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多维审视

2023-03-09

一、创新贯穿一切工作,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创新是一切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得以不断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五中全强调, 必须把工作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融入到国家的各项工作中, 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创新风潮, 增强民族创造力。现阶段, 创新作为一种优化发展手段, 其强大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得到了应用实践。

1、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会议上强调, 我国要想继续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 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不仅要在经济生产上创新, 在制度观念上也要创新;不仅科研工作和科研人员要创新, 普通工人和基层工作也要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创新的体制架构, 促进我国经济向集约化、信息化、科技化发展。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模式, 加上国际间不断增大的竞争压力和西方某些国家的刻意挤压, 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重重阻力。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2、培养发展新动力

在新时期, 发展动力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除了传统的基本因素外, 还强调调动创新创业活力, 鼓励大众创业, 为中小企业建立和发展提供优惠政策等, 为新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政策支持, 从而带动了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 新产业、新技术不断涌现, 尤其是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不仅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一抹色彩, 也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经济发展新方式的产生, 也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方向, 面对新形势下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相继出台, 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加快美丽中国建设, 力推绿色低碳发展

1、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要想在“发展”与“环保”之间做到动态平衡, 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一方面能够降低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 间接的降低了污染治理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对外展现大国形象的现实需求。

2、首次将美丽中国纳入规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生活宜居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种现实需要的推动下, 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 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计划, 中国对于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有了空前的提高。会议指出, 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 这既是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共同承担, 也是各国技术竞争的新方向。需要注意的是, 低碳化不同于过去所提的清洁能源, 低碳化发展则强调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从根本上降低了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

三、坚持全面共享发展,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五中全会提出, 坚持共享发展,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缩小收入差距,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共享”发展的内容中, 与人们群众切实利益相关的莫过于“健康中国”的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理顺药品价格, 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短短几句话, 把群众最为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行了彻底解决。

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

五中全会提出, 坚持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增强发展协调性, 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 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支撑带”将促进区域内省份明晰功能定位, 加快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促进区域发展。让民营企业进入采购体系, 一方面, 竞争机制可以降低军工企业的采购成本, 增强其竞争力, 便利“走出去”战略实施;另一方面, 可以带动民用技术的发展。通常, 军工产品的标准要高于民用产品, 民营企业参与军工采购, 可以提高其产品质量与标准, 进而带动民用技术的发展。

五、更高层次开放经济, 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对外交流和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实现了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是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 特别是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之后, 必须根据当前国际发展形势, 立足与中国实际发展需要, 科学优化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现阶段, 我国对外开放正面临着“三期”叠加:其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紧急复苏与调整时期。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不可否认的是, 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 未来也有再次爆发的可能, 如何有效应对产能过剩和贸易保护避雷问题, 降低国家间的贸易摩擦, 成为了国家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二是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构造期。其三是比较优势转换期, 改革开放初期, 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主要动力是人口优势带来的低成本制造, 而在当今时期, 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 市场劳动力不足问题突出, 加上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降低了中国的竞争优势。因此, 中国经济的提升, 要在坚持开放发展的基础上, 顺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奉行双边贸易互惠的开发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性的合作事务, 诸如维和部队、国际医疗小组等, 提升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与形象, 进而为经贸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 最终实现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摘要: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明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破解发展难题, 厚植发展优势,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这五大发展理念可以看出,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党中央对国际形势和国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明确的判断,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认识更加深刻,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势必会给我国全民建成小康社会、施行全民深化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发展规律,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 詹勇.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小康[J], 北京观察, 2015 (11) :19-21.

[2] 五大发展理念是一场深刻变革, 人民日报社论, 2015, 10, 30.

上一篇: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下一篇:从网络开发技术试题库建设谈教学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