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见水见效浅析——以安塞油田杏河区为例

2022-10-14

一、区域概况

安塞油田杏河区位于陕北斜坡中部, 安塞三角洲西支杏河鼻状隆起上, 主力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统长6油层, 属于三角洲前缘朵状体沉积体系。杏河区储层空间以粒间孔为主, 次生孔以浊沸石、长石溶孔为主, 砂体主体部位是原生孔及溶孔发育带, 为典型的“三低”油藏。

二、油井见水见效的动态特征

油田的开发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的时间内产量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特别是在油井见水见效上会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

对于注水开发油藏, 油井见效分为3类。a类是油井注水见效后单井产能和动液面上升, 含水稳定或小幅下降;b类是注水见效后单井产能基本保持稳定, 含水上升, 动液面也有所上升;c类是注水见效后单井产能大幅度下降, 含水明显上升, 并逐步向见水方向发展, 最终成为c类水淹井。因a类见效和b类见效很难定量的分开, 通常可以合并为a+b类见效, 可称为e类见效。

见水见效的类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是呈一定规律性, 从a类见效到b类见效到c类见效到c类水淹, 逐步体现在油井不同的开发阶段或相互转化。

杏7-7井的平均渗透率为3.21×10-3μm2, 平均孔隙度为11.60%。平均孔隙度为11.60%。杏7-7井1998年投产, 2000年4月份到2005年12月份, 杏7-7井产油量和动液面上升, 含水基本稳定, 属于e类见水;而此后产油量明显下降, 逐步见水, 属于c类见效。当见效开采一段时间后含水继续上升, 产能基本丧失, 达到c类水淹。

三、影响见水见效时间的主控因素

油井的见水见效时间的长短对油井的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 我们要增加e类见效时间, 尽量避免c类见效、c类水淹和直接见水的情况, 因此对见水见效时间影响的主控因素的研究至关重要。

1. 渗透率对注水见效时间的影响

保持其他各项地层参数不变, 改变渗透率, 当渗透率分别为40、20、10、5、2.5、1和0.5×10-3μm2时, 注水见效时间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知, 渗透率对注水见效时间的影响很大, 随着渗透率的减小, 注水见效时间逐渐增加, 尤其是当渗透率小于5×10-3μm2时, 见效时间急剧增加。

当渗透率很小时, 可以考虑超前注水, 在投产前提高地层压力。2007年杏河西部采用超前注水, 27口井的平均渗透率为1.92×10-3μm2, 其中22口未见效, 5口a类见效, 3口c类见效, 未见效的油井占73.33%, 说明目前见效不是很明显。

2. 井排距对注水见效时间的影响

保持其他各项地层参数不变, 改变井距, 当2a分别为300、350、400、450和500时, 注水见效时间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井距的增加, 注水见效时间也将增加。井距分别为300、350和500m时, 注水见效时间分别为20、26和62d, 井距等长增加, 见效时间增加越来越大。

低渗透油藏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井距越大, 损耗压力越严重。为减小压力的损失, 最有效的方法是缩小井距。为了减少杏河区见水见效的时间, 杏河区块通过打加密井, 减小井间距离, 目前平均井距为345.49m, 注水见效时间为25d, 见水见效的时间相对较短。

3. 注水强度对注水见效时间的影响

通过对比杏河作业区100口井的注水数据, 5口井的注水强度为30m3/d, 85口井的注水强度24m3/d, 6口井的注水强度16m3/d, 4口井的注水强度10m3/d, 它们见水时间分别为37d, 45d, 60d, 80d。因此, 可知随着注水强度的增加, 注水见效时间减短。

四、见水见效相应治理措施

1. 调剖堵水解决见水见效

调剖堵水形成低渗透屏障, 加大渗流难度, 减小高渗透层的吸水能力, 迫使注入水转向进入中、低渗透带, 从而调整注水剖面, 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 均匀水驱方向, 降低油井产水量, 避免油井快速见水, 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改善开发效果。2010年至2013年, 对杏河区西部14口井实施调剖堵水后, 注水井弱吸水层段吸水状况变好, 吸水剖面得到改善, 日产液上升, 含水下降, 整体开发形势好转。

2. 调整优化井网解决见水见效

对于将迈入中高含水期的低渗低压低产的“三低”杏河区块, 应合理转注、转采及打加密井等井来调整注采井网, 增加注水波及面积, 提高采油速度及最终采收率。根据杏河区低渗透油藏储层分布规律与注水开发动态特征, 考虑杏河区南部储层地层压力分布不均, 裂缝发育, 建议均衡注水波及效果, 沿裂缝加强注水, 增强注水现场管理, 实施平面精细注水调整, 从根本上抑制裂缝在注水开发中的负面影响;而东西部产量和动液面基本稳定, 隔套损、隔层采和分注维护泄压难度大, 应加强分注井管理;杏河中部区因前期欠注井对, 产量下降, 含水、动液面上升, 目前应排状注水, 加密区加强注水。

结论与认识

1.油田见水见效过程具有规律性, 提高产能方法之一是保持油井在e类见效上运行, 尽量延后c类见效、c类水淹和直接见水。

2.控制好见水见效时间对产能的平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响油井见水的主要因素有:渗透率、井排距和注水强度。

3.根据储层物性的各种参数, 合理地分布井网, 进行精细注水, 将这些见水见效的主控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控制好见水见效的时间, 充分地发掘出区块的产能, 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摘要:安塞油田杏河区“三低”油藏注水开发后部分区域出现油井见水见效等情况, 结合油藏特征和储层物性对区块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油井见水见效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本文提出了解决油井见水见效的措施, 以期达到稳油控水和提高开发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见水见效,储层物性,含水,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 黎晓茸、郭红、司旭、梁建宁等.长庆油田注水见效不同阶段油井结垢特征变化分析[J].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2006年9月第13卷第5期.

[2] 刘华林, 熊伟, 高树生, 刘华勋等.注水见效时间和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9年.

上一篇:SO42-/TiO2-Fe2O3光催化性能研究下一篇: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在煤矿企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