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新课程历史课堂不该忽视的环节

2022-10-18

记得语文课上有篇非常好的文章《最后一课》, 读过《最后一课》的读者, 大概对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表现有深刻的印象:“韩麦尔说不出话来, 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并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种课堂结束法是非常精彩的, 把当时的气氛推向高潮, 既感染了小弗郎士和其他同学, 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位读者, 使之获得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堂好课应该是有很多优秀之处的, 其中课堂的完整性是最基本的, 但是作为课堂完整性的一个环——结束语却很容易被忽视,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叫好的同时, 应直面当前教育实践与理论界对历史课结束语不够重视的现状, 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运用与研究的问题。下面, 笔者就结束语的研究的局面、原则、类型等方面谈几点看法。

1 当前历史课结束语研究的局面

多年来我们历史教师很少对结束语投入更多的关注, 这和结束语在历史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巨大反差。在历史教学工作中, 教师运用结束语常处于无意识的状态, 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大多数历史教师忽略结束语的设计, 教案上往往没有这项。实践中, 讲到哪儿是哪儿, 时间一到就下课, 下节课再接着讲。缺少了精彩的结束语, 使得教学过程不完整, 也使教学效果逊色不少。二是大多数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留作业的方式作为一节课的结束。

与此同时是理论界也缺乏研究, 与对导入语研究的红火局面无法相比, 最为显著的表现是对结束语的命名至今尚没有统一:有的把结束语叫做“收尾”[1];有的称之为“结束语”[2];还有称“收束”的 (我们姑且称之为“结束语”) 。这种情况与结束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很不相称。结束语是一堂课的结尾, 又是下一堂课的潜在开始, 它和导入语首尾相应, 二者同属于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理应重视;结束语又有着小结知识, 深化课堂内容等其他环节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能给学生余音绕梁、流连忘返之感, 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值得重视。

2 结束语设计原则

(1) 注意关联性:结束语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它的设计要符合课堂内容的安排, 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 切记离题万里, 不着边际;明确学生是主体, 结束语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背景有契合, 以学生的欣赏口味为标准, 让学生受到启发、得到享受。

(2) 注意新颖性: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 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方式独到, 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 避免千骗一律、缺少变化。

(3) 注意人文性:结束语在形式设计上最好能体现人文性的特点, 以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3 结束语类型举例

3.1 巧设悬念, 自然过渡

一个专题的教学往往需要几个课时, 而这几个课时之间的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 教师在

课堂上“收笔”时, 要抓住课时之间的联系, 巧设悬念, 吊住学生的胃口, 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例如, 我在上完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后说:“儒家学说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后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被汉武帝采纳, 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那么, 在以后的朝代中, 儒家思想还会有变化吗?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还能否继续占正统地位呢?请同学们依据下一课内容进行课后思考?”这样没有关紧大门的结尾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尽情想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观点。并且方便在后面新课的导入中容易做到承上启下, 前后呼应。当然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这样不关紧大门的做法事后必须记得一定要补关大门。即在后面的课堂中, 在广泛听取学生的观点后, 对前面所遗留的问题要有自己的比较全面的见解。这样才不致于使中学生的个人观点出现原则性错误。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放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之后, 做好一个把关人。

需要注意, 提问既不浅显, 浅显则无味, 无吸引力:又不宜深晦, 深晦则使学生茫然。

3.2 言简意赅, 幽默无限

在课堂的结束语中, 最忌废话连篇不知所云。历史课的结束语若能做到言简意赅, 收到一语道破天机的效果岂不妙哉。同时历史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 容易缩短师生的距离, 师生关系变得亲切、自然、和谐, 从而调动起学生积极的“乐学”情绪。在其中加上教师的一些人格魅力, 有时也可以来一点相声演员的幽默语言, 以达到更佳的意境。下面也举一例:我在上人教版必修2第七单元第三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作了如此小结:“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在苏联, 受挫连连, 看东欧, 成败皆有, 道中国, 风景这边独好。”我在讲“风景这边独好。”这句话时, 无意中还模仿了小品演员赵本山的动作与口气, 结果使学生开怀一笑而告终。 (课后才知原来赵本山在他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里面居然就曾运用过这一“风景这边独好”的台词。) 在这堂课后许多学生都说老师这一课讲的真不赖, 让原本一节比较复杂的课变得既轻松幽默又便于理解和记忆了, 很有深入浅出的味道。我想, 这一课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结尾的巧妙是一个重要原因。

3.3 引中导思, 延伸课外

在历史教学中, 由课内与课外的资料构成教学的整体。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 加强引导。一堂课“收笔”时, 教师可作巧妙的点拨, 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完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三课《繁花似锦的戏曲》一课后, 我采用了“延伸课外”的方法,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我提问:“同学们, 我们一起欣赏完了元杂剧、明传奇和清京剧, 你们还知道哪些优美的戏曲种类呢?请每位同学课后搜集一个自己喜欢的剧种的音像资料, 下节课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再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下课铃响起, 但仍可以从学生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盎然。这样的结束语, 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巩固, 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3.4 检查反馈, 评价鼓励

一节课即将结束, 教师可以检查一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检查的方式有多种, 对掌握较好的要表扬, 鼓励他们的信心, 对于掌握的较差, 说话要注意分寸, 不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还要看学生学习的过程与学习方法, 更要看学生的学习态度。看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积极, 参与学习的热情有多高, 并把它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准, 只要他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就有进步的可能, 就要提出表扬, 始终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 要以肯定成绩为主, 同时也要委婉地指出其学习效果或学习过程的不足。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有不要对历史课失去兴趣。

3.5 关注社会, 启迪人生

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树立不断完善的自我、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事实上, 在高考的指挥棒之下, 中学历史课确实被扭曲了, 它只是学生们追求名牌大学的一种工具而已。《中学教育报》2 0 0 1年初曾披露这样一组调查结果:从年龄段上看, 24岁以上的人掌握历史的程度急剧下降, 至35岁的人历史水平是最低的。原因很简单, 24岁以前的人出于中考或高考的目的, 强化记忆了不少历史知识, 24岁以后自然就“无用”了。如此看来, 我们用以反驳“历史无用论”的依据竟是学生中考高考中的考分。难怪有些人要说“我们的历史学科在悲哀的哭泣”、“历史学科被乌云遮住了”。然而光是呐喊, 光是抱怨是无用的。我们应该想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办法来。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历史课教学能摆脱片面的只为应试教学服务的局面, 还历史学科的应有的社会功能呢?我想, 事情要做到九九归一。所以, 当我们在课堂中讲述完教学内容, 作最后的小结之时, 我们不妨做到关注社会, 以达到启迪人生的效果。例如:我在上必修3第二单元第一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时, 在结尾中不失时机的讲道:“同学们, 古代中国的科技是辉煌的, 这足以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是伟大的智慧的民族, 我们应该无比自豪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虽然我们在近代蒙受了屈辱, 但历史沉重的一页终究翻过去了, 中国人民已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 开始自主地致力于国家建设。我们中华民族又一次获得了向世人展示自己巨大魅力的历史机遇。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同学们, 为了祖国更灿烂的明天, 让我们更加发奋的学习吧!”如此一番话, 由古及今, 既激发了大家学习历史的激情, 又让同学们感到祖国的勃勃生机, 更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重大, 增强了历史使命感。

综上所述, 一堂历史课的结束语有着很大的潜力, 把学生在历史课中诱发出来的学习兴致延伸到课外去, 延伸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做到课尽趣不尽, 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当然, 它需要我们老师认真地探索, 耐心地总结, 灵活地运用, 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都喜欢事情能善始善终。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一样, 教师既要做到有一个良好的导入, 又要有一个较完美的结束。教师如果能使导入语魅力四射, 便能为课堂教学的成功作了良好的开端。同样, 我认为课堂结束语的是否巧妙也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好的课堂结束语, 对整堂课来说无疑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历史课堂中成功运用导入语和结束语将会使历史课达到虎头豹尾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这里想就历史课结束语的研究的局面、原则、类型等方面发表一点自己的浅见, 希望能和广大同仁探讨。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教学,结束语

参考文献

[1] 杨道麟.教育学导论.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1:126.

[2] 温兴美.巧设结束语 课末存趣味.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

上一篇: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下一篇:邻苯二胺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