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转型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加快经济转型范文

加快经济转型2

为什么说我国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09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叶润康310901046

5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这一冲击表面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虽然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果断决策、运筹帷幄,迅速制定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共克时艰,较快地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势头,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明年国际环境依然十分严峻,我国面临的国内问题依然十分复杂,调控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在这之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另一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使我国经济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所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须的。

当前我国周边形势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09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叶润康310901046

5尽管东南亚经济从亚洲金融危机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受域内外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东南亚一些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货币贬值,股市萎靡不振。

亚洲金融危机后,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美、欧、日市场需求增加及全球电子产品需求的大幅增长,拉动了东南亚经济的复苏。但是,日本经济在去年呈现微弱复苏势头之后,有可能再度下滑。而且韩国大企业债务危机日渐加重,对经济复苏进程的影响进一步显现。2000年下半年以来,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的汇率均出现10%-20%的贬值,受近年来美股市下跌之累,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股市亦滑落2%以上。因此,今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出现了困难,经济波动,货币大幅贬值,股市萎靡不振。

当前东南亚出现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影响,同时东亚内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美国济2000年下半年以来大幅放缓,直接冲击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目前美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8%,需求增长占世界需求增长的40%,大约1/3的世界总产出增长直接或间接与美国的商品进口有关。因此,对美出口是拉动东亚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亚洲国家内部社会动荡影响经济恢复和外资对东南亚的信心。目前亚洲一些国家内部的问题较为突出,菲律宾、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缅甸等国的老一代政治权威淡出历史舞台,新的体制远未成熟。综合其它一些国家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整体投资环境。 所以未来东亚经济复苏将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

转变发展方式对你有何启示,打算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09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叶润康310901046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根本上看,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所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给了我不少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启示是任何问题要以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待。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还带来了诸多阻碍经济增长的副作用和负面效应。比如,为了GDP的片面增长,忽视环境问题,造成污染严重,居民生存环境恶化;为单纯追求效益,不计成本投入,造成资源与能源的严重浪费等等,虽然令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不科学的粗放型经济在面对激烈国际竞争时却成为约束我国发展的因素。由此可见,任何问题都要科学对待,不能只追求当今利益。

任何问题要以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待,即使是提高创新能力也要贯切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充实自我,做到创新之前有全面的理论指导。其次是关心国际发展动态,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向,不断更新理念和技术,随时准备迎接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第三,要善于思考,不能一味只会学,要善于思考,勇于尝试,勇于创新。最后,在创新的同时,要随时结合实际,结合生活,坚持以人为本。

如果你是校长,你想对哪些方面做改革?

09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叶润康310901046

5作为校长,我决定把学校建成“队伍强,质量高,校风好,环境美,开放型的,有特色的学校”,并制定了三个三年规划。第一个三年规划抓好工作常规和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第二个三年规划进行校园整体改造,改善办学条件;第三个三年规划,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整体优化。实现整体优化,就会产生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增值效应。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学校各种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种力量相互配合和协调。各个层次、各个年级、各个阶段相互衔接和联系,不但搞好要素本身的优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更注意搞好整体结构。在抓好“五优化”(队伍优化、教育优化、教学优化、管理优化、环境优化)的同时努力实现整体优化,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整体优化,为国育人”的思想指导下,我们逐步探索了一条“五变”、“五加强”、“五结合”的教改新路: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偏重智育转变为全面贯彻方针,加强德育和心理素质培训,做到思想教育与教学活动结合;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由重知识轻能力转变为重视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加强教学实验、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内和课外结合;由重教轻学转变为重视学力开发,加强学法研究和学法指导,做到学习知识与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结合;由教师“中心”、“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主体,实行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做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和谐结合。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搞好学校内部管理,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的教师队伍,这些都是将要改革的内容。

为什么说南海问题更为复杂?你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

09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叶润康310901046

5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的国家在南海各岛礁沙滩的归属以及海域划分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南海问题作为中国与其他南海周边国家关系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由于其涉及国家主权、历史问题、法律问题及敏感的现状,使其成为历史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且海域争端涉及的是国家主权问题。对于主权的确认需要通过有关各方建立符合国际法、并且得到本国立法机构确认的国家间协定,其中包括边界界定、划定和相关协定。倘若海上边界不划定,相邻相向沿海国家对海上岛屿及其周围海域伸张主权要求,从而发生重叠等现象,海上争议与冲突随即而生,甚至升级为武装冲突,是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所以说南海问题更为复杂。而如何解决争端、和平利用争议海域成为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南海诸岛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对其享有主权。而且南海诸岛在被中国发现之前是“无主地”,中国在发现南海诸岛之后,历朝政府都对南海诸岛进行开发经营,并行使管辖权。在有关南海问题的法律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国际法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论证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的国际法理依据,另一方面,以国际法为依据,批驳有关国家对南海诸岛提出主权要求的主张。这些都是支持中国南海主权的法理依据。根据时际法原则,南沙问题涉及三个时期的法律:一是“发现”、“管理”、“行使主权”等法律事实发生时的法律;二是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产生争议时实行的法律;三是解决争端时正在实行的法律。这分别涉及到18世纪以前的法律、20世纪50年代后的国际法以及现在或将来的国际法。根据时际法,对于南沙群岛争端,只能按照18世纪以前的国际法来解决,而不能根据现代国际海洋法来解决。因此在南海问题上,确立关键日期是十分重要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中国目前的南海政策并没有改变中国南海主权权利受侵犯日益严峻的局面,因此,中国应本着务实灵活的精神,寻求最终解决南海问题的途径。)还有理清中国统一与解决南海问题的关系,也就是台湾问题的解决与南海问题的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为了避免国家间的冲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目前缓和南沙的紧张局势、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解决南沙争议的最佳途径:首先,它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领土争端的新思路;其次,它是解决国与国之间主权争议的新模式;再次,它是面向未来的重要举措。它强调的是有关各国不停留在局部的争议上,而是着眼于大局,着眼于未来,努力构筑和着重发展国与国之间面向21世纪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安全对话机制。妥善处理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加强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重视美日等区外大国的影响都很重要。从战略层面来说,我

国要尽快研究制定相应的具有综合性、前瞻性的“南海大战略”。另外,确保海上通道安全与海域争端解决密切相关,而且已成为一种国际政治行为。因此要时刻注意加强对海洋通道安全的管理。抓紧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提出的各项政策,完成相关多边合作项目。

而目前,对影响南海问题的外部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美、日、印三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动因和影响及其与中国国家安全的关系等方面。在冷战时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持不介入和不表态的立场,不支持任何一方的主权要求;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开始介入南海问题,极力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明显带有遏制中国的意味。美国介入南海争端的直接用意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防范和制约中国;在军事上打造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在经济上攫取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介入南中国海问题的战略图谋在于:首先,避免有关各方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从而不影响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通道的正常航行;其次,确保任何最终解决办法不致使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国单独控制这一海域,从而使“航行自由”的权力始终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第三,通过保障南中国海“航行自由”的承诺加强和扩大对日安全保障及维系美国与东盟相关国家联盟与准联盟。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包括:加大了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使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趋于恶化;使亚太地区的战略均势出现了对中国不利的倾斜;美国的介入也恶化了我国周边环境,阻遏了我国走向海洋的步伐。关于美国南海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前景,学者们多认为,尽管中美两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但中美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双方为此发生直接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仍然不大。日本和印度也在不断扩大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其战略意图在于:维护各自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利益;借南海问题对我形成战略遏制,纷纷加强对该地区的渗透,通过拉拢东盟国家,利用南海问题来遏制和防范中国;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介入东盟事务、插手南海争端正日益成为美、日、印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区外大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影响在于:可能使南海问题成为中国与区外大国新的斗争焦点;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加快,使我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加大。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的加大不符合中国双边和谈、独立解决南海争端的原则,使中国将来和平解决南海问题难上加难。

第二篇:关于加快经济转型的思考

2011年,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转折性的重大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建设用地紧缺、节能减排约束、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2011年,是我区“转型升级加速年”,经济转型也是“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区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要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加快经济转型对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经济转型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外部需求驱动的出口增长开始出现困境,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高资源消耗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正在快速消失,实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二)经济转型是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的必然选择。处于两大战略交汇的江苏沿海地区成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新重点,也是投资者追逐的新热点。政策聚集、目光聚焦、要素聚合的趋势愈加明显,为我们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三)经济转型是应对日趋激烈竞争形势的关键举措。苏南、苏北等各大区域竞相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日益明显,苏南地区在新的平台上进入了加快发展阶段,苏北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速度咄咄逼人,周边县(市、区)你追我赶、各展所长,我区面临市外市内的双重竞争,面临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

二、我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1-10月,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28.5亿元,增长20.4%。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8.5亿元,增长16.6%;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增长23.9%,增幅高出规模工业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高出轻工业7.3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由年初的49:51调整为46.8:53.2,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1-10月,规模以上八大产业完成产值1033.2亿元,增长20.9%,高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1.6%。其中,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179.3亿元,增长22.6%。新兴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60.6亿元,增长30.2%,增幅高于规模工业9.8个百分点,高于八大产业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3.7%,新兴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我区规模工业增长带来了强劲动力。

(三)创新能力持续增强。1-10月,全区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2.7亿元,增长24.3%,增幅高出规模工业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为33.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9.1%,贡献率比一季度提高了4.3个百分点。2011年5月28日,通达动力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全区上市企业数增至7家。上半年又有13个产品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四)载体建设加快推进。1-10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1亿元,增长22.4%;其中工业投入183.3亿元,增长16.9%。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入总量继续列南通各县(市、区)首位。锡通科技产业园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成为跨江合作的新亮点,对引进外资、加快产业集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滨江新区、滨海新区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相关配套工程有序推进,大开发、大发展框架基本形成。随着我区总部经济的蓬勃发展,南通高新区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成为我区重要的产业聚

2 集地、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但是,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我区在宏观环境、产业结构、企业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制约发展的瓶颈。

(一)经济环境的制约。当前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宏观环境是“三叠加”、“三上升”、“三加剧”,即,产业升级转型期、国际经济波动期、宏观调控紧缩期三叠加,原材料价格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准备金上调、劳动力成本三上升,资金供给、土地供给、环境空间紧张状况三加剧。产业内部依托自身力量实现转型升级的压力加大。

(二)产业结构的制约。“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比由10:60:30调整为7:59:34,农业占比有所下降,服务业占比明显提高。但是,传统农业仍然占据很大比重,工业的发展层次偏低,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偏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远远低于南通市区平均水平。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轻重工业各占半壁江山,对工业增加值贡献最大的仍然是纺织、服装、机械、船舶等传统产业。

(三)管理模式的制约。部分企业的配套协作水平还有待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能力不够。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意识超前不够、产品研发能力不强、科技投入有限,还存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开发速度不快、部分已有产品质量不过硬和产品升级换代缓慢等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国内外同行业优秀企业相比还是存在相当差距。

三、加快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构筑区域创新体系。 1.搭建创新发展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研发机构,更大力度推进“百名教授进企业、百家院所入通州”政产学研合作,促进交叉创新和集成创新。建立高校技术转化基地和企业管理促进基地,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技术产业化与交易平台、行业服务平台、教育培训设施的平台等。引导中介组织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服务,推动

3 猎头公司、培训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2.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加快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建立创新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更高层次的创业创新活动,帮助创新型企业克服发展初期资金、设施、设备等瓶颈制约。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上逐步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央企和省外大型民营企业等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区设立生产、研发和营销基地,推动我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3.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发挥企业家在企业管理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引导企业家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带领企业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全面提高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基础性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创新基础。引导有制造优势的企业努力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加快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培育一批管理创新示范企业,总结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及时向全区企业推广。

(二)加快项目转型升级,实现向大而优的项目转型。 1.突出重大项目带动。科学把握内涵改造和外延扩张的着力点,以内涵效益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外延扩张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重大项目培育龙头企业,利用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现代纺织、机械装备、船舶海工、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生产能力的高端化。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投资的带动作用,全力推进专用车产业园、恒科化纤等一批支撑作用大、拉动能力强的千、百亿级投资项目,着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土地供应、征地拆迁、环评报批等工作。 2.深化民企央企“牵手”。以优势项目为载体,及早排出一批已经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信息项目,积极推进民企与央企携手

4 合作,利用好央企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重点推进中国供销集团、中航集团等央企的合作,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组建新的民企与央企企业集团,打造特色专业产业园。同时,注重国有资本投入,抢抓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军转民以及民生等基础设施项目,引进国有资本投入,加强技术合作和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现代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产业化规模。

3.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一是招商选资与新兴产业培育结合。重点围绕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二是招商选资与发挥我区优势结合。实施江海联动、跨江联动、产业联动三大战略,加速产业集聚,联动发展临江临海产业。三是招商选资与招商引智结合。尽可能选择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性较好的项目,同时要着力引进人才、智力和先进的管理,推动现有企业的科技研发和产品开发。四是坚持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既要有明确的招商任务和招商引资目标,更要注重招商选资的质量。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迅速抢占产业价值高地。

1.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一是培育新兴产业链。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鼓励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发挥辐射、技术示范等核心带动作用,积极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二是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企业的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重点排出一批具有产品优势、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开辟大企业绿色通道,集中政策、资源全力倾斜扶持,尽快将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注重科创中心、科技型企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孵化企业就地创业,提供企业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尽早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2.改造提升优势产业。优势产业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也是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一是通过创新经营理念提升。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克服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二是通过产品延伸拓展提升。促进企业产品从半成品向终端

5 产品延伸,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贴牌加工型向自主品牌型延伸。三是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企业提升产品层次的积极性,在我区重点行业中,着力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建设,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新品的能力。

3.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科学调整行政区划,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凸现产业集群优势。一是完善产业规划。根据各园区的不同定位,突出产业规划引领,打造一批主业突出、产业链协作配套完善、龙头企业支撑力大、核心竞争力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发展型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建设特色园区。重点打造新能源产业园、船舶海工产业园、家纺产业园、滨江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和滨海新区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基地。三是整合工业园区。对现有各镇的工业功能区,进行整合重组,突破镇行政区域障碍,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注重各功能区间的框架道路的沟通连接,提升基础设施功能和园区形象。四是提升服务业集聚水平。重点推进商务服务、现代物流、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服务、文化与创意、生态旅游休闲、市场与商贸等七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实现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四、保障措施

(一)优化发展规划。加强各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乡镇)总体规划等其他规划的衔接。充分考虑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抓好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按照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发展一批、培育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制定经济转型升级年度推进计划。

(二)优化高效服务。加强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加大涉企政策宣传力度,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监察行为,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全面深化“转型升级年”、“千人进千企”活动,帮助企业解

6 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三)优化金融支撑。加大力度再引进和组建一批银行、创投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支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对接合作平台,主动向金融机构推荐符合“四优四新”、“6+10”现代产业体系的优质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升级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金融创新,探索开展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规范发展股权质押贷款。

(四)优化人才培养。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关键环节,努力打造促进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激励、技术入股、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全额奖励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激发企业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为人才创造自由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加快形成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集聚效应。

第三篇:吴江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吴江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转变增长方式

一、加大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坚持走规模化集聚化道路。大力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完善区域综合配套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吴江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业、盛泽丝绸纺织业、汾湖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力争今年吴江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提升至1100亿元,盛泽镇工业总产值提升至650亿元,汾湖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提升至400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1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彩钢板、羊毛衫、缝纫机等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产业基地竞争力。立足为产业链补缺,培育一批注重为大企业配套“高、精、专、特”的中小企业。争取至2012年,培育壮大10个苏州市特色产业基地,形成6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6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基地,5条以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重点产业链,重点培育产业链优势企业达到45家左右。

二是进一步提高产业形态,坚持走高端化品牌化道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产业链向高端环节突破延伸。今年重点是抓好恒力集团65万吨聚合纺丝瓶片项目、盛虹1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亨通光棒和特种光缆项目、新民科技纺织园及通鼎光纤项目等重大项目,争取在电子信息、丝绸纺织、光电缆和装备制造等产业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制约因素,打开一片新领域。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以国家品牌为龙头、省级品牌为重点、市级品牌为基础的品牌集群,支持企业开展境内外商标注册及专利申请,扩大具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鼓励有条件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力争今年全市再增10个以上国家级品牌、商标,30个以上省级品牌、商标。同时鼓励企业不断丰富品牌内涵,增强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争取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

三是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坚持走科技自主创新道路。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争今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超10亿元,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7家,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引领产业发展趋势。鼓励和扶持企业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展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以工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流通、人力资源为切入点,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步伐,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争今年再建成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引导现有9个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提升,特别要强化技术创新服务,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是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坚持走大投入大产出道路。鼓励企业加大工业投入,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力争今年启动一批超亿元民资项目和一批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实现工业投入超200亿元,以增量发展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强做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力争今年培育4个以上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和8个以上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以大企业的示范、大项目的带动,推进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

二、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腾出发展空间

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我市濒临太湖,全市处于太湖流域保护区,部分地区处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产业发展的环境敏感度比较高。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土地资源严重紧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发展先进制造业,可有效降低环境容量和土地余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化工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9号)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苏发〔2009〕40号)精神,结合太湖流域污水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决定在2009年已关停并转138家化工企业的基础上,自找差距,自加压力,用两年时间再关闭小化工企业40家,接近保留企业的20%,为优势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二是加快印染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我市纺织产业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印染产业是我市纺织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工艺环节,这几年由于受到设备工艺、技术水平和环境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与我市织造能力显著不匹配,落差明显,也严重影响了我市纺织产业的做强做大。面对国际国内纺织行业技术和设备更新势头迅猛、周边地区印染更新步伐的加快趋势,我市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的形势十分迫切。为此,按照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要求,结合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精神,我市先后出台了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工作意见和淘汰落后设备实施办法,提出了“提升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要求,力争用三年时间,淘汰落后印染设备1400台(套),占全部印染设备的20%,确保全市印染企业实际排污量减少10%以上。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三年3000万元用于淘汰设备补助和引进设备奖励。而对于未完成淘汰目标的企业,环保等部门将加大核查力度,严肃查处,并取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争取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实现印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压力进一步减轻的“双赢”目标。

三是尽快制定水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我市作为苏州地区水泥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水泥行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前期也出现了一些反复和矛盾。按照苏州市整体规划,我市现有7家水泥企业中4家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如何利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措施来推进这项工作,既完成工作目标、又维护社会稳定,我市已在研究制定相应的退出机制。

四是强化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要健全全市节能目标考核体系和节能工作部门联动机制,突出抓好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加强能源统计和预测分析,重点推动建设和改造完善印染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争取2010年GDP能耗下降4.5%。同时,继续推进能源审计,启动对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争取完成能源审计企业20家,进一步做好节能挖潜工作;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工作,确保今年30家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争取8家以上企业获得苏州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三、加快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任务。围绕四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计划,既要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又要有的放矢强化新兴产业招商项目落地,推动全市新兴产业加快规模化发展。对已经在手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及医药和食品加工项目要按计划加快实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明确要求抓住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极佳时机,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招商力度,加快企业引进。要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新兴产业重大目标、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会商和推进的力度。明确新兴产业在享受四大主产业政策优惠的同时,从财政、税金、租金、兼并等方面予以特别扶持,市财政设立“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四个新兴产业项目及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补助,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还实行“一事一议”机制。

第四篇: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探索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锡林郭勒盟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总体上实现了由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性转变,但是,全盟是在低基数上实现的高增长,欠发达的基本盟情仍没有改变。“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但总量仅占全区比重的4.4%,在全区的排位为第八,仍处于全区中下游水平。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锡林郭勒盟实现新一轮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的战略抉择,更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优化创业创新要素支撑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锡盟工作和创业, 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资金支持。加强管理创新,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引进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

二是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完善创新激励和保护机制。加大政府研发经费支出对战略性产业的倾斜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融资体系,出台相关实施办法激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全面实施专利战略、标准化战略、品牌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

四是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倾斜 1

力度。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入“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之中,对成长性好、绩效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财政贴息、项目准入等方面予以倾斜。

二、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是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定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规划,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软件、微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核心产业,着力发展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帮扶一批具有发展潜力而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限制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二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在扩大增量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资源丰富是我盟最大的优势,在当前的条件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优化经济结构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大型煤矿建设,不断提高煤炭现代化开采水平。加快推进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争取光伏产业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着力打造全区重要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三是大力推进延伸加工和非资源型产业,积极构筑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要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促进产业多元、延伸和升级,不断优化经济结构。首先,要加快推进产业延伸升级。我盟产业单

一、初级产品比重大,这既是不足和欠缺,也是下一步发展的潜力和重点。要加大褐煤提质项目的实施力度,加快推进大唐国能、中电投白音华、大唐华银等褐煤干燥项目建设。要以建设重点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园区为载体,积极推进冶电联营,不断提高

产业集中度和精深加工水平。其次,要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充分利用近年来培育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配套产业发展。重点要加快发展工程机械、煤矿机械、化工机械以及风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再次,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紧紧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提速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土地优势以及自治区资源配置向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倾斜的政策优势,积极承接和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四是努力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制定现代服务业及其重点领域发展专项规划。强化中心城市服务业集聚辐射功能,提升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扶持农村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统分结合、职责明确的服务业组织协调机制。

五是着力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转变草牧场利用方式,不断巩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始终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不懈地推进“两转双赢”,不断完善“减畜、增绿、转人、增收”四项重点措施,全力推进草畜平衡和限量养殖,进一步加大人口转移力度,继续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生态重点工程,不断巩固我盟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大力调整畜牧业结构,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始终把调整畜牧业结构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点,加快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倡导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努力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效。加大农村牧区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紧紧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从改善农村牧区整体面貌入手,切实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牧区的投入力度,在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乡村公路、农村电网、广播电视、通讯等设施条

件,下大力气解决好安全饮水问题。要不断加强农牧业基本建设,加大棚圈、围栏、青贮窖、储草棚以及温室大棚等建设力度,巩固提高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避灾能力。

三、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的有利时机,加大交通、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着力突破瓶颈制约。

二是进一步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下力气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水平,从承载发展需要出发,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城镇总体规划和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使城镇建设真正能够体现时代特点和地区特色。在着力抓好城镇建设的同时,要有序推进农牧民向城镇转移,积极帮助转移农牧民解决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逐步实现在劳动报酬、子女入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三是着力抓好就业工作。围绕我盟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培训工作,加大与用工企业的沟通和协调,努力提高培训就业率。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特别是要做好“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家庭”的就业援助工作,使更多就业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四是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特别是要抓好廉租房建设。

五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继续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突出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医德医风考评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疾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农牧民的健康。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四、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

一是加强要素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建立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产业,支持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继续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运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三是切实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设。继续深化民营经济公平市场准入机制改革。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探索建立中介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为基层和项目单位提供便捷高效、公开透明的服务。

四是抓好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投向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

第五篇: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各位老总、各位朋友、同志们:

非常感谢各位企业家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会议。我到鄞州之后,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企业家大会,与大家共谋创业创新良策、转型发展大计。这样形式的会议,到今年已经是第五次了。

今天会议主题是推进企业上市和股权投融资发展,这是今年以来,区政府在金融企业座谈会、拟上市企业申报工作推进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上市专题会议,而且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也是同类会议中所少有的,之所以要这样不厌其烦去发动,不遗余力去部署,是因为上市工作非常重要、非常紧迫,也非常专业,希望借此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政企合力,推进鄞州板块迅速扩容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加快转型提升。刚才陆红军院长就民营企业上市发展作了精彩的演讲,使我们对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发展经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帮助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先锋新材料公司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六家投资机构介绍了公司情况、投资策略和投资要求,为股权投融资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平台。下面,我结合近阶段一些思考,就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与大家交流四方面想法。

一、上市意义重大,认识要更深化

资本是市场经济的血液和灵魂。新经济时代,是产业、技术、资本创新融合的时代。当前,鄞州正处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的关键时期,发展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无论是对企业做大做强,还是对区域经济转型提升,意义都十分重大。

(一)从企业层面看,上市具有引资、引制、引智三大作用,是企业跨越发展的最佳渠道。鄞州企业创业初期靠拼命,发展阶段靠精明,扩张阶段必须依靠资本经营。第一,上市有利于集聚资本。与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融资手段相比,企业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体量更大、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如先锋新材料公司,上市申报前年净利润还没超过2000万元,通过上市一下子募集资金近5亿元,企业的市场价值超过上市前净资产的10多倍,不仅大大缩短了企业创业时间,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实现了超常规发展,更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其次,上市有利于激活机制。我区企业大多从家庭作坊、乡镇企业发展而来,在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通过上市,有利于推动企业股权结构、经营机制、管理理念、运作模式优化,加快实现从家族企业、传统企业向公众企业、现代企业的提升。企业上市后,相当于请了一个预防企业发生“大病”的“医生”,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诸如企业接班、财富分配等等头疼问题,也都会因此迎刃而解,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将大大增强。近年来,我区像广博、康强等许多公司,就是依托上市从制度层面根本上解决了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转型提升、做大做强。第三,上市有利于配置资源。上市企业是质量、品牌和竞争力的代名词。企业一旦上市,就能获得公众的关注、同行的信赖、政府的支持,就有能力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吸纳要素资源、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比有形资产更加重要的无形资产。如雅戈尔公司在1998年上市后,借助证券市场的资源配臵优势,13年间发展成为一家跨国企业集团,创造了鄞州民营企业发展史上的神话。可以说上市过程是企业裂变、放大、提升的过程,是企业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快速度发展的过程。

(二)从区域发展看,上市具有聚名、聚企、聚力三大效应,是助推转型升级的最好抓手。首先,上市有利于提升区域形象。一家上市公司就是一张好名片、一个活广告。如人们一提起海尔、海信,就想起了青岛,一提到雅戈尔、杉杉、奥克斯,就想到了鄞州。城市和企业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实力,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添了城市的内涵和活力。其次,上市有利于打造产业集群。上市公司作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在规模实力、经营管理、生产技术、产品品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一家上市公司,就能集聚一批优秀人才,实施一批优质项目,培育一个高产的企业总部,催生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我区工业企业“五十强”前十名中,上市公司就占到7家,其中前四名都是上市公司。再次,上市有利于增强内生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一大批优质企业的支撑和带动,才能形成更强的竞争实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上市公司作为企业中的精英和骨干,其数量多少、质量高低,不仅体现了区域企业的发展水平,而且标志着区域经济的活跃程度和竞争能力。特别是在当前上市利好的大背景下,各地都不约而同地把推进上市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把推动上市当成一场新的资源争夺战。如江阴提出到“十二五”期末,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0家,让“江阴板块”真正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群体;萧山提出要成为浙江民营企业的总部,力争到“十二五”期末要实现千亿企业3家,百亿企业10家,十亿企业50家,亿元企业800家,未来五年每年新增上市企业3家。面对新一轮新形式的经济竞争,如果不采取措施,迎头赶上,不仅我们的上市工作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而且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也会越来越难以站稳脚跟,必须要更加突出资本市场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位臵,在时间上抢进度,在措施上加力度,形成强势突破,确保继续走在前列。

(三)从上市历程看,股投具有扶小、扶优、扶特三大功能,是促进企业上市的最优捷径。推进股投行业和新兴企业互动发展,是发达国家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条成功经验。第一,股投是初创型企业的“孵化器”。初创企业犹如刚出生的婴儿,时刻面临“断粮”的危险,只有依靠股投带来的充沛资金,才有成长壮大的可能。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都是通过多次股权融资才度过重重危机,最后成功上市,成为行业龙头。其次,股投是智慧型企业的“发动机”。股权投资作为专门促进高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金融资本,是资本、科技和人才结合的最佳载体,是发展新兴产业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正是在股权投资的直接帮助下,美国才诞生了苹果、谷歌、思科等新一代科技跨国公司,创造了“硅谷奇迹”。第三,股投是特色型企业的“催化剂”。股权投资机构是企业的“伯乐”,依托专业背景可以独具慧眼发现、扶持一批特色潜力企业。像无锡的尚德公司,就是通过股权投资催化发展,从而一跃成为全球太阳能龙头企业。从我区情况看,通过这几年的上下努力,股投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很快,目前已有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30多家,资本总规模达到20多亿元,但这与我区的产业实力、企业资源相比,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如被称为“基金之都”的深圳,目前已拥有股权投资基金1500多家,正是股权投资机构的高度集聚和股权投融资市场的充分发育,才创造了每10家公司上市就有1家来自深圳的神话。新近快速崛起的天津,目前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更是达到170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3400亿元,股权机构的快速发展成了天津上市公司源源不断涌现的重要支撑。这几年,我区软件、动漫等新兴产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总体上仍旧处于孕育培养阶段,迫切需要股权投资机构凭借渠道、信息和人才优势,给企业资金、经验、管理等全方位的帮助扶持,加快培育打造一批阿里巴巴那样的创新型、智慧型企业。

二、上市机遇难得,方向要更坚定

当前,在宏观环境、政策导向、市场因素等综合作用下,金融体系加快完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资本市场正面临难得的黄金机遇期,推进企业上市正当其时。

第一,市场内外环境十分有利。从全球看,国际资本市场功能正在加快恢复,全球IPO在金融危机后正逐步趋向活跃;从国内看,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积极效应加快显现,企业上市环境不断改善。一是渠道更加通畅。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中小板的扩容,国际板的谋划,新三板的建设,企业上市渠道越来越多,我们企业既可在境内也可在境外上市,既可在主板也可在中小板、创业板发行,既可在场内上市也可在场外进行股权交易。可以说,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都能在资本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二是环境更加宽松。当前,随着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大、结构改善和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上市审核也在不断提速,现在进程快的企业从递交申报材料到完成企业上市,只需要6个月时间;同时审核通过率也不断提高,目前创业板过会率已达到85%,主板中小板过会率也接近80%。今年以来,已有220多家企业在A股市场实现首发上市,预计“十二五”期间,上市公司数量将增加近一倍,平均每年将新增400家上市公司。三是需求更加突出。一方面随着银根的持续收紧,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融资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数据显示,去年通过资本市场获取的各类直接融资额达到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79.7%;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旺盛,目前全国有效证券账户1.3亿户,占总人口的10%,与欧美国家近70%人口拥有证券账户相比,我们证券市场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

第二,上市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一是政策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以来,区政府每年都专门出台鼓励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在资金、土地、电力等要素保障上给予上市企业重点倾斜,截止目前,已兑现上市奖励扶持资金7000万元,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改制上市热情。二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企业上市实质上是发展资源的重组,地方政府的强力推进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我们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上市中的推动、引导、协调作用,专门组建成立金融工作办公室,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着力开辟上市“绿色通道”,集中解决企业所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上下服务合力不断增强,上市工作得到快速推进,今年全区又有3家企业成功上市,总数达到11家,数量位居全市各县区首位,总市值超过500亿元。三是上市共识不断增强。通过宣传发动、典型示范等途径,企业和企业家对上市的理解更加深刻、认识更趋统一,想上市、愿上市、会上市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目前开展上市实质性运作的企业有25家,未来一年内申报上市的企业有8家,未来五年全区平均每年新增上市公司有望达到3家以上。

第三,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区上市资源无论是资产规模、盈利水平,还是行业分布、股权结构,都在全省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一是结构优。我区既有先进的制造业企业,也有符合发展导向的新兴产业企业;既有资产规模大、盈利水平高的实力型企业,也有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高新型企业,目前全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500多家,软件动漫企业430家,其中注册资金上千万企业超过60家,庞大优质的企业集群优势为我们上市提供了丰富的项目资源。二是基础好。目前全区年销售收入上十亿企业15家、上亿企业328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分中心)6家,中国驰名商标72 件,中国名牌产品17件,市级以上名牌产品销售比重达到40%,获得的授权专利、发明专利数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市前列,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上市基础非常扎实。三是素质高。鄞州既有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目光长远的“领军型”企业家,也有一批思路新、闯劲足、理念超前的“新生代”企业家,他们是鄞州企业上市的脊梁和希望。

三、上市竞争激烈,工作要更扎实

当前,证券市场正处于快速培育期,谁能先人一步、高人一筹,谁就能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发展。要牢固树立“抓上市就是抓机制创新,抓结构调整,抓招商引资”理念,系统筹划,全力推进,努力取得新的突破。

针对发展形势,结合鄞州实际,“十二五”时期我区企业上市总体思路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梯度推进”工作机制,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工作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加快企业上市,力争到2015年,全区境内外上市企业家数达到23家、上市公司累计首发融资和再融资金额超过150亿元,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鄞州板块”。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强化基础建设梯队。这是做好企业上市工作的基础工程。要切实把培育优质上市资源作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政策激励、培育引导等多种途径,努力形成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企业上市格局。一要“做大基数”。一方面要坚持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一起上”,通过扶持培育、整合包装,努力使我区上市后备资源行业分布更广泛、产业结构更合理。另一方面要按照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求,围绕主导产业、重点行业,抓紧选择一批高成长、高科技与新经济、新服务、新农村、新能源、新材料、新模式等“二高六新”企业,纳入上市资源库,源源不断地扶持、促进优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实现跨越提升。二要“做优机制”。体制新、机制活,才能发展快、效益高。要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对净资产数额较大、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要积极引导其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确保每年新增股份有限公司5家以上。对已股改的公司,要进一步落实措施、大力扶持,积极帮助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快进入上市辅导期,尽快申报发行上市。三要“做强实力”。上市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已经上市的企业绝不能把上市作为终极目标,在内部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企业规范有序运行;在外部要积极推动要素集聚、资源整合,通过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等,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二)多头并进拓宽渠道。这是做好企业上市工作的核心环节。要切实加大引导和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快企业境内境外“两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板”上市步伐,加速扩容提升“鄞州板块”。一要主攻国内上市。国内上市尽管准备周期长、监管力度大,但募集资金量大,运作费用低,综合收益高,是我们企业上市的主要路径。当前,国内市场上市渠道很多,根据鄞州的企业特点,我们要立足中小板、争取主板、突破创业板,不断提高我区企业上市的“命中率”。对日月重工等资产规模大、盈利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要作为主板上市资源来培育,争取尽快到主板市场上市。对凯信服饰、嘉福塑胶等主业突出、业绩优良、增长迅猛、潜力巨大的企业,要进一步提升其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率、资金利润率、资源能源利用率等“四率”水平,积极帮助其到中小板上市。对广博纳米、高发汽控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要切实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尽快促进其到创业板上市。二要瞄准境外上市。与内地市场相比,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市场,有着市场层次多、发行审核便捷、上市速度快、发行费用透明等优势。如果我们企业一时达不到国内上市规范要求,可以考虑选择境外上市。像福建晋江市,其30多家上市企业中,有20多家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与之相比,我区的境外上市公司总数明显偏少,这也说明我们企业未来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发展前景。要针对境外市场的不同特点,积极组织一批有条件、有意向的企业到境外市场上市,直接从国际资本平台进行融资,使企业得以在更高起点健康持续发展。三要择机买壳上市。目前境内外资本市场,尤其是境外资本市场,受宏观环境影响,都还有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壳资源”,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牵线搭桥工作,积极帮助引导有条件企业走买壳上市之路。这方面我区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利时,就是一个很鲜活很成功的例子。

(三)想方设法培育市场。这是做好企业上市工作的重要举措。我们鄞州经济长期来一直以工业制造和对外贸易为主,对资本市场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需求不大,导致至今还没有本土证券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的会计、法律等事务所,制约了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和上市工作推进。要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硬件与软件并重,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培育,努力形成要素齐全、功能齐备的企业上市金融服务体系。一要大力引进培育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鄞州产业、政策等比较优势,依托南部商务区、创新128园区等发展载体,花大力气引进培育一批会计、证券、法律等企业上市配套服务机构,切实提升对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促进全区企业上市工作蓬勃开展。对证券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鄞开设分所的,区政府每家最高奖励30万元。二要大力引进培育高端金融服务人才。推进企业上市,不但要依托发达的金融中介市场,更需要依托一批从事资本运作的高端人才。对资本市场高端人才,区里已把其纳入紧缺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并享受相关政策。三要大力引进培育股权投资机构。为鼓励股投机构发展,区政府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专门探索设立了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以优惠的政策,与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符合区域实际的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以资引资”增加创业投资资本供给,目前引导资金已成功投资一家,还有2家参与方案也已确定。面对当前股权投资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要继续做好“借股投之力促企业上市”文章,进一步强化举措、完善政策,积极吸引国内外优质投资机构入驻,对股投机构和股投管理机构在鄞注册的,区政府将给予机构和高管人员奖励补助。

四、上市任务繁重,服务要更到位

企业成功上市的背后,体现的是地方政府调控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把利用资本市场的程度、效果作为增强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指标,凝心聚力,合力推进,不断提升政府服务企业上市的能力和效率。

一要强化工作推进合力。区金融办要积极做好企业上市的计划制定、任务分解和协调服务等工作。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沉下去、贴上去、融进去”要求,分类做好服务管理工作,要积极与金融办、证券监管部门加强合作交流,完善信息共享、沟通联络和定期磋商制度,在改制辅导、上市申报、并购重组、项目融资、中介聘请等方面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拟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各镇乡(街道)、产业园区,要切实把企业上市工作放到更加突出位臵,充实机构、落实责任,认真做好企业上市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确保每一家改制上市企业,都有人在跟踪、在服务、在推动。区政府对各镇(乡)、街道、园区实行上市考核奖励制度,在考核中,对企业成功上市或被认定为区上市重点培养企业的给予考核加分。

二要提升上市服务水平。牢固树立“围墙内的事企业做、围墙外的事我们做”的服务意识,大力倡导雷厉风行作风,想方设法、依法依规为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排忧解难、减轻负担,切实为企业改制上市提供高效便捷的“保姆式”服务,尤其是在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房产过户、税费征收、资格认定、项目报批、环境评估等手续办理,各职能部门要实行“绿色通道”,该出的政策要抓紧出、该减的费用要尽量减、该办的手续要马上办,努力创建有利于企业上市的良好政务环境。

三要强化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实施资本经营战略,特别是股票上市,是以稀释股权和支付一定上市成本为代价的,这是影响企业上市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激发企业上市的主动性、积极性,区里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近期又出台了操作性更强、扶持力度更大的鼓励政策。政策着眼于减轻企业上市成本支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企业上市前后盈利水平和发展空间,对企业上市筹备过程中额外增加的税收,给予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对企业股改、上市申报等给予150万元的奖励,用于弥补聘请中介机构费用;对企业首发上市成功的,根据税收贡献大小和企业的行业类别,奖励额度可达600万元以上;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等也专门明确了扶持政策。

四要营造上市舆论氛围。通过各种手段、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上市公司先进案例、成功经验,树立一批上市典型,积极放大“示范效应”、“带动效应”,努力消除企业不想上市、不敢上市的思想顾虑。通过以会代训、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上市推介会、专题研讨会、业务培训会、参观考察等方式,搞好辅导培训,帮助企业树立资本市场运作观念和改制上市信心,提高参与资本市场运作的能力、水平和效率,真正在全区营造议上市、争上市、快上市的浓厚氛围。

推进上市,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企业本身的毅力、努力、合力才是成功上市的关键要素。借此机会,向各位企业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与大家共勉。

一要依托高端定位,提升持续发展力。对企业准确科学进行定位,是企业家的一种能力和品质,其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即时走向,更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当前,我国正进入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阶段,资本扩张已成为经济扩张的最主要手段,资本增值已成为财富增加的最有效途径。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我们企业家要登高望远,明国家发展大势,谋资本市场发展趋势,从大范围整合资源,以大胸襟寻求合作,推动企业走出传统发展模式,实现更优更快裂变发展。

二要依托科技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人才、技术、资本的创新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步演变为科技与人才的较量,我们企业家必须高度重视科技研发的投入、创新团队的打造、技术资本的联姻,善于运用资本的力量获得技术、凝聚人才,努力争做逐鹿国际资本市场、勇攀技术创新高峰的领头羊。

三要依托资本经营,提升对外扩张力。从产品经营、要素经营向资本经营、技术经营转变,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规律。面对当前资本市场的良好机遇,面对转型提升的迫切要求,我们企业家要以敢于发展的大气魄,善谋长远的大智慧,切实把推进资本经营作为扩大规模、提升素质、卓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大手笔规划布局、小口径切入突破,抓紧时间,迅速行动,努力获取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要依托主业发展,提升价值创造力。主业强则企业强,主业兴则企业兴。主业是否突出,也是证监会审核能否上市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企业家要正确处理做强主业与多元经营的关系,不东张西望,不盲目出击,把精力集中在做强主业上、把功夫下在加快发展上,以提升价值为重点,以强化盈利为核心、以规范经营为关键,全力打造专业型、特色型企业,努力争做行业的排头兵。

五要依托和谐创建,提升企业公信力。上市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更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上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我们企业家要坚决克服怕露富、怕投入、怕监管思想,以加快上市为目标,以创建和谐企业为抓手,关爱员工、关爱社会,诚信经营、履行责任,努力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口碑。

各位企业家、同志们,推进企业上市是事关鄞州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希望我们广大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上市;希望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服务,形成合力,不断扩大鄞州板块规模,提升鄞州板块质量,为鄞州打造“三城三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