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初中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文言文句式初中范文

初中文言文句式教学案

武汉市新洲思源学校

周国安

教学目标:文言文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和被动句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 „„,„„也”、“ „„,„„者也”、“ „„者,„„”、“ „„,„„”、“„„,„„者”等形式。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③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⑤夫战,勇气也:“作战,是(要)勇气的”。

⑥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 “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非此即彼。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⑧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二、学习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 2.“为”“为„„所”表被动。如:

①山峦为晴雪所洗。

②为乡里所患。

三、学习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子何恃而往?”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宋何罪之有?”“子曰:何陋之有?” “唯利是图”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何以战?” “夜以继日。”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者”使定语后置。“„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人有鬻矛与盾者” (3)中心词+数量词。 (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多以“于”为标志。例如:①青,取之于蓝,胜于蓝。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 ③战于长勺 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美哉,我少年中国。”“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四、学习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人)无御之者。”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以一战”省了宾语,应为“可以(之)一战”;

4.省略介词宾语。如:“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之)咨之。”

5.省略介词“于”。如:“先(于)天下之忧而忧,后(于)天下之乐而乐。”

五、动手练习:

(一)、填空 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

)分(

)人。”

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二)辨析下列句式,并试着准确翻译。

1、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3、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邹)忌不自信。

6、能谤讥于市朝

7、臣本布衣。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且焉置土石?

10、一言以蔽之

11、僧之富者不能至

1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3、问女何所思?

14、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15、帝感其诚。 部分答案:1.楚王问:“被捆绑的人是干什么的?”2.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3.我不能让富裕的江南(吴国),十万老百姓,受别人控制。4.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5.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美)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6.蔽:遮,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12.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一道(指有共同的志向)呢?14.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帝感其诚”是被动句,无标志,译为“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六、小结

第二篇: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固定句式总结 所谓固定句式,是文言文表达中的一种习惯用法。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列出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三篇:文言文倒装句式

文言文复习资料——倒装句式

一、 谓语前置

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甚矣,汝之不惠!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二、 宾语前置

1、 动词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前。

否定词是“不、弗、未、非、否、勿”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

古之人不余欺也。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它们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前提,以加重语气。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

2、 介词宾语前置

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与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 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余是以记之。 .一言以蔽之。 ..③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

三、 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求人可使报秦者。 .

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而+定语+者”格式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中心词+之+定语”格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 介词结构“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 介词结构“以„„”(不多见)

裹以帷幕。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 如:

以一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第四篇:文言文句式教案

文言文句式教案

教学目标: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常见句式知识;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要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否定句、疑问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内容: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2: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3: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4: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

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

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

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练习6: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练习7: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五、课外作业:

结合《优化设计》复习掌握好疑问句、否定句、固定格式等其他有关文言文句式用法

第五篇:常见文言文句式

(一)文言文被动句

【概念】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们叫被动句。 【类型】(1)有标志的文言被动句

(2)无标志的文言被动句 (1)有标志的文言被动句(四字两式:“于”、“为”、“见”、“被”;“见„„于”、“为„„所”)

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幼时记趣》 .

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盐铁论·险固》 .(2)无标志的文言被动句(不借助被动词,在概念上表被动)

这类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加“被”意义更明确,但大多数不加“被”也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例: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而被动,所以应该翻译为:天地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

(二)文言倒装句

【概念】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做倒装句 【类型】(1)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充当宾语,宾语前置

例: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

《晏子使楚》

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②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宾语前置

例: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③用“之”、“之为”、“是”等做标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例:唯利是图

(2)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时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 ①数量词定语后置

例: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③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

例:郑人有欲买履者

《郑人买履》

(3)谓语前置

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表达某种感情,可以吧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者就叫做谓语前置句,或者叫主谓倒装句。通常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例: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4)介宾短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的前面去翻译。 ①动+以+宾

例:贻以金钗

《梵天寺木塔》 ②动+于(乎,相当“于”)+宾

例: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③形+于+宾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文言判断句

【概念】判断句时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是在判断时不用判断动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译为白话文时一律要加上判断动词。 【类型】

(1)有标志的判断句

①在主语后加“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示肯定语气。(“„„者,„„也”;“„„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

《陈涉世家》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

②主语后不用“者”,(“„„,„„也”)

例: 齐人也,坐盗。

《晏子使楚》 ③用“乃”、“则”、“即”、“皆”、“必”、“固”、“诚”、“本”、“亦”、“素”等副词表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此则岳阳楼枳大观也。《岳阳楼记》

知之为知之

《论语》

④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期的。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西湖游记二则》 (2)无任何标志的判断句

例:①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四)文言省略句

【概念】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这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 【类型】

(1)省略主语

可分为“蒙前省”、“蒙后省”、“对话省”。

例:又以问著,对如初。

《王著教帝学书》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3)省略宾语

例:投以骨

《狼》 (4)省略介词

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千金市骨》

强化训练

一、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倒装句 D、省略句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2、大王来何操?(

)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4、是以后世无传矣。(

)

5、而君幸于赵王。(

)

6、惟你是问。(

)

7、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

8、沛公安在?(

)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10、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12、微斯人,吾谁与归?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15、宋何罪之有?(

)

1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

17、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2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

2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

22、郑穆公使视客馆。(

)

)

23、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臣言。(

)

24、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

25、战于长勺(

)

26、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

2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

28、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29、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

) 30、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

31、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

32、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

33、惟余马首是瞻。(

)

34、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

二、 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A.1、7/

2、6/

3、5/4/8/9

B.1、4/

2、3/

5、6/7/8/9

C.1、2/

3、4/

5、8/6/7/

9、10

D.1/

2、

3、4/6/7/8/9

三、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四、下面的句子句式两两相同的是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齐人勿附于秦

五、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六、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

)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童子何知

C 纤歌凝而白云遏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梁,吾仇也

上一篇:我们的快乐课堂范文下一篇:我们的动感中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