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作文

2024-04-19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作文(精选9篇)

篇1: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作文

让文章闪耀理性的光芒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芦苇。”人如果不能思想,便徒具人形,只是一株脆弱的芦苇。思想成就了人类,造就了人类的伟大。因此人的全部尊严便在于思想,全部的表情达意便依赖于思想。多数时候,人们作文正是为了准确说明问题或表达某种情感和愿望,是出于实用需求。然而,当前我们过多地关注写作的表象问题,看重所谓的写作技巧训练,而忽视写作要注重理性思维这一核心要求,使本该富有灵性的写作活动滑到了僵化的边缘。 在历年的高考作文中,议论文作为写作的一种主要文体,一直是学生学习训练的重点之一。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的推理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在高考中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分。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概括性、强烈的说理性是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它最能检测学生思维的逻辑缜密性和议论的条理性,最能体现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那么怎样才能使议论文更具理性色彩呢? 一、正反假设推理 对陈述的事物或现象,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进行假设分析,并得出假设条件下的结论,从而在虚实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正确或荒谬。如:“有志者事竟成。(论点)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论据)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就不为后人所知了。(分析)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这段分析通过“假如…那么…”展开,从反面假设王羲之没有立志就不会成为书法家,从而在虚实对比中阐明道理,说明立志的重要性。 二、类比联系推理 对所举的例子加以引申和类比,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以浅寓深、以近比远、联系实际,从而让所述的观点更具现实意义。如“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若干毛毛虫能放在一个花盆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了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六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在不停地坚韧地围着花盆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毛毛虫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其实,只要一只毛毛虫稍微与众不同,偏离这个圆圈,那它就会发现花盆周围的松针,而避免死亡的命运。 毛毛虫在七天七夜后饿死,是因为它们循规蹈矩,没有一只教走出与众不同的第一步。可见,只会机械做事,缺乏创新精神是不行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许多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很高,却卖不出去,是因为他们的产品没有新意;我国许多学生在校成绩一流,却不能在工作中取得佳绩,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缺少“创新”二字;许多服装质地良好,却不受他人欢迎,是因为缺乏创新精神,款式不新颖。因此,谁会创新,谁就抢占了制高点,并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最后一段的类比联系,由毛毛虫的.实验引申出一个人、一个工厂、一个国家缺乏创新精神是不行的道理,从而让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三、层层深入推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隐藏着对立与统一、主观与客观、相对与绝对、偶然与必然、整体与局部、正面与反面、主要与次要、现象与本质、静止与发展等丰富的哲学内涵,我们要写出佳作,就要跳出现象本身,从客观的角度层层深入,挖掘事物包含的哲理,只有这样,才能切中肯綮,一语中的。 这种方法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生活层面,即就事论事;第二,社会层面,即社会影响,社会作用;第三,哲学层面,即经过抽象化后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东西,如:人生观、世界观、人类和社会发展等。 如用邰丽华的事例说明“厄运也是一笔财富”时就可以这样分析:第一,生活层面――不放弃,不悲观,热爱生活,坚强,成功。第二,社会层面――勇敢面对厄运、思考生活并在艺术上取得成就,这是对社会的贡献,她的精神感染了一大批和她一样身处厄运的人,甚至健康人,这是全社会的财富。第三,哲学层面――厄运是常态,如果能正确对待,就能远离浮躁、喧嚣,就能形成成熟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再如用“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实守信”时可这样分析:第一,生活层面――消费者家庭、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害人者必害己。第二,社会层面――诚实守信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还是与你我他的生活和发展紧密相关、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承担、主动参与的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第三,哲学层面――诚实守信,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更是做人之根本。我们要重拾诚信,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和社会价值观。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只要我们重视理性思考,切实从多个方面培养思考能力,提升思维深度,并强化思维能力,就一定可以写出充满理性的文章。

篇2: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作文

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它,也是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的窗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师生教材,和谐共振

和谐是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谐不是静止的和谐,而是运动的和谐。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我们追求的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德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德育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际上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和谐共振过程。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中学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意图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而教师进行教学是从教材开始的,所以正确而深刻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经验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关键。王国维说:“美育,德育与智育之必要。”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巧妙充分地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进而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涌的结晶,语言不是无情物,作者写得动情,老师又教得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同俦,才能使学生透过字词句语的领悟,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例如,杜甫《望岳》中描绘了泰山的胜奇旷阔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流云、飞鸟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溅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拔,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天地是广阔的。在马思聪委婉低沉的《思乡曲》中,我带领学生走进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品味其中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愁绪,去领会诗人渴望家园统一的赤子之情。利用教室就可上网的优势,我通过《向日葵》、《星夜》等一系列作品,让学生了解梵高,感受画中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生命力以及画家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我让学生从网上通过杨振宁认识《邓稼先》,从文质皆美的人物传记中,从邓稼先一生的事迹中,感受科学家的伟大创造与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在新时期增强国力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我还和学生一起拜访韩愈、走近苏轼,从他们脍炙人口的诗文中,感受诗人们身处逆境而决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宽阔旷达的胸襟。

有人认为,只有文学作品中才是进行德育的最佳阵地,其实不然,说明文同样具备这样的优势。例如,《中国石拱桥》渗透着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颂之意。教学时,我不是孤立地分析语言现象,而是处处联系这一点,紧紧扣住这一点。我单从作者用词的角度引导学生,赞叹之意也是贯穿全文的。如写赵州桥“非常雄伟”在“雄伟”前加“非常”来修饰,表露出作者的赞叹之情;“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句子中用“完全”对其“合乎科学原理”充分加以肯定,用“巧妙绝伦”极言其巧妙。这些既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对我国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力量的赞叹。

合时适度,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不是在教学中牵强附会地加上点德育知识,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渲泻,更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首先,要捕捉最佳德育渗透时机。其次,要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要特别注意这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变成政治教学,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的性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内容上的“度”,施教时要权衡德育渗透时间上的“度”,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切合“度”。既要防止“过”,又要克服“不及”,德育渗透“到位”而不“越位”,这样,恰到好处,有利于避免牵强附会、空洞说教的现象。

如在讲《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呢?他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首先赞扬了这个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接着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经过争论,最后一致认识到:《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而这个同学提出的“愚公搬家“体现了针对实际灵活机动的观点,这种求异思维也是可取的。这样的教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又如,学习《马说》一课时,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了三个问题,让他们讨论:首先我问:“你是否想成为千里马?”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接着,我又问:“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千里马?”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再问:“如果你无法成为千里马,怎么办?”同学们顿时陷入了沉默,接着是一阵交头接耳。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说:“虽然如此,也要面对现实,用自己最佳的状态,积极地学习生活。”他的话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虽然是个别同学的想法,但学生们毕竟对自己的问题有了直接的思考,这些问题能引导他们如何更实际地面对生活。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时容易“出轨”,其实,这也是教师渗透的好时机。一次,学习《日本平家蟹》,看着课本上的图片,同学们颇感兴趣,因大多数学生并未见过日本武士,纷纷议论,说蟹壳上的图案不像武士,像什么,像什么。这时,有一个声音闯入大家的耳膜——“像——屎。”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学生都看着我,我说:“有谁听说过苏东坡与佛印打坐的故事?”一位学生说:“我知道。”我让他讲一下,于是,大家一起听这个故事:“一次,苏东坡与佛印一起打坐,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像佛。佛印又问东坡,你看我像什么?东坡回答,像狗屎。东坡对此回答很是得意,回去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后哈哈大笑,说佛印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你说他像狗屎,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狗屎。”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发出会心的微笑,那位同学红着脸低下了头,而我,则继续讲课。此后,再无学生口不择言。

移情感悟,寓教于练

移情与感悟是美感心理的要素之一。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情感调控的主导者,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移情感悟,对教学内容的移情感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移情感悟;而学生则是情感活动的主体,其移情感悟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移情感悟,对学习内容的移情感悟,对学习活动的移情感悟,对人生美好前景的移情感悟。

胡适先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在语文教学德育渗透中,教师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美谈、声情并茂的描绘、启发、点拨与暗示以及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学识,把学生引入理想的意境,不留痕迹地让学生产生移情感悟心理体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如讲《荔枝蜜》一课时,抓住作者开始的“不再喜欢蜜蜂”、继之为之“动了情”,以至于后来心灵“不禁一颤”,直至梦里“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等词句进行分析,用作者纯真的情感打动学生,以美好的形象占据学生的心灵,水到渠成地渗透思想教育。

又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充分感悟,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感受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中有德育,但语文本身并不能代替德育,语文只是渗透了德育。我们语文教师感到自豪的是: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养成独立的学科性质,而不是德育的附庸。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接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前途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逐渐完善,成熟,深沉起来,为提高素质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3:让自主的光芒闪耀语文课堂

一、激发兴趣, 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语) 。所谓“学习兴趣”, 绝不是逗趣, 不是文字游戏, 不是卖弄噱头。一方面要“用教材本身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因”;另一方面, 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手段, 使课堂富有新意。景山学校教学经验也证明, 一个具有高潮教学艺术的教师就在于能运用种种方法激发儿童的兴趣。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能通过一些手段,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那必将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兴奋点,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东方之珠》一课, 在课始, 笔者即以精心制作的课件引导学生领略香港那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香港那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 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导入, 展示了语文学习过程的多样性、丰富性, 为促进课堂后续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必要的铺垫。精妙的课堂导入设计就好比是舞台艺术的序曲, 为整台演出的成功做着重要的铺垫。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 让教学“第一锤”砸出无限精彩,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二、引导方法, 提高自觉性

教无定法, 学无止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觉性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引导他们掌握适合各自的语文阅读方法、记忆方法、写作方法、质疑方法。在讲读课文时, 适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学法;在阅读课文教学中, 加强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运用学法;在课外阅读中, 我要求学生运用并完善学法。这样, 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 使学生学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在作文教学时, 我让学生自由赏读范文、模仿范文并成功作文, 处处体现读读、练练、写写的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这样的学习方法, 能抓准学情、抓住人心、抓牢学法。教师的任务不再单纯是集体性地讲解、演示, 而是了解学情, 给予个别指导, 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对比、去选择, 整个学习过程无不充满自主、个性与创造的光芒。如学习《半截蜡烛》一文, 在巧妙导入新课之后, 我即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 看看能从文中悟出什么。于是, 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轻声朗读, 有的快速默读, 有的边默读边旁注, 有的忙于梳理问题和感受, 还有的三个一群、两个一组地小声讨论、交流心中的感受……

三、彰显主体, 培养创造性

要确立并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好动, 这是事实, 可人小心不小, 人矮志不短。课堂上, 教师是学生自读自悟的引导者, 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和求索机会, 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学习《落花生》一课时, 我即抛出“从落花生身上, 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一富有个性的弹性话题, 让学生结合不同层面展开思考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学生们有的认为要像落花生一样踏实工作, 不炫耀、不张扬, 做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则认为需要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时候, 就得有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勇气, 勇敢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鲜红嫩绿, 要善于展示自己, 推销自己;还有的学生认为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虽然十分可贵, 但它一味等待别人来发现的陈旧、落后的思想在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已经落后, 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这种想法已不可取……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 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 情感得以交流, 个性的想法得以发散, 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四、质疑问题, 养成探究性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 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可见,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学生从“生疑”到“释疑”, 养成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 可以是探究修辞手法的妙用、人物描写的特点、诗歌情感抒发的逼真, 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创新感悟和学习过程中的理性升华, 也可以是作文教学中的续写、命题作文构思的探讨。四年级的一次命题作文《记一次升旗仪式》, 我做了一次尝试。我先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十分钟, 学生讨论了许多问题:在什么地方升旗, 升什么旗?为什么要升旗?为什么全体师生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即使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我也珍惜, 我也赞赏。有些简单问题相互学习就能解答完整, 有些问题必须由教师启发、引导才能解决。问题解决了, 方法明确了, 路子走对了, 学生享受到解疑后的喜悦后, 就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写作任务。

篇4: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作文

关键词:专题整合;语文教学;理性光芒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75-04

总结反思十年课改,中学语文教学重点之一——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越发被弃之不顾了。新观念下的教学展开要由学生的需求(情感愿望)来决定,不能固守先前以教师为主导的习惯做法,而学生需求又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于是,重人文挖掘轻知识传授,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重见仁见智轻规范共识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常态。长此以往,学生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何以形成,理性思维能力又从何而来?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笔者不否认语文教学的感性特征,但其理性特征同样不能废弃。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理性思维习惯养成、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多以人文话题为中心组织专题。同一专题内的板块、同一板块下的选文都有机组合,联系密切。但在实际教学中,只见课文不见板块,遑论专题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此游离于板块和专题之外的散兵游勇式的孤立篇章教学,在体系的完整性和认知的深刻性上都有欠缺,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专题整合教学,最显著的效益就应该体现在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上。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专题三“直面人生”为例来阐述。本专题设“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共选取了《报任安书》《渔父》《纪念刘和珍君》《论厄运》《直面苦难(节选)》等五篇文章。笔者建议用“化整为零”和“聚散为整”两种教学策略来处理本专题的教学。所谓“化整为零”是指在明晓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分别对课文展开教学,但教学的指向必须是“直面人生”这一主题;所谓“聚散为整”是指将本专题的三个板块五篇文章统整在“直面人生”下作比较分析,拆筛取舍,深化提高。“化整为零”策略常用,本文不在赘述。下面就“聚散为整”谈几点具体建议。

一、板块整合

从教材编排顺序和意图看,“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

“生存选择”板块包括《报任安书》和《渔父》两篇文言文,旨在探讨人生遭遇困境时该如何面对的问题。司马迁遭受腐刑,“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面对如此打击,死是最简单的应对方式,但司马迁作出了忍辱偷生,著史扬名的抉择。与《报任安书》平面表现个体生命抉择不同,《渔父》是立体表现两种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渔父甘愿退隐,淡泊人生,与世推移;屈原身陷绝境,百折不挠,宁死不改其志。文章的高明之处在于只叙其事,不置褒贬。当然,两种思想碰撞,产生的抉择可能远远多于两种,为读者(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余地,构成了多元立体的选择格局。从板块角度看,司马迁、渔父、屈原面对生存(苦难)的抉择态度大有说道。

“真的猛士”板块仅有《纪念刘和珍君》一篇内蕴丰富、旨意深刻的文章。其教学的切入角度多,教学的重点似乎也可有不同的确定。但从专题整体安排来看,除了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死难烈士直面苦难的精神上,更重要的是讲清作者对请愿者徒手请愿斗争方式的反思。与苦难进行斗争,对生死进行抉择,方式和手段是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真的猛士们究竟该持何种斗争方式换取真正的胜利,作出生存的正确选择是本板块的主旨核心。

“苦难中的尊严”板块选择了《论厄运》《直面苦难》两文,两文的共性是理性面对苦难,承认苦难的价值,在苦难中寻求尊严。生死和苦难本就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或一个阶段。培根的苦难观是英雄主义的,颇具浪漫气息,合乎汉民族对苦难的一般认识。周国平一改传统,倡导平民化苦难观,正视苦难的消极意义,反对侈谈苦难的积极意义,提出“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才是我的兄弟姐妹”。两文主旨同中见异。

三个板块围绕“直面人生”主题,在整体设计上一线串珠,前后呼应,思维上呈阶梯递升状:“生存选择”呈现苦难前不同的面对态度,“真的猛士”号召勇敢直视,且采用合理斗争方式,“苦难中的尊严”认识到人类面对苦难的历史局限性,有尊严地面对苦难更需要辩证和理性。

二、篇目整合

从篇目整合角度看,抓住各篇目文体特征、内容侧重、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教学便有多种处理可能。

1.文体特征整合法。本专题五篇课文中文言文两篇,现代文三篇,从体裁角度整合显而易见。另外,《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是完整的长篇大论,《渔父》《论厄运》和《直面苦难》是片段或节选文章,在教学处理上大有可为:《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容量庞大,表达委婉,思想深刻,响鼓还得重锤敲,引导学生逐步拨云见日,透过纷繁的言语叙述探寻隐藏其中的表意初衷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渔父》《论厄运》和《直面苦难》三篇似简实难,其中《论厄运》是教材上罕见的独段文本,《直面苦难》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上少有的非连续性文本。其中,引导学生串珠成链,并将简单抽象的结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活体验是教学的难点。

2.内容侧重整合法。《报任安书》《渔父》《纪念刘和珍君》论述的是个体人生际遇,虽都与时代特征相关联,但落脚点都是就人说事。《论厄运》《直面苦难》论述的是普遍哲理,与个人际遇、时代特点不相干。教学处理上,前者因形象具体,缘事而循理,教学内容鲜明。后者因说理抽象,最好辅以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佐证事例,将冷峻的道理演绎得血肉丰满,使教学内容可感可知,便于学生理解。

3.表现手法整合法。本专题文章的表现手法纷繁芜杂,各具特色。梳理后发现有规律可循:《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是文人作品,文学特征鲜明,多种表现手法层见错出,表达效果鲜明;《论厄运》《直面苦难》出自哲人手笔,理性特征昭彰,思维简练却深刻,具有层次性,需作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学生才能领会;《渔父》寓深刻的人生道理于浅显的叙述之中,事浅而理深,且理解上呈多元倾向。把握这些特征,从表现手法角度也可切入专题进行教学。

三、读写整合

读写本为一体,读是为写提供结构范例和思维范式。阅读教学是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可以提升学生的判断力、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等多种能力。各种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都特别注重哲理思辨类文本的选用,例如《赤壁赋》《前方》《拿来主义》等篇目就入选了多种版本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对这些作品的论述思路、情感主旨、论证手法等作深入审读,将利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思维方式、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改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品位。本专题中《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论厄运》《直面苦难(节选)》等四篇就是这样思辨色彩浓郁的文章。

“直面人生”本就是学生认知判断和写作训练中常遇的话题之一。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该问题展开多元、深入的思考。如人们对待苦难的态度选择就不一而足,理想主义者选择屈原的坚持,现实主义者选择渔父的变通;智慧者推崇鲁迅的审时度势,理智者崇尚周国平的犀利睿智。还有没有其他选择?所谓理想主义者真崇高吗?所谓现实主义者真实际吗?未必!当学生回首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再反观近现代史时,思维就不会局限在几个结论或几句空话上了。教师此时因势利导组织讨论或写作,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直面人生”话题对于当代中学生写作还有现实针对意义。当代中学生衣食无忧,所处环境和平安定,人生一帆风顺。对于本专题中列举的林林总总的险途厄运、天灾人祸少有接触,更谈不上深刻领会了。这种未雨绸缪式的专题教育倘要摆脱隔靴搔痒的说教模式,引导学生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出来,交流互有,提高认识,再适时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现状进行反思,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四、教法整合

1.长文短教法。《报任安书》《纪念刘和珍君》是长文,在理解上有相当的难度。教学时要抓住重点,切忌面面俱到,贪多嚼不烂。教学《报任安书》,可先观看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史家绝唱》,让学生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由来及意义,再带领学生逐渐深入课文,梳理司马迁面对人生大辱“不能死——不及死——不可死——不愿死——不忍死——不甘死”六种复杂感情,指导学生从体会这种复杂感情入手理解文本,纲举目张。再如,《纪念刘和珍君》是杂文,思想深邃。课文自成七部分,每部分各从一个角度展开论述,教学头绪多而杂。若紧紧抓住“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还有要说的话”“我说不出话”等四句话组织教学,将七个部分分成①②③④⑤⑥⑦四块,重点分析⑤⑥即可。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看似只省教学时间,实际能消除学生对长文的畏惧心理。而且,理性解读,由整体到局部,由浅近入深刻,方可探骊得珠。

2.浅文深教法。《渔父》《论厄运》看似简单,感觉没什么可教可讲。越是这样的课文,教师越要将其教材意义挖掘出来,切忌空对空。以《渔父》为例,设计一条问题链将文本分析引向深处:就屈原而言,由其言行推延至内心深处,学生能体会到他哪些复杂的心理?尤其当他慨叹“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时,屈原除了投江还能有其他出路吗?就渔父而言,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吗?他在不能说服屈原时为何不坚持而是“遂去不复与言”?此外,屈原与司马迁都是华夏民族的杰出人物,在厄运面前,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为何会产生这两种不同人生选择?对后世又有何影响?浅文深教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以引导促使学生深思体悟。

3.文段连缀法。《直面苦难》为非连续性文本,是围绕“直面苦难”的语段集锦。从阅读思维角度看,这样的文本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多是一些生活片段,映在脑海深处的多是阅读精要,深入骨髓的多是对某些问题的零星思考。将生活片段、阅读体会和思虑所得融合在一起,提升成为理性认识,必不可缺。若将本文的文段细细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课文中蕴藏着“了解苦难”“认识苦难”“直面苦难”三个逻辑层次:了解苦难——社会苦难,尚能潇洒面对,而自然苦难,人们顿感无奈,注定失败;认识苦难——不要美化苦难,正确认识苦难的消极意义,不畏惧苦难,以软弱天性勇敢地承受苦难;直面苦难——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语段似断实连,从关联并不密切的语段中找出内在关联,更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篇5:让课堂出错闪耀多彩的光芒

让课堂出错闪耀多彩的光芒

以前,学生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认为是学生没好好听课,没认真踏实地学习,会很生气的。因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我的课堂设计已经相当精细,教学过程设计也很合理完整,课程内容也不是太难,但学生往往会出错。自从踏上新课程理念的征程,现在又参加“国培”学习,我才真正明白课堂出错的原因及其所蕴藏的深层含义。“课堂因差错而精彩”,“课堂因融错而精彩。”还是华应龙老师说好啊!

下面是我教学找最大公因数后做练习的片段: 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

生1:二十四分之十六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8.同学们都说:“对。” „„

生4:六十五分之二十六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有一部分同学说错,而又有一部分同学说是对。

我怕同学们会说不好,我就说:“你们说要是让猪八戒来找26的因数他会吗?”

同学们都说: “会。我也会找。”

师:“那同学们找出来。”(我站在生4旁边看着他做,他很快就找出来了。)生:“出来了。”

生:“我找出来了。”

生:“我也找出来了。”„„

师:互相看看都找对了吗?是多少? 生:是1,2,13,26.师:(指着生4)说“你会找出65的全部因数吗?”

接着我让生4在黑板上写出找出的65的全部因数.其他同学也在练习本上做出来。(1,5,13,65.)

我指着生4说:“现在,你能找到65和26的最大公因数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13)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找出65和26的最大公因数来。

继续订正了后面的4道题。(很多同学趁机将最后一题改正了。)(3)小结:当我们找不到两个数的公因数或者最大公因数、或者无法确定有没有公因数或最大公因数时可以用什么样的办法。

„„

生: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

生:一个一个找出他们的公因数。

生:从两个数的公因数中再找出最大的一个。

(同学们都用各自的理解和语言表达出了自己解决的方法。)

师:只要你们理解了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主要是先找出它们各自的全部因数,再从它们公因数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来。以后我们用到的会更多,请大家不要忘了!

„„

请允许学生课堂出错吧,他们正走在成长的途中!

仔细想想,学生在课内出现一些错误其实是十分正常的。他们以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式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难以预知的困难,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华罗庚先生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学生出错,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对待差错,引领差错。他们接受教育,是因为他们有迷惑。课内出错其实是一件好事,通过教师及时正确地引导,积极发挥“差错”的效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和记忆,开启学生封存的心智和情愫,可以免除课外出错,力争使融错彰显我们教学的价值。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展示自己的才能。课堂切忌追求所谓的答对率,教师应当看重课内问题的生成与解答,应当看轻问题的预设和对所谓完美答案的追求。要明白,教师能够替代学生的只能是对正确答案的最后呈现,却无法替代学生潜在的思考过程。华应龙老师说:“从正面看待学生在学习中的差错,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从发展的角度认识这些错误的价值,要允许、认同和接纳学生的错误。” 老师要正确看待学生课内出现的差错,因为错误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所有正确的答案和方式,无一不是通过曲折探索得来的,不然就不会有“失败是成功之母”之说。出错和改错过程才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才是课堂活力的真正体现。有时候出错和改错却能成就一堂鲜活生动的课。而曲折的纠错和艰难的探索过程,往往能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具富挑战意义,这样的教学才是最美好的教学,这样的学习也才会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怕出错、怕献丑、怕被同学和老师嘲笑,常常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谨慎,他们很少和老师和同学互动,甚至干脆一言不发。说实话,学生不说话,老师就很难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学习水平,知识层次,知识获取状况等),就不知道他们有何需求,哪些知识还没有学懂,哪个环节容易出现错误。常言说得好:“不下水者,脚总是干的。”同样的道理,不参与学习的人,永远独善其身,永远不会出错。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不断引领学生走出模糊走向清晰、走出错误走向正确、走出肤浅走向深刻、走出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孩子需要老师的关爱和扶持,希望给予他们真诚而热情地帮助,我们教师的工作因此才会显得有价值、有意义。

篇6:让数学课堂闪耀生命的光芒

一、密切生活联系, 激起数学认同

小学生, 很多时候对新知的学习完全依赖于兴趣, 而他们对自己熟悉的身边事物总是兴趣浓厚。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将新知教学与学生身边的现象结合起来, 将数学知识嵌入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中, 从而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新知学习之间找准切合点, 使学生认识到充满神奇的数学知识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 进而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强烈认同和接纳, 在数学课堂上生发出浓厚的兴趣, 使课堂焕发出活力。

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知识时, 我在班级建起了小小柜台, 将班级营造成小超市, 让学生扮演营业员和顾客, 开展实际购物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 情绪高涨, 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既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又贴近小学生好玩好动的性格特征, 更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了能力, 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元角分”的知识在活动中轻而易举地内化为学生固有的知识。

二、发挥主观能动, 生发成功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只有激活了他们的学习愿望, 学习才会高效, 课堂才会富有生命力。因此, 数学教师要突破以往那种不顾学生感受, 生拉硬扯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模式, 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索, 并进行相互合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提出问题, 乐于交流, 从而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让他们在质疑中成长, 在质疑中发展。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 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些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片, 在课堂上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 在剪、拼、移等活动中, 共同探究, 最终经过相互讨论, 彼此交流, 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这样的活动, 学生不仅印象深刻, 而且获取的知识是他们自主探究之后得到的, 他们经历了探究公式产生的过程, 知道了前因后果, 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将数学课堂交还给学生, 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在此过程中, 教师不越俎代庖, 只是充当了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适时给予点拨启发。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 更是自信与浓浓的成就感, 他们也会在这样的课堂中生发出更加浓厚的兴趣, 产生对数学学习强烈的期待感。

三、创新教学思想, 提升参与意识

高效的数学课堂, 必然是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课堂, 学生一旦游离于课堂之外, 身在曹营心在汉, 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心不在焉, 课堂必然陷入死气沉沉的尴尬境地。因此, 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数学学习过程,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主动发现知识, 从情感上、行动上参与课堂学习。

如在教学“时分秒”时, 我将钟表带入课堂, 让学生观察, 介绍钟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安排学生跟唱歌曲, 在歌声中感受一分钟有多长;再让学生跟随秒针的节奏进行拍手, 感知一秒种时间的长短。通过这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自由、快乐、新奇的氛围中, 产生对数学课堂的好奇感, 从而愿意主动地去感知、去探索、去理解和发现数学问题, 让数学课堂始终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关注情感发展, 注入动力源泉

情感是课堂的润滑剂, 更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剂。任何课堂如果没有情感作为支撑, 知识技能的传递必然是生硬低效的, 也是肤浅的, 不会在学生的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烙印。因此, 数学教师要将情感教学置于重要的位置, 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为此, 我们首先要营造一种相互尊重, 彼此理解, 共同包容的学习氛围, 用微笑开始每一节课, 通过自己真诚的微笑, 和蔼的态度, 饱满的状态, 良好的情绪, 深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从而让数学课堂沉浸在和谐、愉悦之中。如面对学生的失败与失误, 我会用期待、鼓励的语气和学生交流:“还差一点点, 下次再努一下, 成功就会如期而至了!”“把你思考的过程, 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好吗?”此外,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学生学有进步时, 及时指出, 给予表扬, 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 体验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内心深处升腾起向更高目标努力的动力。

篇7: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作文

关键词:思辨能力;苏格拉底式对话;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思辨能力,指的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它是从理性的角度看问题,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分析能力、辩证看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与思维发展的“高峰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可见,培养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很有必要。只有高中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写出有思想、合逻辑的好文章。

笔者认为,提高高中生的思辨能力,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语文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维训练,重点培养高中生思维的“四性”——逻辑性、广阔性、深刻性和逆向性,从而使高中生的作文闪耀思辨的光芒。

一、结合教学内容巧设问题,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1.结合教材内容设置苏格拉底式对话,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喜欢用“对话”(提问)来进行教育活动。他用讨论问题的方式跟人交谈,但先不把结论直接教给对方,而是指出问题所在,并一步步启发、引导对方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或称“产婆术”。

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首先是主问题,“烛之武在怎样的情况下见秦伯的?他怎样以三寸不烂之舌劝秦伯退师?劝说的结果怎样?”这样设问,可以带动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整个事件的阅读、思考,而且把阅读和思考的重点放在赏析烛之武的说理艺术上。

进而进一步设问:“为退秦师,烛之武用了哪几招说服秦伯?”引导学生搞清楚烛之武是从“以退为进”“利益诱惑”“挑拨离间”等几个方面瓦解秦晋联盟,使秦王心悦诚服地退兵。这样设问,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赏析烛之武高超的说理艺术;二是学生在主问题的指引下,积极思考,参与讨论,从而不受小问题束缚,使思维更开阔,注意力更集中,思路更清晰。

最后让学生总结烛之武在劝说过程中顾及到的方面: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反映对方的感受;申明利害,晓之以理,逼迫对方做出选择;摆出典型有力的论据,易于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烛之武能退秦师,绝非偶然,确实他聪明,善施计谋所致,可见,思维能力好能办好事情。

2.结合国学经典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观点

结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思维训练。如,《中庸》第四章《谁能食而知其味》。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后师生共同探讨:

师问:这里还是谈论过与不及的问题,到底谈论中庸哪方面问题?

生答:中庸之道。

师问:这里用生活中人们吃喝的例子想说明什么?怎么理解这个例子?

生答: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吃喝,习以为常,毫不在意,很少有人会主动自觉地品味食物。这说明生活中不管是什么人,都欠缺自觉性。

师问:说得好!请大家结合全文段领悟,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孔子说是因为这些人欠缺对“道”的自觉性。

师问:由此看来,要达到中庸或者说,要推行中庸,什么是关键?请你因此提炼出观点。

生答:要推行中庸,自觉性是关键,所以,这个文段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的关键。

这样一步步引导,设问,最后得出结论。

二、开展语文活动,多角度思维训练,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和逆向性

1.把握课前三分钟进行“新闻报道”,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广阔性

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新闻报道”:每天语文课前按照顺序安排一名学生到讲台报道一则新闻。步骤是:先讲述报道这则新闻的理由,再讲述新闻的具体内容,最后概述自己的看法或感悟。教师会结合实际作适当的补充或分析,甚至引发大家展开评论。这主要是指涉及重大的或涉及面较广的新闻,有时会马上展开热议,探讨提炼更多方面的观点。

2.开展辩论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重点培养思维的逆向性

辩论赛不但可以训练、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训练和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做法是:

(1)教给辩论的方法、步骤和规程。教给学生一些辩论的战术和方法,诸如移花接木法、借力打力法、釜底抽薪法、顺水推舟法等等,放视频给学生学习,掌握一些术语,学习一些战术和技巧。

(2)具体训练。在高二上、下学期开展辩论赛。高二上学期以自愿原则,自由报名组成一支队进行比赛。第一次辩论赛后,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思维训练和相关学习。在高二下学期的期末,全班学生参与,作为对这大半年思维训练的检测和反思。全班学生分工不同,由班干部按学号顺序分组,每两组组成一支队,由队内协商分好正反方,再由组内成员协商分出四辩。还是由各队自主选定论题,但老师提示:所选论题最好有更深广的探讨空间,平时又有积累的素材。比赛前特别提示辩论目标:注意变换思维方式,多渠道、多角度提出问题,换位思考,质疑对方,令对方无言以对,从而辩倒对方。

通过此次活动,发现第二队正反方辩论较为激烈,表现较为精彩,有辩论,有反驳,有质疑,总体还是扣题的;都注意到礼貌,会运用一些专业术语进行辩论;知识积累较前次比赛多了、厚了,懂得旁征博引,采取一点技术、技巧;辩论中,有一些逻辑推理,有一点就例说理的论证分析。平时腼腆的女生,居然也有凌厉的言辞;分别有五位学生获得优秀辩手、优秀口才、优秀应变、优秀风度奖,获奖者分散,也不是第一次辩论赛的参赛者(第一次辩论赛多项奖集于一身的学生这次没有获奖),这足以说明,获奖者不是靠经验帮助,而是经过训练真正提升了思维能力。

三、精心设置写作训练,培养分析、说理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说理的表达能力。从片段作文开始,到整篇作文训练:就例说理片段训练——就例说理的论证方法训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1.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设置片段训练——说理文段组合训练

学生刚从写作记叙文转到写作议论文时,他们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全篇作文没有个人的意见和看法,篇幅不够,就多举些例子凑够数。这类学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作文的失败之处就在于以叙代议,把观点+材料=议论文。所以,要教学生,在举例子之后要对该事例进行分析说理,使论点和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举例只是议论的手段,说理才是议论的目的。议论说理文段的模式训练,可以概括为“说理文段五句组合法”:

(1)写观点句:段的首句设置本段的分论点;(2)写阐释句: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解说(理论论证);(3)写材料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4)写分析句:分析说理;(5)写结论句。众所周知,一篇文章由句和段组成,指导学生进行此片段训练,其实就是训练学生分析说理由最小的单位做起,以训练出严密的议论语言。

2.进行就例说理的分析方法训练

用事例证明论点,好比用砖垒墙,事例是“砖”,而分析论证则是砖与砖之间的“泥”,离开这些“泥”,“墙”就不牢固。因此,告知学生作文的训练重点是学习和掌握如何说理分析这些“泥”浆紧事的“砖”。论证时,要挖掘事实论据所蕴含的道理,让材料与论点产生内在的联系,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

议论文就例说理的分析方法有许多,下面列举“假言因果分析法”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一例一论—一例两论—一例三论。

(1)假言因果分析法之一例一论:假言因果分析法就是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人信服。“一例一论”就是针对一个事例,设置一个假言论证的方法,论证分析时,紧扣话题或观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分析论证。基本方法:进行假设性分析,如果举正面的例子,那么就从反面进行假设分析;如果举反面的例子,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即:正面例子→反面假设;反面例子→正面假设。

关键词语:假如(假设、设若、如果)……那么(就)

就例说理步骤:分析材料,找出材料述说的对象、情况(过程)、结果,议论说理(设置假言论证)。

(2)在学生掌握了“一例一论”的基础上进行“一例两论”训练。即针对一个有过程的事例,斩开两层意思,对应设置两个假言论证的句子。它的步骤:分析材料,找出材料中两个渐进的内容,在它们中间斩开,进行讨论说理,设置两个假言论证。组合成段时,紧扣观点,在段首加一个总起句得出论断,在段尾加小结句,使文段说理更完整。

(3)在以上训练基础上进行“一例三论”训练。即针对一个有过程或有阶段的详细事例,斩开三层或以上的意思,紧扣话题或观点,按一定的顺序对应设置三个或多个假言论证的句子。

小结启发:如何能做到说理深刻?在就例说理过程中,如能设置假言因果分析法之“一例三论”,并能正确运用,一定会使文章说理深刻,令人折服。那么,如何设置假言论证?方式如前述,思路是列举事例后先自问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如果不这样,会怎样?”

3.有侧重地进行整篇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特别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训练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目前全国高考作文的主要呈现方式,是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较好地解决了新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话题、命题作文限制性之间的矛盾的一种作文题型。它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

论证。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时,告诉学生要注意立意的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着力引导学生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

如,广东省2016年适应性测试作文题: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工作。流浪汉拒绝了。

于是,这位先生也举了一块牌子,站在他们身后,牌子上面写着:“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但他们拒绝了。”

流浪汉很尴尬,想要换个地方,这位先生又跟了过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教师指导学生从两方面去做:一是审题立意。这则材料客观地呈现出现象,没有任何倾向性的词语或提示性的文字,也没有摆出引起争论的观点。这就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详细的审读,认真的辨析,挖掘出材料背后的寓意,把准立意方向。通过分析、审读材料,可以挖掘出核心角度、重要角度进行立意:

(1)流浪汉的角度:自力更生,维护做人尊严;好吃懒做要不得;别利用好人的同情心。

(2)“好心先生”的角度:要勇于揭露欺骗行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善于助人的先生点个赞。

(3)也有学生认为,“好心先生”是好心,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帮助别人要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所以下面的立意也应该可以:粗暴的帮助不可取;行善要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

为帮助学生辨清材料立意的主方向,建议学生把以上立意放回到材料中去验证、分析,逐个由表及里的进行分析、比对,最后得出结论:(1)(2)角度确实是材料所表现的主方向,而(3)则是离主方向稍远一点的次要的角度。

二是构思行文。告诉学生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首先要找准题目所表达的“任务”;其次,把“读”“感”跟“任务”扣紧。行文开头,从引述材料中引出论题;中间的论述部分则始终针对论题并结合材料引出相关的问题,形成“问题链”并进行分析说理回答“问题”。简言之,即就材料的范围和写作的任务来说,要坚持就事论事;而就材料的含意和行文的说理论证来说,要坚持就事论理;结尾得出结论,回扣开头引述的材料回应论题。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但是,语文教师只要有意识地全方位多角度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思维训练,高中学生的作文必定会闪耀出思辨的光芒。

参考文献:

钟礼明.高中生思维特点及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素质教育,2014(6).

篇8:让刑法闪耀人性的光芒

刘拴霞是幸运的,她遇上了一个开明的法院。法院对刘拴霞缓刑的判决,使刑法闪耀了人性的光芒。刑法理当是张扬人性、弘扬以人为本之法,理当是不强人所难之法。

但是,在我国刑法立法和司法中,“重刑主义”的倾向仍比较明显,对犯罪人定罪处罚只重视客观行为和结果,忽视犯罪人的个体差异。例如,对于因无钱救治亲人而去实施的一次盗窃和好逸恶劳盗窃成性后的一次盗窃(此种情况不是惯犯也不是累犯)的情况一样处罚。这就如刑法学家菲利所形容的庸医治病,不分析各个具体病症的不同,而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另据报道,某女青年从外地到北京找工作,北京市规定了某些工作只能由具有北京市户口的人从事,此女青年为了找到工作,伪造了一个北京市的身份证。这位女青年在工作中积极努力,表现良好。可是在一次检查中,被发现身份证是伪造的,最后法院以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对其宣判刑罚。

此案中的女青年受到户口政策的歧视,她以违法的方式反抗社会不公,做法当然不妥,但如果刑法不顾及产生犯罪的社会原因,有时就难以真正地伸张正义。公民如果对法律不信任,法律必将陷入困境。

篇9:让巡视工作闪耀法治光芒

可见,在反腐败工作中,中央巡视组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有人呼吁实现巡视工作的常态化,以保持现有的反腐败高压态势。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哪怕巡视组有三头六臂,他们也无法发现现有的全部腐败问题,更没有精力查处所有的腐败问题。因此,必须把巡视组的工作和现有的反腐机制衔接起来,协同作战,合力反腐。巡视工作的常态化及其与现行制度有效衔接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巡视制度的法治化问题。

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提出要建设“法治中国”。巡视是党章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我国反腐体制的重要环节,当然应该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一、巡视工作的制度设计、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与法治理念契合

从制度设计上看,巡视工作具有明确的法理依据。巡视工作法理意义上的“正当性”,取决于其所赖以产生的规则的正当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对巡视工作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作为执政党,共产党的党内规则的正当性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2009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的制定实施,完成了从工作部署到“条例”的转化,大大提升了巡视工作所依据规则的效力,也使得巡视工作更加符合法治的核心要求。

从工作方法上看,巡视工作符合程序正义公开透明等法治理性。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建立巡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目前,中央建立巡视组组长库,由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每次巡视任务提出组长人选,一次一授权。这样的程序设置,使得巡视工作的运行符合法治的程序正义要求。

2013年10月27日,中央纪委在网站上公布了中央巡视组工作流程图和主要工作方式,披露了中央巡视组工作的四大重点和九大手段。在过去的半年之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听取巡视工作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则先后6次主持召开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让一度神秘的中央巡视组工作越来越公开透明,进一步体现了法治的要求。

从巡视内容上看,巡视工作具有明确的追求“权力制约”的法治理念。法治的核心理念是“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巡视工作正是通过限制公权力体现了这一法治要义。王岐山在第二轮巡视动员会上提出,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他还特别强调,第二轮巡视要按照中央对巡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四个着力”,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可以看到,在巡视工作中,权力必须受到约束这一法治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创新巡视工作机制,发挥巡视工作与其他反腐败机制的综合效应,营造反腐法治环境

从巡视工作实践来看,中央、地方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大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而这种固定时间的巡视达不到全覆盖,监督方面依然还存在漏洞,使一些腐败分子存在侥幸心理,削弱了这项制度的威慑作用。同时,法治要求公共治理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现行巡视工作的“运动化”特征显得与法治要求有所脱节。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健全创新巡视工作机制,使其表现为稳定的常态。在每一个年份中稳定保持若干轮次的中央巡视和省市巡视,對于该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效都大有裨益,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巡视制度的成效;另一方面,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继续强化巡视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督的同时,还应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互配合。“从作用方向上看,巡视制度是自上而下的监督,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监督。在任何监督体系中,自上而下的监督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单纯的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不可能产生实质性效果”。因此,在深入开展巡视工作的同时,更应注重支持和保证专门机关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支持和保证司法监督、支持和保证政协民主监督、加强社会监督,与巡视工作相配合、相协调、相衔接、相促进,坚持自上而下监督与自下而上监督相结合,构建一个全面而坚实的监督网络。同时,应注意到,巡视工作目的是发现问题,而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不查办案件。在发现问题后,巡视组如何与相应的纪检、组织或党的其他职能部门有效联动,如何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有效衔接,需要在接下来的巡视工作中进一步明确,这同样是法治的要求。

三、进一步明确巡视工作的程序性规范,体现法治精神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约束权力的最佳手段就是把权力置于阳光下,因此,公开性原则始终是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当然应该坚持公开性原则。当前巡视工作中,公开性原则就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一是信息收集中的公开化。通过在重点巡视地区、单位设立巡视工作常设联络机构或长效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以及网络举报等方式,搭建一个与被巡视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交流的平台。二是巡视成果运用中的公开化。将包括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整改情况报告等巡视成果进行公开,可以保证有关部门的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和民主监督,有利于巡视目的的根本实现。三是巡视案例的公开化。案例的公开,既可以考察巡视工作的成果,也可以发挥对于腐败分子的震慑教育作用。

在巡视工作中,程序性制度设计和执行要为实现巡视工作的终极目标服务,也就是说,无论程序或实体设计,都要考虑到制度的效能问题。这就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正确对待和适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巡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需要自由裁量的情形,需要巡视工作人员本着合法、合理并且高效的基本要求,为实现巡视工作的根本目标而采取适当的巡视措施和手段。二是增强巡视成果运用的效能。巡视组既要对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又要立足全局,把握政策,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综合考虑政治和社会效果,从而既帮助被巡视地区和单位查找问题,又保护广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领导班子团结,维护领导班子的权威。三是要明确责任。王岐山要求,中央巡视组要切实肩负起发现问题的责任。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客观汇报就是渎职,必须根据情况追究责任。这是十分有益的原则性要求,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细化巡视组人员的具体责任。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政法教研部

上一篇:人无信而不立下一篇:标准服务用语3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