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视角的影视赏析课分析

2024-05-06

基于美学视角的影视赏析课分析(精选5篇)

篇1:基于美学视角的影视赏析课分析

基于美学视角的影视赏析课分析

针对影视赏析课中部份学生对该课程审美的认知缺失问题,本文借助于对美学的审美沟通八要素的`分析,拟制适用于影视赏析课的审美沟通模式.该模式提出了教师选取审美文本、审美代码和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方式方法,及影视文化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循环式审美沟通可以提高课堂资源利用率,使同学们掌握利用影视作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方法.

作 者:何卓 安立国 He Zhuo An Li-guo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刊 名:电影评介 PKU英文刊名:MOVIE REVIEW年,卷(期):“”(21)分类号:G64关键词:影视赏析 审美文化 审美沟通 间离式审美

篇2:影视中英文广告的美学赏析

影视中英文广告“三美”理论。“三美”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针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而提出的, 许渊冲在其《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体译文的序言中, 首次提出了诗词翻译的“三美”论:“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 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即“形美、音美、意美”。尽管广告英语不同于诗歌的文学体裁, 它是一种实用文体或者是专门用途英语, 但是为了实现广告最重要的促销功能或者经济功能, 广告作者在词语使用、句式安排、修辞运用等都非常讲究。包括以语言文字特点为基础的美学特征, 如音韵美, 简洁美, 意境美, 和以语言文化内涵为基础的美学特征如:民族性, 体裁形式的多样性等。

影视中英文广告语种还有诸多词汇特色如:非正式语言的使用, 专有名词的使用, 运用同音异形 (异义) 词, 创新拼写, 增强吸引力, 创新拼写, 增强吸引力, 选用外来词和感叹词, 妙用人称代词等词汇特点给人以创意的美学化, 视觉的美学化, 语言的美学化, 情节的美学化, 配乐的美学化, 跨文化兼容的美学化等多中美学话的赏析模式。

结论

影视广告发展到今天已逐渐成熟, 现代社会大众对影视广告审美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 影视广告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没有美学价值内涵的广告片已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广告本身要想经得起“浮光掠影式”的电视观众迅速换频道的考验, 就必须从创意、视觉、语言、情节、配乐各方面的美学化角度考虑, 以从整体上提高广告片的审美价值。

美学特征是广告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 因而美学策略是广告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策略, 无论对于广告文案创作还是翻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尽管广告语言的翻译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笔者认为许渊冲先生“三美”翻译标准不仅可以很好地运用在诗歌翻译上, 而且完全可以作为广告语言翻译的美学策略, 对于英汉广告语言的翻译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英汉民族价值观、文化底蕴的差异在英汉广告中隐约折射出各自的美学赏析特点。由于语言的特殊性, 任何特征都不可能独立存在, 它们相互交融、互为依存。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 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英汉广告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正逐步走向交流与发展、共性与个性共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谭卫国.广告修辞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3, (2) :62.

篇3:基于美学视角的影视赏析课分析

关键词:影视赏析审美文化审美沟通间离式审美

一、审美沟通模式及其转变

(一)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沟通模式

李泽厚认为“美”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审美对象,第二层:审美性质,第三层则是美的本质,美的根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美”的含义发生了改变,机械复制将承载美的物质符号化,人们不得不以符号为中介来研究美。王一川认为,美学是一门运用概念分析和体验方式去研究审美沟通的人文学科,美学的主要问题正是审美沟通。从这个意义上,审美沟通与语言的沟通行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研究沟通行为的俄裔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逊,论述了有关言语沟通六要素,并指出它们是任何言语沟通行为都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语境(context)

信息(message)发信人(addresser)…………收信人(addressee)

触媒(contact)

代码(code)

审美沟通在上一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具体问题,增加了审美体验和审美文化要素,而形成了审美沟通模式。

审美文化

审美语境

审美文本审美生产……………审美消费

审美媒介

审美代码

审美体验

(二)课堂情景对审美沟通模式的影响

课堂中的审美沟通行为受特定环境影响,与一般意义的审美沟通有所差异。首先,审美生产与审美消费两端的所指范围缩小。在课堂中.审美沟通的两端是教师(传者)与学生(受者)。教师在一端承担选择的功能,即对审美生产中的影视作品进行选择而提取出所需的审美文本。另一端的接受者为学生,他们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反馈力量的群体。其次,审美语境被固定于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固定,双方在知识范围上有一定的差距。最后,审美媒介固定。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这门课程的教室大多选在使用投影仪等设备的多媒体教室。

(三)课堂审美沟通模式

基于以上四个可见的课堂因素,笔者拟制了课堂审美沟通模式。在课堂审美沟通模式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审美诸要素都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师选取影视作品或其中的段落作为文本,并且向学生介绍其中的审美代码的影像形态和造型手段。教师将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对影视文化的敏感性。虽然审美体验是主观感受,但是审美体验的方法及形成各种体验的原因仍需教师作指导和分析。学生之间存在互动,针对审美文本、审美代码,以文字或影像的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调整后再次传授,达到优化循环。

二、课堂审美沟通模式分析

(一)审美文本与审美代码

审美文本指审美沟通中可以激发审美体验的符号形式与意义系统。课堂语境下的审美文本只能是影视作品。谢飞认为“课程结构不是以影片为纲。而是以学习影片制作的各种手段为目的。”那么,课堂语境下的审美就不,必针对完整的审美文本,可以零散的选取需要的部份。被教师选取出来作为审美对像的“影片”,其娱乐功能被去除.它的角色在此刻转换为学习的工具,而且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堪称激情浓郁、诗意盎然的抒情性黑帮电影《美国往事》,影片的叙事结构、主题层次等都非常值得推敲、借鉴,但是部分段落的色情、血腥构成的“画面暴力”过重,不适合阅片量较少的学生群欣赏,否则会严重影响课堂氛围。克里斯丁·麦茨认为影视文本代码是融会视觉、听觉,兼抒情、叙事等特性的综合代码,可见影视代码包含在影视文本之中。有针对性的选取几类文本代码,确保学生完成影视术语与其对应的影像代码表现方式的对接。学生们不但要理解、记忆这些代码,而且要掌握他们的功能。如:近景和中景的具体表意区别是什么?怎样运用审美代码才能最有效的扩展有限空间?在商业效益的影响下,哪些代码组成的作品是最讨巧的?

笔者认为教师在选取文本或其中的代码时应注意“精”、“拙”均衡。大多院校的影视赏析课名称前都要加上“精品”二字。学生们对于国内外的著名影片也是如数家珍,但是笔者这种精品式的审美教育是不健全的。

(1)缺失“丑元素”赏析。首先,虽然精品式的审美代码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层次,但是当学生们进行制作影片的实践的时候.由于一味被提高的审美品位,加之学校的设备配置不全、指标相对较低,会导致学生的作品与他们的审美层次不一致,心理落差大,打消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其次,学生没有看过有缺点的作品,就不知道自己犯了这样的错误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知道该如何避免这些错误。例如,某些县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或访谈节目不太注意舞台美术设计,所以画面非常单板、单调。如果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接受过这样的比较,就会注意在自己作品中避免这些问题。

(2)缺失“纯娱乐元素”赏析。

娱乐电影的拍摄目的是博观众一笑,所以它依靠夸张的表演、出人意料的情节转折、幽默的台词等因素取胖。在我国娱乐电影是长期被高雅艺术排斥的,以至于“这样的情况也反映在我们的教学上。我们给学生讲的、看的都是些艺术片,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学生看到各种流派、艺术家的作品。可是观众大量需要的娱乐片却很少讲。”对于那些“娱乐电影”。例如阿甘的《大电影之数百亿》会被指责其中的很多镜头使用无意义。甚至主要意象全部拼贴自其它影片:有的影评家说周星弛的《功夫》中,部分情节按照七岁观众的智商来设计,没有深意。但是审美文本或代码的选取应多样化,这些影片应该得到课堂审美语境的重视.至少也是“瞥视”。当今消费经济给予每个人审美的权力.大众文化给予每个人审美的内容,娱乐元素已经作为创作者与大众之间的沟通符码融入艺术创作。社会语言学家伯恩斯坦通过研究建立了精致代码、通俗代码的分类后,他发现审美代码并不仅仅局限于纯粹审美领域,而且由于“习性”的不同,人群对于代码的使用做出了不同的划分。既然有一群人对于这些作品津津乐道那么就说明它有消費市场,学生就应该掌握这些影像代码。影视艺术形式不同干古代的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它是工业化的产物。只有通过大众媒介才能体现它的使用价值。另外,当代的部分受众是在大众媒介的高速发展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审美品味是不能被统一划分的。所以基于不同的受众需要,学生们在扎实影

视作品制作功底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娱乐元素在影视中的运用。

(二)审美体验

影视媒介利用声音和画面的基本传播方式,将一系列影像符号组织成虚拟现实。精神分析研究认为,观众通过全神贯注的亲和式审美可以完成身份认同、窥视、受虐等一系列审美体验。但是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间离式的审美方式,形成问离式的审美体验。将这种审美状态引入课堂教学,是为了将被观赏的“影片”转换为被审视的“文本”,使其成为学习工具。它要求学生客观地审视文本,不跟随它的节奏、人物的情感行进;能够划分出单个镜头,而且能清楚地分析镜头的运动方式、镜头的编辑方式、画面的色彩、意象、构图等影视语言。影视研究者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电影的基点之一是:电影观众处于黑暗的环境下。一闪一闪的银幕对观众构成催眠效应。实际上这种效应也是由影视艺术本身的艺术手段构成的:当情节矛盾集中,所有悬念高度集中的时候:当快节奏的音乐与画面相伴的时候当优秀的剪辑师组接武打动作的时候,逃离这种“催眠”是很难的。这种审美方式也是有缺陷的,即审美体验的间断性,学生可以看到每个镜头间的“跳”,无法形成流畅的亲和式审美体验。这就影响学生们去体会由镜头组产生的情感和影像张力。因此学生应对课堂中的文本进行多次审美。在形成亲和的审美体验然后再运用间离式的审美方式去解构影像艺术手段,学习它们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当讲授内容为文本的主题、情感渲染方式等分析时,教师要提醒同学生们进行亲和式的审美,不要打断学生们对文本进行审美的过程:而当讲授内容为镜头语言、转场等处理方式的时候,教师应提醒同学生进行间离式的审美,不断提出问题。使同学们在思考的状态下审视文本。

(三)审美文化

课堂语境下的审美文化完全针对影视文化,但这并没有打破审美文化的多元性。字幕技术、各种电视节目内容间的相互兼容帮助影视文化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将各种文化融于自身并通过影像表现出来。因而通过赏析文本来学习文化的影像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影像创作的文化素质。首先。影像文化和影像风格是凝聚在一起的,通过学习影视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影像风格甚至是创造一种影像风格。当学生们准备拍摄的时候,需要考虑“拍摄内容”和“表现形式”,“拍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影像风格决定着它的表现形式。例如。用DV拍摄表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拉斯·冯·特里叶提出的DOG-MA95宣言,提倡必须现场摄制,不得使用道具.声音不能与影像分离等,《北京的风很大》、《老头》等影片都是它的忠实践行者。而另外一部分创作者则采取加大光比创造细腻质感等办法,用DV拍出电影效果.并用MTV式的剪輯,创造碎片感,追求“炫”的动感。其次。通过分析影视文化发展史,掌握影视文化新要素。从节目学的角度来说,从事电视编导的工作人员要开发新的节目形式。因而,加强文化敏感性才能保持自身专业素质。例如近年兴起的“草根文化”,它不及大众文化的全民同乐的范围之广,却又大干民俗文化的局城中之个性。这种文化的实践可分为两种:第一,被掌握大众媒介话语权的人拿来使用。例如,大量影视作品使用方言。第二,被“大众”中的个体使用。他们利用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普及来张扬自己的想法,如“手机爆民”、“播客”。那么当音频、视频的制作、编辑可以被没有经过专业学校训练的人掌握,影视制作的权力被普及化的时候,“科班”的学生们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现象的存在,整合这一文化现象资源。

三、结语

篇4:影视纪录片的美学视角

一、审美沟通模式及其转变

李泽厚认为“美”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审美对象,第二层:审美性质,第三层则是美的本质,美的根源。[1]”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美”的含义发生了改变,机械复制将承载美的物质符号化,人们不得不以符号为中介来研究美。王一川认为:美学是一门运用概念分析和体验方式去研究审美沟通的人文学科,美学的主要问题正是审美沟通。从这个意义上,审美沟通与语言的沟通行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研究沟通行为的俄裔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逊,论述了有关言语沟通六要素,并指出它们是任何言语沟通行为都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2]。”

课堂中的审美沟通行为受特定环境影响,与一般意义的审美沟通有所差异。首先,审美生产与审美消费两端的所指范围缩小。在课堂中,审美沟通的两端是教师(传者)与学生(受者)。教师在一端承担选择的功能,即对审美生产中的影视作品进行选择而提取出所需的审美文本。另一端的接受者为学生,他们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反馈力量的群体。其次,审美语境被固定于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固定,双方在知识范围上有一定的差距。最后,审美媒介固定。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这门课程的教室大多选在使用投影仪等设备的多媒体教室。

教师选取影视作品或其中的段落作为文本,并且向学生介绍其中的审美代码的影像形态和造型手段。教师将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对影视文化的敏感性。虽然审美体验是主观感受,但是审美体验的方法及形成各种体验的原因仍需教师作指导和分析。学生之间存在互动,针对审美文本、审美代码,以文

字或影像的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调整后再次传授,达到优化循环。

二、课堂审美沟通模式分析

(一)审美文本与审美代码

审美文本指审美沟通中可以激发审美体验的符号形式与意义系统,课堂语境下的审美文本只能是影视作品。有针对性地选取几类文本代码,确保学生完成影视术语与其对应的影像代码表现方式的对接。学生们不但要理解、记忆这些代码,而且要掌握他们的功能。笔者认为教师在选取文本或其中的代码时应注意“精”“拙”均衡。大多院校的影视赏析课名称前都要加上“精品”二字,学生们对于国内外的著名影片也是如数家珍,但是这种精品式的审美教育是不健全的。

(二)审美体验

影视媒介利用声音和画面的基本传播方式,将一系列影像符号组织成虚拟现实。精神分析研究认为,观众通过全神贯注的亲和式审美可以完成身份认同、窥视、受虐等一系列审美体验。但是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间离式的审美方式,形成间离式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方式引自电视的审美状态。由于电视屏幕的面积小,观看环境明亮,观众行动自由,所以观众只能对它进行间离式的审美,形成间离式的审美体验。与之相对的是电影院中的全神贯注的审美状态,观众可以对影片进行亲和式的审美,这种审美体验被称为亲和式的审美体验。将这种审美状态引入课堂教学,是为了将被观赏的“影片”转换为被审视的“文本”,使其成为学习工具。它要求学生客观地审视文本,不跟随它的节奏、人物的情感行进;能够划分出单个镜头,而且能清楚地分析镜头的运动方式、编辑方式,画面的色彩、意象、构图等影视语言。影视研究者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电影的基点之一是:电影观众处于黑暗的环境下,一闪一闪的银幕对观众构成催眠效应。实际上这种效应也是由影视艺术本身的艺术手段构成的:当情节矛盾集中,所有悬念高度集中的时候;当快节奏的音乐与画面相伴的时候;当优秀的剪辑师组接武打动作的时候,要逃离这种“催眠”是很难的。这种审美方式也是有缺陷的,即审美体验的间断性,学生可以看到每个镜头间的“跳”,无法形成流畅的亲和式审美体验。这就影响学生们去体会由镜头组产生的情感和影像张力。因此学生应对课堂中的文本进行多次审美。在形成亲和的审美体验后,再运用间离式的审美方式去解构影像艺术手段,学习它们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三)审美文化

课堂语境下的审美文化完全针对影视文化,但这并没有打破审美文化的多元性。字幕技术、各种电视节目内容间的相互兼容帮助影视文化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将各种文化融于自身并通过影像表现出来。因而通过赏析文本来学习文化的影像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影像创作的文化素质。首先,影像文化和影像风格是凝聚在一起的,通过学习影视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影像风格甚至是创造一种影像风格。当学生们准备拍摄的时候,需要考虑“拍摄内容”和“表现形式”,“拍摄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影像风格决定着它的表现形式。例如,用DV拍摄表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拉斯·冯·特里叶提出的“DOG-MA95”宣言,提倡必须现场摄制,不得使用道具,声音不能与影像分离等。而另外一部分创作者则采取加大光比创造细腻质感等办法,用DV拍出电影效果,并用MTV式的剪辑,创造碎片感,追求“炫”的动感。其次,通过分析影视文化发展史,掌握影视文化新要素。从节目学的角度来说,从事电视编导的工作人员要开发新的节目形式。因而,加强文化敏感性才能保持自身专业素质。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75页。

篇5:基于美学视角的影视赏析课分析

关键词:美学 声乐艺术 内容 特征

声乐艺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需要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无论是从声乐的表现、歌词的内容还是乐曲的配合,其都要在美学上有所体现,将美融入到声乐艺术之中去。在对声乐艺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认识可以看到声乐艺术的不同侧重面。就美学角度而言,以美学的角度对声乐艺术进行研究,其无论从表现的内容还是体现出的特征都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带有着强烈的鲜明性,对于加深研究人员对声乐艺术的认识,提升声乐艺术的表演水平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美学视角下声乐艺术的内容

(一) 声乐艺术的文学之美

声乐艺术是由歌唱技巧、音乐伴奏、歌词创作等三个方面组成的,其中歌词的创作对于声乐艺术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是声乐艺术思想的传递与感情的体现。从美学的角度对声乐艺术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声乐艺术在歌词的创作上具有着明显的文学之美。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是语言的积累与表达,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以及思想内涵。而声乐作品中的每一首歌曲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都带有着一定的主题及意义。例如,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该首歌曲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表达对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同时在歌唱茉莉花的同时,其还传递出的是一种中国风味、中国特色。所以,在歌唱的创作上作者对茉莉花的美好与芬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且通过生动的语言应用使得听众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宛如眼前就出现了那么一朵茉莉花,芬芳摇曳,熠熠生姿。

(二)声乐艺术的韵律之美

配乐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其让声乐艺术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更加的具有感染力,当演唱者通过自己的诠释将配乐与歌词充分的展现出来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美感与享受。声乐艺术的配乐具有着一定的韵律之美,在进行配乐演奏的过程中,演奏人员通过各种乐器的应用,将一个个独立的音节联系到一起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富于表现力的乐曲。例如,歌曲《卡门》,乐队在对配乐进行演奏的过程中,通过跌宕起伏的音乐表达,使得演唱者的气势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卡门内心的感情也被融入到乐曲之中,随着卡门心绪的不断转变,乐曲的风格也在随着更替,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有力,让整个配乐节奏分明,感情充沛,带有着明显的美学特征。

(三)声乐艺术的情境之美

声乐艺术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经常会为听众营造出一种与歌曲相匹配的视听情境,这种情境的营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表演者通过自己的声音以及配乐自行营造。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舞台灯光布景进行营造。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情境的营造方式,其都具有一定的美感,让观众容于其中领会到声乐的魅力。例如,在欣赏百老汇歌剧《猫》的过程中,表演单位一般会在舞台的布景以及演员的服饰上下功夫,让观众在进场后自觉的融入到故事的氛围中去,同时,随着歌剧情节的展开,在演员们歌声的引导下,故事的情境将会愈来愈浓,让观众不住的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被声乐的魅力所折服。

(四)声乐艺术的声乐之美

好的作词作曲是声乐艺术质量保障的基础,但是歌曲的演唱水平才是声乐艺术最直接的体现。通过观察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歌曲同样的演唱方式,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嗓音可以演唱出不同的韵味,而这就是声乐艺术的美。随着现代音乐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传统音乐的翻唱成为了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而这就是对声乐艺术中声乐之美的有效体现。在聆听男声演唱的《我的歌声里》和听曲婉婷演唱的《我的歌声里》时,同样的歌曲,在不同声线的演唱下,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让人体会到了音乐的神奇灵动之处。

二、美学视角下声乐艺术的特征

(一)以人文本,和谐自然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并且可以进行艺术创作。声乐艺术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其创作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其对于声乐的把握往往都带有着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心理倾向。因此声乐艺术的发展一直都坚持着以人文本的理念。由此可见,声乐艺术中的美感也是从人类的审美情趣出发,并对声乐艺术中的美学色彩进行创作与描绘,使得声乐艺术与人的思想相统一,更加和谐自然。

(二)贴近生活,形式多元

艺术应与实际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没有生活的艺术是缺乏灵魂的艺术,同样没有生活的声乐艺术也不可能得到美学上的价值,获取艺术上的成功。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真正的声乐艺术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的声乐创作灵感多应是根植实际生活的。例如,歌手郑钧创作的歌曲《回到拉萨》,曲风悠扬洒脱,歌词简单直白,让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灵魂的振动。而这首歌曲之所以可以有如此强烈的影响力以及表现力,主要就是因为郑钧真正的对拉萨有所了解,并且在拉萨感受到了雪山、寺庙等真实的生活,因此才创作出了如此富有感情的作品。

(三)依托文学,文化厚重

在对声乐艺术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歌词的创作离不开文学的支持,因此文学色彩浓重,文化气息浓厚是声乐艺术最突出的特点。例如,在欣赏霍尊演唱的《卷珠帘》时,该歌曲采用了将现代文学加入古风元素的创作方法,使得该首歌曲中国风味十足。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含蓄与内敛,歌词精致而富有文学气息,让人听后获得回味悠长之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学与声音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关研究人员在对声音艺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声乐艺术进行多角度的把握,通过从美学视角下对声乐艺术的内容以及特征进行研究,找出发展声乐艺术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庄虹子.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声乐艺术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5).

[2]于鑫平.从美学角度谈论声乐艺术[J].文学教育(中),2014,(07).

上一篇:南京400作文范文下一篇:六年级学生养成教育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