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课堂闪耀学生创新的火花

2022-09-10

面临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国家启动了创新体系。这无疑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础。创新需要文化作为创新精神的温床, 需要竞争作为创新实践的动力, 需要政策给创新以基本保障。创新不只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行为, 而是整个国家、民族的行为。创新是民族兴旺的灵魂, 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造者首先也是思想者。思想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有自成一家的思想, 才能称“家”。文学上, 风格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 它体现了独具个性的审美追求;教育上, 教育思想是一个校长、教师成熟的标志, 它反映了教育者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的规律的独特认识与把握;在企业管理中, 有独特的企业理念和管理动作模式, 并以此形成企业精神, 凝聚员工的人, 才称得上企业家。在知识信息以惊人速度增长的今天, 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就应使受教育者成为未来的创造者。创新思维、创新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养与形成, 离不开教师的教学与指导, 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那么, 怎样才能在地理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呢?

创新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在动态中探索未知, 独立地发现问题, 寻找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我们要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或“异想天开”, 特别要维护和肯定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创造性思维。

1 建立地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教育总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前提下, 好像学生就来接受那惟一正确的答案的。然而, 生活不是教育那样, “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来自于全新的答案, 它们来自于挑战现状, 而不是接受现状。”

中国在全国进行的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表明: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令人担忧。例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一道题是:地球绕太阳转, 绕一圈为一年。请问:是否正确?怎样证明?这条原理的发现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在被调查的600多名中小学生中, 对第一层次的问题几乎1 0 0%回答正确。但是, 当问到第二个层次的总题时, 多数回答是“书上这样写的”, “老师这样教的”, “这是常识”, “地球仪是圆的”, “三球仪是日、地、月的关系”……按照国际上流行的有关公众科学素养衡量标准的指标体系, 科学素养包括三个层次:具备科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具备理解科学的过程;具备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提出“开放式答案”, 建立“地理开放式教学”模式, 旨在构建一种人本主义的教学教育环境和模式, 培养人的精神、情感、和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举例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学生举出了: (1) 从看到远航船只的船身与桅杆的情景; (2) 月食的情形; (3) 举目远眺大洋的彼岸而目不能及; (4)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5) 观察井中太阳投射角度的变化; (6) 宇航员在太空所见; (7) 卫星照片; (8)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又如: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或阴雨连绵一个月, 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除了负面的影响, 学生们更多是往积极的方向思考, 对商业、对旅游业的带动、利用科学方法及手段加以改变, 等等。只要理由成立, 答案就成立!再如:日本的“临海型”工业布局特点, 在第八册课本第二十三页所写的活动的基础上, 对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而在日本海沿岸相对淡化的原因, 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广泛地结合了日本的地形、气候、军事、交通条件、国际局势等各方面, 并从中领悟出其最佳选择的原因所在。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依靠课本, 但不拘泥于课本;借助课本, 但绝不囿于课本。

在开放型教学模式中, 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开放教学, 让学生激烈讨论是必要的。这是教学的关键, 也是这堂课的高潮。教师应以此为契机, 尽量放开一点, 不要急于收场;同时, 又要“有理有节”, 明辨是非。争鸣固然可贵, 但不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2 倡导“我爱我师, 我更爱真理”

创造是人类的重要特征, 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成为创造之人, 应贯穿于我们的地理教育过程之中。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 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 哪怕是“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相信真理, 不要相信那些宣称掌握真理的人;怀疑一切, 不要怀疑自己所拥有的怀疑能力。”要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我爱我师, 我更爱真理”。标新立异, 这正是创新的重要品质, 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地理课堂教学要促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富于批判的精神和自我判断的能力, 让学生遇事善于用脑子思想, 使个性充分展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中, 第八十三页所写的活动2“对于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有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北京城市建设中关于四合院的不同观点和做法。你的看法如何?”题中所列出的做法选择共四种。但有的学生们感到这四种做法都有欠妥当, 他们想出了第五种、第六种让保护与建设发展同步进行的“二合一”设想。我及时地肯定了他们的大胆设想!个性是创造的前提。个性的多样化、自主化和首创精神, 甚至是爱好挑战, 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又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第三十页所写的活动, 要求同学们结合6.1 0图找出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但有的学生主动提出:结合6.9图进行分析将更充分、更科学。的确, 从一定的角度上可以这么认为:促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就在于人类的自我不满足, 不懈地追求更美好。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这种追求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由于种种原因, 使用的同步训练中出错的答案比比皆是, 我以此为契机, 引导学生不要盲目迷信书本、盲目迷信练习册的答案, 当发现自己的答案与练习册的不相吻合时, 先别忙着说:“我又错了”。对能经反复再三的思考, 大胆地向答案提出质疑的学生, 我马上给予大力的肯定, 第二个、第三个……的出现推波助澜!这些智慧的火花, 理应得到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

学贵疑, 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恰恰相反, 信书本、信老师、信“标准答案”, 连错误的都信了, 惟独不信自己。地理教育要促使学生敢于思想, 善于思想, 不再麻木、顺应, 而是挑剔、改造;让学生走出先入之见, 走出思维定式, 使思维活跃起来, 开辟新的道路, 寻找新的突破, 发现新的联系, 在“标新立异”或“异想天开”中, 让创新的火花熠熠生辉!

摘要:目的:探讨实现地理新课标基本理念的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学路子。方法:结合华英学校初一级的学生在新课标、新教材、新互动教学模式:尝试下学习、发展、反响等情况, 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结果:该年级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浓、思维的开放性增强, 地理新课标的精神得以体现, 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迈开了大步。结论:注重地理课堂上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开启、呵护及培养, 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理课堂,创新,开放型,个性

上一篇:浅谈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核心素养下一篇:体育竞赛与和谐校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