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色校园文化践行办学理念的方法初探——以重庆39中为例

2022-09-11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快速的进步。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处发展, 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实施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正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 我们应当特别注意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新型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 我们要大力营造与时俱进、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校园文化,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先导性、基础性、从众性特点, 在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中发挥校园文化独特的育人资源优势。但是, 通过多年的跨越式发展, 以及校园不断受到的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诸如千校一面、短时短效等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归纳起来只有两点, 一是缺乏独立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一味的抄袭先进学校的文化;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办学理念缺乏内在联系, 且不能够付诸于学校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实施。

因此, 如何打造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并能够将文化融入学校办学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 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践行办学理念的文化构建步骤

(一) 分析整体结构, 确定校园文化方向

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初期, 学校领导班子根据总体部署安排, 深入分析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着手点。得出的结论是, 在39中校园建设的过程中, 应当始终坚持把“文德双修, 身心俱健”的办学理念, 作为打造文化的根本和基础。这是因为, 学校建校50多年以来, 这个办学理念一直指导着学校的各项工作, 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员工, 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精神。与此同时, 我们同样不容忽视的是, 学校在长期竞争的过程中, 尤其是近10年, 一度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学校受到人文精神缺失、消极因素增多、师生信心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单单在办学理念层面展开校园文化建设, 将会面临上述的诸多问题。但是, 如果抛开办学理念这一学校最根本的文化来源去重新创造文化, 亦是一条舍本逐末的路径。因此, 我们应当选取的是基于办学理念的文化挖掘之路, 通过对学校文化及学校相关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 最终寻找到一条能够承载学校办学理念, 并能有较强延展、推广、教育和服务价值的文化发展之路。

(二) 挖掘关联文化要素, 确定校园文化内核

基于办学理念的文化挖掘之路, 是存在诸多可能的。其中包含了学校历史、创办者精神、校友文化、特色传统、地域特色文化等文化来源的路径。通过排除法, 我们不难得出, 学校历史和创办者精神就是办学理念本身的文化属性, 是完全重复范畴的东西, 不可取。校友文化、特色传统两者又缺乏非常有力的支撑平台。因此, 我们把焦点集中到了地域特色文化上。我们分析重庆39中的地理位置特点可以得出, 重庆39中位于著名的黄葛古道旁边, 是黄葛古道上唯一的一所学校。这个地域位置上的唯一性, 就决定了学校文化特色的唯一性。

通过深入挖掘黄葛古道的历史, 我们了解到, 黄葛古道是重庆市知名度最高的一条古道, 有着800年历史, 曾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地, 被称为重庆的“丝绸之道”。该古道始于唐朝, 宋、元、明、清时期处于鼎盛时期, 沿途留下了诸如抗日远征军由此入缅等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由此, 我们结合“文德双修, 身心俱健”的办学理念, 推导了出我校的校园文化内核, 即“古道精神”, 这个巨大的文化涵盖面, 与办学理念完全可以一脉相承。

(三) 围绕文化内核, 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找到这个文化内核之后, 我们还需要给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从字面意思上来看, “古道精神”可能意味着吃苦耐劳、生生不息、坚持执着等文化表征意味。但是, 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我们在给学校贴上“古道”这一文化标签的同时, 还需要考虑到教学活动展开的需要, 构建最底层校园文化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了文化理念、规章制度、文化设施、活动载体等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属于校园文化系统的构成的基本部分, 也就是未来文化推广中的必须要素。文化理念, 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传达信息最精炼的部分, 是学校文化特色的集中表达。规章制度, 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内信息传达的一个体现。文化设施, 将从感官上无声的向进入校园区域的人群传达文化。活动载体, 是校园文化与教学活动共融共生的重要通道, 也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执行难度最高的部分。它涉及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校外组织, 是立体传达校园文化最佳通道。

(四) 围绕校园文化, 开展学校教学活动

拥有了只有39中自己能够使用的“古道文化”之后, 39中已经具备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 如何把学校常规的教学活动开展, 通过特色的校园文化包装, 让这些本来常规的教学活动在文化的统领下, 成为一个独具39中特色的系统。

例如, 在德育教育方面, 通过构建“三九互助会”这一载体, 以“古道热肠”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主题, 推广一种自强不息, 互助友爱的校园文化精神。又如, 在学生活动方面, 通过构建“古道仰止社”这一载体, 以“古道仰止”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主题, 推广一种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校园文化精神。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学校的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遵循“办学理念——特色文化——文化系统——活动展开”这样一种逻辑结构。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展开, 都能够在办学理念层面找到出处。这样一来, 整个校园文化建设, 就有机地融入到了学校, 形成了一个整体。

三、结论

对于已经长期位居中流的重庆39中来讲, 此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新凝聚人心、鼓舞师生信心的机遇, 也是重新塑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牌知名度的大好机会。通过此次文化构建的前期工作, 已经初步见到了一些可喜的成效。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样, 也存在着一个“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问题, 不但要有软件赋予其思想内涵, 而且要有硬件设施来提供必要的条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建设, 使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 不断满足师生对校园文化的新需求, 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促进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 系统的工程, 它涉及到方方面面, 单靠学校或者某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 它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指导, 各个机构的密切配合, 广大教师, 学生的参与和支持。“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创造人。”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 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 心理素质的锻炼, 道德习惯的形成, 知识才能的增长, 法律意识的强化。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传播场地, 又是文化创造的诞生地。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以期陶冶学生情操, 构建学生健康人格,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良好的校园环境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 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 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 将使人心旷神怡, 将有助于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 将塑造师生员工的美好心灵, 将激发师生员工的开拓进取精神, 将约束师生员工的不良风气和行为, 将促进师生员工的身心和谐发展。

摘要:通过对重庆39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笔者对办学理念、特色文化、教学活动展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得出了以办学理念为文化来源、以特色文化为文化背景、以教学活动为文化展开的体系化校园文化建设方法。这个方法, 不仅适用于缺乏校园文化特色的普通学校, 也适用于传统优秀学校的校园文化升级需要, 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

关键词:特色文化,办学理念,方法,重庆39中

上一篇:诞·剪纸文化下一篇: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46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