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四香”校园——怎样通过生物教学实现办学特色

2022-09-11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南区学校是一所城区里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办学特色是:以环境赐与欢乐, 以个性营造和谐, 以文化改变命运, 以文明照亮人生。为实现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学校提出具体措施:“四香”实践, 即建设“心香”校园以培养文明人。建设“书香”校园以培养文化人, 建设“邮香”校园以培养个性人, 建设“花香”校园以培养环保人。笔者是学校的初中生物教师, 经过几年来对生物学科的教学探讨和方法积累, 结合对学校开展“四香”实践的思考。笔者认为, 改进生物教学方法, 体现学科特色, 有利于为构建“四香”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一、德育渗透, 打造“心香”校园

将德育渗透贯穿生物课堂教学的始终, 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热爱生物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为“心香”校园建设打下基础。坚持课堂教学始终突出生物、生物圈与人的紧密关系, 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 逐步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物保护、生命延续、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人与生物圈展开, 引导学生认识各个类群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生存、延续和发展, 对生物圈有什么意义。课堂中始终突出人体和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内容, 人和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 人的生存、延续和发展都与生物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也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通过学习, 了解自身结构和生理, 做好卫生和保健。突出生物圈, 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进而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 促使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 学会生物的保护和发展, 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学会处理事物间的复杂联系, 有利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细化课堂情感目标, 不失时机加以引导和渗透。坚持课前深研课标, 读懂读深读透教本, 认真备课, 然后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特别要制订每堂课的一至二项情感态度价值观或是德育教育的目标, 使之细化, 并能操作和实施, 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和渗透。如:可适时插入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学新成果、新进展的教学, 包括克隆哺乳动物、转基因生物、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内容, 帮助学生思考和探寻生物学的新问题,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可适时渗透我国古人以树喻人, 以树喻情, 赞扬种树的光荣, 讽刺鞭挞毁树的可耻的故事。可在教学营养繁殖时, 插入植物分株、分根、压条扦插、嫁接等原理, 借以使学生知道植树造林和农业林业对经济的发展,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及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外阅读资料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课外阅读资料是课堂德育渗透的最好材料。教材中的课外阅读内容丰富, 含盖面广, 能拓展学生视野, 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 渗透人文精神。如《无土栽培》《现代化温室》《脱缰之马----癌细胞》等内容, 反映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如《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他发现了细胞中神奇的物质—核酸》等内容, 反映科学发展的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历史和本质;如《大地的美容师—园艺师》《林业人员的新任务》《农业技术人员和绿色证书》等内容, 反映生物学与职业的关系,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如《寄予植物的情怀》等内容, 反映生物学与文学艺术的联系, 渗透人文精神, 让学生得到人文教育。

构建学生体验活动, 让学生间相互交流与合作, 并在交流与合作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开展调查校园内的生物活动, 分组调查, 促使不同组学生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 体会成功与失败的感受,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人际交往, 学会合作共事, 达到互相协作、共同促进的作用。开展校园绿化物种选择活动, 分班分组共同完成, 有的组选用珍稀树种, 如水杉、珙桐、银杏、鹅掌揪等孓遗植物;有的组选用语文书中涉及的树种, 如海棠、松、竹、梅等;有的组选用抗污力强的树种, 如夹竹桃、龙柏、无花果等;有的组选用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如桃、梨、苹、桑等。通过设计和选种, 既能丰富学生生物知识、拓展和锻炼技能, 也能形成和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大爱精神的体现, 是生物之爱、自然之爱, 山河之爱。

二、科学探究, 建设“书香”校园

以课本阅读和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为切入点, 积极引导学生读书, 扩充学习容量, 了解课外信息, 与“书香”校园建设紧紧相连。教会学生读课本, 使之养成读课本的好习惯。首先是让学生知道课本中哪些内容该读, 其次是教会学生怎么读, 包括课本中的目录、课时内容、单元小结、课外阅读材料等内容。在知道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基础上, 逐步要求学生自觉读、主动读、课前读、课后读, 逐步的培养学生养成读课本的好习惯。

以完成科学探究活动为契机, 促使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科学探究活动是教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观察和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活动。针对学生实际和现状,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系列化、分层次、多侧面、多样化的探究活动, 设计中要有利于学生探究和操作, 让学生主动探究, 可以单独完成, 最好分组进行, 探究中教师作好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更多的可能会遇上问题、困难和障碍, 甚至在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上出现错误, 或者是得到错误结论, 就需要学生到课外去寻找答案, 查阅课外书籍包括网上查询、专访专家、实地考察等就成为重要途径。实践出真知, 通过探究活动, 让学生知识得到适度补充、拓展、加深;让学生能从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 培养其独立性、自主性;让学生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对提升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运用多媒体, 建设“邮香”校

开放教学内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 让邮票进入课堂, 培养学生集邮、爱邮、赏邮的意识, 支持学校的“邮香”校园建设。坚持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教学中, 教师对一些知识内容只给出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对一些实验内容在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上不作死规定, 更多的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教学内容开放, 并形成一定开放体系, 能促使学生形成启疑生惑、释疑解惑的循环过程, 更多的给学生创造性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 学生的可塑性就很大。

坚持运用、用好多媒体教学, 并将与课本相关的邮票制作成课件, 融入课堂中, 培养集邮兴趣。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自然科学。采用多媒体教学, 能更好更多的展示生物实体、展示生命现象、展示活动变化规律, 教师易教、学生易学易懂, 这比教师课堂的说教及书中图片、展示挂图要丰富、生动得多。如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单细胞生物、病毒, 光合作用过程演示, 根吸收水过程演示, 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过程演示等等, 直观而真实, 也是激发学习兴趣及探究规律的重要渠道。

让邮票进校园、进课堂, 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和上课时有意加入大量与教学有关的邮票, 包括生物学科学家、自然山水风光、珍稀植物、珍贵动物、反映生物科学成就等邮票。如在《生物与生物圈》单元中, 可插入祖国山水邮票, 让学生感受祖国风光的秀美和山河的壮丽, 激发出学生对保护环境、创造幸福生活的热情, 邮票《长江三峡》, 奔腾的江水, 奇峻的山势, 以及峡中四时景物的变化;邮票《黄山》,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邮票《万里长城》, 有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还有邮票《桂林山水》《呼伦贝尔草原》《巴丹吉林沙漠》等, 让学生自我造就、修身养性, 提高思想素质, 做一个能与社会同进步的新人。如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单元中, 可以展示花木邮票, 如《梅》《竹》《兰花》《月季》等, 梅有《病梅馆记》, 兰花香魂, 竹代表中华民族的品格的情操, 月季又名“中国玫瑰”, 有“花中皇后”的美称等。如在《动物对生物圈的影响》中, 可展示动物邮票, 如可爱的《大熊猫》、金光闪闪的《金丝猴》、美丽的《孔雀》等。赏邮的过程真是含英咀华, 其乐无穷。正所谓山不在高, 会心即可。水不在深, 率性即活。生灵何幸, 福缘几多。

以展示和教学生物学有关的邮票为依托, 可以促进学生学邮、集邮。教师在运用邮票教学时, 不失时机开展邮票知识和邮票发展历史的教育, 开展集邮和做邮贴活动, 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好邮、学邮、购邮、集票的意识和习惯, 真正形成对集邮这项健康、文明活动的兴趣, 真正为同学间、师生间建立起一个共同求知和学习的平台。好邮、学邮、购邮、集票, 是让学生在求知的路上能够多一得、在成人的路上能够多一助, 更能拓宽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艺术素质。

四、培养环保意识, 建设“花香”校园

让校园绿化建设进课堂, 以校园绿化为切入点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直接支持“花香”校园建设。校园绿化是校园美化的基石, 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几年的生物学科教学, 促使笔者思考和探究课堂教学改革与校园绿化、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问题, 并进行了对生物学科教学与校园绿化、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等相结合的尝试, 取得一些进展。

以学科教材为本, 渗透校园绿化知识。初中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部分知识都能与学校绿化建设相结合。努力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与校园绿化有关的知识点, 找准教材与校园绿化建设的渗透点, 通过教学, 不仅使学生能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也能知道一些校园绿化的基础理论, 并激发学生对国家“绿色工程”建设的参与意识, 为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奠定基础。

以校园为依托, 组织学生实施校园绿化建设, 深化课堂特色教学。初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材中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强的诱惑力。在完成相应实验教学内容外, 利用课余甚至课堂时间, 以兴趣小组为龙头, 按学校绿化规划参与到绿化建设的实践中, 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保护学校一草一木的意识。如调查校园内的生物、一串红盆栽矮化, 盆栽花木控高、花木嫁接等;传授园艺初步知识, 指导学生动手, 从播种、移栽、水肥管理、定期观察记载到收获, 让学生历经一次花卉栽培的全过程, 认识一粒种子变成美丽的花朵或丰硕的果实的过程等等。这不仅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也培养学生爱劳动、爱自然、爱校园的美好情操。通过课堂教学向校园绿化、基础实验的迁移, 让校园绿化环境成为教学的阵地, 体现出生物教学的特色。

校园植物设牌挂签, 普及绿化知识。根据生物学新课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的要求, 教师带头并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内植物, 并给主要植物设牌挂签, 以便学生观察植物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类群。挂牌的内容主要有: (1) 教学类, 如在雪松牌上这样写实:雪松, 裸子植物, 松科, 幼叶多白色, 远眺, 像覆盖着一层白雪; (2) 联系实际类, 如银杏牌上写道:银杏, 裸子植物, 银杏科, 种子供药用, 食用, 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 树形美观, 叶具特色; (3) 抓特征区别相似树种, 如圆柏与刺柏牌上写:圆柏, 裸子植物, 柏科, 叶有鳞形和刺形两种;刺柏, 裸子植物, 柏科, 叶全为刺形; (4) 实用技术类, 如月季牌写着:月季花、双子叶、蔷薇科, 可用分株压条、扦插, 嫁接等方法繁殖。对校园植物挂牌设签, 展示名称、科属及特征, 对学生认识植物、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还未学习生物学的学生形成求知欲, 也改变了单一课堂学习的模式。

总之, 改进生物教学方法, 体现学科特色, 有利于为构建“心香”“书香”“邮香”“花香”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四香校园建设 (即建设“心香”校园以培养文明人, 建设“书香”校园以培养文化人, 建设“邮香”校园以培养个性人, 建设“花香”校园以培养环保人) , 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生物学科教学如何为之打好基础, 实现学科教学为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服务。

关键词:生物,教学,特色,奠基

参考文献

[1] 《求知与集邮》重庆市集邮协会2005年版.

[2] 《素质教育在中国》叶运生姚思源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版.

上一篇:无损检测技术在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应用思路研究下一篇: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