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储层综合评价——以王家岗油田为例

2022-09-11

引言

胜利油田目前已进入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 地下尚存有大量的剩余油, 具有平面上高度分散、局部相对集中的特点, 储层非均质性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1,2,3]。因此, 油藏描述的核心内容对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 通过描述可以揭示剩余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不均一分布的控制作用。本次采用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的方法来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 为提高油田的采收率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一、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求取

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是用来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无量纲参数, 其基本原理是波的叠加原理[4]。

1. 数据处理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 由于各参数间的单位量纲不统一, 因此有必要在各参数间相关性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 对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1) 砂体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这些与储层质量成正比的参数, 将这些参数的最小值赋值为0, 砂体厚度最大值赋值为1, 采用极差变换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其中, 对渗透率值先进行对数处理, 再进行归一化;

(2) 分层系数等与储层质量成反比的参数, 将分层系数数值最大值赋值为0, 分层系数数值最小值赋值为1, 采用极差变换法将分层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3) 沉积微相:结合工区内油井的生产情况, 依据其他不同类型微相储层的产能大小与坝主体微相储层的产能贡献的比值, 分别赋予坝主体微相为1.00、坝边缘微相为0.75、远砂坝微相为0.75, 席状砂微相为0.5、滨浅湖泥为0;

(4) 成岩相:查阅相关资料[5,6]以及对研究区的成岩相带划分的研究, 对识别出的三种成岩相带分别赋予不同的值:强溶蚀中等胶结相赋值为1、中等溶蚀强胶结相赋值为0.66、弱溶蚀强胶结相赋值为0.33;

2. 参数权值的确定

本次综合综合评价过程中, 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的各项参数的权值, 通常可分为三个步骤:

(1) 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第一递阶为储层非均质指标, 第二递阶为几何形态和储层质量, 第三递阶为渗透率、孔隙度、砂体厚度、分层系数、成岩相、沉积微相。

(2) 通过两两参数的比较, 最终得到判别矩阵, 即:

(3) 通过计算上述矩阵的特征向量, 并作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各个参数权重, 即可得到各个参数的权重:0.30、0.12、0.18、0.16、0.05、0.19。

3. 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计算

在求取各个参数的权重后, 然后对各参数进行加权平均后即可得到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

式中:IRH为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Wi为各参数的权值。

通过计算, 王家岗油田主力含油小层的IRH值分布范围为0.23-0.81, 储层质量以中等为主, 主要含油面积的IRH都在0.45以上。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值与沉积微相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根据统计坝主体和坝边缘微相的IRH平均值为0.53, 滩席微相的IRH平均值仅为0.34, 同时与油气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二、储层综合评价

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按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值的大小对王家岗油田储层将研究区储层分为四类:

Ⅰ类储层:这类储层物性最好, 渗透率的平均值为20.2×10-3μm2, 孔隙度的平均值为16.3%, 但平面上分布面积最小, IRH值大于0.6, 主要分布在坝主体微相中, 有效厚度值较大;

Ⅱ类储层:这类储层物性次之, 是王家岗油田的主要产层, 渗透率的平均值为16.2×10-3μm2, 孔隙度的平均值为14.1%, IRH值介于0.5-0.6之间, 分布面积最大, 主要分布在远砂坝及坝边缘微相中;

Ⅲ类储层:这类储层渗透率的平均值为15.7×10-3μm2, 孔隙度平均值为13.7%, 是王家岗油田的次要产层, 分布面积较大, IRH值介于0.4-0.5之间, 主要分布在席状砂微相中;

Ⅳ类储层:这类储层物性最差, 渗透率的平均值为9.2×10-3μm2, 孔隙度的平均值为12.1%, 分布范围较小, IRH值通常小于0.4, 主要分布在滩席微相中。

结论

1. 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受多个参数的综合影响, 只有综合考虑才能降低用单一参数进行储层综合评价的片面性。研究区主要含油范围内IRH值均为0.45以上, 储层质量以中等为主。油气的分布范围与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的分布范围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2. Ⅱ类储层是研究区主力储层, 分布范围较广, 储层物性相对较好, Ⅳ类储层研究区分布范围最小, 储层物性及含油性最差。

摘要: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来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 该参数是储层发育程度、储层物性、储层单层厚度、隔夹层发育情况、沉积相、成岩相等众多参数的综合反映。采用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法降低了单一参数评价储层非均质性的片面性, 能够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结合实际生产情况, 非均质综合指数与油气藏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主要的含油区域的IRH值在0.45以上。

关键词:王家岗油田,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 陈涛.基于AHP与DEA的组合方法确定指标权重[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 7 (23) :143-145.

[2] 沈平平, 袁士义, 韩冬等。中国陆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潜力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J].石油学报, 2001, 22 (1) :45-48.

[3] 周总瑛, 张抗.中国油田开发现状与前景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31 (1) :84-87.

[4] 杨少春.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新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24 (1) :53-56.

[5] 于翠玲, 林承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进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14 (4) :15-18.

[6] 耿站立, 姜汉桥, 陈民锋, 等.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定量化表征新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14 (6) :100-102.

上一篇:重症烧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下一篇:在群众中传播科学思想的必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