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开发视角的中学政治课“一案到底”教学法应用研究

2022-09-12

在中学政治课堂中, 存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传统的讲授法、谈话法;新式的情景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近些年来, 案例教学法中的“一案到底”教学法在中学政治公开课中被多次使用, 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相比于零零散散的教学小事例而言, 以生活逻辑融合了整个框题的知识点, 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更好地建立起综合立体的知识体系, 这是其他教学方法不能比拟的。在“一案到底”的教学课堂中, 学生在跟随完整的跌宕起伏的教学案例感受、体会、思考, 在矛盾冲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内涵

“一案到底”教学法属于案例教学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中学政治课中, 传统地运用案例教学法通常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 “一理一例”甚至“一理多例”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而“一案到底”反其道而行之, “一例多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一个教学案例进行不同情节、环节的探索, 这种方式关注到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逻辑特征。

在学术界, 对于“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内涵定义众说纷纭。其中王秀萍老师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她认为“‘一案到底’教学是指以高中政治课堂中老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和课程所包括的知识点选择一则典型案例或材料为主线, 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帮助学生在讨论分析材料的过程中, 自主建构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式, 这里的一例, 不仅可以是一则案例, 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则材料甚至一个话。”我认为王秀萍老师给出的内涵界定很具体, 但是在案例的开发主体上存在片面性。

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不同, 其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而教学目的就是保证学生在现有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化。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观点的实际传授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以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点, 以理服人, 以理化人, 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熟练记忆和学科高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教师在课前会站在时代的前沿和学生的视角, 感同身受, 苦思冥想, 从而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 不可否认这种方法比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我们要正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不仅仅是教师“机械地迁就学生”, 这是舍近求远的做法;更应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理解与疑虑, 在探究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维困顿中, 向教师发出“求救信号”, 教师运用自身的知识阅历自如地引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这种刺激学生求知欲的方法才真正达到了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学生视角的“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开发与利用

基于教师视角的“一案到底”教学法有其一般性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主要包括分析教学内容、撰写教学案例、进行案例教学三个阶段。而转换开发主体后的方法步骤也和上述操作大同小异, 但是在基于学生视角开展教学案例之前必须多次应用基于教师视角开发的教学案例开展“一案到底”教学, 为学生提供示范, 从而使学生明确教学案例开发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基于主体学生开发视角的中学政治课“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实践性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 科学划分小组, 任务合理分配

此课堂模式的运行需要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组成案例开发团队, 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小组的科学划分, 主要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结组, 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 有助于学生的不同智能优势的发挥。组内经过讨论确定各自的角色定位 (主要包括组长、书记员、实践调查员、资料调查员等角色) , 教师主持框题的分配环节, 组间经过协商确定各自的任务框题。

在政治课堂中, 首先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基础知识掌握、实时记录能力进行异质分组分为8个小组, 每组6人;其次小组讨论决定各自的角色定位;最后由教师主持, 组内讨论, 组间协商, 选择出每组的任务框题, 在选择框题的过程中可能容易产生冲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抽签决定, 在此基础上如若还有不同意见, 可以在别组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内容互换。

(二) 师生交流探讨, 小组开发案例

在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之前, 组内成员需要同教师沟通, 充分理解内容框架和具体知识点, 在师生交流顺畅的前提下, 组内成员根据任务内容完成材料搜集和教学案例设计工作, 最终的案例设计需要教师和组内成员探讨确定。

此次我班的一个小组选择的任务框题是高中《经济生活》的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组内成员与老师讨论确定本框的主要知识点:储蓄存款的含义;利息计算公式;储蓄存款的分类及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和主要业务。组内同学对于不同的商业银行的业务向老师进行了咨询, 同时老师也鼓励他们走进银行, 将知识与生活相融合, 从而达到指导全班同学参与经济生活中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目标。组内同学也纷纷表示同意, 他们决定利用周末的时间走访不同性质的银行, 了解相关内容, 以此作为案例编写的根据。经过周六日的走访, 与教师的沟通, 最终确定的教学案例如下:

1. 情景一

高一学生小明的爸爸有一项科技发明, 税后收入10万元, 小明爸爸考虑到小明2年后上大学需要钱, 就决定拿出2万元存入银行。爸爸为了锻炼孩子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就让小明自己到银行开户存这笔钱。周末, 小明去银行存钱, 路上看到一家中国人民银行, 可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他, 他们不办理存款业务。小明很郁闷, 银行不是都可以存款的吗?

2. 情景二

听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解释, 小明只好另外找到一家银行。当他拿了身份证走进银行大厅时, …等候存款的中年人有30多个。小明想:可怜天下父母心。原来这些人存款的目的和我爸爸一样啊。

3. 情景三

等待了40多分钟, 轮到小明存款了。营业员问他:“请问您是存活期还是定期?”“爸爸没告诉我。”小明回答道。营业员就对他说:“你先到那边看看存款利率表再决定吧。”小明认真比较了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后, 选择存两年定期, 完成了爸爸交给他的任务。

4. 情景四

走出银行, 小明看到中国建设银行的广告是:“要住房, 找建行。”中国银行的广告是:“一卡在手, 走遍全球。”爱思考的他想:各商业银行名称各异, 原来是因为他们的业务不同。

5. 情景五

小明回家后,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爸爸, 爸爸夸他见识增长不少。同时, 爸爸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计算:南京市某银行在2016年一年中, 共向外贷款7000万元人民币, 平均年利率是5%;全年吸收存款8000万元人民币, 平均年利率是2.5%。在这一年里, 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50万元, 办公费用等支出30万元。这一年该银行的利润是多少?

(三) 实施案例教学, 学生激烈讨论

教师根据本组学生提出的教学案例进行实际课堂教学, 由于案例的真实性和生活性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全班学生参与和讨论, 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激活”课堂氛围。在此教学案例中, 小组同学将他们到访银行的所思所想以虚构主人公小明的经历为视角编写了五个情景, 这几个情景有机的将框题知识点串联起来, 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比如在第一个情景下, 全班同学也发出了同一个疑问: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不能存款呢?那其他的银行呢?在此时案例编写小组的同学将银行工作人员的解答向全班同学解释:中国人民银行 (The…People's…Bank…Of…China) , 简称央行,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 是国家机关。在国务院领导下,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它不包括储蓄存款的业务, 此业务只存在于其他商业银行中。同学们恍然大悟, 我也适时地提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储蓄存款, 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 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 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 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同学们真正将知识深入到内心, 纷纷表示以后存钱知道不能去央行啦!

(四) 教学难点生成, 教师引导化解

在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案例设计下, 学生认知观念上的疑难点很难提前预设, 而是在课堂讨论、头脑风暴中, 教学难点会时机性地应运而生, 即教学难点的产生和突破具有生成性, 这更要求教师要以丰富的知识阅历和以理服人的语言逻辑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在此次教学中, 在探究情境五时同学们提出了一个疑问:各商业银行的资金从哪儿来, 怎么会发放那么多的贷款呢?其实这涉及到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的知识, 我在解释的基础上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形象化的图标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五) 师生课堂总结, 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是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课上的积极讨论和广泛参与, 学生的知识体系还是相对来说比较模糊, 这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堂环节, 梳理知识体系, 在知识结构性内化的过程中升华主题, 实现中学政治课三维目标的实现, 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在本节课的最后, 我以自身的经历为大家说明了信用记录的重要性:自己曾经为朋友作贷款担保人, 但是朋友并没有及时还款, 所以自己的信用记录较差。以后难以开展贷款业务。以此告诫同学们“诚信既有利于方便个人的生活, 也有利于金融机构正常开展业务, 最终有利于维护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三、“一案到底”的教学反思

其实相较于基于教师视角的“一案到底”教学法, 以学生视角进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使用,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合作能力, 改善思维方式, 同时也使得教学案例不仅从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 而且在逻辑上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方法由于处于萌芽阶段, 没有进行全面推广,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完善。这种案例开发方式是基于学生具有较为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教师对学生的全面指导基础上, 通力合作完成案例的开发和运用。这不仅对于教师的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规划设计水平、参与程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这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必须落到实处, 而不是教师替学生思考、替学生设计, 学生不能只做知识的接受者, 还要做知识的探寻者和创造者。

摘要:“一案到底”教学法也叫“一例到底”教学法, 近年来在中学政治课中被频繁使用。传统意义上的“一案到底”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前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编写教学案例, 从而应用于中学政治课堂, 而本文创造性的转换主体开发视角, 从学生视角研究教学案例的开发和应用, 为“一案到底”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中的应用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一案到底,主体开发,中学政治课

参考文献

[1] 王秀萍, 谭英海.“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5 (14) :60-61+26.

[2] 高原.案例分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 2014 (12) :31-32.

上一篇:化工企业中小型储罐区设计探讨下一篇: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