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调整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面临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以及建设资本多等因素影响,使公路工程自建设初期到交付使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建设项目费用过于庞杂。传统公路工程概算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使其与工程决算之间存在很大偏差,最终导致公路工程在发展中受到很多限制。

第一篇:调整管理论文范文

我国外汇管理现状及政策调整动态

在制定外汇管理政策时,我国外汇管理层将转变外汇流入越多越好、外汇流出越少越好 的观念,加强对外汇流入的监测与管理,逐步建立正常、合理、可调控的流出机制。在管理 中注重强化市场意识,转变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干预,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对于资本项目 的外汇可兑换政策,外汇管理局官员认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个过程,国际上并没有统一 的标准,各国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我国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将采取循序渐进 的方式,从部分可兑换先过渡到基本可兑换,最后达到完全可兑换。目前在对商业银行的监 管方面,所有的业务审批最终都要通过银监会进行,但是外汇管理局仍然保留了一项管理职 能,也就是对商业银行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的控制。

涉外经济形势及外汇管理政策动态

目前我国涉外经济整体运转良好,贸易顺差大幅缩小,进口增速快于出口;新批项目、 合同金额大幅增加,外商来华投资出现新高潮;外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外汇储备加速增 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基本稳定在8.2770左右的水平。

但是,外汇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也不可忽视:外汇资源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人民币 汇率面临升值压力;全球性通货紧缩的风险加大;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短期 资金流入冲击的风险有所加大。这种情况决定了2003年乃至2004年外汇管理工作中将面临着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2003年已经出台的重要外汇管理政策措施有:推动贸易便利化,完善非贸易售付汇管理 ;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加大打击跨境洗钱活 动的工作力度,维护金融安全;取消证券公司在境内外资银行B股保证金账户和国内外汇贷 款专用账户的设立、变更和撤销等审批项目,改进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

从已经出台的措施可以看出,我国外汇管理政策思想正在逐渐调整,管理层寓管理与服 务为一体,积极促进涉外经济的发展,主动调整和理顺外汇供求关系,行政审批也逐渐减少 。2004年拟出台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有:

1、实行符合跨国公司经营特点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

包括制定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统一采购、清算和分摊费用的管理政策,解决跨国公司境内 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相互代垫费用的问题,解决跨国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统一清算方面的 外汇管理问题。

2、改进进出口核销监管

进出口核销监管将从“一一对应、逐笔核查”转向“总量核查、按主体监管”,外管局 将继续完善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系统,通过电子联网获取进出口报关和收付款数据,为进出口 核销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

3、对金融机构的外汇管理政策动向

首先,加强对金融机构外汇收支的现场与非现场检查;其次,研究出台银行间外汇市场 双向交易实施方案,改进交易方式;第三,规范证券经营机构外汇业务管理。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现状和特征

自从1988年建立外汇调剂市场,1994年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之外,1996年人 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此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逐渐加快。目前,资本 项下直接投资项目(FDI)基本实现了完全可兑换。“中国FDI的开放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OE CD国家”。

在外债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限制,目前我国在短期外债上实行“余额管理”,在中长期外 债上实行“计划指标管理”,相对来说对中长期外债的管理更加严格。在证券投资方面则十 分谨慎,证券投资方面要“有控制、有预测地开放”。在2002年11月我国引入了QFII制度, 这也是在证券投资项下的重大进步。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主要特征是,首先,资本项目管理实行的是渐进式开放,实行谨慎 性管理,开放中考虑的侧重点是风险和可兑换本身双重因素;其次,资本项目管理实行以制 度为基础,以行政审批为主要手段;第三,资本项目管理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 ,注重数量和规模控制,管制水平总体较严。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拟出台的政策措施

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政策将继续放宽限制,一部分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资本项目可兑 换的进程继续加快。值得关注的是,在QFII制度出台之后,QDII制度也成为政策层所关注的 问题。政策将有可能实施双向的“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办法,引导资本合理流进和流出。

1、继续改革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

取消对境外直接投资外汇风险审查和汇回利润保证金要求;简化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允 许境外投资利润留存当地用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放松国内企业对境外投资的购汇限制;有 条件地批准部分外资跨国公司将暂时闲置的资金调往境外运作,支持中资跨国公司补充其海 外公司资本金或运营资金;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

2、改革外债和对外担保管理体制

简化或取消境内机构对外借债、发债和担保的事前审批,完善以登记为核心的外债和对 外担保管理体系;统一中外资银行的外债管理方式,对外资银行借用外债实施总量控制;制 定《外债管理暂行办法》具体的实施细则。

3、落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

做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境内资本市场投资的外汇管理组织工作,密切关注该制度对 我国外汇收支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4、研究放宽对外证券投资的限制

在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如何投资境外 资本市场,探索允许少数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的资产用于境外运作。

5、研究适当放宽个人合法资产对外转移的限制

在加强对境外资产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研究允许公民在移居境外以后 分期、分批购汇汇出境内资产的办法。

外汇执法检查下一阶段的动态

外汇执法检查下一阶段将把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资金流入的监管作为工作 的重点。

进一步加大反洗钱的工作力度。重点打击跨境洗钱,对跨境资金往来进行监管,降低跨 境洗钱对国内外汇供求的影响,同时要保证正常的外汇交易不受影响。

继续开展银行结汇与收汇业务的专项检查。采用银行自查和外管局现场检查,主要检查 银行自身及代客业务中收汇及结汇资金的整体情况以及银行办理收汇、结汇业务中执行外汇 管理政策法规的情况。

加强外汇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重点是以外汇指定银行为切入点,建立金融机构信 用管理制度;建立对企业和个人分类管理的信用管理体系;整合外汇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 立外汇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外汇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奖惩 制度。

作者:赵新杰

第二篇:试析公路工程概算调整管理方法

摘 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面临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以及建设资本多等因素影响,使公路工程自建设初期到交付使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建设项目费用过于庞杂。传统公路工程概算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使其与工程决算之间存在很大偏差,最终导致公路工程在发展中受到很多限制。公路工程概算调整对施工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概算调整减少工程决算与工程概算之间的偏差,从而为公路工程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管理支撑。本文就公路工程概算调整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应如何开展正确的管理公路工程概算调整。

关键词:公路工程;概算调整;管理方法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具有规模庞大以及建设周期长,而且交付使用后还要考虑其长期经济效益等特点,使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在整个施工阶段需要进行多次计价,但由于施工由于受到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影响,使其工程概算与工程最终费用存在很大偏差。概算调整管理方法应用到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中,可以有效减少工程概算与工程最终费用之间的偏差,从而使工程预期造价可以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各方面利益,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提供重要保障。

1 公路工程概算调整的起因

公路工程概算调整受到施工项目性质与条件影响,所以不同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概算调整时不同的。部分公路工程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研究深度不足,导致项目决策上存在缺项、漏项问题,项目决策受到地方政策影响使其在施行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从而导致公路工程项目决策中的项目概算受到直接影响。部分公路工程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存在漏洞,导致实际施工阶段与工程图纸设计存在很大出入,其主要原因是公路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没有深入调研,导致部分子工程项目设计与实际施工有很大出入,最终导致公路工程整体工程概算失真。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需求向市场购买建筑材料,而市场中的建筑材料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使其价格波动较大,建筑材料价格增长对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建筑材料成本涨幅直接导致公路工程概算误差。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支付征地拆迁费用,但征地拆迁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差因素影响,使征地拆迁实际规模、费用普遍高于调查概算,同时征地拆迁概算也容易受到国家土地政策影响,部分公路工程土地批复征用费用远远高于调查概算,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公路工程概算失真的主要原因。

现行的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具有一定延时性,使工程实际造价因时间因素影响与工程概算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其主要表现在公路工程征地拆迁方面,由于我国土地政策不断发生改变,部分地方政府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出台相应土地征用制度,导致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因延时性因素导致与工程实际造价偏差过大。部分公路工程概算编制过程中计量不准确,导致部分工程被漏计、定额套用偏低等现象出现,这些都是导致公路工程概算失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对公路工程整体工程管理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2 公路工程概算调整管理方法

2.1 传统概算调整管理方法

传统概算调整管理方法是在原概算金额基础上,将项目决策阶段中规模调整增加费用、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增加费用以及技术调整增加费用加入其中,从而实现公路工程概算调整管理。公路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中因规模调整增加费用的概算调整,首先设定原概算单价为不变量,计算出工程规模调整后的概算金额与原概算金额差值,概算量差值确定后将其加入工程原概算金额。公路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中因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增加费用的概算调整,首先设定调整后的概算金额为不变量,计算出建筑材料调整后的概算金额原元概算金额差值,将概算量差值确定后将其加入调整后工程概算。传统概算调整管理方法更加适用于项目决策阶段,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概算与工程决算之间的误差,如果传统概算调整管理方法应用到项目决策阶段之后,会使工作决算与工程概算之间产生较大误差,同时也使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高概算结余风险,对公路工程整体造价控制有着不良影响。

2.2 结算式概算调整管理方法

结算式概算调整管理方法是以审计后的结算金额作为调整概算金额,将公路工程项目中的据实费用、变更费用、建筑材料差值补偿费用、索赔费用以及其他工程项目衍生费用核算到一起,从而实现公路工程结算式概算调整管理。公路工程据实费用是项目合同中的原定工程造价;变更费用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过审批核定变更项目产生的费用;建筑材料差值补偿费用是工程施工中,因建筑材料价格增加而与原概算产生金额差的补偿费用;索赔费用是根据合同内容约定而支付的补偿费用;其他工程项目衍生费用是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合理费用且经过审核。结算式概算调整管理方法是当前最合理的概算调整方法,在实现公路工程概算调整目的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单位所承担的概算节余风险,所以结算式概算调整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工程结束阶段。结算式概算调整管理方法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需要工程结束后才可以使用并且管理周期较长,导致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成本控制,造成施工过程中建设资金流动性普遍偏低,为公路工程建设管理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3 公路工程概算调整管理方法优化建议

公路工程概算调整管理目标就是确保工程概算准确性,所以在工程初步概算设计上应偏高于施工图预算,这样才能使工程概算调整管理为建筑造价控制提供保障。公路工程项目在工可阶段应加强对工程方案的研究力度,从而通过方案研究可以提出更为精准的工程量,以便于公路工程传统概算调整管理方法的应用,从而在基础上提高工程概算金额的准确性。公路工程项目在决策阶段应加强设计质量,通过详尽地质勘探工作制定出精细的工程设计,减少工施工中因工程变更产生的费用,可以有效减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概算金额偏差,同时也为工程整体建设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应制定严格变更管理,当施工中因工程数量变化产生新增支付费用时,应立即根据重新约定出的单价进行工程概算调整,同时也应加强公路工程监理人员的素质培养,确保工程监理人员在整个施工阶段可以认真的进行监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中根据工程变更可以准确的进行概算调整。

4 结束语

公路工程概算调整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工作,概算调整管理过程中数据分析量相对较大,同时也造成概算调整管理工作难度普遍偏高,所以公路工程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概算调整管理方法,以确保调整后的工程概算与工程实际造价偏差较小,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建设资金需求,同时也可以优化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建设成本控制,为施工单位创造出更多的市场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JTC/B06-200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2007.

[2]王志义.浅谈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J]交通财会.2008,12(4):142~145.

[3]胡永胜.公路工程调整概算方法探讨.[J]建设经济.2013,6(11):54~57.

[4]侯波.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及确定方法与控制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0.

第三篇: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研究

摘要:土地資源非常重要,它是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土地面积广阔,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所以人均占有率非常低,因此,土地资源是十分珍贵的。另外,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政治等发展不平衡,各地土地的开采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我国各个地区的特点,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分析各个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调整土地管理政策,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管理政策;耕地;林地

分类号:F301.2

1我国的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我国的国土面积有9,600,000平方公里,在世界排第三,但是我国又是人口大国,约有1,400,000,000人,所以人均土地资源非常少。并且我国的地形地势非常复杂,沙漠、戈壁、盐碱地等占比非常高,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较少。我国土地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东南部适用于耕地的土地较多,而西北则多荒漠。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1]。我们应该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协调国民经济的发展[1]。

2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调整政策

我国的土地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规章制度等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我国近些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土地资源进行了调整,相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基础上进行落实,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

2.1加强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它非常重要,要重视制度效应,完善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流程,搭建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改革土地管理的经济运行机制[2],使各个环节有制度可以遵循,提升管理效率,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2.2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体制建设

目前,很多地区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比较分散,缺少统一的规划性,只是按照规定对土地使用进行审批,没有考虑整体效益。而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统一的使用规划,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控制。

2.3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法制建设

法律是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的强有力武器,它可以很好的规范约束人民的土地使用行为,对破坏土地资源以及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所以,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对污染环境、乱占土地、土地非法买卖等行为明令禁止,并明确处罚标准,加强法律宣传力度,提升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有法可依,顺利推进。

2.4加强生态体制建设

土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还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近些年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而土地资源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矿产资源开采时,可能会引起地表塌陷、山体滑坡、废弃物堆积等问题,工厂在生产作业时可能会带来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等问题,林木开采可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这些生产建设都是在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针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加大资金以及科学技术投入,规范土地使用者的行为,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2.5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注意事项

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利用,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证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需要的粮食数量非常多,有的粮食还需要进口,粮食安全关系到我国的民生问题,所以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我国在进行土地管理政策调整的时候要考虑到粮食安全问题,要保留足够的耕地用于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第二,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提高土地的质量,创新使用方式,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第三,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所需的土地。近些年,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交通以及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土地越来越多,在保证耕地资源充足的条件下,还应该保留足够的发展建设用地;第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土地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那么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比如,矿产开采中的地表塌陷、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以及废物残渣的堆积等,所以在土地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第五,利用土地资源时一定要建设良好的结构以及布局。土地资源本身有限,所以需要将剩余的土地量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考虑当地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前提下,将利益实现最大化。

3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近些年经济和科技发展较快,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快速发展,在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保护压力加大[3]。我国人口数量众多,随着城镇化建设以及水利工程修建、工业生产的发展非农建设用地越来越多,导致部分耕地被占用,适宜农耕的土地数量开始减少。第二,土地资源退化严重。虽然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严重的情况,使得土地生产力减弱。第三,土地污染严重。近些年我国工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工业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对土地以及水资源、空气等造成了污染,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第四,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很多地区的土地都是家庭使用,难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可以推行承包制,提升土地生产力,还可以通过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土地的利用率。第五,土地管理问题较突出。其实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土地管理问题,比如管理效率不够高、存在违法乱用土地的行为。经济以及人口的增长对土地刚性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始终面临着人多地少的严峻问题,我国之前为追求经济的发展,确实忽略了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所以,在现阶段,我国进行土地管理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做到数量管理、质量管理和生态管理一起抓,对全国各类型土地资源的数量情况严格把控的前提下,要对土地的产能以及利用效率着重进行审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保证各类土地的使用效率,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4结束语

土地资源非常珍贵,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持,它是人类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阔,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所以人均土地面积非常少,沙漠以及戈壁、山陵等占比较大,因此,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较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所以我国应该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地调整土地管理政策,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严格把控土地的使用权限,禁止出现乱占林地、耕地的现象,在土地资源的开采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我国的后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刘文慧.探究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J].大科技,2017,000(035):213-214.

[2]张宝栋.试论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J].微计算机信息,2019,000(012):110-111.

[3]凯赛尔·卡地尔.试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J].中国农业信息,2016(19):23.

广西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29

作者:丁一

上一篇:文化意识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优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