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采摘型农业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以“诸城驿丰庄园景观规划”为例

2022-09-12

一、发展现状

采摘型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及采摘园内农业产品的布局和生产,以采摘果蔬及农产品为主,将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我国农业生态园起源于20实际90年代,如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猛,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以采摘为主的农业生态园成为城市近郊旅游的重要方式。

二、存在问题

目前,农业生态园数量及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就采摘型生态园而言,规划设计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功能分区单一,往往仅有采摘功能,人们到达园区只进行单一采摘及购买商品,忽略了人们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的旅游目的;其次,园区道路规划单一,缺乏主要道路及次要道路之间的区分,各级道路不能形成发达的路网系统,缩短了人们游览、体验生态园的时间;再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及规划原则,采摘型农业生态园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及地域性等特点,规划时应按照景观生态学及旅游心理学等理论,全方位考虑斑块、廊道和基质之间的差异及联系,满足游人的需求及喜好,提高整个园区的土地利用率及社会效益。

三、诸城驿丰庄园景观规划

1、项目背景与形象定位

1)项目背景概况。诸城市驿丰葡萄庄园坐落于诸城市相州镇后莲池社区,距离诸城市主城区不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诸城著名景观道路滨河西路延伸工程毗邻庄园二期项目区,项目区距G22青兰高速出口仅10公里,西邻G206国道,为周边景芝、安丘、潍坊和青岛等二级目标市场提供了较好的交通条件。项目与潍河一坝之隔,地处巴山的西侧,向东望去这座诸城地理上著名的的地标风景尽收眼底,自然环境优美。巴山也是诸城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巴山造化神秀,气度非凡,为历代权贵所重,巴山的神话传说不少,建议借助巴山文化深挖打造园区文化内涵。庄园建立于2012年8月份,园区占地面积200亩,一期占地100亩,以鲜食葡萄种植、葡萄苗培育为主。二期将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建设。二期项目建设思路:发展以葡萄为主题,集特色餐饮、生态采摘、民俗文化体验、科普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具有浓厚乡土文化底蕴的大型生态农庄。

2)项目定位。打造文化要素浓郁的集科普教育、农耕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和农业采摘体验于一体的葡萄庄园;诸城第一葡萄园的特色品牌;潍坊市乃至山东省内极具特色的乡村休闲庄园。

3)市场定位。核心市场:诸城中高端休闲消费群体/中小学生、幼儿园团队;重点市场:潍坊、黄岛等2小时生活圈内的企业高管/中层/都市白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家庭;基础市场:城市的三、四口之家/年轻的精英群体/浪漫情侣等。

4)功能定位。以葡萄采摘、科普教育、民俗农耕文化、农业生态、乡村休闲为特征的,集吃、住、游、娱、购、商、养、学、闲、情、奇全方位的休闲体验。

2、项目规划

1)休闲娱乐室外拓展区。该项目区以北方民间传统娱乐项目为主,设置几项追忆70、80后童年的简易游戏项目,以追忆和民俗文化教育为主题;另外设置现代休闲设施和区域,以低成本、原生态、重体验为主题建设打造。区内动态项目和静态休憩项目相结合,呈现娱乐与休闲的双重特性,可承接团体亲子活动和企业拓展训练等。

2)民俗农耕文化体验区。搜集原始、古老、带着厚重历史感的诸城地区民间生产生活民俗用品,如大马车、木质独轮车、犁、木质脱粒机、背篼、马灯、煤油灯、手风箱、纺车、织布机、簸箕、簸箩、箢篼、面卡子、石磨、石碾、石槽、农耕文化的潍河渔猎工具、民间乐器、祭祀用品和民间刺绣等,藏品要五花八门,数以千计,数量和种类要成具规模,申请政府博物馆补贴等。石质大型民俗物件如石磨、石碾等体验性强的老物件可放置于农耕博物馆广场,供人们认知和体验,其中不乏现如今寓意好的彩头。

3)科技大棚葡萄示范、采摘区。种植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按春暖大棚的模式(南北向建设大棚)新建设施葡萄种植,为打造葡萄种植区规模,贴近一期园区进行建设,在东西向中心路的南侧规划,一期大棚完全没有进入其中体验的可能,二期大棚应该考虑适当增加高度改善结构,保证基本的采摘体验。第二种种植模式是高架棚架模式,该棚区可结合其建筑特点,建设成集采摘、水系、休闲活动项目于一体的综合体验棚。此种模式葡萄穗下坠,在葡萄架下观赏各种葡萄较为出彩;另外,设置吊床、摇椅、景观小品、影视播放系统,增加园区的动静结合的展示效果,同时此大棚应该能够组合桌椅举办大型活动如宴会、表演、推介会等,方便以后主题活动的开展。第三种种植模式是露天种植模式,采取立架模式,在生态游步道的两侧搭荫种植,作为遮阳和观赏作用,不宜大面积,因为雨水过后必须用药物处理,否则易生病虫害。以上各种种植模式的葡萄均可以是多个品种,葡萄的颜色有红色、紫色、绿色、黑色等,果粒大小不等,大到鸡蛋小到花生米那么大。可以发展多个品种,而且可以分为不同时期成熟的葡萄,常规成熟期分布在每年的5月到12月份。

4)综合服务区。综合服务区设置应含景区介绍、导览、卫生间、休息茶歇、特色产品和纪念品销售等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各个模块儿合理布置和组织,综合服务区广场设置葡萄廊架休息区。

5)光伏、沼气科普区。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和生物沼气池,一方面作为光伏发电和生物能源科普基地,另一方面实现用电自给自足、生物肥循环利用等。集科普、环保、扶贫3项功能于一身的光伏产业,不仅可以向游客们传递科学知识,更能体现园区的环保和科学的积极性。

6)一米农场(特色蔬菜种植区)。将园区内东北侧区域定义为“一米农场”,“一米农场”的命名和潍坊十笏园的命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米只是一个量词,一米虽小但别有洞天。以米为计算单位,农场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小地块儿,招租认领,发展城市客户群体。

7)田野土灶餐饮区。在园区东北侧一米农场里,分散建设田野土灶餐饮建筑。设置土灶大锅做饭区与就餐区,供多家庭团队进行土灶做饭体验。园区的特色餐饮立足于绿色养殖,营养丰富且天然、无公害。

采用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建筑,如粮食囤建筑,房间内陈设老马灯(煤油灯)、簸箕、民俗升、其他陶器等插花造型艺术衬托,增添对园区就餐环境的体验

8)亲亲动物乐园。设置观赏性强、可互动的小型亲亲动物乐园,分区饲养小白免、孔雀、山鸡、山羊等小朋友喜欢可喂养互动的小动物。

四、结语

采摘型农业生态园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农业、景观、旅游、文化等许多要素影响,因此,要不断总结及改进农业生态园的规划方式,建设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特点,提升生态环境,挖掘旅游资源,发展经济效益的农业生态园。

摘要:<正>一、发展现状采摘型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及采摘园内农业产品的布局和生产,以采摘果蔬及农产品为主,将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我国农业生态园起源于20实际90年代,如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猛,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以采摘为主的农业生态园成为城市近郊旅游的重要方式。二、存在问题目前,农业生态园数量及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就采摘型生态园而言,规划设计

上一篇: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