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主体视角的博士生培养质量

2022-09-12

研究生教育, 尤其是博士生教育的水平, 不仅是一所大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而且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而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 博士学位作为我国学位结构中的最高层次, 其培养质量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水平。目前国内关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研究, 可谓见仁见智, 尤其是在博士生培养质量是否下降这一问题上说法不一,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培养质量的内涵上存在分歧。实际上, 不同的责任主体由于出发点不同, 存在不同的质量标准, 反映了不同的质量观, 这些不同质量观的综合, 体现了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多视角。

1 国家责任主体的质量观

从国家或政府的层面来看博士生培养质量, 主要遵循的是“目标适切观”和“绩效观”[1]。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 质量更多是一个政策的概念, 体现的是国家与政府的强势意志, 是一种刚性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里, 通过各种相关的条文、规定展示出来, 是一种应然。各国政府结合自身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设定了博士生的培养目标, 对博士生培养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的最基本要求和目标进行一般性的规定, 从而在整体上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大辞典》的释文: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 “最终表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2], 也就是说培养质量是教育质量高低的一种体现, 而教育目标指的又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指标, 因此, 我们可以说博士生培养目标就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本指标。从政府作为培养目标的主要制订者来讲, 政府首先遵循的是“目标适切观”。“目标适切观”指的是把质量与预定规格和标准的一致性作为依据, 重点考察的是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的契合程度。其次, 政府除了作为培养目标的主要制定者之外, 政府还是博士生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和评估者, 因此政府还可能遵循“绩效观”。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 博士生人数剧增, 所需要投入的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多, 各国政府也都希望各培养单位、机构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时间效率和经济效率。政府部门不仅关注博士生的规模扩张了多少, 也关注博士生能以多长的周期成功毕业以及所消耗的教育经费是多少。因此, 政府还可能将投入、产出、生均教育成本、师生比以及其他一些财政数据作为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指标。

2 高校或培养单位责任主体的质量观

与政府不同, 高校或培养单位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培养过程上, 更多反映的是一种内部质量 (博士生的学术和学业成就) , 是一种柔性的要求, 尽可能的接近质量标准的上限或追求质量的无限, 遵循的是“学术质量观”[3]。“学术质量观”又称内适性质量观, 强调的是满足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自我完善程度的要求, 注重大学的学术价值, 主张大学要从事高深学问研究, 以培养和造就精英为要旨, 以“卓越”或“一流”为标准, 是高等教育传统的质量观, 也是精英教育时代的质量观。博士学位作为我国学位结构中的最高层次, 追求学术卓越, 探求、创造知识显然应该是博士生培养质量里的应有之义。此外, 高校作为博士生的培养单位, 是博士生的直接管理者之一, 还应遵循“全面管理质量观”[1]。所谓“全面管理质量观”最初源于企业界, 全面质量管理在对质量问题的认识上, 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质量”含义。不再以某一方面或是以最终产品的标准及实现程度为标志, 而把“质量”视为一个贯穿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术语, 该观点认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产品质量受生产链影响, 质量更多应当通过预防, 而不是检查得以实现的。”这显然对人才培养及管理有所启发, 管理出质量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博士生的培养过程, 各博士生培养单位应更关注培养过程的各环节, 如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等, 严格各种规章制度, 特别是要严格考核制度, 实行淘汰机制, 确保培养质量。

3 社会或用人单位主体的质量观

不管产品制造者如何标榜其生产的产品质量优良, 若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 缺乏市场竞争力, 产品最终还是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在人才培养活动中道理一样, 市场的竞争和选择才是判别人才质量的试金石。“实践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终检验标准”, 人才最终要服务于社会, 接受社会的检验, 因此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评估也最具权威性。社会或用人单位作为博士生毕业后的最后接收者, 更关注的显然是培养结果, 在这一层面上, 培养质量更多以外部质量来界定, 简而言之, 社会或用人单位在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时往往是看自己对博士毕业生的满意程度, 看博士生培养出来后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 因此, 更多遵循的是“产品质量观”和“社会需求导向观”[3]。以“产品质量观”为基础, 社会或用人单位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标准主要是以博士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表现来衡量的, 而“社会需求导向观”也是强调博士毕业生对满足外部社会需求的程度, 同样关注的是博士生对社会或对用人单位的实际贡献程度如何。尽管这两种质量观更多地关注的是博士生的培养结果, 更多强调的是博士生培养的功利价值, 教育的工具化倾向较为明显, 但培养结果的确是培养质量的最终体现。

4 个人责任主体的质量观

无庸置疑, 高质量博士生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培养条件, 但博士生的培养不等同于本科教育和硕士生教育, 它更多地与被培养对象即博士生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更密切的关系。因此, 博士生本身的学习动机显然对培养质量有较大影响。而从博士生个人的角度来看, 主要持“个人需求导向观”和“学术性质量观”, 更多情况下是两种观念兼而有之。“学术质量观”是精英时代的代表性质量观, 博士生作为社会精英的代表, 理应自觉追求卓越的学术, 争取学业成就, 但单纯以学术作为求学动机并不完全符合现实情况, 大部分博士生还兼持“个人需求导向观”, 即认为高等教育应该“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 希望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能增加个人将来在不同区域间, 不同阶层间流动的机会, 从而得以进入主流社会, 广泛享受现代社会的种种权益和福利。因此, 博士生作为责任主体, 培养质量对其而言是自我实现、追求学术卓越与个人利益的一种结合。

因此,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 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是政府、高校、社会及个人四方面的需求和意志的综合反映。所以, 质量观不是僵化、教条、静止、一成不变的, 而是发展、相对、变化的, 启示我们在看待博士生培养质量时, 应采取一种发展、与时俱进的眼光, 在发展中来解决质量问题。

摘要:本文从国家、培养单位、用人单位、个人四个不同的责任主体视角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内涵进行了诠释, 以期对从理论上理清博士生培养质量有所启示。

关键词:主体,视角,博士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熊志翔.高教大众化质量观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 :60~61.

[2] 编辑部.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798.

[3] 李正.若干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1) :35~36.

上一篇: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探究下一篇:新时期企业纳税筹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