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危机意识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从警察危机公共关系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入手,探讨了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系统的构建,力图挖掘其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效果。

第一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水资源危机唤醒公众环保意识

摘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面临着众多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压力过大,水生态严重恶化成为令人十分堪忧的问题。《水问》真实全面地告诉观众中国正面临着怎样的用水困难,并深刻解析了中国水资源状况。本文旨在研究《水问》引发的保护水资源的思索,并强调培养大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和声张“生态正义”,应对环境恶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关键词:水资源;危机;环保意识;生态文明;生态正义

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的命脉。水问题不仅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也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水资源的短缺也时刻警醒着我们。《水问》以极具思考深度并令人注目的方式,用无可争议、令人震惊的实例,向观众展现了大量伴随水资源危机而产生的巨大危害。

《水问》含有“水的哭诉”、“水的呐喊”之意,直接而尖锐,急促而紧迫[1]。该片的总编导王猛说:“水是宽容的,因为这种宽容才产生了生命,也因为这种宽容,它容纳了这个世界所有肮脏的东西。中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时间,作为代价,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也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污染史”。水默默的维护人类的干净、舒适、健康,也默默地承受人类交给它的肮脏。水是有生命、有感知的,它会释放情感,在饱受污染时,它也有哭诉的愿望。

一、《水问》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真实现状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但当我们沉浸于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时,却也开始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果[2]。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其中以水资源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也最为直观。事实上水危机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从四面八方开始蔓延。

清茶一杯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但在甘肃省的很多地区,能喝上一杯干净的水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很多人因为水源干涸而不得背井离乡。华北地区的打井高潮时,每年打井在三百万眼以上,而如今,这些井已经无水可取。在衡水市,以前打井只需要100多米便可,如今须打300多米才可见水,取水工具最初是离心泵,后来是工业泵,现在必须用深潜水泵才能抽出水来,水源的干涸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但昆明市每天有约25万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滇池,导致滇池生态承载能力越来越弱[3]。我国的东南地区是著名的水乡,随着经济发展,污染十分严重,已成为缺水地区。

黄河源头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因缺水要搬迁了;世界第四大淡水湖的咸海已消失了一半;淮河因污染导致岸边所有河蟹养殖户破产;在长江,人们花费巨资,只为寻找白鳍豚;“太湖美”、“汾河清”已是曾经的景色。水资源危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制约了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对水资源现状的思索

《水问》真实再现了中国水资源所面临的种种严峻挑战,从道德、伦理等精神层面上都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对保护水资源,对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起到了重大作用。

水资源问题已经从以前模糊的概念渐渐变成大众听得见、看得见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滇池太湖蓝藻、重庆大旱、济南暴雨、南方洪水等水环境问题,以及震惊全国的松花江苯污染、北江韶关镉污染、阳宗海砷污染、新洋港河水源污染等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一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深深忧虑。《水问》将中国众多地区水资源的真实现状全面、立体地呈现给观众。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杯水,中国人均水资源却只有杯底上很少的水,整个中国都处于缺水的状态,只是缺水的方式不同而已。可以说,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确已到了令人十分堪忧的地步。

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水问》选取了观众最熟悉的题材,同时又从中挖掘出最不为人知或是难于理解的真相来告知观众。它从全新的角度来呈现中国水资源情况,深刻剖析了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平时一说到水污染,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是工业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污水所造成的。实际上,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大量垃圾污物无序堆放,使得大部分河流湖泊成为排污明沟和纳污水体。中国的环保标准并不比欧美发达国家低,但英国泰晤士河边可能只有十家工厂,而长江沿岸就有上千家工厂,即使每家工厂都保证达标排放,所有工厂排放的污染总量也远远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

a)培养大众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面对我国水资源如此恶劣的情况,《水问》并未告诉观众过多的解决办法,但却是观众看完影片后最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环保意识不仅是一个概念,一个口号,而是一种需要随时随地,从小培养的意识。应该将更深层次的环保理念融入到大众最潜在的意识当中。

2007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倡导人们改变久已形成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2]。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它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正义是一个新的环保概念,它包括代际正义和代内正义。代内正义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的权利均等。代际正义关注的是当代与后代人之间的生态利益和生态责任问题[5]。它强调以人的持续发展为目标,要求上一代为下一代合理储存资源。

我国著名环境学家曲格平曾提出:“为子孙后代,我们需要一场变革”[4]。水资源的享用者,不仅是这一代的居民,还包括更多的后代子孙。当代人在享有良好水资源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保护水资源的义务。每一代人总是从前人留下的资源储备而发展起来的,如果前一代人偏爱自己的利益,过多消耗自然资源,将导致后代资源的匮乏。因此,培养生态正义意识,就是力求使当代人能够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同时也为了满足后代子孙能平等地享用水资源。

《水問》告诉我们,工业文明时期的与大自然对抗、征服自然为我所用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取而代之的是创建生态文明,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水问》让广大民众更加了解我国的水环境状况,清楚环境危机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加强环境保护不但要有法律的支持,还要以大众的道德观及潜意识作为约束。这就需要扩大环保宣传力度,掀起全民生态教育,培养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

b)结语

中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人们都知道水的重要性,但当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就容易被人忽视。

中国的水资源整体状况已经恶化到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境地。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正义,就必须让公众了解我国目前的真实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水问》成功的传播了环保知识,让公众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期待着更多更好的环保记录片的问世,进一步提高大众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水问》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环保警钟[N] 四川新闻网,2008,10.26

[2].赵淑杰环境危局唤醒人类生态精神——一部环保纪录片引发的生态思考[J] 生态保护,2008,388(18):49-51

[3].昆明污水处理能力全国领先[J]云南节能通讯,2005,18:8

[4].曲格平. 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27-28.

[5].刘湘溶等 作为生态伦理的正义观[J]吉首大学学报, 2000(3): 2-3.

作者:白爱民 白 露

第二篇: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系统初探

摘要:本文从警察危机公共关系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入手,探讨了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系统的构建,力图挖掘其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警察公共关系危机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一、警察危机公共关系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界定

危机是社会组织出现的潜在的或已形成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危及组织形象,常常使组织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主要是指除了自然灾害危机、社会宏观环境危机以外突然发生的,严重损坏警察形象甚至造成相关利益以及公众人、财、物重大损失的,受到公众的指责乃至敌视对抗行为的危机事件。

警察公共关系的危机具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当危机发生时,媒介和公众都给与特别的关注,无形中会使警察组织面临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这就要求警察在处理危机时必须细致地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力求将危害性降至最低限度。

第二,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具有较大的机会性。强有力的危机公共关系工作会使警察组织绝处逢生,挽回公众已失去的信任,更加强化自身的良好形象,在原本无序的公共关系状态中建构更佳的公共关系。

第三,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普遍性。危机是不可以避免的,只要有公共关系,就会有公共关系危机。鉴于这种危机出现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警察组织应当对警民关系的一些潜伏性问题以及事后发生的矫正型公共关系作一些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应对。

(二)警察公共關系危机管理的界定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是指当警察组织面临形象、信誉、舆论等公共关系危机时,为了预防、规避危机的形成和威胁,减轻、降低危机的影响和后果,维护、重塑警察组织的形象和权威,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是警察公共关系实务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塑和维护组织形象的一种管理职能,它通过科学预测与决策,制订合理的危机应急计划,并在危机发生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的手段,减少危机给组织与公众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寻求公众对组织的谅解。

二、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系统的构建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系统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建:

(一)公众观念

美国一位警察学者说过:若是警察人员没有民众合作的话,即使用一半的人充当警察,也不可能保证治安的良好。由此可见,警察树立公众观念,对于增进警民关系的和谐是何等的重要,尤其是在警民关系出现了危机时,警察组织在对待公众的问题上更要以公众的利益为核心。

(二)沟通观念

沟通观念是指警察组织在危机发生后,将公众的意见和各种与危机产生有关的情况反馈给决策层;同时也让公众了解到组织正在进行的危机处理,保证危机发生时信息的流畅和消息的正确。

(三)防患于未然的观念

对于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我们首先应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公关大师杰夫金斯认为,危机公关就意味着,计划与无法预见的事打交道。这一点充分说明防患于未然工作的可行性。警察组织的公关部门应当联合相关部门,事先制订一个适当的危机公关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预防各种危机的措施、危机管理小组的组建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警察人员在制订方案时需要有熟悉国家政策法规、公安工作特点以及警民关系症结的管理机构和专家的配合。

(四)迅速反应的观念

危机发生后,组织应有迅速反应的意识,采取应急式的方式迅速拿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同时尽快与新闻单位和公众沟通,发出组织的声音。这种灵敏和迅速的反应,目前被公关学者认为是最能够考验一个组织公关水平的标志。台北市曾由于风灾,在重要路段发生交通堵塞,对此民怨沸腾,很多市民抱怨在上下班高峰时看不到交警指挥。交通大队迅速做出反应,一边通过媒体向公众道歉,声明警力的有限,一边在高峰时期增加“见警率”和延长警察指挥交通的时间,让市民很快体会到警察组织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所做的努力。

塑造组织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代警察组织身处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变故,危及警察的形象。我们有理由相信,危机公关的价值将会被警察组织所认同,并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纪华强.公共关系基本法[M],香港:香港商业出版社,1993.

作者:陈 娴

第三篇:增强环境危机意识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心

摘要:通过现实环境危机的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感、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坚强的“守护”责任心、培养大学生严谨的工作責任心,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最终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环境激素;生殖健康;社会责任心;课程改革

社会责任心是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公民对国家、集体及他人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条例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自我义务的态度。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必备的基本品质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条件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使他们关心所处社会的发展,并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种崇高的信念和情感,并升华为主人翁责任感,成为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环境危机主要是由于人类向环境中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发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如环境激素类物质的排放。指干扰动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由于它往往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往往又称为环境激素(ecoestrogen)。它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植物天然雌激素。由于这些化合物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所以称内分泌干扰物(简称EDC),它是21世纪的环境问题之一。这类物质中已被确认的有70多种,已经随着制药、塑料生产和农药的使用散布于全球。通过《环境激素与生殖健康》课程的讲授,以环境激素作为环境危机的代表,增强学生对环境危机的深刻认识,提高其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一、环境激素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存在,培养学生警惕的危机意识感

环境激素种类繁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有70多种,包括镉、铅、汞三种重金属及其60多种有机化合物。在生活日常用品中,几乎处处都在使用。有机环境激素类物质主要包括:农药DDT、用于电器和塑料制品的多氯联苯、制造碳酸酯树脂的双酚A、作为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酐类、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已二酸、常用塑料聚苯乙烯、海洋防污涂料三丁基锡等化学物质,洗洁精中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的降解产物壬基酚,还包括最典型的强致癌物二恶英等。工作中也时常遇到,从一线的生产工人,到搬运工人,再到销售人员,每一步都是与这些环境激素添加产品直接接触。特别是与生活用品相关的,如润滑油等。甚至在上班过程中也与汽车的尾气相接触,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的环境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重金属及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含量最大的莫过于铅。大部分的四乙基铅随汽车尾气排到大气中。汽车尾气中的环境激素很容易通过血液长期蓄积于人的肝、肾、脾、肺和大脑中,进而产生慢性危害。尤其是铅一旦进入人的大脑组织,便紧紧黏附在脑细胞的关键部位,从而导致人的智能发育障碍和血色素制造障碍等后果。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激素存在工业文明之中,是一个社会性的大危机,需要时时具有危机意识。

二、环境激素对地球物种危害深远,培养学生坚强的“守护”责任心

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环境激素对地球物种的危害了解了很多,但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却是知之甚少。《环境激素与生殖健康》要让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内分泌干扰物通过摄入、积累等各种途径,对生物体起类似雌激素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能让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出现种种异常现象。环境激素不但影响地球动物的生殖繁育,而且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殖繁育。环境激素会导致鱼生殖器官不能发育成熟,雌雄同体率增多,雄性退化,种群退化;环境激素对鱼虾贝的内分泌有明显的影响,导致螺类出现阴茎短小;短吻鳄生殖器退化等。环境激素还作用于人体的生殖腺,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可以影响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和成熟、性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男性精子的数目及质量降低;环境激素引起的癌症主要为生殖器官癌,包括乳腺癌、睾丸癌、前列腺癌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地球上种群的退化。针对学生易于根植课堂,无法形成一种现实的直接冲击,我们带领学生开展海洋滩涂螺类的调查,实际去了解螺类受到环境激素危害所带来的生殖影响,如阴茎短小、个体偏小等,而且可以发现距离港口越远所受影响越小。也在实验室开展了一些直接的环境激素暴露试验,观察一些易于见到的现象,加强其对环境激素危害的深刻认识。环境激素的危害需要为大多数人所了解,特别是对于即将踏入社会、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保证他们及后代的健康是我们必须的责任。

三、了解环境激素事件的危机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责任心

环境激素事件的危机,往往都是来源于细微的疏忽,特别是对事物(环境激素)的片面认识所造成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往往都具有一些好的特性或者是治疗效果,如己烯雌酚。它可以作为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在治疗卵巢功能不全或垂体功能异常引起的各种疾病、闭经、子宫发育不全、功能性子宫出血、绝经期综合征、老年性阴道炎及退奶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它可以促使女性性器官及副性征正常发育,使子宫内膜增生和阴道上皮角化,减轻妇女更年期或妇科手术后因性腺功能不足而产生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增强子宫收缩,提高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人们往往被它的正效应迷惑,就开始了大量应用。这种“盲目使用”的结果:母亲在15~20年前用过己烯雌酚后,所生儿子出现隐睾、睾丸癌、精子活力下降、不育,免疫下降等。环境激素带来的危机不但对个体造成影响,而且易于造成巨大的“面”效应。另外,如日本的“米糠油”事件。日本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由于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被用做了饲料,还造成数十万只家禽的死亡。之后由于人食用鸡肉致使5000多人中毒,死亡30余人。在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环境激素带来的危害,人为的疏忽可能会导致放大这种危害,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获得对工作的严谨态度认同,从而培养起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科学的、严谨的态度。

四、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做起

《环境激素与生殖健康》与环境激素相关的产品几乎每天都被大家接触,只有了解环境激素存在,并时时注意少用或者使用时避开直接的接触,以减少危害。个人除了不向周围环境乱丢化学物质外,还需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范意识,养成一种绿色的健康生活习惯,如少用一次性用品,少用室内杀虫剂,避免食用近海鱼虾贝类,不要购买塑料制的婴幼儿用品,不用聚氯乙烯包装材料在微波炉中加热食品,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等。尽可能多吃谷物和蔬果,有助于将环境激素排出体外。中日两国学者的一项联合研究成果表明,饮茶有助于将体内的环境激素排出体外,让实验鼠连续饮用2个月的茶水,能使实验鼠肝脏、胰脏、睾丸及副睾丸等内脏中的环境激素完全排出体外。当大家都意识到环境激素的危害时,才会形成一个爱护环境社会,有利于提高整体环境状态。因而,适当增加环境危机意识、提高大家的社会责任心,有利于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也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

环境激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提升大家的社会责任心,才能随时设法去减少生活中环境激素的接触和危害,这是减少环境激素危害的必须途径。通过环境危机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警惕的危机意识感、培养学生坚强的“守护”责任心、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责任心、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做起,并最终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强的现实效应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作者简介:陶贤继(1975-),男,湖南长沙人,工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毒理学。

通讯作者:魏华(1962-),男,上海人,博士,教授、院长,研究方向:水生动物生理学。

作者:陶贤继 魏华 吕为群

上一篇:水质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听说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