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地理课堂生活化

2024-04-14

如何让地理课堂生活化(通用8篇)

篇1:如何让地理课堂生活化

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作者单位:江东镇初级中学

作者姓名:李政权

论文内容摘要:

各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身边的事引入课堂,提醒大家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引用古诗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增添课堂气氛而又略带些文学色彩;巧用实验来解释课堂问题,瞎猜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自制简单教具,化抽象为直观,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时事热点,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地理知识教活学活等讲授地理课 的方法,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歌曲《一剪梅》中唱道,“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如果我们教

师能将其中意思体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做到“无怨无

悔”,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啊!

要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感受地理知识的价值,如何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地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使用的是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许多的教师对此有些不适应,其实这是时代进步、教育变化、观念流

动的具体体现。

一、谈身边的事、兴趣引入课堂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是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材,教材在编著上有着明显地域性特点,而且在“绪论”部分给出了三个

内容,即“地理学习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和“怎样学

好地理”。

在学习“地理学习什么”这一小节时,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没有

按书上的内容进行直接解说,而是首先提问:“今天大家上学带雨衣

了吗?”“没有!”“那为什么没有带呢?请同学们在教材上找出的在何种情况下该带雨衣的内容。”学生在书上的小男孩撑雨伞避雨的插图中立即就找到了答案,学习兴趣初步被激发起来。

紧接着在讲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时,我先让学生按照

衣、食、住、行的顺序看书上的内容,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去自我发现

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快就集中起来。“衣”的内容很快就得到了

解决;“食”的问题稍难,但通过“北方人与南方人的主食不同”的对比,教师并对此现象稍作点拨,并且把“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

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的鲜活内容引进课堂,并且“将辣就辣”,告诉同学们在给他们上地理课的老师“我”就是怕不辣的湖南人,同

时还将当初来潮州时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半月瘦七斤的事实也搬上了

讲台,听得有的同学的竖起了耳朵,答案找到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连新学期的老师自我介绍也就此完成了。还有一项“调查水果产地”的课堂活动内容,“荔枝”和“香蕉”不用教师提醒,教室外的荔枝

树和香蕉林就是答案。而对于“苹果”和“水蜜桃”的产地问题,我提醒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结果他们在家里水果的包装箱上找

到了答案。至于“住”,当明确了教材中不同民居的分布特点之后,我重点选择了近在咫尺的“客家围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民居

分布在福建、江西和我们广东潮汕地区的饶平县境内。我提问学生:

“客家围屋为什么会名扬海外而成为我们潮州旅游的重点开发项目

呢?” 故意设下了一个悬念,同学们见问的是身边的地理事物,兴

趣自然地又被激发起来,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我明确,这事与美国有关。美国是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在太空中拍摄到中国

这一种民居时,误认为是中国的核试验基地,曾一度引起惊慌,因为

这种民居的外形酷似核试验基地建筑物,而且还派情报人员进行侦

察,“客家围屋”也由此而出了名。“行”的内容是地理知识的应用

价值,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同样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怎样学习

地理”的问题我则要求同学们从教师的教态中去领悟。此类课堂兴趣的激发不一而足,这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

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二、古诗句的适当引用

上地理课是我的兼职,我的专业是语文,但能将语文知识用在地

理课上来,那又是另一种教学收获,同样也会收到另类课堂教学效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热情。我在《认识地球》这一章的学习开始时就采用了引用古代诗歌激发兴趣的办法。

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天圆地方说”、“浑天说”的阶段,最后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才真正地证实了地球是一巨大的球

体,教材上配有“阿波罗”号拍摄的地球的照片则用现代科学方法更

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以前所学过的古代诗句来

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呢?”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见同

学们一时想不出来,我就将《登鹳鹊楼》的头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念,很快在座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读道:“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并顺势立即在黑板

上画了两个表示地球的大圆,分别添上两个大小一样的小孩样子的图

象,一个站在地平面上,一个站在高出地面许多的高塔顶上,再分别

指出他们视野所涉及的范围,简单明了。“同学们还能找到类似的诗

句吗?”没有让学生思考,我又脱口说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见——长——江——天——际——流。”大家说兴趣激发的效果

如何呢?其实这句诗的联想是来自课本的“活动”实验,实验说将带

帆小纸船把它分别沿球体和正方体的背面自下而上移动,所得到的结

果是: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我通过逆

向思维,联想到了此句,同时将刚才的实验反过来做一次,解释给大

家看,从另一首诗中再一次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特

点,使学生觉得反复而又不累赘,这又与后面用毛泽东“坐地日行八

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来证明地球的周长相得益彰。此时我发现班内还有的同学拿出手中的小地球仪来并做了一个小纸船,自己

试着做实验呢。这样既增添课堂气氛又略带些文学色彩。

三、实验说话,别瞎猜测

在《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我过去曾遇到学生瞎

猜测的情况,基于此,我在课前要求每人自备小地球仪一个,教师则

准备一个大的教学用地球仪,以便用来解答课堂问题。

新地理课程标准统摄下的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彩色插图形象直

观,上课时要求学生对照手中的地球仪进行观察,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上课时将手中的地球仪与书中的插

图一对照,老师略作提示,地球仪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比如南、北极的位置、经纬线的特点、方向的辨别、自转的方向以及在南极上

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的问题等等,就会迎刃而解,教师的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瞎猜

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这样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

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这也

是教师教学的职责所在。

四、简制教具、即兴发挥

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相对而言比较简陋,没有专用的多媒体教室。

在学习“地图的运用”一节时,地图的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

和注记都是基础。如何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知识轻松地传授给学生

不难,但得之不难失之必易,就得想法转变它,让知识得之不难失之

也不易。我就尝试自制方向标进课堂。其实办法十分简单:将两条一

样的长方形硬纸条钉成一个“十”字架,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向法,在四端分别用钢笔标明“东”“西”“南”“北”字样

(如图1所示)。插图中所举的辨向方法先由学生自己去观察,教师授新课后明确并归纳地图上的三种辨向方法即经纬线定向法、指

向标定向法和一般定向法后,出示自做的“方向标”教具,建议学生

也都亲手做一个,以备以后在遇到类似方向问题时使用。

门(图1方向标)(图2 教室平面图)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概念是抽象的文字表达,较难理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办法来诠释概念,化抽象为直观,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课前准备好教学用的皮卷尺带,课堂先要求大家准备纸笔和直尺,用以描绘本班教室平面图,明确概念的含义后,请两位同学来丈量教室的长、宽并报出数据。首先量得长为10.20米,再量得宽为7.25米。随即提问:“大家如何在纸上将本班的教室平面描绘出来呢?长度单位怎么确定?”“用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对!这就叫做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且长度单位为厘米。”并板书该图所需要的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1= 实地距离100

比例尺概念含义问题解决后,紧接着要求大家详细地标出讲台、教室门的位置,制出座位表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比例尺在地图三要素中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如何判断比例尺大小,比值是关键。比例尺是分子为1的一个特殊分数式,我结合读图给学生明确: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再根据比例尺公式分别要求写出求图上距离的公式和求实地距离的公式(即: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接着再用同样大小的纸画一张本校的校园平面图,问:“现在应该选择多大的比例尺较为合适?用画本班平面图的比例尺如何?”“不行!”最后大家商讨决定选择1:5 000的比例尺为标准较为合适。完成校园平面图后要明确标示出本班所在的教学楼位置,然后提问:“现在能否找出我们的座位?”“不能!”水到渠成请同学们记住书上的结论并朗读:“图幅一样,比例尺大小不同,显示的地理事物详细程度就不同。比例尺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较粗略。”学生当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此时,我看见早晨的阳光正好从教室的前门射进来,便顺势“就地取材”,来了一个即兴发挥,利用在序图中 “有太阳时利用影子辨别方向”的提示,要求大家在本班教室平面图上添加表示阳光的箭头符号(如图2所示),教师亦绘出一幅同样的平面图在黑板上。提问:“我们的教室与学校的大门是平行设计的,请问我们学校的大门朝什么方向?”此时,我拿出自做的方向标(如图1所示),将带“东”字的一端对准太阳光源一对比,让同学们来判断,结果很快就得出学校是朝东南方向的答案。这样巧妙地将方向和比例尺的知识综合运用,课堂效果理想。

五、引时事进课堂、激发学习热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要读,而且要多读,但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知识教活学活。

这学期在学习《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时,学习了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得出的结果是板块之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而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知识难度不大,学生也容易懂,但要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则无从谈起,因为没有鲜活的东西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将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引进课堂来,所起的效果则明显不同。比如我在给学生讲完这一节内容时,及时将2005年11月刚在巴基斯坦发生的地震新闻内容引进课堂,引导学生查找该地的位置。提问:“巴基斯坦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谁能用刚学过的板块构造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反应积极并立即开始查找,此时及时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六大板块的划分及运动示意图”和配套《地理地图册》中的序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照。被提问的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因为巴基斯坦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了地中海在将来会消失的结论。其实这就是知识的时代性、流动性的一个具体体现。此时再一次用我的一句口头禅 “学地理不会图,越学越糊涂”送给学生,强调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重要性。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要求,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学生能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运用,懂得知识的价值所在。这些只是我个人在地理教学中的一点浅薄见解,只想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目的在于希望大家真正做到“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参考文献:

《地理》(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二版

《地理地图册》(七年级上册);

《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自助游·旅游者大全》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

社2004年3月第一版

篇2:如何让地理课堂生活化

山东省泰山中学

高文(2018.0909)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观看了章丘一中肖苗老师的示范课《热力环流》,受益匪浅,感触很多。先看看肖老师的设计思路:

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填写导学案,并且利用地理实践活动时间,让学生做了相应的实验。课上通过观察实验感知热力环流,并把观察到的热力环流通过绘图方式再现出来; 了解了热力环流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整个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当熟知了热力环流原理之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并作简图,并运用简图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生知识掌握得更深刻、牢固。整节课始终贯彻贴近生活,贯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体现了小范围的“研学旅行”,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我们老师都知道,《热力环流》这节课,是地理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 一节内容。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热力环流”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的规律和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重要天气系统”奠定知识基础,也是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所要依据的重要知识,高考中结合等压线、城市风、海陆风等形式考察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限于学生的知识面,生活阅历,能让学生明白《热力环流》的原理就相当的难,更别说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为了解决难点问题,肖老师通过《研学》的方式提前让学生做了实验,先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地理现象,再回到课堂,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大大降低教学的难度。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的》理解,又运用孔明灯的实验,还有三国演义中的视频资料《火烧子午谷》,通过震撼的画面冲击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为了让学生感受地理的美,肖老师在上课时,在课堂的导入和教学内容当中使用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安排了大量的文学、历史、音乐、电视、工程规划等案例情景,在整节课中让学生始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充满向往而且更加热爱地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肖老师的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以学习小组共同探讨的形式组织教学。学习小组形式的探究学习,不但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心智得到了发展,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教学中要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了地理规律和原理,学会了分析解释地理现象,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

3、教学过程中能将学生已有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

4、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实际的地理实例,例如引用章丘明水的相关规划资料,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索求知的欲望。

5、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

际问题,精讲精练。

篇3: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

一、用地理知识解释衣食住行现象

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反过来, 利用这些实例, 又可帮助同学们理解所学地理知识。

衣着方面, 在讲述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 给同学提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袍子、戴白头巾?我们连云港人为什么要备齐棉衣和单衣, 海南人需要吗?”同学们讨论总结之后, 再让他们举一反三。

饮食方面, 同学们可从日本的位置特点了解日本为何被称为“食鱼民族”, 可以从气候知识中了解我国“南米北面”、南北方人吃辣的不同原因。

住、行方面, 除了书本上学生掌握的我国“南尖北平”“南船北马”外, 还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气候知识来解释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南亚的高脚屋等不同的民居形成原因, 因纽特人的传统交通工具为什么是狗拉雪撬等。这些联系生活的例子, 都能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二、用生活中的其他常见现象来理解地理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常见现象, 是我们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而且无意中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合时事, 掌握“生活中的地理”

把电视台、报纸的新闻时事内容, 有选择地纳入到地理教学中,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还可使学生掌握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 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又可使学生养成自觉关心国家大事、世界热点的习惯。如汶川地震, 可引导学生掌握地震带的有关知识, 舟曲泥石流可引导学生掌握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及地区等。

教学中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的学习内容,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 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 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创设和谐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李西叶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就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是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和谐氛围, 英语教师要努力的方面

1. 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1) 英语教师应有广阔的胸襟和丰富的知识。

(2) 英语教师应有开拓的精神和完善的人格。

(3) 英语教师应将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 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上来, 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当下是信息的时代, 英语堪称是信息时代的重要载体, 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 能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 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

3. 创设课堂和谐气氛

容利用幽默、笑话、谚语等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能与学生的生活引起共鸣的教材内容, 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创设和谐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使学生获取成功感。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 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增强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语教师需努力的方面

1.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

(2) 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或全班合作的方式。通过这一过程, 可以针对每个学生提出的不同疑问进行讨论, 为释疑的过程奠定基础。

(3)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集体归纳的方式达到释疑的目的。创新学习提倡的就是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不但要“知其然”, 还应“知其所以然”。

(4)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好幕后导演, 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有机统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培养这两种思维, 尤其是发散思维。

(1)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条件, 激发学生的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 选择一些发散点,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组织无拘束的开放式讨论和辩论会。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 多角度思考, 广泛理解, 并积极反思和引申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从而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积极求异, 启迪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2) 教师应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 帮助学生克服从众、胆怯的心理, 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合适的土壤。

总之, 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非常有效的英语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把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篇4:如何让地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地理,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它既与文科相似相关又和理科关系密切。但是,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有限,再加上与其他学科不能相辅相成,所以初中地理一度被认作为是最难学科目之一。这也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采取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尽量把生活情节、生活实例带进地理课堂,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初中生喜欢上学习地理。下面,笔者就平时上课时,如何把生活实际与地理课堂相结合的地理教学实践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一、创设教学情境,把生活中的对话带进地理课堂

七年级上册《地图》一节的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掌握的重难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创设一段对话。教师:“我们学校正在迎接省级示范学校的验收,学校需要一幅关于我们学校的平面图。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班,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有!”同学们立即热烈回应。“但是,同学们,你们会绘制地图吗?把我们学校在地图上呈现,需要哪些标记和符号或是其他的要求?”“不知道。”顺利引入课题《地图》的学习。这样的课堂引入,不会让同学们认为地图只是一个难以辨识、线条紊乱的图纸了,而会让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去学会读图、绘图。

二、挖掘、发现身边的素材,把身边的事物带进地理课堂

学会阅读地图,也学会绘制一般的平面图了,也能把地图上的方向分得比较清楚,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多同学都存在迷方向的情况。为了让同学们走出迷茫,可以从身边找可用的资源来指引方向。例如,一次在课堂上和学生们探讨如何辨识方位后,给大家提出了一个思考问题:以北半球为例,在野外如何确定方向?这个问题如果单纯从课本出发很难找到直接答案,即使能够找到答案,辨识的方法也比较单一。然而,学生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并且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则会发现很多实用的辨识方向的方式。在检验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时,发现很多同学都非常善于利用生活素材,并且给出了各种很好的答案。如在晴朗的白天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在晴朗的夜晚北极星是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答案的汇集不仅让学生耳目一新,也将课堂推向高潮,既有利于学生接受,同时又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地理知识就在身边,通过学习地理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三、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把生活实例拉进地理课堂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需要从地理的角度利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在学习《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时,对比四个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别,如果把南北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一些生活中的情景搬到课堂上来,想必会受欢迎。以图片的形式把各样的饮食展现出来,把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小视频介绍给学生。地形地势的差异可以让去过各个地区的同学或者是老师谈感受。同学们大都豁然开朗,不用过多的讲述也就可以清晰地得出各个区域的突出特点。

四、课下开展实践活动,把生活实践成果搬进地理课堂

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够成功地运用其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后,我们还应开展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实践活动形式新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比如,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水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之后,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到自己所生活的社区或是农村老家对家乡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如家乡水的水质、水的来源、水的利用现状、家乡是否缺水、土地资源多不多、有没有合理利用等。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可行性措施。通过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地理知识的奥妙,并且提高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5:如何让地理课堂生活化

浅析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注重培养促进人的发展,将教育和生活紧密相连,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语文走向生活。因此,本文对将生活融科语文教学、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10-0223-01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这一教改的途径。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走向生活呢?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意安排,合理引导,体现生活中存在语文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前不久有位学生在回顾时讲到,他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乾隆考小燕子的成语。她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三十个人排排站”,把“羊缝鹰围”理解成“一只老鹰围攻一只羊,把羊吓的钻进石头缝里去了”这告诉我们:不要望文生义,只看它字面上的意思。瞧瞧影视作品中居然存在着语文,学生在看影视作品时除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外还能学到语文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其实除了影视作品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总之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深厚肥沃的土壤里,使其永远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二、将生活引入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细心观察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有的课文内容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只是他们常常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如我在上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去超市选购咸鸭蛋,了解咸鸭蛋的主要产地,并观察咸鸭蛋的外形、颜色,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在上课的时候,我特地买两个咸鸭蛋。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咸鸭蛋,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然后再剥开外壳,观咸鸭蛋的内部形态、颜色,品尝咸鸭蛋的味道。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自读课文,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设想,不仅增加了知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三、抓住契机,及时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 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基础学科,语文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做一件事:学做一个大写的.“人”。“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做个人”,从学生的人格发展来说,“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应用课内外的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生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斤斤计较,经常为了一件小事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前不久我班上一位男同学因为书被别人弄在地上了,就大动干戈,纠集一帮人在操场里大干了一场。针对这种情况,在一次语文课上,我给学生读了《知音》上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位姓陈的民营企业家,妹妹因车祸不幸身亡,在追究事故责任、为妹妹讨回公道的过程中,发现两位肇事者(也在事故中身故)的家庭十分困难,不但原分不动地归还了其中一位肇事者已付的4万元经济补偿,还以德报怨,出钱资助另一位肇事者的家庭。读完后我组织学生讨论,并联系自己及周围的实际生活谈体会。大部分学生对这位企业家的宽容大度表示敬佩,都认为应该向这位大企业家学习,以前打架的同学自觉地站了起来对自己以往的行为作了反省,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教育学生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要和班上的同学和睦相处。这种以身边切实的事例来开导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语文教学“生活化”永远是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的主题之一。美国教育家华特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极其简单而又非常深刻地揭示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可以说,它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规则。我们只有基于这条“地平线”,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方能托起语文教学这轮“红太阳”,迎来语文教学的“艳阳天”。

篇6:如何让地理课堂生活化

新课改下如何让生活走进初中低年级数学课堂

作者:马志霞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1期

篇7:让地理教学走进真实生活

让地理教学走进真实生活

摘 要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对实际问题,尝试迁移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挖掘课外教学资源,进行大胆尝试,关注生活实际,在地理教学中要突出“地理是源于真实生活的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4-0019-02

中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他们有着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的地理知识,会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地理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地理课程的时空,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解和感悟。

有报道说,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时,一位年仅十岁的英国女孩与家人在泰国普吉岛游玩时,突然看到海水翻起了很多的“泡泡”,随即告诉妈妈说,将会有海啸发生。正是由于她的警告,这个海滩上无一人伤亡。小女孩也因此被媒体赞誉为“海滩天使”。“海滩天使”的这份“先见之明”,正是得益于她在学校地理课上学习到的有关海啸的知识。她说:“地理老师教给我们有关地震的知识,还告诉我们地震如何引发海啸。”十岁的小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知识避开百年不遇的灾难,而我们的`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何呢?好多大学生在地图册上找不到具体某一地方的地名,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却因为不会查看地图而找不到方向的也大有人在。面对这样的事实,作为一位地理教师,我感触很深,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何让地理课堂教学多一些“生活”的色彩,如何教给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教会他们处理和应对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这的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因此我在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尝试。

一、地理是源于真实生活的地理

1.地理知识源于真实生活

(1)观察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太阳、月亮、云、夜晚星空的变化,能学到很多地理知识。如:让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夏季时的运动轨迹和白昼时间长短的情况,并与冬季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总结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观测在晴天、多云、阴天等不同天气状况下,天空中的云量、云的形状分别有什么不同。

(2)用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果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他们就会发现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饮食上:中国的“南米北面。南甜北咸”的生活习惯是受各地气候和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服饰上:西藏牧民习惯穿可以露出一只胳膊的“不对称”的藏袍,这与当地的昼夜温差大有关系;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这样的穿着既能散热又可以抵御风沙。民居上:我国北方传统的民居特点是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这样会冬暖夏凉。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长而炎热,人们习惯睡木床或竹床。而黄土高原上的民居则由于气候干旱,所以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特征,挖掘出冬暖夏凉的窑洞居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谚语“天上积雨云,地上雨淋淋”说的是云与降水的关系;成语“沧海桑田”则揭示了地壳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学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1.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生活事例可应用于教学上,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地理学习中学生不但要学习与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更要注重生活中的各种能力养成,要使地理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平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比如,在上工业区位选择时,我引用同安厦绒造纸厂建成后东溪水质严重恶化,究其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由于造纸厂是水源污染的企业,厦绒造纸厂位于同安城区东溪上游由于大量废水排入导致东溪水质严重恶化,作为决策者,如果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我想就不会将该企业布局于此以致导致严重后果。又如我讲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时,我引用如下问题:为什么我们当地人们喜欢坐北朝南的房子?为什么冬季要注意做好保湿工作等。以上这些均为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只要学生能充分运用地理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训练学生走向生活实践的能力

篇8:让地理课堂回归生活世界

关键词:地理课堂,回归生活,教学方法

“生活即教育”, 这是伟大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 教育来源于生活,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可以说人的生命就是由生活组成的。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 我们要学以致用, 让源于生活的知识更好地服务生活。 人们生活的世界精彩纷呈, 它蕴含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情怀, 这包含万象的地理课堂可以带你领略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酸甜———初尝的青涩, 融化的甘甜

学生刚刚接触地理知识就如同咬着青涩的果子, 酸溜溜的, 带着一份好奇, 这颗果子的结果是被丢弃还是接着品尝, 全看地理课堂给予学生的是怎样的调味料。 地理课堂的传统教育模式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这种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很少关注知识点和现实生活的结合、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 最终导致学生抛弃这颗青涩的果子, 不再愿意尝试。 地理学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学科之一, 时代在不断发展, 这就需要老师———学生的引领者, 帮助和引导学生爱上地理课堂, 继续品尝这颗果子, 成熟后必定甘甜如饴。

1.地理教学回归生活的必然性。

陶行知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绝不再是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而是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综合型人才。 我们教育的学生, 不应该是只能背“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口诀的机器人, 而应该是会将其运用到平面示意图的绘制中的生命体;我们教育的学生, 不应该是只知道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的“背”多分, 而应该是会在出门旅行前自行准备所需行李的活生生的个体。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生活中需要的不是一串串字符和口诀, 而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生存的工具和方法。

地理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情怀的学科, 自然科学中地球、天气、气候这些抽象的空间概念, 学生大多难以理解, 更需要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有切身体会。 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年龄还小, 对于知识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空间思维能力不强, 单单讲解这些枯燥的知识, 学生难以接受, 不能理解, 这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 七年级学生处于学习生活的一个转折点, 他们对新的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 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 让课堂生活化,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 地理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可以说是必然的。

2.地理教学回归生活的可行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地理生活化, 突出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以学生发展为本, 跳出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 着重观念和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上册开篇《与同学们谈地理》, 以一种聊天的方式告诉大家生活与地理息息相关, 生活处处有地理。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 更可以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 教材中“活动式”内容的设计, 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地理无处不在”的特点, 感受到了地理是一门能够真正运用到生活中的学科。 这些改变说明新课改为地理课堂回归生活提供了契机。

二、苦辣———艰苦的改变, “辣手”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讲授为主, 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育随处可见, 重结果轻过程, 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杜威强调:“如果所沟通的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 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的言词, 即纯粹感觉刺激, 没有什么意义。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其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无疑是课堂,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场所。 新课程改革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 更要求抛弃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 带领学生回归世界。因此, 如果能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 将其适当加强、提升,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则课堂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学生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地理, 从而终生受用。

1.情景化教学, 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 脱离情景的知识是死的知识, 知识的学习应该在一定的生活化的, 符合学生经验的, 较为自然的情境中展开[1]。 情景化教学, 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相互融合, 相互联系, 可以将形式化、抽象化的知识形象化, 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

比如, 一位教师给了学生一段描述“穿长袍, 吃糌粑, 处帐篷, 养牦牛, 种青稞”, 学生根据描述讨论“衣食住行”及生产特点与高原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这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区域背景, 一个情境,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中, 通过分析讨论, 自己总结, 从而理解地理位置决定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决定人文环境的规律,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接触到形象的、动态的信息时, 大脑皮层更容易兴奋, 思维就更活跃而具有想象力。 所以, 在学习区域地理时, 完全可以通过大量图片、音乐和视频, 拉近学生与世界各地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化教学, 生活问题迎刃而解。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 不用心思考, 不会解决问题, 那么他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便是无用的。 问题化教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问题开启学生求知的大门。 问题来源于生活, 将生活世界真实的问题带到教学中, 可以使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极地地区时, 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极地地区的视频、图片, 让学生对极地地区的气候环境有感性了解。 在学生了解了极地地区的情况后, 教师还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如果组建一支考察队, 作为南极考察队的成员, 你应该携带哪些物品? 安排学生分组讨论。 这时候,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讨论激烈, 愿意思考和在书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样回到生活中他们知道在南极带手电筒是因为极地地区有极昼、 极夜现象;带雪车是交通工具;戴墨镜可以防止眼睛被白雪反射的阳光灼伤, 等等。 学生有了此次经验, 在今后的生活中, 不论去世界的任何地方, 都可以通过分析判断, 携带自己需要的物品。

3.活动化教学, 生活的意义得到体现。

地理活动化教学是以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为特征, 达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组织模式[2]。活动寓地理学知识于学习, 寓探究于游戏之中, 既体现地理学知识的科学性, 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因此以活动促学生发展是地理学科教学特点的需要。

镇江一位名教师在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时, 将整堂课设计成游戏。 结合生活中流行的“开心农场”游戏, 稍作改编, 出现了开心牧场、开心渔场、开心园主和开心农场四个场主, 学生被分为四个小组各分担一个场主的角色。 教学环节设计成开心竞聘、开心竞拍等游戏环节, 整节课精彩纷呈, 学生全部参与其中, 积极竞赛, 努力答题, 课堂气氛活跃却又不失规则。通过这场贴近生活的竞赛, 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了农业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让学生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又如, 学习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时, 谈到北京城的发展和保护时, 可以让学生事先查好相关的资料, 在课堂上请几位同学根据自己所查的资料分别扮演学生、政府人员、学者和城市规划师等展开一场大辩论, 在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让学生在自主生动的活动中了解北京城发展的现状。

总之, 让地理课堂回归生活世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地理课堂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趋势。 生活化的地理课堂, 充满了活力和亲切感, 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有用武之地, 让地理课堂回归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1]杨旭昌.地理课程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案例的设计策略[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7, 8.

上一篇:关于成立预防跌倒护理组的通知下一篇:产线品质人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