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文化区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2024-04-19

哈尼文化区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精选8篇)

篇1:哈尼文化区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描写哈尼梯田的诗

(第一首)

梯田雕刻白云端,奔马腾龙入眼帘。

光彩交融欢乐谷,线条勾勒月牙泉。

禅心细写祥和曲,巧手精裁幸福年。

把酒对歌长街宴,蘑菇房处喜流连。

(第二首)

峰峦叠嶂连天漫,玉带飘飘舞丽裳。

香稻层层掀碧浪,梯田片片闪金光。

红河滚滚长流水,青路弯弯挂远方。

哈尼人民多好客,山歌美酒拉家常。

(第三首)

哈尼绝景赞梯田,绚丽恢弘信大观。

百态千姿携日月,五颜六色壮河山。

层层溢彩弥寰宇,道道流光映九天。

五谷飘香织锦绣,神奇画卷美家园。

(第四首)

朝阳四月照畦田,块块荧屏日万千。

灿灿金光呈异景,浓浓彩线嵌花边。

锄头作笔宏图绘,汗水追肥美梦圆。

版画缤纷惊世界,天人合一有神缘。

(第五首)

哈笑十声划碧天,尼民百代住云间。

梯升万里能攀月,田创千年可忆先。

申报各族均努力,遗风古韵共翩跹。

成规建设家园好,功盼嘉宾靓景观。

(第六首)

重重叠叠与天连,曲曲弯弯绕万山。

春蓄池池清水镜,夏扬片片绿波澜。

秋描璨璨金黄塔,冬砌晶晶白玉盘。

动画流诗如梦幻,多情云海尽缠绵。

篇2:哈尼文化区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关键词:哈尼水文化,梯田景观,可持续发展,世界遗产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对红河哈尼梯田的理论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自从红河哈尼梯田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后, 针对此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梯田景观评价等。而对于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的核心———哈尼族水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研究较少。

哈尼梯田景观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形成, 都体现出与水及哈尼水文化的密切关系, 尤其是景观核心之一的梯田以及梯田灌区, 更是依赖于水的存在。梯田水景观与地势地貌、生态环境、民族建筑的完美结合, 又创造出独特的气象景观、民族民居建筑景观、森林生态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文化融为一体的综合景观。哈尼梯田景观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哈尼人对水的科学认识和利用, 并沉淀为地域特色的水文化, 这也是哈尼梯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研究哈尼梯田文化的核心———水文化的旅游开发, 对它的合理利用、发展与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地哈尼族上千年来形成了水的传统知识和管理经验, 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应对当代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挑战, 也是一种借鉴和参考。

二、红河哈尼梯田水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作为旅游招牌的哈尼梯田只是水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一个类型, 而哈尼梯田水文化并不仅仅局限于梯田之中, 而是以梯田为中心, 成为贯穿其中的脉络, 把“森林———村寨———梯田———江河”串成一个整体, 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和聚落系统, 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依存关系, 也反映出哈尼族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中的生态智慧。

1. 靠水而居的哈尼村落

村落文化生态系统是哈尼族梯田水文化生态系统之一, 哈尼族创建新村寨时, 选址必须考虑上方有森林以保证水源, 下方有平缓的山坡开垦梯田。梯田水文化衍生出与梯田生态环境相契合的村落景观, 独具特色的干栏建筑———哈尼蘑菇房。此外, 哈尼人利用沟渠流经村寨的有利条件, 在房屋旁建起水碾、水磨、水碓、水车, 利用这些水能资源碾谷、磨面、春米。这些公共设施既满足了哈尼族人的日常生活需要, 也是构成哈尼村寨景观的重要水文化元素。

2. 水渠纵横的梯田景观

自隋唐以来的一千多年, 居住在半山的哈尼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 在连绵起伏的半山腰间开垦出层层叠叠的梯田, 并在高山森林与梯田间构筑了庞大的水渠网。复杂的灌溉系统, 对陡坡土地的巧妙利用与精细管理, 哈尼人运用自己的生态智慧形成一整套与自然环境相谐调的独特亚热带山地稻作生态系统。以元阳梯田灌区为例, 哈尼族从海拔1 900 米山腰地区平行等高线修建干渠, 截留高山来水, 然后垂直等高线方向修建支渠, 根据需要逐级修建下级渠系, 最后形成较为完备的渠系系统。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 因地制宜, 坡缓地开垦大田, 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 往往一坡不间断有成千上万亩, 构成了宏伟的大地交响乐, 规模上成为世界罕见梯田奇观。

3. 以水为中心的哈尼风俗

梯田水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 哈尼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包括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等都是以梯田水文化为核心而衍生出来, 它是哈尼族社会生活的中心, 所有生活都围绕着梯田和水而展开。例如哈尼族服饰不管在功能还是审美上, 都体现出对梯田水文化的适应性。各地支系服饰在形制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上装短小紧身, 下装轻松、宽大, 便于梯田中的劳动生产;外观装饰上都有共同的“梯田图案”。哈尼族重要节日都紧密结合梯田农耕时令和重要农耕活动, 并与民族祭祀活动紧密相连。在哈尼族宗教信仰中, 对水、森林的崇拜是一大特色, 水神具有主导地位, 水神祭祀活动是哈尼族重要的宗教活动。

4. 风生水起的水源林景观

位于哈尼村寨上方的森林是梯田的血脉, 哈尼族人认为森林才是哀牢山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因为水源林对水的涵养, 才能调节地表的径流量, 在暴雨来临时不致于山洪爆发冲毁梯田, 在干旱时又能析出水分保证梯田用水。同时森林也是哈尼人获取薪柴、狩猎动物、采集花果的重要物质能量来源。为了保证水源, 哈尼族人通过宗教、民约等手段, 限制对森林的过度开发, 保护森林。对于哈尼人来说, 不同地方的森林其功能也不一样。哈尼人把高山森林称为水源林, 村寨正前后的森林称为寨神林, 村寨周围的称为风景林。保护良好的森林景观也为旅游业的开发创造了景观条件,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旅游环境。

5. 因水而生的气候景观

元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但由于地形复杂, 海拔高差悬殊, 立体气候十分突出, 呈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气候特点。立体垂直的气候状况孕育了元阳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 河坝区年均温度25 度, 最高气温42 度, 高山区年均温度11.6度, 两区温差达13.4 度。低纬度河谷区常年出现的高温使红河水大量蒸发, 巨量水蒸气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 在高山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 形成元阳年均180 天的雾期, 也形成了百里云海、雾笼朝阳等独特天象景观, 云海格处神奇壮丽, 是元阳梯田一大著名旅游景观。

三、红河哈尼梯田水文化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1. 优势

(1) 空间规模大。与世界其他著名梯田相比, 红河哈尼梯田的空间分布规模首屈一指。首先是面积大, 红河梯田总面积461.04 平方公里, 其中遗产保护核心区元阳县梯田面积166.03 平方公里。其次是级数多, 一面坡最高达3 000 多级阶梯。第三是连片规模大, 不同于其他梯田的零散分布, 红河梯田非常集中, 连片规模最大达930 万平方米。第四是高差跨度大, 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 000 多米的山坡。这样的空间规模堪称世界第一。

(2) 民族水文化深厚。除了宏伟的空间规模, 哈尼族以水利用、水管理、水保护为核心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风俗对国内外旅游者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红河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上千年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梯田水文化和相应的以水文化为中心而形成的习俗活动, 这些习俗与梯田水文化的联系在中外梯田中被认为是最紧密的, 所有的重大民俗活动, 都与梯田农耕与水利用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使得红河哈尼梯田成为活态的文化遗产, 至今以农业这一经济活动保持着生态、社会、文化价值。

(3) 资源品质高。虽然开发时间较晚, 但红河哈尼梯田的旅游资源品质和吸引力并不亚于菲律宾伊富高、印尼巴厘岛梯田。2007 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湿地公园”;2010 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3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2013 年, 红河哈尼梯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气候宜人。元阳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红河哈尼梯田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全年平均气温16.4℃,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为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且不同季节均有可观赏景观, 适游期长。冬春季节梯田泡水, 倒映出蓝天白云和彩霞;夏季秧苗成长, 呈现一片碧绿;秋季一片金黄。

2. 劣势

(1) 旅游可进入性差。元阳梯田据省城昆明320 公里, 交通形式以公路为主, 全程约三分之二为高速公路, 其余部分为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段大部分弯多坡陡, 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目前道路通达条件虽有改善, 但总体状况仍称不上交通便利。

(2) 现有知名度低。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梯田中, 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是最晚的。上个世纪90 年代因摄影者的关注逐渐引起世人注意, 从1997 年才开始接待游客。虽然元阳梯田景区在摄影爱好者群体内及云南省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在国内知名度低于开发较为成熟的龙脊梯田, 在国际上知名度也低于菲律宾、印尼梯田。

(3) 旅游设施薄弱。红河哈尼梯田景区旅游基础设施较薄弱, 现有设施仅限于基本的观景平台、少量的停车设施和一条旅游环线公路。景区住宿、餐饮设施、旅游纪念品多数为当地村民提供, 服务质量与水平较低, 旅游娱乐设施更为匮乏。

3. 机遇

(1) 国际国内对遗产文化的关注。申遗成功后红河哈尼梯田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对于推动梯田可持续发展、保护梯田景观、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都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带动旅游投资、增加游客量、提升知名度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际上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十分关注,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都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其他国际机构, 如联合国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国际也对农业遗产保护表示关注。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等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 国际国内对水文化建设的重视。2005 年国际历史学会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在昆明召开了“水文化与水环境保护国际会议”, 来自中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带来了关于水文化和水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2006 年联合国把“世界水日”的主题确定为“水与文化”。希望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文化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中重要性的认识, 让文化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注入新的活力。2007 年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水文化建设, 2009 年成立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 并举办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2010 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国水利博物馆隆重开馆。国际国内对水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水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契机。

4. 挑战

(1) 现代化生活带来的冲击。随着红河哈尼梯田景区经济进一步发展, 哈尼梯田文化受到外来文化严重影响。哈尼族传统蘑菇房被拆除, 逐步被钢筋水泥、瓷砖楼房所代替, 失去了哈尼族建筑特色。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逐步被牛仔西服所代替, 只有老年人还保持传统服饰。年轻人多数不懂民族语言文字, 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越来越弱。

(2) 梯田水文化传承危机。梯田因地形特殊, 难以实现机械化、规模化耕种, 传统农耕方式费时费力, 成本高, 经济收益低, 年轻人更愿意进城务工。梯田景观是一种活态遗产和生产性景观, 一旦失去了耕种者这个核心要素, 也就大大降低了旅游吸引力。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哈尼族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社会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 部分稻田荒废无人打理, 梯田水文化传承出现危机。大部分年轻村民对梯田文化、农耕技术缺乏了解, 各种传统与梯田耕种密切相关的祭祀节庆内容也在不断减化。

(3) 梯田生态环境的破坏。2012 年, 由于村民购买小龙虾在梯田中养殖, 由于小龙虾迅速繁殖, 导致梯田漏水无法栽种, 构成了巨大威胁, 经过红河州政府连续几年防治工作, 目前小龙虾基本清理完毕。气候变化使水环境发生改变, 也影响到水利之上形成的梯田文化。自2009 年以来云南省连连遭遇特大旱灾, 使红河哈尼梯田也遭受了巨大损失, 出现干涸皲裂现象, 较高地势的梯田出现严重开裂。如果干旱连年持续, 干裂的梯田只能报废, 改种旱田。梯田荒废、生产下降, 必然会影响当地哈尼族正常的生产生活, 对红河梯田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

四、梯田水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

1. 注重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

梯田文化旅游的发展不能只关注经济效益, 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非常重要。自从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 政府对梯田旅游发展高度重视, 进行了大量旅游规划的制定。编制了《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元阳县哈尼特色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新街旅游小镇规划》《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方案》, 为旅游与城镇、文化、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真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这些规划落到实处至关重要。

2. 建立适宜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遗产和生产性景观, 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对梯田旅游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当地村民世代传承的水灌溉、水利用的农耕文化, 以及由此形成的水民俗、水信仰是梯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和其他遗产文化相比, 梯田水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农民仍在使用并且赖以生存的水利用方式和生活方式。当这些方式成为游客欣赏和学习的对象时, 置身其中并作为活态水文化重要载体的村民就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并决定着这种遗产文化是否能继续存在。只有村民参与旅游发展并由此获得经济利益, 进而使他们产生保护管理好梯田的动机, 才能使梯田水文化可持续发展, 而村民在旅游经营与管理上没有经验;开发商具备丰富的市场经营经验, 但开发商投入巨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作为世界遗产的红河哈尼梯田, 需要政府、开发商、社区积极合作, 政府进行主导调控、监督管理, 开发商负责市场运作和营销, 社区积极参与经营活动。如何兼顾政府、开发商和社区的利益, 建立公正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是红河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村民要想真正参与旅游发展决策、争取旅游收益, 就需要制度保障。应成立以村民代表为主体的社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来进行指导, 村民和政府、开发商共同协商旅游发展决策、旅游收益分配决策, 学习梯田环境保护知识等。旅游就业机会应优先提供给当地村民, 由当地村民为游客提供梯田水文化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参观、解说与体验指导等。

3. 出台相关保护利用政策制度

应制定保护政策和措施, 首先是保护好哀牢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是梯田水文化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 环境被破坏了, 水源枯竭了, 梯田也不复存在。在开发商进行旅游项目开发时, 必须充分论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传统梯田水文化的影响, 不符合要求的应撤消。目前我国比较好的制度有生态补偿机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应补充健全农业遗产补偿机制, 鼓励农业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的积极性。

其次是采取相关措施, 保护好红河哈尼族梯田文化。旅游开发须帮助村民发展生产、提升生活质量, 彰显其文化旅游经济价值, 增强民众文化自豪感, 并在村民中进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 让梯田水文化在积极的氛围中得到活态开发与传承。

4. 开发有水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哈尼梯田最具有旅游吸引力的是自然环境与民族水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环境与文化之间的高度和谐。哈尼人运用高超的生态智慧使水在“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体系中循环往复, 这也是红河哈尼哈尼梯田申遗的重要依据之一。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去彰显这种文化内涵, 在梯田水文化基础上开发创意旅游产品, 拓展客源市场, 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仅仅让游客“看”梯田是不够的。可将梯田水文化融入到旅游消费的各项要素中, 在吃住行游购娱产品中都可以让鲜活的梯田水文化有趣地展现在游客面前, 吸引游客体验、学习, 并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把梯田水文化这一核心优势资源转化为独具哈尼族特色的旅游产品, 从而形成强大的旅游竞争力。

为了让游客正确理解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还要注重对哈尼村民的培训和教育。不少年轻一代对哈尼族梯田水文化知之不详, 他们和游客之间的交流直接影响到游客对哈尼梯田水文化的正确理解。要对当地村民进行培训, 使他们加强本民族文化的学习, 了解游客感兴趣的知识点, 正确地回答游客的提问, 加强和游客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此方面可借鉴菲律宾伊富高梯田最近几年的成功经验:他们邀请当地著名的历史学家给三轮车夫们做培训, 使他们在跟游客聊天时能正确传播伊富高梯田的历史文化, 用他们对本地的了解与感情为游客提供生动真实和个性化的旅游解说,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 采用适宜的旅游开发模式

针对哈尼梯田的特色和实际情况, 建议采用生态博物馆模式和社区旅游模式。生态博物馆将整个特定的社区作为一座整体的博物馆, 不刻意去修建博物馆的实体建筑, 而是把文化遗产生活化动态地保存在其原生环境中, 连同其环境一同展示给游客, 文化在其中是鲜活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可以为活态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社区旅游模式是近年来国外生态旅游的成功模式, 社区旅游将社区居民纳入旅游资源范畴, 把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作为欣赏的对象。针对哈尼梯田的特点, 社区居民是水文化重要载体和传承者, 游客不仅欣赏梯田景观, 更是被哈尼人以水为中心的生产方式、生活氛围所吸引。当然,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应让社区居民以主人身份参与经营管理, 维护和实现社区居民的价值, 使他们愿意自己的生活变成游客欣赏的对象。

参考文献

[1]史军超.红河哈尼梯田:申遗中保护与发展的困惑[J].学术探索, 2009 (3) :19-23.

[2]孙业红, 闵庆文, 刘某承.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的多类型比较[J].资源科学, 2013 (7) :1526-1534.

[3]王清华.梯田文化论—哈尼族生态农业[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9.

[4]邓丽萍.梯田文化与哈尼族服饰[J].艺术设计研究, 2007 (3) :36-38.

篇3:哈尼文化区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关键词: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哈尼梯田;民族文化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由坝达景区、老虎嘴景区、多依树景区三大景区万亩梯田组成。2010年6月哈尼梯田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之一。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开展了大量的保护和规划工作,有效的保留了哈尼梯田历史悠久的生态奇观,于2013年6月22日作为文化景观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知名度大大提高,其農耕文化,梯田景观,民族特色文化备受世界和国人关注,成为大众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为了充分了解哈尼梯田文化的形成、发展,确保特色文化的延续,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有利的推动了哈尼梯田的保护和该地区旅游的发展。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哈尼梯田文化的研究以及梯田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耕文化

1.1 梯田的开垦

角媛梅,张家元分析了哈尼人所选居住地自然环境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讲解了哈尼族在向南迁移过程中受稻作民族影响建造梯田景观,对梯田开垦的历史挖掘的并不深。[1]高广元则对梯田开挖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阐述了哈尼族从游牧文化过渡到稻作文化的过程,梯田开垦的选址,开挖方法等,配备了水循环系统图,使我们更为明确梯田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2]

1.2 稻作模式的形成

闵庆文指出哈尼梯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一个活态的农耕文明博物馆[3]。郑伟林将梯田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学习和借鉴的实例从民族生态学的角度再次对梯田山地农耕模式及当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进行研究。[4]袁爱莉,黄绍文对传统农耕机制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体制变迁,人口大幅度增加,社会市场经济化,农村劳动力流失使得传统农耕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人们为了提高产量在不讨论具体环境条件的背景下盲目的引进新品种,丢弃了以前自由交换传统优良品种的习惯,导致传统优良品种的消失,对梯田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5]哈尼梯田是拥有悠久传统高超技艺的活态存在,梯田以稻作农耕为经济生活的主要方式,却面临着稻种多样性缺失和物种入侵的问题,梯田耕作与人为破坏、商业开发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保护的最大难题。

2.水文化

曾豪杰指出哈尼族人拥有虔诚的水信仰、科学的用水技术以及民主的用水制度,因此哈尼人拥有自己的水资源管理经验,如成立管理机构、协商管沟开支和费用、共同讨论管沟和用水规则,这样一套完善的程序体现了哈尼族人与水资源的和谐融合。[6]赵元波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哈尼人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强调哈尼人的刻木分水法。[7]潘戎戎通过对哈尼族水文化的人际与组织传播研究,了解在大众媒体及游客进入当地稳定传播模式后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异变及水文化的传播产生的影响,认为水文化的存在有效的进行了行为控制并有利于和多元文化链接,其传播使哈尼族形成了强烈的凝聚力增强了本民族文化认同感,因此水文化是哈尼族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8]

3.民族文化

3.1 物质文化方面的研究

3.1.1 民族服饰的研究

哈尼族服饰来源于自给自足的梯田农业,原料的耕种、纺织、靛染,服装的裁剪、款式,无不依托于梯田农业和适应于农业。早期毛佑全对哈尼族的服饰文化特质及内涵进行了研究,为挖掘当地的民族服饰文化做了基础和铺垫。[9]白永芳通过田野作业和文献收集,运用符号学从哈尼服饰的款式,色彩,配饰,装饰图案及制作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服饰要素的文化象征意义,提出哈尼族崇黑、敬红、尚白,使人们对哈尼服饰文化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10]马翀炜将箐口村哈尼族服饰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其服装的变化,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已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乡村的影响及现代性在乡村的表现,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寻求延续的表现。[11]服饰文化具备着记载民族历史和进行文化传播的功能,在现代经济发展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原汁原味的传承民族服饰文化以及协调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3.1.2 民族特色饮食的研究

王洪伟借哈尼长街宴,进行了浅显的饮食分析,重点展现了长街宴的由来和盛况。[12]王桥银突出了哈尼饮食中的“野”,认为哈尼饮食野中有味,野中有趣,野中有情。目前对哈尼饮食文化的研究较为欠缺,了解饮食文化有助于我们探究哈尼族人的生活历史以及旅游活动下饮食习惯的变化。[12]

3.1.3 建筑特色的研究

杨旭讨论了哈尼族民居“蘑菇房”的生态化更新,认为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民居曾一度被现代单一式的“方盒子”即钢筋水泥土瓦房所取代,造成了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归属感的缺失,使得传统民居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提出了保持建筑外貌,更新建筑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保护生态景观的建议。[13]李庆俊以箐口村为研究区域认为在村落建设中当地的村寨生态系统、颇具乡土特色的遗产景观、草根社会结构和民族信仰都遭到了破坏,提出要在坚持哈尼特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保护、更新和开发相互结合协调发展。[14]在进行哈尼族传统民居建设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到了传统蘑菇房的改建,重点是在使用的建筑材质上,但是具体的解决方法并没有清晰化,这仍将是我们以后重点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3.2 非物质文化方面的研究

3.2.1 传统民歌的研究

民歌具有增加民族凝聚力,传承文化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是一个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乐艳艳在谈其纪录片《梯田人家》的创作时选取了当地的一位哈尼村民朱小和,以朱小和所唱民歌为承接表现了在哈尼当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出现的矛盾。[15]仅目前研究发现对于民歌的产生、内涵、意义及象征的文章极为欠缺,现在社会文化交流愈加方便,若不重视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传统民歌终有一天会消失。

3.2.2 民族传统节日的研究

黄绍文在把握哈尼传统历史文化与农业耕作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节日与梯田稻作礼仪之间的关系,认为哈尼的节日都离不开世代耕种的田地。[16]节日庆典是哈尼族传统文化赖以延续展现的重要载体,也从根本上从属于梯田稻作礼仪,它既是世俗的节日又是梯田农耕程序的标志。卢鹏以苦扎扎节为我们展现了原始宗教信仰在哈尼族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还讨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习俗发生的变化。[17]

4.旅游文化

唐雪琼,车震宇从村寨旅游开发的角度讨论了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的开发增加了村民收入,改善了居民消费观,卫生习惯及思想意识,提出当地的村民需树立现代商品经济和市场意识,增加参与程度。王俊在进行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时,基于社区管理的创新视野对哈尼梯田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品单一、管理知识缺乏、无成功经验效仿等问题进行了梳理,要求景区构建能够实现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Geoffrey Wall,孙业红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增强居民的旅游参与度才能在保证其收益的同时实现梯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以巴厘岛与红河两岸的梯田资源利用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红河哈尼梯田还处在旅游发展的初期,在发展中还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强调梯田旅游要依靠哈尼族人的农事活动和民族文化,才能更好的推动当地旅游活动的开展。

5.展望

自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以来,梯田文化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梯田文化及旅游发展对梯田文化的影响,也逐渐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从红河哈尼梯田的农耕文化、水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几个方面对当前文献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发现学者目前对哈尼梯田文化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梯田农耕文化的形成机制、梯田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梯田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这几大方面。

虽然,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对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对欠缺:(1)梯田面积对哈尼梯田的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较少,而当前哈尼梯田因严重缺水而导致梯田面积不断减少的问题已日益凸显,亟需加强对梯田缺水現象的解决办法及建立更为科学的节水灌溉制度的相关研究,这对能否更好的开发与保护梯田文化至关重要;(2)哈尼梯田地区的人地关系日益紧张造成梯田越修越高,森林面积越来越小,如何处理当地的人地关系对延续梯田文化及维持其生态循环有着重要意义。(3)哈尼族人作为哈尼梯田文化发展的主体在利益分配上并没能真正从旅游开发中获益,这严重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对哈尼梯田文化的延续造成威胁,因此,需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资产评估与产权界定及利益分配方式的研究,这对合理配置资源与利益的有效分配极为重要。(4)对于梯田的历史渊源、文化挖掘及如何传承的研究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哈尼族文化面对旅游经济冲击的情况下其文化内核的保护以及文化形式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拯救和保护这些民族文化瑰宝显得更为迫切;(5)旅游活动对哈尼梯田文化的影响研究,目前主要还是基于现象分析的定性研究,极少涉及模型构建、评估体系构建的定量研究,因而,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定量方面的研究,并不断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由此,未来哈尼梯田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人地关系发展模式,水资源利用制度,梯田与林田面积合理规划,非物质文化传承方式,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提升策略以及通过模型和评估体系的构建来定量旅游对哈尼梯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角媛梅,张家元.云贵川大坡度梯田形成原因探析——以红河南岸哈尼梯田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4):94-96

[2]高广元,江激扬.哈尼梯田山与水的子嗣[J].知识就是力量,2014,(1):50-55

[3]闵庆文.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及保护[J].学术探索,2009,(3):12-14

[4]郑伟林.哈尼梯田:一种具有民族生态学意义的山地农耕模式[J].红河学院学报,2014,12(2):10-13

[5]袁爱莉,黄绍文.哈尼梯田传统农耕机制面临的挑战问题[J].红河学院学报,2010,8(6):5-8

[6]曾豪杰.哈尼族和谐水文化调查与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1):81-84

[7]赵元波.哈尼人分水的智慧[J].政府法制,2013,(24):50

[8]毛佑全.哈尼族服饰文化特质及内涵[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1):15-17潘戎戎.哈尼族水文化传播分析——以云南元阳丫多哈尼族为例[D].浙江大学,2010

[9]白永芳.哈尼族女性传统服饰及其符号象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5

[10]马翀炜,李晶晶.混搭箐口村哈尼族服饰及其时尚[J].学术探索,2012,(2):13-15

[11]王洪伟.品味哈尼长街宴[J].今日民族,2012,(1):1-4

[12]王桥银.哈尼“野味”[J].今日民族,2012,(8):43

[13]杨旭.元阳哈尼族民居“蘑菇房”的生态化更新[D].西南林学院,2009

[14]李庆俊.箐口村哈尼族村落景观的保护和更新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9

[15]乐艳艳.创作谈——七分钟的叙事与抒情[J].中国广播,2012,(3):51-54

[16]黄绍文,何作庆. 稻作民族的典型农耕祭祀——以哈尼族梯田祭祀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7,5(1):1-4

篇4:哈尼文化区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关键词:哈尼族梯田,约定性,地域文化符号

符号的魅力在于:它揭示意义, 是社会对象化的意义载体, 由此产生相关联的各个不同意义的系统。任何符号都与意义形成共鸣, 构成了客体或思想与符号之间的联系。符号意义的外延和内涵, 都来源于符号所处的社会环境或文化背景, 即社会的文化观念、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

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 都必须借助于一套复杂的有关形式与意义对应关系的社会约定, 包括与人、环境、生活方式、社会伦理、世界观、经济技术等等诸多方面的约定。

哈尼族梯田是在哀牢山区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文化景观。作为一组特殊的符号, 哈尼梯田从古至今记录和传递着哈尼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信息, 蕴含着他们的社会习俗及心理意向。梯田符号的约定性是哈尼人、物、环境在生理、心理、行为、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在关系的反映。认识并尊重梯田符号的约定性, 才能准确地认知哈尼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理解并掌握梯田符号的约定性, 才能更好的寻找到一条弘扬哈尼族文化的道路。

一、与环境的约定

作为天人合一的典范, 哈尼梯田被誉为“通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梯”, 该地区地形复杂,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雨水充沛, 聚居于山区的哈尼族就是利用这种自然条件, 在山间修筑数万条沟渠, 将溪水泉流引至村落, 在其周边缓坡、山梁开垦出层层梯田, 往山脚河谷地带依次延伸, 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哈尼人民崇拜自然, 认识自然, 顺应自然, 改造自然, 变自然生态为农业生态, 将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个要素和谐统一, 科学而又实际, 既解决了吃饭生存问题, 又使环境得到了保护。这便是哈尼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对自然的适应和选择。

二、与经济技术的约定

回顾人类环境的发展历史, 经济技术对符号形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凡是阻碍生产力进步发展的意识形态都终将被历史所抛弃。

哈尼梯田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时至今日, 它仍然是哈尼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比如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申报地元阳县, 它的19万亩梯田, 至今仍在养育着全县37万农业人口;而高山上的六千四百多公顷森林至今仍在供给全县人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全县四千六百多条水沟干渠, 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这种“稻田生态养殖”不仅是哈尼族生态美味佳肴的重要来源, 更是山区养殖红尾鲤鱼、鲫鱼、野生泥鳅、黄鳝、田蛙、黑鱼、田螺等水产品的“天然”场所。

三、与社会文化的约定

哈尼族的农耕技术、宗教习俗、民居建筑、节日庆典、服饰、器具、歌舞、文学, 无不以梯田为核心, 处处渗透出梯田文化的精神。就算是哈尼族的三大节日, 也是以梯田农耕为中心

[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28页[3]戈登卫泽著.严三译.《图腾主义》.《史地丛刊》.1933年.第1期.

[4]倪宝成.倪珉子《泥泥狗·泥咕咕》[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3月.作者简介:

的, 如:春天来临的时候, 哈尼人民庆祝隆重的祭寨神“昂玛突”节日, 举行农耕仪式, 以村寨为单位祭拜天地、自然神, 在街心摆起长街宴, 吃团圆饭, 喝交心酒, 祈求天地恩泽百姓, 每年的农耕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哈尼族在历史上虽然没有文字, 但在其长期的梯田农耕和文化传承过程中, 以口耳相传的方式, 创造了数千行的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等, 并围绕梯田农耕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成为哈尼族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哈尼族的衣、食、住、行、文学艺术、婚庆礼仪、节日庆典、宗教祭祀、天文历法、哲学思想等无不打上梯田文化烙印。毫无夸张的说,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文化的本根, 是哈尼族文化的基石。

四、与传统民居的约定

哈尼族村寨遍布着一个个“蘑菇房”, 它们由土基墙、竹木架、茅草顶等构成, 一般来说分为三层:底层饲养牲畜以及堆放干柴与草料, 同时存放着各种农具;中间层是居住者全部活动的集中场所, 是一个集取暖、祭祖、起居、厨房、睡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 由于当地气候潮湿多雨, 火塘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施;顶层用于晾晒粮食。你不由惊叹, 那真是一个个既能满足居住休闲, 又能满足劳动生产的复杂多功能体!

村寨选址时, 长者将九粒谷子、三颗海贝币和一对鸡肋骨按宗教要求放在预选好的地点, 并举祭祀典礼。一星期后, 如海贝币不倒、谷种发芽、鸡骨不变色, 就以此处为建寨盖房的吉地。这是极具科学含义的:谷种发芽证明选址土地肥沃, 适于梯田耕作;贝币不倒代表寨址少有野兽出没, 人畜安全可以保障;鸡骨不黑则说明寨址通风良好, 生活用品不易发霉。由此可见, 建筑形式、村寨选址与梯田耕作的紧密联系。

五、与服饰文化的约定

哈尼族男女都是梯田农业的劳动者, 主要农活都要在没膝的水田中进行, 上装短小紧身, 下半身轻松宽大亦便于劳动, 长裤、长裙的宽松, 易于下田时穿脱和卷起, 短裤则更加适合梯田农业生产和亚热带气候。哈尼族古无鞋袜, 曾穿用一种木屐, 这种木屐多为竹板所制, 鞋底留有竹节或刻出凸棱用于防滑, 十分适用田埂和田间泥路上的行走。

哈尼服装装饰, 不仅为了审美, 而且还是梯田农业的记录和象征, 哈尼族衣服上绣制的图案和银图案的排列就像层层梯田一样重重叠叠。

六、与世界观的约定

哈尼族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 他们认为“万物有灵”, 即世间万物都有神性, 它们影响甚至支配着人类的生活。“自然崇拜”是哈尼族崇拜中核心的部分, 其祭祀活动主要集中在以梯田崇拜为根本的对梯田农耕活动提供水源保障的森林、水系的祭祀上。“自然崇拜”的这一思想不仅体现在环境场所的相地选址、布局向背、外观特征中, 而且体现在细部的装饰上。可以说, 大到村寨选址、建造房屋, 小到器皿服饰, 都深受这种世界观的影响。

综上所述, 哈尼族梯田符号与环境、经济、文化、民居、服饰、世界观等之间形成的约定性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系统。想要准确地认知哈尼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就需要认识并尊重梯田符号的约定性;想要更好的寻找到一条弘扬哈尼族文化的道路, 就必须理解并掌握梯田符号的约定性。

郭新生 (1965.1--) , 男, 汉族, 河南开封人, 教授, 郑州轻工业学院装潢系主任, 研究生导师。

篇5:哈尼族体育文化特质流变探析

关键词:哈尼族;秋千;文化特质;演进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627-03

秋千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共同拥有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为哈尼族独有,但它在哈尼族社会的政治、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起着十分特殊的记忆和传承作用。哈尼族是一个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其丰厚文化靠全民的“言传身教”来传承。哈尼族秋千作为哈尼族历史、文化的承载体,是哈尼族人民在泣血斑斑的迁徙史和开发哀牢山、无量山,创造举世闻名的梯田农业文明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文明史上的“活化石”。它源自哈尼族先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日常习俗和观念意识等活动。因而其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并不是一种独特的、纯粹单一的体育形式,而是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融入了哈尼族人民的理想、愿望、审美观、价值观,表现出了哈尼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和物质设施的总和[1]。因此,研究哈尼族体育文化中的秋千项目的演进历史,探析哈尼族体育文化特质的流变踪迹并在这一文化变迁的现实中寻找哈尼族民族前进的社会、文化学动因,对促进哈尼族地区的文明进程,在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心理学和地域经济等社会科学研究上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现实研究意义。

1哈尼族秋千项目的产生与演进

1.1哈尼族秋千的产生秋千在哈尼族的传世史诗中起源于哈尼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请神、祭天、乞求天神保佑村寨平安的“苦扎扎”宗教祭祀节日的娱神活动。磨秋的秋桩代表的是“苦扎扎”节日内村寨平安康泰的支柱,磨秋的秋干代表的是天神降临人间的骑乘“白马”。秋千活动表达的是哈尼初民祈求神灵欢娱、降福祛恶、获得精神安慰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远古的哈尼族《虎珀拉珀卜》翻年歌描述了:“六月的苦扎扎就来到了,哈尼板倒壮牛,杀牛祭天神献祖先,欢乐的六月年里,人民尽情欢乐(撵磨秋、对歌),走村串寨,为秋收大忙准备精神和力气……[2]”。哈尼族的秋千最终随同他们的迁徙史共同落脚于哀牢山、无量山的广大地区。

1.2哈尼族秋千的历史演进作为早期的原始宗教的伴生物,哈尼族把秋千视作与无所不能的神灵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是保证正常生产、生活乃至生存的必要手段。可见,秋千之于哈尼族民族存在和维系的至要。或许哈尼族的秋千与其它所有游戏和肢体活动一样,是一时生产、生活或生存活动中的有感而发,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但活动中所感受到的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的艰辛之中闪现出的生命跃动和特殊的感染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不得不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支撑力量。

从隋唐至元代的近千年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随着哈尼族先民自我意识地不断增强,原始宗教节日和仪式的时间、地点、程序的逐步固定,秋千也由一种自发的、随意的、小型的、不定期的形态上升为有组织、有规模、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集体性活动。秋千活动已形成了从荡秋前的准备(立秋架),到祭秋,到荡秋的一整套庄严、神圣的祭祀仪式,不可缺席,不得随心所以欲。秋千已是哈尼族所有成员心目中求得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保证,能否参与这个赋有神圣意味的活动,标志着是否是哈尼族社会的正式成员,不仅肃穆,而且迷狂。

元至元年间,随着土司政体地确立,哈尼族传统政治制度自身固有的发展历程被终结,以内地封建中央王朝的政治制度为模仿蓝本的土司制度,使哈尼族的各种文化开始了一种多元、综合方向地演变[2]。受汉文化的影响,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等级、礼仪思想迅速确立。已作为宗教祭祀主要内容的秋千活动在贯彻等级、礼仪思想的同时,也增加了“娱人”的成份和内容,在形式上不仅具有上下翻飞的磨秋还有丰富激荡的荡秋、轮子秋。秋千已由纯粹的求神祈福,维护种族存在和延续的肃穆氛围中逐步增添了人际交流、规范道德伦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他们认为秋千活动是他们表达美好情感、憧憬未来、传承文化、规范道德伦理的生活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人人向往。至20世纪50年代,随着地方民族自治政府的建立,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幅度发展,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封闭的哈尼族文化开始走出大山,哈尼族人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地震撼和冲击。服务于宗教祭祀、节日庆典的秋千逐步作为一种外显文化形态从神的羁绊中解脱出来,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娱乐健身活动。

2哈尼族秋千项目演进中的体育文化特质流变

作为哈尼族节日文化主体和哈尼族娱乐健身活动主要内容的秋千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为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1]。它随着哈尼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蕴涵在其内部的文化特质的不断运动,不可否认地产生着内部的变革。今天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哈尼族秋千也只是经过了系列变迁而非原始的哈尼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1哈尼族秋千项目演进过程中的多样化形式形成于隋唐时期进入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广大地区的哈尼族,其分布的总体特征呈现出大集居,小分散状态,各支系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梯田农耕形成的区间阻隔,哈尼族不同支系的秋千活动表现出了显著的不同地域性特征,不同的支系以不同的秋千形式见长。占哈尼族人口总数70%以上的哀牢山区的红河、元阳、金平、绿春、墨江、元江、江城各哈尼族支系,甚至相同支系不同村寨的秋千活动都各有不同(表现形式和内容及方法),磨秋、荡秋、轮子秋在不同的支系、村寨各有特色。哈尼族秋千项目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特征,是哈尼族各支系及各混居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往、互相渗透的结果,这种渗透和交往除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刺激外,与民族同根和哈尼族的民族性格有紧密的关系。

2.2哈尼族秋千项目演进过程中的文化本体嬗变

篇6:哈尼文化区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湿地基本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 我国自然湿地有河口滨海湿地、湖泊河流湿地和沼泽湿地, 人工湿地有水生植物和种植田 (稻、蔗、水生蔬菜等水田) 、水生动植物养殖池塘、人工蓄水池、水库等。

哈尼梯田和龙脊梯田属人工湿地中的稻田类型[1]。稻田类型的人工湿地按其本质可分为毁坏 (或改变) 自然湿地建造人工湿地类型和创造人工湿地类型2种。我国绝大多数稻田属于前一个类型, 而哈尼梯田和龙脊梯田属于后一种类型, 是当地哈尼族、壮族和瑶族先民在大山深处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努力创造的湿地。

哀牢山山高谷深、沟壑纵横, 龙脊地区属于高山—阶地—河谷地貌, 同样是海拔高差大, 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干湿季分明, 全年基本无霜。降水充沛, 森林植被茂密, 孕育了山中的小溪和泉水, 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梯田稻作提供了先天条件。稻田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少数民族稻作文化与自然条件的有机结合。

1.1 哈尼梯田的形成

哈尼梯田据载已有1 300余年的历史, 梯田地处哀牢山深处, 这里山高水深, 哈尼人在此开垦梯田, 世代为生。据说红河县的哈尼族头人吴蚌颇和元阳县的哈尼头人龙嘴, 因为率众开田, 成就卓著, 于洪武年间被封为当地的第一任土司官[2]。到解放初期, 元阳县有水沟干渠2 600条, 梯田6 000hm2[3], 这是哈尼族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业绩。解放后, 在政府的领导下, 元阳各族人民大规模挖筑水沟开垦梯田, 经过半个世纪, 全县水沟干渠和梯田数量比历史总和增长了1倍。而这一切都是哈尼等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

1.2 龙脊梯田的形成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 完工于清初, 横跨数百年[4], 距今约有650年的历史。最初的龙脊地区“万山环峙, 五水分流”, 人迹罕至。元代时, 壮族和瑶族的祖先从湖南等地辗转最后定居在龙脊。龙脊水量充沛, 加之壮族和瑶族是稻作民族, 使龙脊有了成为稻田的可能性。壮族和瑶族的先民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拼搏精神, 世代相继使一个又一个原本森林密布的山坡, 化为层层叠叠、直上山巅的梯田群落[5]。

2 梯田水资源的利用

史军超将哈尼梯田的生态特征纳归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生态系统”, 将其上升为理论高度, 并成为申报世界遗产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同样由森林、水系、梯田、村寨四要素构成。龙脊人民把水和森林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他们认为“有了森林才会有水, 有水才会有田地, 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 有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6]”, 哈尼古歌也唱到“有好山就有好树, 有好树就有好水, 有好水就开得出好田, 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1]”, 这些朴素的自然生态观有利于古梯田的管理与保护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1 哈尼梯田水资源利用

哈尼梯田从海拔逾300 m的山谷一直到2 000 m的山巅, 梯田级数可以达到3 700余级。水稻田一年四季都离不开水, 哈尼梯田已经存在了1 300余年, 水深一直保持在20~25 cm, 面积仅1 m2的梯田需要超过1 000 kg的水量, 千百年来12万hm2的水稻梯田, 需水量惊人。2010—2012年整个云南出现严重旱灾, 降雨量锐减, 有些地方栽秧喝水都困难, 哈尼梯田同样缺少降雨, 却依然水波荡漾, 梯田用水并不主要来自降雨, 水源来自于山林, 森林是百万亩哈尼梯田的天然水库。哈尼人把森林视为哈尼梯田的保护神, 将林木细分为神树林、村寨林、水源林, 决不允许破坏这些树林, 一旦有人违规, 惩罚严厉。当低海拔的江河之水经高温蒸发变为云雾上升到高山区, 然后凝聚为雨水降落在原始森林中形成溪泉瀑布和地下潜流, 这些水源被山腰挖掘的沟渠悉数截住, 据统计, 哈尼梯田骨干沟渠就有4 653条之多, 长达数十公里[7]。截流后的水经过特制的木质或石质分水门分配注入梯田用于灌溉, 大块梯田通过较大水槽进水, 较小梯田用小水槽, 称为“木刻分水”, 森林水渠木刻组成了哈尼梯田特有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为了维持梯田用水, 哈尼人自觉保持自然生态, 创造了一整套旨在维护自然生态的宗教礼仪和社会制度, 如对寨神、天地万物之神的祭祀、禁忌等。

2.2 龙脊梯田水资源利用

龙脊人相信地上有土地神和龙神, 每年举办隆重的开耕节, 祈祷这一年风调雨顺和丰收。打开竹简上的封泥放水, 从这一天开始干了整个冬天的龙脊梯田正式开始蓄水, 源源不绝的水流入梯田, 梯田也重新变为了人工湿地。水是湿地的灵魂, 龙脊有幸山上有好水, 山泉奔流而下, 足够供给饮用灌溉良田, 山上的磨坊和舂都是用水来驱动的。梯田注满水就变成了鱼塘, 梯田里原本就有田螺、泥鳅, 可以在最高海拔1 918 m的大山之上养鱼, 可见这里水量的充沛。人们知道山林是涵养水源的天然水库, 梯田的开辟过程中, 山顶的水源林则保护完好, 泉水从林中潺潺而下, 形成了“山有多高, 水有多高”的山水景观[6]。龙脊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降雨量1 650 mm, 雨量充沛, 但合理利用是龙脊人一直遵循的传统, 水从高到低层层注入梯田, 蓄满水之后, 多余的水被竹简导入小溪, 溪水流到山下汇入河流, 河水蒸发变为降雨, 又回到龙脊的大山之上。即使大旱, 梯田并不会受太大影响, 大部分梯田还是有水。龙脊梯田自开垦出来就用石闸分水, 根据梯田用水量的大小, 分为不均等的等份, 保证了各家各户田里用水的均匀性。

3 梯田的发展

哈尼梯田位于哀牢山腹地交通不便, 20年前还不为人知, 鲜有外人踏入, 这也正是哈尼梯田保留至今的客观因素。现在哈尼梯田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 与外界交流也越来越多。龙脊梯田地理位置优越, 距桂林市仅80 km, 龙脊梯田旅游开发早、发展快, 每年游客数十倍于当地居民。2处梯田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 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新的支柱产业。

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 也给区内资源和生态造成很大压力和一定程度的破坏。农业、旅游和生态环境各部门之间水资源分配矛盾突出, 旅游带来的薪材、建房需求旺盛, 导致森林面积逐年减少。传统习俗弱化, 以梯田为基石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年轻人或外出务工或做起旅游生意, 种田的越来越少, 有些稻田改为旱地用于种植玉米。

从古代至今正因为有世代耕作的哈尼、壮、瑶人家, 哈尼梯田才能变成活的世界文化遗产, 龙脊梯田才成为人类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如今哈尼、壮、瑶村落正在发生变化, 如何使这些伟大的大地雕塑更好地传承下去, 首先, 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它是梯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生活旅游用水陡增,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备受考验。其次, 要改善梯田生产条件、降低梯田耕作的劳动强度或者改革种植制度, 它是延续梯田耕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史军超.中国湿地经典-红河哈尼梯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21 (5) :77-81.

[2]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 :53-61.

[3]云南省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0.

[4]成官文.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J].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 (1) :94-98.

[5]申扶民.稻作文化与梯田景观生态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 2012 (2) :128-133.

[6]孙娜.龙脊梯田与村寨[J].中国文化遗产, 2009 (1) :26-33.

篇7:哈尼梯田无旱灾

然而,在旱魔肆虐的干旱之地,却有一个地方的人们居然有热水可以沐浴,有清水可以洗衣,有泉水可以泡茶,有溪水可以灌溉。

这方宝地就是已被中国政府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具有国家级湿地公园称号的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是镶嵌在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有1 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哈尼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梯田的杰出代表,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

哈尼梯田大早不干的奥秘在于,哈尼人成功地建立了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江河四素共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哈尼人首先是在靠近水源的半山上森林的边缘把大山拦腰一切,挖出长长短短的大沟,把从森林里流出的山水全部截到沟中,然后在水沟下面开梯田。在森林和梯田之间,哈尼人修建了自己美丽的村寨。靠近森林,靠近水源,这就是哈尼人选择在半山居住的原因。

由于山水终年不断,哈尼人的梯田一年四季都注满了水(除秋收后放干田水晒田的短时间外),这水从上一层梯田流到下一层梯田,层层下注,流归到江河中。哀牢山河坝地区蒸发旺盛,水蒸气徐徐上升,在高山区遇冷而凝结成浓雾并形成充沛的降水,水又重新回到了森林里,储存在土壤中。如此周而复始,永不中断。

山顶上片片森林,山腰中座座村落,山脚下层层梯田。森林里流出的溪水先供村里生活之用,剩下的水流经村庄后用来灌溉梯田,这就是哈尼梯田灌溉体系的奥妙。

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江河生态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森林!在山高坡陡的哀牢山区,如果没有森林涵养水源,所开之田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哈尼人把森林视为哈尼梯田的保护神,将林木细分为神树林、村寨林、水源林,这些树林决不允许破坏,一旦有人违规,惩罚严厉。数个世纪以来,哈尼人铭记“人护林,林养水,水浇田”这朴素而又严谨的科学原理,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的森林。

篇8:哈尼文化区的特质--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关键词:哈尼梯田,合掌村,农业审美,生活形态

我们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美, 但又似乎感觉美离我们很远, 总是若即若离。但是生活中的美却是无处不在, 我们要学会发现美、观察美, 即审美。所以说审美离不开生活, 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在美的范畴之中。在农业活动中, 也不乏美的产生, 享誉世界的云南哈尼梯田以及日本的合掌村是原始农耕文明、农业审美的代表, 他们将古老的智慧融汇其中, 传承至今日。

一、哈尼梯田及合掌村形成原因及历史

1. 哈尼梯田

《尚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记载历史的书籍, 在它的《禹贡》篇“华阳”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墦既艺, 沱、潜既道, 蔡、蒙旅平, 和夷厎绩。厥土青黎, 厥田惟下上, 厥赋下中三错。”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 最早的有关哈尼梯田的描述。这就意味着,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 哈尼梯田就已经被开垦出来, 成就了伟大的梯田文化。清代中期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对哀牢山哈尼族的梯田耕作情景作了精彩的描绘:“依山麓平旷处, 开凿田园, 层层相间, 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 蹑坎而登, 有石梯蹬, 名曰梯田。水源高者, 通以略杓 (卷槽) , 数里不绝。”

哀牢山哈尼梯田由于本身地理位置偏远, 极少受到外界影响, 同时地形复杂多变, 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 结合当地的地形、气候等条件, 人们开垦出了独具特色的哈尼梯田, 成就了震惊世界的哈尼文化景观, 是哈尼文化的代表, 从此传承下来。

2. 日本合掌村

合掌村, 这个名字来源于村子里的房屋形式, 由于屋顶的外形像两只手掌合起来, 故整个村子名为“合掌村”。300年前这里的村民为了适应这里恶劣的环境, 就将屋顶设计成类似于三角形的形状, 由于这里常年雪大, 且积得厚, 其最大的好处就是积雪可以顺着倾斜的屋顶自然滑落下去, 屋顶不会被厚厚的积雪压塌。合掌村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封闭, 因此这样的建筑形式一直保留到今天, 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增添了美感。

二、哈尼梯田、合掌村的生态及特点

1. 哈尼梯田

梯田是依赖水源而生存的, 梯田是哈尼人赖以生存的基础, 正是因为这样, 哈尼人才懂得保护水源, 而水源的基础来源就是当地茂密的森林, 若是森林不复存在, 那么他们的生存将会受到极大威胁, 因此, 哈尼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森林的保护。

哈尼梯田地处云南省贫困山区, 这里的人们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 哈尼人会用原始的耕作方式细细地耕作着梯田, 这对于梯田本身也是一种保护。另外, 这里每个村寨上方都有茂密的森林, 可以提供水, 村寨下方是级级梯田, 这就是哈尼人祖祖辈辈留下的智慧。元阳县崇山峻岭、山高水深,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哈尼梯田山水相依, 形成了绵延不断的壮丽奇观。

2. 日本合掌村

合掌村的住宅都是木制的茅草房, 以木材作为建筑材料, 屋顶则是厚厚的茅草, 提高了房屋的保暖性能, 但在整间住宅中, 没有一颗钉子出现。但正因为这种纯木质结构, 就很容易引起火灾, 因此, 合掌村处处都有消防设施, 村民也会注意防火, 因此, 整个村落才得以保存至今。

三、哈尼梯田以及合掌村的农业审美

1. 哈尼梯田

除去本身的生态特点, 哈尼梯田还有一项重要特点, 就是具有极高的农业美学价值。人们最能被它吸引的就是它独特的“规模巨大而分布广泛的水梯田”的规模, 层层叠叠的群山将梯田完美的联系起来, 其壮观的景象可谓宏大, 《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文本》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哈尼族人民在提名德创造了完美奇特的梯田大地景观艺术, 并将梯田融于哀牢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森林植被、峡谷溪流等自然景观中, 形成了有机融合民族艺术、景观艺术、农耕科技于一体的的独特的少数民族艺术杰作。”哈尼梯田从此将作为一项世界独有的景观被列在了世界遗产之中。

哈尼梯田“大则十亩八亩, 小则形如澡盆, 顺着山势的蜿蜒, 层层叠蜒, 似天梯扶摇直上, 以其和谐的线条勾勒在大山上。远远望去, 有的闪现在云海里、深谷间, 有的镶嵌在巨石悬崖下, 千姿百态、奇形异状、层次分明、沟埂有致。加之远近山色和田边村旁的棕榈树、凤尾竹的衬托, 一座座梯田宛如一幅幅构思奇巧、灵秀神奇的泼墨画, 形成了滇南哈尼山乡独有的迷人景色。”这就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在其名著《农政全书》中记载的我国七种田制之一, 蔚为壮观的哈尼梯田。古老的哈尼人为了生存, 世世代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辛苦的耕作, 他们的智慧成就了今天举世瞩目的奇观, 这种兼具原始、独特及极高美学价值特征的景观伴随着独到的文化, 具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审美, 如今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以及世界各地的学者纷至沓来, 欣赏探讨这壮美的诗篇,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 现代文明也早已传播至哈尼人的生活中, 然而哈尼人并没有完全摒弃曾经的生活方式, 他们不仅仅注重生活方式, 更注重的是生态文明的保护与传播。哈尼梯田属于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重要的是统一其生产性与审美性, 二者缺一不可。农业景观的审美现在越来越被人所重视, 人们也越来越懂得了农业景观审美的重要性。

2. 日本合掌村

白川乡在合掌村内最富盛名, 白川乡风景优美、历史久远, 其中的合掌屋有大有小、错落有致的坐落在山村之中, 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合掌村最早是被一名叫布鲁诺·陶德的德国建筑学者发现于1935年, 也就是昭和十年。他来到合掌村, 走访调查当地的传统民居, 盛赞道“合掌造”是“极端合理”和“相当罕见的传统庶民建筑”, 合掌屋也极好地体现了日本原始的建筑风格。进入到合掌村, 会让人深深地体会到一种久违的人文情怀, 尤其到了冬天, 整个村庄被厚厚的白雪覆盖住, 白雪皑皑, 那是一种独特的景致, 宁静而安逸……

同哈尼梯田一样, 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始终没有极大地影响他们, 他们依然保持朴素的民风, 维护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珍贵财产, 因为他们知道, 这是他们一生的财富。这种景观最珍贵的就是, 在满足生活状态的同时, 也体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这就是祖先的智慧、生活的智慧。

四、小结

美, 由生活而来, 又反过来影响生活。人们在生活中学会审美, 用美来妆点自己的生活。单纯的物质要求已经远远地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要, 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因而人们转而发掘生活中的美, 发掘古老农耕文明带给我们的美。于是, 人们发现了古老的哈尼梯田和原始的合掌村, 发现了蕴藏在其中的农业之美。

参考文献:

生态理念下的广场文化现象审视

赵晓东翠荣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所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摘要:在目前各种名目繁多, 此起彼伏的广场文化活动中, 盲目地追随、模仿及活动中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的失衡使城市文化生态潜藏着发展危机倾向。因此, 广场文化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生态理念的建立。

关键词:生态理念;广场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广场文化也经历由兴起发展到逐渐壮大繁荣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 广场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多样和形式的异彩纷呈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这其中尤以广场的各种文艺演出最为典型和代表。不论是大大小小的节日庆典, 还是各种名目的文化交流, 都借助广场文艺演出这种形式以强化其精神象征, 实现其情绪渲泄, 而广场文化也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是一种较为特殊而又复杂的文艺形态或文化现象, 如果用非常规的眼光去审视, 我们就会发现, 在广场文化繁荣盛极的表象之下, 其实已潜伏着较为深刻的生态危机, 因此, 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剖析与考察, 使其能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协调相应, 以谋求整个城市文化的整体发展。

一、广场文化之现实写照

其一, 发展过热、过快, 缺乏创造和个性。近几年来, 各地的广场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又呈燎原星火般伸展漫延。可谓炙手可热。大凡有活动的地方都少不了广场文化的造势, 有些地方片面追求文化成果, 以数量代替质量, 忽视广场文化的生态环境, 再加之目前名称花样, 名目繁多的各种文化节、艺术节, 广场文化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无处不在。而此时的广场文化活动似乎已超出自身的价值追求, 超出其艺术审美和文化交流的功能范畴, 已异化和泛滥为政治经济的附庸和工具。加之广场文化在推广普及时, 由于一味地模仿, 使得各地的广场文化形态看不出有多大差异和个性, 成为一个个缺乏生命力的“克隆”模式。殊不知, 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 个性往往就是存在的理由。因此, 如果广场文化失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与成分, 就不会有永恒绿色的艺术生命力。

其二, 物质元素过量, 抑制了精神层面的元素。纵视观近年来各地的广场文化活动, 不仅仅是一场场文艺演出, 更像是一场场物质技术的大比拼, 比场面的宏大, 比道具的奢华, 比技术手段的新异, 一场演出结束后, 演出内容已不是印象最深的。物质的膨胀往往挤占了精神的空间, 对物质技术的无限追求, 导致了精神内容的相对萎缩贫乏。最终留给人外表华丽漂亮、灵魂暗淡无光之感觉。广场文化作为“精神”的一种表现形态, 精神的萎缩必然意味着艺术品质的下降, 这也是令人深思的。

二、广场文化之生态期待

广场文化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现象, 它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内在情感的外在表达与宣泄。它总是与所在生态系统内的其它因素有着复杂多样的关联。广场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 特有的自我展示和社会调节功能而深深地融于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化主体之中, 成为一个地区彰显动感与色彩, 展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阵地与平台。文化建设是带有一定主动性的行为, 人们可以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干预文化前进的历程。广场文化的建设也是如此, 做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在遵循符合客观规

[1]史军超著.《文明的圣树—哈尼梯田》.2005.6月第一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哥布著.《大地雕塑—哈尼梯田文化解读》.2001.10月第一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3]高玉玲.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审美认识.《思想战线》2008年第六期[4]王宏建著.《艺术概论》.2000年1月第2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律, 符合生态发展的前提下, 从广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片面化、表层化、简单化的倾向中找到存在的误区、盲点, 及时修正补充, 尽力保持广场文化发展生态的绿色与“平衡”。

其一, 关于广场文化发展的平衡。

广场文化之所以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并得到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其中很重要的缘由之一是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在“人—社会—自然”这个复合的自组织演化的动态的、有机的系统整体中, 由于人类过度物欲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已使人们的思想意识提升到了生态视角的高度, 向往自然、回归自然、尊重自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广场做为现代城市中最贴近自然的地方。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这也是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精神需求和本能表现。这里所说的自然, 不仅包括客观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的艺术形态, 更包括人的自由的精神状态。而现在的广场文化活动却越来越失去了它的自由性和参与性, “作秀”成分多, 情绪宣泄少。观众们在特定的位置里, 手持道具, 做着预先练习过的动作, 装模作样地摆着互动姿势, 这时的他们除了感到别扭和尴尬外不会有太多的精神享受, 更无所谓人的自由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感受。这是今后广场文化发展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再者, 广场文化之所以叫广场文化, 就在于“广场”二字, “广场”是广场文化身份的标识与认证, 是广场文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文化元素。“广场”两字决定了该种文化艺术的生存背景, 表现形态、审美特征、社会功能和艺术品质。而现在的以广场文艺演出为代表的广场文化一味地追求时尚华美而愈加贴近纯专业、纯文艺演出, 导致了广场文化发展内容、性质、功能方面的失衡, 所以, 应把“广场”作为广场文化实践中重要的文化元素来考虑, 处理好艺术元素与文化元素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把握广场文化的总体发展与平衡。

其二, 关于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

物质与精神是人类文明的两个重要组成内容, 文明的发达必然有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 存在着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严重失衡。物质文化的丰富并不能掩饰精神文化的贫乏。由于“物质思维惯性”的使然, 使人们不自觉地将精神层面的东西简单化、表层化、外观化和物质化。于是, 我们看到了一场场味同嚼腊般的如同“克隆”一样的广场文艺演出。毕竟, 广场文化是较为接近精神层面的活动, 它应该为健康的文化服务, 为“对抗和拯救人的物化和精神沉沦”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的道家早就提倡:物质的简朴是精神丰富的重要条件。当然, 我们并不会因为追求精神的丰富充实而放弃对物质文明的追求, 更不能因追求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抛弃精神的内容与本质。在广场文化的建设中, 应适当减弱物质技术指标, 多注重增强“人性”内容和精神气质成份, 让广场文化在物质元素与精神元素的协调中健康平衡地发展, 并不断繁荣、壮大、创新, 成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明建设中富有特色的文化阵地。这才是我们真正关注的。

总之, 广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与客厅, 在广场文化的建设中, 我们应该在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多规模等方面进行思考, 总体规划, 统筹兼顾, 使其扎根于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之中, 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协调平衡, 以求得整个城市文化健康、平稳地发展。

[5]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朱志荣教授在苏州大学的演讲http://

参考文献

[1]史军超著.《文明的圣树—哈尼梯田》.2005.6月第一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哥布著.《大地雕塑—哈尼梯田文化解读》.2001.10月第一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3]高玉玲.哈尼族梯田文化的审美认识.《思想战线》2008年第六期

[4]王宏建著.《艺术概论》.2000年1月第2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上一篇:三型支部建设方案下一篇:HL-F03-2014.1惠农(茧丝绸)公司考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