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

2022-09-11

新生儿抚触 (touch) 是一种通过触摸新生儿的皮肤和机体, 刺激皮肤感受器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促进新生儿身心健康发育的科学方法。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 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大, 如血清胆红素浓度持续过高, 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引发胆红素脑病而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因此早期有效治疗是有必要的。笔者于2009年6~8月对我院黄疸新生儿进行抚触干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6~8月在我院出生足月新生儿, 按出生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胎龄37~41周, 平均 (38.85±1.68) 周;体重2600~3900g, 平均 (3369±497) g;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8~10分, 无窒息史, 母婴健康, 无其他合并症。小儿体重、日龄、性别、Apgar评分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抚触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 实验组采用国外通用全身按摩按摩方法 (COT) 在新生儿生后24h对其进行抚触。COT实施方法为婴儿全身裸露, 室温28~30℃, 在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下对婴儿头、胸、腹、四肢、手掌、手指、足底、脚趾、背部实施先俯卧位后仰卧位的全身按摩。3次/d, 上午、下午以及晚上睡前各1次, 每次按摩时间为10~15min, 每次均在进食1h后进行。

1.2.2 测量方法

用武汉信恒丰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黄疸皮测仪 (TCB) 检测新生儿黄疸指数, 取新生儿前额正中为测定点, 出生后每天14:00~15:00测定2次, 取平均值, 直到母婴出院。胎儿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和黄疸消退时间由专门的5位护士进行观察记录。

1.2.3 统计方法

2组皮测黄疸指数和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和黄疸消退时间分别α=0.05的标准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

2.1 生后1~7d皮测黄疸指数比较结果 (表1)

2.2 2组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和黄疸消退时间的比较 (表2)

3 讨论

3.1 COT抚触法可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

从表1可以看出:出生后24h内, 即新生儿未进行抚触时) , 对照组和抚触组新生儿皮测黄疸指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抚触组新生儿在出生满24h后开始进行抚触时, 即新生儿出生后第2日至第6日, 抚触组新生儿皮测黄疸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可见, 新生儿抚触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3.2 COT抚触法可促进新生儿排便, 促进黄疸消退

从表2可以看出:抚触能有效促进新生儿排便和黄疸消退。2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抚触能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 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 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胎粪的排泄;背部抚触可反射性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 从而加快胎粪排泄。随着胎便排出, 血清结合胆红素含量降低, 可大大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机率, 同时缓解皮肤粘膜黄染的黄疸症状。

可见, 新生儿抚触是改善新生儿黄疸的经济、环保、有效的干预措施, 应在各大中小医院得到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抚触对缓解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方法 将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 实验组在新生儿生后24h按国外通用法 (COT) 对其连续抚触6d, 对照组不实施抚触, 测量并比较2组新生儿每日经皮测量的胆红素动态变化以及首次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2~7d经皮测量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首次胎便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新生儿抚触对改善新生儿黄疸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抚触,新生儿,黄疸

参考文献

[1] 计承侠, 姜敬, 刘玉清.新生儿抚触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12) :1360~1361.

[2] 赵红梅, 关丽婵, 石国燕, 等.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 (10) :772~773.

[3] 韦林安.抚触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 2009, 7 (6) :1568~1569.

上一篇:试论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下一篇: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工匠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