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

2022-09-29

1. 学生的“生成”途径。

学生是活泼的, 不时会有思想上的闪光点在课堂中显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序, 而要开放地纳入学生已有经验、出现的问题和临时的体验, 要鼓励学生的即兴发言、质疑提问, 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生成”过程。有时学生的一句话、一个问题, 教师稍加引导, 就会是本堂课一个有效的“生成点”, 否则, 教学就会留下某点遗憾。如在一堂地理公开课上, 我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同学们,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气象灾害》这节课, 你们首先最想了解有关台风哪些方面的知识?”

“台风是如何形成的?”“台风与飓风、龙卷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台风对人类社会有好处吗?”……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被激发起来了。

正当我胸有成竹地对学生的问题频频点头, 组织学生讨论并将得出的答案要点列在黑板上时, 一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令老师备感意外的问题:“老师, 我想了解的是——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台风的?对它认识的历史过程是怎样的?”

这个有点意外的问题, 是学生认识上的深化, 反映出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 老师应该引起重视。

2. 教师的“生成”途径。

教师的“生成”是建立在课堂“预设”基础上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虽然不能预知课堂在何时、教学内容在何处会有“生成”, 但他们能在生长点出现时, 敏锐地把生长点催化为“生成”。如我在上“地图上的比例尺”时, 开始认真地讲比例尺的概念及如何换算, 但任凭老师怎么讲, 有学生就是弄不明白, 还有一些学生听起不感兴趣而在做小动作。这时老师看到有学生用手卡课桌的长短, 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出课桌的长、宽, 然后再按1/10的比例在作业本上画出“课桌平面图”, 并注明比例尺的大小;接着让学生在地图上量出重庆到北京的直线距离 (也可以任选两个城市) , 根据比例尺大小, 算出两地间的实际直线距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课堂显得生气勃勃。

3. 师生的“生成”途径。

一般教师都知道,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课前或课中出现的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 只要引导得当, 都有“生成”的价值, 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 给“生成”腾出空间, 不应拘泥于我这堂课要上什么, 而且必须按计划上完教学设计的内容。如有一次, 我刚走进教室, 看见同学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着“神州飞船”, 也情不自禁地凑上去说:“同学们, ‘神六归来’、‘神七上天’, 这说明我国已经跨入了航天大国。但你们可知道,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 一个现代化国家建设离不开地理知识, 人造卫星上天、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更需要地理科学。所以同学们要学好地理这门学科。”

“老师, 那就请你给我们讲讲‘神州飞船’的故事吧!”一个同学突然说道, 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

看着同学们期待的目光, 求知的欲望, 我把要上的课本、准备好的教案推向一边说道:“好。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神州飞船’吧。古人以‘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与睿智, ‘神州六号、七号’能遨游太空、凯旋而归, 既需天文, 更离不开地理。你们有谁知道, 我们的‘神州六号’是在什么地方着陆的?”

教室里一下安静下来,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大家一时回答不出来, 你望着我, 我望着你……

“是在内蒙古吧?”一位同学迟疑了一下后试探着说。

“是的,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杜尔伯特草原。”另一同学迫不及待地说。

“为什么要选在杜尔伯特草原着陆呢?”我再次提出问题, 而且提出的问题很具有挑战性。

带着这个问题, 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搜索资料活动。有的忙着翻阅教科书, 有的旋转着地球仪找寻, 有的同学帮我展开了内蒙政区图, 还有的和老师一起到教师多媒体网上搜索。同学们一边查寻一边讨论:

“杜尔伯特草原大约在东经110度、北纬41度附近。这里场地开阔, 人烟稀少, 每平方千米不超过10人, 飞船落地不至于造成人员伤害。”

“还有这里房屋和树木很少, 这样便于观察。”

“我查到了, 这里地势平坦, 飞船落地后不会滚动。如果坡度大了, 飞船落地滚动起来宇航员会不好受的。”

“还有, 这里属沙质草原, 地的表面很结实, 能保证飞船软着陆后平稳等待回收。”

“这里没有大的河流湖泊, 很安全。”

“这里天气好,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干燥少雨, 空气能见度高。”

“还有一条最重要的, 杜尔伯特草原是飞船多次经过的太空下面, 如果着陆点不在飞船运行的轨道下面, 是无法正常着陆的!”……

“杜尔伯特草原作为飞船着陆场的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啊!”

最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感叹道:“我们的科学家真了不起啊!”于是, 我趁热打铁, 接着又提出“‘神六’、‘神七’为什么要在酒泉航天中心发射”、“航天中心为什么大多建在西北”等问题让学生继续去思考, 去搜集材料寻找答案……

总之,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 教师要有发展意识、反思意识、效率意识和特色意识, 要勇于实践, 打破常规, 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摘要:创新地理教学, 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应体现“个性化、高参与、广互动、深思辨、善表达、多实践、低负担、高效益”的特征, 因此, 课堂教学改革, 强调教与学的关系需要转化成为“为学而教、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 把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地理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上一篇:关于初中班级科学化管理的探讨下一篇: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