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立法探讨论文

2022-04-19

【摘要】发展消费信贷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供给相对过剩和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扩张投资需求刺激消费作用有限,还需要依靠发展消费信贷扩张有效需求。但我国消费信贷起步较晚,各方面制度规章仍不够完善。随着消费信贷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消费信贷立法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消费信贷立法探讨论文 篇1: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研究

摘 要:消费信贷是具有偿还能力的消费者为了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支持,在未来某一时期向金融机构偿还的一种信贷行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信贷也蓬勃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消费信贷引发的风险不仅威胁银行的稳健经营,也阻碍消费信贷的发展。研究消费信贷的风险因素,找出对应之策,才能更好支持消费信贷的发展。本文首先界定了消费信贷的含义与特点,分析消费信贷的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商业银行加强消费信贷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消费信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逐渐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也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利润增加带来了新契机。相比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消费信贷发展时间不长,由于缺乏经验和足够的风险意识,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的风险控制不足,导致不良贷款率偏高,不利于自身的稳健经营。

一、消费信贷的含义和特点

消费信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信用关系达到较高的水平后,为了促进消费增长适应生产增长而出现的一种金融服务产品。目前消费信贷包括个人消费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贷款等。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相比,特点如下:

贷款的用途不同,消费信贷目的在于鼓励消费,主要解决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贷款的对象不同,消费贷款主要面向消费者;贷款的期限不同,消费信贷期限较长,一般不低于三个月,最长可达30年。

二、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到期不償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对于消费信贷业务来说,信用风险是银行必须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二)道德风险

我国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广,由于征税机制不健全而导致收入不透明,因此银行很难正确判断借款人提供的收入证明和财产证明是否完整和稳定。另外,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仍未成熟,银行不能对消费者的信用水平做详尽调查,因此存在消费者提供伪造材料,欺瞒银行骗取贷款的风险。

(三)抵押物风险

目前由于我国有关规章制度尚不健全,许多财产产权不明确,多头抵押、假证抵押屡禁不止,抵押登记制度混乱,共有财产分割不明,产权转移手续未办理,都会使抵押缺乏充分的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银行不免遭受经济损失。

(四)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关于消费信贷的立法仍不完善,一些银行工作者违规操作容易导致法律风险。面向个人的消费贷款出现纠纷,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银行无法维护自身权益。银行工作人员由于不熟悉法律规定而进行违规操作,也极易给银行带来操作风险。

(五)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缺陷

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势必也会给消费信贷的发展带来风险。一些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的规模,擅自向消费者降低贷款标准,隐瞒风险因素,这自然不利于消费信贷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消费信贷的发展将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未来银行业务布局的重点领域。发展消费信贷,根本在于建立并完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从外部环境建设和内部风险控制两方面入手。

(一)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外部支持

1. 为消费信贷提供法律保障。一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尽快修改、完善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消费信贷的条款;二是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应不同信贷领域,让消费信贷市场有法可依。可以以国情为依据,同时借鉴欧美等国家完善的消费信贷法规。尽早出台我国关于消费信贷的完整法规,为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2.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体系。首先每个银行可以建立客户的信用数据库。通过整理各个部门的客户信用资料和记录,每个银行形成自身资源库,为信用数据共享提供基础。其次,加快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建设的步伐,不仅要发展大型综合性的征信机构,同时也应建立区域性、专业性的征信机构,打造多层次的征信机构体系。

(二)完善银行内部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各银行应根据自身战略和业务,量身打造客户信用评分模型,作为审批客户贷款的标准。信用评分模型可以使用积分制,由三大部分组成:①客户的基本情况评分:主要考虑客户的年龄、学历、职业和家庭情况等。②客户的业务状况评分:在本行发审的每一笔业务都有不同的积分。③设置特殊业务奖惩分。信用评分模型中,前两个部分是审核客户资质的重要依据,最后一部分的积分则是评价客户信用等级的重要指标。

2.严格实行审贷分离制度。银行要加强内部控制,对消费信贷业务建立专门机构,进行专人专项管理。同时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谨慎做出每笔消费信贷业务的发放决策。

参考文献:

[1]宁军.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现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3:71-73.

[2]李巧莎.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4:38-43.

作者简介:肖蓉,湘潭大学商学院 。

作者:肖蓉

消费信贷立法探讨论文 篇2:

国外消费信贷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摘要】发展消费信贷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供给相对过剩和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扩张投资需求刺激消费作用有限,还需要依靠发展消费信贷扩张有效需求。但我国消费信贷起步较晚,各方面制度规章仍不够完善。随着消费信贷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信贷业务上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信贷模式和经验是发展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一条捷径。

【关键词】消费信贷 国外信用体系 借鉴

一、国外消费信贷体系

(一)国外消费信贷运营方式

国外消费信贷主要有以下形式:根据居民信用状况提供的消费信贷额度的个人信贷;没有抵押物只靠消费者信誉担保发放的无抵押个人贷款;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个人资金周转贷款;用于房屋整修的房屋整修贷款;购买耐用商品的耐用消费品贷款。另外,在信贷资金的来源上,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运用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的储蓄来发放贷款;二是通过发行债券等募集资金;三是抵押贷款证券化,以抵押贷款作为担保发行债券,回收信贷资金。

(二)个人信用评估和披露体系

国外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较早,一些国家已形成了完整的个人信用评估及披露体系,其中以美国最为完善。美国的信用评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贷款官员评测,由贷款官员对借款者的就业情况、居住稳定性、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考量,作出信用评级。另一种是通过信用评分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客户进行自动评级。而美国的信息披露主要是依靠贷款官员在贷款申请期通过对借款人进行直接调查取得信息。另外全美有2000多家地方和地区信用局,信用局里有曾经借款的大部分人的信用档案,贷款官员可以通过信用局取得贷款者的信用资料。

(三)消费信贷法律体系

法律一直是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历来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手段。英国早在十九世纪就有了规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立法,到了二十世纪又出现了控制零售商消费信贷业务的法规。在美国有一系列关于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如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通过的《消费者信贷保护法》和《1974年统一消费信贷法典》以及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资信局中的个人信用记录,授权个人审核档案的准确性的《公平信用报告》。

二、国外消费信贷对我国的借鉴

(一)建立多层次的消费信贷体系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业放贷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并且种类单一。要完善我国消费信贷体系,首先应在保障质量的情况下放开市场准入,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如允许资金雄厚、信誉度高的金融公司参与。在美国,消费信贷的提供者除了有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之外,还有政府特许机构、零售商等。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也可以成立附属于企业销售的金融公司。如汽车生产厂商成立为客户购买汽车提供贷款的汽车信贷公司,大型家电制造商成立提供家电购买贷款的电器信贷公司。另外,还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引导商业银行合理安排消费信贷业授权,扩大服务范围。对现有金融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突破原有旧体制的束缚,针对不同客户开发特色服务等。最后,可以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推出不变利率住房信贷、标注固定利率质押贷款等西方流行个人贷款产品,以及逐步开辟抵押贷款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工具。

(二)加快建设个人信用评级体系

借款人诚信是消费信贷得以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我国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制度才刚开始起步,信用观念还未得到普及,利用虚假资料骗贷、逃贷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首先应当从完善信用档案开始着手。在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时应当进行综合考量,不仅对个人的资产状况、还款能力进行考察,还应当将个人信用和个人纳税记录、保险记录挂钩,如果发现借款人有偷税漏税或者保险不良记录的应当降低其信用等级。其次,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调查及风险评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贷款用途、数额、贷款人的偿还能力、个人品质等。从国外的经验看,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商业化可以有效解决信用档案缺失的问题。我国政府应当积极扶持个人资信评估机构,鼓励发展信贷咨询机构、个人资产评估机构、消费信用担保机构。当专业信用机构建立后,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才能够方便地取得借款者的资料,对借款者进行相对客观的判断,进而降低信贷风险。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对于我国消费信贷法律法规的构建,首先需要制定一部统一、规范的个人消费信贷基本法对消费信贷的原则、主体、对象等作出规定。目前我国多是由中央银行、银监会制定的一些规范,层次较低。制定消费信贷基本法律能够提高立法层次并且对消费信贷的行为人有较强的约束力。其次是建立个人信用征信法律,以法律来规范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和采集方式,保证采集过程的合法性和信息的真实性。在征信过程中有可能会和个人隐私权发生冲突,而采集方式也有可能侵犯被征信人的权利,因此需要明确的法律条款来规定征信人行为。

参考文献

[1]谢以清.美国的消费信贷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上海金融,2004(02):45-46.

[2]刘强.国外消费信贷扫描[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10(10)38-41.

[3]张丽娟,陈标金,赵汴.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制度比较及借鉴[J].企业经济2005(05):176-177.

[4]董建文.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2001.

作者简介:季文琳(1991-),女,四川乐山人,就读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唐荣波)

作者:季文琳

消费信贷立法探讨论文 篇3:

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现状研究

摘要: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许多金融机构开始进军高校校园市场,开展校园贷业务。为了研究當前大学生使用校园贷产品以及校园贷“衍生品”骗局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文从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意义与方法入手。通过对文献综述提出问题,进一步展开研究,对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并从政府、金融机构、高校、大学生四个角度提出了加强校园贷安全性与合理性的具体改进对策。我们希望促进大学生校园贷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带动金融服务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大学生 校园贷 校园贷衍生品 天津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规定高校建立高校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机制以及建立高校不良网络借贷处理机制。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校园贷发展的转折点始于2017年,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的公告。但旧模式的校园贷暂时销声匿迹后衍生品仍然层出不穷。2018年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部分校园出现回租贷、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乱象》文章。2018年10月19日,人民网又报道了《天津数百名大学生落入变相培训贷连环坑》的文章,非法校园贷的现象引人深思。

(二)研究意义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正是青年一代,要保护好青年大学生不受非法校园贷侵害。高校是为国家培育人才的地方,国家致力于维护大学生的各项权益。

二、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一)文献综述

在理论方面,一些学者从校园贷发展现状以及校园贷与大学生消费角度做出研究:

李云(2017)指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像校园靠近的趋势越演越烈,不少学生因缺乏正确认识,身陷非法校园网贷的困境,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行为。目前,我国还没有 P2P 运营相关的立法,相关管理条例有待完善。一旦涉及非法的校园网贷,自然也没有明确的处理机构和规范的处理流程。

贾佳秀在《中国市场》(2016)提出京东白条征信系统不健全,迄今为止,京东等以个人信用支付产品开展授信业务的电商平台尚未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不能通过征信系统全面评判客户的信用状况。作为校园金融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我国大学生征信体系的建设刚刚开启,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环境仍然处于落后层级。

王瑜,范伟源(2016)指出当在消费信贷日益流行的情景下,各类金融机构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信贷市场开发,各种针对大学生的信贷服务抢食大学生消费信贷市场。大学生消费信贷在提高大学生生活品质,支持大学生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过于“便捷”的服务也暗藏隐患。

张尧(2017)指出就校园网贷而言,只有监管措施基于正确的行业定性才能有利于行业自身发展,而且对实现校园普惠金融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一旦监管措施基于错误甚至违法的定性,其监管后果只能让行业进入一个更加可怕的恶性循环,不仅不利于行业发展,同时也会使学生群体再次成为牺牲品。

在数据方面,一些学者运用模型分析影响高校信贷的因素:

张晓伟(2006)运用Lisrel结构方程软件,得出消费信贷需求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信贷者的态度,消费信贷属性和环境对消费信贷需求均有显著性的影响。消费信贷属性和环境的影响效果比较强,其中消费信贷属性的影响最大,环境的影响次之。态度的影响效果较消费信贷属性和环境稍微弱一点,但是影响系数也不小。

陈倩(2017)指出通过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运用 SPSS软件分析了七个因素对大学生是否选择校园贷及其影响的显著性和影响系数。发现个人消费欲望和风险管控意识对大学生是否选择校园贷影响显著,个人征信意识和个人金融知识也是影响大学生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个人消费欲望对大学生是否选择校园贷的影响最为显著,是所有分析的因素中影响比例最大的。

学生对校园贷产品使用性存在很大需求,周围环境对其选择校园贷信贷产品有着很大影响。

(二)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群体。根据我们针对天津6所不同层次高校1100余份调研报告显示,有70.5%的大学生,都有较强的超前消费欲望,这样会导致不少大学生“入不敷出”。同时,一些公司利用大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在宣传低利率的背后,实际上是高利贷的陷阱。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一个暂时的资金短缺却因此变成无底洞。随着时间推移,不少校园贷更衍生出了新模式。而作为肩负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我们针对现实提出问题:第一,影响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因素有哪些;第二,关于校园贷衍生品的新模式存在讨论及相关隐患分析;第三,立足于针对天津高校的调研结果提出新看法,为解决校园贷发展与衍生问题提供新思路。

三、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为了说明“每月平均的资金短缺额、对月生活费的满意程度、超前消费欲望、有计划的合理消费、学校对于校园贷方面的宣传教育的频率、对校园贷的态度、对培训贷等校园贷衍生品的看法、对校园贷产品的功能费用、还款情况、风险等情况的了解、若逾期还贷对您的影响”和使用过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及关系的紧密度与方向,本文采用SPSS 23.0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超前消费欲望、对校园贷的态度、对培训贷等校园贷衍生品的看法和额对校园贷产品的功能、费用、还款情况、风险等了解情况与使用过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之间存在负相关。即对校园贷的态度越是否定,对培训贷等校园贷衍生品的看法越是肯定,对校园贷产品的功能、费用、还款情况、风险等情况越不了解越是会使用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每月平均的资金短缺额、对月生活费的满意程度、有计划的合理消费、若逾期还贷对您的影响与使用过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之间存在正相关。学校对于校园贷方面的宣传教育的频率对使用过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相关不显著。

为了说明“每月平均的资金短缺额、对月生活费的满意程度、超前消费欲望、有计划的合理消费、学校对于校园贷方面的宣传教育的频率、对校园贷的态度、对培训贷等校园贷衍生品的看法、对校园贷产品的功能费用、还款情况、风险等的了解情况、若逾期还贷对您的影响”和是否经历过培训贷等校园贷骗局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及关系的紧密度与方向,结果如下表所示:

超前消费欲望、有计划的合理消费、学校对于校园贷方面的宣传教育的频率、对校园贷的态度、对培训贷等校园贷衍生品的看法、对校园贷产品的功能费用,还款情况,风险等了解情况与是否经历过培训贷等校园贷骗局均存在负相关;每月平均的资金短缺额与是否经历过培训贷等校园贷骗局存在正相关。对月生活费的满意程度和若逾期还贷对您的影响对是否经历过培训贷等校园贷骗局相关不显著。

(二)回归分析

1.各影响因素对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的回归分析。

每月平均的资金短缺额、超前消费欲望、对校园贷的态度对使用过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P<0.05),资金短缺额、超前消费欲望对使用过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存在正向影响,即资金短缺额越高,超前消费欲望越强烈就越倾向于使用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而校园贷的态度对使用过校园贷产品包含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存在负向影响,及对校园贷的态度越正面越倾向于使用校园贷。

调整后决定系数(调整后R平方)为0.704,说明自变量可以有效解释度因变量70.4%的变异量,因此认为模型选取的自变量的解释度较高。将自变量带入到回归方程之后得到的检测结果:F值=2344.926,Sig.值是0.000<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2.各影响因素对经历过培训贷等校园贷骗局的回归分析。

每月平均的资金短缺额,有计划的合理消费,对培训贷等校园贷衍生品的看法,对校园贷产品的功能、费用、还款情况、风险等的了解情况对是否经历过培训贷等校园贷骗局存在显著性影响,每月平均的资金短缺额对是否经历过培训贷等校园贷骗局存在正向影响;有计划的合理消费,对培训贷等校园贷衍生品的看法,对校园贷产品的功能、费用、还款情况、风险等的了解情况对是否经历过培训贷等校园贷骗局存在反面影响。

调整后决定系数(调整后R平方)为0.052,说明自变量可以有效解释度因变量5.2%的变异量,因此认为模型选取的自变量的解释度较高。将自变量带入到回归方程之后得到的检测结果:F值=11.611,Sig.值是0.000<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四、相关对策建议

针对这次调查研究的问卷情况和反馈,我们提出针对政府、金融机构、高校和学生的四方面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健全高校消费信贷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校园贷。在实际调研中,有部分同学使用校园贷,这恰好说明他们是有这方面的需求,而且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助到他们。国家要对高校的合法校园贷做好健全工作,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当然,对于非法校园贷要坚决打击,并且要加大对高校校园贷监管力度,不能让非法校园贷有机可乘。

(二)规范金融机构体制

针对高校大学生,简化办理手续,降低消费信贷门槛。金融机构可以设计出适合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贷款模式,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灵活还款方式,毕竟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金融机构可以和其他机构合作,推出有益于大学生的信贷产品,而不是限于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建立起客户服务中心,使售后服务具体化、满意化和多样化。金融机构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三)加强高校教育宣传

增加辨别度,防范“花样校园贷”。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无论是使用还是不使用校园贷的同学,都有经历过培训贷骗局,尽管学校在严厉打击非法校园贷,可是这一“毒瘤”仍变着法地残害着大学生。学校应该加强审查,多提供给学生勤工俭学的机会,增加有利于学生的兼职工作。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都有超前消费需求,而且每月生活费不够花。这也正是他们去借校园贷的一大原因。

(四)提高学生防范意识

学生要充分了解消费知识,增强辨别非法校园贷,加强防范意识。很多使用校园贷的大学生对于消费安全知识了解不够充分,更不用说进行非法校园贷的学生。不少了解校园贷的,正是被“培训贷”骗过的。大学生除了每天在校园正常生活外,还要接触社会,这不仅要求他们有良好的消费安全知识,而且还要能够辨别诸多花样校园贷骗局,而不是被“花明天的钱”观念冲昏了头脑。

参考文献:

[1]李云.從学校视角探讨校园网贷的现状和对策[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8):75-78.

[2]吴浩,胡玥.高校“校园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徐州地区高校为例[J].知识经济,2017(11):179-180.

[3]邓秀焕.2015.大学生信贷消费市场前景分析[J].现代商业,17:282-284.

[4]贾佳秀.2016.大学生分期平台的风险防控困境及出路探析——以“京东校园白条”为视角[J].中国市场,50:92-94.

[5]蒋勇,张秀群.2009.论信贷消思潮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3:56-59.

[6]刘文娟.2013.当代“90 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社会学研究[D].山西大学.

[7]王瑜,范伟源.2016.大学生消费信贷现状分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59-62.

[8]张尧.2017.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完善——以加强校园网贷法律监管为视角.海南大学.

[9]张晓伟.2006.信用卡消费信贷需求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10]陈倩.基于Logistic 模型的大学生校园贷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7(4):80-82.

作者均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

作者:谭红华 李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