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转型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产业发展转型

浅析中国建筑行业的前景和转型发展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建筑市场过度竞争依然激烈,企业经营压力不断扩大。文章通过建筑行业的市场前景,分析建筑企业的转型发展对策。

[关键词]建筑行业前景 工程总承包 横向一体化 联合重组 国际化业务

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建筑业很大程度的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建筑业的增长对一个国家的GDP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历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国家于2009年初投入4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中国建筑行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0%,无疑,4万亿的投资将带动建筑行业的增长,从而希望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

一、市场前景

在最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中,建筑行业随着中国GDP的增长而保持同步增长,建筑行业的增长同GDP的增长保持高度的相关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行业的市场总的趋势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繁荣仍将继续。具体说来,可以通过一些主要建筑市场来反映。

1.城市化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仍将继续。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矛盾也不同程度制约了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调整城乡的经济结构,也就是要大力发展城市化。在此状况下,基础设施的缺口明显;同时,原有城市整治的工程量也非常巨大,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园林绿化、景观、地下需求等为主要需求,尤其在大城市中表现突出。

2.交通建设仍然处于高峰。今年9月,川藏铁路开工。展望未来,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至2020年,我国尚有4万km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需要完成,以实现7918工程。此外,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至“十一五”末,将建设新线17000km,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km。

3.住宅将保持巨大的需求。我国城市住宅除了面对新增城市人口的需求之外,还要满足已经到来的居民住宅更新换代的巨大需求,住宅建设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建设潜力。预计未来,除了在新开发的土地上建设住宅外,对于危旧居民区实施的拆迁重建所占的比重将会加大。但是在中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市场环境严峻,行业内部恶性竞争严重,企业的利润率却很低,财务杠杆很大,企业经营的风险很高。面对这种形式,寻求未来发展道路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转型发展1.工程总承包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管理的主要特点是:第

一、投资供给制;二是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直接组织基本建设;三是孤立的分割式的建设程序。对应这种经济管理的特点,传统上我国的建筑市场也是按照部门经济来划分,特别在早期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各产业部门承担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而工程承包往往由下属的承包企业来实施。因此,形成了我国建筑市场相对封闭。这种封闭性表现在:按工程的业务链划分为设计、咨询、监理和施工企业等部门,这些以业务链分割的部门独立承担相应的工程职责。

推行工程总承包能够使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有利于节省投资;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弥补了业主项目管理能力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和效

益。通过延伸产业链实现市场开拓和产业升级可以完善工程总承包。建筑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固守施工领域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中处境越来越被动。围绕新的市场的需求,与设计结合,与资本市场结合,会给企业带来主动发展的空间和盈利空间,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

2.横向发展

建筑工程承包市场从相对封闭的格局逐步走向开发的格局,有利于原来综合实力强大、业务资质众多的建筑企业成为综合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以铁路子行业为例,一直以来,铁路建设市场主要由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和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两家公司分享,2004年底,设部、铁道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开放铁路建设市场的通知》,扶持具有公路、水利水电、矿山、房建等特级施工资质的企业参加铁路投标,使得铁路市场真正向路外企业开放。之后几年,铁路建设市场大规模开放。据统计2006年的前8个月,路外企业中标金额到达120亿元,占到招投标工程概算总额的10.5%,相当于2005年全年中标金额的2.5倍。

3.联合重组和企业间相互合作

建筑业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市场竞争激烈,2007~2008年,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企业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趋势更加明显。通过联合重组,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增加。最近几年,大量省际之间的建筑企业展开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开拓国际化市场

占有海外市场,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已经具备了国际工程承包的条件,在2006~2008年,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抓住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走出去”的历史机遇,海外经营取得了重大突破。在2007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等49家中国承包商跻身全球225强。未来国际承包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亚洲国家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基础设施,能源建设需求旺盛。非洲是我国工程承包业绩增长最快的市场,大量的基础建设需求、丰富的资源开发潜力、中非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都预示着非洲市场的巨大潜力,欧美市场的快速增长,表明了我国工程承包在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

三、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利润率却一直在低水平,我国的建筑产业制度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建筑的转型,企业应当考虑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周伟.中国建筑行业增长和GDP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09,(9).

[2]金维兴等.21世纪中国建筑业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林健.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新一轮创业—浅谈大型建筑企业经营策略[J].福建建筑,1998.

第二篇:中国线切割机床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李克君

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文章

摘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在进入到下行通道后对线切割机床市场的机遇,指出今后线切割机床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同时也剖析了我国线切割机床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中国线切割机床的转型: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4年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的深化改革元年,面对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唯有深化改革方能再次释放活力,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要在承受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阵痛同时,还不得不紧跟深化改革的步伐,在7%~7.5%的GDP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有限机遇;而线切割机床制造企业不仅以中小微企业居多,且市场独特、空间小,如何转型发展,就更要认清形势、找准方向,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人财两空、关门走人。

一、 我国线切割机床产业今后五年的发展机遇

机遇之一:2014年的GDP乐观预计不会超过7.5%,而2015年GDP的理性共识是7.0%,这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所有的市场机遇都源自于这7个点,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并接受这7个点,只有把心态调整好了才能看到市场、看到机遇,只要GDP有增长就一定会有机遇,在全球经济提升不振的大背景下,7%的GDP已非常宝贵。

机遇之二: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在不断被人力资源更低的国家侵蚀,但是对于机械制造业特别是精密机械制造,由于技术及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还在加强,总量下降不是地位的削弱,而是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所以制造大国的地位为我们线切割机床的需求提供了宝贵的当然也是有限的市场机遇。

机遇之三:2014年以后我国将进入高加工化的工业阶段; 2000~2006年是轻工业化阶段,特征是劳动密集型; 2007~2013年是重工业化阶段,特征是资本密集型; 2014~2018年是高加工化工业阶段,特征是技术密集型;

当然,高加工化必然对机床制造业有更高的性能要求,满足了需求就是市场机遇; 机遇之四:国外同类产品的死穴

精确稳定的低粗糙度的1000mm以上的超大行程线切割加工、60°大锥度的低粗糙度多次切割加工、150~200mm高厚度低粗糙度的多次切割加工,如果用国外的慢走丝机床其应用成本是相当昂贵的,这自然为中走丝中线切割机床提供了市场空间,中走丝机床只要真正性能过硬,完全能够以巨大的成本优势向慢走丝机床发起挑战,赢得机遇。

机遇之五:工业4.0时代

工业4.0就是传统制造业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就是智能化制造技术,这是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走丝机床实现智能化就可以最简单的操作实现对复杂产品的高精度加工,在目前人口红利锐减,人员流动频繁的大环境下,有着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

可以看出,这些机遇的前提是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对我国特有的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来讲就是必须创新转型,才能抓住这些宝贵的机遇。

二、 “德、才、秀”——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的转型与走向

以上分析,已经勾勒出了线切割机床“德、才、秀”的转型方向和发展路径。线切割机床的“德”就是高质量高品质高可靠,久用不坏;“才”就是全面的高智能化控制、只须傻瓜式的操作就能实现高精度、高一致性的产品加工;“才”就是下大力气练内功,以低成本挑战国外慢走丝机床的死穴,再以成本优势争抢先机;“秀”就是远看造型、近看工艺,造型美观、工艺精细,漂亮、环保、清洁。一改国产线切割机床的“村姑”形象。

“德、才、秀”不仅是转型的方向也是转型路径,顺序不能颠倒,就像一个人,无论相貌、能耐,人品第一,在这方面一些有定力的规范企业值得称赞,在一片中走丝直逼慢走丝的嘈杂声中,脚踏实地的研发试验,甚至在中走丝的称谓上都谨慎行事,充分体现了对行业的责任感;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线切割机床的研发过程中不在产品的性能上下真功夫,只注重机床的外观研发,甚至是号称拥有多项先进技术,但是在真正用户关心的技术指标、精度指标上却闪烁其词、讳莫如深,用户在使用后大呼上当。

多次切割技术是中国特色的往复走丝线切割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的综合技术水平与市场的真实需求相差甚远,7%的GDP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对线切割机床性价比的要求会更为苛刻,十四亿的人口大国竟然人口红利匮乏,百思不得其解,但必须面对现实;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只有做到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才能为那些小祖宗——年轻的线切割操作工所接受;操作复杂了员工不干,精度低了老板不干,面对这样的市场,线切割机床的制造商不能有半点抱怨,必须以博大的胸怀,时刻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鞭策自己,为他们提供高智能、高精度、高一致性、高可靠的线切割机床产品,才能在线切割机床领域拥得一席之地。而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落到了脚踏实地的自主创新上,始终以高指标、高智能为目标、为抓手,坚持持续创新、集成创新、精耕细作,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能厚积薄发真正实现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华丽转型。

三、 线切割机床创新转型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宏观形势的挑战

如果说2014年GDP勉强维持在7.5%,我们已经感到了由此带来的阵阵寒意,那么2015年7.0%的GDP很有可能把我们冻得手脚麻木,如果一味地抱团取暖,不打起精神来活动筋骨,就有可能被冻僵,而如果强打精神的拳打脚踢,又会落得气血两亏;不动有等死之感,动又有找死之嫌,真可谓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说到底就是我们要有敢拼家底搞创新转型的勇气,才能经受得住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的挑战。 挑战之二:核心技术体系化的自主创新的挑战

单一技术的创新并不难,难的是多学科多领域的集成创新,更难的则是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系统的体系化集成;中走丝线切割机床要想向高精度高智能高档次的方向转型就绕不过这个坎,当线切割机床跨入高端领域后各个技术系统相互渗透,很难孤立的进行研发,国外的慢走丝机床发展历程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这完全不同于加工中心,各个技术系统相对独立,为社会化的研发组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系统创新研发以及这些系统体系化的集成给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转型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产学研”虽说也是线切割机床产品的一种创新研发模式,但是在对技术创新的科研成果和商品化上“产”方与“学”方有着不同的诉求,往往是有成果无产品,所以“产学研”的动力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挑战之三:要能承受因企业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挑战

我国电加工机床的生产企业走到今天仍然在继续着合久必分的格局,还远没有进化到分久必合的时代,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的转型绝非一招一式能解决,也绝非某位高人就能大包大揽,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转型必须建立在强有力的研发团队的基础上,但是在新劳动法的引导下企业与员工很难建立起紧密的劳资关系,企业怕员工过河拆桥,员工怕企业念完经打和尚,加之整个社会的公信力不足,仅以待遇为纽带,员工特别是有一定能力的员工很难与企业建立起深度信任的牢固关系,更何况电加工机床的制造企业往往又都是中小微企业,自身凝聚力有限。如何以深厚的企业文化凝聚一支有实战力的创新研发团队,将是比线切割机床转型更为严峻的挑战。

四、全智能中走丝线切割机床转型创新成果汇报

1、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第五代的标志性技术

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是具有原创性的创新研发,是一次集机械电气硬件软件传感系统等的创新集成,第四代全智能中走丝机床虽然对电极丝的张力、直径、丝速等也实现了智能化控制,但是操作是相对独立的,操作较为繁琐,那么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则是将上丝、紧丝、穿丝方向、张力控制、直径控制、丝速控制等进行系统集成,完全通过对话的方式,使操作人员非常轻松地一次性完成对电极丝控制的所有设定,然后是一键搞定,在智能化的操作上与第四代相比有着质的飞越,所以我们把这项技术的配备定义为第五代,此项技术将于2015年正式推向市场;其实无论电极丝的智能化控制是第几代都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手段,市场真正关心的还是机床能够达到的标志性技术指标: 1)、表面粗糙度:Ra≤1.0um/30000mm²。 2)、一致性尺寸误差:≤0.005mm/30件。 3)、纵向尺寸误差:≤0.005/100 mm。

2、编控一体中走丝专用数控系统——SYCUT 2.1、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

2、XP操作平台

2.3、继承HF系统功能,

2.4、矩阵式螺补功能,XYUV轴全交流伺服控制

编控一体化数控系统是全智能中走丝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中走丝品质和档次的基础平台,是能够实现中走丝持续创新的基础保证,不能受制于人,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SYCUT的自主研发是战略性的,历时五年现已完全商品化,已于今年小批量投放市场,2015年将全面推向市场。

3、60°大锥度全智能中走丝系列。既是一次多领域技术系统的原创性创新集成,也是一次行业性的重大技术突破

3.1、关键精度指标:国内领先

1)、60°表面粗糙度:Ra≤1.2um/30000mm²。 2)、60°、28mm八方横向尺寸误差:≤0.03/28mm。

3)、30°斜方200mm纵向尺寸误差:≤0.018/200 mm。(主要针对大型塑胶模具的斜顶孔) 3.2、技术突破: 1)、五轴联动新理念:张力控制F轴与大锥度头的U轴联动,UV轴本身与XY轴联动,形成大锥度中走丝机床特有的5轴联动(有别与传统数控的五轴联动) 2)、配备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 3)、配备自主研发的SYCUT中走丝专用编控一体数控系统 4)、实现五轴全交流伺服驱动控制;5轴全部采用进口直线导轨滚珠丝杠 5)、自主创新研发立式大锥度头部件,已获国家专利。

十字滑板式的大锥度头其实运动精度是较差的,由于长期以来大锥度切割的表面质量很粗糙,无法用于较精密的机械加工,所以市场上也就并不关心大锥度切割时的精度问题,当大锥度线切割加工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1.0~1.6时,市场对机床精度的需求必然回归,只有这时大锥度头的结构问题才暴露出来,优化大锥度机械结构才有意义。 3.3、市场定位及应用: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特别是塑胶模具有较高厚度的斜顶孔的加工。

4、超大行程全智能中走丝系列

4.1、关键精度指标:国内领先

1)、表面粗糙度:Ra≤1.0um/30000mm²。 3)、一致性尺寸误差:≤0.005mm/30件。 4)、纵向尺寸误差:≤0.015/200 mm。 5)、机床定位精度:按慢走丝国家标准验收

4.2、主要结构性能: 1)、1600×1200行程超大型C形结构立柱,国内首创 2)、采用航空级铸铝合金材料,刚性高质量轻 3)、丝杠预拉伸结构,保证超大行程的定位精度 4)、配备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 5)、工作台为进口AC伺服控制

4.3、市场定位及应用:可广泛用于大型精密零件的批量加工,汽车类等大型精密模具的生产加工。

大锥度和超大行程的高精度低粗糙度线切割加工是我国线切割机床行业的空白,虽然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加工对象往往是价值不菲的大型复杂模具和产品,所以市场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线切割机床的精密加工往往又是最后一道工序,一刀定乾坤,没有回旋余地,因此大锥度和超大行程线切割机床不仅要实现高精度低粗糙度切割,还必须要做到精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否则就很难适应大型车类模具加工的复杂要求。

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是血统纯正的国粹之品,也是民族的骄傲,可是由于常年没有质的创新突破,加之恶性竞争,虽然在我国的制造业中做出重大贡献,但在数控机床家族中却被边缘化;同样,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如果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则也会象快走丝那样,很难逃脱被数控机床大家族淡出江湖、沦为草寇的命运。

“位卑不敢忘忧国”,目前我国线切割机床的技术转型无论方向还是路线,归根到底是自主创新,没有捷径可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还望各位业界同仁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继承老一辈中国线切割人的志愿,在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的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

2014-10-15

作者简介:李克君,1961年6月出生,总经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往复走丝线电火花切割机床的多次切割及智能化。

联系方式:四川自贡凉水井路106号,自贡市嘉特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邮编:643010

电话:13808015672

0813-5110571,likejun0628@163.com

第三篇: 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目录

本文作者:青 松 …………………………………………………………………………………………………

1摘要…………………………………………………………………………………………………………………

2关键词………………………………………………………………………………………………………………3 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4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5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6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7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8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9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10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11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12 2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13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14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 ………………………………………………………………………………15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16 (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 ………………………………………………………………………17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 …………………………………………………………………………………18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 (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 …………………………………………………………………………………………20 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21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22 (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23 自1952年起…………………………………………………………………………………………………………2

4(2)城市化水平低 ……………………………………………………………………………………………25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26 (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7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 …………………………28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29 (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30 (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31 4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32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33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34 (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 ……………………………………………………………………3

5(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 ………………………………………………………………………………36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37

(4)鼓励非正规就业 ……………………………………………………………………………………………38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青 松

摘要: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偏离度

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总量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27.5亿元增加2007年的28095亿元。但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8.2%,上升到1982年的最高值33.4%,然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11.3%,降幅为16.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第二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1745.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381.3亿元,产值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47.9%到2007年的48.6%,变动区间不大。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2007年100053.5亿元,产值有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7年的40.1%,上升了16个百分点。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虽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量逐年增加,从1978年的2831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1444万人,增加了3216万人,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却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下降了29.7%。并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份额变化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具有一致性,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份额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7年的26.8%。由于工业化进程中科技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抑制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所以自80年中期以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稳定在23%左右。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上升到2007年24917万人。从业人员就业比重由1978年12.2%上升到32.4%。但是依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数据,一般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0%-60%,吸纳的劳动力约占50%-80%,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约为40%,吸收劳动力约占30%,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2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4%,27.6%,690%;其中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27%,45.5%;而我国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70%,411%,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相近。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差2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比超出3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滞留了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供给不足。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

(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第一产业在1978年偏离度达到-0.6,说明我国当时第一产业中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形失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2007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达到-0.73,说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进一步吸纳劳动力,而且还成为劳动力的流出部门。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从1978年到1990年,第二产业偏离度不断下降,显示出该产业就业人数不足,正在吸纳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1991年起,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程度开始上升,说明第二产业正在走资本密集型道路,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78年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96,说明其吸纳劳动力严重不足,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到2007年其偏离程度为0.24,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越来越向零之靠拢,即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尽管最快,但继续高速增长的空间逐步减少。

(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年第

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4-9倍,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介于02-03之间,而发达国家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一般在0.5-0.9之间,说明我国这两个部门的结构反差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很严重。 

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

(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自1952年起,中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选择了工业化道路,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通过计划手段将资源转移到第二产业大大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由于资源投入缺乏发展受到阻碍,导致第三产业长期增长乏力,我国的劳动者的就业也因此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私营企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对资金、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要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客观上制约了其发展规模。再加上中小企业长期缺乏国家的有效扶持政策,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化水平低。

目前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他们对第

二、三产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再者,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就越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影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高附加值、新兴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等产业在农村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

(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到2006年,全国共有进城农民工超过2亿人,然而即便如此,我们的农民工仍然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情况下工作的,仍然处于一种制度灰色状态。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内的劳动力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他们享有较为全面的福利保障;而体制外从业人员却很少能够享受福利保障。这一差异直接制约了我国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限制了就业结构的转化。

(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来承担的,人们能否享受到社会保障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就业,这种“只保就业,不保失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造成企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一批长期亏损落后企业不能被淘汰。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大多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必将降低劳动力从事这些工作的偏好,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就业的结构和规模。

(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

目前,城市每年须安置2300万以上新增的就业人数,而实际每年提供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还不到一半,远远不够安排城市失业人口的就业,更谈不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机会。在农村,农民教育和培训的落后.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实现顺利地转移。再者,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来源渠道,大量愿意转移的农民无法转移出去.。

4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集群将原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与各种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联系在一起,在竞争和合作中共享生产收益。黄宝连、黄海平(2009)研究说明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回收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技术进步可以催生新兴产业,既能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又能拉动新兴行业的就业。再次,技术进步可以带动上下####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资金的积累规模,推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生产,增加劳动力就业量。

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垄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诸如银行、保险、邮政、通讯、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众多领域,甚至在社区服务方面,仍然实行较严格的行政垄断制度。尽管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弹性较大,却由于存在很多进入壁垒,缺乏竞争,使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既抑制了消费,又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规模,最终限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国家应该实行公开透明的宽准入制度,逐步取消对民间资本、外资进入的限制性规定,培育多元化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给第三产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

(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城市劳动力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得到政策保护,而农民工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政府应该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劳动就业市场化。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让市场自主决定要素价格,使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长,达到劳动力市场均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辅之以政府的监督和制度完善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转。

(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一方面大批劳动力待就业,另一方面高级技工供不应求,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现象严重。正规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化生产提供大量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很好途径。而且通过职业教育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得到有效的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备力量。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教育、金融、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城乡差距,导致了农村推力有限、城市拉力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还未结束的现阶段,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返乡农民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的公共开支,间接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为农民消费提供配套设施,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刺激农村消费市场,从而改善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鼓励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宣传力度,逐步消除社会的偏见。其次,尽快出台相关劳动、就业相关法律,规范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此外,政府还应该以公共资源为依托,加强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吴云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J].改革,2007,(3).

[3]黄宝连,黄海平.农业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理研究[J].乡镇企业,2009,(6).

第四篇:从深圳经济转型看“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

除此以外,四位成员共同完成了此次调查的选题,问卷调查以及对下沙制造业的考察,并由小组成员共同整理。

内容提要:

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全球化也日趋成熟。中国作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如今已在全球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世界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中国制造”的名词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然而,在大批“中国制造”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调整和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将以深圳经济转型为例,主要结合资源禀赋理论,从“中国制造”带来的影响分析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未来发展。

实践对象:下沙制造业者、高校大学生、老师等

实践时间:2011年11月12日-2011年11月27日

实践方式:问卷调查、考察

基本观点:

借鉴深圳的城市经济转型经验,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应当有所转变。

首先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低成本低附加值的产业应该逐渐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过渡。其次,应当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实现东西部并行发展。西部地区目前主要任务是加大在科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为当地企业获取外资的溢出效应积极创造条件。同时,西部应发扬自身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营造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降低物流、贸易成本,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最后,中国应整合制造业的整体格局,实现更加精细的贸易和分工。使得我国制造业拥有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只有这样,中国的制造业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中取得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制造”;制造业;经济转型;国际贸易

正文: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全球化也日趋成熟。中国作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并成功加入了世贸,如今已在全球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世界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中国制造”的名词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然而,经历过09年21世纪以来全球最大的金融危机以及近来的欧债危机,全球金融环境的动荡让中国认识到:在大批“中国制造”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调整和转型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必须正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及时作出分析和判断。

二、“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

观察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变动的相关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并不协调。在研究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时我们知道要素价格等化是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其基本涵义是:随着自由贸易的发生,两国间产品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并将使得两国间要素的价格也趋于均等。即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所有的资本都能得到同样的收益率,而不论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禀赋状况有任何差别。很显然,对于后进国家如果依照要素禀赋理论去安排本国的产业结构,并允许自由贸易,随着贸易的进行,本国的要素报酬将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要素报酬水平,这就意味着依照要素禀赋理论,后进国家的经济将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对于后进国家来讲,依照要素禀赋理论来发展本国的经济无疑是很好的理论参照。然而这一结论在现实中并没有出现,尤其是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出口贸易的深化,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差距反而在拉大。飞快增长的劳动生产率虽然带动着国民经济,但并不能在工资增长中具有明显的体现。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实施了农业部门生产要素低价格和城镇职工低工资的政策,由此导致的资本与劳动力使用权的长期不公平交易是低工资的重要成因。基于对所谓“比较优势"的普遍认识,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延缓了劳动成本提高的速度供给过剩的劳动力市场、工会组织的虚设,进一步加剧劳资力量博弈的高度倾斜然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促进工资水平的提高。事实上,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我国出口经济确实走在世界前端,但一定程度上,这只是量的增长而非质的进步,且这并未能给中国的低工资带来显著的改变。显然,低成本的劳动制造在

中国出口战略的初期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低成本的劳动力作为该阶段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也确实符合情理。但是,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贸易的日趋成熟,低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已逐渐削弱,调节出口战略及产业转型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低成本的劳动力和他的“中国制造”不仅仅只影响中国的出口经济和劳动生产。“中国制造”与其背后的劳动力已对世界产生了微妙的改变。中国的低工资现象无疑为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在此过程中,对于相关行业就业的影响、挤压不可避免。它必然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并不能就此说明这是导致发达国家失业率的直接原因。全球化的进程让一个国家更快的失去其比较优势,但正因如此,刺激了更多新兴行业的生成,由此产生了更多新岗位以接替旧的竞争。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获得了更多的资源用以提高科技和劳动效率。由于产业的转移,发达国家除了节省了劳动力成本与土地成本,同时在此基础上节省了福利成本;而这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又将投入于国家福利的建设。由此,劳动密集型失业率的增长就只是表象,即使少部分人失去工作仍然可以在国家福利的回馈中获得补偿。最终,技术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仍然使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取得巨大飞跃。这恰好说明国际贸易中的双赢。

纵观国内国外,“中国制造”都是不可忽视的研究问题。它的影响不仅仅是全球范围的国际贸易,同时也为经济理论提供着实践参考,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我国在国际贸易结构上还存在的种种缺陷,产业发展的单一性也仍然是我国出口经济的局限。所以,我国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并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调整更符合实际的出口战略,为“中国制造”带来更长远的考虑和发展。

三、深圳制造业的问题及发展

回归现实,要谈中国的制造业,很多人会联想起“义乌小商品市场”或是“海宁皮革城”,会想起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许多城市的发展。但相比之下,地处珠三角的深圳在经济转型上显得更为迫切,制造业对其的影响也更颇为深远。在此,将深圳当做分析例证对于本文来说更具现实意义。

首先回顾深圳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GDP总量从1979年1.96亿元,到2009年的8201.23亿元,30年间增长了4184倍,年均增长率26.81%。巨大而迅速地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繁荣,。福田华强北的山寨电子产品和廉价配件,罗湖东门的小商品市场及批发城,各类低成本制造品的流通吸引了巨大的商机。无疑,制造业的发展对于这座城市的初期发展有着重大地推动效果。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成熟以及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劳动密集型

产业也使深圳经济的发展陷入瓶颈。与往年相比,深圳的年均增长率日趋下滑;与国内其他几个新兴城市相比,优势也日趋减弱。应该承认,和GDP增长速度相比,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稍显缓慢。从2002年开始,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就持续低于GDP增长率,GDP增长没有表现为居民收入水平的相应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6年以后在逐年减小,从1995年的65%降到2008年的30%;居民内部贫富差距也在拉大,基尼系数一直在增大。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土地成本逐渐增加。应当作为制造业比较优势的要素日趋丧失,深圳的“用工荒”等问题使得本土制造业更加雪上加霜。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深圳的发展过程中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依靠低劳动力成本支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反而会制约深圳产业转型及城市发展的进程。在这样的危机现状之下,深圳经济面临迫切的改革与转型。近年来,深圳不断提出经济转型和产业格局升级,并提出了“三位一补”和“双轮驱动”的发展方针。而深圳未来的经济发展重点在于产业转型和需求改进。

在产业选择上,深圳实现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双轮驱动”。从一般制造工业到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这是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深圳应抓住当前跨国公司高端制造、研发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向中国转移的契机,着力解决过度依赖一般制造业的问题,推动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和“深圳营销”的延伸,努力扩大高端产业的比重,实现IT、互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微笑曲线”本土一体化。同时,积极发展金融业、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会展旅游业,形成

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彻底改变“加工贸易基地”的产业形象。

在需求方面,深圳将实现外需市场和内需市场的“双轮驱动”。超高的外贸依存度反映出深圳的经济国际化水平较高以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能力,但同时也导致深圳工业经济受国际市场变动、汇率政策及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极大。不难预期,即使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结束后,中国近些年来出口约30%的持续高速增长将很难再现。中国正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级的消费中心,深圳产业应对原有的市场定位作战略性的调整,适度减少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并支持主导产业和本土企业大力开拓日益扩大的内需市场。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在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内外两个市场并重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随着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和进展,深圳的经济转型已有所进展。而深圳的转型经验无疑对我国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改革模板。

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规划

借鉴深圳的城市经济转型经验,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应当有所转变。

首先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低成本低附加值的产业应该逐渐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过渡。我们看到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高端制造、研发服务业持续向新兴工业化地区转移的趋势很明显,中国应力争在产业高端化方面有重要突破,促进产业升级,由“中国制造”逐渐发展为“中国创造”,向着高端制造业不断迈进。

其次,应当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实现东西部并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制造业转移出现新的战略动向。研发环节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趋势在不断加强。当然,核心研发仍然留在跨国公司的总部,其地区总部或分部从事的主要是本地化的研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研发环节的转移加快了其技术的转移,同时也加强了对其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相应地,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更多地采取了独资的形式,并购投资的增长也明显加快。尽管这一阶段外资对技术壁垒设限甚高,但溢出效应仍不可避免。内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外资的先进技术;东部地区在今后的外资引进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外资质量,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将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对于西部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还无法承接外资的溢出效应。在引进外资方面,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选择的引进,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较高的技术水平。西部地区目前主要任务是加大在科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为当地企业获取外资的溢出效应积极创造条件。同时,西部应发扬自身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营造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降低物流、贸易成本,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最后,中国应整合制造业的整体格局,实现更加精细的贸易和分工。使得我国制造业拥有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只有这样,中国的制造业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中取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湖南: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8.7.

[2]厉以宁.国际竞争和中国制造业的前景[R],2011.

[3]经济转型:深圳的变与不变[N].深圳:深圳商报,2010.

第五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材料1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7.4%,实属不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是一个巨人,总量基数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按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计算,全年经济增量就约达5万多亿元,约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

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巨大,难能可贵。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样的高速度?应该说,是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要素价格上涨、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城乡区域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谈谈总书记所说的“新常态”的含义?

(2)根据材料

1、

2、3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新常态”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速度虽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积极的。只要科学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必将频现新亮点。

(2)第一,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第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前者以后者为载体,工业化过程就是城镇化过程,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是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基础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四化”同步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四,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

第五,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必然趋势;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上一篇:中国古代楹联欣赏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历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