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家著作有感

2022-06-26

第一篇:读教育家著作有感

读毛泽东著作有感

、《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著作,激情满怀,感触

今重读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万千。

当今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商品社会,曾有一个时期,“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叫得少了、叫得不响了。有人更认为搞市场经济,互相竞争,都赚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太大太空,不需要了。更有人提出了“为纳税人服务”、“为人民币服务”。有的领导干部“不问苍生问鬼神”,“不信马列信风水”,搞封建迷信。这是有背我党宗旨的,是搅浑水的,必须坚决予以批判与纠正。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就是没了正气,干不了正事,就会变成革命事业这个大躯体上的蛀虫、寄生虫。

时代变了,任务变了,工作重点转移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没有变,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没有变,也不应该变,不可能变。“三个互相”(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更应该牢记心间,人民的冷暖疾苦时刻记在胸中。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服务了也无需回报。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不能以恩人自居。到群众中走一走,看望慰问还没有脱贫的人、是义务,更是责任。至于让别人说一声“谢谢”,就免了吧。本该我们愧疚难当的,怎么还得让人民感谢我们?这就是站在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这样的榜样如星斗天。雷锋、焦裕碌、史来贺、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同志是实践为人民服务光辉思想的典范。值得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永远学习。

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成了时髦名词,带头致富也是号召,转型期物化一切(主要是手中的权力)也成了一种倾向。但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负有指导与引导人民的重大责任,不能昏了头、转了向。应该为着党的唯一宗旨努力工作,而不能只盯着老婆孩子、三亲六故,围着一己私利打转转。为私欲转来转去、掉进泥坑里的中高级干部也够多的了。不能不让人痛心,更不能不触目惊心、有所醒悟!还是辛辛苦苦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保持本色,才胸怀坦荡,踏踏实实,心安理得。

毛主席还讲要交五湖四海,这是何等宽广无私的胸怀!革命战争年代,敌人的封锁与割据,革命根据地如星星之火,遍布全国,亦如山头林立。正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林立的山头联成一体,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今天,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前无古人的中兴伟业,更需要发扬搞五湖四海的胸怀和气魄,团结更多的人,奔向一个大目标。打小算盘,搞小圈子,靠什么同学会、同乡会,甚至投靠黑社会,肯定是违背党的宗旨、脱离人民的,是非常危险的,当然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白求恩是外国人,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面前,不把自己当外人,我们就更不能当外人啦,当然更不该有利已之心。毛主席提出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两个极端”(“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五种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对共产党人的最高要求吧。

前些年,曾被一些人曲解,嘲弄,更有人无端攻击,到处宣扬“人都是自私的”、“人人为自己”、“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诬蔑大公无私是“和尚思想”,鼓吹“大公有私”、“公私兼顾”。等等,等等。剥削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甚嚣尘上,金钱万能、利益驱动形成冲击波,不少人不辨是非真假,以为毛主席说的话太高太空,学不来,做不到。这是非常糊涂的。作为坚持带领人民永远向前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难道不应该树立符合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高标准来要求、引导自己的每一个成员吗?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坚定信仰,做独立支持的大树,勇于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里的一元化地位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纯洁性,敢于同剥削阶级意识形态、人生观价值观划清界限,并坚决加以批判抵制;不做“风派”,不当“墙头草”,东倒西歪随风倒。

读毛泽东著作有感

革命战争年代、建设时期都有一大批共产党员像白求

共产党人应该是特殊材料做成的。恩同志那样毫无利己之心,舍生忘死、勇于牺牲,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为我们树立了高标。他们能做到,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努力克服私欲,一步步树立无利已之心的胸怀。嘲弄严肃与高尚,比自私,比混,比侃,比痞,比粗俗,比所谓潇洒,附和落后与流俗,甘当尾巴,取法乎下,放任自流,水往低处流,就低不就高,靠什么来凝聚全党及全国各族人民?怎么带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怎么面对建设与改革大业所遇到的障碍?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想一想,利益驱动并不万能,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作用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了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健康向上的精神,更是万万不行的。这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而对事业、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是可耻的,是没有共产党人的良知的,是必须立即抛弃的。搞所谓远离国情、脱离人民需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是怀有利己之心,打个人升迁的小算盘;嫌贫爱富,傍大款大腕,羡慕追逐物质享受,疏远人民,视人民群众为“刁民”,更是少了共产党人的气味。

《愚公移山》的精神主旨有二,一是依靠人民这个上帝,二是要艰苦奋斗。我们现在头上没有三座大山的压迫了。但我们面前仍横卧着大大小小的“拦路虎”,要一个一个打死,才能向前进,向前发展。这仍然一要动员团结依靠亿万人民,二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也就是艰苦奋斗。

依靠人民,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中,似乎没有什么人不相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又常常脱离人民。因为现在的环境和条件,一些政策和口号,还有所谓政绩,一串串数字,GDP值,把人多看成包袱和负担太容易,牢牢记住人民群众是动力,是主力,是执政基础、依靠对象,就有点难了。共产党永远不能忘了依靠人民。共产党是靠什么起家的呢?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是历史,不能忘了历史,忘了本。为了谁?依靠谁?头脑时时刻刻要清楚。离开了人民的大多数,我们将一事无成。毛主席说,人民是上帝,平常大家又说过,人民是主人,我们的干部是公仆。人民与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本质关系就应该是这样。时时事事要摆正,不要弄颠倒了,搞出一大堆笑话来。

愚公移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正气。以毛主席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继承发扬了浩然之气,带领亿万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又在建设新中国的途中为我们树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范,如大寨、大庆、红旗渠,愚公移山精神感天动地、再铸辉煌!这份无比宝贵的精神遗产传到我们手里,不仅不能丢,还要弘扬光大!我们有这个义务与责任,同时这也是我们的光荣。

毛主席著作曾经在过去的时代武装与教育了亿万人民与党员,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今天,特别是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保先教育中,愿我们广大的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率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树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在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大道上,重塑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的形象,抖擞精神,奋勇前进!

第二篇:读史铁生著作有感

《说死说活》探讨人生的意义,谈论生死的界定,谈论人生的价值

《给盲童朋友》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地感受到幸福。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到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合欢树》中史铁生埋怨自己没有在能摇着手推车时去看看合欢树,那是母亲亲手种下的,对母亲的怀念也从那时开始。

<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史铁生把他的新作题做《病隙碎笔》,我知道有多么确切。他每三天透析一回。透析那一天,除了耗在医院里的工夫外,坐在轮椅上的他往返医院还要经受常人想象不到的折腾,是不可能有余力的了。第二天是身体和精神状况最好(能好到哪里啊!)的时候,唯有那一天的某一时刻他才能动一会儿笔。到了第三天,血液里的毒素重趋饱和,体况恶化,写作又成奢望。大部分时间在受病折磨和与病搏斗,不折不扣是病隙碎笔,而且缝隙那样小得可怜!

然而,读这本书时,我在上面却没有发现一丝病的愁苦和阴影,看到的仍是一个沐浴在思想的光辉中的开朗的史铁生。这些断断续续记录下来的思绪也毫不给人以细碎之感,倒是有着内在的连贯性。这部新作证明,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不是一个残疾人和重病患者,他的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思考着生与死、苦难与信仰、残缺与爱情、神命与法律、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他的思考既执著又开阔,既深刻又平易近人,他的“写作之夜”依然充实而完整。对此我只能这样来解释:在史铁生身上业已形成了一种坚固的东西,足以使他的精神历尽苦难而依然健康,备受打击而不会崩溃。这是什么东西呢?是哲人的智慧,还是圣徒的信念,抑或两者都是?

《病隙碎笔》

1.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后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2、人有一个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是对神明的不公。

3、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意义,是信徒的存在。

第三篇: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有感

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读后感

这些天读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本书在培养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所选篇目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伟大举措。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一生就是反思的一生,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新哲学过程中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三次伟大的决裂。纵观马克思的一生理论活动,他曾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过两次的大综合。第一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学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二次是在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在研究认人类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往的理论,写下了大量的人类学笔记及有关论著,对唯物史观做出重大发展。黑格尔在谈到如何研究哲学时有一个一场精彩的名言——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真理是过程,任何真理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片面到比较全面,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相对真理到道绝对真理的渐进历史过程。

我们作为新一代莘莘学子,必须把实现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前周总理的目标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勤奋的天才,经常不分昼夜的工作,在动荡的日子里很多时候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直到身体实在不能支撑的时候才停下来稍作休息,他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值得我们学习。

马克思的许多著作是思想史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有充分理由信赖他,遵从他,把他的思想解放事业继续传承下去。

第四篇:读王世襄著作有感[小编推荐]

读王世襄著作有感

祝大同

最初,我是从《中国烹饪》这本杂志上看到王世襄先生大名。因为内子对烹饪有些兴趣,所以多年来一直订阅《中国烹饪》,手边有一本1988年的刊物,王先生便与于光远、王利器、许姬传、李一氓、沈治平、费孝通七人为此家刊物的顾问。

十五岁那年,我赶上文化大革命,等到1976年文革结束,已经是二十五周岁。文革那十年百业凋零,在我的印象里,除了来访的基辛格、尼克松,还有那些同席的陪客,谁还能奢谈什么美食。那时传说基辛格在中国几天的时间里,就增加了多少磅的体重。还传说请尼克松到北京饭店吃了一盘炒鸡舌头,还吃了一盘炒鸭掌蹼,用了多少只鸡,用了多少只鸭,怎样不可以想象,怎样让尼克松夫妇惊讶。于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老百姓的日子就没有那样值得自豪了,文革那些年太原市的市民到粮店买粮食要前一天下午就开始排队,整整排一夜,熬到第二天才能买到这一个月的粮食供应。要是冬天,天寒地冻,家里的几口人轮流替换,那罪不好受。那时候太原市民白面是百分之十五,然后按人口供应一人一斤或者两斤小米大米豆类几种杂粮,其余就是两种粗粮,一种玉米面,一种高粱面。后来的几年连玉米面都少见,多是高粱面,这种高粱有个挺政治化的名字,叫“反修高粱”。这种高粱面粘性很差,根本就团不到一块儿,商店里还卖一种榆皮面,据说是用榆树树皮磨成的,因为有树胶,将它按比例掺进高粱面才可能成形。后来也有技术能手发明了一种钢丝面机器,将高粱面直接放进机器,经过高温高压,把高粱面挤压成一根结实的面条,老百姓管它叫钢丝面,难吃而且不好消化。

文革结束以后,改革开放,政治社会日渐宽容,物质生活也日渐丰富,在一些人当中便有了一个精神上向传统文化的续接,饮食文化也在其中。梁实秋那些平淡从容的《雅舍谈吃》就有不少人喜欢,后来还有出版社出版了几种学人谈吃的书籍,也受到了同道的欢迎。八十年代中国商业出版社还整理出版了《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出版说明称:我国的烹饪技术,是一份至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就在这几年在《中国烹饪》中读到了王世襄先生的一些饮食文化的小品,也在汪曾祺等人的饮食文章里读到了王世襄先生厨艺的趣闻。

1990年第11期《中国烹饪》有汪曾祺的一篇《食道旧寻》,里面写到了王世襄先生:“学人中有不少是会自己做菜的。但都只能做一两只拿手小菜。学人中真正精于烹饪的,据我所知,当推北京王世襄。世襄以此为一乐。有时朋友请他上家里做几个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据说过去连圆桌面都是自己用自行车驮去的。”后来,引得先生自己出来声明,转过年1991年第4期的《中国烹饪》发表了先生的《答汪曾祺先生》,说去朋友家做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都是自己带去。这确有其事。说去朋友家做菜连圆桌面都是自己用自行车驮去的,这是传闻之误 。但此事也不是无中生有,真有热心此道的人,把圆桌面像梨园武生扎靠旗似的绑在背上,骑车到亲友家担任义务厨师,不知怎地,将此韵事转移到先生身上。

十几年前我见到了王世襄先生编撰的一本《明式家具珍赏》,如果没有记错,那本图册里的大部分明代家具应该是先生自家的收藏,最让我难忘,居然其中还有一只四条腿的小板凳,我真不知道先生怎样一双慧眼从市井之中拣出了这样一只明代的小板凳。因为,小时候自己家里的陈设也多是些紫檀、香樟的传统家具,所以看到此书,便有一点儿怀旧的心情。当时书店的主人把书价让到一百块钱卖给我,阮囊羞涩,终于没有舍得买。至此才知道先生对中国传统家具的热爱。

1994年,《读书》杂志第5期和第7期分别发表了朱家晋《读〈说葫芦〉说葫芦》和黄裳《“葫”中日月长》,知道香港壹周刊出版社出版了王世襄先生的《说葫芦》。几年后见到了内地版的

《中国葫芦》,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分天然、勒扎、范制、火画、押花、刀刻六章,下卷则

是分述鸣虫种类及捕捉蓄养之道。让读者真正见识到了葫芦的学问。

去年,王世襄先生出版了自选集《锦灰堆》(全三卷),正文前面印有先生自序手稿:“元钱

舜举作小横卷,画名‘锦灰堆’(见《石渠宝笈初编》、《吴越所见书画录》),所图乃螯钤、

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等物,皆食余剥剩,无用当弃者。窃念历年拙作,琐屑芜杂,

与之差似,因以《锦灰堆》名吾集。”第一卷有家具、髹漆、竹刻、书画等章,第二卷有雕

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等章,第三卷选收先生历年所作诗词120首,由他和夫人袁荃

猷手书影印。另外,共有线图234幅,黑白图424幅,彩图255幅。这三卷承友人的美意赠

送给我一套,在灯下坐稳了细细地读,非常喜悦。

十几年前第一次见到先生编的《明式家具珍赏》,记得书后附有先生的著作目录,印象里先

生文革以前多只有自己刻印的油印本存世。《锦灰堆》里收有先生的著作目录,八十年代以

前先生编撰正式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古代音乐史参考图片》(1--5辑)1954--1957年人民音

乐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音乐书目》196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高松竹谱》(手摹明刊

本)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广陵散》(书首说明部分)195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共四种。另有自刻的油印本三种:1958年自刻油印《髹饰录解说》,1959年自刻油印《画学

汇编》,1963年自刻油印《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八十年代以后,至今已经

出版再版了图书二十余种。想想大陆改革开放前后五十年风风雨雨,感慨万千。

读先生《回忆抗战胜利后平津地区文物清理工作》一文,从附录中知道了一点儿先生1949

年以后的经历,便从书页中生出许多苍凉。1951年在“三反”运动中,想是因为1949年以

前在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任平津区助理代表的那段经历,先生成为重点审查对

象,在东岳庙集中学习后,又被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拘留审查十个月,多次被戴上手铐脚镣,

还染上了肺结核病。审查结果,没有问题,释放回家,却被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开除公职。

一年以后到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这样才有那几种古代音乐资料的出版。1957年在“反右

斗争”中又被划为“右派分子”,更是被打入另册。1966年开始,又是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启功记述王世襄先生的文章《玩物不丧志》中有这样一句:“他爱收集明清木器家具,家里

院子大、房屋多,家具也就易于陈设欣赏。忽然全家凭空被压缩到一小间屋中去住,一住住

了十年。”还有:“家具也由一旦全部被人英雄般地搬走,到神仙般地搬回,家具和房屋的矛

盾是不难想象的。就是这样的搬走搬回,还不止一次。”启功文章写得含蓄。在王世襄先生

“忆往”的短文里有两处提到文革抄家的事情,也仅只一句带过:“幸而如此,十年浩劫,

未随许多成扇,被人抄走。”(《五十年前书画缘》)。“这本目录一直放在我家中,十年浩劫,

连同我的藏书、手稿等一并抄走。”(《梁思成和〈战区文物目录〉》)。至于“忽然全家凭空被

压缩到一小间屋中去住”,我是有亲身经历的,那时候北京的私宅,让主人挤一挤,腾出房

子给别人住,根本没有什么商量,别说文化革命期间了,就是文革前,早已如此。

“忆往”一节里收有《怀念梦家》一文,记述了先生与陈梦家的友谊。陈梦家长王世襄先生

三岁,他们认识得很早,可以追忆到1934年,那时陈梦家已经是新月派后期颇有影响的年

轻诗人,三年前便与徐志摩等人创办《诗刊》季刊,当时正在燕京大学攻读古文字学的研究

生。而先生自己不过是燕京大学大一新生。他们虽然同住一园,照先生自己的话:“只有邻

居般的寒暄。”文章有陈梦家的夫人赵萝蕤的一段回忆:一个深夜,他们听到有人叫门,人

声嘈杂,把他们吓坏了,以为有强人到来,接着听到一连串的疾行声、嘘气声,随即寂然。

原来是先生和一帮人牵了四条大狗半夜去玉泉山捉獾,拂晓回家,没有人开门,自己爬墙进

来,惊了陈赵二人的好梦。三年以后,1937年26岁的陈梦家就被聘为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

副教授,而王世襄先生1941年6月才从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1947年陈梦家自美归国后,

因为两人对明式家具共同的热爱,“彼此串门才多起来”。

我以为王世襄先生从1980年出版《竹刻艺术》,开始了自己著书立说的黄金时期。1983年

早年自刻油印的《髹饰录解说》正式出版了增订本,1985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明式家具

珍赏》,此书中文、西文、香港、台湾、内地共有九种版本。而后,出版了《明式家具研究》,

《北京鸽哨》,《中国鼻烟壶珍赏》,《说葫芦》,《蟋蟀谱集成》,《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等等,

至我案头的这套《锦灰堆》三卷。先生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正在被愈来愈多的同好

所了解所尊敬。

今年先生八十六岁,1985年出版《明式家具珍赏》时,先生七十一岁。有句老话:“人寿多

辱。”其实不尽然。有人议论到政治家的命运时,以为长寿是一个先决条件,举出英国政治

家丘吉尔为例。邓小平又何尝不是如此,到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他的党政军

领导职务,他已经是七十三岁的老人。

如今,回头看王世襄先生八十六年的人生,也几乎是在七十岁以后,才得以释放蕴积多年的

瑞霞。看来,在那种人治的社会环境里,就是有悖于主流社会趣味的一点儿个人爱好,一点

儿被主流学术视为“琐屑芜杂”的著述,同样需要以长寿来度量暴戾恣睢的时代,以整个生

命的长度来期待那种人治风格的演变。顽强地活下去,或许就有机会。那是多么让人忧伤的

人生信念。

可惜陈梦家,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收藏家,1947年从美国芝加

哥大学讲学归来,即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时年三十七岁。1966年9月,五十五岁的陈

梦家不忍文革法西斯迫害,自缢身亡。五十五岁的学术人生,尚没有真正地收获,便已经死

去。呜呼哀哉。他没有能顽强地活下来。活下来不容易。《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20日

载:1969年文革期间五个插队辍学的中学生自己办了一本数学刊物《中学生》,是一种只有

四、五页厚的手抄本,第一期有一个刊头,刊头下边是一句简短的发刊词:我们是富于创造

性的,因为我们一无所知。但是第一期被他们自己亲手毁掉了,因为害怕。“因为害怕”,简

简单单四个字,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是根本无法想象那种彻骨的恐惧。自然,即使经

历过那个年代,也有不少的人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并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体验的只有欢愉。

那时候,我自己也被恐惧笼罩着,我们这些人中间有这样一句话: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承受着一切屈辱和厌倦,固执地活下去。

前几天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专访了王世襄先生,先生着一件中式外衣,儒雅而温和,

让我很难想象先生当年牵着四条大狗抓獾归来逾墙而入的样子,也完全找不出当年那个大顽

童的一点儿旧痕。在节目里,聊到烹饪,问及曾被黄永玉称赞的“烧大葱”,先生以为那不

过是一品极为简单的菜式。记得内子王瑞庆还曾冒昧地写信给王世襄先生,讨一份“烧大葱”

的菜谱。信寄出去,希望能收到先生的回信,要是果真没有回信,心里虽然有些失望,自然

也不会抱怨,总觉着各各方面都离先生实在太远。后来居然收到了先生的亲笔短札,倒让内

子惊喜。

先生的“烧大葱”菜谱刊于1991年《中国烹饪》第4期,摘要抄录在下面:

黄酒泡海米,海米泡开后留残酒少许,加入酱油、盐、糖。大葱十棵,越粗越好,多剥去两

层外皮,切二寸多长段,每棵只用下端的两三段。素油将葱段炸透,火不宜旺,以免炸焦。

待葱段炸透,夹出码入盘中。等全部炸好,推入空勺,将泡有海米的调料倒入,烧至收汤入

味,即可出勺。

内子借鉴此法,在烧鱼的时候也多加一些炸好的葱白。我自己觉得烧好以后,葱比鱼还要好

吃。

2000/3/2/

山西省太原市南华门山西省作家协会030001

电话:0351-3070034

第五篇: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有感

涧头集镇高山后小学姬长太

传统上,中国儒家将“天、地、君、亲、师”五者相提并论,认为教师的地位堪比天地、君王和至亲。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这种对教师怀有特殊情结的观念历经千年积淀和传播,俨然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可尊重并不代表重视,重视也不代表问题都能解决。现实是,教师这个“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今的经济地位究竟如何呢?尊师重教这么多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究竟有无提高?教师还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吗?教育是高尚的事业,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但是教师即不是神也不是圣!教师需要生存,要吃饭、要穿衣、要住房!教师还需要养家,还需要自我发展。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也是万万不能少的,工资待遇从某方面也是一个行业地位的最佳体现。

今天,教师自己要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真的很难。说它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吧,可是他的待遇比公务员差,比农民工强不了多少;说它是“一个吃亏不讨好的职业”吧,可是社会偏偏对它的期待颇高;希望从事这个职业的人都应该是圣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教师的身体状况在下降:教师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工作琐碎繁忙,经常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还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体质明显下降。因此,教师的身体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我们的心理疾患成隐忧:升学、工作、家庭、子女„„多重压力之下,教师的心理也受到上述多方面的压抑,不堪负重,一些教师出现“畸型心理”,或者存在心理疾患。教师的人格尊严受损多:教师被打骂事件时有发生,但往往是不了了之,教师人格尊严受到损害,希望法律能为教师维权。事实历历在目,真的令我们很心寒。今天教师竟然成了弱势群体。几乎所有从事一线的教师都在感叹,现在教书越来越难了,我想这也确是实情。教学中,一些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常常令人困惑:为什么面对我们精心备 出来的课无动于衷?为什么不能专心致志学习30分钟?为什么老师的苦口婆心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为什么连起码的认真、规范书写都做不到?„„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常常让我们老师迷茫困惑。当我再一次与苏霍姆林斯基超越时空相遇时,重新解开了我的不少迷茫,让我仿佛又看到了教育的曙光。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读书过程你会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通俗易懂,语言朴实无华,不是说教,而是谈话,是作者与读者的倾心交谈。它说的是教育工作的痛苦和欢乐、教训和经验。它热情洋溢,富有诗意,既有精辟的理论概括,又有生动具体、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还穿插着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读这些书的时候,我不能不被作者的热情、坦城、睿智和人格所吸引、所感动,也不断反思自己在教育中的得失。

他提出学校不是存取知识的仓库,而是引燃智慧之火的火种。孩子们的秉性千差万别,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今天,我们台儿庄的高效生态课程改革倡导的不就是这种精神吗?

苏霍姆林斯基和他领导的学校的座右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注定要落伍的。他深信,在少年和青年当中发生的许多悲剧的根源正在于此: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是不可能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会产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别人和冷酷无情的现象。他说:“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决不能忽视孩子的个性。他时时想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他认为,一个只在上课时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儿童心灵的。作为一个教师,还应该懂得,决不能仅仅把孩子关在“黑板的小世界”里,对于孩子们来说,教室之外的“大自然的世界”是更加美好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不要让学生为分数而奋斗,而要让他们由于获得知识而感到愉快。决不能让分数成为儿童的镣铐。

苏霍姆林斯基把老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他认为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 种 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他提出:“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如果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痛改前非,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中又写到:正像医生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医生首先是人道主义者。可是如果他竟对病人说:“你的病是治不好的,你的事毫无希望。”那他能够算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的医生吗?而在我们这些当教师的人当中,不是也有一些人,每天都在让儿童感觉到,甚至有时直接对他说,他是一个毫无希望的人吗?这是不能容许的。

“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于,要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够格的人,要使他体验到一种人类最崇高的乐趣——人生的乐趣、智力劳动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多年的教育工作的实践,对儿童的脑力劳动和精神生活的研究,——所有这些都使我深信: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如果别人都能接受的东西他却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它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

“我们当教师的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它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生活中站住脚。”

“我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一条生活道路,不仅有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获得生活的欢乐,有自尊感。” 谈到教师如何做学生思想工作时,他形象地指出:“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音调,因此,要想让那颗心能与我的话语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也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对孩子的最细心和善意的帮助,就是既分担他的痛苦,又不去触及他内心的隐痛。” 在谈到教学问题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对一些片面追求智育发展的人不啻是一帖清醒剂:“教学,这只是称作教育的这朵花朵上的一片花瓣而已。教育没有主要与次要之分,如同在构成美丽花朵的诸多花瓣之中没有主要花瓣一样。教育中一切都是主要的——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对儿童多方面兴趣的发展,或集体内学生间的相互关系,都是主要的。”在具体教育教学技巧和艺术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坦诚告诉我们:“我总是尽力在孩子们对观察对象进行的劳动兴致还很高的时候结束学校活动。宁愿让孩子们怀着急切的心情去期待明天,要让明天预示着能给他们带来新的欢乐„„”。不应希冀在课堂上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所学事物的一切都讲出来,潮水般的知识可能淹没求知欲望和好学精神„„”

在谈到师生关系,他认为师生之间需要“精神纽带”,如果教师感受不到孩子“隐秘的内心活动,不能同孩子们休戚与共,没有竭力从思想上把自己置于孩子的地位”,那么,教学过程很可能会变成“一场残酷的斗争”。他认为,“刻意挑选一些尖刻的字眼”刺激学生,也是“缺乏最起码的教育常识的表现”。他精辟地指出:“教师的话应该首先使少年平静下来„„想用呵斥来压制少年的倔强,迫使他们处于一种颤巍巍的俯首贴耳的听话状态,这就如同是挤压弹簧,我们愈是用力挤压它,危险就愈大,因为它会压断或是反弹起来击中那个挤压它的人。”

掩卷沉思确是灵魂洗涤之旅。阅读他的著作,就似一位虔诚的教徒重踏礼佛之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他深爱着每一个学生,他关怀着每一个成长的生命,他孜孜不倦地分析研究着每一个看似细节的教育现象, 32年如一日地写着自己的“教育日记”„„他是一位导师,他是一本教科书,他也是一面镜子。现在我们的素质教育已经提了好久了,我们教师如何去适应时代,适应学生?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孩子最渴望什么样的教师?

近日“知心调查”组 发布调查数据,让我们从孩子们的真心话中感受到他们对于教育的期待。调查组历时三个月,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20多所中小学校,8347名中小学生参与问卷调查,283个孩子接受面对面采访。面对不同环境,孩子们都渴望被当成一个极大生命力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装东西的瓶子。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孩子最期待什么样的教育。 一,渴望成为集体中有用的人

在学校里,最让你自豪的事情是什么?

很久以来,学习成绩一直被当作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硬指标”。“当学生的,首先就得学习好。”这是很多成年人常有的看法。但在孩子们眼中,最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满足的并不是成绩,而是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46.19%的孩子表示,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可以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有一群好朋友。只有21.07%的孩子认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或在竞赛中取胜是最值得自豪的事。

在学校里,你最希望得到怎样的评价? 25.52%的孩子希望被评价为“人品好,值得信任”;22.54%的孩子希望获得“积极热情,热心为大家服务,有公益精神”的评价。相比之下,只有11.21%的孩子希望成为“学习能力强,让人仰望的学霸”。 通过为集体服务,帮助自己的同学,孩子们能够在伙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感觉到:“我是一个有用的人。”这种价值感才是孩子们真正的快乐源泉,也是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最宝贵的收获。二,渴望有情感的老师

孩子们的心目中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近半数孩子表示:自己最喜欢幽默快乐,亲切平和,善解人意,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关注每个学生,能够和学生们像朋友一样交流的老师。只有1.01%的孩子喜欢态度认真,不苟言笑,非常看重成绩和排名的老师。孩子们呼唤着有情感的老师。

少年儿童正处在情感认知的成长阶段,对他们来说,讲情感比讲道理更有用。老师不能把孩子当成瓶子,想装什么就装什么,而是要把孩子当成有生命的种子,用情感去培育,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心育人,才能培育出有情有感有创造力的人。渴望启发思考互动式课堂。79.22%的孩子表示:他们喜欢能够启发自己思考的互动式课堂,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实践,有分享和提问的机会。7.66%的孩子最喜欢“老师侃侃而谈,从头讲到尾”;10.08%的孩子最爱课堂上的“各种多媒体手段”。

调查结果反映了孩子们的真实心声,他们渴望成为课堂的主人。孩子对世界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可很多孩子却不能真

心爱上学习这件事,因为孩子们缺少的并不是求知的热情,而是发挥主动性的机会。长久以来,大多数课堂时间都由老师主导,孩子们成了课堂上的“旁观者”,这是造成孩子们学习被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渴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在今天,教育不仅限于课堂,课堂之外的时间里,孩子们可能更加忙碌,补习班、听讲座、逛博物馆、网络课堂„„各种形式的课外教育,扩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更多压力。

但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并不抵触课外时间去学习额外的知识和技能。24.8%的孩子表示,希望“与父母和朋友到处旅行,开拓眼界”;20.46%的孩子希望“多看自己喜欢的书和资料,拓展知识面”;18.32%的孩子想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成年人应该反思,是否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思考与实践的机会?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各种“被安排的学习”已经足够丰富,或许,他们更需要一些留白,去自由地思考和探索这个世界,去积累一些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知识。这些经历和知识,会让孩子们走下“流水线”,成为真正的自己。

四,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

孩子们希望通过教育,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或者过上怎样的生活?在调查中,48.71%的孩子表示希望将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相比之下,15.41%的孩子希望“有一份受人尊重而有前途的工作”;6.19%的孩子希望“过上有钱而富足的生活”。 我们时常听到某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说:“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前途。”或者“你不努力,以后没有好工作,别人都会瞧不起你。”殊不知,富足、有前途、受人尊重这些很多成年人眼中的成功标准,并不是孩子们真正在意的教育结果。比起别人眼中的成功,他们更希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很多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会选择一条与儿时梦想截然不同的生活之路。但梦想始终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引路者,因为梦想而付出汗水泪水、经历的磨难考验、学习到的知识经验,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实的童年。

老师们,同仁们,现在你还在抱怨吗?还在彷徨吗?还在为不被社会理解而得过且过吗?明确了孩子最喜爱什么样的老师;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你就会耳目一新,你就会斗志昂扬。你就会为你是一名教师而自豪.高兴,幸福。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以人生价值的实现为旨归,教育是培养人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教育的本真意义就是使人幸福。教育为了什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生变得更美好、更幸福,是唤醒探索真理和追求幸福的生命力量。反思我们的教育,被功利迷惑了视线,忘却了人的生命及其价值的实现,迷失了自我,遮蔽了灵魂,失去了真谛。使得本该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和课堂,却处处散发出忽视生命、扭曲生命、窒息生命的气息。因此,教育要回归自我,就必须从过去异化的状态中走出来,关注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提升生命作为其基本追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潜能、显示生命的真谛并澄明生命的意义。

教师职业使命的真谛乃是精神成长,即引导未成年个体精神世界的生长生成,启迪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怀,给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然而,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学生的幸福人生只能在幸福的教育场景中展开。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注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求广大教师启动职业幸福的按钮,建构属于自己的幸福。 所以学生有时候学什么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通过每一个内容的学习,真正地是从思维训练,从规律方法的高度来对待,那么相信他是在变得聪明、变得优秀。我们只能全力以赴地把孩子的大脑变得聪明变得优秀变的严谨,让他用过硬的实力,去打一场又一场的胜仗。这就是让每一个孩子知道,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

上一篇:读寂静的春天有感下一篇:党课讲稿模范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