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精英、集体行动与自然资源管理——以云南哈尼族梯田系统为例

2022-09-11

1 文献综述

由于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特征, 公共资源管理依靠个人行动难以完成, 为了避免公地悲剧和搭便车等现象, 从集体行动视角研究自然资源管理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奥尔森 (2004) 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阐述了将公共物品的生产分配与团体理论结合起来, 从集团和集团利益的特征变量出发, 分析集体行动的有效性。与奥尔森不同, North等 (2008) 对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持相对乐观态度, 认为意识形态可以改变集团成员在参与集体行动时的动机与想法, 从而有效地克服搭便车等问题。科尔曼等 (1999) 认为社会资本是实现集体行动达到更高程度的经济绩效的关键所在奥斯特罗姆 (1999) 将制度分析融入集体行动研究当中。国内许多学者多运用集体行动理论进行案例研究, 成娜 (2010) 把村庄公墓修建事件置于集体行动的框架下进行分析, 认为村民在自我治理自我供给语境下所具备的实际行动能力, 是对集体行动效果起实质性作用的因素。赵建华等 (2007) 借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指出导致我国落后地区制度长期失效的原因是不同利益集团的激烈博弈。郭建明 (2009) 运用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 阐明了在开放性公共池塘资源管理中关键是要建立起合理的资源共同体制度。

精英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每一个组织中都存在一些身居要职的精英, 精英将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完成对其所在组织的控制。张璋 (2014) 在精英人物塑造的研究中指出, 社区成员容易对精英产生个人崇拜情绪, 而精英人物往往被赋予了完美的形象和崇高的使命。刘红旭 (2009) 研究认为, 村庄精英作为庙会仪式的策划者, 运用自身全部社会网络和资源, 动员了全体群众广泛参与, 从而稳定村庄内生活秩序。鲜文涛 (2015) 认为精英是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在农民组织化过程中, 农村精英非常有效地发挥了自身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 关于自然资源管理集体行动研究, 多从集体行动本身出发进行研究, 以更好地使公共资源得到管理和保护, 极少强调传统组织中的精英在资源管理集体行动上发挥的作用。在精英理论的研究方面, 现有研究在精英对一系列组织或制度上起作用的成果已非常丰硕, 但关于精英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作用却极少有研究案例。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借用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 以云南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族为例, 在云南红河州元阳县圣村乡主鲁村、爱春村, 攀枝花乡垭口村, 圣村乡阿者科村和攀枝花乡垭口村进行实地调研, 探索哈尼族人对村庄集体行动的响应程度, 以及对传统精英在村庄自然资源集体行动中的作用。

2 传统精英在哈尼村寨自然资源管理集体行动中的作用

哈尼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山地农耕少数民族, 大部分聚居于海拔约在800~2500米之间的半山区, 在对山区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长期农业实践的基础上, 创造了独特的梯田复合农林系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咪谷、摩批和沟长为代表的村寨传统精英, 其中, 咪谷和摩批是哈尼族自然宗教的神职人员, 有的地方两者合二为一;咪谷是村寨的精神领袖, 作为祭司主持村社的公祭活动, 通过集体选举产生;“摩批”是哈尼村寨内智慧的老者, 以巫师的身份负责各种私祭活动, 偶尔参加公祭;“沟长”即护沟员, 是哈尼族自主选举的, 一般是村寨内公认的品德良好、有权威和责任感的村民, 主要负责水资源分配、监督和沟渠维护工作。他们在村寨自主治理中, 通过动员、建立规范促成村寨集体行动, 来管理自然资源系统和社区组织系统, 保证了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使社区组织系统稳定运转。

2.1 哈尼梯田耕作系统中的集体行动

千百年来, 面对高山峡谷的生存空间, 梯田成为哈尼族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 由于在哈尼族没有文字记录, 一切知识都要靠咪谷和摩批以歌谣、音乐、祭祀礼仪等形式背诵记忆、世代传承, 咪谷和摩批作为村寨传统精英, 掌握天文地理知识和生产生活技能, 熟悉历法节令和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在村寨中拥有较高权威。咪谷和摩批通过主持节日祭祀活动引领村寨集体开展农事活动, 从春耕前到收获后进入农闲, 每一个连接点上都会有一个极具意义的农耕祭祀, “昂玛突”的举行意味着春播的开始, “祭献插秧”是育苗撒秧的开始, 三月份“开秧门”是插秧的开端, “关秧门”标志着插秧工作的全面结束, 在春夏交替时会举行“祭献田坝”活动, “矻扎扎”则是秋季到来的预告, 由夏转秋时则举行“新米节”, “扎库勒”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 进入农闲休耕时期。咪谷和摩批在规定的农时节令做出示范性指导, 在一次次集体行动中不但能规范农业生产行为, 还能动员统一耕作, 保证梯田耕耘系统有效运转。

2.2 森林资源系统中的集体行动

在哈尼族的自然崇拜中, 森林崇拜最为突出, 流传着“树是水的命根, 水是田的命根, 田是人的命根。”的谚语, 以此告诉子孙后代森林在本族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哈尼人对森林进行权属划分, 采取差异化利用管理, 将发挥生态和文化功能的森林确定为村寨集体所有, 以保护为主;寨神林由全体村民共同维护;集体林有护林员专职负责巡视保护;将发挥经济功能的森林确定为家庭私有承包, 以利用为主, 由家庭管理。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村民通过情感依赖以及对精英的信服卷入, 形成了独特的神林文化。哈尼村寨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寨神林和寨神树。寨神林作为村寨的神址, 平时不许人畜进入打扰, 只有在进行祭祀时这里才会开启。寨神林和寨神树神圣不可侵犯, 受全村人保护, 并形成了保护自觉。但当成员面对集体行动困境时, 仅有意识形态、习俗等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规则体系或制度的有效运行, 否则搭便车或机会主义行为难以克服 (Ostrom, 1998) , 哈尼族除了咪谷和摩批在精神层面的约束外, 各村寨制定的村规民约均包含关于森林资源利用的条例。例如, 倮厄村村规民约 (1990年) 规定:“在水源区砍一背湿柴罚15元, 围地边乱砍发现一次罚5元, 公路上下偷砍一棵行条罚200元, 晚上加倍, 偷砍老树、杉树罚300元, 椽子每棵5元, 偷砍叉叉每棵5元。”;坝美村村规民约 (2003年) 规定:“未经村委会批准, 擅自砍伐一棵树 (不分大小) 罚100元, 砍一背柴罚100元, 砍一棵果木树罚150元。”, “破坏龙树河周边大树、民族风俗活动地方, 破坏一次罚1000元”;全福村村规民约 (2007年) 规定:“盗伐柴火者, 砍手指一样小的树苗每背罚款20至30元, 并责令按照所砍株数的10倍补种赔偿损失, 其余修枝、干柴、解放草等, 视情节轻重每背罚款5~10元”。精英引导村民形成根深蒂固的保护意识以及具体的规则体系, 咪谷和摩批带领哈尼族人创造了林木茂密的家园, 为哈尼族涵养水源, 效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水资源系统中的集体行动

梯田稻作离不开引水灌溉, 如何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关系各家各户利益的重大问题, 哈尼村寨的沟渠管理实行“沟长负责制”。沟长由集体选举产生, 原则上一个沟长管一条沟, 一般一个村寨有2~3个沟长。沟长主要负责旱季的分水管理和监督, 沟长遵循木 (石) 刻分水和按时分水机制, 及时做好梯田放水和蓄水, 确保公平有序地分水。此外, 沟长还负责日常的沟渠保养、及时疏通堵塞的沟渠、维修损坏的刻度、定期巡逻以防偷水事件、巡查梯田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等。村寨内也制定了监督沟长的制度, 如果沟长在任职期内没有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导致沟渠坍塌、阻塞, 甚至中断 (自然灾害除外) , 或者出于个人原因变更、堵住某沟段的分水口, 从而造成村民利益受损, 均视为沟长的失职行为, 农户们可以无条件罢免其职位。沟长一旦发现村民有偷水或恶意损坏分水刻度、沟渠等违规行为, 将上报给村内小组, 由村长或咪谷、摩批等人来处理, 依据情况进行制裁。村民是公共资源的占用者, 沟长是监督者, 咪咕和村长属于制裁者, 他们按照分权制企业的原则, 对公共资源进行有组织的治理活动, 在确保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村民之间的利益纷争, 保障了村寨的和谐稳定。

2.4 村庄的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集体行动

咪谷和摩批作为村庄的精英, 向族人传授和睦共处, 互助共享的思想, 引导村民建立和谐友爱、互助共享的人际关系, 村寨内部的利益主体在追求利益时相互包容, 形成相容性集团。哈尼族人对咪谷和摩批有着天然的尊重和信赖, 村庄里一旦有无法调解的民事纠纷且依照国家法律无法顺利实施惩罚, 就由咪谷和摩批出面, 将惩罚建立在抚慰神灵的基础上, 依照习惯往往可以顺利解决, 一些国家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 若村民组长能和摩批、咪谷优势互补、共同执行, 则更容易令村民接受, 工作能更快更好地开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哈尼族传统精英在梯田耕作系统、森林资源系统、水资源系统和村庄公共事务治理系统中发挥了不同形式的重要作用, 在组织和领导村民对自然资源管理采取集体行动中体现了对长期存续的公共池塘资源制度研究设定的基本原则, 详见表1。

通过总结哈尼族社区传统精英在村寨自然资源管理集体行动中的作用, 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哈尼族拥有梯田、森林、水资源等共同资源是哈尼族人在自然资源管理中进行集体行动的基础。 (2) 在村寨自然资源管理中, 咪谷、摩批和沟长等传统精英对引领村民形成集体行动具有关键地位。 (3) 由传统精英主持的哈尼族代代相传的节日祭祀活动有助于村民形成根深蒂固的精神指引, 在自然资源管理集体行动中有核心动员作用。 (4) 由传统精英根据集体选择制定的村规民约是自然资源管理集体行动的制度保障。 (5) 自然资源系统和社区组织系统相互影响, 使哈尼族形成灵活的自主治理制度, 成功地在集体行动中实现资源的自主治理。整个哈尼村寨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3.2 政策建议

(1) 应加大重视传统精英在自然资源管理集体行动中的作用。

在同一个资源体系内, 要解决搭便车、推卸责任和投机行为等难题, 摆脱公共悲剧, 就必须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自主治理制度。在哈尼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咪谷、摩批和沟长等村寨精英是传统组织的领头人, 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护者, 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确保资源系统的稳定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代组织内部管理者要承认并重视村寨精英的地位, 发挥他们的组织管理作用, 更好地维护社区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他地区可学习哈尼族的发展模式, 挖掘并发挥组织内部有权威、有能力人士的带头作用, 利用他们在人民群众内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高效开展相关工作。

(2) 关注少数民族传统精英及民族文化衰弱的现象。

咪谷和摩批是哈尼族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在数字化的今天, 越来越少的人能够听到咪谷和摩批等村寨精英的声音。要重视对其的保护工作, 采取多种方式保护哈尼族文化。现如今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通讯工具的推广和义务教育的严格落实, 哈尼人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科学文化和新兴事物, 精神世界日渐丰富, 对本民族的宗教文化关注度下降, 咪谷和摩批精神领袖的地位不断衰落。再加上梯田耕作收入微薄, 村寨内大部分青年人为了养家糊口选择外出打工, 咪谷和摩批后继无人, 而现有的咪谷和摩批又年事已高, 哈尼族丰富的口传文化岌岌可危。有关部门要重视起来, 可以采取经济补助等方式肯定咪谷和摩批对村寨做出的贡献, 鼓励人们学习和传承;也可组织拍摄纪录片、撰写传记、举办民族文化展等宣传哈尼文化。哈尼梯田已被列入文化遗产目录, 相关部门可以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发展咪谷和摩批做民俗仪式表演和农耕技术展示等, 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延续哈尼文化。

摘要:公共资源集体行动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而如何形成集体行动促进公共资源治理是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制度框架, 重点研究传统精英在促进自然资源集体行动中的作用, 以云南红河州哈尼族梯田复合农林系统治理为案例, 研究了村寨在传统精英的带动下如何构建自然资源管理的集体行动策略。通过研究表明, 传统精英在村寨梯田管理、森林管理、水资源管理和村庄治理上发挥了动员、建立规范、监督和制裁等功能, 促进了村庄自然资源集体行动的形成和加强了哈尼梯田复合农林系统的保护。

关键词:传统精英,集体行动,自然资源管理,哈尼梯田

参考文献

[1]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 郭宇峰, 李崇新,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2]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9.

[3] [美]诺斯, 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福建:格致出版社, 2008.

[4] 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5] 成娜.集体行动视角下农村公共物品自主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

[6] 赵建华, 王朝科.集体行动的困境:落后地区制度长期失效的原因[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7] 郭剑明.开放性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中的集体行动机制——基于浙江永嘉县楠溪江渔业资源三种承包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3) .

[8] 张璋.城市社区精英人物的塑造[D].河南大学, 2014.

[9] 刘红旭.功能分析与角色整合:村庄治理中的村庄精英——以甘肃定西市Z村为例[J].农村经济, 2009 (11) .

[10] 鲜文涛.精英引领:农民组织化的有效途径[D].华中师范大学, 2015.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数学课改的问题与策略下一篇:一校多区模式下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