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艺术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批评教育艺术范文

批评教育的艺术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下,受当今社会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学生犯错误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要想实现教育的目的就必须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而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因此,我们提倡对学生要以表扬为主的同时,面对犯错误的问题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也是必须的。而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和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要做的事,要获得批评教育的最佳效应,教师就一定要讲究批评教育的艺术。

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含教师批评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使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骤然紧张。我觉得在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批评学生要做到精确无误,“批”与“评”有机结合。批评之前一定要注意把握学生所犯错误的实质。精确的沟通会使你的批评转化为一种改善关系的机会。批,是对学生的错误或缺点予以指出、纠正。评,是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评论、评判。批是评的前提,评是批的深化,二者是因果关系,是辩证的统一。批评的目的在于通过批评达到纠正、帮助、指导的目的,使被批评者找到差距,明确事理,避免重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不能简单地一批了

事,把批评完全等同于否定,那样师生关系不会和谐的!教师应该以“批”为切入点,以“评”为落脚点,不要只“批”不“评”,或重“批”轻“评”,而要“批”与“评”有机结合。

二、让学生在批评中感受到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教师对犯错误学生的态度影响着批评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心理上接纳犯错误的学生,关心、尊重和宽容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老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只有这样,教师的批评才容易输送到学生的心坎上,被学生乐意接受,从而使批评产生较好的效果。教师要在批评学生时得到学生积极配合,就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热爱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加强情感沟通。相反,如果采取讽刺、训斥、挖苦、罚款、体罚等极端措施,让学生在切肤之痛中“吸取教训”。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怨恨心理的孕育,逆反心理的滋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酿成悲剧。

三、批评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情理相融,讲究语言艺术

教师的批评语言要刚中见柔,柔中有刚,刚柔巧妙结合。教师如果一味地强调刚,而缺少必要的柔,只注重批评语气的严肃、严厉,而缺少对学生心理的抚慰,则学生会认为教师不近人情,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阂,造成逆反心理;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一味地体现

柔,而缺少必要的刚,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只作过分地宽容,而缺乏严肃认真的批评,则容易给学生造成教师软弱可欺的错觉。这样学生往往不惧怕教师,教师的真诚帮助,热心开导就会付诸东流。由此,教师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晓以厉害,提出要求,限期改正;同时,也要耐心地做说服教育工作,让学生思想上、心理上和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批评。

四、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情感变化,批评要适时适度。

在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犯错学生的态度和心理变化,要根据其态度与心理变化而适时调整批评的策略,不能将准备好的方式、方法和语言一成不变地进行下去。要以变应变,灵活准确地把握批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批评取得最佳效果。

五、教师要善用无声的批评当教师认为必须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因为他犯了错误或者是学习态度很糟糕的时候,你可以先平和的称赞一下他的某一优点,使批评的意见变的柔和并且易于听取和接受。如果学生情绪比较激动的话,这样柔和的夸一下他的话,他也会由“老虎”变成一只可爱的“大猫”的。在批评的时候建议多用建议性的语句,比如“如果我是你,我会„„”也多用眼神、手势等无声的语言可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所乡村学校请到了一位女省特级教师来上公开课,当特级教师走进教室的时候,讲台上乱七八糟地散落着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粉笔灰。特级教师用目光扫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子上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绕到前面,背对着学生,面对着黑板,轻

轻吹去桌子上的粉笔灰。片刻的沉静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教师非常懂得“批评”的艺术,面对教室糟糕的卫生环境,她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满,只是“用目光扫视一周”,这无疑是一种无声的批评,同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宽容赢得了学生的掌声,从而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的最高境界。

总之,批评有法,而无定法。批评学生的艺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讨的教育艺术。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场合,讲究批评的艺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二篇:批评教育要讲艺术

读报刊杂志,看电视专题,总会发现教育先辈及教育同仁有关“批评”的见解或观点。他们认为——如果说赞扬是抚慰人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人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的认识自己。批评别人时,应注意场合、方式、方法。 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别人进步。无谓的批评、指责、抱怨,正是得罪人的根源。不要动辄就批评,要试着了解人,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当我们真正了解了别人之后,往往会发现原来他们是值得原谅、同情的。

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多的人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些,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受到这些观点的启发,以致在批评时发生师生间的不愉快甚至是更严重的事情。细想起来,这样的教训,无论从我们个人声誉角度,还是从教师职责角度上说,都是应该吸取的。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免不了对学生进行批评,我想,在批评之前,我们必须注意到批评的目的、态度和方式。就批评的目的来说,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教育与批评的关系:教育是站在理性的高度,让学生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德行;批评则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它是“当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教育的作用不大的时候,我们所必须要采取的手段”。可是批评绝不是吓唬、教训或斥责。批评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别人进步”。其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该平时注意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应该从总体上把握。任何一位班主任教师,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区,因此,他 1

们就因不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了不同的性格,有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也就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作风。这样,在具有统一意志的集体生活中,他们就容易犯错误。若把这些形象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统一到集体意志上来,前提是了解,然后再去教育或批评。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位同学,不管他以何种方式表现自己,其本质都是好的。做为学生,他们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同时,他们都在下意识地告诫自己,如何引起别人的注意,如何体现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做为教师,千万不能忽视每一个学生,更不能冷落他们,否则总会有人产生孤独的感觉,甚至产生逆反和对抗心理,导致我们教育批评的失败。任何一种教育和批评的方式都必须真正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重视他。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个性的调皮的学生。如果想用既不训斥也不惩罚的办法达到教育和批评的目的,使学生产生思想认识上的根本转变,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尺度:

一、在真诚的交谈中批评

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一旦发现,切忌简单粗暴地立即加以指责,更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待问题积多了再泛泛地点点现象,草草了事。前者易产生逆反心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对抗情绪。后者容易给学生一种敷衍的印象,他会认为老师很宽松,却认识不到自身错误的危害性。为避免这两种现象的发生,我们不妨在发现学生错误的时候去接近他,跟他个别交谈,用实实在在的话去打动他。让他自己去意识到错误的危害;或利用适当的时间,找几个同学以聊天

的方式指出学生的错误,于有意无意间让学生在内心里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学生就会与老师和谐相处,就会积极主动的克服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以至更好地配合老师搞好班级工作。

二、留一封感情真挚的信

有时对学生进行批评,口头说不能表达感情,也不便思想的交流,或者由于某种客观上的原因,不便直言,或由于时间上的仓促对学生的问题缺乏思考,这样,就可以暂时放一放,来个冷处理。待认真地思考后,做书面上的劝说。

对学生来说,以书信的方式进行批评,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面对老师的一封感情真挚的信而思绪万千,他会很投入地沉浸在这种无声的语言教育中。经验证明,如果给学生的这封信表露的置腹的劝说,让他能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确实在关心他,那么老师的形象会立即在学生的心目中高大起来。学生本身在思想认识乃至道德品行方面就会产生一个质的变化。

三、避免在公开场合下批评

人都是有自尊的,相对来说,学生的自尊或虚荣显得就更强一些。当我们当众发现了学生的某种错误的言行和举动,或者由学生举报经过自己详细了解证实某生确有错误的时候,不宜在某个班会或是任何一个公开的场合进行批评,这样有时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会令他们感到难堪,以致自惭形秽,甚者导致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消沉下去。若再想弥补可就困难了。因为这是一个心灵创伤问题,毕竟学生还年轻,他们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层次。

较好的办法就是教师私下找到学生,针对他所犯错误的具体实际,做一次耐心的严肃而又不失平和的批评教育工作。如此学生会感觉到他原本就有的也是他最看中的自尊或虚荣得到了教师的维护,其结果必定会使他的内心里那种难以定性的感情一跃而为努力向上的激情。

四、不要在痛苦的情况下批评

处在少年或青春期的学生们,有着奔放的活力。充满热情的愉快的生活是他们的主旋律。但是,家庭生活的不幸,社会人情的冷漠,校园生活的单调,师生关系的紧张及学习成绩的低落,身体状况的不佳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随时都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而且这正是我们老师不易发觉的。如果我们不晓得这个犯错误的同学正处于内心的痛苦之中而去批评他,不仅不可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反而会使他雪上加霜,痛上加痛,有时还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处在内心痛苦中的学生正需要别人的安慰帮助,教师必须善于感受学生的内心,断不能在学生痛苦的时候进行批评。

五、不要重复批评

对学生进行批评,应该是个一次性的过程,不应该是阶段性的。所谓一次性批评,就是在一次批评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的实质及危害,从而决心改正错误。不能出现形式变换或场合不同的重复批评。其次,对于学生已改正的错误,也不能在说新错误的时候重提。如若新帐老帐一块算,学生就会出现心理上的障碍,产生心理负担。他就会怕老师,甚至是恨老师,有时还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感。

这样就容易导致教师对班级整体工作的难以把握。

六、不报成见去批评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这矛盾不是双方个人的矛盾,而是教育与被教育的矛盾。因而教师不能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是让自己生了气,给自己丢了脸。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成见,从而主观上认定这样的学生是很差的学生,产生厌恶感。于是在批评的时候,就有可能带上自己的某些感情,表现出某种片面性,或是有些言过其实。实际上,即使是教师无意中这样做了,学生也会认为你在挑剔他,与他过不去。他就会伤心或自卑,也就不再信任老师了。

生活在集体中的学生们,时常都在评价着他们自己的老师,而对老师的每一次批评尤为注意。他们不喜欢老师在批评的时候说“你总是怎样怎样”,“你又如何如何”,“你真是什么什么”,“你太那个那个”等一些感情有些强烈,认识有点片面,错误有些夸大的言语。为避免这种批评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务必要耐心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慎重地考虑好自己的语言,用理解的心情,豁达的心胸,充满爱意地去面对学生的错误。做到了这一点,班级才真正是你的班级,学生才真正是你的学生。

七、把握好批评与指责的界线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批评是真诚的而非虚假的,是冷静的而非暴躁的。其目的是温暖学生的心灵,帮助他改正错误,使之受到思想方面的教育。因而批评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和蔼适度,不能让学生有被指斥被责备的感觉。我们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有撼动学生心灵的力

量。这就会使学生压抑的心理变得轻松,畏惧的心跳变得平静。他会认为老师很理解他,在不断地亲近他;他会因感到那样做对不起老师而更加尊敬老师,仰视老师。如若不加考虑,横眉怒目地加以指责,至多也只能落个低头不语,内心却满不服气,甚至让老师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事实告诉我们,把握好这个界限并不容易,他的确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涵养自己,修炼自己。涵养性格,修炼心性。然而,当我们真正参悟到现代教师职业的特点及学生的特性的时候,我们定然会抑制住生活的方方面面给自己带来的急躁、烦恼、愠怒等情绪,去平和而热心地对待每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

以上只是自己近些年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其间也融合着学生诸多恳切的建议。实践证明,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上面的某一种批评方式,都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我想这些不一定适合于每个教师的具体工作,更不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把握的批评原则。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批评学生的时候注意不伤其自尊,适当地允许他们保留一点人性上的虚荣,客观地评价他们,真诚地对待他们,耐心地感化他们,就一定能产生心灵的共鸣。即便是顽石钝根也终究会被我们的热心所融化。

“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威严。不要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要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这或许能使我们在自己工作的实际中,制定出既适合自己的工作作风,又适合学生承受能力的方法措施,从而把握好批评的尺度。

第三篇:德育教育中批评的艺术

学科: ____语文_______学段:___初中______

德育教育中批评的艺术

姓名:_____周红霞__________

忻州市___五台___县____沱阳__学校

德育教育中批评的艺术

摘要:我们德育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管理教育问题应当领航员和风向标的作用。初中作为连接高等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桥梁,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人才和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责任。就好比一艘扬帆起航驶向成功的风帆,而我们德育教育工作者,既要帮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又要像航标灯一样,为每一个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人格、自尊、引导、尊重。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作息习惯,犹如治水,既需要“堵”,更需要“导”。教师对违纪学生的教导,如果只进行单一粗暴的体罚和变相体罚,这就是教不得法;时时处处进行“围堵”,其结果也是堵不胜堵,顾此失彼;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尊重其个体差异,找到问题的本源,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达到教育与育人的同步发展。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有良好的心理,要用正确的方法,要融入真情、升华爱,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药到病除的功效。那么,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头脑要始终保持冷静,多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但学生自控能力还不成熟,心理还不稳定,不良行为反复出现,其表现为幼稚与成熟共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随意性交替。我们德育工作者应有正确的认识,并作好处理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准备。有的教师一见到学生违纪,就恨铁不成钢,怒发冲冠,大发脾气,言辞训斥,甚至处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其结果只可能是学生在当时被“屈打成招”,要么与老师顶撞,即使勉强把事情进行处理,学生也是口服心不服,不可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真正效果,过不了几天,又旧病复发,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学生产生日趋严重的抵触情绪。德育工作者遇到这种事情,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要压制自己的激动情绪,冷静、冷静、再冷静。德育工作者要明白,我们的心理应当比学生更成熟,知识应当比学生更丰富,通过正确的德育教育会有更多恰当的方法。

二、要注意教育的言辞,不可伤及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的。违纪学生虽然有时没有判断是非曲直的人生观,但却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正所谓是“士可杀而不可辱”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德育教育者在批评时要切记态度不宜生硬,语言应当委婉,不可伤及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其实批评学生话不在多,关健是目的明确,简单明了。批评学生,要针对学生实际,或含蓄或直露,力求切中要点,以求醍醐灌顶之效。其的语言只有简明精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思索警惕。

另外,批评学生的语言要“善解人意”,切忌挖苦、讽刺和打击。否则,只能弄得师生关系僵持,达不到批评的目的。所以,对那些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较差,而性格又比较犟的学生,教师应以诚恳、平和、热情的态度去帮助和引导他们,适时地并采用适当的语言指出其不足之处,心平气和地同他商讨不良行为引起的不良后果以及纠正的方法。使其感到老师的诚恳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进而改正错误。

最后,批评学生的话语要不搞定性不揭老底。我们老师在发表批评意见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就事论事的评价,对个别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作出处理决定时,也必须恰如其分,考虑实效。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要避免使用绝对词语,如“你一点都不听话„„”,“你好可恶„„”“没有哪一个老师和同学会相信你„„”,“你不可救药„„”“你真是世界上最蠢的人„„”,“教上你这样的学生,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等等。使用这一类不留余地的绝对语句。还有些老师批评学生喜欢“揭底”,喜欢老帐新帐一起算!只要学生做错了事,某些老师就将学生一年甚至是几年前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无地自容。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我也可以理解爱对学生定性和揭底的教师最遭学生的反感。同时,会淡化学生对批评意见本身的思考,很可能还会使学生彻底失去自信心;另外,教师的批评用语太绝对,而日后却又不能兑现,结果会把自己推向两难境地,甚至在学生中

失去威信。

同时,批评还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摆明事实,讲清道理。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悉心教诲、关心爱护,他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进而改正缺点和错误。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这是教师最常见的事情了。不同的教师,可能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解决这类事情时,我通常是以探讨问题的方式,用比较含蓄的语言,点化学生。语重心长的进行劝戒,清晰明了的讲明道理,学生自然就会知道以后该如何作了,这种循循善诱往往都会比一阵“狂风暴雨”的责难效果要来的更好。

三、善于掌握批评的时机,点拨指引。

武术中有“四两拨千斤”的招式,其根本就在于把握时机和角度,巧妙用力。批评学生就是要这样,抓准时机,几句话就可为学生指点迷津。比如,当平时调皮的学生在运动会等比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时,老师可以这样说:“你要是纪律上注意一点,学习上在努力一点,会又更大的进步的!”也许这一句话就会成为他今后改正错误的强大后备动力。对违纪学生进行诱导教育,这是德育教育者的一项基本功,而善于诱导教育却是一项教育艺术。在诱导教育违纪学生时,教师仅有上述健康的心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恰当的指导方法,方法好才是真的。不当的教育,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引起学生的负面反应;而恰当的教育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终生受益。

在我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遇到过这样一个事例:在一次食堂检查中,我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在学校明文规定不许浪费粮食的情况下,将面包扔进了垃圾桶中,我没有言辞训斥他,而是耐心的旁敲侧击,巧作暗示。因为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也是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的,学生的一般违纪行为,都是可以通过暗示来提醒学生加以改正的。

我先是让他将《悯农》这首古诗背了一遍,然后我问他,你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么?当时那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不知道!”于是我让他又背了一遍这个古诗,紧接着我又问他:“你现在懂了么?”这个学生羞愧的低下了头,他说:“老师,对不起。我刚刚将不爱吃的面包扔进了垃圾桶里,这是浪费粮食的行为,这实在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当时,我看出这个学生是虚心改过,于是并没有对他进行处罚。但是第二天这名学生主动向我交了一封感情真挚的检讨书。其中的一段是这样写的:“老师的这次劝解,使我终生受益,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把昨天的事情当作一盏指路明灯,不仅仅是不浪费,也要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感谢老师的教诲,为我指出错误,使我改正缺点,我会用今后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

由此可见,虚心的劝解比言辞的训斥更有效果。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育人,这样的教诲就是艺术的教诲。当一个教师的教诲成为艺术时,教诲不但不会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反而会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和学生在一次次的理解与交流中,建立起了平等、尊重、和谐、融洽的师生友谊。艺术的教诲,在诚挚的爱中稀释;诚挚的爱,在艺术的批评中升华!

第四篇:教育科研案例·批评中的教育艺术

一次自习课,我到教室去看一看。当我出现在教室门口时,有个同学故意干咳了几声,像是发出警告:"老师来了!小心!"我觉得声音十分刺耳,加上不少同学在窃窃偷笑,顿觉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我大步走到讲台前,手指敲打着讲台,厉声说道:"刚才哪个同学咳嗽 站起来!"大家面面相视,谁也不承认。我面对全班同学数落了一顿:"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目的 "并大讲了一通尊师与诚实的道理,还搬出了"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激将法,却不知此法根本不为学生所动。事后,我发现同学们和我疏远了。

又有一次,我走进教室刚准备上课,突然发现黑板还没有擦。我正想发作批评,转念又想:或许是值日生忘了;或许是下课晚了,学生还没来得及擦。我顺手拿起板擦,边擦黑板边幽默地说:"……我正想染些白头发,好使自己显得老练一点。"同学们听后笑了。就在这种快乐的气氛中我开始讲课。那天放学时,我把大家留下来,从值日生工作讲到制度,纪律,同学们专注地听着,那神情说明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是乐意接受的。

两节课遇到两个类似的问题,但我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而后者就因为我给那个值日生一个台阶下。

由两次批评引发的思考:

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某些学生的某些"违规"举动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在教育中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会从老师的宽容中感受到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给学生一个台阶下,表面上看来是"退一步",而目的在于"进两步" ,使"热"问题得到"冷"处理,能缓和矛盾;教师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放下"威严",温和施教,换来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从而更稳固了在学生心目中的"尊严"。

批评是教育的"家常便饭",但这口饭学生是否爱吃,完全取决于教师——这位"掌勺者"的"烹饪技术"。烹饪技术是经过厨师不断的学习,研究,实践才逐步获得的,同样,批评艺术也需要教师在对自己内心城府的锤炼和对学生接受心理的研究基础上才能形成。上面例举的两次批评及其结果清楚地表明,艺术的批评是教师婉转的语言和学生接受心理的自然碰撞,一个有德,有爱,有学生意识,有对教育的思考和研究的教师,她的批评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

第五篇: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技巧

阆中市清泉乡中心学校 朱建华

批评教育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改正过错。成功的批评教育能使学生心悦诚服、激励人奋进。而简单粗暴地批评轻则无济于事,重则往往会激化矛盾,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认为批评教育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掌握批评教育的艺术技巧。

一、热爱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热爱学生是师生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批评教育得以接受的重要条件,没有爱的付出,就没有教育的效应。只有当学生意识到你是真正关心他、爱护他时,无论你是严肃的批评,还是严厉的斥责(最好不用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二、尊重事实批评教育学生之前,被批评学生的问题要是非清楚、责任明晰,既不夸大事实,也不包庇坏人坏事。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使批评具有说服力。有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姑息迁就,对成绩差的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总是看不顺眼。成绩好的学生“睡觉都在看书”,成绩差学生“看书都在睡觉”,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威信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谁还信服呢?

三、语言艺术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时应态度和蔼,语气平易近人,最忌“恨铁不成钢”。宜多采用鼓励或激励的语言。对待学生不讽刺,不挖苦。冷言冷语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影响批评效果。“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的教师在气极了会说出一些不经思考的话:例如“让我作为你的教师,我感到很羞耻”, “你真是笨的无可救药”之类的话。事后想想,这样的话除了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师生感情之外还有什

么别的效果吗?

四、讲究技巧批评最好在学生休息时进行,不能因事耽误了学生的学习。同时批评应建立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脾气暴躁、性格刚烈的学生不宜操之过急,先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以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热情洋溢、性格直爽的学生则直接摆事实,讲道理,让他心悦诚服。对于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则宜用单独批评,适度鼓励启发,则有可能点石成金。对于逆反心里较强的学生则宜采用以奖励代替批评,还记得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吗?陶行知发现了一个同学用泥块砸那些男生,不是批评,而是用四块糖果奖励了他,奖励代替了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信息反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必要的。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批评后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不一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很多时候不明白忠言逆耳,怨恨、误解、反抗等消极情绪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要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防止产生过激行为,对确属批评有误或过火时,要真诚的表示歉意。

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葡萄酒情人节范文下一篇:批评他人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