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经济转型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昆山经济转型范文

2018年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工业经济

附件1:

2018年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工业经济)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两化融合建设项目

1-1类:市级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投入类) 1. 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企业实施制造执行系统(MES)、资源规划管理系统(ERP)、生产计划排成系统(APS)、数字化设计等信息系统应用项目。

2. 申报条件

符合项目支持重点;示范项目具有行业信息化代表性,并在同行业中具有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示范性;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可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申报企业对项目实施经费累计投入不低于50万元;项目需在2017年内开始实施,并在申报前实施完成。

3.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项目申报书;

(4)上一年度企业财务报表复印件;

(5)项目投入专项审计报告及发票明细复印件;

(6)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企业荣誉证书复印件等。 注:项目申报时必须按照两化融合项目网上填报时具体的相关要求及文件格式(模板请于网上申报平台内下载),上报第三方财务或审计服务机构出具的项目经费投入财务报告或审计报告。待上报初审及项目评审通过后,将通知企业按照政府规定流程进行项目经费投入专项审计。

1-2类:市级企业嵌入式软件研发及应用示范建设项目(投入类)

1. 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企业根据产业及市场的应用需求研发嵌入在硬件中的操作系统、控制软件和开发工具软件;企业采购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基于固定硬件平台,用来达到使用者预期目标的嵌入式应用软件。

2. 申报条件

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通过国产软件产品评估的嵌入式软件产品;企业采购已通过国产软件产品评估的应用软件;项目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在同行业中具有技术的先进性、应用的示范性;申报企业对项目实施经费累计投入不低于50万元;项目

2 需在2017年内开始实施,并在申报前实施完成。

3.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项目申报书;

(4)上一年度企业财务报表复印件; (5)软件产品评估证书复印件;

(6)项目投入专项审计报告及发票明细复印件; (7)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企业荣誉证书复印件等。 注:项目申报时必须按照两化融合项目网上填报时具体的相关要求及文件格式(模板请于网上申报平台内下载),上报第三方财务或审计服务机构出具的项目经费投入财务报告或审计报告。待上报初审及项目评审通过后,将通知企业按照政府规定流程进行项目经费投入专项审计。

1-3类:市级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投入类) 1. 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协同设计和研发、协同制造或云制造、供应链协同、生产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或生产企业内部供应链(B2B)电商应用、移动O2O、云平台、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和工业物联网应用等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

重点支持围绕未来网络、窄带物联网等的工业互联网“企企

3 通”建设,着力提升生产流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模式等方面开展尝试和创新的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

重点支持企业开展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认证,全面加强企业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围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做好企业信息安全支撑技术建设,切实加强企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 申报条件

符合项目支持重点;示范项目具有行业信息化代表性,并在同行业中具有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示范性;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可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申报企业对项目实施经费累计投入不低于50万元;项目需在2017年内开始实施,并在申报前实施完成。

3.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项目申报书;

(4)上一年度企业财务报表复印件;

(5)项目投入专项审计报告及发票明细复印件; (6)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企业荣誉证书复印件等。 注:项目申报时必须按照两化融合项目网上填报时具体的相关要求及文件格式(模板请于网上申报平台内下载),上报第三

4 方财务或审计服务机构出具的项目经费投入财务报告或审计报告。待上报初审及项目评审通过后,将通知企业按照政府规定流程进行项目经费投入专项审计。

1-4类:软件企业评估认定项目 1. 申报条件

2017年以后至申报时,新通过软件企业省级评估认定的。 2.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软件企业评估证书复印件。

1-5类:国家、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项目 1. 申报条件

2017年以后至申报时,新列入国家、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2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主管部门相关批文复印件;

(4)国家、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相关证书复印件; (5)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

5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软件与信息化推进科

联系电话:57017935

二、节能环保建设项目

2-1类:节能技改建设项目(投入类) 1. 申报条件

企业须正常经营满3年以上,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项目符合国家、省和我市的产业政策,有完善的环保、安全、消防等各类审批手续,已基本竣工投产,建设期不超过两年。节能技术设备投资额需达到300万元(不含税)、项目节能量不低于300吨标准煤(以第三方节能量审计报告为准),节约能源和资源效果显著。

2.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立项建议书; (4)项目竣工报告;

(5)上一年度企业财务审计报告;

(6)项目投入专项审计报告、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报告; (7)其他有关项目材料。

2-2类:清洁生产审核认定项目

6 1. 申报条件

2018年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认定的企业。 2.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认定证明文件复印件。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资源综合利用科

联系电话:57556864

三、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认定项目 1. 申报条件

新获得省级信用管理示范认定的企业。 2.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认定证明文件复印件。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企业综合服务科

联系电话:57556650

四、创新载体与平台建设项目(投入类) 1. 支持方向

2017年以后实施建设的昆山市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区功

7 能性建设项目,新批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区,及科技企业孵化器、质量安全示范区、大学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新联盟等载体平台实施的公共服务、人才平台等建设项目。

2. 申报条件

列入最新的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十个一批”重点项目工作计划并获相关部门认定的的载体平台,在2017年后有设备、软件等列入固定资产的研发设备投入(项目投入自2017年1月1日起计算) 。

3.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项目申请报告;

(3)最新的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十个一批”重点项目工作计划文件,委托第三方公司运营的需区镇提供委托书。

(4)认定的各级载体及技术平台批文复印件; (5)项目投入专项审计报告。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科技与质量科

联系电话:57017936

五、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投入类) 1. 支持方向

企业为提升创新能力而实施的新产品中试、小试研发试制线

8 建设,研发、检测等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项目。

2. 申报条件

新认定的规模以上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并在2017年后有研发设备的投入(项目投入自2017年1月1日起计算)。

3.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新认定的各级技术中心、设计中心批文复印件; (5)上年度企业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 (6)项目投入专项审计报告。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科技与质量科

联系电话:57017936

六、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建设项目(投入类) 1. 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光电、半导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及成套装备等智能装备产业,及小核酸等生物医药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项目。

2. 申报条件

(1)申报企业需具有相关商标、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2)2017年以后实施完成的项目(在项目实施期内,研发投

9 入按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计算);

(3)产品要有研发投入和一定的销售收入。 3.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项目建议书;

(4)上年度企业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 (5)项目研发项目加计扣除确认书; (6)研发投入专项审计报告;

(7)产品技术相关佐证材料、相关荣誉复印件;

(8)注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相关材料复印件,该新产品销售合同或发票复印件。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科技与质量科

联系电话:57017936

七、技术进步认定项目 1. 申报条件

2017年以后认定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新获得国家级、省级新产品金奖;

(2)新列入国家、省重点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专精特新产品;

(3)自主研发并新通过国家、省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

10 2.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相关批文复印件。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科技与质量科

联系电话:57017936

八、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项目 1. 申报条件

(1)2017年以后至申报时,完成兼并重组,发起人应为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且总部设在本市的独立法人企业;

(2)兼并重组交易应为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已取得相关批准手续的非关联企业交易,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

(3)具有开展兼并重组其他必要的条件和能力。 2.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请表;

(2)项目实施报告书(包括企业简况、兼并重组的背景和意义、实施路径和具体做法、所取得的成效);

(3)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1) 工商变更登记通知书复印件; 2)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 验资报告复印件;

11 4) 被兼并企业资产评估报告复印件

5) 上年度企业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

6) 上年度纳税证明和税务部门出具的企业兼并(收购)交易税收情况;;

7) 兼并重组企业与被兼并重组企业的并购协议(合同)复印件。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企业综合服务科

联系电话:57556650

九、企业兼并(收购)淘汰落后项目 1. 申报条件

(1)2017年以后至申报时,完成兼并重组,发起人应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

(2)兼并(收购)交易应为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已取得相关批准手续的非关联企业交易;

(3)具有开展兼并(收购)其他必要的条件和能力。 2.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请表;

(2)项目实施报告书(包括企业简况、兼并(收购)的背景和意义、实施路径和具体做法、所取得的成效);

(3)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12 1) 工商变更登记通知书复印件; 2)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 验资报告复印件;

4)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5) 上年度企业财务审计报告复印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

6) 上年度纳税证明和税务部门出具的企业兼并(收购)交易税收情况;

7) 董事会决议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书面意见复印件; 8) 兼并(收购)企业与被兼并(收购)企业的并购协议(合同)复印件;

9) 所在区镇意见。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行业规划科

联系电话:57501877

十、去产能项目 1. 申报条件

列入2017年度去产能计划的企业。 2. 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申报表;

(2)淘汰落后小企业基本情况表; (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3 (4)企业职工花名册;

(5)关闭前企业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 (6)落后产能生产设备净资产专项审计报告。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行业规划科

联系电话:57501877

十一、腾出发展空间项目 1. 申报条件

利用经认定的腾出地块发展新项目的区镇。 2. 申报材料

(1)新项目利用腾出土地的证明材料; (2)土地奖励资金申请表及申请报告;

(3)新项目立项、开工证明材料,项目规划红线图; (4)新项目企业营业执照、法人身份代表证明复印件; (5)注册资本到位证明;

(6)属整合成片开发的,需提交规划、国土部门认定证明。 联系部门:市经信委行业规划科

联系电话:57501877

第二篇:什么是经济转型为什么要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我国从九五计划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

主要是中国GDP目前主要由出口拉动,要转变为主要由消费拉动,这样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增强自身抵抗其他国家经济冲击的能力,如果别过发生经济危机,进口需求降低,我国经济如果内需较强,则对我国影响就较小。

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出口附加值较低,转型迫使出口企业提高自身附加值,使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本国居民消费还可以提高本国福利水平。 以上是我之见解,希望能帮到你!!! 赞同0| 评论2011-6-25 22:20唯地心声不是卿 | 一级

简单地说就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依靠资源消耗、低附加值加工、规模扩大转向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结构优化!经济转型有利于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篇:【经济社会转型】“十二五”中国经济开始第三次转型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及西方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例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利于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境外热钱会带来冲击;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中经评论·北京)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可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当代中国经济的第三次转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依据和基本要求

经过前两次经济转型,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为今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奠定了雄厚的经济、技术和物质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经济结构不协调。三大需求关系失衡,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55%迅速下跌至最近10年的45%;资本形成贡献率则从上世纪90年代的34%快速上升至50%;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高,外贸增长方式粗放。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过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大,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9年仅为43.4%,而世界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占比则分别超过50%和70%,我国第三产业中还存在居民消费价格和房产价格双膨胀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城市化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83年的1.82?1拉大至2009年的3.33?1,幅度高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2009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之比为2.2?1。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进入新世纪,我国科技投入明显加快,但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200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比重仅为23.5%、11.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比重仅为8.5%,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69%。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仅为10%左右,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在出口技术和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是民生问题凸显。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仍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关系民生的社会事业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在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焦点问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

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强化。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值的比例为8.5%,而耗费的煤、钢、石油的比重却分别高达46.9%、46.4%、10.4%。高消耗的结果,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我国主

要污染物排放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

五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特别是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社会事业体制等方面。

从国外看,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从近20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的历史来看,遭受金融危机打击严重的国家,其经济发展能力的恢复,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日本自1991年开始的资产泡沫破裂引发的全面金融危机,导致近20年来长期的经济萧条。在金融危机暴发前的1973至1990年,日本的GDP年均增长率约为4%;但在金融危机后至今,没有哪一年GDP的增长率曾达到过4%,1991年到2008年GDP年均增长率只有1.3%。再看1997年开始暴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受这次危机打击最严重的一些国家,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金融危机后经过10年的复苏和发展,其经济年均增长率还远低于金融危机暴发前10年的水平。

这次2008年由美国开始暴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发达国家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虽然从2009年下半年已开始复苏,美欧修复经济的能力可能强过日本,但由于面对持续动荡的金融市场、低迷的住房市场、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消费不振以及不胜负担的主权债务,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要使经济发展势头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也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还存在再度暴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及西方国家刺激经济的措施,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例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利于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境外热钱会带来冲击;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为主动适应现阶段国内外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这也是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经济的总结。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总量中的含量,促进整体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1995年中央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首次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它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认真贯彻落实。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规划主线的具体体现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要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建议”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建议”还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建议”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具体体现。在“十二五”时期,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国外有媒体对中国“十二五”规划建议评论说: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再过分强调国内生产总值,而转向追求扩大内需、缩小差距的均衡发展。没有提出具体数字指标是“建议”一大特征。新五年规划不再提及具体指标,意在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量向质”转变。这种评论是一种误解,把“十二五”规划“建议”与“十二五”规划“纲要”混为一谈了。“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时,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要求,既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供依据,也留下空间。“十二五”规划作为5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是要有数字指标的,不仅有经济总量增长等预测性数字指标,还会有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数字指标,由多项具体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十五”计划把GDP年均增长率定为7%,实际完成为9.8%;“十一五”规划纲要把GDP年均增长率定为7.5%,实际完成约为11%。有的研究人员预测,“十二五”规划纲要把GDP年均增长率可能定为7%~

7.5%。从“十二五”开始,为了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会更好,发展速度可能比“十五”、“十一五”减慢,但仍会保持较高的增幅。

“十二五”开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中国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近30年改革开放经济管理体制之后的第三次经济转型。

第一次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实行工业化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一是废除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海关和外贸的特权,管制或收购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成为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二是没收四大家族控制的官僚资本(包括工业、交通、金融、贸易等企业),变为国营经济。三是废除封建经济制度,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四是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集体经济和国营经济。由于受当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和经济管理体制认识的局限,私营经济被完全取消,个体经济亦微乎其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次转型: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对外开放,逐步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计划和集中统一管理,否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由于否定市场的作用,权利高度集中,利益格局一元化,使微观经济丧失活力,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物资的普遍短缺。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的市场不单指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实行对外开放,就是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对外开放,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三次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举措,是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已经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角度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是“重量级”相当的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就过程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起始阶段和攻坚时期,以后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将与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并前行。

第四篇: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决定江苏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实现更大突破;下更大力气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充分利用沿海开发开放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条件,统筹推进苏北振兴、苏南提升和苏中崛起,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是江苏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第三次经济转型。第一次转型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标志,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转变。第二次转型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实现了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现在正处于第三次转型的阶段,核心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向创新型经济升级,着力建设“三个高地”:就是建设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加快实现“三个提升”:就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这一目标,发展理念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路径要进一步转轨,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转型。

首先要关注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了解全球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立足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六大新兴产业。

一是新能源产业。围绕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设备制造和智能电网三大重点,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江苏的战略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二是新材料产业。依托骨干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研发能力,加快新材料产业化进程。

三是新医药产业。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为重点,积极开展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着力引进一批技术领先的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的医药产业群。

四是环保产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发展环保新技术,开发环保新产品,加强环保基地建设,促进环保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

五是软件和服务外包。积极开拓市场,加快软件园和苏南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带建设,实现从中低端向高端、从一般外包向品牌外包转变,着力提升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水平。六是新传感网产业。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快建立产业基地。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其次,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科技服务“四大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更多的“江苏制造”变为“江苏创造”。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做大做强一批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功能完善、高水平的创新载体。最后,要突出抓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在大规模培训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同时,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大幅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实行优先投入,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特别要重视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为发展创新型经济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另外,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基础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差异,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既是江苏的重要特点,也为我们转型升级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处理好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的关系,发展新兴产业与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立足当前保增长与着眼长远促转型的关系,企业主动、市场驱动与政府推动的关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第五篇:加快经济转型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的形成历程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理念的提出

(二)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危机后的新发展

三、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五个坚持”

(一)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促进节能减排

(三)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成功走过两步,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赛程过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现实的压力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实现质与量的统

一、快与好的统

一、物与人的统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投资、出口、消费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收入分配关系亟待理顺,等等。所有这些,都凸显了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从国际上看,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它不仅导致世界经济的深度衰退,而且也带来了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过去那种亚洲生产、欧美消费、资源大国提供资源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世界经济包括贸易未来将进入增速减缓的时期,围绕着市场、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更加剧烈,同时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发达国家过度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增长在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承担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全球经济可能在较长时间里处于低速增长,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将受到制约;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国家间贸易关系的调整,将使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国际产业、技术竞争更加激烈;应对气候变化的博弈和能源资源的获取,粮食供求形势和金融体制的变化调整,也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各国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都在抓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为未来更高水平的发展做准备。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再工业化等战略,力图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扩大优势、抢占制高点。在这一新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能尽快适应世情变化,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就很难更好地抵御各种风险冲击,就很难改变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位置的状况,就很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只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扩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基础,除此以外,至少还应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改善、环境的治理和美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等,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外,还需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涵更广,要求更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必将引起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增长、轻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二是发展的成果没有很好地惠及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上述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冲击。进入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更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很多的转型,包括从总量到结构、从投资到消费、从二元到一元、从开放到全球、从增长到发展等等。能否成功转型,既关系到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日本内阁于2011年2月14上午公布了2010年日本名义GDP总值。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日本去年10-12月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下降1.1%,总计为54742亿美元。日媒报道说,尽管美元贬值有利于日本GDP换算美元时数值提高,但抵不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日本GDP低于中国2011年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日本已经正式交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位次的提高使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更牢固。“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比较高,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排序在100位以后。这是中国的现实,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个现实。事实上,GDP只是总体经济实力的一个方面,如果从整体经济实力来看,如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发展阶段人均GDP来看,中日差距很大。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位次不断提升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但同时更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差距和不足,看到百姓生活水平仍待提高,看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漫长。“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但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日本的发展,比如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比较平衡,而我们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差距很大。”相对于GDP总量,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在第100位左右。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收入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对于我国而言,要成功应对挑战,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就必须把握全局、抓住机遇,使发展方式的转变,由市场的自发走向改革的自觉。

发展是第一要务。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就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的发展将要在“世界第二”这样一个起点上往前走。人均GDP将超过3900美元甚至突破4000美元,意味着中国社会已经开始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排在世界第99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更是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从“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各方面的情况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具备较多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一方面,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扩大以及经济与社会、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等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行为、社会利益格局和大众诉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都对现有的增长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国际上看,能够达到中等收入的国家不少,但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却不多,根源就在于不平衡、不协调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在于发展的模式没有根据世情、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转变,最终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我们要在这一重要时期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未雨绸缪,切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化解矛盾,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大力提升管理水平,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的是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主要是因为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和人才不足;管理方式粗放,主要是决策机制不灵、内控机制不严、组织管理不精细。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8年单位研究开发经费产出的发明专利仅为韩国的1/5。创新效率不高使得我国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比如,我国服务业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也不利于缓解就业矛盾。要根本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问题,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市场体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这一基础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五年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比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使得发展的活力和潜力进一步释放等等。但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中,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不利的因素集中表现在,就是我们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个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了、加剧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几个方面失调,包括我们需求结构过多地依赖出口、依赖投资,我们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重相对是比较低的,你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应该依靠科技、依靠体制的活力,应该依靠管理的创新,但是相对来说,我们更多还是依靠物质投入,这个也应该转变。第三个就是妨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能源资源消费也大量增加。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达到8.7亿吨、5.67亿吨、2600万吨和16亿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资源进口越来越多,2009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进口依存

度都超过了50%。我国自然资源禀赋总体较差、人均拥有资源量偏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正在逐步提高,能源资源供应风险明显增加。如果说一些短缺资源可以通过进口解决,而生态环境是无法直接进口的。当前,很多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近年来,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一些地区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再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如果继续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增长路子走下去,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剧,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民生得到较好保障,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实际增长了47%和38%,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也要看到,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了,青山绿水没有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经济增长不相匹配;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偏低,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在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投入不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破解这些难题,出路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努力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上一篇:考勤处罚通知范文下一篇:矿山测量方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