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存在的问题

2022-11-14

第一篇:放管服改革存在的问题

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

根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内容,我中心在“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以及“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健全大厅运行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服务工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根据省、市有关要求,中心提请XXX政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如XXX文件,印发了《XXX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考评办法》,完善了大厅的运行机制。

规范窗口进驻

根据政府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权力清单》等文件,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根据大厅实际情况,将涉及的XXX个部门的XXX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中心窗口办理。同时,将进驻事项的相关信息通过办事指南、政务服务网、触摸屏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内容包括:审批主体、实施依据、申报材料、审批程序、承诺时限等,方便企业、群众了解查询。

完善审批系统建设

XX年,全省就搭建了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为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按照《XXX》文件要求要求,对网上审批系统 进行了升级改造。我区在XXX时间举办了新老系统的切换培训班,并于XXX时间正式上线运行。目前,网上审批系统共录入事项XXX项。截止到今天,新系统共受理各类申请事项XXX件,其中办结事项XXX件。

创新服务方式

中心大力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对全区重点项目所需办理的相关审批手续,开设绿色通道,实行联审联批。为方便群众,中心在大厅入口处设立了咨询台,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同时接受服务群众的现场投诉。

建立健全大厅监管体系

一是现场监管,中心实行领导带班巡岗制度,即每天由一名分管领导带队,带领机关科室负责人进行巡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事中监管,为了加强对审批事项办理过程的监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对网上审批系统中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三是事后监管,中心每月对本月办结的事项随机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办件审批情况,同时,通过投诉电话、举报箱、微信留言等形式,加强对窗口人员和办件的监督管理。

二、简化优化审批流程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中心管委会在征求相关部门 及法制办意见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县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办事流程的实施方案》,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全流程涉及的中介服务、专家评审、部门审批等环节进行了优化整合。

三、梳理公共服务事项

根据《XXX文件》要求,中心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进行业务培训、发送告知函等方式,初步梳理出县本级公共服务事项XXX项,下一步将会同编办、法制办对事项进行审核。

四、加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

XX年,根据《XXX》文件要求,为规范全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县政府从明确便民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和职责工作职责、管理运行方式、工作运行机制、人员管理、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监督考核等方面,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XX年,在市政府在XXX县召开了全市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后,县政府立即召开常务会对工作进行部署。会后、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立即进行摸底调研,利用3天的时间将全县各乡镇走完,并在学习XXX两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相关人员赴XXX进行学习。在对前期的调研与学习的总结以后,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了部署,一是制定了《XXX的实施方案》;二是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下放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县直各部门围绕各自职责,对下放 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在XXX和XXX的基础上本着能放就放的原则,下放了XXX项事项。现各乡镇已基本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通过此项改革,极大方便了基层群众办事,改善了干群关系。

第二篇:关于”放管服“改革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xx市xx关于 “放管服”改革

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市编办: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蒙政发﹝2018﹞31号)、《关于做好“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回头看”督查工作的通知》有关文件要求,我会对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领导,压实责任。

为抓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我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确保工作有序、高效、顺利推进。我会成立了“放管服”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党组书记、理事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放管服”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责任科室及联络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部门一起抓的良好局面。

(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以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为原则,跑多次是例外”为目标,认真梳理《办事指南》、完善系统数据,缩短办事程序和办事流程,做到零超时或提前办结。

(三)政务信息公开化。

1

将《xx市xx2017年xx按比例就业年审》、《关于做好2018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继续保扩面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残疾工作的重大工作信息,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及时进行公示,让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市xx政务信息。

二、当前落实的情况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深刻认识推行“放管服”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会xx工作交流群,广泛宣传“放管服”理念,公开承诺“马上就办”,充分展示机关干部的崭新风貌,树立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理顺关系,分清职责。

根据服务事项内容的细化目标和具体要求,我会梳理出了具体的责任内容和办事流程,明确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把“放管服”工作与党风廉政工作有机结合,加大作风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促进“放管服”工作取得实效。

(三)整合部门,优化职能。

加大业务下发指导力度,明确责任科室和注意事项,开通有关咨询服务电话,做好指导工作和对服务对象的服务工作。

(四)推进“一窗式”改革。

优化公共服务事项办理程序,建立健全“一窗式”受理、“一网式”办理服务模式,形成一体化对外服务模式,全程可2

追溯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三、存在问题

由于xx证办理、xx托养、xx事业登记、xx康复均是中xx开发的软件,无法与“互联网+政务服务”连接,无法正常使用系统开展政务服务工作。市xx因xx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不方便,经请示政务局同意,未入驻政务服务中心,而是将政务服务窗口设置在市xx1楼,方便xx办事。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会政务服务工作实际,接下来我会继续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干部职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大家对改革和法制的认知度,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二)加强下放事权的监督检查。

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开通监督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投诉、不定期深入一线调研检查等方式,加大对我会有关业务科室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放管服”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快建立完善网上审批。

对公共事项的受理、承办、批准、办结和告知等环节实行网上审批,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审批行为。

(四)加大规范政务运行力度。

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在政务公开栏上公布办事流程,公布审批和服务事项办理承 3

诺,明确办事责任主体、条件、标准范围、办理时限、监督渠道等内容,坚持“该公开就公开,能公开就公开”,打造“阳光财政”。

4 xx市xx联合会

2018年7月19日

第三篇:关于“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自查情况的报告1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组织相关股室对“放管服”改革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6年“放管服”工作成效

(一)紧跟政策、加强衔接,落实“放”

审批、投资方面: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项,清理公共服务事项6项,承接市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6项,根据相关文件内容,进一步加强与市级部门的衔接,做到了下放事项下放到位、落实到位、有效承接;

清理中介服务事项1项(节能报告篇章、书、表的审查),明确了中介服务机构资质、内容、时限、文件依据等内容,并通过办事指南等渠道向社会公示;

积极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情况,推进“三个集装箱”并联审批工作方式,完善并联审批机制,依托“四川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有效的简化了项目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缩短40%;

按照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和核准新规,取消企业固定投资项目备案审批1项,对外加强新规新政宣传和指导,对内加强对相关文件的理解和把握,实现了企业投资备案工作线上线下良好过渡。

物价方面:全面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落实收费情况报告制度和进一步强化收费公示。2016年严格执行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3至5月组织对全区凡是有收费的单位将2015年本系统具体实施收费情况和变动情况,向我们报告,我们对重点单位进行了抽查,全区对各项收费政策执行较好。均做到了收费有公示,严格按文件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

全面执行放开部分政府定价项目。按照四川省新的定价目录的规定,放开了非居民用水等五大项价格管理,政府对这些价格不再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由企业自主定价,根据相关规定,我区共废止了涉及相关收费文件12个:

1、水:非居民和特种用水价格不再执行政府定价,由经营企业自主定价。

2、天然气:非居民用气价格不再执行政府定价,由经营企业自主定价。

3、水电气安装及延伸服务收费:不再执行政府定价,由经营企业自主定价。

4、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安装费:不再执行政府定价,由经营企业自主定价。

5、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费和停车收费:除前期物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仍实行政府指导价外,其他物业收费不再执行政府指导价,由经营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委员会协商定价。

6、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收费:不再执行政府定价,由培训机构自主定价。

7、移交部分政府定价项目

将原价格主管部门管理的道路班车客运价格,汽车客运站服务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含地铁等轨道交通)票价,城市客运出租车运价和燃油(气)附加费共五项定价权移交给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二)厘清责权、依托平台,加强“管”

依据相关规定,对我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全面实行了目录清单管理,并在区政府网站重要信息栏进行了公示;

汇同财政、经信、民政部门对我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收取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行政审批前置、涉及市场监管和准入以及基他具有强制垄断性的涉企经营服务项目性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进行重点检查,经查我区涉企收费政策执行较好;

加强12358价格监管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我区12358价格监管平台共受理价格举报、投诉、信访、咨询共计31件。其中,价格咨询3件,占8.33%;

价格举报3件,占8.33%;

价格投诉24件,占83.34%。价格举报办结率为100%。12358价格监管平台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价格监督,保障价格改革顺利实施,推进价格监管切实履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深入扎实开展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前期工作,梳理本部门负责的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事项,研究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公示,牵头召集各部门进行操作培训共3次,平台正式运行时间比要求时间提前2个月,截至目前,通过平台在线办理项目共108个,其中:审批类项目55个、备案类项目53个、核准类项目0个,在线办理数量占实际办理数量的80%。

(三)加强规范、优化流程,完善“服”

作为区级部门,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部门,在“放管服”工作中,优化服务尤为重要。在办理投资审批、备案、核准事项中,以人为本,从服务对象出发,坚持运用“三个再加强”,有效优化服务,解决了基层项目业主项目投资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是宣传指导再加强。自企业投资备案新规出台后,针对项目业主难以适应网上申报的问题,制作了政策法规讲解看板、新规宣传单、网上申报操作流程等载体,让业主一看就懂政策、一看就会操作。同时实行现场指导、现场答疑,快速而有效的完成了线上线下过渡;

二是业务水平再加强。“放管服”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为了让工作人员更高、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放管服”这一顶层设计,组织了多次专题学习,不仅学本部门的政策法规,还要学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新政新规,力求“放管服”工作心中有格局、操作有方法,创新意识、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工作方法再加强。结合“项目建设年”,创新提出“投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制度”,在过去发改部门对项目业主“1+n”模式的基础上,强调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变为“1+1+n”的投资项目预审模式:即由行业主管部门对投资项目进行汇总、预审,于月初以表格的形式报发改部门,统一进行办理。自年初实行以来,效果良好,项目业主普遍反映在立项阶段引入了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审批时间缩短了,办事方便了,思路清晰了,项目推进过程中各部门职责也更加直观、立体。关于“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自查情况的报告2

根据《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自查工作的紧急通知》(黄政办传〔2017〕45号)要求,我区迅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策落实情况

(一)简政放权措施落实情况。1.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相关文件精神,对应取消行政审批10项。根据法律法规修订,自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项。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两批决定取消的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对应取消63项行政审批事项。2.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省、市政府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8项。3.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承接落实国务院前两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区级政府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28项,加快配套改革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4.简化投资审批流程。将发改、规划、环保等11个部门审批职能全部纳入审批监管平台,实行建设项目“一个编码”全程监管。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实行备案制的投资项目不再设置任何前置条件,并对涉及我区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进行汇总清理。5.取消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项目,从未自行设置任何水平评价类及准入类职业资格,2016年我区共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752人。

(二)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情况。1.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执行前置审批事项37项;

企业变更、注销登记前置审批事项30项。按照加强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相关要求,扎实推进“双告知”工作,2016年共办理“先照后证”市场主体营业执照742户。2.实施“多证合一”,推进“证照分离”。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涵盖了所有市场主体。截止2017年3月28日,共办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762户,发放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执照887张。3.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商标注册便利化。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全年为申请人共办理冠市、冠省及无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113件,通过网上提交材料办理企业注册登记15件。4.清理调整各种行业准入证、生产和服务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分行业、分业态释放住所资源,允许市场主体“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支持大众创业创新。5.放宽市场准入、简化退出程序等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在登记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一审一核”等工作制度,截至2016年,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6836户,较2015年增长23%。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制定《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暂行办法》。

(三)权责清单制度落实情况。1.编制并公布权力和责任清单。区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工作经过“三上三下”清理步骤,最后认定全区42家单位行政权力事项基数4489项,其中保留行政权力事项1758项。乡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工作经“乡镇自清自查、集中初审、调整完善、审议公开”等实施步骤,共梳理行政权力事项210项,最后确认保留115项。区乡两级政府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有序开展。2.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家职业资格实行目录清单管理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公布并两次调整徽州区涉企收费清单,清单项目总数减少到89项,其中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7项,政府性基金9项,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35项,政府性保证金8项。公布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性服务收费目录,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各种收费种类、性质、标准、范围和数额和收费“收缴分离”制度。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规范工作,取消、免征、停征项目43项,年减少涉企收费1200余万元。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情况。1.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全区17个部门共梳理抽查事项188项,区林业局等5个部门已制定检查事项实施细则,市场监管局等2个部门已编制“一单两库”,开展了97次双随机抽查。2.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向乡镇延伸,设立“西溪南镇综合执法分局、潜口镇综合执法分局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呈坎执法中队”3个执法机构,预计到2017年底,将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3.建设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完善惩罚性赔偿、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等改革措施。印发《关于印发徽州区2016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完成《徽州区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社会公共信用信息以及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双公示”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已完成。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强化企业信用监管,实现市场监管由巡查制向抽查制的转变。2016年,全区141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79户个体工商户被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依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11户,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的“僵尸”企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65户。

(五)改进优化政府服务情况。1.开展减证便民,砍掉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落实情况。将老龄证办理下放到各乡镇,缩减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社会团体登记办理时间。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14类身份证、户口薄、护照能够证明的事项不再开具证明,落实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2.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加强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调整的合法性审查,调整权力事项200项,确认公安分局等11家单位增加39项权力事项。3.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等重要举措落实。按照省政府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政务中心vis识别系统。加快推进网上办事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权力运行平台搭建。按照市统一部署的时间节点,权力运行平台投入试运行。注册“徽州政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将服务内容、查询事项在平台上展示。4.对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是否推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规范办理依据、程序、时限和自由裁量权等情况。40个部门权力事项(其中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1149项、行政强制裁量权基准77项,法制办审查并提出54条修改意见)和7个乡镇权力事项逐项制定监管细则,做到应编尽编。

二、存在问题

我区“放管服”改革政策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各项政策措施执行情况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是权责清单内容不够精简。现行权责清单的追责情形和廉政风险点情况表等内容与监管细则相关内容存在部分重叠。二是部分权力运行监管细则操作性不强。有些权力事项没有行使过,对应的监管细则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审批平台“兼容”性不强。正在推进的市级政府权力清单平台建设与各部门的审批系统存在“不兼容、不衔接”问题,无法真正实现政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四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较缓。如信用信息的归集、公示和使用水平不高;

信用服务市场发展相对缓慢;

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机制尚不健全等。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以“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工作为契机,加大自查工作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具体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修订、废止和部门职能变化情况以及国务院、省政府行政权力事项调整,对上级政府后续批次取消和下放管理权限的事项,做好落实和承接。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各项改革的过程督查,适时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绩效评估。

二是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推进“五证合一”,完成社会保险和统计登记证整合,并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纳入改革。大幅简化市场主体注销程序,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继续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探索实施各类经营许可证负面清单管理。

三是进一步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加强政府部门行使行政权力的监督检查,适时修订完善权责清单及监管细则。建立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做好与清单运行的相关衔接融合工作,加快推进权力事项网上运行,接受社会监督。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完善部门“三定”方案。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涉企项目收费监管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四是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执法部门间数据交换、“双随机”摇号、联合惩戒等应用功能,推动事中事后监管向纵深开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抓好年目标工作,确保年底前初步建立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强化公共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全面开展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工作,进一步推动企业信用信息跨部门共享交换。加强对守信主体的联合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五是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对出具证明情况进行再梳理,对公安机关开具证明情况进行网上公示,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加强改革调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逐步实现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许可项目一个窗口受理、一次办结。加快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抓好物理集中,实现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加快新的“网上政务超市”建设,实现网上集中和“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提高网上办事水平。

第四篇:放管服”改革如何到位

“放管服”改革如何到位(大家谈·提高制度供给水平①)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8日 05 版)

制度供给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准。

总书记强调,“多从基层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上找突破口,多推有地方特点的改革”。各地只有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才能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大家谈”,聚焦各地在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成效。本期关注的是,“放管服”改革红利,不能出现中梗阻,也不能被稀释。下一期,我们将探讨,服务大中小企业,不能厚此薄彼。

——编 者

做好加减利民生

古 迪

“放管服”这道改革试题答得不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按兵不动”,用老办法、走老路子,坚决“照章办事”,只要不出问题就“稳坐钓鱼台”;二是“明放实收”,玩花样、搞把戏,只做表面文章,不见群众得利;三是“推诿扯皮”,像踢皮球一样把事情推走,不顾实际,让办事群众不知所措。凡此种种,皆有懒政庸政怠政之嫌。不找准“放管服”的落脚点,不把脉基层问题的症结,我们就无法把“放管服”改革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要做好“放管服”,就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深创新管理的认识,加快优化服务的速度;就要减去消极怠工,减去得过且过,减去敷衍塞责。把群众和企业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受不受益作为最根本的检验标准。把少跑一趟、少等一天、少签一次作为每一项改革的具体目标。如此,才能解好这道改革试题。

“章外有章”当清理

林 雍

目前,全国许多地方在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成立行政审批局,把几十枚公章合并成一枚公章,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大厅办成事”。此举旨在攻克“公章围城、审批旅行”的痼疾,不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还使得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获得不少点赞。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比如,职能部门之间互不相认、章外有章。有人将一车木材从江西运到浙江,随身携带的《木材运输证》,按规定只需盖起运地行政审批局的章即可。但由于担心外省不认,又跑去加盖了林业部门的公章,出现“一证两章”的奇怪现象。审批人员坦承,章外有章只是过渡时期的无奈之举、权宜之计。再如,一些单位“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部门区域之间协调困难,等等。要消除改革中的痛点难点,还要在更大范围内完善制度设计。只有做到统一规范管理,才能降低更多行政和社会成本,更好回应群众期盼。

阵痛过后是生机

李荣灿

“放管服”改革,让一些地方和部门感到阵痛,从而导致该放没放、放不对路、放不配套等现象。

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有人认为,“放管服”就是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放权于市场和社会,让利于群众和企业。由于认识上未及时调整,也就对“放管服”的推进造成了阻碍。此外,“放管服”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还涉及权责关系的重塑、管理模式的再造、工作方式的转型,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见,思想意识落后,对探索反复的顾虑,是起步慢、落实难的重要原因。

没有蜕变,就没有新生。改革不能因为有阵痛而不前。只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变方法、变观念、变机制、变状态,做到该放的放,该管的管,该服务的服务到位,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那么“放管服”的阵痛过后,就是充满希望的生机。

第五篇:“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

2020年“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 全区2020年“放管服”改革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区委X届X次全会对“放管服”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高点定位、务实创新,持续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姜堰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提供有力保障。

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动态丰富马上办、容缺办、不打烊、承诺制、一件事清单事项,强化客户思维、用户体验,深入挖掘和化解实践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巩固提升改革成效,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好的办事体验。

2.全面推进“一件事”改革。以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持续围绕关注度高、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开展“一件事”改革。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分类公布“一件事”清单。在政务大厅分批设立“一件事”主题窗口,强化办事指南颗粒化梳理,加快推进“一件事”移动端应用开发。以“要素齐全、形式直接、结构完整、易看易懂”为原则,编制办事指南,并通过多种途径向企业群众公布,实现全方位指引。

3.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进入特定行业或领域开展经营。改革审批方式,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推进改革。加强与“一件事”改革接轨,在涉企审批领域广泛推行并联审批、证照联办,切实打通企业办事环节,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4.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全链通”平台应用,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提高便捷程度,试行“长三角”地区营业执照通办。深入打造“泰融易”服务品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覆盖全区银行网点,从办理营业执照到上线产融平台实现一日办结。推行除股权变更外的所有变更登记全程电子化,变更审批登记由3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企业简易公告时间由45天压至20天,80%以上企业注销实现即时办结,公告结束后无异议企业即时完成注销审批。

5.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项目审批专区建设,完善各阶段综合窗口审批和链条式闭环审批,综合推进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多测合一,提升虚拟审批改革成效。持续推进工程建设与市政管线并联审批、施工许可一窗速办。加大园区项目审批服务力度,扎实开展能评、环评、稳评和地灾评估和水土保持在内的区域评估工作,减轻企业负担。完善水电气相关业务入驻窗口,实现水电气申请与施工许可证一表申请、一次办理,进一步精简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固化联合验收工作流程,提高项目竣工验收效率。分类整理资质审批的依据、标准、审核要点等,推进资质审批“零自由裁量权”。强化实体“中介超市”和线上“多评合一”系统建设,探索实施“中介联合体”,实行一份报告多家共享,促进中介服务优质化。建立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库,为每个项目建立审批档案,归集证照批文,实现材料“一次收取、反复应用”。

6.优化不动产登记。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大力推广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应用,优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在线查询。加强不动产登记中心管理,推动登记、交易、缴税一体化平台建设。推进不动产登记机构与公安、税务、住建、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推动“不动产+银行”模式,群众可选择就近到银行办理相关登记业务。

二、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 7.推进智慧政务建设。进行大厅智能化改造,建设综合自建系统,形成融合办件分析、窗口服务“好差评”、人员考勤、请休假及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等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改革。拓展政务大厅自助办理区域,增设自助办理终端,提供24小时自助办理服务。加强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强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丰富“不见面审批”场景。

8.加快政务平台整合。及时跟进省市政务平台整合,以XX政务服务网姜堰旗舰店为载体,按照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服务事项、统一投诉建议、统一好差评、统一搜索服务等“七个统一”的要求,将分散、独立的条块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整合为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平台”。

9.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加快政务“一张网”与部门业务管理系统对接,切实提升网办能力。按照省市系统建设要求,做好线上线下预约叫号、推进实现日程预约、排队提醒、办理叫号、进度反馈、结果评价等办事全流程闭环,实时对接、实时共享办件全过程信息,支撑窗口受办分离,线上“一网通办”。加强镇、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依申请的行政权力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行。聚焦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加强电子证照应用,推行线下“最多跑一次”,加大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力度。以“XX政务服务”移动端为载体,整合各部门移动端服务资源,开发不见面审批(服务)应用程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移动办”“指尖办”。

10.动态完善办事指南。按照“四级四同”要求,强化政务服务事项及实施清单标准化建设,完善新版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实施清单动态维护工作。推进业务办理项基础要素标准化,统一规范基础要素信息,确保同一政务服务事项的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保持一致。

11.优化线上办事体验。提高高频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受理、审批环节的应用,开发完善移动端“扫码亮证”功能。优化用户空间服务,深化“一人(企)一档”建设,推进办事“一照(证)通”,减少申请材料,公开审批流程。逐步实现办件量大、流程简易的“一件事”全程网办,开展无人干预自动办理试点。

三、完善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12.推进一门式、一窗式服务。根据企业群众把办事需求,合理增加政务大厅服务种类、事项,优化窗口设置,压缩单个事项窗口数量,增加综合窗口,提高综合受理、一窗出件能力。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通数据查询互认通道,为一窗综合受理提供数据支持,确保群众只进一扇门,只对一扇窗,能办更多事。

13、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深化红色导办、帮办代办,对企业群众反应强烈的“急难愁盼”事项提供有针对性的定制化、个性化服务。设立专职帮办员负责在政务大厅网办自助区对线上申报的适时指导服务。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向镇街延伸、便民服务事项向村社区下沉,发挥基层网格员优势,建立与政务中心服务供需联动,切实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征集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意见建议和迫切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策。

14、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融合线上线下发展,全面加强政务大厅软硬件建设。深化一次性告知要求,及时公开、主动推送办件进展和结果。加强审批业务拔尖培训,遴选窗口业务尖兵,形成首支熟练本部门全业务、跨部门相关联业务的“全岗型”审批人才队伍,打造“窗口首席”“窗口通办员”。建立检查督促、明察暗访和情况通报制度。

四、创新做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15.推进平台建设电子化。充分落实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不断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按照“成熟一项、推动一项、落实一项”的思路,稳步推进交通、水利、限额以下项目电子化交易平台和系统的建设,切实为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和社会项目的进场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推进不见面开标系统推广应用,探索电子保函、电子中标通知书、电子发票的应用,实现全类别全流程不见面。建设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精简交易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16.确保监督体系全方位。建立“招投标开放日活动”制度,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观摩工程项目开、评标等环节,广泛征求对招投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的监督。不断改进流程,开展标后评估探索。坚持实事求是、有责必究、权责一致、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定期对已经完成招标的项目进行评审,系统、客观地评估招投标各方主体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行为,完善招标投标“回头看”制度。

17.维护市场竞争公平性。围绕消除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规范服务收费等方面,深入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清单,制定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保证金在线收退系统建设和担保保函应用。归并和减少各类企业服务收费,在CA与签章、投标工具、平台使用等服务收费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五、打造服务热线升级版 18.做优“12345”服务热线。进一步完善投诉问题的办理程序和督办机制,促进群众诉求办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持续深化“三次派单”办结制度,强化疑难(扯皮)工单的会办督办,探索诉求办理全流程的嵌入式监督,提高群众满意度。对派至我区的涉企问题工单,在确保及时处理办结的同时,结合开展涉企政策精准解读推送,提供涉企政务事项优质服务,发挥热线平台“总客服”功能。

六、加强部门信息互联互通 19.加强信息系统整合。坚持“上云为原则、不上云为例外”,配合省市同步做好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上云工作,按照“一部门一系统”的目标,清理整合各部门单位政务信息系统。完善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项目全过程管理制度。持续推动政务外网延伸拓展,实现各级部门单位全覆盖。清理整合部门专网,推动各部门非涉密业务系统向政务外网迁移。

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0.创新监管方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探索适合其特点的监管方式,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充分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进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管,畅通公众知情和参与渠道,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强化舆论监督。

21.扎实做好“互联网+监管”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要求,完善我区目录清单、实施清单维护及行为数据采集等各项工作,强化监管数据归集共享。依托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综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联合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切实提高监管效能,规范执法行为。

22.强化审管联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三定”规定明确的监管职责和监管事项,厘清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权责边界,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程序、监管责任和监管要求。建立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市场监管机制,做到审批与有效监管的无缝对接。实行并联审批的,审批部门、主管部门、监管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控风险。

八、加快推进法治制度保障 23.全面清理现行制度。各部门对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及市、区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全面梳理已出台的涉及政务服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并分类提出清理意见,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工作机制、管理制度。

24.加大宣传贯彻力度。运用各种途径,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及市、区“放管服”改革有关政策文件的宣传解读力度,增强社会知晓度。组织专题培训,切实增强政务服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的能力。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及时贯彻落实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各阶段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改革举措,以便民利企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制定本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切实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上一篇:复工工程综合检查方案下一篇:辅警纪律作风整顿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