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读后感

2022-09-08

第一篇:中国经济转型读后感

转型中国之梁济之死读后感

题记:这个繁华的时代承载着整个社会的浮躁,转型中国之梁济之死读后感。昨天打车去姐姐家,在路上看到两个司机为了抢车道大打出手,今天在回住地的公交车上,竟然听到了汽车音箱里传来“葬花吟”,像是试图清洗人群中,匆忙的心灵。公交车,承载着城市多少次人来人往,正如老舍笔下的“茶馆”,形形色色,纷纷乱乱,鱼龙混珠,是当今城市里移动的“茶馆”吧。而“葬花吟”的无力最终被湮灭在人潮的浮华中。

今天看了一位好友分享的网文,“转型中国之梁济之死”,很受启发。

梁济之死于殉清,殉中国,死于社会的道德沦丧,不如说他死于中国旧时改良家对朱杨之学与西方达尔文唯物主义进化论的混淆错识,死于中国旧时之洋务运动,之唯新变法,不如说他死于个人主义与私利主义的扭曲解读。

梁济并非辜鸿铭、张勋之保守守旧,而在内心是渴望变革的, 梁漱溟曾回忆父亲梁济与梁启超的关系:“先父多年佩服任公,当他从海外返国,亲往访四次未得一见,两度投书亦无回答。”梁济在日记中记下此事,但并无怨念,而是说:“于慨叹其慢士之余仍以救国大任期望于他。”由此可见,梁济希望之变革在于梁启超身上。

梁济死后,梁漱溟编辑的《梁济遗书》出版,梁启超读到此节,“深自咎责”。更是惋惜到:“自先生殉节后,启超在报中读遗言,感涕至不可仰,深自懊悔并世有此人,在我乃不获一见……《伏卵录》中相教之语虽不多,正如晦翁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其所以嘉惠启超者实在大。”同时他还叮瞩梁漱溟在“春秋祀典时,得间为我昭告;为言:启超落齿不感忘先生之教,力求以先生之精神拯救天下溺……”“此种俊佛坚卓的人格感化,吾敢信其片纸只字皆关世道,其效力即不见于今,亦必见于后……继述而光之大,责先生故不死矣”。

但梁济似乎从未意识到,他深恶痛绝的民国道德沦丧背后,与梁启超等近代知识分子盲目照搬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有莫大的关系。这种鼓吹弱肉强食的学说,彻底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由此看来,梁济之死与梁启超之自咎与惋惜何等的滑稽可笑。

而杜亚泉、李大钊、蔡元培却在当时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针砭时弊,道出中国晚清至民国变革之弊病。杜氏说:自19世纪后半期,欧美开始流行一种极危险的唯物主义,这种主义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纠缠在一起,东渡输入中国之后,最开始表现为富强论(洋务运动),后来变成“天演论”(维新运动),这种学说认为物质万能,以弱肉强食为天则,中国的知识分子自清末开始,广泛受到这种学说的影响。杜氏认为:把中国从礼仪之邦变成“动物之薮泽”的,就是这种“社会达尔文唯物主义”,读后感《转型中国之梁济之死读后感》。 杜氏说:

“物质主义深入人心以来,宇宙无神,人间无灵魂,惟物质力之万能是认,复以残酷无情之竞争淘汰说,鼓吹其间。一切人生之目的如何,宇宙之美观如何,均无暇问及,惟以如何而得保其生存,如何而得免于淘汰,为处世之紧急问题。质言之,即如何而使我为优者胜者,使人为劣者败者而已。如此世界,有优劣而无善恶,有胜败而无是非。道德云者,竞争之假面具也,教育云者,竞争之练习场也;其为和平之竞争,则为拜金主义焉,其为激烈之竞争,则为杀人主义焉。”

国人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反思,始于一战。按照蔡元培的解释: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本来兼有竞争和互助两个方面。德国采取尼采的强权主义,最后失败了;英法协约国采用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最后胜利了。李大钊则说:从前讲优胜劣败、弱肉强食,“从今以后都晓得这话大错。知道生物的进化,不是靠着竞争,乃是靠着互助”;即便是在他皈依了列宁的“阶级竞争”学说之后,也仍然有这样一种信心:“人类不是争斗着、掠夺着生活的,总应该是互助着、友爱着生活的。阶级的竞争,快要息了。互助的光明,快要现了。我们可以觉悟了。”

然而我想中国当时之变革恰恰反映出了近代中国之弊病与劣根性,“自卑而崇洋媚外”,不从民族之精神与特性出发而生搬硬套西洋之学而或东洋之学。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亚力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人们谈到哲学或宗教时,心中所想的与之相关的观念,可能大不相同。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对于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并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统的人就更少。

梁济之子梁漱溟晚年时曾经说过:“在我的看法、我的认识,就是这个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洋,不同于印度,在什么地方呢?就在它认识了人的理性。它相信人,它不相信上帝,也不相信像回教什么真宰、真主。它信赖——依赖、依靠的意思,它信赖人,儒家的特色它是信赖人,不信赖旁的。这个就是后来孟子点出来的“人性善”,“人性善”这个话在孔子倒没有说,可是孟子点明了,这个儒家的一个特色,它是很信赖人。人嘛当然也可能错误,可能也有走入一种下流,可是,你怎么样子能够矫正它,让它不趋于下流、不去为恶呢?你靠什么呢?除了靠人,没有别的可靠。”在一个盛行制度决定论的时代,梁漱溟固执地选择了“相信人”。

顾城的诗“星月的来由&烟囱”

星月的来由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成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他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烟囱

烟囱犹如平地耸立起来的巨人,

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

不断地吸着烟卷,

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

第二篇:【经济社会转型】“十二五”中国经济开始第三次转型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及西方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例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利于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境外热钱会带来冲击;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中经评论·北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可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当代中国经济的第三次转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依据和基本要求

经过前两次经济转型,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为今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奠定了雄厚的经济、技术和物质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经济结构不协调。三大需求关系失衡,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55%迅速下跌至最近10年的45%;资本形成贡献率则从上世纪90年代的34%快速上升至50%;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高,外贸增长方式粗放。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过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大,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9年仅为43.4%,而世界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占比则分别超过50%和70%,我国第三产业中还存在居民消费价格和房产价格双膨胀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城市化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83年的1.82?1拉大至2009年的3.33?1,幅度高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09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为2.2?1。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进入新世纪,我国科技投入明显加快,但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200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比重仅为23.5%、11.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比重仅为8.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69%。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0%左右,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在出口技术和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是民生问题凸显。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仍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关系民生的社会事业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在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焦点问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

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强化。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值的比例为8.5%,而耗费的煤、钢、石油的比重却分别高达46.9%、46.4%、10.4%。高消耗的结果,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我国主

要污染物排放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

五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特别是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社会事业体制等方面。

从国外看,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从近20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的历史来看,遭受金融危机打击严重的国家,其经济发展能力的恢复,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日本自1991年开始的资产泡沫破裂引发的全面金融危机,导致近20年来长期的经济萧条。在金融危机暴发前的1973至1990年,日本的GDP年均增长率约为4%;但在金融危机后至今,没有哪一年GDP的增长率曾达到过4%,1991年到2008年GDP年均增长率只有1.3%。再看1997年开始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受这次危机打击最严重的一些国家,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金融危机后经过10年的复苏和发展,其经济年均增长率还远低于金融危机暴发前10年的水平。

这次2008年由美国开始暴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发达国家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虽然从2009年下半年已开始复苏,美欧修复经济的能力可能强过日本,但由于面对持续动荡的金融市场、低迷的住房市场、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消费不振以及不胜负担的主权债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要使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也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还存在再度暴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及西方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例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利于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境外热钱会带来冲击;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为主动适应现阶段国内外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这也是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经济的总结。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总量中的含量,促进整体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1995年中央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首次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它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认真贯彻落实。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规划主线的具体体现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要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建议”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建议”还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建议”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具体体现。在“十二五”时期,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国外有媒体对中国“十二五”规划建议评论说: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再过分强调国内生产总值,而转向追求扩大内需、缩小差距的均衡发展。没有提出具体数字指标是“建议”一大特征。新五年规划不再提及具体指标,意在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量向质”转变。这种评论是一种误解,把“十二五”规划“建议”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混为一谈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时,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要求,既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供依据,也留下空间。“十二五”规划作为5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是要有数字指标的,不仅有经济总量增长等预测性数字指标,还会有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数字指标,由多项具体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十五”计划把GDP年均增长率定为7%,实际完成为9.8%;“十一五”规划纲要把GDP年均增长率定为7.5%,实际完成约为11%。有的研究人员预测,“十二五”规划纲要把GDP年均增长率可能定为7%~

7.5%。从“十二五”开始,为了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会更好,发展速度可能比“十五”、“十一五”减慢,但仍会保持较高的增幅。

“十二五”开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中国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近30年改革开放经济管理体制之后的第三次经济转型。

第一次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实行工业化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一是废除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海关和外贸的特权,管制或收购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成为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二是没收四大家族控制的官僚资本(包括工业、交通、金融、贸易等企业),变为国营经济。三是废除封建经济制度,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四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集体经济和国营经济。由于受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和经济管理体制认识的局限,私营经济被完全取消,个体经济亦微乎其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次转型: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对外开放,逐步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计划和集中统一管理,否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否定市场的作用,权利高度集中,利益格局一元化,使微观经济丧失活力,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物资的普遍短缺。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的市场不单指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实行对外开放,就是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对外开放,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三次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举措,是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角度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是“重量级”相当的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就过程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起始阶段和攻坚时期,以后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将与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并前行。

第三篇:浅谈中国经济转型

班号:01220801姓名:张晗学号:20080187浅谈中国经济转型

一、经济转型的提出

经济转型其实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被苏联和东欧各国涉及。那时的“经济转型”偏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层面。而今,我们所讲的经济转型侧重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结构的改变。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一书的热销,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一个特有名词。它代指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改变。在此之前,前苏联及东欧各国采取的经济转型均采取了快速私有化的方式,即采取“激进”措施将原来的计划经济一次性破除,重新建立起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相比之下,中国的渐进式却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效果,并逐步为全世界所认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转型理论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学家们逐渐把目光放在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上。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对经济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多年之前的煤都阜新在2001年首次提出了经济转型这一概念,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

三十多年前,中国由计划经济逐渐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十一世纪初,当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经济进入了瓶颈阶段,经济转型便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议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与冲突。原有的资源配置对社会发展渐渐发生了阻碍,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日益显著,环境日益恶化,整个中国进入了以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怪圈中。同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攀升,人民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因此劳动力成本升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遇到很大阻力。

另外,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策略, 因此在经历一段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之后,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社会矛盾加深。这也是要求经济转型的一个原因。

三、中国经济的目前状况及转型所面临的困难

我认为现阶段中国的经济转型主要是指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转向知识密集型,更加具有创新、低能耗以及环境友好型制造业。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密集型生产已经无法满足中国高速发展的显示状态,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压力、

资源压力、能源压力„„这些都是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的有关评论,中国经济转型还与一些社会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解决好这些问题,对经济转型将带来极大的帮助,例如城市户口体制改革,调节资源利用费用,金融体制改革等。

四、经济转型的主要发展措施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和出路》一文。总结文中内容,我国的经济转型要采取如下措施:

1) 需求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长久之策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消费、出口贸易共同作用驱动的,人们称之谓“三驾马车”的驱动方式。而在“三驾马车”中,最稳定、最长效、最可持续的拉动力是国内居民的消费,消费对促进生产发展、国民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外需产生波动,出现需求萎缩,国内经济增长势必随之遭受影响和冲击,不得不进行需求结构调整。因此要推进和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理所当然应首先调整需求结构,把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作为当下保增长的现实选择,又作为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的持久动力和增进社会福祉的根本途径。

2) 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根本任务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一是按照调高调优的原则,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当今世界,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功能强于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早已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正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当今世界,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功能强于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早已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正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

3) 贸易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关键之举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依赖国际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种出口主导型经济。今天我们要将外需主导型经济转变成内需主导型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外贸战略,调整出口贸易结构。提出这一调整的根据,既出于对我国外贸现状的现实思考,又基于对未来世界市场需求趋紧的理性分析。

4) 要素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靠资源消耗的发展不可持续,必须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结构进行坚决调整,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由要素投入推动型转变为科技创新推动型,这是实现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必由之路。

5) 企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础

宏观经济的整体转型,取决于企业转型的进展和效果。因此要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必须从一个个企业做起。企业转型的内涵非常丰富,包含多方面的任务和要求,至关重要的是要搞好企业结构转型。企业结构关乎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生产经营效益,最终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

五、经济转型成功实例

阜新市是经济转型一词的源头,我特地查找了一些关于阜新近年来经济转型的资料(数据截止至2008年)。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居辽宁首位,总量由2001年的70.5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233.9亿元,年均增长1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643元增加到1.2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1年的4.5亿元增加到14.6亿元,年均增长23.4%。城市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已基本形成。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新型能源、煤化工产业及装备制造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初步形成。城乡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阜新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结点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提升。同时阜新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加强。森林覆盖率同比上升32.1%,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和循环农业示范市。

第四篇:中国经济的转型的选项

中国经济未来转型的可能性选项多吗

眼下,无论从中央政府还是民间,房价太高达到了高度的共识。而且进入十一月份以来,降价似乎已经开始成为了房地产的主流声音。与此同时还有的就是象征民营制造业的聚集区温州继续在延续着跑路和企业倒闭。种种这些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开始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就是政府希望的转型的开始呢?这种变化是否就是中国经济的拐点呢?我们未来的几年中中国经济转型的选项还有多少腾挪的空间呢?

中国经济目前的几个主要特征是:

一、国家由于采取了大范围的投资拉动。由于采取了比较高的税负水平和基本集中的税收机制,国家在数年内获得了可观的国家财政盈余和社会综合国力。

二、由于采取了以土地财政为主的基本策略,在低价收购农民土地和高价变卖土地许可之间得以实现比较大的收支利差的地方政府也具有了很好的财政状况。

三、政府权力的加强直接或间接地对国有企业在金融和市场准入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垄断地位使国有体系的盈余大大扩增。

四、虽然,近一两个月的通胀表面上看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减缓,但通胀一直就是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脉络。 这一切也是目前中国社会诸多矛盾(权力寻租、贫富差距、群体事件等等)的主要诱因。

中央政府已经看到了经济转型的必要。已经确立了拉动消费的经济发展方向,已经有了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的声音(胡锦涛表态)。已经采取了金融政策来抑制通胀的继续。效果也正如开文所言,房价开始了下跌、通胀有所抑制、但恕我直言,我们的这些举动离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还太小太小。我们如果按照现行政策继续下去,不仅不会改善,还会与我们的方向渐行渐远,以失败告终。

一、 我不认为房价在现有的机制下会挤出泡沫掉到我们认为的产品价值链条内的合理水平。理由是:房地产已经事实

上成为了拉动投资和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个现状导致国民经济已经无法承受房地产下滑所带来

的经济衰退的结果。一系列上游(钢材、水泥、建材等大宗制造业)和下游产业(城市服务业、金融保险的衍生

品等新兴行业)对房地产的依赖已经无法摆脱,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结构也决定了无法找出其他领域对财政

收入对房地产行业这样可靠的替代。还由于通胀中的市场会无形中冲抵房地产的价格下降。而从目前看,通胀仍

然在继续。因此,房地产价格下降这个代表经济向良性市场发展的表征并不会持续,在中央严厉的短期政策之后

就会重新反弹到疯狂的报复和失去控制的未来。

二、 中国经济之所以到今天是由两个内在的因素决定的。一个是财富从宏观体制上和具体到企业的微观层面上都具有

向国家集中的定向趋势。只要不改变这个趋势,老百姓手里的资本就不足以拉动整个社会的消费。另一个是国家

具有世界首屈一指的庞大的行政和非生产性体系,维持这个体系的巨大的成本已经成为现有经济循环的关键性要

素,如果没有减少这个成本的可能,就必须用高税收和高投资来维持住这个循环。否则,国家作为一个经济体就

会走向和欧盟某些国家一样的境地。大家都认为苏联解体是政治变革,而在我看来,正是因为苏联执政党自身的

政体所附带的巨大成本压垮了其政权(当然包括其庞大的军事开支和党务开支),我们还要加上一项就是腐败。

所以,由此可见。中国向国内消费的经济转型实际上并没有基础。换句话说,我们转型的愿望在现有的政策下仅

仅是一厢情愿。

三、 正如目前的房地产已经由消费型产品变成了投资为主的产品一样。国内目前主要的消费其实是体现在从国家投资

衍生出来的高档时尚消费和高档娱乐消费,想想看在如此通胀的背景下座无虚席的大型餐饮,想想看国外奢侈产

品的宾朋满座,想想看那些靠一层层财富转移得来的豪宅和豪车。我们就知道,这个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国内消

费其真正的来源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如果让经济减速,如果让房地产降价,带来的只能是目前城市繁荣的无

法为继。

综上所述就知道,如果在现有的体制下靠金融打压,靠政策倾斜,靠政府公文,我们的转型基本上无法实现。我们能做的和做了有效果的基本上微乎其微。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行的发展选项。因为,中国经济的轨道在现有的条件下已经无法逆转的要走向他的终点。那么是不是就没有了可以实行的办法呢?也不是。撇开纯意识形态的政治来说。让所有国民共同富裕无疑是改变现有经济状况的一个好的办法。比如将国有垄断资产按照一定的原则向社会大众分配。为了避免出现前苏联的经济休克。可以采取只分红,不转让的原则。让全民享受国家富裕的红利。其次,必须减少政体的成本和行政开支。在这个基础上实行改革税制和减少税收。把多余的财富留给人民去消费。同时,让广大人民用政府所赋予的消费财富去消化房地产中的泡沫。最终让经济走向以国内消费为主,投资和对外经济为辅的正确轨道上。

写到这里恰好是十一月份的最后一天。话音未落,央行又下调了准备金,那么,朝我的预测有近了一步。

完成于2011年11月30日晚

第五篇: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往哪转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往哪转?如何升?

(2)

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则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如何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这个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如何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

围绕这些问题,我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起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个方面作一讲解,供大家参考。

洪银兴 1950年生,江苏常州人,198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研究方向为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的理论和政策。2010年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著有《经济运行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市场秩序和规范》《转型经济学》《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等。

图一为2011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图二为中、美、日三国GDP占世界比重及当年所消耗的煤炭、石油占世界比重

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起点

■我国产业结构应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

■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新的起点,这是我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之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新起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结束持续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减缓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主动调整。特别是,这个“调速”为调整产业结构、争取长期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机会。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竞争力,这是个需要通过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来解决的问题。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竞争力比企业竞争力更重要。就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力以产业为度量单位。对企业来说,产业的机会与威胁决定了竞争环境的优劣。当然,就竞争环境来说,它既伴随着风险,又隐含着回报。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有何不同?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是让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位置。但对国家来说,国家的竞争力在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同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主导产业进行持续更新,最终要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要明确往哪里转?朝什么方向升?可以说,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是我们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形势、大背景,也是大前提。因此,2011年是我们分析经济发展的关键时点。

首先,在我国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的同时,我国的人均GDP2011年达35083元(约5432美元),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意味着我国的产业结构应该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

第二,2011年,我国的农业比重降到10.1%,工业比重达到46.8%,与此同时,城市化率达到51.27%。这意味着中国已经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并且进入城市化中期。这意味着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了新兴工业国的产业结构特征,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这个发展态势下,服务业的作用也要相应凸显。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有全球视野。就像过去把世界分为三个世界一样,全球经济格局下的产业结构特征也可用三种类型国家划分:一类是消费和服务主导型国家,这类国家以美国为代表,又富又强,但面临就业压力;一类是制造业和出口主导型国家,这类国家经济体大,就业充分,但不富不强;一类是资源型国家,其中有的是石油输出国,富而不强,有的国家甚至十分贫困。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转型:消费和服务主导型国家针对就业问题,趋向发展制造业和出口;制造业和出口主导型国家针对大而不富问题,趋向消费拉动和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资源型国家减轻对外国的依赖性,倾向发展制造业。

在这里,我以美国为例,特别说一下消费和服务主导型国家的产业转型。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为了解决就业压力,先后推出三大举措:一是要求出口5年翻一番,目标是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主要措施有:逼贸易剩余国提高汇率,为出口腾出市场;放松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二是再工业化。过去美国为了降低成本实施去工业化,现在却提出再工业化,依靠制造业来吸纳就业人口,主要措施有:大力发展自动化和精细化,以节约劳动成本,通过技术突破(如页岩气)降低燃料和原材料价格,支持国内制造业朝高科技方向发展,吸引高科技企业回流。三是发展绿色经济,开发新能源,使绿色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很显然,世界经济结构转型共同的取向是发展制造业和扩大出口。这种结构转型对我国这样的制造业和出口主导型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制造业产品的国际产能过剩进一步凸现,更不用说发达国家出口的制造业产品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了。其次,制造业的国际资源供给环境进一步恶化。各个国家都在发展制造业,国际资源不仅供给不足还价格飙升,这对制造业大国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在倒逼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

长期以来一国的产业结构安排有比较利益之说,也就是按照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安排产业结构。按此学说,我国基本上是发展劳动密集和土地、环境资源密集的产业,即使是利用外资的高科技产业也是主要集中在利用我国劳动、土地和环境资源的环节。这种产业分工虽然能够在国际贸易中获取一定的贸易利益,但冻结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当我国进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后,产业结构地位就要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这就需要通过产业创新培育产业的竞争优势,目标就是波特所强调的“一国产业是否拥有可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的竞争优势”。如果还要使用比较优势的概念,决不是指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是指比较竞争优势。按此要求,我国的经济开放不是单纯要求参与国际分工,而是服从于提升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利用国际资源,把技术进步和创新作为思考的重点。

下面围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重点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我们知道,根据十八大的部署,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这就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其中,理解服务业和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突破方向是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服务业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服务业比重太低。如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是:第一产业10.1%,第二产业46.8%,第三产业43.1%。(见图一)这种产业结构有明显的低收入国家特征。主要表现是服务业比重明显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50%),更低于高收入国家水平(70%)。连台湾地区都达到了68.5%。二是服务业结构具有低收入国家特征,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太落后。三是国际服务贸易比重太低。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内需型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客观规律是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时,服务业增长更快,服务贸易较产品贸易增长更快。在这个阶段,服务业主导成为趋势,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和增值空间大于制造业。“微笑曲线”也表明,服务环节的附加值明显高于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依托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明显区别是:制造业的生产地点可以与市场也就是与消费地点分开;服务业则不同,服务与消费在地点上不可分离。哪里的消费需求旺,服务网点就到那里去;反过来,服务网络到哪里,那里的消费就会热起来。最为明显的是,当前的信息消费热就是同信息服务热相互促进的。此外,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现代化指标,其实现代化的许多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服务业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服务业本身也有个转型升级的问题。相对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通过纵向比较,我们发现: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国际商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服务业本身的技术手段也在升级,突出表现是电子商务对传统服务业带来了挑战。就比例来看,电子商务已占到零售总额的20%-30%,在年轻人中已高达50%,而且,电子商务也正在以“支付宝”之类的方式进入金融领域。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也主要有三个:一是产能过剩严重。这是长期追求GDP的发展方式所致。尤其是在水泥、钢材、玻璃等传统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造成竞争费用太高,资源严重浪费。再加上能源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了高产值低收入的产业结构。二是制造业水平低。尽管我们的制造业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有的处于第一位,有的处于第二位,但是国际竞争力不强。一方面,科技含量和档次低。如美国在飞机制造、特种工业材料、医疗设备、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占有更大份额,而我们是在纺织、服装、化工、家用电器等低科技领域占有更大份额。另一方面,在制造业产品中,“中国创造”部分少,品牌也是用外国的多。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价值不高。三是高耗能、高污染。能源、资源、环境供给不够持续,增长效益低。现以大家广为引用的2009年数据作一说明。2009年GDP占世界比重:中国8.6%,美国24.3%,日本8.7%;消耗的世界煤炭:中国46.9%,美国15.2%,日本3.3%;消耗的世界石油:中国10.4%,美国21.7%,日本5.1%。(见图二)

除了结构性问题外,传统制造业还面临着国内资源供给难以为继的困境。就国内资源来说,人均耕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人均供地水平、人均淡水资源、人均石油天然气开采量等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决定了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国内资源无力支撑高资源占用和消耗的制造业。另一方面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们的GDP的世界比重并不很高,但我们消耗的煤炭、石油占的份额却很大,按照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我国的GDP如果要达到美国水平,即使全世界的石油和煤炭都给我国消耗也不够。或者说,如果按照目前的这种模式发展的话,全世界的资源都给中国用也不够。过去,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结构之所以能够支撑较长时期的发展,主要靠的是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现在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竞争力明显下降,世界性危机和产业转型又导致国际市场产能过剩,国际市场竞争过度又导致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中国制造品频繁遇到各种方式的打压和惩罚,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造成了中国现有制造业的增长到了极限。这意味着,在当前的国际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引擎必须由外转内,也就是说,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与此相应,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应该由外需型结构转为内需型结构。外需型结构指的是以参与国际分工为目标的结构,内需型结构指的是以国内发展为目标的结构。这种内需型的产业结构是真正建立在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之上,更有竞争力,也更可持续。具体表现是,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真实反映。

此外,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还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面对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产生的生态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前提是在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而它的源头在哪儿呢?就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其中,产业结构最为突出。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就需要创新绿色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创新的绿色产业,不仅是指节能环保产业,还包括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这些都属于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在创新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不能走传统的调整投资结构的计划经济方式,而要抓好创新 和市场这两个杠杆。 ■市场作用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选择,二是优胜劣汰。 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现阶段调整产业结构不能走传统的调整投资结构的计划经济方式,而要抓好创新和市场这两个杠杆。其中,市场作用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选择,二是优胜劣汰。结构调整本来就是市场要做的事。市场能做的事,尽可能要交给市场,政府不要包下来,市场的作用就是优胜劣汰。尤其是依靠市场淘汰落后产能,依靠市场形成创新的压力。当然,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只丢给市场,政府还是要发挥作用,政府的作用是什么?是支持创新,尤其是更多地支持产业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发挥市场杠杆作用的同时,需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在这里,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谈一谈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我认为,对制造业而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关键是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让战略性新兴产业由过去的跟着走转变为今后的领着走;二是改造传统制造业,让传统制造业在创新中实现提升,其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产业创新实际上是培育国际竞争中的产业优势。正如波特所说的,产业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产业是否拥有可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的竞争优势”。这实际上为科技创新明确了方向和着力点。一方面,科技创新要与产业创新结合。要瞄准现时代产业发展方向,尤其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加快高科技产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科技界要与产业界结合。通过推动产学研协同,解决好创新产业的重大科学问题。此外,还要以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实现开放式创新。创新没有国界。创新的产业进入国际前沿的前提是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前沿。当前,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信息的互联网流动、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都已司空见惯,这也让产业创新在获取国际最新科技成果支持上成为可能。

在现实中,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个国家都在着力推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据有关资料,美国着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干细胞)、航空航天和宽带网络技术;日本着力发展新能源、新型汽车、低碳技术、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欧盟国家着力发展绿色技术、低碳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着力发展新能源和绿色环保技术。

可见,正在和即将到来的新科技和产业革命以创新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绿色技术产业为标志。由此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我国过去几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没有能够赶上,失去了机会。这次再也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哪些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上都是制造业。这对我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有特别的意义。过去中国的制造业由于科技水平的原因,在世界上只能在价值链的低端跟着走,即使是技术创新也只能是以引进和模仿的方式进行跟随创新。但是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也在世界上领先了。这个时候就要领着走了,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由跟随转向领跑。怎么样才能真正领着走?要领着走就要创新,靠研发来进入价值链的高端,也就是需要提高高科技产品和创新产品的全球份额,增加具有国际品牌的“中国创造”产品和技术的数量。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中国创造的份额,甚至在某些领域占领世界科技和产业制高点。

说到创新,我们应该用全球视角看待创新。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我们国家同发达国家已经站在同一条创新起跑线上,现在的关键就是要看产业创新,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所发展的产业,同样也是我们所要发展的产业,你在搞新能源,我也搞新能源,你搞生物医药,我也搞生物医药,大家都在同一条创新起跑线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讲了一个观点,“科技和产业的时代划分是以许多国家所共有的创造发明为依据的,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条特殊真理”。前段时间,全世界都在搞信息化,现在全世界都在搞生物医药、生物技术、新能源。对于这些,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还要争做领头羊。

现在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正是我们大显身手之时,我们要早谋划、快出手,进一步凸显中国的人才优势和智慧优势。以3D打印技术为例,这一技术的产生使制造业技术从设计到模具,到车、钳、刨等工序,不仅被替代,还更加精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前所强调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且便宜的优势将不再是优势。要想持续保持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必须不遗余力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因素。这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需求谈起。一般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面临三大需求:一是科技需求,掌握当今世界最为高端的科学技术;二是市场需求,只有产品为市场接受,才能够实现价值;三是财务需求,投入、成本和规模等因素都会影响财务和利润的核算。明确了成长需求,我们可以从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具体因素角度,讨论一下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路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是新产业的规模经济问题。一个新产业一旦被重视便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在市场上就是过度竞争。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在制度安排和计划安排上克服重复、分散投资,实现优势集中,并且从研发到制造到采用形成产业链,达到范围经济。这是产业组织创新。

第二个是新产业的市场问题。新产业的生命在市场,尤其是在成长初期。光伏等产业一开始就把市场定位在国外,95%以上的市场在国外,受制于人。从这个角度说,它受保护主义打击是必然的。因此,对新兴的战略性产业来说,内需市场是首要的,不能只是依靠外需。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首先是市场扶持,也就是消费拉动。这是市场创新。 第三个是新产业的成本控制问题。新产业成长的初期普遍遇到的问题是成本太高,价格处于高位,市场一时难以接受。由此产生的财务压力会使新产业半途而废。降低新产业成本的路径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进一步推进创新,发现和创新降低成本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另一方面是政府对新产业的技术研发给予必要的补偿和投入,同时也要给新产业产品使用者所产生的沉淀成本给予必要的补偿。例如原先使用化石能源的企业现在使用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关的设备不能再使用了,这些无法收回的成本就是沉没成本。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明确一个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的成果,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它需要不间断地创新。这也是新兴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关键性问题。当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遇到的“滑铁卢”就说明了这一点。

上一篇: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下一篇:中国明清小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