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政策完善论文

2022-04-19

摘要: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Ⅲ软件对2007-2016年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过程。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包括财政支农政策、农村金融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等3方面,其演进经历了3个阶段。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金融政策完善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金融政策完善论文 篇1:

破解农村金融瓶颈的思考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演进

1.农业哺育工业阶段的农村金融政策。新中国建立后,为了迅速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我国实行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战略,农业成为筹集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互助合作的组织转化为农村基层社队控制的金融工具,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被纳入到国家金融体系,转变为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也成为吸收农业富余资金的重要渠道。在这种体制下,农业部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中,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约4500亿元,为我国建设成独立自主的和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贡献,也使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再生产状态,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2.由哺育工业向反哺农业过渡阶段的农村金融政策。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放弃了以农业哺育工业的政策,国家在农村设立的金融机构不再承担吸收农业剩余资金的任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在商业化改革的过程中相继撤销了在农村的分支机构,使部分县域和乡镇出现金融服务空白。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没有因此转变成为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而是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调配金融资源的工具。面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对金融的日益强烈的需求,国家没有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相反,却对日益发展的民间金融进行排斥,否定了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的新尝试。这就造成了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的困境。

3.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农村金融政策。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2007年,银监会发布《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对农村金融组织建设进行规范和指导。以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农村微型金融组织逐步发展起来,但还没有完全破解农村金融瓶颈。

二、农村金融供给需求分析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三农”是农村金融的需求方和最终受益者,以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方,以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和民间借贷组织为代表的草根金融是农村金融的重要依托力量。

1.农村金融的供给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一度被当做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农村信用合作社历史包袱过重,管理相对落后,面临商业化发展的困境,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商业性银行包括农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意投资成本高、风险大的农村金融市场,不愿意开发对口农村的金融产品。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不能为农村发展提供“造血”功能。担负国家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农业发展银行侧重于发放粮棉收购贷款,不能承担投资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项目。近年来兴起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在人员素质、资金基础和运作成本等方面存在局限。对于私人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国家采取一律取缔的政策,使民间借贷得不到有效疏导和监管,不利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不利于优化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

另外,保险、证券等非银行机构在农村发展缓慢,使农村金融市场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削弱了对中低收入农户的金融服务和农村金融供给的效率。

2.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殊偏好。农村社会是一个由血缘、亲情和朋友关系等纽带结合起来的熟人社会,银行与农户在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中互相了解对方,形成对称的信息关系和人际信赖关系,银行只要通过对贷款对象的地缘、血缘、亲缘、人缘的调查,就能准确地判断该对象是否有信贷需求和还贷能力,不需要财务调查和财产抵押。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盈利能力低,需要在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下,由保险、银行等各类金融相互配合,降低金融风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户经营,决定了对金融需求的规模小而分散。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决定了借款期限要符合时令,借款手续要方便快捷不误农时。

总之,农村具有丰富而独特的金融资源,农村金融供给只有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和整合农村的金融资源,才能降低风险和成本。

三、建设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路

1.加强政策性引导,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各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干预在农村金融发展的早期和中期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强农村金融政策引导。政府通过市场准入的放开、门槛的降低和财税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各种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和监管标准,清除破坏诚信的种种障碍,建立良好的诚信环境,对于威胁农村金融安全和农民利益的苗头及时采取预防和警戒措施。二是加强金融知识、能力和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普及和开发农民“资本意识”和投资意识,提高农民的信用互助合作能力;强化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造就一支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大军。

2.发展农村货币市场,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资金拆借市场,有利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从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拆借资金,维护农村金融市场均衡发展。政策性金融体现了国家政策的方向和扶持重点,但不能代替其他金融活动;商业性金融具有雄厚的实力,但要自觉接受国家政策的指导,在农村的金融活动要依托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熟悉农村市场,只有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通力合作,发挥银行与农民之间的桥梁纽带和中介作用,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把私人借贷纳入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轨道,有利于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另外,在农村加速发展典当、信托、租赁、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优化农村金融市场。

3.开拓农村保险业,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和再保险机制,分散和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二是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分散和转移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三是担保机构加强担保方式创新,探索适合农村的抵押担保制度,把农产品、农户和龙头企业签订的订单、运输工具、农业机械等动产作为贷款抵押品,将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纳入农村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四是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五是发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疾病、死亡和残疾等特定风险提供保险保障。

4.创新农地金融,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表明,农村土地证券化能够把土地财产变成可分割和流动的财物,有利于在农地的开发、生产、经营问题上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我国要发展农地金融,就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证券化的有效实现形式,使土地资本化。把农民联合起来,建立基层土地抵押组织,通过设立发展农业开发产业基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形式吸收社会资金,进行农业生产和开发,有利于降低土地金融的运营成本。

总之,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我们要吸取农村金融制度历次变迁过程中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教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在实践中探索一条成本低、效益好的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子。

(本文为河北省2010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研究”〔HB10GJ025〕和河北省2009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为分析”〔HB2009G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责编/赵哲)

作者:魏先法

农村金融政策完善论文 篇2:

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分析

摘要: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Ⅲ软件对2007-2016年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过程。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包括财政支农政策、农村金融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等3方面,其演进经历了3个阶段。

关键词:农业政策;研究热点;演进历程;可视化分析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focus; evolution proces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目的,对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具有宏观调控作用的政策措施的总称,其主要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农业政策正确与否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政策研究与制定。农业政策研究也成为我国农业软科学领域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且随着研究的发展,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迅猛增加。当前尚未见对该研究领域进行全面梳理的报道。为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揭示我国农业政策研究热点和演进过程,把,以期为该领域学者握国内农业政策研究领域的主流方向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以CNK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CAJD)为数据源,采用专业检索方式进行信息检索。检索策略:SU=农业+农村+农民 AND TI=(结构+土地+科学技术+产品流通+价格+贸易+财政+金融+人力资源+就业+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社会保障+扶贫)*政策 NOT TI=订阅+订购+征文+征稿+稿约+声明+启事+通知+须知+通讯+指南+图片+要闻+举行+举办+召开+总目次+目录+简讯+书讯+函+专访+诚征论文+来稿要求+新闻+论文索引+大事记+农业资讯+政策动态;检索时间段:2007-2016年。共检索出3065条文献信息,去除标题中含有订阅、订购、征文、征稿等無效信息和无作者信息185条,精炼后得出相关文献数据2880条。

12数据处理

借助CitespaceⅢ(美国著名华裔学者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个信息可视化软件)对检索到的2880条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分析:在CitespceⅢ分析软件中,选择参数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关键词(Key word),时间段选为2007-2016年,时间切割(Years per slice)为1年,TopN为50,其他值默认,主题词来源(Term Source)选择:Title、

2中国农业政策领域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凝练,也是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一组关键词通常代表着一篇论文的研究主题[1]。学术论文的关键词体现了论文内容的主旨,是作者学术思想及学术观点的凝练,因而成为文献内容计量的重要标准。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1]。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一般都是一段时间内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关键词共现结果见表1、图1。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节点中心度即指其所在网络中通过该点的任意最短路径的条数,是网络中节点在整体网络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的度量,关键词中心性为节点重要程度的代表。从表1可知,“财政政策”频次最高,为278,但“农村金融”频次168,其中心性(028)高于“财政政策”中心性(01),表明“农村金融”的关注程度要高于“财政政策”,高中心性关键词还有“农业保险”(085)和“金融机构”(081);“土地政策”和“土地流转”频次分别为128和126,表明土地问题始终是农业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农政策”与“支农资金”频次小于100,为83和73,中心性为022和019,表明“财政支农政策”是农业政策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部分。

关键词共现网络能具体的体现某一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内容,关键词共现图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关键词频次成正比,节点越大表示相应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该关键词可以视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节点间的连线表明关键词具有共现关系,其粗细表明共现的强度,节点对应的颜色表明共现的时间。

图1中较大的节点为中国农业政策研究领域近10年研究热度较高的关键词。由图1可将研究热点分为3个区域:财政支農政策、农村金融政策、土地流转政策。财政支农政策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支农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农产品价格等。农村金融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税收、公共财政、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等。土地流转政策方面包括农村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政策、农村改革、土地制度、社会保障等。

21财政支农政策

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制度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必须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城乡收入、加大农业投入、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邓子基[2]认为应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与其他支农投入,兼顾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财政补贴,提出完善农业税收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加直接补贴,加强对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管理。郭军等[3]总结了国外财政支农先进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叶初升等[4]认为当前中国财政支农政策有利于提高产量,但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程度,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环境遭到破坏,对农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应当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完善农业生产建设;要把财政支农与绿色农业生产相挂钩,确保粮食生产质量与粮食安全。

22农村金融政策

曹文婷[5]研究认为,政策性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受到限制较多;民间金融活跃,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农村金融政策应顺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宽限制,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提高其自身的监管能力。杨晓娟等[6]研究认为,中国农业保险规模发展快速,保险经营者快速增加,但仍存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农民缺乏保险意识等问题。马丽华等[7]认为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注册门槛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实力参差不齐,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稳定,农民对其认同度低,监管和控制风险能力有待提高;应当严格控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机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可持续发展,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从法律角度提供保障,健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关法律法规。

23土地流转政策

刘卫柏等[8]把中国现阶段土地流转分为5个部分:农村土地交换、土地外租、农村土地股份制、土地参股、土地承包,其中土地的用途被改变使农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切身利益受到影响,认为应该对土地流转的用途进行规范管理,明确和完善土地产权,推动土地流转机制创新与保障体系建设。王庆日等[9]把农村土地政策创新概括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的政策创新、提高土地价值的政策创新、保障土地的资产价值。卢泽羽[10]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深入发展,农民积极性高,总体态势发展平稳,应建立相关法律政策,规范土地流转的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了解和参与到土地流转中,完善农业保险对土地流转的保障,培养土地流转管理人才。

3中国农业政策研究热点演进分析

图2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热点关键词,节点所在的位置表示出现的时间,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受关注程度,节点间的连线表明关键词间存在相关关系,节点按照关键词出现的时间沿时间轴依次向上,形成研究热点的演进图,在此基础之上加入关键词突现值(表2),进而全面的展现研究热点的演进。

由图2、表2,可以认为2007-2016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的演进分为3个阶段。

31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业政策(2007 -2009年)

此阶段热点关键词频次高,节点面积大。关键词包括:财政政策、农村金融、土地政策、财政支农政策、农业保险、农村经济、农村信用社、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等,体现为两个方面:财政支农政策和农村金融政策。

2007-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农业政策研究的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支农力度,缓解当前农业发展困境。一是加大农业补贴的力度,增加种植良种作物的资金补贴,扩大补贴覆盖面积;二是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建设投入力度;三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农业问题,稳定农产品价格;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战略性调整;五是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引导农业科技创新。

农村金融是介于农民、农村、农业之间的经济活动流通资金。金融危机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农村私营机构倒闭,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减少,这也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弱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农村金融政策研究集中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调整市场准入制度,构建一个具有竞争性的金融市场。

32土地流转政策(2010-2013年)

该阶段主要关键词为有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粮食安全、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等。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农业政策领域部分问题得到解决,研究成果丰富。

2010年-2013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重心转向土地流转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承包权之间的区隔,避免二者之间的混乱;二是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推进大型农业机器、新农业技术与新的农业品种推广,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现代化;三是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土地流转价格不规范,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严重等问题;四是新型城镇化为土地流转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土地流转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充足的资源条件,以及推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新城镇化理念;五是土地流转带来失地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求针对失地农民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合理且长效的补偿机制,通过扩大就业岗位吸收更多的失地农民,健全失地农民安置保障政策。

33农业现代化与精准扶贫(2014 -2016年)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农业政策应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这一阶段农业政策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包括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农村发展、农业补贴、劳动力转移、扶贫政策等。

2014年-2016年,我国农业政策研究重心转向农业现代化与精准扶贫问题。在农业现代化政策研究上,一是突出走出一条生物技术为主题以机械技术为辅助的新型农业道路,引导农业走产业化道路;二是着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出政府做好引导工作,优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在扶贫政策研究上,一是着重扶贫工作的精准帮扶和更具针对性,集中扶贫资源解决需要帮助的贫困户;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引导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劳动摆脱贫困;三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加强和完善对贫困户的管理制度;四是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制。

4小结与讨论

中国农业“一靠科技、二靠政策”,二者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其相互融合对推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2007-2016年中国农业政策领域研究热点主要包括3个方面:财政支农政策、农村金融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研究热点演进经历了3个阶段:2007-20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业政策、2010-2013年土地流转政策、2014-2016年农业现代化与精准扶贫。

此外,从总体看,近10年我国农业政策制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政策工具有特定倾向性,政策研究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研究核心上,以財政支农为核心的研究上,数量有限,且多数研究内容较为宽泛,缺乏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二是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上,体现出研究过程不连贯,研究大多关注农业政策对“三农”支持作用,而非农政策对“三农”的不利影响几乎缺乏研究;三是在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农民收入问题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研究上缺乏深度,政策分析结果和对策的提出较为笼统,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效果依据。四是理论、实践和政策是研究“三农”问题的三个重要维度,现有农业政策研究,很多是在解释国家决策或规划意向,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政策价值和政策取向上,存在较大差距。为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政策研究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拓展农业政策的研究范围,加强农业政策与非农政策相互关系及相关理论的全面研究,并从研究主体、政策主题、政策构成等各政策研究元素间交互关系入手,深入挖掘政策研究范畴,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桥梁作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何晓萍,黄龙 大数据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 现代情报,2015(4):46-51

[2]邓子基 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4-9

[3]郭军,孔祥智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J] 江淮论坛,2015(4):20-25

[4]叶初升,惠利 农业财政支出对中国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8-55

[5]曹文婷 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现状分析[J] 思想战线,2009(S2):96-97

[6]杨晓娟,刘布春,刘园 中国农业保险近10年来的实践与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2):22-30

[7]马丽华,宋雅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 特区经济,2010(5):70-71

[8]刘卫柏,陈柳钦,李中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新思索[J] 理论探索,2012(2):96-99

[9]王庆日,张志宏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土地政策改革[J] 现代城市研究,2014(8):20-24

[10]卢泽羽,陈晓萍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14-119

作者:段园园 张梅 林树文

农村金融政策完善论文 篇3:

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构建普惠金融中的作用

普惠金融概念是联合国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推出的。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以小额信贷为核心,同时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农村金融政策“新方法”,强调应把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小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体系,从而把那些被排斥于传统金融服务和整体经济增长轨道之外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并使他们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改善。

中国十分重视普惠金融的构建与实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都提出了“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的具体要求,对“三农”的支持与投入上不遗余力:为了解决农民在生产中所需资金的不足,自2001年开始,在全国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一项特殊的金融工具,旨在降低农业贷款门槛,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抵押担保难的状况,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为农民发放生产性贷款,手续简便,不需要抵押担保,按照“广覆盖、深受惠、长相助”的普惠金融理念,为弱势群体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是一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惠农政策。但从实践效果来看,虽然该项业务已惠及到广大农村千家万户,但反映到部分地区、部分农村信用社,还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金融工具作用,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一、影响农户小额贷款发挥正常效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推广使用过程中,由于农户认识和了解不足,信用观念和法治意识缺失,导致贷款逾期

有的农户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的政策性扶贫手段而不是商业银行经营性的金融服务,以至出现了极少数不具备贷款条件的农户持身份证到当地农村信用社强迫贷款的极端现象;有的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存在赖账心理,认为贷款是国家的钱,不借白不借,贷款到手后抱着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的观望现象,以种种理由推诿,不按时归还,一旦出现经营上的困难或与政府机构发生矛盾更是借机不还。

法律意识不强、违规用贷,突出表现为因大量代借而导致的顶名、冒名、假名贷款行为。有借款资格、有授信资格的农户虚报借款用途,立据为他人借贷,将贷款转给他人使用,由于这类贷款极具隐蔽性,形成农村信用社贷款监管盲区,导致贷款“化整为零”、“垒大户”等现象。另一方面,因为借款人转让了贷款使用权,责任心丧失,不承担监管和催收义务,一旦实际用款人在贷款使用上出现意外,因为无法落实还款责任而形成风险。

还有少数信贷人员存在“吃、拿、卡、要”现象,缺乏金融工作者应有原则和立场,首先沦丧,内外勾结,纵容迁就违规行为,人为造成操作风险,带来大量顶名、冒名、假名贷款,形成了一个小范围内垄断金融服务的小群体,使贷款回收不利,危害不可小视。

(二)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大、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造成的贷后管理缺失,形成贷款逾期

近几年,由于城市建设步伐加速,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务工,“空巢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农户贷款后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年初走年末回年中不见人,有的农户甚至举家外迁查不到下落,给贷款催收和管理带来极大困难。客观上造成了农村信用社对失信农户无法进行有效制约,妨碍了信用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优化,造成贷款损失。

另一方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金额小、利率低、户数多、分布广等特点,加上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而基层农村信用社又普遍存在信贷员力量薄弱,工作量大,管理地域广的情况,加上信贷员实行岗位轮换制,要求按限期交流,在一这程度上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现象,导致催收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后续衔接差,影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使用,也难以保证顺利回收。

(三)经济环境以及天灾人祸造成的“三农”抗风险能力差,直接影响到贷款质量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一些相对不发达、不活跃地区,由于缺乏支柱型产业和特色产业,没有足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而传统农业以分散经营为主,存在小户单干、盲目生产、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很容易与市场需求脱轨,导致贷款无法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

另外,农业本来是弱质产业,极易爱自然环境影响,天灾人祸的现象往往无法避免,导致“三农”抗风险能力差,一遇到灾年或者项目选择不当,直接导致贷款回收困难。加上目前我国涉农保险业务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存在农业保险立法缺位、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难以为继、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或是需求无法满足、缺乏政府有效的引导和扶持的现象,客观上加剧了农业的高风险性和农村信用社的趋利避害性。

二、怎样才能做好、做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个品牌,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实践普惠金融,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改善农民信用观念、提高农民法治意识是实践普惠金融的首要前提

农村信用社要面向广大农村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农民认识到人权,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因为普惠金融下农民获得贷款等金融服务的权利也是实现自身权利的一种形式,要珍惜属于自己的权利,并理性运用。还要大力宣传、深刻认识到与权利并重的义务,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加大对贷款违规使用和违约行为的制裁、惩罚力度,使“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与时俱进加强业务宣传,不断充实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内涵,使农户小额贷款的政策、原则、意义广为人知、家喻户晓,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大限度减少普惠金融下的信用风险。

(二)提升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是实践普惠金融的重要基础

农村信用社由于其特殊的社会身份和机构分布特点,自然而然承担了推广普惠金融的重任,其自身只有更新思想理念,找准经营定位,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经营水平,才能有效发挥潜能,做好金融服务。

要提高员工素质,通过推广“阳光信贷”规范贷款流程,加强社会监督,增强办贷透明度,切实防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操作风险,为广大农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加强员工道德风险的防范,通过警示教育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推行问责制,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追责力度,从源头上避免道德风险。

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进一步细分市场需求,开发新的涉农贷款产品,以个性化、差异化、丰富多样的产品拓宽农户增收和融资渠道,并运用信贷杠杆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与市场对接,增强项目搞风险能力;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金融工具,加大自助存取款机和POS机的布设和推广力度,消除盲区,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卡业务办理流程的开发和完善,使农民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利用政策引导、实施财政补贴是实践普惠金融的巨大动力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管理难等特点,根据世界银行测算,金融机构开展此项贷款年利率不低于25%才能盈亏平衡,而目前农村信用社该项贷款利率多控制在基准利率上浮70%以内,因此多数农村信用社因为特殊的支农使命,在支农业务上形成大量账面亏损和潜亏,造成了农村信用社承担支农义务与获得的经济回报不相衬的尴尬局面。虽然,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经常出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但相对农村信用社办理支农贷款业务的风险和亏损,依然是杯水车薪。只有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给予农村信用社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减少因为政策性支农带来的副作用,才能加强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巩固其支农主力军地位。

(四)建立科学的农业保险体系是实践普惠金融的必要保障

农业因为是弱质产业,面临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和不可避免的市场风险,具有“周期长、风险大、回报低”的主要特征,因此,要想解决农村信用社的后顾之忧,必须构建经营形式丰富、支持多渠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体系作为保障,为农村信用社撑起一顶“庇护伞”,有效减少产业风险,最大限度减轻农村信用社的负担,降低农村信用社在落实支农服务、推广农户小额贷款中形成的资金损失,才能不断保持其服务“三农”的实力,增强其对加大农业投入的信心,更好地实践普惠金融。

综上所述,农村信用社要有效运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一特殊金融工具在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因农而生,随农而变,为农转型,助农富强”的使命,努力寻求社会公正,将弱势群体也纳入经济增长轨道,在农民既无财产抵押又无有效担保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支农支小,扶微扶弱,并使其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达到社会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和理想,使普惠金融的成果惠及中国大地。

作者简介:赵凤霞(1971-)女,汉族,内蒙古宁城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经济师,就职于内蒙古宁城农村商业银行三座店支行。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作者:赵凤霞

上一篇:农村财务审计研究论文下一篇:公允价值运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