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爱国卫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李克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为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4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的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第一篇:爱国卫生论文范文

爱国情怀时代颂歌

摘要:歌曲《祖国之恋》是一首抒发家国情怀的独唱声乐作品,音乐旋律优美流畅,歌词直抒胸臆,情感真挚热烈,是首阳光向上,气场饱满的时代颂歌。通过分析歌曲音乐创作、演唱处理及情感表达,理解歌曲所内含的爱国热情,传承的红色音乐经典高贵品质,继而形象生动地演绎歌曲,彰显当代艺术歌曲所藴含的独特文化修养和音乐魅力。

关键词:《祖国之恋》 音乐分析 演唱理解 钢琴伴奏 情感表达

由印青作曲、屈塬作词、胡廷江编配钢琴伴奏的歌曲《祖国之恋》是一首旋律优美,音韵深情,气势庞大的优秀声乐作品。歌曲通过第一人称的比拟,用春的花蕾、长河之水、梦想追求与风雨同行等形象表现,饱含深情娓娓道来,完美呈现对祖国的无比眷恋和热爱之情。歌曲深切感人的倾诉如同春天般的温暖,伴着和煦的阳光轻轻扬扬、扑面而来,仿佛在温婉动人的意境中徐徐展开祖国大地的隽美画卷,从容而壮丽。《祖国之恋》将爱国情怀与音乐紧密结合,实现了专业表演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艺术特色,通过极具对比渲染的旋律推动发展歌曲情景交融,生动展现无数赤子怀揣美好梦想,追随不断前行的步伐,矢志不渝,定执着的感人画面。作品自创作以来,因其动人的优美旋律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以及音乐和演唱技巧的难度拓展,让歌曲更具时代的艺术特点,是当代优秀红色经典声乐作品代表,广受人民大众的青睐,更是许多声乐专业人士尤为喜爱的一部独唱作品,在众多艺术赛事和交流汇报、演出等艺术实践中不断表演展示,吸引着众多的观众群体,有着深远的音乐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

一、作品创作与音乐旋律的新颖构思

歌曲《祖国之恋》采用G大调谱写,二部曲式,曲调明朗开阔,阳光向上。音乐整体节奏较为舒缓平稳,极具大气稳重的歌唱气质内涵,既富有颂歌式的张力,又包含級述曲的内敛,具有新时代爱国情怀音乐作品的特质。歌曲旋律线条流畅新颖,有着很好的歌唱性,朗朗上口,优美动听;音乐动机发展衔接自然,推动情感逐渐升华,动静结合,内外兼容。在持续涌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中把对祖国炽热、纯真的爱恋依托歌声深情表白,很容易引起演唱者和欣赏者的艺术共鸣。

曲式结构图:

歌曲的开篇是前奏8小节。首先是G大调钢琴高音旋律亮相,让人第一时间就抓住音乐的主题。钢琴伴奏富有穿透力的音乐色彩把演唱者和听众的专注力瞬间凝聚,眼前仿佛铺开壮美画面,明亮高亢的音色渲染自信满满的主题基调,掀开大气而庄重的音乐气场,把作品的主旋律即时呈现,坚定而直接。随后重复叠加的伴奏织体,以更加饱满的音色再一次强调歌曲主题,并在轻盈回落的属和弦中,演唱进入。(见谱例1)

歌曲A部分由a、a"兩乐句组成,各有8小节,结构严谨,音乐方整。a乐句是两个平行乐句的连接,深情叙述对祖国依恋、热爱之情,是作品的主要情感表达;a句是a句施律的重复延伸,把自豪、欣喜的心境表现。A段与B段的音乐衔接,主要体现在a最后两小节的属到主的旋律走向,在属和弦伴奏推动下紧接着主和弦的左右八度音阶反向展开,与开篇伴奏相呼应,音域拓展,并由此引出B段主旋律。(见谱例2)

歌曲B部分由b、c两乐句组成,各有4、6小节。b句是全曲的高潮展开部,音乐较前面A段速度稍有变化,有所提升,情绪随之变化,情感更加激动坚定。乐曲此时通过前后2个乐句的高音重复,把歌曲的主题色彩继续增强,是音乐情绪饱满爆发的亮点所在(见谱例3);c句是音乐情绪的临时回落,把激动的心情暂且平复,更是为后面2小节的高音拓展做先抑后扬的铺垫准备,推动旋律在B段音乐结前,歌曲在a2高音持续中把音乐推向最高潮,随后再一次从容回归主音g真挚深情表白。

《祖国之恋》全曲以两个段落的并置重复的演唱,让人更加加深对音乐旋律的记忆,更加熟悉音乐颂扬的炙热情感,让旋律既走心又刚毅,适合表演,易于传唱。歌曲在最后重复再现B段旋律,并加入尾声6小节,拓展音域与演唱难度。歌曲尾声与第二段结束句形成对比,提高八度音区,在属和弦五音a2的高音宣扬中,回到g主音,紧接着是八度主和弦强震音的伴奏推进,以明亮而富有穿透力的音色,强势结東全曲,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见谱例4)

二、演唱理解与钢琴伴奏的现代编配

《祖国之恋》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曲,音乐气场深远饱满,旋律舒缓而又具备华丽特质,是一首富有生动感染力的时代颂歌,适合比较大气明亮的声音条件来诠释作品。演唱者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娴熟的演唱能力技巧,对于作品的演唱技术难点,更应提前做好细致严谨的歌唱分析准备,熟悉作品技术难点与情感表达,才能熟练驾驭演唱表演,彰显当代歌曲所蕴含的独特艺术修养和音乐魅力。

首先,歌曲在A、B两段不同的音乐发展阶段,音域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分。A段音乐主要音区在小字d-e2,以中声区演唱为主,也是歌唱的自然声区,声音要求较为明亮、有力富有真声的结实纯正的色彩。A段演唱音区跨度不大,对于整体演唱气息的控制应保持相对一致的力度,演唱中注重声音高位置统一的同时应强调真声支点的力量,依靠深气息的支持扩大自然声区的共鸣及其明朗的亮度,把要表达的真切情感通过两个排比句的歌词和诉说般的演唱生动表达,使歌曲的开篇就让人瞬间感受到真切而又自豪的爱国情怀,深入人心。这段音乐的钢琴伴奏主要以铺垫叙述式的分解和弦演奏,在音乐气场上起着比较柔和的衬托作用,让演唱者在歌唱中更能体会到温暖而感人的亲切感。

其次,B段音乐音域拓展,气势推强,情感更加热烈,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和演唱难点所在。这段演唱主要是高音g-a2的不断重复和延长音,应着重推强混合声区中假声声区的力量,气息控制力度加强,音色从真声区自然过渡。依托深沉稳健的气息扩大高音的头腔共鸣,让高音既富有颗粒性,又极具穿透力,饱满而华丽。B段旋律是全曲的演唱重点,高音的连续与音乐情绪紧紧相扣,歌曲意境热烈深情,情感透在富有张力的演唱中。这段音乐的钢琴伴奏在原有旋律性较强的分解和弦的演奏中加入强势的纵向和声及八度和弦的强势演奏,在音乐上有着极其有力的震撼感,对于歌曲的高潮演唱表演,有着很好的推动和渲染的作用,撑起颂扬式演唱段落的浓重气氛。歌曲最后,在重复再现的B段音乐中接入尾声,在段连续两个最强的a2音高的扩展,是全曲的最高潮,此时的演唱需要持续有力的气息支持,推强头腔支点的共鸣,扩大声音的穿透力,跟进音乐情感的强势爆发,把无怨无悔炽热之爱高调表达。在歌曲尾声钢琴伴奏连续强奏的震音把热烈的音乐气氛推向最高潮,歌声在最强音中结東全曲,完美演绎作品。

艺术歌曲演唱中,钢琴伴奏可以推动音乐的发展,使得音乐所塑造的形象可以和音乐想要传达的主题达到完美统一的状态。歌曲《祖国之恋》的音乐旋律细腻深情又富含着深邃力量,似心中涓涓细流述说无限深情,像拳拳赤子宣誓坚定信念,音乐情感极具感染力。作品的钢琴伴奏具有新颖的现代编配特点,给予歌曲更加宽广的音乐思维表达空间一歌曲前奏是独奏式的主旋律展开,是歌曲主要音乐情绪的最先呈现,也是整体音乐形象的塑造定型,阳光自信;在A段旋律中,钢琴伴奏是内敛式的衬托铺垫,深情叙述对祖国的无比眷念,轻盈灵动;当旋律音高上扬进入B段部分,钢琴与主旋律起推动烘托作用,演唱情绪瞬间高扬,庄重大气;在歌曲尾声,钢琴伴奏在音乐气场上热烈奔放,连续八度和弦的演奏演唱情感和音乐情绪推向最高潮。歌曲《祖国之恋》的钢琴伴奏有着极其突出的音乐辅助烘托的艺术效果,分析理解钢琴伴奏与歌唱旋律的协作配合,能够加强歌曲更深层次的演唱表达和情感表现,完美呈现这首时代颂歌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歌词描述与爱国情怀的形象表达

《祖国之恋》是一首抒发家国情怀的声乐作品,歌词直抒胸臆式的描写,真挚体现经典文学素养,生动形象,彰显中华民族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歌曲的旋律展现一幅情景交融的音乐画卷,爱之深,情之切,无比自豪和自信的爱国情结在音乐的衬托中熠熠生辉,润泽万水千山,遍野尽是芳菲。词曲完美体现当代作品艺术魅力,歌曲演唱对于声音的音量、气息以及强弱对比依附情感作更加细致的形象表达,让歌曲充满诗情画意,赋予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

在歌曲A段部分,歌词是幸福的归属感,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叙述坚定的爱国情怀。如“我是你春天的一支花蕾,我是你长河里一滴水……”把自己比喻成极为渺小的形象,以排比句的语气强化内心的归属,此时的心境应该是比较安静的、柔和的,眼前呈现的是偌大怀抱中的温暖存在,朴实而安宁,音乐是静态的美,歌声更注重叙述式的演唱表达,亲切自然。随着“我的梦想从你怀里放飞,生来就为把你追随……”把自我的形象动态转变,此时的音乐是波动的、激情的,眼里有光,心里有爱,在明媚春暉中绽放笑容,前行道路并不孤单,一路阳光相伴,此时的歌声更趋向激情式表白,真挚热情。两个乐句呈现不同的音乐效果,动静结合,演唱情绪逐渐发生变化,在音乐交替发展的第一乐段就捕捉到强烈的情感表达,演唱者发自内心由衷的叙述,使作品更具亲和力。

在歌曲B段部分,歌词是励志的自豪感,以崇高的精神觉悟追求,表白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如“再大的风雨,从未停下脚步………这是歌曲高潮篇章的铺开,音乐气场逐渐增强,是勇敢执着的形象塑造,从演唱画面可以领略到风雨无阻、砥砺前行的身影。此时的音乐气势爆发着无限自信,声音力量的把控尤为突出,与A段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温暖从容的表白到自信满满的宣扬,坚定的信念在歌声中瞬间推强。B段旋律音高主要集中在高音区,是歌曲演唱的难点所在,特别是“我的生命都属于你啊……”的高音延续宣誓,把炽热的情感推向最高潮,是全曲最质朴直接的音乐表达。在作品尾声,再一次重复演唱B段旋律,对伟大祖国感恩的情怀和深深的爱恋依托高音和整体音乐气场在反复再现中不断推强而生动展示,热烈而激情。

结语

讴歌时代主旋律,宣扬爱国情怀。歌曲《祖国之恋》以其生动形象的歌词,渗透着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爱恋,把小我与国家紧密相连,语言朴实真挚,亲切感人。强烈的爱国情感让作品蕴含音乐内在艺术魅力,细腻而又舒展,炽热而又宽广,始终贯穿全曲,是作品的亮点所在。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和灵动激情的钢琴伴奏,让作品音乐形象和情感表现更加丰满真实有着极强的震撼影响力,凸显当代艺术歌曲的创作优势,具有独特的声乐传播教育意义。学习演唱《祖国之恋》,剖析作品的音乐修养内涵,理解词曲赋予情感的生动表达,感受音乐红色传承,从专业特点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党情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等元素融入声乐演唱中,有着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导意义。传承红色经典音乐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课题,具备红色经典音乐进行思想政治方向引领的独特优势,歌曲《祖国之恋》音韵之美、词义之美、情感之真,传递着时代艺术精品的正能量,是当代年轻学子和艺术工作者对伟大祖国无比眷恋、热爱的自豪情感感悟与表达,意义深远、经久传唱。

注释:

①②③①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曲选第一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⑤耿翠.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技术与技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6-117.

参考文献

[1]方迪星.试论歌唱与艺术实践——以歌曲《祖国之恋》为例[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1)雷捷,陈丽明.红色经典音乐在音乐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20(27).

[3]孟醒.论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的发展关系及特点[J].戏剧之家,2015

[4]杜玲.声乐歌曲演唱的情感处理.大舞台,2010(6)

[5]牛月莹,程炳杰.红色经典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乐府新声2020(2)

作者:陈映雪

第二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助力疫情防控和城乡环境整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李克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为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4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的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周志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農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出席发布会,并就爱国卫生工作、无废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整治等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我国爱国卫生运动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请问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全国爱卫办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对疫情防控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毛群安:作为我国防控传染病的一个传统法宝,爱国卫生运动源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全民参与的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在历史上我们防控鼠疫、血吸虫病以及SARS等传染病过程中,爱国卫生运动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各成员单位,部署各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是抓整治,优环境。针对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要求,聚焦市场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等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行动。二是抓设施,强基础。以城乡的垃圾、污水、厕所的整洁卫生等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的管护,推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三是抓习惯,促健康。围绕个人防护、良好的饮食习惯、摒弃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开展了科普宣传。

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为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发动,引导每个人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健康治理,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记者: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是我国国土的主要区域。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请问农业农村部采取什么措施,干干净净迎小康?

何斌: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把其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文明乡风的重要方面来推动。去年,农业农村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合18个部门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不良习惯为重点,切实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取得了很好效果,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4月3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了全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推进视频会议,对开展春季村庄清洁行动和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今年活动将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内容,突出抓好12个字,也就是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立足清,就是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聚焦保,就是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实现村庄由一时清洁向长效清洁转变。着力改,就是引导农村群众转变不良习惯,养成健康卫生、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促进美,就是把村庄清洁行动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亮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就是为爱国卫生运动增添色彩,就是要让绿色健康卫生理念化风成俗,干干净净迎小康。

记者:城市环境是否健康、安全、卫生,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影响很大,这一点在疫情防控中也尤为重要。请问在疫情防控中,城市环卫采取了哪些措施,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刘李峰:在这次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候,环卫工人的作业量增长了一倍以上。环卫工人承担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日常环卫作业,包括清扫保洁、公共区域消杀等;另一方面还承担了疫情防控的应急任务,比如集中隔离点消杀、方舱医院公厕管理、医疗废弃物协同处置等。广大环卫工人克服工作任务量激增、作业时间拉长、安全风险加大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受到各方面的一致褒扬。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环卫工人的应急任务有所下降,垃圾清运等日常工作量有所增加。根据新的形势,我们部署地方主管部门和作业单位,统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守护尽责,慎终如始,继续落实好防控责任,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不折不扣执行与疫情防控要求相适应的作业流程和规范,不折不扣做好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另一方面,落实好对环卫工人的关心关爱措施,一是做好生产调度,通过轮休、调休、补休等措施,让一直高负荷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身心得到调整;二是加强人文关怀,落实补贴措施,帮助环卫工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目前各地均已启动了这些工作。武汉高峰期全天作业的环卫工人是3.7万,由于人手不足,实际上很多管理和执法人员也挺在作业一线。目前武汉市全天作业的环卫工人是2万多人。

记者:据了解,国家正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请问什么是“无废城市”?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周志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发布绿色生活方式指南,制定无废商圈、无废饭店、无废公园、无废景区、无废学校、无废机关等创建标准,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二是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扩大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应用范围。三是全面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动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运用。四是率先落实垃圾分类要求,推动资源化利用。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各方参与,促进各方从旁观者、局外人、评论家转变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员、参与者、贡献者。

目前,开展试点的11+5个城市和地区正在按计划推进。一年来,“无废城市”的理念也逐步得到了各方的认同,浙江省、吉林省政府已经决定在全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记者: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对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问要如何将此次运动融入基层治理,让爱国卫生运动充分下沉?

毛群安: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接地气的工作,必须要与基层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动员群众参与,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很多地方也都在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基层治理工作中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北京市充分发挥各级爱卫会和居(村)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开展党员回社区报到,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开展周末大扫除、城市清洁日等活动。河南省平顶山市除了组织村两委干部、机关干部、党员以外,还发挥志愿者的作用,组建了志愿者队伍,织密疫情的防护网,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在基层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把家庭志愿讲师、妇女志愿服务队等作为抓手,将环境卫生整治和“持家、发展、家教”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武汉市江夏区的社区网格员与爱卫工作人员混合编队,向居民讲解灭鼠知识,以及一些防制办法,引导居民自己动手,清除房屋前后的垃圾杂物,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我们会进一步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将这些做法上升为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些政策规定,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积极推動爱国卫生运动创新发展。

记者: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请问北京市在此次爱卫月活动中,是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有效发动群防群治力量,调动基层群众投身社区爱卫和防控工作的?

高小俊:北京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和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认真抓好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月启动以来,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按照全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要求,结合“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的主题,先后制作了13部视频、8版海报、14条宣传用语,发放了各类宣传材料153万份,利用多种媒体深入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对疾病防控的重要作用,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清洁生活环境和疫情防控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卫月的活动。

二是强化多方工作机制。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落实、部门参与、社会共治的机制,发挥各级爱卫会和全市7000多个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组织群众清理辖区的垃圾、杂物,清洁美化环境,加强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消除卫生死角。4月份以来,北京市一共累计组织了80万人次,开展周末大扫除、城市清洁日等活动,共清理垃圾20万吨,处理病媒孳生地17.7万处,整治各类超市市场640个,投放鼠药28吨,进一步强化了广大群众健康意识、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

三是群防群控群治。注意发挥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群体的力量,开展党员回社区报到等活动。疫情防控中,共计组织了140万人参与维护社会防控秩序,劝导居民改变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等,积极参与社区的爱卫活动和疫情防控工作,形成“社区是我家,和谐靠大家”的浓厚氛围,推动社区管理、群众运动、疫情防控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各项任务要求。

记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个综合工程,也是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也包括厕所革命,还包括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等,关系着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健康。请问对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农村部有什么系统考虑?

何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简单改善居住环境,对促进卫生健康、助力疫情防控也有积极作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扎实搞好整治工作,确保今年底按时保质地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一是及时部署推动。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明确了21个部门11个方面50项举措。通过逐省视频连线,调度情况、了解进展、明确要求,指导各地积极推进复工复产。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拿出一百多个亿,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并对去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激励支持。各地也在积极筹措资金,真金白银地投入。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谋划新的支持政策,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三是抓好问题整改。去年国务院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3月中旬,6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抓好大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大力加强整治。最近我们还启动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随手拍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共同监督乡村环境问题。我们将指导各地举一反三抓好问题整改,全面开展排查,完善问题投诉反映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是创新技术服务。通过媒体发布乡村环境整治、农村厕所管护等工作指引,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进整治。开展农村改厕线上技术服务,专家在线解决改厕难题。我们还组织编制农村户厕改造相关国家标准,目前也进入了审查阶段。

五是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宣传画、图书、动漫等方式加强科普宣传,通过中央电视台播放公益宣传片,最近通报表扬了106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典型引路作用。今后还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注重发挥基层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记者:医疗废物处置关系到防控病毒传播、避免二次污染和守住安全防线,目前全国医疗废物、废水处置处理情况是什么样的?

周志强:尽管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做好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的安全处置,仍然是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重要环节。生态环境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个100%”,即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及时有效收集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慎终如始,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的相关环保工作。目前,全国医疗废物、医疗污水的处理处置平稳有序,没有发现因疫情防控影响环境安全的情况,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基本实现“日产日清”。

截至2020年4月10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074吨/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提高了23.9%。4月10日,全国共收集医疗废物3701.8吨,其中涉疫情医疗废物262.6吨,占7.1%。当日全国集中处置医疗废物3692.3吨(另外有收集的9.5吨,处置计入次日),平均负荷率为60.8%,涉疫情医疗废物得到全部及时转运处置。自2020年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5.2万吨。随着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武汉市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也已经从高峰的247吨/天下降到117吨/天,全国接收医疗污水的202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平稳,均严格落实了消毒措施。

当前,国际疫情正在快速蔓延,输入性风险持续增加。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紧盯全国,尤其是湖北、武汉和疫情境外输入高风险地区的医疗废物处置和医疗污水处理,做到监管服务全覆盖、收集处理处置全落实。

记者:环境卫生质量和健康生活息息相关,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今年的爱卫月活动和以往相比强化了哪些举措?部署了哪些新的工作?

毛群安:自1989年以来,全国爱卫会把每年的4月作为爱国卫生月。大家都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好季节。今年爱国卫生月的活动策划与前几年相比也有一些特点:一是把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今年爱国卫生月的一个重点内容。爱国体现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是团结起来办大事的理念,爱国主义精神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是针对环境的卫生整治,这次更加突出了服务于传染病防控。我们强调要聚焦重点场所(比如说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车站码头、公共交通工具等)、关注薄弱环节(比如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小餐饮店等),也要针对南北方不同的传染病流行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为传染病防控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三是针对疫情防控中群众特别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饮食卫生习惯、和谐心态等开展更广泛的健康科普和社会发动。今年的爱国卫生月是由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9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各部门都结合重点工作,策划了许多专项的活动,我们也希望媒体朋友大力宣传各部门的专项活动进展。通过多部门的联动和社会动员,让更多的公众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来。

记者: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全国环卫工作的工作量是平时的一倍多,现在国内疫情形势趋缓,他们的工作量还是这么大吗?下一步有哪些计划?

刘李峰: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环卫工人作业工作重点也在相应转换。当前卫生机构、集中隔离场所等区域的消杀任务减轻,需要单独收运处理的生活垃圾量明显下降。而随着全面复工复产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清运量大幅上升,目前大部分城市已与往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比如,武汉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由前期最低的每天5400吨,回升到4月11日的9500吨,基本与往年同期的每天处理量1.1万吨持平。

根据这种形势变化,我们指导各地及时调配作业力量,巩固环卫行业疫情防控成果。一是继续做好城市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加强对企业园区、公交站点、商贸中心、交通枢纽等人群密集区域的清扫保洁和消杀。二是继续严格生活垃圾全过程监管,及时收集、清运、处理,确保日产日清;继续严格防止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继续对废弃口罩的收集、清运实行分类分区域管理。三是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范,做好生活垃圾转运站、填埋场、焚烧厂等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四是按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公厕运行管理和粪便收运处理。

记者: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在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城市对一些小区实行了封闭化管理,这些小区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就会积极投身于抗击疫情当中,这是否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如何?

刘李峰:生活垃圾分类关系文明习惯养成,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亲自关心,亲自部署,持续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截至2019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经接近70%。其他地级以上城市,这项工作也全面启动。广东、浙江、陕西等省按规划在全省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的来看,生活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以社区为主战场、以居民为主体开展的工作。疫情发生后,各地利用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储备的社区、党员、志愿者力量,以及建立起的居民沟通议事平台等宣传组织机制全力开展疫情群防群控、社区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当然,疫情的发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也造成一定的影響,主要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入户宣传以及在小区内生活垃圾投放环节的现场引导等工作没有办法正常开展。但是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上海、广州、厦门、杭州、宁波、苏州等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动早的城市,群众工作基础好,很多小区居民在疫情期间,在没有现场引导、监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自觉地定时定点地分类投放垃圾。上海市末端处理设施监测数据也表明,第一季度厨余垃圾处理量与疫情期间的常住人口量是匹配的,进入处理设施的厨余垃圾的纯度并没有下降,也就是说混入的其他垃圾并没有增加。

近期,我们已经部署46个重点城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突出提高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等工作重点,努力把疫情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完成好全年目标任务。各地也都加大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力度,比如苏州市召开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市委市政府两个“一把手”出席,部署和推动工作。所以我们相信,各地能够克服疫情造成的影响,持续推进好生活垃圾分类这项工作。

记者:近期各地都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爱国卫生活动,请问下一阶段,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另外,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有哪些新的内涵?

毛群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上海等各个地方都开展了很多有特色的爱国卫生运动,可以说是亮点来源于基层,经验出自于实践。我想借这个机会,再向大家介绍一些地方开展活动的特色。比如说湖北省,在中央指导组的指导下,湖北将爱国卫生运动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结合,与无疫的社区、小区、单位创建相结合,与复工复产相结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健康知识普及等十大行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浙江省组织向企业派驻健康指导员,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助推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两手抓。江西省开出了防病的“大处方”,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纳入到健康江西行动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当地政府绩效考核,纳入全省卫生城镇创建内容,构建健康江西的长效机制。山东省发布了分餐制与无接触共餐省级地方标准,提出了“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和“分餐自取”三种模式,为推广分餐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

下一步,全国爱卫办和各部门将继续组织好爱国卫生月的活动,指导各地落实环境整治、健康科普等各项任务,巩固疫情防控的成果,同时我们也会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好经验,把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分餐制,把它形成制度。我们将从人居环境、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着手,不断丰富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记者:小厕所、大革命,厕所革命关乎农民群众卫生健康,也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请问,今年农业农村部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何斌:农村厕所革命一直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在于改善农民如厕环境和基础设施,也涉及到生活习惯改变和思想观念变革。这两年,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分区域精准推进。按照今年1号文件要求,要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对不同地区明确不同的目标任务,不能简单下指标、压任务;到今年底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二是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因地制宜地选择技术模式,提高农村改厕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特别是干旱寒冷地区适用技术的研发力度,对试验示范成熟的逐步推广应用。三是切实提高改厕质量。严格标准规范,严格按照改厕质量的“十关”要求来推动,确保改一户成一户,让老百姓满意;加强厕所粪污处理,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要强化管控,不能随意倾倒或者直接排放,没有经过处理或者处理以后没有达到无害化要求的不能还田;加强后续管护,探索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机制,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管道堵了有人通、粪污满了有人掏。四是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易学易懂的方式,加强文明如厕、日常保洁、卫生防疫等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清洁卫生、健康防病,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

记者:保障14亿多人的身体健康,不仅要靠医疗卫生的“小处方”,还要靠社会治理的“大处方”。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保持社会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良好健康习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疫情过后,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应当把“疫”时形成的哪些习惯长期坚持?

毛群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大家都上了一堂深刻的防疫课,也提示我们每个人从个人家庭健康以及个人与社会环境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每个人的健康与责任。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要积极参与,才能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疫情之后,我们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集体就餐的时候,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拒绝野味,不吸烟、不劝酒、不浪费,在饮食过程中坚持“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二是要保持良好的行為习惯,比如保持社交距离,科学地戴口罩,注意咳嗽的礼仪,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三是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说正确的洗手,定期进行家庭大扫除,保持家庭居家环境的整洁卫生,积极参与单位和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希望通过这次的抗疫,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健康,更要懂得自觉维护他人的健康,这些都是爱国卫生运动始终倡导的原则。

作者:安然

第三篇: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青少年要努力将自己炽热的爱国之心转化为实际的报国之行,将自己心系祖国、保家卫国的志向落实到具体的爱国和报国行动当中。

爱国,顾名思义就是公民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對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爱国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拥有的道德操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既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民国之初,爱国主义就是实业救国;抗日战争期间,爱国主义就是救亡保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就是改革强国;而在当下,爱国主义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并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时代境遇

当今,全球化已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令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和问题是对青少年这一群体所造成的情感、行为和认知上的迷茫和困惑。

(一)全球化导致的情感困境

全球化作为新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全球化将全世界的人民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全球化加剧也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发起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全球化的演进不断地冲击和消解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开放性的经济和政治交流使得国家的行政边界愈发的模糊;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推进让我国的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感受到了全球一体化带来的红利,但在睁眼看世界的同时,也令他们看到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和建设方面的不足。

(二)利益复杂化引起的消费抉择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也让世界人民的生活品质在相互的物质交换中不断得到提升,但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球利益的一体化。随着各国间物质的交换越来越频繁,国外商品已然成了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国外的电子产品和服装品牌钟爱至极,有人认为爱国就应当无条件的支持国货,消费国外产品就是不爱国的表现。甚至在高度爱国情感驱使下的抵制外货现象也屡见不鲜。在利益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爱国情感与消费者的选择权益完全割裂是不正确的,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引导学生理清爱国情感和消费选择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需要探索和攻克的难题。

(三)信息多元化产生的认知冲击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同时也为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从而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了解其他文化的途径,促进了思想的开放。但是,全球社会的网络化也给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打破了爱国主义教育固有的形式,青少年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会被动地接受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信息,“网络社会是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由于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世界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通过价值观念的渗透解构着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2]这些都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认知造成了有力冲击。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求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全球化背景和多元化时代不但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挑战,也对青少年如何爱国提出了更多、更高、更具时代特征的要求。

(一)怀抱积极的爱国情感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当中,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使得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甚至产生对祖国感情的淡漠和对国家的不自信等消极情感。但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当始终怀有积极的爱国情感,要用一分为二的、发展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我国在国际和国内环境中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中国作为一个不断革新、不断向前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许多的不足,这就要求青少年不断以积极的爱国情感鞭策自我、完善自我,不断以奋发向上的势头发掘国家发展的潜力,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增添动力。

(二)增强理性的爱国意识

现实生活中,有时朴素爱国情感的高涨可能会诱导人们自发地组织和实行一些暴力的、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在以和平为主的当今时代,爱国应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增强理性的爱国意识,进行理性爱国是新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全新要求。

首先,理性爱国要理解爱国的含义,真正意义上的爱国,是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理智而持久的热爱与尊重,而不是借助爱国的名义实行暴力,毁坏国家的名誉与利益。

其次,理性爱国是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情感与理性的辩证统一,理性的爱国意识和爱国行为是对爱国主义的凝练和升华,爱国是庄严而神圣的,爱国主义既要有对祖国深厚的情感,也需要理性为爱国指引正确的道路。

最后,理性爱国要求增强理性爱国的意识,理性的爱国意识是产生理性爱国行为的基础,它是建立在对国家形式和现实的正确审视与判断之上的,只有公正客观地看待国家利益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在爱国的大是大非面前作出正确且理性的决定,因此,青少年只有不断增强理性的爱国意识,才能够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尊重。

(三)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

仅仅拥有爱国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青少年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还应当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将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相结合,将其作为发展过程中的强劲动力和爱国道路上的行动指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青少年要努力将自己炽热的爱国之心转化为实际的报国之行,将自己心系祖国、保家卫国的志向落实到具体的爱国和报国行动当中。爱国的志向和理想是远大的,但是报国的行为却可以简单质朴,朴素的报国之心往往可以在细微之处得到充分体现,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就体现在对个人的严格要求、对他人的团结友善、对社会的乐业奉献当中。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远大的爱国志向应当成为青少年在爱国道路上的不竭动力,不断激励着自己在爱国主义的道路上前行。

三、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路径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3]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途径,也是使得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发扬和传播的重要媒介,“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要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4]我国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也必须响应时代的号召,符合时代的要求。

(一)要兼顾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历史与现实性统一的逻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铭记历史,又要关注当下。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血泪史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其不可分割的要素,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人类社会的记载,更是对当下的映射,是对未来的警示,只有对历史心存敬畏,才能更好地理解应当如何爱国,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彰显和升华的过程。因此,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关注历史,通过鲜活的历史事例的感染和熏陶,唤起青少年内心的爱国情怀,加强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信念,如若脱离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此外,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注重现实的国际和国内因素,加强对青少年的国情教育,既要深刻认识到全球化趋势给我国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又要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只有全面了解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地位和既有的国情,才能够按照时势不断地调整爱国的形式并赋予其时代内涵。

(二)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爱国主义教育应注重形式的多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教育活动。”[5]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爱国主义理论既能够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为其提供理论依据,也能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理念提供正确的导向,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形成理性爱国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爱国不应只是一種热血的表达,而是要通过个体的行动将爱国这一抽象的词汇转化为现实的行动。中小学应当积极组织各种爱国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此外,学校和教师还应当重视榜样的力量,利用榜样效应感化和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当中积极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利益,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不能完全拘泥于理论教育,而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才能全方位达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要坚持文化与价值观的统一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认同,首先是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认同”,[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其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孕育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的源泉,同时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优良的民族文化教育,不但能够让青少年了解到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还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不但能够令青少年感受到民族精神的源泉,更能够增强他们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价值观是“主体人格中关于价值意向的深刻和稳定的观念系统,是作为价值活动之标准和导向的信念体系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体,是主体整合价值生活中具体经验事实的背景式价值意识,是充实爱国主义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点。”[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方努力,坚持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优秀文化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是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的必然之路。

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一直都是鼓舞人民团结奋进、自力更生的伟大旗帜,不同的时代对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挑战与考验。在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飞速发展、举国上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的大环境下,及时反思并适时调整爱国主义教育,不但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帮助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利于他们在复杂的时代环境中保持民族自尊,增强国家自信,最终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2]吴林龙.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进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49-5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8.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

[5]金素瑞.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蕴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5):100-102.

[6]杨玉玲.文化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工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7):10-11.

[7]中国大百科全书:第十一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42.

作者:张欣鑫

上一篇:存款金融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谣言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