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

2022-07-03

【摘要】十七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中国文化产业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梳理了2005年后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研究的主要成果,从文化产业概况、文化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产业模式研究六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国内文献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评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电影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 篇1:

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摘要:随着文化产业愈发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化产业竞争力问题也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广州市及国内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相关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制约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指标体系

一、引言

随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文化以其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渗透着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文化越来越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交融发展赋予了文化更加丰富的特征,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成为新常态。同时,技术的不断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规模化发展,文化产业孕育而生,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是一国文化的基本形态,不仅是一国提升自我“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而且正在演化为各国的产业实体。在文化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追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既有一般行业的产业共性,也有科普知识、传承文化,激发大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特殊性。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可以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实现文化产业自身实力的增强,提升竞争力;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外溢效应,通从而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底蕴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州市的支柱性产业,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零售业、文化服务业得到快速壮大,整体实力明显提升,文化市场异常活跃。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524.52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913.28亿元,占全市GDP的5.05%,文化产业俨然已经成为广州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对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和分析研究,对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综合相关学者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了解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找出影响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就此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促进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

二、文献综述

国内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的不足,难以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研究采取直接评价法。因此,采取多因素综合评价往往成为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方法,在对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得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也能够找出文化产业竞争力低下的原因。由于研究者在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时目标及决定要素的差异,在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也有所不同。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主要五种。一是以宋彦麟(2006)、李宜春(2006)、祁述裕(2004)、毕小青、王代力(2009)为代表,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或者改进的模型为基础构建文化产业评价体系。钻石模型或改进模型为基础并没有突出文化产业竞争力本身的结构模型,构建的指标体系的操作性和目标性有待遇进一步研究。二是以朱小娟(2001)为代表学者采取份额分析方法,通过市场相关份额等为评价指标直接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层次分析法过度强调市场份额来衡量竞争力,过于简单绝对化,难以概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三是以花建(2005)、王颖(2007)为代表应用层次分析法,花建构建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等要素评价体系,而王颖采取3×3模型构建19个产业能力指标体系等都是产业不同层次能力的表现。层次分析法能力体系的构建只是单纯的把潜在的竞争能力与其决定性因素简单的线性分析,难以紧密联系一起。四是以徐萍(2006)为代表,通过潜在和现在竞争力混合的评价方法,通过反映文化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规模、效率、效益需求基础等17项指标为基础形成评价的指标体系。混合的分析法虽然在分析上全面把握竞争力评价,但相关的指标体系可能会存在不合理的效应。五是以赵彦云(2006)、李卫强(2012)为代表,从文化产业的运行过程和运行环境的角度来评价,从市场、人才、政府、消费、科研、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把文化产业所涉及领域都囊括其中。但相关竞争机制的构建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尽管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国内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使用间接评价法时,指标的选取缺少相关的理论背景和科学依据,而被普遍使用的波特钻石模型,实际上也只是一种假说。同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过于宽泛,相关评价机制并不成熟,造成评价的不严密。

三、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变量说明

(一)指标体系构建

结合国内学者对相关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科学性、指导性、层次性、可定量化等原则,并考虑政策可操作性和数据可获得等,综合借鉴赵彦云、李卫国、毕小青的相关研究建立表1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由6大主要因子,15个影响因素,36个具体指标构成。

(二)变量说明

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选择上主要从文化实力、公共文化消費、市场收益、文化产出、文化资源与设施、文化创新与人才等六个方面。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并没有把政府纳入其中,主要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竞争力产生的是外部效应,而不是直接的影响因素。同时在具体指标的选取上也是根据《2016年广州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概览》数据的可得而形成36个指标。

四、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是用几个因子去描述相关指标和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就少数几个因素来挖掘原资料中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测度文化产业竞争力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子有哪些,在对比权重大小后得出因子的具体影响力大小。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由于城市之间文化产业相关数据的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本文在参考毕小青《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数据处理方法,选取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016年中国文化统计年鉴,及各市2016年统计年鉴、文化统计概览中的一些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选择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重庆、武汉和广州的数据排成一个36×8的矩阵,并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首先通过SPSS19.0软件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对系数矩阵进行KAO检验,得出KAO=7.86,说明所选择的相关系数关联性较大,适合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通过6个相关系数矩阵得出特征值、特征向量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2),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见表3),得出相关因子对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力大小。

由表2可知,根据计算得出6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68%可以看出,6个因子已经反映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评价体系中选择6个主因子可以代表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36指标。

由表3可知,通过旋转后的载荷因子分析后,在第一个主因子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施工项目数有较大载荷,其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到0.95;在第二个主因子中,电影观影人数、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书册文献外借册数都有较大载荷,超过0.5;第三个主因子中,电影票房总收入、文化艺术表演收入有较大载荷;第四个主因子中,报纸总印刷数、电视播出时长、文化艺术表演团演出场次有较大载荷,超过0.8;第五个主因子中,电影院数量、美术馆数量、艺术表演团、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有较大载荷;第六个因子中,文化创意与设计项目数、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副高级以上人数均有较大载荷。

通过所选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重庆、武汉等7个主要城市作为比较对象,应用表1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广州与之做比较。由表4,根据主要城市因子分析结构可知,广州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8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处于前列。广州文化产业发展也相对较为均衡,除去市场收益排名第五位外,在文化实力上排名第三位,公共文化消费排名第三位,文化产出排名第二位,文化资源与设施排名第三位,文化创新与人才排名第二位。

综上所述,广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在8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三位,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还是比较强。在6个主要因子中,广州文化产出、文化创新与人才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文化实力、公共文化消费、文化资源与设施虽然仅排名在北京、上海之后,但在得分上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而市场收益排在8个主要城市的第五位,是制约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市场收益、文化实力、公共文化消费、文化资源与设施等因素的支撑,巩固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与人才,提升广州文化产业整理竞争力,推动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五、提升广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国际文化枢纽城市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聚焦“三中心一体系”、“三大战略枢纽”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增强文化自信,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创新驱动与跨界融合,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强文化交往,扩大文化产品消费,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提升全球文化资源配置能力,擦亮“广州文化”品牌,将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枢纽城市。

(二)推动文化制度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优先向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实现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和保值增值。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許的文化产业领域。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文艺院团、演出场所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通过PPP模式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我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

(三)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促进商业模式互联网化。大力支持“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利用互联网整合开发资源。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文化创意企业深度融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鼓励传统文化创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手段,不断探索新型贸易和供应链模式。引导创意设计企业向状元谷、云埔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电子商务园区及平台集聚。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实施新媒体营销,实现虚拟网络营销全覆盖。

(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打造文化产业创新平台,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文化产业技术、产品、业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使广州成为国内甚至全球文化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发展的重要培育地;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大文化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交易,引进和培育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社会公信度的文化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为产权交易、产品展示、贸易提供成熟的全方位服务,全面实现文化市场各要素、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共享;建立文化贸易发展平台,围绕文化交易、服务供给、要素支撑等重点方向,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推动跨区域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卫强.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03).

[2]王猛,王有鑫.城市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35个大中城市的证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1).

[3]杨凤,欧阳博强,侯元元.基于因子分析的辽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J].经济师,2014(09).

[4]周锦,闻雯.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2 (02).

[5]杨晓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6(03).

[6]秦瑞英.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广州城市文化竞争力比较研究[J].开发研究,2013(04).

[7]毕小青,王代丽.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企业经济,2009(09).

[8]花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02).

[9]毕小青,王代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要素与分析方法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

[10]毕小青,王代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5).

[11]顾乃华,夏杰长.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2).

[12]李芳凝.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13]赵彦云,余毅,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4).

[14]戴钰.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3(04).

[15]徐咏虹.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7)[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作者:毛必文

电影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 篇2:

文化产业的国内研究进展述评

【摘要】十七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中国文化产业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梳理了2005年后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研究的主要成果,从文化产业概况、文化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文化产业模式研究六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国内文献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评述。这些研究时我国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聚;经济增长;文化产业竞争力

十七大以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化产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产业。也初步显现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潜力。据统计,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3479亿元,占同期GDP的2.85%。过去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在20%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超同期GDP增速约6个百分点。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整体来说,中国文化产业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在产业规模、产业链构建、人才培养、文化科技含量、品牌打造、融资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文化产业群体。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使中国文化产业从制造走向创造,从劳动型走向创新型,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达到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显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将对2005年后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做一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做一铺垫。

一、文化产业概况分析

当前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概况分析包括对于文化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主要以存在问题分析和提出对策为主。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

1 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吉华(2007)认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继续拉大、产业区域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割严重等问题。需通过进一步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制定更加有效的区域布局政策,才能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地区协调发展。高书生(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既存在于传统文化产业,也出现在新兴文化产业。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上,需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引导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合理化,也需鼓励各地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突出特色、体现差异。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

2 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杨吉华(2007)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概括为“缺、弱、变、散、乱、粗”,即部分政策的缺失,政策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策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针对性不强,政策不协调,政策可操作性不强,认为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玫策,需全面把握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我国的文化产业决策体制。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沙雪斌(2012)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制定者思想观念落后、产业政策相对滞后、政策的决策和执行过程比较粗放随意、政策缺乏稳定协调性等问题,认为需加强观念创新、产业结构政策创新和文化管理体制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3 研究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少峰(2012)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大都是“撮合型”的,缺少资源整合和产业链的形成,普遍存在产业集聚度低的问题。廖君等(201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盲目一哄而上、“空壳化”、“地产化”、同质化、投资大、回本慢、盈利难、高估历史资源等问题。管宁(2012)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出现的创意缺失、定位不清、管理失范等问题,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和文化产业开发中出现的急躁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需及时调整方向和策略,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的路径,确保文化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4 探讨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郑春荣(2010)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出口难、产业链不完整、融资渠道少、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需发展文化产业中介机构,鼓励文化企业跨国并购;提升文化产业园区的规模和管理水平,实现产业的集聚发展;建立规范的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机制,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实施奖惩结合的税收政策,吸引文化产业投资,保护民族文化;整合行业管理部门,提升行业协会的作用来解决上述问题。荆林波和李蕊(2011)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文化产业规划的实施效果与设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体制改革滞后、公益性与经营性界定不清,统计指标不健全、统计口径不一、年份断层现象严重,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投融资渠道不畅、中小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开发模式急待转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提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完整文化产业链,转变文化产业开发模式,完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文化管理部门和培养强大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对策建议。陈少峰(2012)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着文化制造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偏大、传统文化产业经营模式滞后以及文化内容产业激励不足等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对接和互动,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尹世杰(2012)认为我国目前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人的价值观不端正,需要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欧阳友权(2012)认为优秀人才稀缺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分析得出我国文化人才存在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需要拓新文化人才资源的配置路径,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主渠道作用。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单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王丽梅等(2006)、韩国春(2006)、黄浩和孙晓丽(2006)、刘启宇和刘红红(2007)、刘忠林(2012)等人的研究。

二、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一)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国内诸多学者对文化产业的集聚做了相关研究。王缉慈(2006)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在大城市集聚的现象,如法国巴黎的米兰时装周、美国纽约的好莱坞电影、日本东京的动漫游戏产业。香港的娱乐业等,认为文化产业在大城市集聚并非偶然,存在其规律。潘瑾和李釜(2007)认为文化产业集聚可形成规模经济,达到知识信息共享并产生溢出效应。蒋三赓(2009)系统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类型和特点。张振鹏和马力(2011)通过对伦敦、东京和迪斯尼公司产业集聚的案例解析,认为文化产业集聚具有优异的环境、功能带动作用和文化的根植性三方面的共性特征,并从竞争、资本积累和交易成本节约三个角度,归纳出文化产业集聚的内在机理。

此外,国内学者对于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有王洁(2007)基于2002-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产业部分子行业数据,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率CR4指标对我国文化产业以及创意产业部分子行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及创意产业所选子行业的集聚程度高于一般工业产业;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高,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低;音像出版、广告业、文化娱乐业、电视剧拍摄、文化艺术经纪代理的集聚程度较高。雷宏振等人(2012)利用行业集中度和赫芬达尔指数指标,基于200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测算了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发现东部沿海省市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高;经营性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比较高,但近年来其集聚程度在持续下降。而公益性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但其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

(二)区域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吴艳和陈秋玲(2006)通过分析上海18个文化产业群,提出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互动互利促成文化产业集聚形成。刘丽和张焕波(2006)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提出北京走文化产业集聚之路的途径及具体实施方式。宋泓明(2007)以文化产业集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冒艳玲(2008)则研究了湖南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问题,她在指出湖南文化产业组织现状和集聚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史征(2011)认为长三角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从产业萌芽到起飞的阶段。但文化产业领域普遍呈“小、弱、散”,情况还相当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竞争合力的有效形成,因此,提出加强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罗能生等人(2011)则对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发现长沙是湖南文化产业的主要集聚区,湖南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演变处于短期的下降趋势。梁君和陈显军(2012)计算了广西文化产业的集聚程度,发现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较高的文化产业主要有艺术科研机构业、群众文化服务业、图书馆业和其他文化及相关产业:较低的文化产业主要有艺术业、文物业、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和艺术教育业。

三、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一)文化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王乾厚(2008)通过应用生产函数构建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实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低。陆立新(2009)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1990-2006年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业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2375个百分点,长期来看,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文化产业投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蔡旺春(2010)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文化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候志德(2010)利用我国1994-2008年的数据,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GDP将增长51.8437亿元;文化事业费用总支出每增加1亿元,GDP将增长313.5206亿元,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李增福和刘万琪(2011)则实证发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力。文化产业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文化产业中的相关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文化产业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王林和顾江(2009)根据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陈石清、李健健和龚芳(2010)运用1991-2008年湖南省的有关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论证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状况,发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湖南地区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赵伟(2012)实证研究发现陕西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的产出弹性在3.75左右,即文化产业增加值提高1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3.75亿元,产出弹性和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并不大,对陕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没有规模化的显现。庞洪伟、巩艳红和徐爱燕(2012)实证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西藏GDP会增加0.91%,文化产业机构数量每增加1%,西藏GDP会增加0.35%。文化产业发展对西藏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张永明和聂春霞(2012)对新疆文化产业从投资、消费、规模、对经济的贡献和推动力等方面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有七个行业的投资比重和职工人数比重较小,有四个行业的投资比重和职工人数比重在不断下降,城乡居民对文教娱乐的消费较少,消费比重不断下降,文化产业对经济和就业贡献较低,但对经济有较强的推动力。郑仕华(2012)基于2007年的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的资料数据,实证发现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3423,文化产业发展显著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浙江省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

四、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目前,国内对产业或者行业的效率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制造业、银行业、服务业等领域,对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仅见到为数不多的文献研究我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王家庭和张容(2009)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对于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省市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规模效率尤为低下。马萱和郑世林(2010)运用DEA模型对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我国文化产业纯技术效率偏低。蒋萍和王勇(2011)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应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8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韩学周和马萱(2012)基于中国2000-2009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研究了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董亚娟(2012)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模型对影响我国文化产业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王家庭和高珊珊(2012)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4-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马跃如等(2012)利用2003-2008年省市数据,运用SFA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并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的作用。白积洋(2012)运用DEA及非参数Malmquist指数对中国各省份文化产业投资效率进行了静态比较与动态分析,发现中国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整体较低,原因主要是纯技术效率不高。

五、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包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等,其中以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为主。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花建(2005)概括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四大核心能力(整体创新、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七大内容(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关联、产业资源、产业能力、产业结构、产业环境),并在这7个二级指标下又细分了30个具体衡量指标,从而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邹志勇(2009)在分析齐鲁文化产业有关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拟定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的构建技术路线,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得到了一个包括宏观层面(政府要素和文化资源因素)、中观层面(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特色资源、运营效能因素)和微观层面(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创意能力、产品形式因素)的齐鲁文化竞争力理论模型。李雪茹(2009)依据VRIO模型,构建了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三个层次,共有4个一级指标:价值要素、稀缺性要素、不可模仿要素、组织要素,8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细分指标。姜彤彤和吴修国(2011)借鉴“钻石模型”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权重,设计出基于AHP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王玉玲(2011)则基于“钻石模型”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

1 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余毅和马文涛(2006)设计出由7个要素,27个子要素,共106个指标构成的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及大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了四个梯队的水平分布格局,上海、广东、浙江、深圳和北京为竞争力最强的第一梯队,但是多数省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均衡。竞争力优势分布呈两极分化的态势,广东、浙江等第一梯队的省市,基本上集中了大部分的优势要素。而另外一些较弱省份则集中了大部分的劣势要素。项卫星和周国梁(2010)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绩效、成长能力、政府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等角度,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庄锴和王虹(2012)通过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测算分析,发现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强的省份是广东,较强竞争力的省份有北京、浙江和上海,具有竞争力的省份有江苏、山东、福建和河南,剩下的其他省份均是弱竞争力。顾江和高莉莉(2012)从文化产业发展特性出发,构建了由7个方面21个指标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全国31个省市的数据为基础。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文化产业比较具有竞争力。梁君和黄慧芳(2012)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我国省级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得出了我国省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其GDP总量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又并非完全一致,各省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等结论。

2 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评价

李宜春(2006)用三个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五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集群、文化企业战略、政府行为),以及若干个竞争面和竞争力评价指标,构成了一个由5个一级评价指标,28个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结论是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与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符,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王毅(2007)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估指标模型。并据此测度分析了湖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数在全国排第4位,居前5强,在中部6个省中湖南排第2位。顾乃华和夏杰长(2007)构建了一个由3个模块、12个竞争面、14个竞争力评价点共同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模型,比较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长沙、武汉、苏州、天津等9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发现厦门、长沙、天津、武汉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低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曾咏梅(2009)建立了一套由优势、能力、市场三个层面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实证检验了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湖南文化产业中娱乐业竞争力最强,接下来依次是图书报刊出版业、广播影视音像业和广告业。邹志勇(2010)基于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进行了量表开发,通过对山东省从事文化产业单位企业问卷调查的因子分析,得到了齐鲁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量化指数为70.042,齐鲁文化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胡娟和钱峰(2012)构建了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对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发现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对一些发达省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李卫强(2012)则通过建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北京文化产业实力和市场收益竞争力最高,公共文化消费和人才研创竞争力次之,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位居第三,文化产出竞争力最低。

六、文化产业模式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文化产业模式研究包括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四方面研究,其中以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为主。

(一)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研究

郭玉兰(2007)探讨了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模式选择,认为山西各地可以考虑选择发展农村旅游模式、开发文化资源模式、开发传统工艺模式和创业发展模式。吴声怡和许慧宏(2007)认为福建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发展模式为:将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置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中,以福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人类生存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相统一为开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条件较好的若干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主导产业,做长产业链,并向其他产业渗透及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韩美群(2009)分析了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认为主要呈现出四种发展模式,即资源优势模式、资本技术模式、整合集约模式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胡攀(2009)认为目前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较为典型的有政府主导模式、完全市场化产业运作模式和资源依托模式,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总体是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这种发展模式存在局限性,认为下一阶段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应尽快地从政府主导转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韩虹新(2011)则介绍了韩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与发展模式,认为韩国文化产业以私人兴办为主、政府积极主导的这种模式在文化产业的管理、生产、融资、人才培养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是后现代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研究

郭新茹和顾江(2009)论述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定位、资源优化整合和顾客价值创造的三种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认为基于价值链定位的商业模式,强调“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基于资源优化整合的商业模式,强调资源的优化组合,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盈利;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强调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实现盈利。许莉和吴玥(2011)重点探索了三种适合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商业模式:特色文化资源带动模式、重点城市一增长极模式和联盟带动模式。其中。联盟带动模式又包括经济带带动模式、东西结合模式和中外合作模式。柏定国和陈鑫(2012)结合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认为目前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七种:产业集聚模式、产业链经营模式、品牌化经营模式、文化资本运作模式、跨媒体经营模式、平台运营模式和跨产业经营模式。田新玲(2012)分析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认为目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农业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农家乐”模式和“农业观光”模式)、以人文资源为依托的商业模式和文化产业集聚园商业模式。

(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

魏鹏举(2010)认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近80%融资是间接融资,主要以信贷融资为主,而以债券融资、股票融资以及风险(私募)融资等常见形式的直接融资目前规模偏小,在整体融资中的比例较少,未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是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的方向。龙怒(2011)介绍了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包括公共资金投融资方式(财政支出、税收优惠、文化基金)和市场资金投融资方式(风险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国际融资、社会捐赠)。认为云南可以借鉴美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来构建本地区的投融资体系。刘祥城和刘舒(2011)认为目前文化产业融资模式滞后,应努力构建以文化产业为精髓的横向泛行业的集群发展模式为平台,以重组融资、自主融资、互助融资等方式并行的新型融资模式。范晓宏和安定明(2012)认为要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一种多业互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具体是转变政府职能,多头并举,积极服务于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以基金为平台,整合社会资金,优化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结构。梁君和郑兴波(2012)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传统抵押贷款模式、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作为第三方担保机构的创新型抵押贷款模式、文化产业版权证券化模式和文化产业“权益拆分”模式,四个模式均存在一定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增加第三方担保机构、加强知识产权融资双方信息交流等来完善。张彬和晏丹(2012)则认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融资、金融机构信贷、私募股权投资和政府搭建公共投融资平台。并将中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与日本相比,得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尚存在诸多问题,可以通过积极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产业内投资基金或投资联盟、充分动员产业外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逐步完善投融资的法律保障体系来解决。

七、简评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而这其中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并且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因此,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解决目前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如何促使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化,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如何解决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的“缺、弱、变、散、乱、粗”的问题:如何确保文化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如何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如何拓宽中小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如何提高我国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以及文化产业竞争力:对于不同文化行业选择什么样的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如何发展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等。国内学者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显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上述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这要求今后要进一步深化目前的研究,可以考虑从微观视角切入来研究,基于一些案例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以发展我国农村文化产业为例,除了从宏观层面去研究目前我国以及某个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如何融资、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如何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等一系列问题,还可以考虑以问卷调查或访谈等形式实地去调研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村。也可以进一步考虑在每个地区调研汉族地区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包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农村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滞后的农村,寻找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农村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否可以借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滞后的农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借鉴。政府和相关主体具体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使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滞后的农村具备相应的条件。然后通过寻找共性和一般规律,再结合各地区的情况,得出当前中国究竟如何去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作者:阚大学

电影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 篇3:

浅析我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

【摘要】文章结合近几年来我国票房收入的状况来分析我国电影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通过分析,提出要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电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电影市场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票房收入;电影产业;竞争力

电影业是大电影产业,电影经济是大电影经济,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主体产业之一,电影是整个文化工业的创意核心。它为明星经济、唱片产业、广告业、演艺业、服务业等提供内容资源和经济动力,如何构建大电影产业观、如何培育和健全电影市场、如何提高电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一点,不仅对于我国电影业,而且对于中国整个媒介产业、文化产业的转型、整合和发展都可以带来冲击。本文拟从票房收入来分析我国电影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一、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影产业近几年来的票房收入状况

2003年我国票房收入10.5亿元左右。2003年,国产影片总票房已首次超过了进口影片的票房,把全国的前十名国产影片与进口片的前十名相比较,国产片票房超出进口片2100多万元。中国电影产业的总收入在2004年达到了36亿元,在这36亿人民币的总收入中,只有15亿元是电影票房收入。2005年底,电影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电影数据,中国电影产业总收入达到48亿元,票房收入为20亿——绝对数字增长了三分之一,票房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原地踏步。迄今全国已发展37条院线,加入院线的影院达1300多家,拥有的银幕超过2500块。我们可以将2003~2005年的票房收入前三名的国产影片与国外影片列表对比如下:

(二)以票房收入为例分析我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

我国电影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200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肯定更加让人乐观。当然,票房水平与韩国相比,与我国的人口规模相比,仍然令人相当悲观。2003年以前,内地电影市场的盈利的比例60%来自好莱坞大片,30%来自香港电影,仅有10%来自国产电影。随着电影产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2004年、2005年国产电影继续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除少数几部国产影片以外,多数国产影片的市场现状仍然是惨淡经营,能够上千万票房的影片屈指可数。应该说,200部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难以超越20部进口影片的票房收入。190多部的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不如4~5部国产大片的收入,这种严重的市场不平衡,一方面说明中国国产电影的制作与营销观念、水平、能力的不平衡,也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繁荣,仍然相当不利。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在于电影本身——电影市场产品仍然不够丰富。电影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类型也比较单一,武侠、爱情占据了商业电影的绝大多数。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电影导演、明星、制片人等仍然严重匮乏。导致中国电影产业活跃程度不足,市场规模也难以扩大。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多样化电影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英雄》《七剑》《十面埋伏》等影片都以其充足的商业元素和娱乐元素受到青睐,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高科技手段和明星化阵容使得它们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票房业绩。国产电影的海外竞争力不断增强。从上面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产电影在海外的票房收入是逐年上升,而且幅度挺大。这些海外票房成绩客观上提升了国产影片的海外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国产影片海外发行的议价能力,也有利于增加海外发行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我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挑战

入世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不仅指在设备等硬件方面,更多的还在“软件”——电影从业人员素质、电影的管理机制、全国电影市场的宏观规划和电影产业的营销等方面。近年来,国内生产了一批优秀影片,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尝试,在国际电影节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但国产电影的总体现状却不容乐观,据业内人士估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仅有10%~20%的影片盈利,约一半亏损,而这一阴影至今仍未有散去的迹象,一大批影片由于缺乏吸引观众的手段而难觅“知音”;另外,由于资金短缺,一些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0部影片的制片厂,一年才拍摄七、八部影片,而且其中仅一两部是自己投资拍摄,其余则靠社会投资才得以完成;已有的片子在市场上资金难以回收,又没有新的资金来源,于是就少投产,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引进的外国大片近年来又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电影市场。总之,国产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二)面临的机遇

从经济基础上看: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因而电影的生产和管理成本远远低于西方电影,这种低成本生产和流通作为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一种积极的经济策略。从文化上看:全球化环境下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从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中国电影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泛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则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国电影的文化交流空间,中国电影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从西方电影来看:近年来由于片面地走上数字虚拟化、大制作、单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电影的人文意味和社会公益品质都明显下降,为其他国家电影文化的乘虚而入带来了契机,中国电影也具备了时机优势。

从政策方面看:为进一步吸纳外资,2004年11月广电总局和商业部联合发布了《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43号令)和《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规定》(44号令)两个文件,由此不难预测,今后势必将有更多的国际资本被引进来参与影视合资制作(包括由外资合股的电影院线组建),文化开放的空间势必越来越大,这就为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化市场上的主体性拓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三、对提升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

国家应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电影法规、政策来保证电影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进入电影产业的优惠条件和激励机制,规范电影市场,促进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当更多地在法制框架内管理电影,多些宏观调控、少些具体干预,通过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和电影规律,加快体制机制改革,重塑市场主体从而提高电影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选拔和使用一批适应世界电影艺术、电影市场需要的创作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研究人才,克服中国电影人才老化的瓶颈,推动中国电影人力资源的整体升级。鼓励电影产业的竞争性和多样化,努力培育几个具有先进的制作生产能力、完善的发行放映网络以及较强的后电影产品开发经营能力的现代电影企业集团,以使它们在市场上相互竞争,形成较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以激活整个电影市场,从而使电影业成为系统的文化产业。

(二)高度重视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的作用

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善于从蓬勃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发现创作的主题,从平凡的社会生活中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从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中明确创作的方向,努力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农村题材作品的创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要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改变影院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提高服务设施和服务态度,如建立综合性影院和多元化、多层次的票价系统。

(三)不断加快电影产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要利用电影产业其他产业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资本为纽带,为电影业的多元化经营开拓思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产业——不仅要开放电影产业,而且还开放媒介产业,以发展数字电视、新媒体为突破口,促进以电影产品更新换代为核心的大媒介产业链条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像时代华纳、迪斯尼一样,逐步形成跨领域、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媒介集团。要走信息产业和娱乐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形成有商业价值的品牌,特别要和信息传媒产业中的网络部分紧密相联系,使中国电影保持高度的新闻性、文化性与时尚性,成为“新闻富矿”、“大众话题”、“社会时尚”、“娱乐先锋”。

(四)不断改革电影发行和放映市场

要打破电影生产、发行、放映业目前存在的脱节和对立状态,应该继续鼓励和支持电影业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形成制片与发行、放映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影、视、录一体化,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的目标。不断推进院线改革,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强化中国电影的发行能力。政府应该逐渐有限度地向外资开放发行领域,改变进口影片的垄断发行方式,鼓励形成多元投资的以发行为中心的大型投资—制作—发行一条龙的电影企业或者媒介集团,提高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发行和多媒体渠道扩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国电影产业链条中的“腰”的硬度。

(五)不断加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要积极创造和培育国内市场,扩充市场容量。要抓住国际社会渴望了解中国的历史机遇,扩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宣传力度,开发海外电影市场,积极争取电影二级市场,包括复映市场、电视播映、音像制品和其他附属产品的开发,同时注意把握国内电影与国际电影竞争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巴里·利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等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孙献韬,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张虹远.对外开放,对内放开——中国电影繁荣发展之路[J].中国电影市场,2005,(9).

[6]边涛.数字电影在中国呈燎原之势[J].综艺,2005,(11).

作者简介:李毅超(1978-),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团委书记,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竞争力。

作者:李毅超

上一篇:国际竞争工业设计业论文下一篇:习题课教学高等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