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其广泛开展将对金融市场微观主体、金融市场结构,以及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就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资产证券化通过银行信贷和利率渠道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并且将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难度加大,中央银行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分析论文 篇1:

银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摘要:纵观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看每一次的金融创新都会给当时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强大的冲击力,同时这也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考验。经济的不断变化是把双刃剑,既存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具有阻碍经济进步的阻力。虽说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对于我国来说,研究银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联系是有重大意义的。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起的作用微弱,尽管相关部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当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对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来说,即使有金融创新的刺激,但是货币政策有效性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对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并不深入。接下来本文将详细阐述银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银行;金融创新;货币政策;有效性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资银行的进入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压力,同时也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国内银行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必须进行自我的金融创新,不断地完善自身的金融制度、金融业务以及组织结构等等。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够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求得发展的出路。同时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银行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银行金融创新

就目前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这个大舞台。既然我国已经进入到世界经济这个大舞台中,那么面对的不仅仅有机遇,同时还有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和面对挑战成为了我国金融机构需要研究的热点。对于银行来说只有跟随世界的潮流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但是在银行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创新方式的选择是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笔者认为银行的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銀行金融体制的创新

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进行融资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银行进行贷款,相对于民间信贷来说,一方面银行贷款的利率还是相对较低的,另一方面银行有较大的资金支持同时借贷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这就导致了大多数企业对银行贷款产生了过分的依赖,使得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增加以及稳定性相对降低。我国银行在信贷方面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和压力。首先银行不仅具有短期融资的功能同时还要肩负长期融资的职能,这就造成了银行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以及职能方面负担过重,阻碍了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部分银行还对一些无资本的中小企业进行放贷,甚至一部分还进行了股本融资,这些放贷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银行的放贷业务量,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银行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为了银行长久利益的考虑,银行应当进行金融体制的创新。第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信誉度较好的中介融资市场,这样可以分担银行的放贷压力,但是在发展中介融资市场的同时也应当建立相应的市场规范,保障中介融资市场的秩序;第二可以发展股权融资市场。股权融资市场的成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担银行的放贷压力,但是在发展股权融资市场的过程中,应当有相关的法律人员进行监督,以防止有不法现象的发生。

2、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

自从我国入世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市场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活力。同时银行也在金融业务方面不断地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要求。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消费,市场在不断地消费刺激下变得也越来越有活力。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它利用新的思维、新的结构以及新的技术并通过创新工具的使用以达到融资的效果。目前对于银行来说,金融业务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金融工具的创新。它是金融业务创新的核心部分,一切业务创新的方式都依赖与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创新是所有业务创新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金融工具的创新是所有业务创新中最能吸引关注的一种创新方式;其次就是技术的创新。科技的发展带动着各行各业不断的进步。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更将银行的金融创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金融技术的创新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同时也给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了便捷。例如ATM机、网上支付、电话银行等新技术的发展都给金融创新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最后就是服务创新。人性化的服务总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个性化以及人性化贴心的服务理念。这种服务理念的深入会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

二、货币有效性

一般来说所谓的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并使用各种各样的货币工具对流入社会的货币总供给量和需求量进行调控,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收支平衡、稳定市场物价、保障就业以及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实行有效的货币政策可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是指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及达到的程度。鉴定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一般通过以下几点。

1、货币能否影响产出

货币政策一般通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影响产出。首先货币政策的收紧导致企业需要负担更多的利息,这就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从而使社会的供给量下降影响货币产出;其次如果银行的利息较高,这样就降低了人们的消费热情,这样就导致社会需求下降,从而影响货币的产出量。总之货币政策能否有效系统地影响产出是决定货币有效性的一个标准。

2、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是否稳定

货币政策的实施影响着产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是仅仅由这一点是不足以全面证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是否稳定也是判定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一个因素。一方面来说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是稳定的,那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货币政策是具有有效性的;另一方面来说货币与产出之间的联系是变化的,这就说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被削弱了。货币与产出之间联系的稳定是衡量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

3、货币当局有效的控制货币

货币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对货币的国际收支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如果说供给量和需求量相差较大,这就说明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效的,反之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对来说差距不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收支平衡,这就说明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货币当局通过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保障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银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联系

通过上述可以看到银行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因此在银行实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如何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银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付方式的改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电子科技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电子支付手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但是同时增加了电子货币的流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货币的流通量。电子货币不同于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它的增长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支付手段的创新对货币有效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2、融资方式的改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为了保障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银行在不断地进行融资模式的创新。融资模式的创新在减小银行压力的同时也给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定的冲击力。融资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变多,货币的平衡很可能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减弱。

3、金融业务的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響

外资银行的加入使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压力增大,国内的银行为了自身发展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金融产品进行了不断地创新。而金融业务的增加和创新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市场活动中来,这就使流通的社会货币相对的减少。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同样遭到了削弱。

四、结论

综上所述,银行金融的创新贯穿于银行的发展,正是应为金融的创新才不断地给银行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但是银行金融的创新发展也给各国的货币当局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银行金融创新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对于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崔莹.融资方式创新及影响[J].中国金融,2012(11).

[2] 郑美艳.银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时代金融(下旬),2013(12).

(责任编辑:刘偲然)

作者:毛翔宇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分析论文 篇2: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初探

摘 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其广泛开展将对金融市场微观主体、金融市场结构,以及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就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资产证券化通过银行信贷和利率渠道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并且将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难度加大,中央银行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未来具有稳定的、可预期的现金流的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组成资产池,通过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离与重组,并以其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过程。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被誉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最重要、最具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之一”(Leon T.Kendall)。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证券化在我国已从单纯的理论研究开始走向实践阶段。截至2006年10月末,我国证券化市场规模约为405亿元,包括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跨国资产证券化以及准证券化信托产品。2006年11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获得了银监会的批准,不良资产证券化也拉开了帷幕。尽管证券化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开展必将对金融市场微观主体、金融市场结构以及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本文将就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这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它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由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内容组成。其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实现货币政策效力的基础,它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中介变量,进而引起实际经济变量变化的途径。

尽管理论界对于货币政策究竟是通过何种渠道进行传导存在不同的看法,但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两个基本渠道——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前者包括银行信贷和资产负债表两种渠道,后者则包括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

(一)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按照发起人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二者从不同的方面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影响,但总的来说都将导致货币政策效力的减弱。

首先,从企业角度看,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表现在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降低了融资成本,拓宽了融资渠道,对银行信贷产生了替代效应,在客观上降低了银行信贷的相对重要性。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产证券化通过资产真实出售、破产隔离等证券化结构设计和信用增级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一部分企业会减少银行贷款,通过证券化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二是资产证券化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不再以融资者的整体信用为基础,而是以特定资产的信用为基础,即是以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发行证券。资产证券化技术的应用会使一些在传统方式下难以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企业获得了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从而拓宽了资本市场融资主体的范围。

总之,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信用创新体制,会改变原有的金融市场结构,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银行贷款规模相对下降,加剧金融市场的“脱媒”现象,这一过程将导致银行信贷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力减弱。

其次,从银行角度看,证券化对银行的意义更为重大。

作为沟通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的间接融资中介,银行协调了资金供求双方不同的流动性偏好,但导致的结果就是信用风险和流动性不匹配风险全部由银行直接承担。而资产证券化带给银行的根本性影响就是证券化为银行提供了转移风险、改善流动性的渠道。银行可以利用证券化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改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可以将其持有风险资产的部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优化资产的风险结构,从而“释放”部分资本。

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在发放贷款后,可以通过证券化将贷款出售,从而为银行提供了新的获得流动性的方式,银行自身的融资能力和放贷能力得到提升,会促使银行有更大的动力增加贷款。这样增加了银行信贷的弹性,使得央行对信贷流量的控制力减弱,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传导的实际效力。

Kuttner(2000)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比较资产支持证券和银行贷款的相对增长率,研究得出了资产支持证券和银行贷款的此消彼长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的结论。

(二)对利率渠道的影响

美国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发源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证券化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市场规模已超过美国联邦政府国债、公司债和市政债券。其中住房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规模最大,占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的70%以上,西方学者对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影响的研究也主要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的数据展开。

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目前利率渠道并非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面临改革,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从以数量调控为主转向价格调节为主,因此国外发达金融市场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拓宽了抵押贷款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降低了贷款成本,反过来又促进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随着证券化的增长,抵押贷款市场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为例,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促进了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通过证券化银行的流动性得到了改善,效益得到提高,降低了银行发放抵押贷款的成本,银行倾向于发放更多的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市场的利率下降。

Kolari,Fraser,Anari(1998)的研究发现抵押贷款利率随着抵押贷款市场证券化的增长而下降,并得出结论认为住房抵

押贷款证券化在降低住房抵押贷款的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Heuson,Passmore,Sparks(2000)的研究则认为虽然抵押贷款利率和证券化增长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很可能是双向的。

美联储从20世纪80年代后一直以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过改变准备金供给量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进而对其他短期利率以及长期利率形成影响。资产证券化使得这一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复杂,证券化的发展深化了债券市场并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这会使中央银行对利率的影响更为困难,例如当中央银行试图以提高利率的方式收缩市场的流动性时,资产证券化为市场提供的流动性会抵消一部分货币政策的效力,而使得市场受外部力量干预的影响减弱。

Estrelle(2001)依据简单的动态IS曲线构造了一个结构模型,研究估计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证券化对产出的利率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证券化程度的加深,实际产出的利率弹性变小了。

二、资产证券化对货币中介目标的影响

货币政策并不是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最终目标的实现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中央银行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一系列中间变量的设定、调节和影响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因此,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判断货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重要指示变量。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是两个最重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是二者之间往往难以兼顾,因此货币政策当局必须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我国从1996年开始正式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将使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难度加大,可能加速我国货币政策从以数量调控为主向以价格调节为主转型。

首先,资产证券化会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如果我们以货币供给M的乘数m为例说明,其中是π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π是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e是银行超额准备金率,c是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t是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1。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只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式中的e和π两项,其他三项则要受银行和非银行公众行为的影响。如果这三项因素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来准确控制货币乘数,加上它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从而能够实现对货币供给的控制。

但事实上,如果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得以广泛开展的话,通过将回收期较长、流动性不高的资产在短时间内转换成流动性较高的资产,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将得到大幅改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增强。这一方面降低了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补充了银行获得流动性的渠道,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银行愿意持有的超额准备金率将降低。

此外,由于组成资产池的资产一般是优质资产,而且有完善的信用增级,因此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风险相对较小,而收益却相对较高。并且通过对现金流的分割与组合,资产证券化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风险与报酬特性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的不同偏好,尤其在资产证券化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资产支持证券拥有流动性较高的二级市场。这些因素使得资产支持证券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尤其是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因此投资者会将部分的银行定期存款转化为资产支持证券,这将降低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综合这两方面的影响,银行超额准备金率e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t的下降会增大货币乘数,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增加,并且减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

其次,资产证券化还将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

资产证券化能够将回收期较长、流动性不高的资产在短时间内转换成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发起人进而可以将证券化收回的资金投资于收益更高的新项目,提高资本收益率。如果发起人连续不断地进行证券化,其流动性的改善效应将被不断放大,会出现类似于货币乘数效应的“流动性乘数”效应。因此,流动性改善提高了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随着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货币乘数稳定性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加大了货币计量的难度,原有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稳定关系受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究竟是以货币供应量还是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争论,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经历了从“利率——货币供应量——利率”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金融管制放松与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具有高度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大量出现使得对货币计量的难度增加。由于M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稳定性关系的破裂,美联储在1987年2月宣布不再以M。为设定目标,而是转向更为宽泛的M,但是很快到90年代初期,M与经济的稳定关系也宣告破裂。最终,美联储认为货币供应量已经丧失了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必要,转而以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我国目前依然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随着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货币乘数将越来越缺乏稳定性,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将不断加大,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能有必要面临由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变,那么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以适应将来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可能远比上文中所提到的更为复杂和广泛,例如资产证券化的开展会使货币政策传导主体更加多元化,资产证券化规模也会随着货币政策呈现周期性变化,并反过来影响货币政策效力等等。资产证券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也还需要从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中寻找经验支持。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既拓宽了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也对货币政策形成了挑战,其影响是复杂、多元的,也是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当局必须使货币政策体系和框架与金融创新相适应,建立市场化为主导的调控模式,增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李琳)

[作者简介]周丹(1976-),女,四川成都人,博士;王恩裕(1972-),男,宁夏人,工商管理硕士。

作者:周 丹

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分析论文 篇3:

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摘 要: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是宏观经济条件变化的结果,同时又对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货币政策方面,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实施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我国金融创新下的货币政策制定及其操作面临新的问题。金融创新起源于1960 年代,1980 年代在金融自由化趋势的推动下形成高潮,至今扔如火如荼。在这场广泛而又深刻的创新浪潮中,金融创新究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

1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

中央银行为实现最终目标,必须选择可跟踪的中间目标,并加以控制。中间目标的选择虽然因各国金融市场的不同情况而有所区别,但是对充当中间目标的金融变量的“三性”-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却被视为其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金融创新削弱了中间目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模糊了中间目标的含义,使得中央银行越来越难以观察、监测和分析。随着新的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空前增强,交易账户与投资账户之间、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货币的定义和计量日益复杂化,而货币供给量统计的精确性原本在所有社会经济统计中一直就是比较差的。

2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第一,金融创新削弱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1) 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为传导的主体-金融机构提供了规避管制的场所。(2) 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金融同质化,使货币政策传统的传导的主要载体-商业银行的作用下降。

第二,金融创新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必须通过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机构这个传导主体的反应来影响经济变量,才能取得效果。在这个传导过程中,货币政策要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传导时滞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和迅速扩散,不仅产生了新的金融机构,而且改变了各种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使货币需求和资产结构处于复杂多变的状态。这就有可能延长传导时滞,加重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使货币政策的传导在时间上难以把握,传导过程的易变性提高,从而给货币政策效果的判断带来较大的困难。

3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3.1金融创新限制了存款准备金机制的作用

第一,金融创新缩小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例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创新工具的使用,如回购协议、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不受存款准备金制约的非存款工具,更充分地利用货币市场。这样做既能确保其负债规模,又能规避存款准备金对其的约束。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的创新,调整其负债结构,降低寸款比例,增加其他资金来源,减少应交准备金。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创设不受存款准备金管制的新机构(如设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 ,使存款准备金对其鞭长莫及。第二,金融创新增大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弹性。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相对固定。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对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作出反应,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才能起到收缩信用或扩张货币和信用的作用。金融创新却破坏了这一基本前提。由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和创新工具,轻而易举地通过货币市场,调整其超额准备,从而使超额准备的弹性增大。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商业银行不愿收缩信贷时,商业银行可以减少超额准备,以维持其贷款规模。至于货币的流动性不足,也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其结果是中央银行难以达到紧缩信用的目的。可见,超额准备金的增强,削弱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

3.2金融创新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效用

第一,金融创新使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时的被动性进一步加大。再贴现政策因受到一些诸如商业银行不愿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以及贴现窗口管理过严、贷款期限过短等非市场或非价格因素的影响而具有被动性,金融创新则使这种被动性进一步加大。金融市场上兴起的贷款证券化、融资证券化、发行短期存单、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款等筹资渠道的创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避开贴现窗口,获得资金融通的机会。商业银行能通过金融市场,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或以较优惠的条件将剩余资金贷出去,以保持资产的良好流动性。随着愈来愈多的市场筹资方式的创新,能一次解决所有需求的金融超级市场得以产生。这使得商业银行对再贴现窗口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中央银行运用贴现率政策,调控经济的做法渐渐失去了意义。

第二,金融创新使合格票据贴现的规定逐渐丧失。金融创新使再贴现的有关规定向自由化方向发展。目前,大多数中央银行不再对再贴现作出严格的规定,其原因有二: ①金融创新使“真实票据说”的理论影响逐渐消失,活跃的金融工具创新使新型票据都能符合中央银行的有关规定。②金融机构可以以政府债券为抵押,从中央银行借人准备金。这种方式在再贴现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它并不受再贴现条件的约束。由此可见,创新使合格票据规定的作用逐渐丧失,导致再贴现政策的效用不断下降。

3.3金融创新加强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第一,金融创新为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灵活、有效的手段和场所。金融创新导致的资产证券化趋势为政府融资的证券化铺平了道路。它不仅满足了政府融资的需要,而且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提供了多样化的买卖工具;同时,它还创造了回购协议等灵活有效的买卖方式,使中央银行能更加主动地按既定的时间和数量注入或减少基础货币。

第二,金融创新使公开市场业务能够更直接地影响金融机构的运作。在金融创新的证券化趋势中,金融机构调整了其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了有价证券在其总资产中的比重,特别是政府债券已成为金融机构举足轻重的二级准备。这使得金融机构在补充流动性资产或资产的重新组合中,对公开市场的依赖性增大,而这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其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果。

4 启示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货币政策有效发挥作用受到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使货币政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第一,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对象。金融创新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对象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只盯住基础货币,应当面对多样化的金融资产。同时,由于各种金融资产在影响价格水平和经济过程的程度、途径不同,因而,中央银行在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应有所侧重,基础货币永远构成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这也是中央银行划分货币层次分别控制的依据所在。

第二,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性指标逐步过渡到价格性指标已是世界性的趋势,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利率弹性的增大,应适时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但在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渐进调整的策略:即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并将外汇存款和外资银行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同时参照短期利率指标,逐步过渡到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参考文献

[1 ]杜询诚.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创新[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2 ]钱小安.金融创新因果[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 ]萧松华.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 ]凯文•从德.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M]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作者:张新华 胡志丹

上一篇:老年人社区服务建设探讨论文下一篇:高职实践性教学旅游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