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摘要:俗话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对于中学生来说,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第一重要的环节,预习阶段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和已有的就知识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现状,以及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尤其迫切。本文旨在探究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通过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式,将问卷有效数据与教师访谈的结果相结合进行分析,为通过提高中学生预习能力,提供提高数学学业成绩的参考建议。具体而言,第一,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350名中学生进行预调查研究,以验证预调查量表的信效度;第二,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570名中学生进行正式调查,以了解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总体水平以及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和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第三,使用访谈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3名一线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一步了解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现状,以及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同时了解中学数学教师对中学生数学预习的指导措施与评价手段。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即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总体保持较高水平;(2)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在是否担任班干部、班主任是否为数学老师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担任班干部的中学生与班主任是数学老师的中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明显优于未担任班干部的中学生与班主任不是数学老师的中学生,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数学学业成绩水平不同的中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是数学学业成绩最好的中学生,其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的项目均值总是最高的;(4)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以及数学预习能力各个维度均与数学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5)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以及数学预习能力各个维度均正向影响数学学业成绩。为了促进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将来还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研究:(1)继续应用教育观察研究、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等方法进一步钻研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2)利用多样的研究方法,钻探其它变量对于数学预习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3)深化研究内容,扩大研究范围。如珠三角地区与西部地区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与学业成绩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数学学业成绩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内容安排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预习

(二)数学预习能力

(三)数学学业成绩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预习观点的研究

(二)关于预习材料设计原则的研究

(三)关于预习方法的研究

(四)关于预习的评价机制

(五)关于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六)研究成果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内容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数学预习的启示

二、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

(一)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内容

(二)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对数学预习的启示

三、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

(一)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的内容

(二)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对数学预习的启示

四、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内容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数学预习的启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的设计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二、预调查

(一)预调查的调查目的

(二)预调查的工具

(三)预调查的调查对象

(四)预调查的施测

(五)预调查量表的分析

三、正式调查

(一)正式调查的调查目的

(二)正式调查的工具

(三)正式调查的调查对象

(四)正式调查的施测

(五)正式调查量表的分析

四、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第五章 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总体水平

(一)初中生数学预习能力的总体水平

(二)高中生数学预习能力的总体水平

二、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一)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

(二)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是否担任班干部上的差异

(三)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

(四)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五)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班主任是否为数学老师上的差异

三、不同数学学业成绩的中学生在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上的差异

(一)不同数学学业成绩的初中生在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上的差异

(二)不同数学学业成绩的高中生在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上的差异

四、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一)初中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二)高中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五、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回归分析

(一)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回归分析结果

(二)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回归分析结果

六、访谈结果及分析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记录

(三)访谈分析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一、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总体水平分析

二、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一)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二)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是否担任班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三)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分析

(四)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五)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班主任是否为数学老师上的差异分析

三、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关于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总体水平的结论

(二)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的结论

(三)不同数学学业成绩的中学生在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上的差异结论

(四)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相关关系的结论

(五)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及各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影响的结论

二、启示与建议

(一)提高数学预习动机激励水平

(二)提高数学预习目标设置能力

(三)提高数学预习策略使用能力

(四)提高数学预习自我评价能力

三、反思与展望

(一)扩大研究样本的选取范围

(二)探寻其它中介变量的影响机制

(三)完善数学预习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预调查问卷

附录2 中学生数学预习能力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上一篇: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网络经济运行竞争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