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的畜牧业论文

2022-04-19

协同发展的畜牧业论文 篇1:

襄樊市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总体思路与模式选择

[摘要] 本论文切合实际地提出了襄樊市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以及协同发展的五种模式。

[关键词] 襄樊市协同发展总体思路模式选择

襄樊市下辖3县、3市、3个城区和2个开发区,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万人,乡村劳动力180万人。作为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市之一,襄樊市具备一定农业基础,同时也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系列优势。适逢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如何同步发展至关重要。

一、协同发展总体思路

遵循既要“宜于人类生存”又要“促进生态平衡”的思想,立足于襄樊市“十一五”旅游规划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吴必虎与林峰的相关游憩休闲地带划分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把襄樊市同步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定位为:立足旅游,通过新农村建设,打造城市后花园。短期来看,离城区距离较近的乡镇(25公里以内)是优先发展区域,可以在开发旅游吸引物的同时,多发展农家休闲、娱乐、餐饮;距离较远乡镇可以适当在景区周边发展农家餐饮,但主要应以农业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为主,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以生态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荆山生态旅游区。确立总体思路的基本依据如下。

1.襄樊市版土界限

襄樊市是一个中等城市,其平面版图略呈平行四边形。其东线北端起自枣阳新市镇的白竹园寺林场,与随州相连;南端止于宜城市流水镇马头村,与钟祥相接,两端直线距离约109.5公里。西线北端起自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与河南相连,南端止于保康县马桥镇,与房县和神农架林区相邻,两端直线距离122.8公里。辖区南北纵距最远两端点,北端为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南端点止于南漳县东巩镇苍坪村,两端点直线距离约157公里;东西横距最长两端点,东端点起自枣阳新市镇的白竹园寺林场最东端,西端点至于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两端点直线距离约228公里。襄樊市城区几乎位于版图的中心。

2.襄樊市“十一五”旅游规划

《襄樊市“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未来五年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将襄樊市建设成为以三国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要发展方向,集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康体、科考等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并富有魅力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力图形成“一心、一环、三带、六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一心”指城市景观核心区;“一环”指环襄樊市区的城市近郊游憩带;“三带”指三国文化旅游带、大荆山生态旅游带、汉江风光旅游带;“六区”是指根据襄樊市行政区划范围,将其划分为谷城县旅游区、保康县旅游区、南漳县旅游区、枣阳市旅游区、宜城市旅游区、老河口市旅游区。

3.襄樊市“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襄樊市“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同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规划“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6.4%;全市转移农业人口5%,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农业与非农业比值由4:6提高到3:7;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等等。期间工作重点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畜牧业、粮食生产以及经济作物),调整农业结构;通过一县一品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优质小麦、水稻、油料、棉花、蔬菜、有机茶、食用菌、林果、畜禽、花椒等基地;坚持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广标准化技术,提高质量安全;加快发展非农产业,扩大转移就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

二、指导性原则

在上述襄樊市同步协调发展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有必要确定系列原则用以指导实际开发活动。下面根据国内外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预防性地提出以下几个重要原则(基本根据开发战略制定思路的顺序),期望能引起注意。

1.绿色发展原则

该原则充分体现了“立足旅游,通过新农村建设,打造城市后花园”的思想。强调在同步过程中,应具有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绿色保持、和谐共处等相关理念,并把这些理念融入具体开发实践之中,从而最终实现农村持续进步并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主导市场原则

旅游产品与一般产品的开发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普通产品可以运到消费地以方便消费,而旅游产品需要旅游者移动到产品所在地消费,它不会主动去适应市场,而要市场去适应它。另外,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垄断特征,可以满足消费者求异心理。基于此,从长远看,在核心旅游产品开发时,只有树立“主导市场”观念,才能设计开发出能引导市场潮流的旅游产品。而那些市场主导的短、平、快项目,只能作为辅助项目开发。

3.差异化原则

差异产生距离,产生美;也只有存在相对差异,才会避免千村一面,出现要素流动,发生合作;也只有具有独特魅力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态。这就要求在发展模式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异,你异我优的思路,尽力避免出现同类同质化现象,以个性取胜、特色取胜。

4.文化筛选原则

该原则主要是指在同步协调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冲突,弘扬优秀本土文化,尤其是在前期或中期应进行优秀文化评价筛选活动。在同步发展过程中,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文化冲撞并不一定力量均等,强弱势文化冲撞几率更大。这种情况下,必须遵循文化筛选原则去保护弱势文化之中的精品。

5.惠农原则

乡村旅游被很多国家认为是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以其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不仅可辐射周边农民致富,还可拉动较远距离的农民从事旅游运输、种植养殖和商品生产。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农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惠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必须始终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和终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发展旅游,以是否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为主要评价标准之一。

三、同步协调发展模式选择

作为一个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中等城市,面对众多优质及潜在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以及“中国乡村游”的大好形势下,找出一条合适的同步发展路子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通过城市带动、景区、明星城镇、特色村落建设,以及特色产业发展等可以有效实现二者协同发展。

1.城市带动型

这是因为城市郊区相对其它农村地区具有突出的发展比较优势。第一,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很早就明确提出,距离中心城市距离远近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也不同,而郊区主要功能是作为城市的菜篮子,为城市服务。第二,吴必虎在《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理论,认为大中城市周边200公里以内是城市居民周末度假高频区;而林峰19根据城市居民消费特点,对周边地域消费特点作了划分,并认为该范围内的农村都具备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基本条件。不仅如此,乡村旅游是一项主要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的旅游形式,城市居民构成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因此距离城市较近的乡村旅游景观具有临近市场的独特区位优势。《襄樊市“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构建城市近郊游憩带,可以抓住有利形势,加大郊区(距离市区25公里以内)旅游的开发力度,带动郊区发展。

2.景区带动型开发模式

大部分景区尤其是自然名胜风景区一般位于农村或城市郊区。但由于这些旅游目的地形象很好,加上政府对其重视,交通、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良好,可进入性极佳,客源长期稳定。依托这些著名景区,可以实现景区、农村、农民三方受益:首先,通过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发展;其次,可以减少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最后,能够进一步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區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于襄樊市而言,隆中风景名胜区、谷城薤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南河小三峡、南漳水镜庄、香水河景区、保康野花谷景区、枣阳白水寺景区、宜城楚都皇城、老河口梨花湖滨水景观等都可以作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景区(点)带动周边地区,以及乡村旅游发展。

3.名镇建设带动型发展模式

名镇建设带动是指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特色乡镇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进一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实现同步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1)拥有较雄厚的实力可以从长远考虑,自行论证开发,实现开发本地化;(2)开发本地化,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3)名镇建设与乡村旅游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襄樊市目前具有这样条件的乡镇如谷城石花镇、枣阳市吴店镇、南漳武安镇、宜城郑集镇、老河口仙人渡镇、保康马桥镇等等。这些乡镇或以经济见长、或以历史文化见长,皆可以作为特色乡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

4.特色村落建设促进模式

襄樊市在长期建设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系列非常典型的新型村落,如:历史人文型新村——枣阳市火青村,生态环保型新村——谷城县堰河村,资源开发型新村——保康县尧治河村,艰苦创业型新村——保康县堰垭村,旅游带动型新村——南漳县鱼泉河村,休闲农庄型新村——樊城区郭岗村等等。把这些特色村落视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更为有效地解决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加速产业非农转变进程。

5.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目前,襄樊市已初具规模的农村特色产业有保康反季节蔬菜、荆山山区茶叶、老河口水果、襄阳朱坡草莓、程河柳编等。把这些特色产业纳入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量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产业农庄,会达到双向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Z].襄樊政发[2006]33号

[2]襄樊市统计局.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EB/OL]http://xftjj.xf.cn/gb/2005.htm

[3]襄樊市农办.襄樊市“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05年11月

[4]襄樊市旅游局.襄樊市“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规划[EB/OL]

作者:唐克敏 舒伯阳

协同发展的畜牧业论文 篇2:

广东农业结构变迁

摘 要:广东省农业在产值结构上形成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协同发展的产值结构,但是,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偏低;在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趋势正在得到遏制,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协同发展;在产品结构上,种植业方面主要粮食产品稻谷的生产下降趋势正在得到遏制,主要经济作物产品糖蔗、花生生产有一定的增长潜力,蔬菜生产还有一定增长潜力,水果增长潜力不大。畜牧业方面主要产品猪肉、禽肉、牛奶、禽蛋的产量已经达到理想规模,增长空间不大。渔业方面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的产量还有一定增长潜力,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基本持平,养殖成为水产品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农业结构变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主要农产品结构

以2015年农业部制定颁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为标志,我国开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2016年4月,农业部又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本文研究改革以来广东农业结构变迁,目的是掌握广东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起点。我们从历年《广东统计年鉴》和《广东农村统计年鉴》收集相关统计数据,以1980年代表改革初期,以10年为一个时期,进行比较分析。

一、广东农业产值结构分析

农业产值结构指农业各部门创造价值的构成情况和比例关系,农业产值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等部门创造的价值构成。我们从产值的规模和产值比重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

(一)产值规模

我们首先分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1显示,1980-201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经历了快速增长,以当年价格计算,1980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26.3亿元,2014年为5234.2亿元,34年间增长40.4倍,年均增长率达11.6%。

分时间段来看,以1980年为起点,10年为一个时期,不同时期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不一。表2显示,“两位数”快速增长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进入21世纪已降至10%以下。2010-201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7%。由于广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已经很大,8-9%的增长速度不低,可能成为今后的“常态”。

表1  广东省农林牧渔业产值规模(单位:亿元)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26.3 600.7 1701.2 3754.9 4384.5 4656.9 4946.8 5234.21

种植业 82.6 298 714.7 1760.2 2042.2 2229.3 2444.7 2613.18

畜牧业 17.8 143.7 450.2 947.3 1146.4 1134.2 1106.9 1077.37

渔业 4.5 69.2 383.4 741.4 843 914 975.3 1080.31

林业 6.8 28.4 59.6 176.3 208.7 222.7 249.4 279.83

农林牧渔服务业 14.6 61.4 93.3 129.7 144.2 156.7 170.5 183.53

注:1980年、1990年、2000年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副业产值。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5年第309页。

表2  不同时期广东省农林牧渔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80-2014 其中:

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1.6 16.9 11.0 8.2 8.7

种植业 10.7 13.7 9.1 9.4 10.4

畜牧业 12.8 23.2 12.1 7.7 3.3

渔业 17.5 31.4 18.7 6.8 9.7

林业 11.6 15.4 7.7 11.5 12.2

农林牧渔服务业 7.7 15.5 4.3 3.3 9.1

资料来源:根据表1数据计算。

下面,分析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五个部门的产值。表2显示,1980-2014年五个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不一,分为四个层次。首先,种植业的产值规模最大,但是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低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其次,渔业、畜牧业的产值规模大幅度提升,增长速度最快,超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再次,林业产值规模有较大幅度提升,增长速度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持平。最后,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也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是增长速度最慢,低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分时间段来看,以1980年为起点,10年为一个时期,不同时期广东省农林牧渔业五个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不一。表2显示,20世纪80年代五个部门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世纪90年代五个部门产值增长速度均大幅度下降,只有畜牧业和渔业保持“两位数”增长;进入21世纪的头10年只有林业“一枝独秀”产值增长率达到“两位数”。2010-2014年,过去增长较慢的种植业、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两位数”,过去的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得到纠正。

(二)产值比重

广东省农业产值结构的传统特点是种植业为主。改革后,伴随发展市场经济,广东省农业产值结构发生变化(表3)。首先,种植业依然是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最大贡献者,但是,种植业产值比重大幅度下降,2014年为49.9%。其次,渔业和畜牧业的产值比重大幅度提升,2014年渔业、畜牧业的产值比重均为20%。再次,林业的产值比重在波动中保持稳定,2014年为5.3%。最后,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较大幅度下降,2014年为3.5%。

分时间段来看,广东省农林牧渔业五个部门产值比重的大幅度变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2010年以来波动变小,产值结构相对稳定。这表明,广东形成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协同发展的产值结构,但是,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偏低。

表3  广东省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单位:%)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种植业 65.4 49.6 42.0 46.9 46.6 47.9 49.4 49.9

畜牧业 14.1 24.0 26.5 25.2 26.1 24.3 22.4 20.6

渔业 3.6 11.5 22.5 19.7 19.2 19.6 19.7 20.6

林业 5.4 4.7 3.5 4.7 4.8 4.8 5.0 5.3

农林牧渔服务业 11.5 10.2 5.5 3.5 3.3 3.4 3.5 3.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根据表1数据计算。

二、广东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反映种植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播种面积构成。我们分别从播种面积的规模和比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规模

我们首先分析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改革以来,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表4显示,1980-2014年,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从5969.9千公顷下降至4745.0千公顷,减幅达20.5%,年平均增长率为-0.7%。

分时间段来看,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呈现加速趋势。表5显示,1980-1990年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0.5%,1990-2000年为-0.9%;2000-2010年为-1.3%。2010-2014年,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2%,显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趋势正在得到遏制。

表4  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5969.9 5671.6 5156.9 4524.5 4572 4629.6 4698.1 4745

粮食作物 4737.5 3996.3 3196.9 2531.9 2530.3 2540.1 2507.6 2507

经济作物 809.3 892.3 728.7 665.7 682.9 709.2 727.6 735.3

其他作物 423.1 783 1231.3 1326.9 1358.8 1380.3 1462.9 1502.6

注:广东省统计制度发生变化,2004年之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包括大豆,2004年起粮食作物包含大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对2004年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数据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大豆播种面积。

资料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5年第187-188页。

表5  不同时期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80-2014 其中:

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0.7 -0.5 -0.9 -1.3 1.2

粮食作物 -1.9 -1.7 -2.2 -2.3 -0.2

经济作物 -0.3 1.0 -2.0 -0.9 2.5

其他作物 3.8 6.3 4.6 0.8 3.2

资料来源:根据表4数据计算。

下面,分析不同农作物播种面积。表4显示,1980-2014年,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减幅达47.1%,年平均增长率-1.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减幅9.1%,年平均增长率-0.3%;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度提升,增长3.5倍,年平均增长率3.8%。

分时间段来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贯穿于三个10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大幅度减少发生在20世纪90年,其他作物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增长但是增速趋缓。2010-2014年,广东省不同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总体向好,表明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下降趋势正在得到遏制。

(二)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的传统特点是以粮食生产为主,改革后发生了变化。表6显示,1980-201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在波动中变化不大,其他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大幅度提升。201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为52.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为15.5%,其他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为31.7%。

分时间段来看,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比重的大幅度变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进入21世纪变化明显收窄。表明广东已经初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协同发展的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

表6  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成(单位:%)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粮食作物 79.3 70.5 62.0 56.0 55.4 54.9 53.4 52.8

经济作物 13.6 15.7 14.1 14.7 14.9 15.3 15.5 15.5

其他作物 7.1 13.8 23.9 29.3 29.7 29.8 31.1 31.7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根据表4数据计算。

三、主要农产品品种结构

农产品品种结构指农业主要产品的种类构成情况和比例关系。我们按照产业分别进行分析,判断主要农产品的标准是播种面积和产量规模。由于林业的产品比较复杂,可比性较差,我们没有分析林业的产品结构。

(一)种植业

1.稻谷。稻谷是广东省主要粮食产品,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75%以上。改革以后,稻谷生产大幅度下降。表7显示,1980-2014年,广东省稻谷播种面积由3730.7千公顷下降到1893.3千公顷,减少将近一半(49.3%),稻谷播种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2.0%;稻谷产量由1523.9万吨下降到1091.6万吨,减少近三成(28.4%),稻谷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0%。

分时间段来看,广东省稻谷生产下降呈现加速趋势。表8显示,1980-1990年广东省稻谷播种面积年均增长率-1.6%,稻谷产量年均增长率1.0%;1990-2000年广东省稻谷播种面积年均增长率-2.7%,稻谷产量年均增长率-1.0%;2000-2010年广东省稻谷播种面积年均增长率-2.1%,稻谷产量年均增长率-3.6%。2010-2014年,广东省稻谷播种面积仍有小幅下降,但是稻谷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表明稻谷生产下降趋势正在得到遏制。

表7  广东省稻谷生产(单位:千公顷;万吨;%)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稻谷面积 3730.7 3175.8 2412.7 1952.8 1940.9 1949.4 1908.8 1893.3

稻谷产量 1523.9 1687 1528.5 1060 1096.9 1126.6 1045 1357.3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农村统计年鉴》(1981-2015年)整理计算。

表8  不同时期广东省稻谷生产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80-2014 其中:

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稻谷面积 -2.0 -1.6 -2.7 -2.1 -0.8

稻谷产量 -1.0 1.0 -1.0 -3.6 6.4

资料来源:根据表7数据计算。

2.糖蔗。甘蔗是广东省传统的主要经济作物产品。甘蔗包括糖蔗和果蔗,广东省以生产糖蔗为主,糖蔗产量占甘蔗近90%。因此,我们分析糖蔗。改革以来,广东糖蔗面积变化不大,而产量较大幅度提升。表9显示,1980-2014年,广东省糖蔗种植面积由145.7千公顷增加到148.5千公顷,年平均增长率0.1%;糖蔗产量从834.7万吨上升到1308.8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3%。

分时间段来看(表10),广东省糖蔗生产大起大落,20世纪80年代大幅增长,20世纪90年代呈现负增长,21世纪头10年继续下降。2010-2014年广东糖蔗面积和产量恢复性增长,显示广东糖蔗生产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表9  广东省糖蔗生产(单位:千公顷;万吨)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糖蔗面积 145.7 279.8 159.7 136.4 140.6 145.5 152.9 148.5

糖蔗产量 834.7 2093.5 1137.6 1134.4 1202.7 1279.3 1358.8 1308.8

资料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5年第188页。

表10  不同时期广东省糖蔗生产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80-2014 其中:

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糖蔗面积 0.1 6.7 -5.5 -1.6 2.1

糖蔗产量 1.3 9.6 -5.2 -0.03 3.6

资料来源:根据表9数据计算。

3.花生。花生是广东省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品,占全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95%以上。改革以来,广东花生面积变化不大,而产量有较大幅度提升,表明花生土地生产率提高。表11显示,1980-2014年,广东省花生种植面积由368.8千公顷下降到357.4千公顷,年平均增长率为-0.1%;花生产量从50.0万吨上升到10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2.2%。

分时间段来看(表12),广东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波动幅度不大。2010-2014年,广东花生面积和产量增长速度创改革以来最高,表明广东花生生产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表11  广东省花生生产(单位:千公顷;万吨)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花生面积 368.8 324.0 331.1 328.5 334.4 343.2 351.0 357.4

花生产量 50.0 58.0 77.7 87.1 90.9 95.5 99.9 104.3

资料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5年第188页。

表12  不同时期广东省花生生产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80-2014 其中: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花生面积 -0.2 -1.3 0.2 -0.1 2.1

花生产量 2.2 1.5 3.0 1.1 4.6

资料来源:根据表11数据计算。

4.蔬菜。蔬菜是其他作物的主要产品,占其他作物播种面积80%以上。改革以后,广东蔬菜生产发展迅猛。由于历史统计数据缺失,以1990年为分析起点。表13显示,1990-2014年,广东省蔬菜种植面积从344.8千公顷上升到1502.6千公顷,增长3.4倍,年均增长率为6.3%;蔬菜产量从976.8万吨上升到3274.8万吨,增长2.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5.2%。

分时间段来看(表14),广东省蔬菜生产增长大起大落,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年均增长率约10%,2000-2010年降至约2%。2010-2014年广东省蔬菜面积和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表明广东蔬菜生产还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表13  广东省蔬菜生产(单位:千公顷;万吨)

年份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蔬菜面积 344.8 1010.1 1179.8 1208.9 1229.2 1306.9 1502.6

蔬菜产量 976.8 2214.8 2718.6 2851.0 2982.7 3144.5 3274.8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农村统计年鉴》(1981-2015年)整理。

表14  不同时期广东省蔬菜生产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90-2014 其中: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蔬菜面积 6.3 11.3 1.6 6.2

蔬菜产量 5.2 8.5 2.1 4.8

资料来源:根据表13数据计算。

5.水果。改革以后,广东水果发展迅猛,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表15显示,1980-2014年,广东省水果种植面积从118.3千公顷上升到1121.9千公顷,增长8.5倍,年均增长率为6.8%;水果产量从29.1万吨上升到1368.7万吨,增长48.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2.2%。

分时间段来看(表16),广东省水果生产增长大起大落,呈现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广东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两位数”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跌落14-20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进一步下跌至今。这表明,广东水果增长潜力不大。

表15  广东省水果生产(单位:千公顷;万吨)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水果面积 118.3 644.7 1001.6 1084.8 1096.6 1100.2 1119.8 1121.9

水果产量 29.1 328.6 643.5 1128.7 1205.1 1279.1 1368.7 1438.5

资料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5年第200页。

表16  不同时期广东省水果生产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80-2014 其中: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水果面积 6.8 18.5 4.5 0.8 0.8

水果产量 12.2 27.4 7.0 5.8 6.3

资料来源:根据表15数据计算。

(二)畜牧业

1.猪肉和禽肉。猪肉和禽肉是广东的主要肉类产品,猪肉占肉类产品产量约三分之二,禽肉占约三成。表17显示,1980-2014年,广东省猪肉产量从62.6万吨上升到282.6万吨,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率4.5%;禽肉产量从29.0万吨增长到131.9万吨,增加了3.5倍,年均增长率为4.6%。

分时间段来看(表18),广东省主要肉类产量增长呈现下降趋势。统计资料显示,1980-1990年广东省猪肉产量年均增长率为8.8%;1990-2000年为3.6%;2000-2010年为2.9%;2010-2014年进一步降至0.6%。1980-1990年广东禽肉产量年均增长率为6.4%;1990-2000年为7.9%;2000-2010年为2.9%;2010-214年呈现负增长。这表明,广东猪肉、禽肉产量已经达到理想规模,今后的增长空间不大。

表17  广东省主要肉类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猪肉 62.6 145.4 206.9 275.5 271.0 276.4 277.8 282.6

禽肉 29.0 54.0 115.5 153.0 150.3 153.5 143.0 131.9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农村统计年鉴》(1981-2015年)整理。

表18  不同时期广东省主要肉类产量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80-2014 其中: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猪肉 4.5 8.8 3.6 2.9 0.6

禽肉 4.6 6.4 7.5 3.2 -3.6

资料来源:根据表17数据计算。

2.牛奶和禽蛋。牛奶和禽蛋是广东畜牧业的主要产品。在计划经济年代,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牛奶禽蛋的产量规模很小。改革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牛奶,牛奶和禽蛋的产量迅猛增长。统计资料显示,1980-2014年,广东省牛奶产量从2.2万吨上升到13.5万吨,增长了5.1倍,年均增长率为5.5%;禽蛋产量从11.5万吨上升到33万吨,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率为3.1%。

分时间段来看(表20),广东省牛奶、禽蛋产量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快速增长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此后增长速度逐渐变缓。2010年以来广东省牛奶产量基本稳定,禽蛋产量呈现负增长,显示广东省牛奶、禽蛋产量达到了一个理想规模,今后的增长空间不大。

表19  广东省牛奶禽蛋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牛奶 2.2 5.5 9.2 14.2 14.2 13.7 13.8 13.5

禽蛋 11.5 18.8 33.1 34.4 34.8 31.8 32.3 33.0

资料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5年第276页。

表20  不同时期广东省牛奶禽蛋产量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80-2014 其中: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牛奶 5.5 9.6 5.3 4.4 -1.3

禽蛋 3.1 5.0 5.8 0.4 -1.0

资料来源:根据表19数据计算。

(三)渔业

1.水产品产量。改革以来,广东水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表21显示,1980-2014年,广东省水产品产量由63.3万吨上升到836.5万吨,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率为7.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由41.5万吨增加到450.8万吨,增长了9.9倍,年均增长率7.3%;淡水产品产量由21.8万吨上升到385.7万吨,增长了16.7倍,年均增长率8.8%。

分时间段来看(表22),20世纪80-90年代广东省水产品产量(包括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 “两位数”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大幅度下降。2010-2014年广东省水产品产量增速小幅提升,表明广东省水产品产量还有一定增长潜力。

表21  广东省水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水产品 63.3 207.6 593.2 729.0 762.5 789.5 816.1 836.5

1.海水产品 41.5 124.5 360.5 401.5 418.2 432.3 442.4 450.8

(1)捕捞 40.8 110.7 191.5 152.4 152.6 156.6 155.4 156.4

(2)养殖 0.7 13.8 169 249.1 265.6 275.7 287.0 294.4

2.淡水产品 21.8 83.1 232.7 327.5 344.3 357.2 373.7 385.7

(1)捕捞 0.9 4.2 13.5 12.8 12.8 13.1 13.0 12.6

(2)养殖 20.9 78.9 219.2 314.7 331.5 344.1 360.7 373.2

资料来源:《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5年301页。

表22 不同时期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年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1980-2014 其中: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2010-2014

水产品总产量 7.9 12.6 11.1 2.1 7.9

海水产品 7.3 11.6 11.2 1.1 7.3

淡水产品 8.8 14.3 10.8 3.5 8.8

资料来源:根据表21数据计算。

2.水产品结构

第一,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结构。水产品由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构成。改革初期的1980年,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在水产品产量中的构成比例大约是2:1。由于淡水产品产量增长相对较快,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的构成比例发生变化,2010年以来二者基本持平。

表23   广东省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构成(单位:%)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海水产品 65.6 59.9 60.8 55.1 54.8 54.8 54.2 53.9

淡水产品 34.4 40.1 39.2 44.9 45.2 45.2 45.8 46.1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根据表21数据计算。

第二,捕捞和养殖产品结构。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都分为捕捞和养殖。改革初期,海水产品基本是捕捞,淡水产品基本是养殖。改革以来,伴随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海水产品也以养殖为主。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捕捞占海水产品产量98.3%,养殖仅占1.7%;到2014年,捕捞占海水产品产量34.7%,养殖占65.3%。

表24  广东省水产品捕捞和养殖的产量构成(单位:%)

年份 1980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1.海水产品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海水捕捞 98.3 88.9 53.1 38.0 36.5 36.2 35.1 34.7

(2)海水养殖 1.7 11.1 46.9 62.0 63.5 63.8 64.9 65.3

2.淡水产品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淡水捕捞 4.1 5.1 5.8 3.9 3.7 3.7 3.5 3.3

(2)淡水养殖 95.9 94.9 94.2 96.1 96.3 96.3 96.5 96.8

资料来源:根据表21数据计算。

四、结论

(一)农业产值结构

改革以来广东省农林牧渔业产值(总产值和部门产值)经历了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已降至10%以下。由于广东农林牧渔业产值的规模很大,8%-9%的增速不低,可能成为今后的“常态”。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值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产值结构为5:2:2。广东形成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协同发展的产值结构,但是,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偏低。

(二)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

改革以来广东省主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不断下降,1980-2014年减幅达20.5%。从构成来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一定程度下降,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以粮食为主的传统播种面积结构发生了变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的构成比例大约是5:2:3。目前,广东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协同发展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趋势正在得到遏制。

(三)主要农产品结构

1.种植业。稻谷是广东的主要粮食产品,改革以来稻谷面积和产量大幅度下降。目前,下降趋势正在得到遏制。糖蔗、花生是广东主要经济作物产品,增长起伏,目前还有一定增长潜力。蔬菜、水果是改革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增长呈现下降趋势。目前,蔬菜还有一定增长潜力,而水果的增长潜力不大。

2.畜牧业。猪肉、禽肉、牛奶、禽蛋是广东省畜牧业主要产品,改革后经历了快速增长,但是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已经达到理想规模,今后的增长空间不大。

3.渔业。改革以来广东渔业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增速大大放缓。广东渔业水产品还有一定增长潜力。结构上,改革初期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大约是2:1,目前二者基本持平。改革初期,海水产品基本是捕捞,淡水产品基本是养殖。改革以来,伴随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方式变化,养殖也成为海水产品的重要来源。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

发[2015]2号)[N].农民日报,2015-02-11.

[2]张兵,刘丹.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关注的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2013(08).

[3]高强,孔祥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J].

改革,2014(11).

(责任编辑:熊 飞)

作者:傅晨 项美娟 宋慧敏

协同发展的畜牧业论文 篇3:

都市圈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一、都市圈外围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都市圈外围中小城市发展需要得到普遍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位处都市圈较外圈层的中小城市,是未来打造“外围反磁力中心”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与中心城市共同打造多核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格局。

未来的竞争是区域的竞争,融入区域发展塑造竞合新格局是中小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单体城市关门独自发展的历史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式,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需要融入城市圈群发展、国家大局发展与世界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新格局中。

二、应兼顾都市圈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协同发展对策的差异

都市圈发展有其共通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应注意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都市圈,其内部协同发展对策也应有所差异。

纵观都市圈发展阶段规律及特征,对于培育型都市圈,将以发展为主要内容,继续加强中心城市和都市圈整体的经济实力,以提升都市圈的总体发展质量,采用的引导政策主要为提升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实力的政策,以激发市场作用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为主。

对于发展型都市圈,将以发展、协调为主要内容,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同城化发展,采用的引导政策主要为打破行政壁垒,以政府主导的跨行政区合作为主,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成熟的一体化市场,如都市圈一体化的资本市场、消费品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旅游市场,构筑都市圈内的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通过区域内以交通为核心的都市圈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的构筑,引导城乡建设、产业布局、要素流动;促进空间形成圈层放射状结构。

三、绥化在哈尔滨都市圈中的地位角色

(一)绥化市基本情况

綏化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松嫩平原腹地的寒地黑土核心区,松花江、呼兰河两大水系滋养着“二山一水七分田”。南靠省会哈尔滨、北倚边城黑河、西接油城大庆和鹤城齐齐哈尔、东连林城伊春,是黑龙江省的地理中心、重要交通枢纽,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草食畜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农业及农业加工业长期以来都是绥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哈大绥”成长三角与哈尔滨都市圈中的绥化

1、“哈大绥”语境下绥化迎来新发展机遇

在黑龙江省区域发展格局中,哈大齐工业走廊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绥化在其中扮演重要节点城市的角色,工业、贸易业、旅游业方面有不同程度的相对优势,但实际上,绥化市域内仍然以肇东市(县级市)较为突出,绥化市话语权相对较弱。而2017年,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学会创新性地提出构建“哈大绥”黄金三角城镇群。金三角的提出,让绥化得以与哈尔滨、大庆相提并论,而哈绥铁伊客运专线的建设运营,将从实质上推进绥化融入区域核心增长极,逐渐形成全新的区域发展格局。

“哈大绥”三地地缘相近。在空间距离上,哈尔滨、大庆、绥化共同构成的彼此相距约100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绥化市与哈尔滨市、大庆市文化同源、历史同根、人心同向、发展同步,是日益崛起的区域重要的“成长三角”。在地理关系上,“哈大绥”三个地级市地域相连,同处松嫩平原核心区,绥化处于哈尔滨市的“上风上水”地区,位于哈尔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松花江的上游支流呼兰河流经绥化至哈尔滨市,对松花江水域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历史沿革上,三个地级市之间彼此联系由来已久。绥化撤地设市较晚,曾经名为绥化行署,而绥化行署源自于松花江行署,与哈尔滨市历史渊源颇深。大庆市源于绥化。

“哈大绥”三地各有千秋。发展至今,绥化、大庆、齐齐哈尔与哈尔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其中,哈尔滨重点强化对俄开放合作、物流集散、创新引领等功能;打造哈尔滨都市圈;提升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与哈长发展主轴和哈大齐牡发展带等周边城市联动发展,建设成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东北亚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旅游名城。大庆重点建设成为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齐齐哈尔着力打造重型装备制造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生态旅游基地。而绥化作为哈长城市群北部重要节点城市,在绿色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寒地黑土生态宜居等方面形成了较明显的相对优势。

可以看到,在产业分工上,绥化尚未完全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在产业链中发挥关键环节作用的仍以绿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实力、话语权较弱。未来要占据更高的位置、更稳的地位,物流集散、生态产业注重聚焦和哈尔滨的协调。

2、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为绥化发展赋能

哈尔滨都市圈是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中心,“一小时”通勤圈(100公里左右)为半径,主要包括哈尔滨市区及周边的阿城区、双城区、五常市、尚志市、宾县、肇东市等6个县、市、区。近年来,哈尔滨最新提出了打造“一小时两小时经济圈”概念,并上升为省委、省政府层面的重大战略部署。经济圈更强调经济、人等要素的流动强度,其中一小时经济圈相当于哈大绥金三角层面的以哈尔滨为核心的圈层结构语境,两小时经济圈已远超出哈大绥三市范围,是更广区域层面的概念。

一直以来,绥化全域只有肇东、安达两个县级市发展较好,其他地区相对落后,这与肇东、安达位于哈尔滨—大庆发展轴线上密切相关。但伴随2021年规划的哈绥铁伊客运专线开通后,绥化市区及望奎、庆安部分地区也进入哈尔滨都市圈时距范围,将对绥化市区及附近区县的区域地位和发展条件带来直接利好,“哈大绥”这一提法具备更强现实意义,绥化发展也将迎来更多可能。

3、绥化在哈尔滨都市圈中应扮演的主要角色

着眼区域发展需求与未来态势,绥化在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中发挥的主要作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做大都市圈规模,增强区域影响力和在全国的话语权。在哈尔滨市迁入流动人口来源占比中,绥化市占15.9%,排名第一;大庆市占比9.44%,排名第四。打通快速交通大通道,建立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将绥化纳入通勤圈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哈尔滨集聚要素的腹地范围和人口基数,此时绥化需进一步破除“一亩三分地”行政分割思想,减少因行政区划制约导致的发展协调难度。

当好哈尔滨人的“菜篮子”。绥化是哈尔滨重要的农副产品“供货方”,保障哈尔滨农副产品餐饮需求。“哈大一体化”发展缺少绿色元素,如果没有绿色农产品的充足供应,“哈大一体化”发展这个“圆”就画不圆,而绥化正好具备这个优势,绥化的寒地黑土品牌已经写入了中央文件,已经叫响全国大江南北,绥化是闻名全国的绿色物产之乡,能够为哈尔滨、大庆提供丰富的绿色有机食品。

保护好哈尔滨的上风上水。从常年风向频率来看,绥化处于哈尔滨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呼兰河作为松花江的重要上游支流,处于哈尔濱上游,绥化的产业发展、生态保育和环境治理将对下游的哈尔滨市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推进水污染联防联治,加强松花江干支流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共同打好松花江流域“碧水保卫战”;共同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特护期内与哈尔滨同步启动应急预警响应,在重度大气污染预警情况下,协同采取紧急临时措施,共同打赢区域“蓝天保卫战”。

完善区域城镇体系格局,强化梯度传导。哈尔滨都市经济圈内外围城镇人口规模最大在20万左右,缺少50万人口规模的次级城市,尚未形成理想的“金字塔”格局。中等城市的缺乏必然会造成哈尔滨市“一只独秀”的都市圈发展状况,随着都市圈发展阶段由初级步入中级并进一步走向成熟,这既不利于哈尔滨城市功能的疏解和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也不利于整个地区的协调发展,不利于都市圈走向多中心高等级均衡的成熟阶段。绥化、大庆建成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发挥对都市圈发展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为哈尔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相应支撑。哈尔滨现代产业体系包括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生物医药、特色文化和旅游等4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以信息、新材料、金融、现代物流等4个优势产业为重点,现代产业体系一定是以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区域市场,因此绥化对哈尔滨现代产业体系的相应配套及消费也是哈市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四、绥化融入哈尔滨都市圈的主要发展策略

结合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的总体定位,未来绥化发展重点实施区域协调统筹战略、绿色引领发展战略、农业因“土”制宜战略、中心集聚崛起战略。基于战略整合的核心发展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践行山水林田湖草命运共同体,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共治共保

一是共同保护松花江、呼兰河、小兴安岭等跨行政区重要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推动流域生态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二是推进环境协同防治。推动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共同制定重点跨界水体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保障区域空气质量达标。三是协商建立区域污染防治和利益协调机制。在“哈大绥”地区及伊春推行统一的生态环境标准,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测监控“一平台”,统一环境监管执法。四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水流、森林、山岭、荒地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全要素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促进资源环境产权公平交易。推动“哈大绥”三地组织开展区域空间生态资源普查和生态环境评价工作,构建包括湿地、河流、森林等公共生态产品价值的科学评估核算体系。

(二)提高要素在区域间流动效率,推动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全力构建快速通达交通网,加快打通“哈大绥”黄金三角大通道,并强化现有通道硬件设施支撑。重点围绕哈尔滨一两小时经济圈发展布局,合理构建成网成环、功能完备、分工合理、保障有力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实现哈大绥三市高速网络贯穿闭合。规划形成“两高四铁”的铁路网布局,完善公路网布局,并积极谋划航空发展。

(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都市圈公共服务设施均衡配置

100公里是绥化重要的距离优势,毗邻哈尔滨市,但又具有较完整的体系和自主发展权,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可以相对完善,具备配套高等级大服务半径服务设施的条件和需求。未来应充分考虑绥化人口变化趋势,重点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与人口变化相匹配,建立与人口变动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探索与哈尔滨市、大庆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包括组织对口帮扶、组织开办分校、分院等方式,深入持续推进目前已开展的联合办学、医疗联合体等模式。

(四)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

一是巩固提升“菜篮子”工程。充分借助绥化“寒地黑土”品牌优势,以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粮食种植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绿色有机种植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驴、肉羊养殖,为哈尔滨、大庆提供更多、更加优质的农特产品,保障好哈尔滨、大庆绿色食品的供应和安全。二是与哈尔滨市补位发展。充分发挥“寒地黑土”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发挥传统农业大市、种植业历史悠久、农业总量优势、绿色(有机)食品面积优势,打造品牌系列产品,做强精深加工。培育做强生物医药产业,立足农副产品提取加工产业基础,在淀粉加工(果葡糖浆)、工业大麻(大麻二酚)等特色领域做出亮点。发挥餐饮服务低成本优势,发展都市田园综合体,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旅游等。三是与哈尔滨市错位发展。重点在旅游业方面形成错位发展格局,探索发展农业科技教育旅游、特色民俗旅游,森林风情旅游,积极培育文化休闲娱乐业和文化体育旅游业,打造成为哈尔滨、大庆等地市民最佳的康养旅游休闲基地。争创国家农业公园等品牌,谋划农业嘉年华、特色节事等活动。深入挖掘温泉、冰雪、水域、民俗、生态农业等多种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吸引哈尔滨旅游客群分流,创建绥化旅游品牌。

(五)商贸物流规模化发展

立足哈尔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绥化未来重点为以哈尔滨为重要节点的区域商贸物流系统提供配套服务,着力打造哈尔滨向北开放的北部商贸物流网络重要节点。一是加快建设跨境物流体系。利用“哈欧”班列和“哈绥符釜”陆海联运通道加快外贸进出口货物大进大出,依托绥化保税物流中心、营口港绥化内陆港、肇东农业保税物流等国际物流项目,建设跨境物流产业园区、物流配送节点。二是努力培壮外贸主体。抓好玉米加工产品、亚麻制品、绿色食品等进出口基地建设,安达国际贸易城等跨境电商平台建设,让更多企业在跨境产业链中获益。持续扩大对俄合作,深化对俄耕地、林木、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利用俄罗斯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平台,扩大对俄经贸规模和领域。三是着力推进贸易便利化。依托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绥化保税物流中心,加强与哈尔滨、黑河、绥芬河等地的自贸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及保税区的密切合作,探索检验检疫等口岸业务向绥化市延伸的措施办法。四是立足区域物流运输需求。建设铁路物流枢纽,探索与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合作共建。随着区域对外贸易需求增大,对标哈尔滨、大庆等地装备制造、化工产业产品运输需求,共建区域物流协同系统。积极承接物流集散中心、专业市场等载体外溢。

(六)主导产业外向化发展

未来绥化需更多地依靠自身内生动力的挖掘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在区域中的崛起。加快对外开放是绥化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特别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农产品加工优势,聚焦国际合作领域,通过充分对接哈尔滨自贸区、深哈产业园等平台,借助黑河口岸发展进入新阶段,进一步加快绥化本地特色优势产业“走出去”。

(七)科技人才共享化發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吸引一批已结题、未转化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绥化转化应用。围绕农业生产、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领域布局一批中试基地和监测分析平台,加快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构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的应用链。加强与国家和省科技成果网、技术转移网络等平台机构的联系对接,加快对接哈尔滨科技大市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活动。积极对接哈尔滨、粤港澳大湾区,谋划与哈尔滨市、湛江市对口人才技术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模式、创建“科创飞地”“反向飞地”等,推进企教融合、产学研平台建设,建立科技人才资源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资源互通和共享,依托战略产业开展创新主体协同。

中小城市特别是位处都市圈内的中小城市,其发展需从系统和区域角度战略高度着眼,通过错位发展、补位发展等方式强化产业分工协作,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并把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治放在突出位置,勇于探索机制创新,探索走出中小城市融入区域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如果区域一体化政策尚不明朗,协同发展也将是未来的主基调,面向不同发展情景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有利于中小城市及时应对变化因素并调整策略,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真正推动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作者:王雪娇

上一篇:收费权利诉讼保障论文下一篇:音乐师资声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