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协调障碍小儿高危因素分析

2022-09-11

中枢性协调功能障碍 (Zentrale koordination-storung, ZKS) 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失调, 即早期脑性瘫痪, 早期对其进行干预是有可能治愈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至2009年在我院早期干预门诊就诊的487例小儿进行筛查分析, 发现有轻度及以上中枢协调障碍患儿218例, 其中男122例, 女96例, 男女之比为1∶0.79, 其中3~6个月187例, 7~9个月23例, 10~12个月8例。

1.2 临床表现

本文一共分析218例中枢协调障碍患儿, 其CDCC筛查智力或运动发展指数分数<90, Vojta检查有4项及4项以上姿势异常, 伴有肌力或肌张力异常, 部分患儿伴有异常姿势。

1.3 方法

对每一位来干预门诊检查的患儿均进行严格的测试。主要包括CDCC、原始反射、Vojta检查、肌力及肌张力的检查及异常姿势的检查, 对筛查出来有轻度中枢协调障碍患儿进行严格高危因素核查, 包括有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早产、先兆流产、异常黄疸、宫内窒息、脐带绕颈、HIE、双胎及其他原因。

2 结果

在218例中枢协调障碍患儿中有明确高危因素的有199例, 无明显高危因素或原因不明者19例。在已知的高危因素中主要有病理性黄疸71例 (33%) , 脐带绕颈38例 (17%) , 有先兆流产史22例 (10%) , 早产21例 (9.6%) , 宫内窒息20例 (9.2%) , HIE、双胎等比率较小。

3 讨论

中枢协调障碍 (ZKS) 是对具有高危因素和姿势反射性异常的脑瘫危险儿或脑损伤儿的早期诊断。目前诊断的主要依据是Vojta7种姿势反射, 具体为: (1) 拉起反射; (2) 俯卧位悬垂反射; (3) 腋窝悬垂反应; (4) 侧位悬垂反应; (5) Collis水平反射; (6) 倒位悬垂反应; (7) Collis垂直反射[1]。Vojta姿势反射是指婴儿身体的位置在空间发生变化时, 婴儿本身所采取的应答反应及自动动作。正常小儿的姿势反射应答反应有一定的规律性, Vojta姿势反射异常是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客观指标。中枢性协调障碍诊断标准为: (1) 极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1~3种反射异常, 其脑瘫发生率约为7%; (2) 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4~5种反射异常, 其脑瘫发生率约为22%; (3) 中度中枢性协调障碍:6~7种反射异常, 其脑瘫发生率约为80%; (4) 重度中枢性协调障碍:7种反射均异常, 并有肌张力异常, 其脑瘫发生率为100%[2]。

我院早期干预门诊根据患儿Vojta姿势反射并结合患儿的肌力及肌张力情况, 患儿的原始反射存在及消失情况对中枢协调障碍的患儿作出诊断。

本文通过研究各项高危因素在发生的中枢协调障碍的患儿中的比例来分析各项高危因素发生ZKS的可能性, 找出发生ZKS的最主要的原因以及早进行防治和干预, 减少ZKS的发生。围生期的高危因素易造成小儿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甚至发生脑瘫, 而其中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有病理性黄疸、脐带绕颈、先兆流产、早产和宫内窒息等。其中脐带绕颈、先兆流产及宫内窒息等都为胎儿期原因, 是难以人为控制之因素。综合分析这几种高危因素都可引起胎儿宫内慢性缺氧从而导致脑损伤。而病理性黄疸和早产两者较前几种略为好控制, 尤其是病理性黄疸在所有的高危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 加强小儿护理, 尽早控制黄疸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手段, 该种因素在发生ZKS的高危因素中是最可控的。当然, 窒息、早产、颅内出血也是发生ZKS甚至脑瘫的重要原因。因此, 有必要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的力度,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神经系统检查, 尽早发现小儿神经功能的异常, 及时诊断ZKS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可有效地减少脑瘫、智力低下的发生或减轻疾病的程度。

摘要:目的 对诊断为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CDCC测试法、Vojta检查法、肌力及肌张力检查等方法确诊中枢协调障碍小儿后详细核查其高危因素。结果 病理性黄疸71例 (33%) , 脐带绕颈38例 (17%) , 有先兆流产史22例 (10%) , 早产21例 (9.6%) , 宫内窒息20例 (9.2%) 。结论 对于病理性黄疸、早产、脐带绕颈、先兆流产、宫内窒息等孕期及围生期常见的高危因素, 要积极防治, 减少或避免ZKS的发生。

关键词:中枢协调障碍,Vojta检查法,黄疸

参考文献

[1] 陈秀洁, 李晓捷.小儿脑性瘫痪的神经发育学治疗法[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 张淑琴, 娄彦, 王娟.小儿脑性瘫痪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剖宫产后疤痕子宫人流手术风险和防范分析下一篇:以人为本提高后勤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