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发展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的银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金融的市场化,更是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的民营银行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很多机制还不够健全;另一方面,金融的市场化的不稳定性,又使得民营银行的发展充满着不确定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发展论文 篇1:

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银行经营发展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使保障中国金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截止到2017年10月,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210万亿元人民币,占到中国金融业总资产50%以上,在金融稳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存款保险制度是诸多国家(地区)与政府建立的行之有效的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制度之一。2014年10月29日《存款保险条例》在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上通过,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制定并公布《存款保险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公民存款安全,加强金融机构的市场纪律,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定和安全运营,可以更好地维护投资者权益和保障存款者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效保护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但其在经营过程中仍面临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如何在此制度环境下发展的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保护银行脆弱性

银行高负债经营决定了其天然的脆弱性,存款保险制度从资产负债、信息不对称两个层面部分解决了其经营中存在的固有风险。

第一,存款保险制度解决银行资产负债流动性不对称。银行主要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流动性等服务,使用自身流动性负债为流动性资产融资。其流动性负债主要通过吸收各类存款获得,尽管银行监管较为严格,但无论是活期还是定期存款,规定银行如何进行放款使用的法律制度约束仍存漏洞。从银行经营角度而言,活期存款流动性强,稳定性较差;定期存款会出现存款人放弃部分利息收益提前支取存款的风险,因此定期存款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是,对银行发放贷款而言,贷款合同中会明确地规定贷款年限,且在正常情况下银行不能在未到期时单方面决定提前收回贷款。换言之,在期限规定方面,贷款合同对银行的法律约束要比存款合同对储户的法律约束严格得多。存款保险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存款合同的法律约束,使银行经营过程中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流动性不匹配的问题。

第二,存款保险制度解决存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存款保险制度某种程度上解决了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由于存款人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状况缺乏了解,存款人在无存款保险制度的背景下无法识别“好”银行和“坏”银行;二是尽管银行在决定发放贷款之前一般都会对贷款人进行调查以了解贷款人的经营状况和还贷能力,但贷款人会想方设法掩盖对自己的不利信息,银行与贷款人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存款保险制度将使存款人可以识别银行经营的优劣,同时银行在吸收贷款人存款、发放贷款时也将因拥有存款保险标识而拥有更多与中央银行接触机会,客观上可以扩大银行授信数据的使用范围,弱化经营过程中对贷款人信息不对称的内在脆弱性,也将减弱贷款者不归还银行贷款所成的流动性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中银行经营的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下的银行经营仍存在两个方面的隐忧:一是存款保险制度会引发银行的道德风险,二是存款保险制度会带来储户的逆向选择问题。上述两方面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均会造成影响。

第一,存款人因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的担保放松对银行的监督。对于受保存款人而言,他们很少有动力去了解投保银行的运作,导致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高风险经营的银行可以通过少得多的成本获取资金。于是,更多资金流入高风险业务,使存款保险体系面临更大损失的可能性,而银行在没有监督下经营的道德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大提高。

第二,存款保险制度可能诱使投保银行的高风险经营。银行在接受存款人的存款委托后,从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会倾向于作出有损于储户利益的决策和行动,比如可能会选择风险更高、利润更丰厚的资产组合,从而增加了银行自身的风险。假如对所有的参保银行实行单一固定保险费率制度安排,所有的银行无论规模、无论经营风险大小都支付一样的保险费率,那么在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前提下,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在相同投资金额的项目中选择风险较高项目,风险较高项目贷款成功收回的概率较低,从而引发经营的道德风险。

第三,存款保险制度中银行的逆向选择问题。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是指由于存款保险机构与各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存款保险体系可能会吸引较多问题银行的加入,而把经营风险比较低的银行排斥在体系之外的情形。

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更容易出现在完全出于自愿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并支付单一固定保费的情况。该体系中经营风险较低的银行可能补贴问题银行,它们在存款保险中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称,致使最稳健银行不愿加入存款保险体系,已经加入的稳健经营银行也会从中退出。为了有足够的资金去补偿倒闭银行的存款人,存款保险机构只能提高保费,会促使次等稳健银行新一轮的退出,进而加剧道德风险。最终,留在存款保险体系内的银行只会是那些问题较严重且自身十分脆弱的银行。这种逆向选择直接威胁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存续性,可能导致存款保险制度的破产。

存款保险制度下

银行经营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商业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应从如下几个层面着手大力发展业务,在满足监管要求的背景下获得更加长足稳定的发展。

第一,加快金融创新以提高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新出盈利能力较强、流动性较好且安全性较高的负债品种,逐步完善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和ATM等转账支付技术,对银行间跨行转账等支付手段进行优惠创新,吸引更多新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全方位、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利用衍生金融产品创新中间业务,对业务进行组合优化,增加盈利点;加大信贷业务的创新力度,创新信贷品种,在银行信用的前提下开展透支消费、担保、信用证等保证业务,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充分开展票据贴现等业务。在金融市场日益开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小银行唯有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才能提高自身的存款吸收综合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中持久发展。

第二,加强银行资产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统一考核指标口径,另外,银行应当设立独立专业的流动性管理部门,建立流动性预警机制。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积累的一些不良贷款成为银行经营绩效提高的瓶颈,应采取措施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贷款不良率,建立全面的社会信用体系来对社会上的各类经济主体进行信用评估,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要密切关注,及时预防贷款客户之间的关联交易和贷款违约风险等,及时完成呆账坏账的核销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降低不良贷款率,弱化存款保险的保障作用,防止自身成为存款保险制度逆向选择中的问题银行,防范自身经营的道德风险。

第三,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以降低对存款业务的依赖性。商业银行要明确战略目标,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与其他银行展开竞争的同时要吸取别人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进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管理规范和业务创新;打造独特的金融品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经营战略实现从传统的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以降低对居民一般性存款业务的依赖性。

第四,建立有效的存款波动风险防范机制。商业银行应更加关注存贷款业务风险,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完善有效的存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机制。通过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与金融工程方法对本外币的利率波动趋势作出准确的预测,建立高效的现代存贷款业务风险预防机制。包括预测存款波动的大小、存款变动方向和存款周期变化的转折点等,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为商业银行提供资产负债管理决策依据,防止过度依赖存款保险业务。

第五,完善银行存款保险标识宣传工作。根据人民银行《存款保险宣传读本》,全面系统介绍存款保险改革的重要意义、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提升公众对存款保险的理解和认知,切实做到存款保险标识宣传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将人民银行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存款保险标识的使用、宣传培训工作,建立总分支行体系化的宣传团队,确定宣传内容与宣传方式,明确宣传业务负责人,旨在为存款客户创造安心、有保障的存款业务环境,吸引更多潜在储户至本行存款。□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苏宁金融特约研究员,任职于華夏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

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发展论文 篇2:

金融市场化下中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的银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金融的市场化,更是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的民营银行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很多机制还不够健全;另一方面,金融的市场化的不稳定性,又使得民营银行的发展充满着不确定性。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从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了民营银行发展的相关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民营银行;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的发展也逐渐打破了其传统的单一垄断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民营银行发展模式。从民营银行的发展来看,其是在大的金融环境下不断成长起来的,因此可以说,金融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营银行的发展,不同的金融环境所造成的民营银行的发展状况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中国的民营银行来说,当前的金融市场化的发展,既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一、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

所谓的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产品完成交易的场所。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交易是由国家所控制,私人资本不允许进入金融交易过程中。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都逐渐转入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以获取新的发展机遇。由于金融产品属于特殊的交易产品,其发展情况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是否稳定。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金融的市场化较晚,且广度和深度与其他行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是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传统的单一性质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的市场环境的需求,因此,金融的市场化逐渐开始。

从大体看来,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是与市场经济改革体制的改革相伴而生。在计划经济年代,金融体系中的银行发展是资源分配的主导,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已经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使得股份制、民营银行逐渐开始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化起步较晚,所以从当前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仍旧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其主导作用的银行体系发展不够完善。虽然民营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国有银行占据主导的局面仍旧没有发生变化,民营银行的力量十分弱小;其次,金融体系不稳定,存在较大的风险。从我国当前的银行资产来看,存在普遍的资产质量较低的现状。一方面,虽然自十八大以来,民营银行和民营控股的非银行机构有所增加,但是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良资产率较为严重的局面没有得到缓解,银行发展主要依赖于用户存款,从而使得金融风险过为集中;另一方面,股市发展持续走低,许多股民的资金被套牢,使得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严重缺乏信心。因此,在这种大的环境中,民营银行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从其当前的发展情况出发,采取相关对策,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二、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自我国逐渐放开民营银行的发展限制时,民营银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国有银行与民营银行合作互补,竞相生存的局面。从1996年我国的第一家民营银行成立以来,到十八大三中全会以后,民营银行所占市场比率逐渐增加,尤其是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提出,民营银行更是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2014年,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领域有所增加,从而使得5家民营企业得到批筹,14家民营控股的非银行机构得到发展,与此同时,由民间资本所主导的村镇银行也得到了发展。而随着2015年“两会”的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在这种政策引导的带动下,我国第一家“虚拟银行”——前海微众于2015年正式上线,从而更加推动了银行市场化的步伐,使得金融体系朝向更为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虽然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金融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在根本上并未改变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尤其是民营银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阻碍,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改革的成败。

2.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营银行发展不平衡。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最为根本的区别就是,其发展资金主要来自于民间或个人资本,并在发展过程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民营银行发展最为根本的要求和动力就是,要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撑,并在资本流转中实现利益的增值。这就使得虽然我国政策鼓励民营银行的发展,但其对资金要求较大,因此很多地区或个人,并没有能力来发展民营银行,这就造成了民营银行发展的不平衡。

首先,从地域的分布方面来看,民营银行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及广州等沿海地区,中西部等地区几乎没有。虽然东南沿海等地,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就为民营银行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民间资本,民营银行最先在这些地区得到发展,本就无可厚非。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视,中西部地区对民营银行的需求逐渐增大,其所蕴含的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但民营银行的主要业务仍旧集中在沿海地区,且业务种类也十分狭窄。这种地区分布的不平衡,使得民营银行无法融入到更大的金融市场中,其产品和品牌的推广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2)民营银行自身发展体制不完善。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由于其起步较晚,因此其发展规模与体制建设,与国有银行差距较大。一方面,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中,国有银行曾长期占据市场的垄断地位,而且在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国有银行积累了较多的市场、人力等资源,而民营银行发展时间较短,而且缺乏国家相关的信誉担保,因此当其完全按照市场化的相关规则运转时,其机制的建设情况就远不如国有银行;另一方面,民营银行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发展起来的,因此很多民间资本的持有者缺乏相关的银行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导致其在银行经营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银行股权的不合理、公司经营品牌建立不足,高风险投资较多等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最后,民营银行的企业文化建立缺乏明确的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品牌和文化的宣传。但民营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宣传与策略往往缺乏新意,而且很多时候都只是集中在公关、图案、广告方面,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种缺乏科学的文化宣传的行为,对其品牌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金融市场化条件下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策略

银行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也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机制运转经营。因此,针对当前的金融环境和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关策略:

首先,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一,国家相关的政策环境要继续向民营银行倾斜,建立健全对民营银行进行监管的法律体制,确保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二,对于民营银行运转的不透明性及信用较低的情况,国家应该建立信用机制,实施电子检测,从而让民营银行的运转逐渐的透明化,提升其信用度,扩大民营银行在人们心中的可信度;第三,完善存款制度。民营银行的信用度较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吸收存款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在建立国家信用体制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完善存款体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从而既能够确保存款人的相应利益,同时也能够在民营银行退出时,减少其造成的冲击与影响。

其次,完善民营企业发展机制,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一方面,民营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股权结构,从而可以防止内部人事分散的情况,加强对银行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建立起专业的业务分类经营制度。我国的民营银行普遍存在业务经营同化,业务不专的情况,因此使得很多民营银行的差别只是名称不同,其服务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应根据其自身的优势,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从而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业务服务。与此同时,我国的民营企业也应该积极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聘请专业的银行管理人员,积极实行员工激励制度,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高效的人员管理机制;最后,加强对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民营银行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贷款交易,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外部风险控制,还要根据民营银行自身的特点,严格控制银行内部的贷款风险,对于股东贷款,要设定最高额度,对于较为重大的贷款,要严控审批程序,从而避免投资者对于贷款的非法违规占用。对于有关联的企业之间,要对其资金流向进行严格监控,防止贷款资金流向不明,发生银行贷款危机。

总之,在金融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下,民营银行的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有极大的机遇,因此,民营银行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既要抓住机遇,又要积极进行银行内部改革,从而更好地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从而对金融市场化形成良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晓昊,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之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1).

[2] 韩学文,浅谈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

[3] 宫舒影、刘伟,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经济论坛,2008(05).

[4] 吴穹,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04).

[5] 周明帅,民营银行经营路径探析——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6] 罗春婵、姜岩,首批试点民营银行的比较分析[J],金融经济,2016(02).

[7] 马昕彤,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6(02).

作者:李秉海

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发展论文 篇3:

发达国家中小银行的转型密码

历史经验表明,中小银行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中小银行经历多次转型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研究这些发达国家中小银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转型特点和一般规律,对指导我国中小银行发展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转型历程

长期以来,美国银行体制特征是实行双重银行管理体制。即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有权对银行进行注册登记和实行监督管理。在这种双重管理体制下,美国存在州银行和国民银行两大类型银行。州银行的执照由州政府颁发,国民银行的执照由货币监理署颁发。在美国近代商业银行体系发展过程当中,美国颁布了许多有关银行的法令,其中对银行经营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有McFadden法案、Q条例、《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跨州银行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等法案。这些法令的颁布彰显美国银行体系演变的轨迹:一是经营地域从严格管制到逐步放松并最终实现经营地域自由化;二是利率从管制走向自由化;三是经营范围从分业逐步走向混业经营。

随着银行体系的演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美国中小银行经历了多次发展转型。归纳起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同质化竞争阶段(1960年以前)。上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由于这一时期的银行体系处于严格管制状态,中小银行经营范围和跨区域发展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竞争并保护了中小银行,促进了中小银行的蓬勃发展。这一发展阶段大部分中小银行以存贷业务为主,处于与大银行高度同质化竞争的阶段。

二是金融创新、差异化转型阶段(1960~1990年)。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通货膨胀加剧,管制下的存款利率大幅低于通胀率。在Q条例的限制下,银行存款由于利率低而失去了吸引力,出现了严重的“资金脱媒”现象,银行竞争加剧,面临不断亏损的境地。特别是中小银行,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被迫通过业务和制度创新来规避利率管制,逐步探索一条不同于大银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这一阶段,美国人均GDP从1960年的3000美元增长到1990年的32000美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

三是跨区域经营、专业化阶段(1990年以后)。上世纪90年代,美国允许银行跨州经营。同时,经营范围从分业逐步走向混业经营。这一阶段,美国人均GDP从1990年的31000元增长到1999年的39000元左右。银行业进入了激烈竞争年代,大银行开始走向“金融百货”时代,中小银行则开始进入跨区域经营和专业化、特色化经营时代。其中,有的中小银行逐步发展成区域性银行,甚至成为全国性新兴“超级银行”,走混业经营的发展道路,比如花旗银行;有的中小银行则纷纷向专业化、特色化转型,比如梅隆银行;还有部分则专注发展零售银行,比如美洲银行;其余则坚守社区银行的定位,以关系型业务为重点,在经营特色上,强调在特定社区范围内针对核心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转型历程

德国是实行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又称为综合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全能银行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制,不仅能够全面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各种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交易、资产管理、财产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而且还可以经营不具备金融性质的实业投资。从德国商业银行体系演变历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实行全能银行制度。二是走合作发展之路。三是较短时间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演进经历了多次转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恢复时期—同质化竞争阶段。1948~1951年的德国商业银行和企业受到战争破坏和战后制裁,处于普遍的分散、衰弱状态,在金融演进过程中仅作为政府经济政策的接受者,并在经济增长中逐渐恢复力量。根据占领军的反垄断原则,原有的三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被分解为30余家小银行,与私人商业银行以及抵押银行、复兴银行的专业政策性银行并存。同时由于金融环境恶劣,商业银行对于未来的预期很差,难以也不愿为企业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极少从事长期放款业务,在经营方针上侧重安全性和流动性。所以无力推进金融演进进程,在其中扮演了政府经济政策的单一接受者的角色。这一阶段,德国中小银行数量高达13000家,其中80%是总资产不超过2500万马克的小银行。这一阶段,德国人均GDP在2800美元以下,中小银行活力不足,同质化竞争特征明显。

二是利率市场化、差异化竞争阶段。1952~1967年,《联邦银行法》《信贷机构事务法》的颁布与执行确认了银行体系作为独立运行的经济主体的法律地位。《卡特尔法》又为银行业的集中与合并提供了宽松的法律环境。1952年《银行地域配置法》生效,允许已被分散为30余家小银行的原三大商业银行合并为9家银行,到1957年又进一步合并为三大商业银行,恢复了原有名称。此举提高了银行业的集中程度 ,增大了单个银行规模,使其原有传统优势得以发挥,为同期迅速发展的德国企业提供大额的金融支持。1962年,德国修改《信用制度法》,随后调整利率限制对象,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1966年,取消对超过100万马克、期限在3个半月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的限制,1967年全面放松利率管制,至此德国以短短5年时间完成了市场化改革。随着利率管制的放开,金融创新更加活跃,同时银行业机构赢利减少,倒闭、合并和兼并现象有所增加。这一阶段,德国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左右。德国银行业的竞争逐渐趋于激烈,而中小银行则转向为中小企业和本地居民服务,与大银行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模式,逐步走向了差异化道路。

三是高度差异化竞争阶段。1970以后,德国的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并导致了1974年赫斯塔特银行事件。赫斯塔特银行事件后,德国商业银行体系、储蓄银行体系与合作银行体系三大银行体系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这一阶段,德国人均GDP从1970年的10000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40000美元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德国中小银行不断创新,也开始逐步向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日本中小银行发展转型历程

日本的商业银行也称民间金融,主要分为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城市银行即普通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大,其总行一般设在大城市,可以跨地区经营,在全国及国外开展业务,目前,日本的城市银行有11家左右。地方银行总部一般设在中、小城市,经营范围主要在总行所在地周围的一个县或2~3个县,地方性银行的数量为64家。日本银行体系的演变特点是:一是地方性银行经营地域实行管制。二是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三是逐渐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四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关系型融资为主要特征的主银行制度。

纵观日本地方银行的成立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严格管制、同质化阶段(1970年以前)。1936年,日本全国地方银行协会成立,普通银行正式被划分为都市银行和地方银行。20世纪2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大批的地方银行倒闭,剩下的也如履薄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过一系列立法,加强了对银行的限制性管制。一方面进行业务领域的限制,整个金融体系按行业划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各业种分离;另一方面在各行业内限制竞争,包括存款利率限制、地域竞争限制。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大变革。在这一时期,严格管制使地方银行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银行发展稳定,与都市银行之间一贯保持这利益平衡关系,日本都市银行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而日本地方性银行凭借与企业凭借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主要通过吸收社会闲散的资金,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贷款,其业务活动大大支持了本地区产业和生活服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促进日本的地方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因而取得了“故乡银行”的美誉。这一阶段,日本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地方性银行与都市银行一样,主要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产品和业务发展处于高度同质化竞争阶段。

二是金融自由化、差异化时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的金融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浪潮推动,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快取消银行经营范围限制和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步伐。这一阶段,日本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197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海外市场融资迅速发展。日本大型企业的外部资金越来越多元化,脱媒使得大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下降。二是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1977年放开国债的发行利率;随后逐步放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利率、货币市场的利率;直至1994年取消银行存贷款的利率,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该阶段的息差从1970年代的3%以上下降到2%以下。三是日本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GDP的年增长率在4%左右。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下降,贷款增速开始下降,贷款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日本大型制造业对资金的需求逐渐转向资本市场;大型银行失去了需求贷款的优良大客户,为了保证业务量和利润,将发放贷款的重点转向非制造业,尤其是房地产业、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这一阶段,日本人均GDP从1970年的3000美元增长到1990年的33000美元左右。随着大型银行向中小业务和零售业务转型,地方性银行的传统业务领域受到了竞争越来越激烈。地方性银行为了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削减成本,提高业务效率,以提高银行收益率;另一方面,适应客户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利用对本地区情况熟悉了解的优势,积极开发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并努力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三是金融创新、高度差异化阶段。利率市场化为日本经济带来了资产泡沫和经济泡沫。1990年开始以地价和股价为中心的资产价格暴跌使泡沫经济破灭,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重大的冲击,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使得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地方银行的经营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大量贷款成为了难以收回的不良债权,其自有资产和抵押品的价值也大幅缩水。此后长达十余年的经济萧条,使地方银行的经营状况发生大面积的滑坡,不良贷款和经营亏损增加,自由资本下降。日本政府开始逐步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对地方银行进行改革。2002年4月,日本开始取消存款全额保护政策以后,出现了资金从地方银行流向城市银行的新情况,许多地方银行积极从传统银行业务向非银行业务转型,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吸收居民资金,拓展新兴金融业务。目前许多地方银行把重点放在投资信托业务的开发上,因为信托资金与存款不同,在银行破产时,不以银行剩余资产作为清偿的基础,居民容易接受。地方银行分别采取了以下几种具体的运作方式:一是若干家地方性银行联合起来,设立面向区域内居民的投资基金。二是与地方政府、全国性基金合作,开发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基金。东京等地的地方银行和县政府及各地的风险投资基金合作,设立以研究开发新技术的大学、研究机关为服务对象的风险投资基金,以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三是根据不同收入水平居民不同的投资需求,设立不同的投资信托基金。面向当地富裕阶层开展投资信托业务。 除了重点开发投资信托业务外,地方银行也在积极开发其他业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仅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销售证券、代办保险等;也开发遗产继承、土地活用的咨询等非金融业务。 这一阶段,日本的人均GDP从1994年的人均38000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40000美元左右。日本地方性银行加大新兴业务的拓展,向高度差异化方向。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李银珍 曾建中

上一篇:对外贸易摩擦预警机制论文下一篇:企业个人资本投资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