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方法与临床应用

2022-09-11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睡眠障碍, 以过度的白天思睡、碎倒、睡前幻觉和睡瘫为特征, 患者临床“四联征”表现少见, 以某一个症状表现者较多, 常需与发作性疾病、嗜睡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相鉴别, 多数学者认为发作时与REM提前有关。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 青少年多见, 我国患病率较低, 发达国家较高, 约为0.03%~0.16%。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也可与精神紧张、脑外伤、轻度感染、发热、药物滥用或妊娠有关。本病自首发症状起至确诊, 平均为14年, 误诊率较高。现将作者近年来对MSLT方法及应用结果作以介绍, 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睡眠研究室自2004年以来对9例发作性睡病、20例OSAS患者和20名正常人分别进行MSLT试验, 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性。

1.2 试验方法

1.2.1 实验室

为无干扰的单人屏蔽室 (遮光、隔音, 室温18~25℃, 湿度50%~60%) 。

1.2.2 描记技术

(1) 澳大利亚康迪E系列多导睡眠图 (PSG) 系统或美国尼高力可调增益、时间常数、滤波的脑电图仪。电极安置及参数:第1、2导为眼动图 (LOG、ROG) , 于左 (或右) 眼外毗向上 (或下) 向外各lcm处分别与右、左耳垂相导联, 速度30s/帧, 时间常数0.4s, 高频滤波30Hz, 低频滤波1Hz, 增益50μv/cm, 在进行MSLT时, 为增加REM活动的检出率, 可增加眼动图 (RUE、RLE, 放置于右眼上、下, 分别与左、右耳垂相导联) , 用于记录眼球的垂直运动, 参数同上;第3、4导为脑电图 (C3、C4, 按10~20系统法选点) , 左、右中央与右、左耳垂相导联, 参数同上;在进行MSLT时, 为更准确判断睡眠分期, 可增加脑电图 (O1、O2, 按10~20系统法选点并与左、右枕与右、左耳垂相导联) ;参数同眼动;第5导为肌电图 (EMG) , 下颌中线旁开各1cm处相导联, 时间常数0.03s, 高频滤波90~120Hz, 低频滤波5Hz, 增益25μv/cm。各相应部位用磨砂膏打磨脱脂后, 脑电电极用火棉胶固定, 其余用防敏胶布固定, 电极间阻抗≤5000Ω;第6导为心电图 (EKG) , 时间常数0.12s, 高频滤波150Hz, 低频滤波1Hz, 增益1mv/cm (必要时调整) 。 (2) 夜间PSG描记有口鼻气流图、鼾声图、胸式和腹式呼吸动图、血氧饱和度监测和体位图, 而MSLT则在患者有打鼾主诉时才增加呼吸气流和鼾声图。 (3) 试验要求:受试者试验2周前禁用影响睡眠潜伏时间和REM睡眠潜伏时间的药物, 并做好1~2周睡眠记录, 在MSLT前做1次标准PSG描记, 睡眠时间6~8h。次日早上工作人员讲述检查的方法和目的及注意事项, 解除心理紧张, 并于标准PSG检查结束后120min开始第1次小睡检查。

1.2.3 试验流程及方法

检查开始前30min吸烟者禁烟→前15min停止剧烈活动→前10min检查前准备→前5min生物定标→前45s嗜睡程度问卷调查→前30s受试者取舒适睡姿→前5s发出标准睡眠指示→关灯检查开始→检查结束开灯、检查后睡眠状况问卷调查。每次小睡检查持续时间由受试者睡眠情况决定, 如果受试者未能入睡, 则试验应在关灯后20min时结束, 如果受试者入睡, 则在入睡后继续观察15min结束检查。第1次小睡检查结束间隔2h进行第2次, 如此反复共5次。

1.2.4 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中患者应着平时白天的服装, 并由睡眠室工作人员或家属监督, 在每次小睡检查之间适当活动、不得打盹、入睡、不得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1.3 分析与诊断

1.3.1 结果分析 (根据成人睡眠分期规则R£K)

(1) 睡眠潜伏期:上床试验开始至S1出现的时间; (2) 睡眠次数:5次试验中睡眠 (出现Sl~S4或REM睡眠为准) 次数; (3) 入睡期REM睡眠次数 (sleep-onset REM, SOREMPs) 。

1.3.2 诊断标准

(1) 睡眠潜伏期:一般发作性睡病<5min;5min<嗜睡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0min;正常人>l0min; (2) 睡眠初始出现REM (sleep-onset REM, SOREM) :发作性睡病≥2次, 嗜睡症等<2次;正常人一般无SOREM; (3) 睡眠次数:发作性睡病>2次, 正常人一般不超过2次。

2 结果

试验组与OSAS组和正常对照组睡眠次数、睡眠潜伏期和REM出现次数比较, 见表1、2、3。

3 讨论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 , 是根据发作性睡病白天思睡和REM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 提前的特征所进行的客观试验方法。是当前临床上认为测定白天嗜睡的“金标准”而被常用, 它不但有助于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同时对原发性嗜睡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皆有诊断价值。MSLT诊断敏感度为84%, 特异性为96%, 国内外已广泛应用。

根据国际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标准, 凡在5次试验中, 平均睡眠潜伏期<5min或出现2次或2次以上SOREMPs者, 可作为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标准, 同时应结合临床资料。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发现在脑外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正常人中也可发现睡眠始发REM睡眠, 但一般不超过2次, 其机制研究发现与REM睡眠神经发生器和调节器的功能异常有关, 对于正常人的出现与REM睡眠剥夺有关。因此对于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有可疑的病人, 有必要1周后重复MSLT检查。必须强调: (1) 标准PSG检查结束前, 若受试者处于REM睡眠中, 不应叫醒, 否则受试者可能在第1次小睡时出现反跳性REM睡眠; (2) 测试时间:最好在标准PSG结束后90~180min进行第1次试验, 否则将影响试验结果; (2) 前一夜睡眠不足不可进行; (3) 小睡次数:尽管个别患者2次能确诊, 必须强调5次试验做到底。有资料统计另有7.8%患者在第5次才出现SOREM睡眠; (4) 避免“最后一次检查效应”, 受试者因为即将完成检查而情绪兴奋, 致使睡眠潜伏期较前显著延长, 或无法入睡的情况发生; (5) 儿童检查问题:儿童易受环境影响而紧张不安和对检查的目的、意义不理解, 以及急于回家等, 均易于人睡后警醒或潜伏期延长, 也难以出SOREM, 可导致误诊。故对儿童应多加解释安慰, 并尽可能熟悉检查环境。

摘要:目的 研究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 方法和操作步骤。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图 (PSG) 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分析多次试验的睡眠次数、睡眠潜伏期和REM出现次数。结果 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 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有白天嗜睡主诉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原发性嗜睡症和睡眠中周期性腿动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发作性睡病

参考文献

[1] 童茂荣, 裴兰, 童茂清.多导睡眠图学技术与理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2004, 10:173~184.

[2] 刘秀琴, 孙鹤阳, 黄颜.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在有白天过度嗜睡主诉患者的应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5, 5 (3) :165~167.

[3] 李冲, 杜好瑞, 谭春英, 等.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方法与临床应用[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5, 12 (4) :196~197.

[4] American Sleep disorders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A].In:Diagnostic and coding manual[M].Minnesota:American Sleep Disorders Association, 2001:22~23.

[5] RECHTSCHAFFEN A, KALES A.A manual of standardizedterminology (上接15页) techniques, and scoring system for sleep stages ofhuman subjects[M].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1968:141~143.

[6] Aldrich MS, Chemin RD, Malow BA.Value of the multiplesleep la-tency teat (MSLT) for the diagnosis of narcolepsy[J].SlPr.n, 1997, 20 (8) :620~629.

[7] Kapen S, Cordon IL.Polysomnogaphic evidence for REM dys-func-tion in non-narcoleptics[J].Sleep, 2003, 26 (Sup, 1) :288~289.

上一篇:高校教学管理有效途径的探究下一篇:基于多晶硅技术研发的创新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