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论文范文

2022-05-0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卫生统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首先对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揭示了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中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的若干对策,期望对改善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工作能有一些启迪。

第一篇:卫生统计论文范文

试论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原因及对策

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妇女儿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并且也是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技术与资金支持、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完善等方面入手,对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的防范策略进行探究,旨在全面提升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质量,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引言

近年來妇幼卫生工作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业务水平以及服务能力都有所提升,但在幼儿卫生统计监测方面,随着统计监测范围的扩大,统计方式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但极易出现漏报的情况,这就势必会影响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质量。在此种情况下,对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的原因

(一)重视程度不足,人员技能有待提升

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中,漏报问题的出现,与管理者重视程度不足存在一定关系,人才以及设备投入不足,导致统计监测工作质量并不理想。不仅如此,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中人员技能有待提升,导致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足,工作质量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对医疗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形成制约。

(二)指标统计不完善,统计计算方式存在偏差

现如今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统计监测工作中指标统计采用人工操作方式,调查统计方法的适应性不足,无法满足网络时代下的诸多需求,统计指标不够先进。并且统计计算方式存在偏差,信息化水平不高,这就势必会对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效率造成影响,甚至会对医疗事业发展形成制约。

(三)统计信息数据量大,数据采集准确度不足

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中包含诸多统计数据并且具有一定变化性,为提高统计监测工作质量,必须要对统计调查方法进行改进,建立系统化的统计指标体系。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漏报的情况,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不足,导致统计监测效率较低,妇幼保健事业的整体利益也会受到制约,并且医疗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

三、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的防范策略

(一)高度重视并给予技术与资金支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中,管理者要高度重视统计监测工作,提升自身统计监测能力,确保统计监测的实效性。要加大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为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的开展,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人员进行科学调配,并通过培训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技能,丰富其工作经验,确保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与此同时要确保分工明确,通过考核机制与良性激励机制的建立,来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得到规范化开展。

(二)完善统计指标与计算方式,提升数据完整性与准确度

在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中,为有效防范漏报现象的出现,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统计监测工作计划,健全统计指标与统计计算方式,保证数据准确性与完整性。统计监测工作中要保证统计指标的实效性,为统计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指导。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协调配合,明确具体统计任务,建立统计监测体系,保证其层级分明化,这对于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质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三)建设一体化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提高统计工作信息化程度

新时期下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在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中,积极构建一体化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确保统计工作信息化程序得到明显提升,这就有助于改善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质量。妇幼保健机构统计部门要大力推进电子化建设,保证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切实改善工作效率。在这一方面,要以妇幼卫生机构为对象,采取统一化的管理方式,为卫生行政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支持。为促进妇幼卫生指标体系的完善,要展开科学调查,对新时期变化进行总结,保证统计数据完整性,与此同时要保证妇幼卫生信息的互通互联,以确保漏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有效防范漏报问题的出现,必须要高度重视妇幼卫生统计监测工作,加大培训力度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技能,并通过统计指标与计算方式的完善,来保证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完善性,为妇幼卫生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妇幼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者单位:百色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陈宜毅

第二篇: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相关问题探析

摘 要本文首先对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揭示了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中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的若干对策,期望对改善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工作能有一些启迪。

关键词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信息和医学的发展,医院卫生统计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已成为医院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信息交流枢纽。医院卫生统计专业性较强,其质量的优劣,不仅代表着本单位的工作质量,而且影响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工作方针的可靠性。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广东省、浙江省等发达省份的卫生统计水平。目前,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专职卫生统计人员短缺。目前,吉林省专职医院卫生统计人员比较缺乏,多为新手。根据2009年吉林省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吉林省执业助理医师57523人,执业医师50468人,注册护士41066人,药师7824人,技师4968人,并没有对医院的统计人员做出统计。实际上,医院卫生统计人员多由病案工作人员兼管或医务处的助理员兼管。

2) 单独的医院卫生统计机构缺乏。吉林省各医院大都重视医疗质量和疗效设备,而对于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存在一些偏见,没有认识到统计结果对于决策所起的作用。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是根据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率、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质量控制等指标分解到科室,没有单独的医院卫生统计机构。

3)卫生统计信息不灵通。吉林省大部分医院仍停留在对数据的收集、整理阶段,多数医院的卫生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收集一些数据,与本单位进行纵向比较,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横向的比较,尤其是同先进单位比较。同时,微机的先进性、 系统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没有为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使统计信息缺乏灵活性、时效性、适应性。

4)卫生统计软件利用不充分。吉林省各医疗机构基本都配备了计算机,但不善于利用统计来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对计算机的应用只停留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简单的软件来完成部分数据汇总、计算和表格自动生成。而基层卫生事业单位统计数据的采集量多而杂,手工汇总,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

2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存在问题及分析

根据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的现状,可以发现导致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卫生统计制度不完善、卫生统计管理不科学。

1) 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 。吉林省一些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统计法律观念淡薄,不注意也不善于利用统计来指导工作。一些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由于新人员对统计业务不熟悉,对报表制度不了解,对统计指标理解不透彻,加上不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些负责统计工作的人员自身也不太注重加强统计知识的学习,习惯于凭经验办事,对统计工作存在应付心理。

2)卫生统计制度不完善。随着近几年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省的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私立医疗卫生机构等不断出现。在这些新成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中,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没有严密科学的统计管理工作規范和制度,不能确保统计数据的规范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没有对卫生统计工作设置专门人员,不能明确其职责。从调查情况来看,仅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建立了医疗信息工作制度,内容包括医疗登记、统计制度、病案管理制度等;而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工作制度则几乎都未建立。

3)卫生统计管理不科学。吉林省的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医学信息统计由病案统计部门负责,而且从下至上单向运行,即由班、组到科室再到病案统计部门,病案统计部门汇总后再呈送医疗卫生机构领导。其它信息统计则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分管领导呈送和对外报出。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以下弊端:其一,缺少一个专门的部门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各种医学统计信息;其二,对医疗卫生机构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医学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层次;其三,各大医院因存在竞争关系,非常重视相关医疗统计信息的保密工作,影响了统计信息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3改善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的若干对策

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工作是整个吉林省卫生工作的基础,是制订各项卫生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卫生统计工作。根据吉林省的实际情况,要提高卫生统计分析水平,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加强医院统计工作的领导。随着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领导应重视、发挥卫生统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统计机构,设立专职的统计工作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对于需要调动的统计人员,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调动。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的法制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对卫生统计信息的认识,促其依法统计。要通过一些现实案例的典型示范作用,使领导对医疗卫生统计信息工作的认识更加具体。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理顺统计职能部门的关系。

2)提高医院统计人员的素质。要提高医院统计人员的素质,就要合理地设置卫生统计机构和配备统计人员。要明确各级统计人员的职责权利,明确各岗位上的质量责任,强化全员信息意识。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要严格卫生人员管理制度,统计员应由持有大专以上专业文凭的人员担任。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医务人员晋升考核制度,对医务人员的考核、评价要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业绩评估制度,对各种考核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估,并赋予统计人员监督那些用于考核医务人员工作业绩的医疗统计指标的权力。

3)完善医院卫生统计制度。吉林省医院必须完善卫生统计制度,建立严密科学的统计管理工作规范和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规范运作。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全面也是实现统计职能的前提条件,因此应依据《统计法》及《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结合基层卫生统计工作制订相关的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及配套法规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加强宣传和学习,使“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落到实处。坚决制止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努力创造卫生统计工作规范化的环境,用制度保证卫生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4)提高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利用率。吉林省医院卫生统计工作要进行长远规划,充分利用计算机联网,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统计数据的收集分析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科学知识,是信息的资源。信息是宏观决策、微观导向的依据。因此,建立信息网络,开展区域性合作,发挥先进的技术设备,以计算机联网为龙头,形成信息一微机一决策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提高信息统计质量,充分发挥微机作用,实现信息最优化管理,建立健全一整套信息统计制度,逐步实现卫生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医院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

5) 加强医院管理。根据吉林省医院卫生的实际情况,一是设立医疗卫生信息管理部门,要求其在充分考虑本医疗卫生机构经营管理需要及政府统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主管部门要求的情况下,制定医疗卫生机构的统计工作制度及指标体系。二是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部门信息,以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3)将医疗卫生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既满足各个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又满足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总之,吉林省医院统计人员在实施全面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中,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要变工作型管理为研究型管理,使医院卫生统计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和完善,有利于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孝明,李宝琴.医院卫生统计工作的现状与建议[J].中华临床医药.2003,4(l4).

[2]李瑞.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产品,2009,4.

[3]吴春艳.当前医疗卫生统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9,2.

[4]张伟中.如何提高卫生统计数据质量[J].中外医疗,2008,5.

作者:左振凤,杨 晶

第三篇: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工作分析

摘要:卫生统计工作是医疗卫生有关部门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对统计数据的科学分析与总结,相关部门可以进行卫生事业的政策确定、发展规划以及卫生工作的评价总结。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工作的联系,卫生信息化与卫生统计信息化区别的分析,阐述了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卫生统计工作的协调发展,从而加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卫生工作的广泛性、有效性、准确性、完整性。

关键词:卫生信息化;卫生统计;建设

随着我国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医疗卫生有关部门不断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广泛的覆盖范围、超强的时效性以及高度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改革效果,提高卫生工作的效率。通过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卫生统计工作信息化,加强对卫生统计数据的研究整理,从而更好地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卫生信息数据支持。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工作的有效融合,增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作用,提高医疗卫生改革效果。

一、 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工作的联系

卫生信息化的总体框架就是建立国家、省级、地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保障、基本药物制度以及综合管理等四大项业务的应用,建设包括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共享系统、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网络报道系统、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免疫及妇幼保健等各项医疗卫生相关信息系统。卫生统计工作是社会发展统计工作与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掌握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情况。

卫生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卫生信息化平台中,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广泛性、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方面的优势。而实现高效的卫生统计,需要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势,实现卫生统计信息化,通过统计信息化平台,将不同部门、不同渠道的大量的、分散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统计,避免出现数据重复,同时实现全国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因此,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卫生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属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

具体来说,一是卫生统计信息化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能够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国卫生信息数据的统计,从而为掌握全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给予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社会卫生事业工作进展的监督和控制。二是实现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卫生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升数据统计的便捷性,进而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性前提。三是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卫生统计信息化平台与其他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传输、信息共享的基础,是解决统计信息数据共享的重要前提。

二、 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信息化的区别

(一)目标不同

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对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共享系统、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网络报道系统、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免疫及妇幼保健等各项医疗卫生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最终实现我国建立起全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目标。卫生统计信息化的目标主要是建立起能够实现准确高效的卫生数据信息收集、充分实现卫生数据共享、结构合理的信息资源统计数据库,规范统计业务流程,从而实现统计指标的总体性、规范性,进而建立起整体性、全面性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统计数据网络,实现医疗卫生数据信息的互联、共享。

(二)現阶段工作任务重点和面临的问题不同

现阶段,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建设全国各级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全国卫生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全面共享。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有一些地区处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建设的“信息孤岛”,其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难以与全国卫生信息系统实现联网,导致卫生信息阻塞,医疗卫生事业得不到快速的发展。卫生统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实现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避免出现统计数据重复、数据采集范围过窄或遗漏等问题,从在充分保证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三)内涵不同

卫生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实现医疗卫生系统整体业务处理和决策的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以及科学化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全面共享,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卫生统计信息化属于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统计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以及对统计分析软件的开发来提高统计信息的加工程度,进而提高对统计信息数据的利用与开发,实现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全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掌握。

三、 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卫生统计信息化发展息息相关,在重视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卫生统计信息化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内容,从而保证卫生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实现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当充分认识到其是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医疗卫生深化改革的发展要求,从而能够给予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充分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大对其发展中的各项资源的投入力度以及医疗卫生相关部门的重视度,进而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明显的医疗改革难题。同时,通过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卫生统计信息化发展,实现各级卫生统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全面共享。基于此,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是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宗旨。

(一)为卫生信息化发展提供全面支持,提高发展水平

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的投入。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也离不开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的相应投入。在建设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开发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应用要求的信息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当中,并且能够根据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未来发展要求,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卫生统计信息化发展工作提供方向。

(二)合理规划卫生统计信息化工作

在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医疗卫生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应在技术、标准等方面对卫生统计信息化工作进行统一;同时,在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需要在总体建设中将卫生统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要求考虑进去,从而实现高效的卫生统计工作,提高卫生统计信息化平台的覆盖范围,将边远地区等信息化发展不高的地区纳入信息统计系统中,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三)建立符合我国卫生事业统一的信息标准

在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中,需制定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一信息标准。通过吸收借鉴我国当前优秀的信息标准以及国外优秀的医疗卫生制度,制定出符合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统一的信息标准;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标准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加强卫生统计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卫生统计信息化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及广泛性。

(四)建立统计数据采集上报制度,提高卫生统计信息化平台的工作效率

建立健全统计数据采集上报制度,及时、准确地将基层卫生数据信息逐级上报,加强我国卫生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提高信息化平台的工作效率。在对采集的数据信息逐级上报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保证目标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在逐级上报的过程中,充分保证信息数据的全面性,从而有效避免出现统计数据重复、遗漏等现象。除此之外,统计信息数据在卫生信息化平台传递过程中,需要明确在各级的传递路径,与之相关的医疗卫生部门和机构同样也需要明确对统计数据合理的上报节点,进而提高统计数据上报制度的規范性,提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使卫生系统信息数据标准能够有效提高。

(五)提高卫生信息技术人员的待遇

作为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推动卫生统计信息化工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技术人才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就需要提升信息技术人员的待遇,尤其是在基层卫生信息技术人员的待遇应有相应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信息技术人才的短缺,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部门缺乏充足的信息技术人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福利待遇是留住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待遇的提升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建立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同时,加强相关信息技术人员对我国有关医疗改革信息化建设的理解,以此来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 总结

卫生信息化建设要求实现卫生统计工作的信息化,而卫生统计信息化能够通过卫生信息化建设覆盖范围广泛、时效性强、准确度高以及完整性高等方面的优势,极大地提高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有效避免信息重复录入、“信息孤岛”等现象的发生,从而通过高效的卫生统计工作,实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和监督控制等工作,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秦亮.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J].管理观察,2018(35):184-185.

[2]杨永传.大数据时代做好卫生计生统计工作刍议[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7(09):61-62.

[3]陈艳丽.我国卫生统计的深化与改革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4):186-188.

[4]陈艳丽.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卫生统计信息工作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7(08):127-128.

[5]张爱丽.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卫生统计工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3):109-111.

作者简介:闫彦彦,深州市卫生健康局,河北衡水。

作者:闫彦彦

上一篇:当代建筑论文范文下一篇:辅助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