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信贷消费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外生冲击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影响研究

摘要:信用卡是社会经济与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上世纪重要的金融创新,具有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存取现金等功能。上世纪80年代,信用卡进入中国,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了第一张国内信用卡。虽然信用卡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2016年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4.65亿张,信用卡授信总额为9.14万亿元,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为4.06万亿元,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1.96万元。信用卡的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学者们从经济、金融、信用卡业务、持卡人特征等方面对信用卡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对信用卡开展更多维度的研究,本文选择从非经济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研究在外生冲击的作用下,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会产生什么变化。按照支付媒介分类,信用卡消费属于依托信用卡载体进行的消费,区别于现金消费和借记卡、支票等其他消费方式。信用卡消费是消费的一种,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经济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视角,也就是从非经济因素影响的角度,研究自然环境、政府政策和技术进步对信用卡消费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会如何影响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变化。1960年Rosenberg和Hovland提出ABC模型,将情感、认知因素、行为作为三个维度,把行为视为自主意识的一种衡量尺度。从那时起,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情感、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情感和认知角度分析其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1974年Mehrabian和Russell基于“刺激(Stimulus)-感知(Organism)-反应(Response)”的分析框架(“S-O-R”),研究环境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外界环境刺激消费者,引起消费者感官的变化,从而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在受到外生冲击时,持卡人只能被动接受,调整自身的行为适应冲击。本文研究的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即持卡人持有信用卡进行刷卡消费的行为,不包含持卡人使用电子支付方式使用信用卡的行为。持卡人的信用卡消费行为包括持卡人使用信用卡的偏好,在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是否会改变信用卡消费的额度,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空间消费意愿是否有所区别,是持卡人的一种消费行为。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信用卡可能发挥支付结算功能,可能发挥消费信贷功能,发挥何种功能主要取决于持卡人是否在免息期内进行还款。刷卡后,如果持卡人在免息期内还款,则主要使用信用卡支付结算功能,如果超出免息期未还款,需要向发卡机构支付透支利息,则使用的是消费信贷功能。本文研究的关注点是受到外生冲击后,持卡人会不会改变信用卡刷卡消费的额度、时间、内容等消费行为,对持卡人使用的是支付结算功能还是消费信贷功能不进行区分。本文以“S-O-R”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以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模型中的环境刺激扩展为外生冲击,以外生冲击中自然环境冲击(空气质量)、政府政策冲击(反腐败政策)、技术冲击(移动支付)三个层次的冲击为代表,研究不同类型外生冲击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三个维度的影响既相对独立,分别代表随机性、政策性和长期性三类冲击,又紧紧围绕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文用微观数据描述遭遇到外生冲击后,持卡人的信用卡消费行为,并对其中的传导机制进行探索。本文包括三大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为概述,即第一章到第二章。该部分包括导论、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以及文献综述。该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框架、方法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对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国内外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综述、评论。第二部分为正文,即第三章到第六章。第三章介绍了我国信用卡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阐述空气质量、反腐败政策、移动支付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各部分均按照“提出问题-外生冲击影响消费行为的传导机理-实证检验”的思路开展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三章首先介绍了我国信用卡消费发展的现状,接下来从持卡人个体特征、经济因素、外生冲击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引出后文需要分析的重点内容。持卡人个人特征对信用卡消费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银行给予客户授信越多,客户可透支金额越多;分期客户比不分期客户应还款余额多;受教育程度越高,消费越理性,应还款金额越少;职称越高的消费者越理性,应还款金额越少;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冲动消费;已婚人士应还款余额比未婚人士少;有子女客户比没有子女的客户消费更多;有房贷的客户比没有房贷的客户消费多。经济因素对信用卡消费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社会消费品零售与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正相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每增加1%,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增加0.2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负相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增加1%,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减少0.3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与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负相关,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每增加1%,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减少50.5%;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可支配收入对其影响不显著。第四章分析空气质量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天气影响人的情绪,人的情绪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2016年9月17日-2017年9月15日北京空气质量等级,以及同期北京某银行支行信用卡收单业务交易级数据为分析基础,首先,从整体上分析空气质量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的影响;接下来,分析节假日(法定节假日与星期几)与空气质量共同作用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然后,分析不同消费类别受空气质量影响的差异;最后,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通过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和启示如下:第一,空气质量对信用卡消费有负向影响,但是仅当期空气质量对当期信用卡消费产生影响,不存在短期内持续影响。第二,周末、元旦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三天休息日假期对于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国庆节、春节七天长假对信用卡消费没有显著影响。一周中,从周一到周日,越往后,信用卡消费越多。近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越来越关注娱乐、教育、文化、旅游等消费,消费者在七天长假时可能更多选择出游,因此对信用卡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在促进消费上,应注意节假日特点,选择更为合理的促销商品内容和时机,实现假日消费的转型升级。第三,不同消费类别受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同。人们对餐饮、美容美发、超市等的消费受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大,空气质量越差,该类消费越少。但是人们对医药、房地产、文化教育、汽车相关的消费基本不受空气质量的影响。第四,通过用全量数据替换剔除大型国际会议期间数据、空气质量指标替代空气质量等级、加入商户个体固定效应三种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均显示空气质量与信用卡消费呈显著负向关系,证明模型稳健。第五章分析反腐败政策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首先,对反腐败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接下来,阐述反腐败政策对持卡人消费行为影响的理论基础;最后,以北京某商业银行信用卡消费商户交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反腐前后(2011年-2016年)信用卡消费商户交易变动情况,层层递进,检验了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运动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反腐败政策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行业差异性等问题。通过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和启示如下:从整体而言,反腐败对实验组商户信用卡交易的影响为负。从细分经营范围的商户来看,反腐败对汽车服务、技术、文化教育、医院医药、政府机构等类型商户的交易额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对商贸类型商户产生了正向影响,对房地产类型商户产生了负向影响,由此可知反腐败对部分行业消费产生影响,但没有对全社会消费形成抑制作用。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反腐败政策对餐饮商户的影响又分为对规模较大的餐饮商户产生了负向影响,对规模不大的餐饮商户产生正向影响。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反腐败力度加大后,反腐败起到了抑制部分公款消费、奢靡消费,人们对平均消费水平较高的餐饮需求减少了,随着非公消费的增多,人们对平均消费较为合理的餐饮需求增大,刺激了规模较小餐饮需求。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反腐败政策并没有抑制消费,而是调整了消费结构,使消费结构更加健康。第六章分析移动支付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首先,介绍了移动支付的定义,在我国出现的背景以及在我国的发展阶段;其次,阐述移动支付对信用卡消费影响的理论基础;最后,使用2013年以来移动支付数据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和启示如下:移动支付每增加1个单位,商户信用卡收单交易下降0.09个单位;注册资本每增加1个单位,商户信用卡收单交易增加0.262个单位;非公有制商户信用卡收单交易大于公有制商户;商户开业时间越长,商户信用卡收单交易越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商户信用卡收单交易减少10.749个单位;时间趋势每增加1个单位,商户信用卡收单交易减少1.079个单位。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对商户信用卡收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移动支付发展越快,对信用卡消费的冲击越大;物价上涨通过对名义价格和实际收入的影响,对信用卡消费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信用卡消费呈下降趋势,其中包含了技术进步因素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上述结果与经济学基本理论相符。信用卡作为金融创新工具,目前受到移动支付巨大冲击,但不是必然走向没落。一是银行信用卡上有银行信用作为用卡安全性担保,在安全性上仍是首屈一指。二是银行信用卡是积累个人信用的重要工具,对我国发展个人征信体系有重要意义。三是移动支付的消费信贷功能远没达到可以取代银行信用卡地位的程度。四是银行信用卡可以与移动支付相结合,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在面对移动支付巨大冲击时,银行信用卡业务必须进行转型。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结尾,即第七章。首先对本文分析得到的相关结论进行总结,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四点:一是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是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人的行为受诸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基于个人的特征,另一方面受到外部影响,这种影响既有自然环境方面的,也有社会经济因素的。内外部影响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信用卡持卡人,信用卡持卡人感知后如何影响其行为,这既属于经济学问题,其中又涉及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等相关知识,但是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大多数学者都以主流西方经济学为基础,重在分析经济因素、金融因素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在分析理论上多采用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本文以刺激-感知-反应理论为基础,并且对刺激因素进行了拓展,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此外,目前几乎没有国内学者分析空气质量、反腐败、移动支付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是客观存在,但不易察觉,难于定量分析的。本文对空气质量、反腐败政策、移动支付技术对信用卡消费行为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具有现实意义。二是创新性地研究空气质量与信用卡消费的关系。本文研究一年内连续365天,每天空气质量与信用卡消费额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好的空气质量能促进信用卡消费;发现一星期中越接近周末,信用卡消费越活跃;在空气质量的共同作用下,三天长假和七天长假信用卡消费活跃度不一样,三天假期中信用卡消费更为活跃,七天假期对信用卡消费基本不产生影响;对于消费者自由支配程度越高的消费类别,受空气质量影响更明显。本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空气质量与信用卡消费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都是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三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反腐败政策对消费的影响具有创新性。学者们在研究反腐败对经济的影响时,多从宏观层面、经济因素出发开展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反腐败对GDP、消费总量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本文选择更为微观的视角,以详实的微观数据研究反腐败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正视政府政策对银行经营层面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反腐败对信用卡消费影响的相关结论,不同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角。四是很少有学者使用类似数据开展研究。本文利用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收单商户的微观数据,分析外生冲击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大多数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基本以调查问卷为主,调查问卷样本容量较为有限,覆盖人群范围较窄,难以具有普遍意义,以银行数据库微观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比调查问卷结果更为可靠。本文的不足主要有: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不同个体,会受到外界各种影响与冲击。本文在选取空气质量、反腐败政策、移动支付三个方面对持卡人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虽然试图从目前学者研究较少的视角出发,选取自然环境、政府政策、技术创新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但由于选定了具体的因素,无法涵盖众多的冲击因素。研究外生冲击通过人的感知最终影响消费行为的分析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外生冲击与持卡人行为进行了微观实证检验,但由于中间传导机制涉及的情绪、心理因素,一般需采用问卷调查获得可量化数据,但考虑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不及银行数据库数据科学、合理,因此舍弃了该种研究方法,但是银行数据库取得的数据无法对持卡人的心理和情绪进行定量的描述。总之,本文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信用卡;消费行为;外生冲击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信用卡消费、持卡人行为、外生冲击相关概念

第二节 “S-O-R”理论

第三节 对“S-O-R”理论的改进

第三章 中国信用卡消费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国信用卡消费发展现状

第二节 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章 环境冲击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空气质量的研究

第一节 空气污染对信用卡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节 空气质量影响信用卡消费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空气质量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五章 政策冲击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反腐败政策的研究

第一节 反腐败政策对信用卡消费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 反腐败政策影响信用卡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反腐败政策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技术冲击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移动支付的研究

第一节 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

第二节 移动支付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移动支付对持卡人信用卡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发展信用卡消费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上一篇:英语教学效率论文提纲下一篇:白酒产品质量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