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改革开放以来小学品德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四个版本的小学三年级品德教科书为例

摘要:当今社会,公民责任感缺失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关于小学生责任教育的研究和静态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研究相对较少。品德教科书是开展责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的责任教育内容也与一定时空下的社会价值取向、文化传统等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小学品德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演变也是不同时代变迁的一种反映。本研究选取1988、1999、2002和2018四套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品德教科书为分析样本,探究近四十年来我国小学品德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变化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对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编写提出建议。绪论部分梳理了关于责任、责任教育、教科书分析以及已有的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相关研究;解读了责任、责任教育和品德教科书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本论文的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已建构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四套小学品德教科书中责任教育的主题内容、所涉及的人物形象和设计形式(标题、导入方式和课后习题),分析主要从两个层次展开,一方面结合不同的责任教育维度分析教科书内容,另一方面,纵向分析四套教科书中的责任教育内容,即随着时间变迁,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变化趋势。论文概括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品德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变化趋势是:对自己负责的教育更纯粹;责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与人性化愈加凸显;责任教育的实践性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引导;强调社会交往。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定历史时期的宏观教育政策导向;品德学科课程变革的题中之义;小学品德教科书政策的变迁;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论文对小学品德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编写提出建议:责任教育内容的更新与时代密不可分;责任教育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底线;提升责任教育的渐进性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品德教科书的编写应以实际生活为依托。

关键词:改革开放;小学品德教科书;责任教育内容;内容比较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 基于对当前学校责任教育的反思

1.1.3 品德教科书是开展责任教育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责任的研究

1.2.2 关于责任教育的研究

1.2.3 关于教科书分析的研究

1.2.4 关于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研究

1.3 核心概念解读

1.3.1 责任

1.3.2 责任教育

1.3.3 小学品德教科书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四套教科书中各主题责任教育内容的具体分析

2.1 1988 年版:展现的人文情怀不足

2.2 1999 年版:重视学生的“共情”体验

2.3 2002 年版:个性化和生活化明显

2.4 2018 年版:更注重激发责任情感

3 四套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所涉及的人物形象分析

3.1 1988 、1999 年版:具有高尚道德的榜样型人物

3.1.1 1988 年版:故事中的普通人居多

3.1.2 1999 年版:“大我”形象增多

3.2 2002 、2008 年版:贴近生活的普通人物

3.2.1 2002 年版:以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为主

3.2.2 2018 年版:与学生自身联系紧密

4 四套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设计方式分析

4.1 标题设计分析

4.1.1 1988 、1999 年版:表述生硬,结构零散

4.1.2 2002 、2018 年版:以“我”为主,结构整合

4.2 导入方式与课后习题设计分析

4.2.1 1988 年版:重责任知识的掌握

4.2.2 1999 年版:开始注重责任情感与责任行为培养

4.2.3 2002 年版:联系日常生活,培养责任意识

4.2.4 2018 年版:社会化的同时也更强调“个体我”

5 改革开放以来小学品德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变化趋势与原因分析

5.1 变化趋势概述

5.1.1 对自己的责任教育更纯粹

5.1.2 责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与人性化愈加凸显

5.1.3 责任教育的实践性不断提高

5.1.4 越来越注重引导,强调社会交往

5.2 原因分析

5.2.1 一定历史时期宏观的教育政策导向

5.2.2 品德学科课程变革的题中之义

5.2.3 小学品德教科书的政策变迁

5.2.4 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结果

6 对编写小学品德教科书中责任教育内容的建议

6.1 责任教育内容的更新与时代密不可分

6.2 责任教育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底线

6.3 提升责任教育的渐进性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6.4 品德教科书的编写应以实际生活为依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激光天线语音通信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文化特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