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文化建构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作用——基于对校园恶性事件的反思

2022-09-10

大学宿舍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活动时间最长、最重要的基本场所之一,它不仅是大学生的生活场所,也是培养大学生成材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审美情趣、行为习惯、生活能力等,大多在这一空间中逐步形成,并构成这一空间中的独特文化———大学生宿舍文化。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以及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的形成都起着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大学校园恶性事件频出,从2004年的马嘉爵案件到2013年的复旦医学院投毒事件, 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大学宿舍,宿舍文化在校园文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方面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而民族院校更有其特殊性,宿舍成员的民族构成、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特点鲜明,民族文化、地区文化与宿舍文化交织在一起, 良好的宿舍文化成为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拟从民族院校的特点出发,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总结民族院校目前宿舍文化的现状以及价值观教育的现状,提出新时期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构建的模式,并探讨其对民族院校学生价值观塑造的作用及影响。

1民族院校宿舍文化的现状与建构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现象,是高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民族院校中,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其最大的特点即包含民族性和多元性、冲突性和整合性,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在民族意识、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求同存异,如何构建和谐的宿舍文化,是民族院校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

1.1 民族院校宿舍文化的特点

民族院校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占主体的高等院校,宿舍构成的群体与普通高校有较大差异,宿舍文化也具有民族性和多元性、冲突性和整合性的特点。

(1)民族性和多元性。民族院校的宿舍按照构成来分 ,包括单一民族宿舍和多民族混合宿舍,单一民族宿舍包括汉族宿舍或单一少数民族宿舍。尤其是在单一少数民族宿舍和多民族混合宿舍中,每个宿舍成员具有不同的独特文化背景,这些文化背景对于各民族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有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宿舍文化具有多元性。不同民族的学生又具有不同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宿舍文化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冲突性和整合性。民族院校宿舍构成的群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在相处融合当中,由于文化、习俗、心理等差异,可能出现一些冲突,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又因为差异相互吸引、相互整合,最终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在我们的采访中,中央民族大学某学院2010级的学生韩某,开学之初被分配到了由4个蒙古族,2个汉族构成的宿舍。尽管韩同学为蒙古族,但由于自幼生活在汉族的文化圈, 所以几乎没有太多蒙古族的特质也几乎不会讲蒙语。而其他3个蒙古族的同学依旧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生活习惯,较强的民族意识。大概是由于民族认同的观念, 汉化程度较深的他与另一位汉族同学在入住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挫折”。为了尽快的通入寝室,形成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韩同学主动向其他4个同学学习蒙语, 并尝试着在生活中与他们用蒙文交流, 还会在空闲时间积极参加蒙古族的特色节日和活动,如那达慕大会。在不断努力下,6兄弟间才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又相互尊重。

1.2 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构建的现状

民族院校目前宿舍文化的构建主要依托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开展,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学校团委、后勤产业集团每年都会举办宿舍文化节, 各学院也有自己的宿舍文化节或文明宿舍评比。目前,全校的宿舍文化节已经形成很大规模,是我校学生活动中的精品活动。

中央民族大学的宿舍文化节从2000年开始举办,今年已经是第14届, 从最开始单一的后勤产业集团主办的文明宿舍评比,发展到今天由校团委、校学生处、后勤产业集团以及各院系共同举办的宿舍文化节,除了保留传统的宿舍环境卫生、安全检查之外,还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多种活动,例如2001年的宿舍文化报评比、2004年的“宿舍联谊活动”、“宿舍风情表 演大赛”、2005年的“我型我show———宿舍大比拼”、2014年的“缘系寝室,幸福瞬间”主题摄影比赛、“家乡情、宿舍情、民族情”主题征文比赛。这些活动从各个方面彰显了宿舍个性文化,展示了文明宿舍风采,使同学们在展示、表演中,感受浓郁的宿舍文化。为了凸显民族院校的民族性,2007年文明宿 舍的评比 中还加入 了“民族团结”宿舍的评比 ,通过评比活动 ,树立同学们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

1.3 新时期下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构建模式的思考

通过对民族院校宿舍文化现状的分析, 目前宿舍文化构建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宿舍的主体性,彰显宿舍文化的途径也主要通过各种照片的展示,很多“新媒体”形式也没有充分利用。结合民族院校自身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新时期下民族院校宿舍文化构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充分发挥学院、班级在宿舍文化构建中的关键作用。目前宿舍文化构建的载体———宿舍文化节主要由学校进行统筹组织,学院、班级往往只是被动参与,但宿舍大多由同学院同班级的成员构成, 若能主动发挥学院、班级在宿舍文化构建中的作用,通过在全学院或全班树立文明宿舍的典范,可以给学院、班级的其他宿舍带来更好的引导作用。

(2)丰富宿舍文化表现的形式 ,充分尊重宿舍的主体地位。先有的宿舍文化的表现大多通过图片、表演等形式展现,冲击力、影响力不够,没有体现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

(3)利用民族院校民族性的特点 ,通过宿舍联谊等方式融入民族观教育的内容。民族院校最大的优势就是校园文化包括宿舍文化的民族性,每个少数民族学生都是最好的民族观教材,他们能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民族元素带入宿舍文化,通过各民族宿舍之间的联谊,让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区域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融合。

(4) 利用“新媒体” 手段 , 让宿舍文化更具有广泛性和时代性。在新形势下,“新媒体”是学生普遍使用并乐于接受的传播手段,在宿舍文化的宣传、评选方面都可以借助QQ、微信、微博等平台,扩大宿舍文化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民族院校的宿舍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 目前民族院校已充分认识到宿舍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宿舍文化节的载体展现宿舍文化,但应该在构建宿舍文化的同时,注重手段、方式以及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

2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研究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一般说来,价值观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婚恋价值观、择业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等,本部分内容即是以民族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点、手段、内容等进行综合探讨。

2.1 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民族院校是多民族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 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特征,基于此,民族院校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上有其自身的特点。

(1)政府和学校在价值观教育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影响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党和政府领导以及各高校负责人越来越认识到价值观教育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强调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近期(2014年7月28日)由中宣部、教育部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校训精神研讨会正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会议指出要把弘扬校训精神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使校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价值理念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作为民族院校, 其校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校的价值观念。正如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即体现了其在多民族文化并存基础上的价值观念, 旨在强调在欣赏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欣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相应的,在价值观教育上就要求大学生们要本着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做到兼容并蓄、交叉融合和扬长避短。

(2)学校出台的方针政策促进价值观教育。同样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学校推出少数民族和汉族团结共建的“五院共建”政策,如信息工程学院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藏学院、音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进行结对共建;教育学院和哈萨克语言文学系、法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院、体育学院结对共建;历史文化学院和理学院、文传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系、预科教育学院结对共建。结对院系本着“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如宿舍文化节、志愿活动、主题团日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各学院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联系, 对不同院系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民族大学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价值观教育突出以人为本。价值观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似乎并不是创新性的提法, 但是要真正实现并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仍需我们大力推进。我国的价值观教育往往通过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 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的往往是社会需要和工具价值, 侧重于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但这也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教育者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同样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作为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民族院校, 中央民族大学在价值观教育方面除却传统的课堂教育更注重从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课程设计,通过校风、学校政策、典型民族节日和民族活动等方式进行价值观教育, 使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在无形中接受教育,这种方式也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4)价值观教育方式多样化。正如上文所提及 ,民族院校由于自身特殊的校情, 其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多样化的。除却如同一般高校开设的“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民族院校还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开设《中国民族理论》课、根据不同民族特点举办民族节日、邀请专家讲座、组织课外参观访问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对同学们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

2.2 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手段

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是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的问题,2004年中央曾发布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强调,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是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动力和标准。加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首先要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方法。下文将以民族院校的代表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探讨民族院校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面所采取的手段。

(1)开设“两课”和民族理论课。 “两课”能够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以及符合时代需要的社会观念、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虽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两课”是全面系统地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阵地,其作用不可忽视。

中国民族理论课是民族大学在价值观教育中所特有的课程,它是在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学科,学习民族理论课,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的民族问题,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对于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结合学校特色 ,举办多彩民族节日等校园文化活动。民族大学是多民族学子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多姿多彩的各民族节日也是其最大特色之一。如古尔邦节,它是穆斯林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在伊斯兰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举行,以举行会礼(穆斯林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宰杀牛羊、聚餐为主要内容。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寺僧和俗人一样也欢庆新春佳节,较为重要的习俗为“古图”习俗[1]和驱逐恶魔的习俗。再如三月三,是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壮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也会在三月三当天根据各民族的风俗举行多彩的庆祝活动。各民族节日在民族院校是一大盛宴,同学们通过亲身参加这些特色活动,必然会增进其对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了解,促进他们与少数民族同学和谐相处, 这在无形之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3)注重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渗透作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财富, 是使教育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基础,是检验自身价值正确与否的试金石,因此,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你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民族院校的社会实践更加注重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的社会调查,让很多民族地区的学生对于本民族、本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 也使别的民族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有更直观的认识,在实践活动当中,自然融入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

2.3 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和局限

2.3.1 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民族院校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民族构成复杂, 据国家民委统计,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占学生总数的65%[2],且大多来自偏远民族地区,价值观教育面对群体的特殊性,使得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有以下特点:

(1)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民族地域特点产生各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民族区域,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心理特征,造成民族院校的学生之间在心理、行为表现、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成为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的内容之一。

(2)民族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大多都有民族宗教信仰, 一些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都有较大的影响, 并渗透到他们的行为和意识中。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民族宗教信仰的冲击,这种冲击是一把双刃剑,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3)民族观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院校有着多元民族文化的背后,民族的群体事件是最大问题之一,因此民族观教育是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只有了解才能理解。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民族理论课是学校一直坚持的思想政治课之一,让各民族的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从而更好的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3.2 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纵观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和手段, 在探索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民族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以下一些局限性:

(1)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当前大多数高校存在价值观教育方式单一化的问题,很多高校“两课”就是形式课,采取大课堂的授课方式,通过教师、教材以知识传授和考试的形式进行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毫无创新性,多年来几乎千篇一律,这种授课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在作为价值观教育主要方式的德育课上,仍然是教师“我说你听,照本宣科”,学生“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因此这一方式收效甚微。根据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大学期间开设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不是很满意,普遍认为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不大且课时太多、耗时长。

(2)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其一 ,价值观教育的理念转变滞后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一直以来,价值观的话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价值观的教育也相对比较保守,因而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也就相对落后于教育界的改个实践, 缺少大胆探索和创新的勇气。“甚至有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对主流话语应该随着社会变革而改变表示赞同与肯定, 希望有更积极的观念与意识; 另一方面又对价值观教育的改革表示怀疑与否定。”[3]而新时代的大学生,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敏捷,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就使得价值观教育理念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相距愈来愈远。

其二,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贴近现实的特征。当前价值观教育旨在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 然而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在于符合人的本性,满足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在我国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对人性的基本估计过高, 对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好公民还是道德圣人选择不当, 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过分强调个人义务而忽视个人权利的问题, 因此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脱离了社会现实和高校学生的实际。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永恒课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生力军是高校教育者的目标。虽然当前的价值观教育仍然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有很多,从对价值观教育地位的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途径、方式方法等,其中既有主观认识对策也有时间对策, 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将这些策略运用到实践中去, 如何在现有对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这仍是教育者们应该深切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根据我们在中央民族大学各院系做的调查问卷来看, 认为价值观教育的手段单一,缺乏活力,是同学们的普遍共识,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为90后,对于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式的价值观显形教育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反而通过多手段、多渠道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日常的隐形教育当中,可能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3宿舍文化建构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作用

在民族院校中,价值观教育十分重要,但教育方式有自身的局限性, 而宿舍文化又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两者恰好相互补充,发挥宿舍文化建构在民族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中的作用。

3.1 宿舍文化建构是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的前沿阵地

每个大学生首先熟悉的环境就是宿舍, 大学生活中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宿舍。充分利用宿舍作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树立的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3.2 宿舍文化建构是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隐形手段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主要显性教育手段,但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刻板的缺点,难以引起90后大学生的共鸣。如果把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大学生宿舍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或以价值观教育为主体开展宿舍文化节活动, 更能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3 宿舍文化建构能够丰富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宿舍文化本身具有时代性、超前性、多样性等特点,能够依托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发挥宿舍每个成员的个性,同时又团结宿舍每一位成员的共性。而宿舍文化又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4]等功能,在宿舍内部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优点, 丰富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3.4 宿舍文化建构能使民族院校价值观教育更具有广泛性

宿舍是校园中学生停留时间最多、最长的场所,他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娱乐,宿舍文化能够激发宿舍每个个体成员对宿舍群体组织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宿舍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从而是个体的整体目标合成为宿舍的整体目标。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便可把宿舍成员全部吸引进来,使他们在结伴、交往和协作中凝聚成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整体,从而达到对整个宿舍成员价值观的塑造。

由此可见, 宿舍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塑造中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或各院系、各班级的有效组织,发挥宿舍作为学校最基础单位的作用,重视宿舍文化的构建,从新生入学开始营造积极、和谐的宿舍关系,对维护民族院校的校园稳定、民族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试论学校信息化管理下一篇:浅谈煤矿机厂设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