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金融论文范文

2022-05-11

第一篇:存款金融论文范文

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网

摘 要: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体系中银行业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其与审慎监管和最后贷款人制度共同构成一国金融安全网的三大要素。本文就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特征及金融安全网的关系给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安全;金融稳定

一、存款保险制度基本功能

各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虽不尽相同,但基本目标可大致归纳为:一是保护存款人,特别是中小存款人的利益;二是通过建立对问题银行的处置规则,避免危机的扩大和传播;三是提高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并进而增加储蓄、刺激经济增长。

(一)维护金融稳定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通过事前预防和事后救助等措施,维持公众的信心,减少挤兑,从而有效抑制当一家银行出现问题时所产生的“多米诺”效应,以此提高银行体系的信誉和稳定性,保障金融稳定。

维护金融稳定不但是中央银行的三大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监管部门的既定职责,是政策制定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安排,也必须为政策制定者服务。连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费里德曼都支持政府的金融管制,并认为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是确保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结构性变化。

(二)保护小存款人利益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本意是通过防止挤兑而抑制银行危机的发生。但从实践看,尚不存在一种制度可以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即使是覆盖所有机构且全额承保,在出现系统性风险时,最终还要由政府来进行救助,因此,存款保险只能实现对小存款人的保护。这里所指的小存款人主要针对那些金融意识淡薄的存款人。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或能力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即金融领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小存款人往往很难获得银行实际经营情况的信息,同时这种监督对于他们来说成本过高。基于这种原因,理性但又缺乏金融知识的小存款人容易出现挤兑行为,并且由于传染效应,这种挤兑还会对经营状况好的银行产生冲击。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小存款人的储蓄财产,保障了他们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公众信心,避免银行危机。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延伸功能

(一)提高监管效果

存款保险制度的职权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广义存款保险制度除了向破产机构的存款人支付赔款外,通常还负有监测银行的状况,评估其潜在的损失,并采取及时救助行动而使这种损失最小化的职能。这与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形成互补,强化监管效果,同时从制度创新角度看,一般认为,银行监管与制度环境直接相关,与不良的制度环境相比,良好的制度环境中的银行监管要审慎得多。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加强审慎监管,促使银行业更加稳健经营,提高监管效果。

(二)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使小银行得以在同等条件下与大银行进行竞争。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在缺乏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环境中,存款人往往倾向于将存款存入大银行,同时大银行拥有比小银行更高的特许权价值,这些使小银行的竞争环境相对于大银行更加严峻。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则可以缓解这一问题,首先,在选择存款对象时,存款人不再一味认定大银行,其次,存款保险制度因为可以通过防止挤兑导致的银行破产而降低了其特许权价值,使小银行的竞争环境改善。

另一方面,广义的存款保险制度还负有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职责。存款保险人往往还是清算人和接管人,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建立一个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的通行机制,对未保险的存款人提供清算分摊额,规范市场退出秩序,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三)提高经济效率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创新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大规模银行挤兑和倒闭所引发的社会成本,是美国金融制度交易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款保险作为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性或信息成本,加强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降低交易费用。科斯和诺斯将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进行研究,科斯将制度产生与资源配置联系起来,诺斯最重要的命题是制度决定经济效率,由此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就提高了经济效率。

(四)促进金融深化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增强了存款人的信心,有利于储蓄存款的增加, 进而直接导致M2的增加,由于M2/GDP是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例如通货膨胀),并假定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则从理论上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对金融深化及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

三、存款保险制度特征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公共性

存款保险制度是为公共政策目标服务的,它的首要职能就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而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维护金融稳定既是一国货币当局的既定职能,又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存款保险制度还具有保护小存款人利益的功能,小存款人虽然在银行负债中所占比例不高,但数量众多,保护了小存款人也就是保护了绝大社会公众的利益,有助于社会稳定。存款保险制度为公共政策目标服务的职能决定了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职能机构。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定性

从国际实践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先制定了《存款保险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职能、组织结构、治理结构、技术安排及具体运作方式等,使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伊始便具有法律效力。

(三)存款保险制度的特殊性

存款保险制度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保险,常规的保险仅直接涉及双方当事人,即保险人和被保险人,而存款保险合同却直接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存款保险人、存款人和其存款银行,同时也间接地涉及到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保险机构职员、银行所有人、监管人及最后贷款人,这些人的利益都可能受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

(四)存款保险制度功能的双重性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权衡在理论界一直处于争议当中,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初衷是为了保护小存款人利益,防范银行危机,但同时由于其固有的内在弊端,即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委托代理,特别是道德风险的负效应也可能反而会对银行危机产生助推效应。Demirguc-Kunt和Detragiache(1997)对65个国家在1981—1994年期间发生的银行危机进行了经济计量测试,结果证实了存款保险负效应的存在。虽然还不能据此下定论,但至少说明了在不考虑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影响的前提下,存款保险制度具有这种负效应。

四、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网

(一)金融安全网职能目标

金融安全网是指为保持金融系统、尤其是银行系统安全稳健运行而建立的危机防范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金融安全网是随着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而发展起来的防范风险的金融制度。由于银行是一个通过资产负债持续不匹配来创造流动性的行业,潜伏着被挤兑的特殊风险,处于各种金融危机的核心,因而各国都对银行业给予了特别关注,采取一系列安全保护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实行金融管制,建立金融安全网。设计金融安全网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降低银行对风险的暴露,控制危机出现,即危机防范;二是一旦银行危机发生,抑制其破坏性影响,恢复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即危机管理。

(二)存款保险制度纳入金融安全网的必要性

因为银行业的特殊地位,即银行处于社会支付体系的核心,银行的稳定将关系到经济稳定、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因此银行部门应该处于一个严格的法律环境下,同时受政府权力部门的监管,以此来维护金融稳定和公众信心。

这种稳定性主要建立在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和政府权力部门制定的管理规则上。但从实际看,无论是银行的内部治理,还是政府的管理,对于解决银行危机并不十分有效。在现代经济社会,对亏损金融机构进行清算经常发生,建立一个清晰、高效、快捷的存款保险制度是保障金融系统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存款保险制度在金融安全网中的地位

金融安全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金融安全网的构成要素仅为存款保险制度;广义金融安全网还包括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和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从这三个构成要素的职能看,审慎监管是第一道防线,是一种主动的,防患于未然的保护措施,也是构成金融安全网的成本最低、效果最为明显的环节,是一种微观管制行为;最后贷款人制度是银行危机防范的应急管理手段,属于事中管理,可以解决问题机构短期流动性不足问题,但不能根本解决资不抵债的银行问题,也不适宜经常使用;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和管理银行危机的补充手段,既可以通过赋予其一定的监管职能而达到提前救助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赋予其清算人和接管人的职能而建立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由此可以看出,存款保险制度是对审慎监管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有效连接,一方面可以使监管当局和货币当局专心履行各自的职能,避免一个机构承担过多职责而产生角色冲突,效率下降;同时也使权力机构建立了对银行业从市场准入、日常管理、危机防范、问题救助到市场退出这一完整过程的持续规范管理,从而构建了一国稳固的金融安全网。

参考文献:

1.Deposit Insurance Around the World: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628, June 2005Asli Demirguc-Kunt, Baybars Karacaovali& Luc Laeven

2.Gillian Gillian, “Deposit Insurance and Crisis Manage-ment”, IMF Working Paper, WP/00/57,2000

3.Gerard Caprio,Jr.William C.Hunter, George G.Kaufman, Danny M.Leipziger编,《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何光辉,《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罗滢,《存款保险: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6.存款保险制度研究编委会,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7.刘士余,《银行危机与金融安全网的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刘 洋)

作者:邓 蓓

第二篇: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金融调控

摘要:本文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内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趋势、准备金资产范围和考核办法、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内容,指出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目标转为价格目标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在系统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金融调控;金融稳定

Key words: reserve requirement; monetary policy; financial regulation; financial stability

存款准备金指金融机构根据规定将其有关存款和负债按照一定比例交存到中央银行的部分。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金占其有关存款和负债总额的比例为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最初渊源于保证商业银行对客户提款进行支付,之后逐渐具备清算资金的功能,后来发展成为货币政策工具。

近二十多年来,在部分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出现存款准备金率下降为零、存款准备金制度弱化的现象;但是在其他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欧元区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仍然是一项基本的货币政策制度,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借鉴诸多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关注国际趋势,并根据我国实际不断改进和发展。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要和发展趋势

从目前各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运作实际来看,存款准备金发挥着货币政策工具、清算资金和一定的支付保证职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也主要是围绕这些职能设计和规定的。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范围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是影响货币乘数,即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函数关系的重要因素。当中央银行降低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会相对增加或减少,促使社会贷款总量相对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状况。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范围,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方式、控制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密切相关。

从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金融机构范围来看,能够影响货币供应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存款货币银行(传统中的商业银行)是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主要机构。20世纪8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尽可能扩大了准备金制度适用的金融机构范围。如美国1980年的《存款机构放松管理和货币控制法案》规定,所有存款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外国银行的分支机构以及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和信用协会)等机构,都需按照联邦储备银行的规定交纳的存款准备金。与美国相似,日本要求所有经营本币或外汇的银行,韩国要求所有存款机构,马来西亚要求商业银行、金融公司和商人银行,都必须遵循存款准备金规定。80年代,各国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发展迅速,扩大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范围,有利于防止新设金融机构逃避准备金管理,增强存款准备金制度约束货币信贷总量的有效性,同时也避免造成金融机构经营上的不公平。

从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负债范围来看,货币供应量口径对应的负债一般是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范围。1980年代,随着各国货币中介目标逐渐由狭义货币供应量向广义货币供应量转变,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负债范围也相应扩大。准备金制度不仅适用于一般存款,也适用于所有符合货币供应量口径的负债。美国存款准备金要求适用于交易存款、储蓄存款、非个人定期存款和某些欧洲货币负债。日本存款准备金要求适用于金融机构的存款、银行向非金融企业以及公众发行的债券、居民和非居民外币负债以及海外汇入等。在德国,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商业银行发行了大量无记名债券代替定期存款,削弱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础。1985年德意志联邦银行决定,原到期日期不足两年的无记名债券适用于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尽可能有效地实现货币政策调控。

(二)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一国货币供应状况、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有重要影响,确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其中关键。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一方面会相对收缩或扩张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或降低金融机构经营的机会成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扩大准备金制度适用范围的同时,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美国从1983年开始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540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存款由12%下调到10%(法律权限为8—14%),对420万至5400万美元的交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3%,以降低存款机构的资金成本和方便其进入金融市场。日本1986年和1991年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左右(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1998,第52页)。

1990年代以来,资本充足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要求不断强化,促进了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金融机构经营成本。中央银行等金融当局在通过其他手段促进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从整体上安排金融制度,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和机构自主约束的作用。同时,国际银行之间业务往来趋于密切,资本在各国之间流动增强,金融机构和金融中心之间竞争也不断加剧,为避免使本国金融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许多国家倾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发展中国家的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相对复杂,一方面类似发达国家趋于下降,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下降之后反转提高。例如,马来西亚在1959年中央银行成立时,存款准备金率为2.5%,为抑制出口剧增带来的货币供应量增加,1969年提高至5%,后来逐步提高到10%;1975年后通货膨胀缓解,存款准备金率逐渐下降,1986年降到2.5%;1989年至1996年,通货膨胀加剧,存款准备金率被连续上调10次,达到13.5%。发展中国家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转而提高,一般与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有关。同时也由于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充足制度建立和实施较晚,主要靠存款准备金制度约束银行贷款扩张。历史上东南亚国家为对冲外汇流入过快相应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也采取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

(三)准备金资产、账户与考核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都被认可为合格的准备金资产,其库存现金在发达国家多被认可为准备金资产,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却不被认可。国债等资产一般不被认可为准备金资产,主要是因为债券资产不属于基础货币,如果将债券资产认可为准备金资产,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存款准备金制度不能发挥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作用,不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美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资产包括在联储的存款和库存现金。德国与美国类似,区别是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只可充当不超过25%的准备金资产,主要原因是促使金融机构提高现金使用效率,避免保存太多的库存现金。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受统计信息技术限制,大多没有将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列为准备金资产。

一般地,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都开设存款账户,按照账户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准备金账户和清算账户两大类。在发达国家,两类账户合二为一,准备金账户可用于清算,账户余额即为准备金余额;在发展中国家,两类账户有的是分开的,并对准备金账户头寸的变动存在不同程度限制,金融机构在央行开设有单独的备付金账户用于清算。近年来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两类账户合并。

存款准备金考核包括计算和维持两方面。计算是确定金融机构缴存准备金标准的过程和基础,维持是指按计算出的准备金标准考核金融机构实际缴存准备金的情况,维持期一般要滞后于计算期。例如,美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计算周期从星期二到十四天后的星期一,按金融机构应缴准备金负债的平均余额计算应缴准备金额。维持周期从星期四到十四天后的星期三,比计算周期滞后两天,按实缴准备金的日平均余额考核,该滞后期在国际上是很短的。

准备金计算期和维持期的长短,以及二者之间的时滞,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计算期或维持期长短一方面取决于准备金管理技术,一方面取决于各国央行对准备金弹性和货币政策调控之间的把握。如果准备金维持期较长,则日准备金余额可以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将有利于稳定市场利率,但是不利于稳定货币总量;反之反是。

二、近年来存款准备金在货币政策调控中作用的变化

(一)存款准备金由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转变为调控基础

存款准备金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存在局限性:一是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机构经营震动较大,准备金率变化需要银行重新调整资产组合,但是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如果市场发育不完善,超额准备金在金融机构间分配不平衡时,这种震动会更大。二是较高的准备金率会降低金融机构通过市场渠道运用资金的比例。并且,如果法定准备金调整频繁,银行会倾向保持较高超额准备金,进一步降低可用资金比例。三是由于多数国家对准备金存款不付息,准备金作为一种税收,容易引发金融机构及市场融资同行为逃避金融监管的现象,甚至形成脱媒。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工业国家中央银行陆续将利率指标确定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调控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水平的变动,通过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结构等机制影响金融市场各种利率变化,从而对金融运行和经济运行产生影响。随着货币政策调控趋向以价格调控为主,强调预调和微调的精细化操作,单纯依靠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式使用越来越少,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变化,更多是从配合其他金融制度实施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角度出发,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

采取利率调控的国家中央银行多是将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其货币政策操作是确定和维护基准利率目标水平。为此中央银行必须对银行准备金供给及短期同业资金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对银行准备金的需求及同业资金有合理的预见性,然后才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流动性和市场利率。保持稳定和可预计的法定准备金有利于保证公开市场操作顺利进行和避免货币市场急剧波动,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资金需求存在结构性缺口,以增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市场利率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要规定适度的最低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存款准备金用于满足准备金要求和支付双重需要,一般只有将准备金要求保持在足够水平上,使法定准备金要求超过清算准备金要求,才会形成可预测的流动性缺口。否则,如果清算需求经常超过准备金要求,准备金需求将会变动不定,增加预测准备金需求的难度和政策实施的复杂性。

(二)准备金存款利率变化及影响

存款准备金是法律强制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资产,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范围、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以及是否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一些国家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例如,欧洲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其利率水平低于市场利率。很多国家对准备金存款不付息,其原因:一是认为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成本会比较高;二是认为支付的利息会增加货币供应,似乎与存款准备金限制货币供应的目的有悖。

但是对准备金存款不付利息也会产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准备金的机会成本,银行大都以高息贷款或低息存款转嫁给了顾客,会促使资金融出融入者尽力避开银行体系,金融机构创新产品避开准备金要求,这将不利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竞争,也不利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率。长期以来,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包括美联储都在考虑对法定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但是由于涉及部门多,至今尚无进展。

绝大多数国家对超额准备金存款不支付利息,否则商业银行可能会主动在中央银行存有超额准备金,使基础货币供求变得难以预测,不利于中央银行准确地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在对超额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的国家,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将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交易,增强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敏感性。

三、外汇存款准备金制度

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与本币存款准备金管理思路有所区别。从货币信贷总量调控来看,当外币在一国境内不能起支付作用时,外汇贷款在境内不会派生存款,也不会在境内形成购买力,外汇存款准备金在控制信贷总量上意义有限。

但是当本外币存款可以互相替代时,如墨西哥、智利在1990年代遇到的情况,将外币纳入法定准备金基数会直接有助于稳定货币乘数或对同业资金的需求。此外,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与控制资本流动有关。资本流入较多,外币兑换的本币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在货币替代高或资本流出入较大的情况下,将外汇存款计入货币供应量,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计入货币乘数,有助于货币规划和信贷控制。

协调本外币存款准备金制度之间的安排十分重要。从限制货币替代的角度出发,应相对降低本币存款准备金率并对准备金存款付息;从限制外汇流入角度出发,应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在外汇准备金不付息的情况下,这将有助于限制总需求,也有助于控制金融体系面临外汇流入形势突然逆转情况下的脆弱性。

关于外汇准备金存款的币种,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选择。在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意大利,外汇存款准备金用本币缴纳。在90年代的东欧转轨国家,由于通货膨胀率高,曾经要求以本币缴纳外汇存款准备金,以减少本币头寸,控制货币供应量(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1995)。

一些长期存在货币替代的国家,如阿根廷,秘鲁,外汇存款比重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高,一般用外币缴纳外汇存款准备金。其目的一是控制金融体系应对外汇流出的脆弱性,二是增强中央银行调节外汇流动性的能力,三是使银行避免准备金的汇率风险。

总的来看,在汇率稳定、货币替代有限的情况下,用本币缴纳外汇存款准备金对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来说都简单便利,并且有利于控制本币的流动性;在汇率不稳定的情况下,用外币缴纳外汇存款准备金则比较简单,有利于降低货币控制的风险,同时避免使准备金需求变得不稳定而难以预测,对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困难。

四、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和创新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20多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七次调整(见下表)。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

1998年前,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需要在人民银行开立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清算。1989年,人民银行规定金融机构备付金率应保持在5—7%。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将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金融机构自行确定。1999年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下调至6%,2003和2004年,为对冲外汇占款,适度控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人民银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达到7.5%。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一切吸收公众存款或负债并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委托代理或投资的关系。近年来,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加快,对哪些创新产品适用准备金要求关系到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目前,在改进金融服务、鼓励直接融资和减轻间接融资压力的背景下,应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如发行金融债券、开办代理理财业务。但是从存款准备金管理来看,不能因为商业银行有关负债业务在名称上没有存款二字就不适用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向公众发行的债券或其他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产品应考虑适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恰当地把握存款准备金适用范围,在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改革、金融产品创新的形势下非常重要。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规范地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改进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对法定准备金存款和超额准备金存款都支付利息,但是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趋于下降。如前所述,对超额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超额准备金存款调整吸收过多流动性,不利于中央银行预测货币市场流动性。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可以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充分利率货币市场交易融通流动性余缺,增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敏感性。

2004年,人民银行开始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越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综合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要求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有关思想,体现了我国关于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综合考虑和安排。

从历史来看,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资本充足要求创建目的之一是防范金融风险。存款准备金最早用于保障银行支付,防范流动性风险,后来发展成为货币政策工具。资本充足要求以及存款保险制度根据金融机构评级收取差别保费的做法,都有约束金融机构信贷过度扩张的作用,促使金融机构本着质量、效益、市场的原则进行经营,有利于形成金融运行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市场基础。

在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的时间最早,资本充足制度在90年代初引入,但是2000年后才真正逐步发挥作用,存款保险制度还在探索中。目前存款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兼具资本充足和存款保险的职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货币政策调控与金融机构经营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实现金融调控、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的综合效应。在我国金融市场扩张、开放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2]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Reserve requirements on foreign currency deposits,March/1995

(责任编辑:贾伟)

作者:张敬国 王晓红

第三篇:金融危机下的存款保险建设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为维护金融稳定,我国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出台。而中国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之所以十余年来久议未行,其深层次原因是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在存款保险体系中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提出缓解方案,理性剖析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

【关键词】金融危机 存款保险 信息不对称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金融安全网承担着有史以来最为艰巨的任务。金融安全网通常包含三大支柱——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银行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制度。其中前两者已经在各国维护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存款保险制度在不同国家的推进进度则大不一样。

一、金融危机与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金融体系内设立保险机构,由其定期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收缴保险费,以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一旦投保人遭受风险事故,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一种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是减少金融危机对社会成本影响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存款保险制度在许多国家被证明是成功的:它可以有效地保护存款人,尤其是居于多数的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可以建立对出现严重问题濒于倒闭的银行进行处置的合理程序;能够提高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迄今为止,全球约有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近年来,国际存款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功能逐步增强,对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保持稳定,商业银行改革顺利进行,公众对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的公信力稳步提升,这都为我国筹备已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内需的疲软、出口的萎靡、房价的高企以及股市的巨幅波动也暗示着中国的金融系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还要经过缜密的论证。十余年来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之所以久议未行,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息息相关。因此,如何缓解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下文关注的焦点。

二、存款保险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

1、信息不对称及其存在的普遍性。信息不对称现象无处不在,它泛指由于缺乏传送途径、搜寻成本高和人为隐藏等客观因素限制,合约双方对信息的掌握存在差异,直接导致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产生。逆向选择是指交易双方达成交易以前,信息优势方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使合约签订有利于己方。道德风险是指信息的不对称发生在成交以后,在所达成的契约范围内,信息优势方依托另一方无法完全掌握其行动之事实,倾向于从事违背另一方意愿的活动。

2、信息不对称与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国家金融安全网的制度安排,存款保险改变了存款人、投保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所面临的激励与约束,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的批评者认为,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使得参加存款保险前风险越大的银行参与的积极性越高,因此会加剧存款保险体系的负担,最终导致存款保险制度的崩溃;而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参加存款保险后的银行可能从事风险较大、利润较高的项目,存款保险制度非但不能降低系统风险、减少银行失败的概率,反而会造成金融体系的风险积累,使得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强度和破坏力增大,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正是存款保险制度在许多国家迟迟未能出台的重要原因。

具体而言,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存款保险同所有的保险一样,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在某一既定的存款保险费率水平,经营能力较差的银行可能会积极参保;而经营能力较强的银行由于能够抵抗更大的风险,可能不会接受这一费率而拒绝参保。因此参保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就会越来越差,赔偿概率也就越来越大,存款保险公司进而不得不提高费率,形成恶性循环,这便是逆向选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保险公司的保费赔偿支出明显加大,经营风险大幅提高。第二,存款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相对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在存款保险制度中的存在使得整个体系变得更加脆弱。从存款者角度而言,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时,存款人会采取各种措施监督存款银行,以保证自身财产的安全性。一旦银行承担的风险过高,存款人就会要求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而当风险超出存款人的承受范围时,存款人就会进行提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存款保险机构会对投保银行的全部或部分存款提供保险,这必然导致存款人放松对银行的监督,使存款人不再关心银行的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从而弱化了银行的市场约束。

从投保金融机构来看,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时,银行会有效控制经营和财务风险、积极改善经营绩效、主动约束其投资行为。而存款保險对存款人的保护,将诱使投保机构更倾向于从事风险较高、利润较大的银行业务,从而加大了投保机构风险,加剧了银行内在的脆弱性,不利于金融体系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就代表政策当局的存款保险公司而言,由于其非营利性质及政府背景,管理者对潜在风险的反应比较滞后。为了减少保险基金的支出,同时掩盖金融风险的真相,对问题银行采取宽容的态度,使得风险不断积累,加大了解决潜在问题的代价,最终使得整体经济利益受到损害。

三、缓解之道

一般而言,信息不对称问题普遍存在,它只可能缓解,而不可能消除。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通过在其直接参与者——存款人、投保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之间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配以强有力的外部约束机制,来达到有效防范和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目的。

1、存款保险制度中逆向选择问题的缓解。为避免参加存款保险前风险越大的银行参与积极性越高的逆向选择问题,中国即将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应该是强制性存款保险。这样既有利于存款保险机构预期负担的减小,也有利于强化参加存款保险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更可以提升公众信心,并直接强化银行业竞争,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2、存款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缓解。针对道德风险存在的几个方面,应从以下环节入手进行缓解。首先,要强化市场约束。稳健的会计制度、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保险存款的限额以及存款人与保险机构共保,都可以通过强化银行股东、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银行的监督,有效提高市场约束,减弱道德风险。其次,要加强银行监管。有效的存款保险离不开严格的监管体系,银行监管主要包括对市场准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业务范围、资本金、信息披露、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以及市场退出等进行持续性监管,惟有如此才能够减弱存款保险体系下银行自身无限制的风险追逐。最后,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基于风险的存款保险安排的核心内容是实行风险差别费率,并根据每家投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和资本充足率等因素定期调整,从而使得银行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约束银行的风险行为,并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对问题银行进行及时处置等。

四、总结

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共同表明,存款保险这柄双刃剑是建立在提高存款人安全收益与降低市场约束之间权衡的结果,既存在明显优势,又存在负面效果。如果盲目推行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在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的今天,我们也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两种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才能真正实现存款保险制度维护金融稳定的初衷,为中国经济稳健前行护航。

(注:本文获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号:A.10-0115-08-401。)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设计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J].金融研究,2003(11).

[2] 曹元涛: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国的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5(6).

[3] 葛红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J].管理世界,2001(4).

[4] 何光辉: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额度的市场决定[J].财经研究,2006(1).

[5] 钱小安: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约束条件与制度设计[J].金融研究,2004(8).

(责任编辑:唐石泉)

作者:吴 军

上一篇:骨科护士论文范文下一篇:爱国卫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