的画境, 和他要求一首诗所应达到的“篇终接混茫”的诗境, 正是近似的、相通的。

四、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手法影响深远

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中, 杜甫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现实主义传统是从周代民歌开始的, 到汉乐府民歌有很大发展, 如《孔雀东南飞》就是一座奇峰。由于乐府民歌的直接哺育, 汉末建安文人诗中开始有了些现实主义作品, 如辛延年的《羽林郎》, “三曹”、“七子”和蔡琰的某些诗篇, 但均未能充分发扬现实主义精神和手法。建安后更逐渐转入低潮。初唐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才略见起色。大诗人李白也有一些现实主义作品, 但他的成就和贡献主要在于浪漫主义。总结并发扬我国现实主义这一传统的任务是由杜甫来完成的, 他的诗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韩愈, 《吊张籍》) 。李杜二人确实是各有千秋, 但从影响来看, 则杜甫的影响更巨大、深远、显著。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即事名篇”的做法直接开导了中唐白居易掀起的新乐府运动, 并直至清末;他的爱国精神也教育了后代无数读者和诗人, 如陆游、文天祥、顾亭林 (炎武) 等;他精湛的多方面的艺术成就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为人民的平等、自由、幸福而奋斗, 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篇9:爱国主义:杜甫诗歌的永恒主题

一、对底层百姓的深刻同情是杜甫爱国感情的深刻体现之一

“明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就证明了这一点,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已逾而立之年,却只当了一名比七品芝麻官还不如的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和他的远大抱负是相差甚远的。当时杜甫只身居京妻子寄遇在奉先县,天宝十四年末,杜甫赴奉先县探亲,途径骊山宫的时候,发现皇帝正率领一些宠臣,妃嫔在此寻欢作乐。其豪华奢侈的程度触目惊心。途中的所见所闻使杜甫满怀惆怅,在他抵家时,发现幼子已经饿死了,不禁深愧自己为人父,同时又想到一些更穷的农民,一些戍卒,他们会如何?真是忧比南山,感慨无量啊。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广泛的反映人民痛苦生活,而且还深刻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在“三吏三别”中这种对下层百姓的同情更明显,他用自己所见所闻反映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苦。这里已有过兵役年龄的老汉,也有不到兵役年龄的中男,甚至连根本没有服兵役义务的老妇人也被捉去。

杜甫对人民的同情已不再简简单单,而是贯入血浆的要给百姓幸福的大志向。当茅屋被秋风吹破时,他却有大志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诗人始终关怀着国家命运

杜甫很多诗句都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但随着国家局势的变化,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的那段时间,他的爱国诗歌也发生了变化。如《新安使》中作者用同样鼓励安慰的口吻写道:“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这场抵抗反抗者的战争。是正义的,所以作者才用一连串的安慰的语气,粮食没有问题,东都仅仅是在操练,还没有临阵,挖壕不是很深,牧马役轻,王师义正优恤部队,伏射爱下,亲如父兄。虽有些脱离实际情况,但我们还是看到詩人为国家所操劳的那份爱国之心。作者离京去奉先县看望妻子儿女们,刚回到家不久久传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听到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时惊喜若狂,表现在却看妻子漫卷诗书上;表现在又哭又笑,放歌纵酒上。这是多年苦苦企盼的事,这种狂喜完全可以理解,可以看出大战初定,消息忽传,杜甫是多么激动。当国家处于危险时,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会心痛的流泪,《春望》这首诗是杜甫在安禄山叛军占领长安时写的,诗中反映了长安一片残破的景象抒发了他对国亡家破的悲痛心情,表达了他对爱国思想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证明了他忧国思家,关心国家命运的具体体现。

三、杜甫的爱国思想感情还表现在他对昏君腐臣的规讽讥刺

范文澜评价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时曾说:“凡是人民多少有些益处的措施,多少腐朽的现状有所否定,都应予以适当的评价。”应用这个原理来看杜甫。他对晚年骄奢淫逸作为腐朽权力代表的唐玄宗的指责,也该是作者爱国思想的间接表现。如《兵车行》就是对唐玄宗的穷兵黩武的见证,致使人民流血牺牲破产,“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这首诗是通过曾亲身遭受苦难的役夫站出来把个人的内心沉痛,亲口向大家陈述,十五岁即应征前往防河了,四十岁还在营田,头发白了,还要去戍边,边庭血流成河,战场白骨累累,内地家无余丁,田园荒芜,陇田无收,县官不因此而减租;男丁丧亡殆尽,管家也不因此而免去征戍。这已经远远不止于“民不聊生了”这是对封建统治的最大暴露,此诗在历数封建社会的种种苦难之余,更把矛头指向这些苦难的根源,那就是开边不已的皇帝和索租不已的县官。如《前出塞》中诗人也代表了人民提出了同样的抗议。“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诗人对唐玄宗的不恤士卒穷兵黩武的深刻揭露不得不提到《遣怀》“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为了开边拓境,占领一座城,将百万组(精兵)像泥一样委弃而毫不顾惜。一尺土竟胜过一百个士兵的性命。这不得不是对唐玄宗的严厉抨击啊!

四、对唐王朝有功之臣的大力歌颂,也是诗人爱国感情的体现

就像范文澜所说:“凡法施于民,创造发明有利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治国安民)能御大灾。能捍大患的人。”都可称为爱国者如杜甫,《北征》中追述到:“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发生唐玄宗仓皇离都奔蜀,途经马嵬驿站时发生了一件事。唐玄宗的新兵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及其部下。诛杀杨国忠,并兵谏唐玄宗除去宠妃杨玉环。唐玄宗被迫命人将杨贵妃缢杀。当安禄山反叛时,陈玄礼“欲于城中诛杨国忠,事不果。竟于马嵬斩之”所以杜甫对他予以高度赞扬。

篇10:浅谈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差异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么一段话:作为一个读书人,如果要学习写文章,就看韩愈和柳宗元,学完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如果学历史,就学司马迁的《史记》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学完你可以去当政客;如果学宋词,就跟苏东坡和辛弃疾学,学好了可以干掉方文山和林夕;如果学写唐诗,一定是学李白和杜甫。这段话是否过于夸张,我不予置评,但是对于最后一句话,我是完全同意。

如果把唐诗比作一座让人抬头仰望的山,那么山的顶峰一定是李白和杜甫。而作为在唐诗领域中最为出色的两个诗人,其诗歌却是风格迥异。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正如他的人一样。他出生于盛唐时期,但因不满那政治的黑暗,弃官从文。他没有杜甫的沉郁,有的是一分潇洒,一份自由。李白向往的是游仙问道的生活,所以才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佳作。“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样美妙的景色可能只有李白才能写出吧。同时李白是社会的一员,他也关心现实生活,痛斥战争,同情百姓。但毕竟李白的黄金创作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候,到处莺歌燕舞,他写他看到的东西,大部分就是花、酒、剑、歌、月,洒脱无极限。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有人这么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而杜甫是衔接盛唐和中唐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创作风格也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这和他的身世遭遇也是分不开的。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素的家庭之中。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他怀着巨大抱负的心思,一心要为国家尽力。但到了公元746年,他参加一次李林甫设好骗局的考试,落第之后不久,又回长安,数度希求汲引,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但同时,他看到了民生疾苦,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安史之乱后,他几经周折,当官,被贬。最后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终病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十分凄凉。我觉得,使杜甫形成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显然是同他的身世遭遇息息相关的。杜诗的不同风格,与其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或同一时期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之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诗歌往往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的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如果说李白是从天上降临人间的“诗仙”,杜甫则是从地上经过修炼而升起的“诗圣”。李白的诗具有火热的激情,有超凡的气势和豪迈的精神,更关注理想和未来,更具创新性。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情感内敛,曲折迂回,更关注现实和民生,更具继承性。李白代表着青春,张扬个性,抒发自我,有一种勃发之气。杜甫代表着暮年,老成持重,千锤百炼,有一种人工的锻造之美。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那“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的杜甫,即使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心酸低贱生活中,依然不失他那济世苍生的梦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真正的贵族大家心态,贫贱不改其志,自己的安危生存置之度外,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依然是民众,比他更不幸的人。每每念起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吟哦时,令人发背沾衣,惭愧不已,敬仰之极。有谁能了解他“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的远大志向呢?自我心目中,杜甫先生不仅是精瘦清癯的老者形象,他更是无可拘牵的理想主义者!从这点而言,老杜的沉郁之外更有飞扬的一面,节操高洁才是他的本色。

篇11:谈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摘要: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诗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诗歌是最具魅力的文学样式,处于文学金字塔的顶端,历来被人们所珍爱,但诗歌教学有形象性、凝炼性、音乐性、抒情性,最不易把握。再次,我们既要品味语却是一个难题。首先,诗歌的语言也区别于一般记叙性、议论性和说明性的语言,它要求高度的凝练。其次,作为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诗歌具言,又不能拘泥字面,我国自古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 既要品味诗歌的形象,又要追寻形象背后的意蕴;既要体会诗人的情感,又要把握作者的认识。因此,诗歌教学,变得有些不可捉摸,很多教师抓住了这一面,却忽视了那一面,顾此失彼,难以周全。所以,为了解决诗歌教学的困难,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诗歌的最基本元素——诗歌的语言,通过对诗歌语言特点的讨论,帮助教师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在分析诗歌语言特点之后,笔者再借鉴文学理论、文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学诗歌教学实践,尝试将诗歌教学分为三个层面,为诗歌教学提供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思路。

关键词:诗歌语言的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美、抒情性、诗歌教学。

一、诗歌的语言特点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刘勰称赞《诗经》中的语言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洒洒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就具体指明了诗歌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形象的诗歌语言将所写的事物活灵活现地展现于我们面前。杜甫的《石壕吏》中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其中“投”、“ 捉”、“逾”、“出” 四个动词将故事形象而逼真地描绘出来,人物的动作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具体表现在准确、鲜明、生动性上。诗歌语言的准确性是指诗语能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景物的状貌、神态等鲜明具体地描绘出来,使人准确地把握诗旨。例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准确地抓住了早春芦芽刚刚萌发时的特点,用“短”字,传神地为这幅早春图点上了几笔新意。桃花盛开不说无数枝,而说“三两枝”,极其敏锐地将最先报春的那几枝桃花摄入镜头,刻画出春刚至的时令特点。

诗歌语言的鲜明性主要指对艺术形象的特征描绘得极其突出,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的美感刺激。凡是形象性的语言都能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进行想象联想,从而浮现出所展现的景物来。鲜明性主要是指缩短想象的时间,见字也就见了形象。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黄鹂翠柳,白鹭蓝天,色彩多么明丽!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多么鲜艳!这些色彩词在我们的心屏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有些夸张的诗语把作品所要表达的特殊感受和深厚情感强调得十分突出,从而显得格外鲜明。比如,李白有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杜甫也吟道:“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刘勰曾评这类语言:“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柞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

诗歌语言的生动性。清代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字立纸上”即形象具有立体感,强调了诗歌语言的生动性。诗语生动能使呆板变为活跃,无声变有声,枯燥变为有趣,它能使作为符号的文字变得活脱而动人。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将抽象的情绪形象化动态化,极写出“愁”之深、“愁”之多、“愁”之绵绵无绝期。苏东坡《有美堂暴雨》中有句“天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有胜百千言之伟力,“立”起来的大海像一个力大无比的巨人,使人惊骇,同时将平面的大海立体化,令人钦仰。诗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性是紧密联系的,是诗歌语言形象化的突出标志。凡是形象的诗语必定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质,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二)诗歌语言的概括性

诗语的概括性体现在凝炼性和含蓄性。其中,凝练性指“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其突出表现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曹操的《蒿里行》以精炼的文字概括了广阔的社会内容,成为建安诗歌的力作。其中一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仅以十字摄取了荒野和城内的萧条凄凉景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诗语的凝炼性还表现在诗语所指对象的选择性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的“菊”和“篱”就是从叶、草等植物以及屋舍、井栏、鸡埘等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我们看到这两个词不仅仅停留在这两样景物上,还会想象出它的同类事物来。

诗歌的含蓄性指“含蓄者,意不浅露,词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诗语贵含蓄,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为五、四、七言,四、八句短制更注重短中见长,小中取大,以达“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语已弹,而含义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之效。“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被人们历来称颂的佳句,其中“闹”字,王国维曾评价日:“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从“闹”字中,读者可以感到成群蜜蜂嗡嗡之声入耳;斑斓粉蝶翻舞之态入目;杏花朵朵,芬芳之气入鼻,乍暖气候,吹面不寒,和风温气入体。凡此种种,有如酵母酿成一团令人陶醉的热烈而富有生机的气氛。而这些意义全都包蕴在“闹”字里,通过想象才得以发现。

诗语含蓄性的表现形式之一:省笔。所谓“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就指此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字不用,而是说“高不言高,意中含其高;远不言远,意中含其远;闭不言闭,意中含某闭;静不言静,意中含其静。”

诗语含蓄性的表现形式之二:用典。这是指在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前人著作、名谣俗语表达隐微之意的语句。用典运用得当,可以通过典故所言之事,所引之言,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丰富诗歌形象的内涵,增强诗的深度,起到以少总多的作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遭受排挤而渴望朝庭重用的心境。借古喻己、言简意深、含蓄蕴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含蓄与明朗是统一的,含蓄之语必是明朗的,当然不是一览无余的浅露。含蓄的诗语是叫人思而得之的,那种扑朔迷离、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让人猜的诗语,不是含蓄的,而是含混、模糊、晦涩的。

(三)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诗人朱湘说:“诗无音乐如同人无眼珠。”诗的音乐美最终体现在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上。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诗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听觉上的美感要求,而且有助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创意意境、增强艺术感染力。构成诗歌音乐美的因素较多,但主要因素是两个:韵律和节奏。

韵律,包括押韵、双声、叠韵、叠字、劝仗、平仄等。这里重点谈谈押韵。马雅可夫斯基说:“没有韵脚,诗就会散架的。”道出了换韵对诗的结构的作用。韵有头韵、内韵、脚韵等,最主要的是脚韵。例如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一诗的第一节: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都有欢乐和宝藏。

这一节诗第一行的“活”与“阔”押韵,“活”是内韵;第一行的“生活”与第二行的“生活”押韵,是头韵;第二行的“洋”与第三行的“藏”押韵,是脚韵;第三行的“方”又与“洋”、“藏”押韵,“方”是内韵。这样,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重复出现,构成声音回环流动的美,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押韵还能使声音和谐协调,增强诗的音乐节奏,便于吟诵。例如艾青的短诗《跳水》: 从十米高台,/陶醉于下面的湛蓝,/在跳板与水平之间,/描画出从容的曲线,/让青春去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

这诗寥寥几笔写出了跳水运动员的英姿、理想和跳水的全过程。押韵和节奏的协调起了很大的作用,全诗一韵到底,采用“洪亮级”的“言前”韵,口腔鼻腔一起共鸣,声音响亮利索,给人一种力量之美。

中国旧体诗中的律诗和绝句,押韵位置一定,一般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准换韵。这是格律诗对诗语音乐性的一个严格要求。诗除了一韵到底之外,还有换韵的情况。这在词和散曲中表现得较多。如李煜的《虞美人》上网前二句押ao韵,后两句押ng韵;下阂前二句押ai韵,后两句押au韵。通过换韵,诗意步步推进,诗情层层深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亡国之君的深切剧痛。押韵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和协调的基础上,押韵以同韵将同一内容的句子维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诗节、转韵表示情感的深化、意义的推进,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美的另一构成因素。郭沫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有规律的间歇和反复更替就形成节奏,节奏通常是凭借音节的间歇停顿来体现的。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每句都是四顿,都是2/2/2/l的间隔,整齐而有规律,从声音的轻重(以“• ”表示)来看,每句都轻重相间,同时,一三和二四句的轻重音都是对应的,使诗的节奏更和谐,读来颇有抑扬顿挫之感。闻一多很重视诗歌语言的音乐节奏。他创作的新格律诗读来琅琅上口。如《死水》中有两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沦漪。”两句都用了三个二字尺,一个三字尺,只是三字尺的位置有变化,造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诗歌语言的节奏是作者情绪节奏的外化。诗语的节奏必须服从于内容的需要,有利于传情言志。田间的《给战斗者》每一行诗有一两个停顿,像一声声鼓点、重锤、铿锵有力,充分表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战斗情绪。

(四)诗歌语言的抒情性

诗是激情的火花。诗语是情绪的结晶。诗歌语言从诗人心灵之源流出,融汇着诗人的情思。它或以潺潺的水音激起人们情感的浪花,或以訇訇的惊涛掀起人们情感的大潮。诗歌有三种抒情形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和通过景色描写抒发诗人感情。

直接抒情的例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词写道: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美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静悄悄”、“轻轻唱”、“爽朗”等词语把诗人那种宁静恬淡的心境、那种喜悦欢愈的情感传达得多么真切。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以豪迈奔放之语言涌动着诗人湃澎的激情。可见表达主观感情的浓重性是诗语的重要特质。

诗歌不仅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也通过诗歌钟人物的情感间接的寄托作者的感情。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诗句写的虽是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缠绵深情,但我们不也体察出作者那份真情吗? 除了描写感情,描写景色的诗句中也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景语即情语,单纯写景的诗歌语言是不存在的。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所以有些诗的语言,看上去是一般的客观描写景物的词句,实际上是抒情语言。如《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弯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语抒发了诗人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农牧生活的热爱。以上四种诗歌语言的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性和抒情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瑰丽多姿的语言艺术宝库,招引着我们鱼贯而入去寻珠探宝、欣赏鉴别。在了解了诗歌最基本的元素——诗歌语言的特点之后,笔者将继续从文学理论和文艺接受理论分析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将如何进行教学。

二、文学作品的层面与诗歌教学的层面

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创造,具有复杂的结构,“按作品层次说,文学作品不是一种平面的组合,而是一种由浅及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构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很难一次完成,而应根据作品的层次由浅入深,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层面为文学话语层面,指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属于文学作品的表层。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形象层面,指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属文学作品较深的层次。第三个层面为文学意蕴层面,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最深层次”。文学阅读,可以按照这样三个层面,逐层深入,感受文学形象,把握作品意蕴。

朱光潜先生认为,文艺接受活动包括了解、欣赏和批评,其中,“欣赏”是文艺接受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一种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感经验之前的名理的思考就是了解,美感经验之后的名理的思考就是批评。”也就是说,在欣赏之前的活动属于认识活动,在欣赏之后的活动属于批评活动。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比较符合文学阅读的实际的。朱光潜进一步指出,“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未了解决不足以言欣赏;只了解而不能欣赏,也只做了史学的工夫,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理想的批评必有欣赏作基础”,“批评有创造欣赏做基础,才不悬空;创造欣赏有批评做终结,才底于完成。”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典型形态,上述关于文学作品层次及接受活动的论述完全适合于诗歌。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按照文学作品的层面由第一层到第三层,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更好地欣赏文学形象、把握诗歌意蕴。阅读诗歌,了解、欣赏都是必需的,没有了解则无法欣赏,只有了解没有欣赏,则没有走进文学的领域。在欣赏的基础,对诗歌进行一定的分析鉴赏,有利于更好地体会诗歌之美,也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参考相关理论,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面:1.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2.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 3.把握意蕴,鉴赏评价。这三个层面将在本文的下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讨论分析。

三、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

(一)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这是诗歌教学的第一个层面,这一层面的主要任务是疏通字句,初步感受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诗歌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需要发挥想像力,感受作品的形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不过,读者对形象的感知,对情感的体会,都是凭借语言文字进行,在欣赏之前,还须下了解的功夫。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进入诗人的艺术世界。对于一首诗歌,首先要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这是进一步阅读的基础。绝大多数诗歌具有音乐性,适合于诵读,应指导学生读准节奏、韵律和停顿,在与诗歌语言的接触中,获得初步的感受和认识。在学生能够正确诵读之后,第二步就要疏通字句。如果学生不理解诗歌里的词句,那么无论读多少遍,也无法真切地感受形象。对于文字浅显的诗歌,不必在疏通字句上花费多大功夫,可以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感悟,可是对于语言陌生、内容复杂的诗歌,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辨析词句,了解诗歌大意。再者,诗歌语言具有凝炼性、跳跃性、阻拒性,需要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进行理解。例如,让七年级学生阅读李白的《静夜思》,不必在词句上下多少功夫;可是,让学生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就不能只是多读了,必须进行认识词句、了解典故的工作,因为这首诗的许多词句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如果不了解,就会影响到对诗歌形象的感知。

根据所学诗歌特点,介绍诗人、写作背景、文体知识也是必要的,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关情况,那么对诗歌的理解就不能很好地展开。例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如果不了解安史之乱的背景,就不能理解杜甫为什么那么欣喜若狂。是否进行这一项工作,要视诗歌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我国传统诗论历来注重“涵泳品味”,新课程改革以后,很多专家也强调“感悟”、“品味”,那么阅读诗歌需不需要认读理解呢?应该说,强调前者是有道理的,可是也不能忽视对诗歌的认知把握。如果学生对词句的意思不了解,不理解语言,对形象的感知必然不是完满的,因而,对学生不理解的词句、典故,不了解的背景,进行适当的讲解、点拨是必要的。以上是诗歌阅读的第一层面。这一阶段,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获得初步的感受和认识,为下一步的欣赏奠定基础。

(二)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

前面主要是了解的功夫,接下来就要进入审美欣赏的阶段。按照朱光潜先生的说法,审美欣赏是一种“形象的直觉”,读者必须凭“直觉”与诗歌形象会面,不能光凭理性认识。在这一层面,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想像,用直觉去感受诗歌、创造形象,教师的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诗歌亲密接触。对于诗歌欣赏来说,“想像”显得特别重要,学生所面对的是诗歌的语言,并非现成的文学形象,只有通过想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形象。韦勒克、沃伦指出,“‘文学’一词如果限指文学艺术,即想像性的文学,似乎是最恰当的”,强调了想像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袁行霈也指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诗歌欣赏必须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想像来进行。

在欣赏阶段,不能只是满足于让学生理解诗句,而应让学生发挥想像,与作品形象直接会面。通过朗读,在头脑中创造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凭借直觉去感受形象。这时,不急于让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而要让学生自己品味。在学生个人想像品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画面,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审美欣赏是一种个人化的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不必强求一律。品味形象,还要重视体会诗人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将情感投入其中,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交融。例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发挥想像,在头脑再造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品味语言,体会意象的精妙之处。审美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每个人的经验、情趣不同,创造出的形象也不一样。诗歌欣赏允许学生创造出不同的形象。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学生头脑中想像出来的太守出猎的景象是不一样的,学生用语言描述的景象可能不同,只要符合诗歌的基本场景就行了。

可以说,这一层面是诗歌欣赏最重要的层面,这是诗歌阅读区别于实用文章阅读的重要方面。但在很多教者的诗歌教学活动中缺少这一环节,或设计得不合适,往往忽视想像、情感体验,结果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很多教师能使学生“认识”到诗歌的美,却不能使学生“体验”到诗歌的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把握意蕴,鉴赏评价

在审美欣赏的基础上,还要把握诗歌的意蕴。诗歌除了表现作者的情感之外,还会表现一定的意蕴或曰艺术真理,包括对现实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对社会生活发展前景的预言、对人类深度生存意义的揭示等。我国古代也有“言、象、意”说,强调由言入象,因象得意。“意”是文本的最深层次,在“言”、“象”之外,还要探究作品的“意”。

诗歌教学,在对诗歌形象进行直觉感受之后,还应把握诗歌的深层的“意”或曰艺术真理。凡是优秀的诗歌,一般都会表达一定的深意或审美意蕴,这需要读者联系作者背景、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以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为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官场失意后复杂多变的情感,也表达了一定的哲理:生活难免有波折,遇到困难后不要气馁,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深意,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当然这种启示必须来自诗歌,不能脱离诗歌进行无限度地发挥。再以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为例,在感受诗歌形象、情感的基础上,还应体会诗歌的深层意涵。作者说“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到底是怎样的“真义”?需要联系作者的经历、思想进行辨析。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探究,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获得更多的益处。

在诗歌教学的这一层面,还应对诗歌进行鉴赏评价。这是一种初步的文学批评,虽然这对于诗歌欣赏不是必须的,但对于教学来说还是有必要的。文学欣赏是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文学鉴赏是让学生“认识”到诗歌为什么美妙。学生也许能体会到诗歌的妙处,但是说不出来,这时就需教师的引导讲解。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从炼字的角度,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见”的妙处。鉴赏诗歌需要一些文学理论术语,需要一定的技巧,这都需要教师补充。许多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分析概念,也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分析,就让学生鉴赏起来,其结果必然是不得要领。当然也不是说要用很多的专业名词,而是用中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术语。例如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在感受了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和起伏跌宕的情感之后,就要想一想,这首诗好在哪里?它为什么能感动人?通过对修辞、抒情方式、意象等的分析,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

把握意蕴、鉴赏评价有利于加深对诗歌内涵和形式特点的认识,是审美欣赏的有益补充。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诗歌教学是存在这样三个由浅到深的层面的。参照这三个层面进行诗歌阅读教学,有利于区分了解评价与审美欣赏,更好地把握诗歌特质,改善诗歌教学的效果。

四、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对诗歌教学的帮助

笔者在第三部分中分析了诗歌教学的三个层面:1.初步感知,了解诗歌大意;2.审美欣赏,感受诗歌形象;3.把握意蕴,鉴赏评价。那么,诗歌语言特点和诗歌教学三层面有什么关系?对于诗歌语言特点的了解又如何在这三个层面帮助学生鉴赏诗歌呢?

诗歌语言的特点在诗歌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起不同作用。

(一)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与诗歌教学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学生应首先对诗歌在字面上有大致理解。那么对于诗歌重点字词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从诗歌语言形象性中的准确性可知,诗歌能准确的体现诗人的情感,诗人眼中的景象。比如,杜甫的《石壕吏》中写道: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其中对于“投”、“ 捉”、“逾”、“出”这四个动词的理解至关重要。正是由于这四个动词形象的体现了“吏”,“老翁”和“老妪”的状态。如果对于这四个动词的理解不当,便会造成学生头脑中不能形成形象鲜明的场景。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二阶段:诗歌教学第二阶段是让学生自由想象诗歌的场景,人物的动作神情,让学生自己构思出诗歌所展现的故事场景。形象的诗歌语言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便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发散,发散的同时,诗歌语言的准确性也防止学生过于天马行空的想象。

形象性与诗歌教学第三阶段:准确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帮助学生把握意蕴。依旧是杜甫的《石壕吏》:“ 捉”体现官吏的严酷、“逾”表现出老翁的仓惶逃跑之状、从“出”能想象出老妪惊慌之态。暮色降临之际,年迈的老人仓惶的“逾”,惊慌的“出”,是何等的乱世,这正是诗人对于村民同情对于现实不满的体现。

(二)诗歌语言的概括性与诗歌教学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帮助学生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同时适当拓展学生的想象,为第二阶段做准备。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重点在于学生自我欣赏,自由想象。然而,当学生忽略了诗歌语言是凝练并且含蓄之时,学生的想象将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应间接辅助学生发散想象。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在学生讲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维度。如果学生从“颜色”角度想象“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以从“声音”角度想象“闹”。

概括性与诗歌教学第三阶段:尤其是当诗人用典时,教师需要提供历史背景,典故来源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在此用典,用典想表达的感情,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诗歌意蕴。

(三)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与诗歌教学

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在朗读诗歌时的悦耳和谐的感受。如果只是听觉的美感,那么严格的讲,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对于鉴赏理解诗歌的意义在哪里呢?在诗歌教学第一阶段,即使是单纯对字词的理解,诗歌的音乐美便能吸引学生,追求对诗之美的体悟。在经过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对诗歌的欣赏之后,重新诵读诗歌时,学生会感觉到一种从蒙昧的感知过度到“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这正是教育的灵魂所在---从蒙昧到恍然大悟。

(四)诗歌语言的抒情性与诗歌教学

显而易见,诗歌的抒情性在诗歌教学的第三阶段---把握意蕴,鉴赏评价,至关重要。笔者在这一部分只做简单阐述。正如前文所述,诗歌中不论是诗人直接抒发自己情感,还是通过其他人物,景色描写,都是自己感情的体现。那么,对于诗歌语言中重点词语,意象,场景的简单的字面理解,和自由想象之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做到的是,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感情。诗歌字里行间所体现的诗人的情绪以及诗人情绪的变化和高潮。

以上便是笔者对于诗歌教学的一些思考。对于最经典的文学作品形式之一的诗歌而言,语言作为诗歌的最基本构成,最基本元素,有其特点:形象性,概括性,音乐美和抒情性。诗人通过对语言词句的斟酌构建出饱含着诗人情感的诗歌,不仅仅是搭建一座完美的建筑,更像是酿出陈年美酒,词句通过化学反应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完整的画面。所以,对于诗歌语言特点的掌握在理解鉴赏诗歌中至关重要。而作为简短却充满画面也充溢诗人情感的复杂诗歌,教学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诗歌教学第一阶段,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第二阶段,辅助学生的思维在诗人创造的世界里自由漫步。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诗人的情绪起伏。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对于诗歌语言,诗歌历史背景,诗人背景和性格的讲解,帮学生从“懵懂”摆渡到“豁然开朗”的彼岸。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于烟的初中作文下一篇:通信网络与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