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读后感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建筑读后感范文

建筑书籍读后感

建筑书籍读后感建筑书籍读后感

1抗震要求

地下室如果设计不当,对整体抗震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南京市施工图审查要点,对于半地下室的埋深要求应大于地下室外地面以上的高度,才能不计其层数,总高度才能从室外地面算起,建筑书籍读后感。地下室的墙柱与上部结构的墙柱要协调统一。地下室顶板室内外板面标高变化处,当标高变化超过梁高范围时则形成错层,未采取措施不应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规范明确规定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地下室顶板为无梁楼盖时不应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结构计算应往下算至满足嵌固端要求的地下室楼层或底板,但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层数应从地面往上算,并应包括地下层。

存在的常见问题如:半地下室埋深不够,房屋层数包括半地下室层已达8层,层数和总高度超过要求,违反GB50011-2001第7.1.2条。地下室抗震等级为三级,而上部结构为二级,按GB50011-2001第6.1.3条地下室也应为二级等问题。

2荷载取值与组合

地下室外墙受弯及受剪计算时,土压力引起的效应为永久荷载效应,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2;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其荷载分项系数取1.35。对于地面活荷载,同样应乘侧压力系数,许多设计中计算不对。地下室底板的强度计算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5条板、覆土的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取1.0。抗浮计算时,板、覆土的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应取为0.9。地下室外墙的土压力应为静止土压力,根据土性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粘性土采用水土合算,砂性土采用水土分算。

如果地下室顶部没有房屋,是空旷场地,其荷载是否要考虑平时消防车荷载或大于消防车的可能荷载,实际中比较取起控制作用的荷载作为设计依据。另如某工程设计在-1.55m标高处一层平面是地下室顶板,活载只考虑4.5KN/m2,未计覆土荷载,消防车荷载。地下车库活载取值6.0KN/m2,不满足GB50009-2001第4.1.1条,未考虑消防车荷载,或者施工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载重车荷载,与消防车荷载比较取大值。

3外墙计算模型

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有的工程外墙配筋计算中,凡外墙带扶壁柱的,不区别扶壁柱尺寸大小,一律按双向板计算配筋,而扶壁柱按地下室结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配筋,又未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按外墙与扶壁柱变形协调的原理,其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筋不足、扶壁柱配筋偏少、外墙的水平分布筋有富余量。建议:除了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混凝土内隔墙相连的外墙板块或外墙扶壁柱截面尺寸较大(如高层建筑外框架柱之间) 外墙板块按双向板计算配筋外,其余的外墙宜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为妥,读后感《建筑书籍读后感》。 竖向荷载(轴力)较小的外墙扶壁桩,其内外侧主筋也应予以适当加强。外墙的水平分布筋要根据扶壁柱截面尺寸大小,可适当另配外侧附加短水平负筋予以加强,外墙转角处也同此予以适当加强。

地下室外墙计算时底部为固定支座(即底板作为外墙的嵌固端),侧壁底部弯矩与相邻的底板弯矩大小一样,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其厚度和配筋量应匹配,这方面问题在地下车道中最为典型,车道侧壁为悬臂构件,底板的抗弯能力不应小于侧壁底部。地下室底板标高变化处也经常发现类似问题:标高变化处仅设一梁,梁宽甚至小于底板厚度,梁内仅靠两侧箍筋传递板的支座弯矩难以满足要求。地面层开洞位置(如楼梯间)外墙顶部无楼板支撑,计算模型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际相符。车道紧靠地下室外墙时,车道底板位于外墙中部,应注意外墙承受车道底板传来的水平集中力作用,该荷载经常遗漏。

4顶底板和楼梯

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如:地下室顶板,板厚选用100mm,不符合GB50011-2001第6.1.14条;底板配筋Φ14@100,不符合JGJ3-2002第12.2.4条;地下室顶板厚度、地下部分柱配筋不符GB50011-2001 第6.1.14条。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顶板、墙配筋不符合GB50010-2002第9.5.1条及GB50038-94第4.7.8条等。

5地下水与抗浮

地下水位及其变幅是地下室抗浮设计重要依据,实际地下室抗浮设计中往往只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施工过程和洪水期重视不足,因而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由于抗浮不够出现局部破坏。另外,实际中在同一整体大面积地下室上建有多栋高层和低层建筑,而地下室面积大,形状又不规则,加之局部上方没有建筑,此类抗浮问题也相对比较难以处理,须作细致分析处理。

常见设计问题如:地下水位未按勘察报告确定,或勘察报告未提供计算浮力的地下水位及其变幅,违反了GB50007-2002第3.0.2条;斜坡道未进行抗浮验算,斜坡道与主体分缝处未作处理;抗浮验算不满足要求,GB50009-2001第3.2.5条等。

6裂缝及控制方法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易出现收缩,受到结构本身和基坑边壁等的约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直至出现收缩裂缝,地下室外墙裂缝宽度控制在0.2mm之内,其配筋量往往由裂缝宽度验算控制。

工程中许多设计将地下室防水结构构件的计算弯距调幅、有的下端按铰接、有的未考虑荷载分项系数、多层时未按多跨连续计算,地下室外墙在计算中漏掉抗裂性验算(违反GB50108-2001第4.1.6条),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连接构造不合理,建筑物超长未设缝或留置后浇带(违反GB50010-2002第9.1.1条),后浇带的位置设置不当,外墙施工缝或后浇带详图未交代,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相连处未设沉降缝等,导致违反设计规范,产生渗漏现象。某工程地下室设计成一个大底盘,而该大底盘下的基础形式同时有天然地基、桩基、刚性桩复合地基(违反GB50011-2001第3.3.4条),此类基础即使设置后浇带也仅适合施工阶段。

地下室整体超长,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裂缝开展,采取的主要措施:①补偿收缩混凝土,即在混凝土中渗入UEA、HEA等微膨胀剂。以混凝土的膨胀值减去混凝土的最终收缩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即可控制裂缝。②膨胀带,由于混凝土中膨胀剂的膨胀变形不会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变形完全补偿,为了实现混凝土连续浇注无缝施工而设置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带,根据一些工程实践,一般超过60m设置膨胀加强带。③后浇带,作为混凝土早期短时期释放约束力的一种技术措施,较长久性变形缝已有很大的改进并广泛任用。④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混凝土应考虑增加抗变形钢筋,对于侧壁,增加水平温度筋,在混凝土面层起强化作用。侧壁受底板和顶板的约束,混凝土胀缩不一致,可在墙体中部设一道水平暗梁抵抗拉力。

第二篇:建筑笔记读后感

《建築筆記》的筆記及摘录

熟悉漢先生在建築設計或古跡修葺方面卓越成就的人,卻可能不大讀他的方塊文章、遊記或散文,他們偏愛的是他的建築與美學志論,從中汲取關於空間的思考或理論,以拓展本身的藝術視野,這本書中漢寶德先生筆下描寫的歐洲人文風情,不只是建築文化,頗使我具有嚮往之情還是比較喜歡寶德先生的輕鬆自由的寫作風格的。

漢先生深信建築或藝術不應該是神秘而又高深的東西。它們都是人類的造物,其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人類社會服務。它應能夠啟發我們的思想,開拓我們的情感領域,鼓舞我們的創造力。……我相信真正有價值的作品,一定會有一種大家可以領會的語言,以便達到它激發我們情緒與思想的目的漢先生所欣賞的、從事建築這行的態度是:建築是一種科學,一種藝術,但它更是生活的容器。科學可以關在實驗室做出來,藝術可以掛在博物館裏,但是建築一定要建造在大家的眼前,為眾人所使用。它不是一種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成就的事業。建築家應有社會的胸懷,為大眾服務。因此他們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為大眾創造一個愉悅的生活環境……

漢先生念念不忘二十世紀以來的兩次建築革命。就像鄭光復先生在《建築地革命》中寫到地那樣,第一次使建築設計脫離直覺與偶然的成分,走向理性主義;第二次是掌握、利用科學知識所提供的可能性,使建築創作更上一層樓。 這本書大致分為倫敦散記 歐美建築之旅,而倫敦散記又分為倫敦的公共汽車

英倫拓畫記倫敦的公園

倫敦散記

倫敦的公共汽車

對我而言最有興味的倫敦公共汽車的人情味。

這一個特點加起來,使我覺得英國的車掌很了不起。因為一種制度對乘客越方便,加給管理人員的負擔就越大。

英倫拓畫記

英國的銅刻紀念物是用銅版勾出人像的外形,上面用線條刻出人像的細節,諸如衣物、裝飾等,然後嵌在棺石上,有時配以文字的裝飾與說明。基本上,算是一種陰刻的線條畫。銅刻所紀念的多屬武士、教士、殷商等,反映當時的生活、服飾與工藝,比起西敏寺中的大理石雕更為深刻而古老。

這些銅刻除了極少數嵌在有名的大教堂裏,大部分散佈在全英國小市鎮的教堂中,可以說是英國宗教藝術與建築的縮影。……由於介紹銅刻的辦法是用拓本,故銅刻的拓畫立刻流行起來。

倫敦的公園

倫敦的公園有哪些特點呢?在作者看來,至少有四點:

一、數目多;

二、分佈近便;

三、景色自然;

四、親切近人。這四點合起來,使我覺得倫敦是世界上最近人性的城市。若說沒有了公園,就沒有了倫敦,也不能算是過分。

就以最熱鬧的地區做例子。自“大理石拱門”開始的牛津商店街,全長也不過一英里半。可是自拱門的海德公園起,到倫敦大學所在地的羅素廣場之間,牛津街的兩邊,每隔幾條街就有一個公園,這些公園離鬧市都只有一二個街段的距離。這也就是我說“分佈近便”的意思。

為什麼說倫敦公園的“景色自然”呢?……原來英國的公園,除了省數如漢普敦王廷的宮園之外,大多是崇尚自然的,默默地應和著我國園林的理想,可是以我看來,在成就上也許超過了我國。他們公園中的素材十分簡單:

一、草坪修剪得相當整齊,生長得十分均勻;

二、稀疏而高大的樹木、種類不多,但均很茂盛,枝葉參天,卻因不近地面,故不妨礙草坪的生長;

三、略呈起伏的地面。

比較豐富的英國公園在這三種基本素材之外通常有池。池很自然地居於園中低下的部分,而是硬做出來,或用水泥砌起來的。池的形狀順乎地形之自然,所以不圓、不方。但與中國、日本的園林不同,他們不勉強用石岸。有些水池,鴛鴦成群,且掩映於花叢、柳蔭之間,簡直可以入詩入畫。海德公園鯴聖詹姆士公園都是好例子。

什麼是倫敦公園的精神?我看是一種近人的精神。他們的公園都是很小心地規劃出來的,但不落痕跡,似乎天生用來供人修身養性的。自然就能近人,人們漫步其間不受園藝匠師的挾制,無淫奇極巧的山石的吸引,但有鳥語花香林蔭水影,真正使人心神鬆散,而樂於久留。若走到法式的園林中,人的精神若不是受緊張的壓迫,就是因飛揚而浮躁。比如凡爾賽宮的園林,原不是供人散心之處,而是法國國王宮廷儀式生活的延長,;它的目的在於襯托王家的權勢,國王的偉大,;穿行其間,只能體會到當年的這一種精神:膽小者覺得自己更渺小,膽大者就感到“有為者當若是”了。最重要的,幾何式的園林只為了一雙眼睛的暢快。鮮花編成的圖案,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大理石的仿古典雕刻,姿態優雅,使人目不暇接。但是烈日當空,沒有林蔭可避,亦無處可以歇足。至於你想坐下來看看報紙,尤其與這環境不稱,其他的感官因而都被犧牲了。

倫敦的公園是專為大家散心之用,五官、筋骨都在考慮之列。最有意思的是公園中漂亮又整齊的草地,乃是遊人漫步的地毯,是休憩時的床毯,嬉戲時的球場。這原是是人與自然之間最直截了當、最親切的接觸。

海德公園南段的草坪面湖,經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建築為背景,湖水清澈,船帆往來,是市民們最常去的地方。

倫敦的博物館

倫敦的博物館有三大特點使作者產生興趣。

第一就是不收費用。第二個特點就是普遍准許照相。第三個特點是倫敦

重要的博物館建築大多出於名家之手,而且散佈各區,佔有市區中重要地位,本身就有觀覽的價值。……在倫敦,幾乎沒有一個重要的建築群不包括博物館,或同類性質的建築的。

大英博物館坐落在倫敦大學的旁邊,背向著倫大辦公樓的側面,兩側都是公園。它的正面則向著當年的一條主要的街道羅素街,可說是在倫敦城的邊緣了。建築物是十九世紀初名建築師斯密克爵士所設計,屬於羅馬帝國建築的式樣。正面是一很舒展的柱廊,只是沒有羅馬廟宇的台基,顯得有點雄偉不足。但是倫敦市本來就是一個親切近人的城市,其市街不過是衡陽咱的寬度,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氣派,倒很配合倫敦的調子。在廣闊的樹蔭掩遮下的前庭裏,放置著一座雕像,似乎在表示這座建築物的用途。

這座名館中特色有幾。首先是它的藏書。照說博物館中不應有那麼的圖書館,但其圖書收藏近六百萬冊,幾乎等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地位。

在考古方面的展覽,最有名的最埃及部分。……其中最有趣的部分是有名的埃爾金大大理石。

在古希臘的展覽中,我特別興趣的是一座小廟,完整地重建在室內。由於是一座早期的石廟,可以看出後期建築發展的過程,所以是很寶貴的證物,這恐怕是世是惟一的一件完整的小型希臘神殿了,難怪他們使用那麼廣闊的空間去陳列。

關於繪畫的博物館,比較重要有兩座。一為收藏較為廣泛的國家畫廊,一為專門收藏現代藝術的塔德畫廊,其收藏都有國際性聲譽。

國家畫廊位於有名的特萊佛格廣場。這廣場位於皇宮、政府機關與商業區之間的樞紐地位,平時人群彙集,有各種戶外活動進行著。一個大噴水池,池邊成群的鴿子。國家畫廊居高臨下,面對納爾遜紀念柱及西敏寺大街,我第一次到那裏時誤把它認作某一市政府之類的官衙。

建築是當時名建築師威爾金的代表作,很像臺北省立博物館的格局,上面有一個圓頂,下面是一列柱廊,但老實說,英國十九世紀的這類建築不但不及十

七、十八世紀的英國,比起當代的法國建築也望塵莫及。那個圓頂不夠味道,不但太過輕巧單薄,而且光光滑滑,形狀也夠穩重,為了這個緣故,我幾頭錯過了入內參觀的機會。

倫敦是英國文化的核心,倫敦市的歷史就是英國發展的歷程,在這座館裏,用各種方式陳列了倫敦遠古史跡的發掘物,以及古羅馬人在此建城的種種遺物。特別動人的展覽方式,是使用模型,配合復原繪畫,把當時之情景逐步描繪出來,在上千萬人口的大都會裏,面對蠻荒時代及歷史發展的圖畫,實令人回味無窮。一個對自己的歷史感到驕傲,對前途又懷有信心的民族,自然會設立各種各樣的博物館,以收藏先代努力的史跡,並留傳於後代。而且他們會不斷地留意自己所踩下的歷史的腳步,小心地保存它們,讓子孫們知所借鑒,或相勉勵。所以博物館確實使我覺得與公園一樣,是文明國家文化水準的象徵。凡是山上古堡的地方,其岸邊與水相交之處,必有一個大小不同的村落或小鎮,這些村鎮發生得很早,但目前的建築多半是十八世紀以

後的造物,晚近所建造的也不少。二三層樓的小村鎮總圍著一座小教堂;教堂的尖塔與山上的堡壘相輝映,使人回憶起屬於武士與教士的中世紀文明。村鎮的建築也許是有意配合著河谷的深沉的色調,所取的調子是輕快的,以白色為主,屋頂則多為淡灰色,配置的方法是錯落有致的自然手法,在陽光之下,產生複雜的陰影交錯的趣味。加上樹木掩映,船舶往來,旗幟飄揚,予人以人間、天上,現實、夢想不分的感覺。這是萊茵河使初次造訪的人感到令人窒息美感的原因。

坐在船上欣賞建在河心島上的堡壘自然是特別方便。萊茵河中最美的古堡是狄法茲堡,經過整修後,活象一個富於想像力的結婚蛋糕,即使在今天也很難相信當年那些兇惡的堡主用來收買路錢的所在居然後成為了風景明信片中的寵兒。

邁爾克修道院是當時建築名家普蘭道爾的作品,高踞山頭,竟與堡壘無異。原來些修道院等於皇室的退隱所,不但這修道院的住持相當於高官,極接近王廷,且其地位負有防守之責任。院內目前已無僧人,為一博物館,陳列與皇家有關之肖像,及當時使用之書籍、器物。但其最動人者還是建築本身。在近河邊的斷崖上,是修道院的教堂,兩座帶著德國洋蔥式圓頂的尖塔,以其裝飾富麗的陽臺俯視蔥綠而廣闊的多瑙河穀。這座陽臺要付錢才能進去。

我們到達邁爾克的水邊時,陽光正射著西向的教堂正面,黃色的多曲線的建築,銅綠色的屋頂,穩踞在長滿了樹叢的岩壁之上,其景色之美是萊茵河上所看不到的。

浪漫道上的山城

歐洲的可愛之處就是它有一些大小適度、風格獨特而優美的小城市散佈在各地,這就是歐洲中古封建制度所留下來的美妙的一面了。這些小城的歷史至少都可上溯到中世紀,經過文藝復興時期市民覺悟的階段,其規模雖不及本省一個小鄉鎮,在精神上卻徹頭徹尾地是一座城市。每人都有作為該城市民的驕傲。所以每一座小城都是一個獨特的藝術品。

歐洲的山城,也許由於防衛的理由,大多建造在長形的山脊上,自上面看去,象一個紡錘形。其城市的組織多是長向一條大街,象魚骨一樣,較窄的街道則向兩側低處伸展,曲折地到達斷崖邊。在低矮的山頭上,則多建城牆,使整個城市看起來象一塊大岩石,有堅實巍峨的氣象。但真正有趣而多變化的城市,則是建造在地形比較複雜的山頭上,其中最頂尖的例子是德國巴伐利亞“浪漫道”的羅森堡。遠遠看去,羅森堡並不出色,只是在嶺上高地,一片低矮的紅屋頂的房屋,中間有一組尖塔的小鎮而已。它沒有矗立的峭壁與巍峨的古堡,不象薩爾茨堡那樣,初見時予人以壓抑不住的氣勢。這裏自十三世紀以來就是自由民的天下。他們卑微地求生存,又驕傲地為維護獨立自由而奮鬥的過程中,在那座山頭上經營了一個極其動人的戲劇性空間,充滿了人性,並表達了他們的夢想。

羅森堡有今天這樣動人的市景,不是一天造成的。它有一千年之久的歷史。這有一個道理:城市要有風格,有深度,必須有歷史、文化的積藏。

羅森堡是一座小城,卻保存了至少八個世紀的建築,時間象一個沒有人參透的大魔術,歷史留下的痕跡就是一些奇跡。為什麼現代的高樓大廈總使人感到膚淺呢?因為那都是在我們想像之中的東西,都是合乎簡單的邏輯的東西。而人生需要奇妙的際遇,需要耐人尋味的生活。城市的建築好比釀酒,越陳越香。

這裏分為內城外城就是歷史造成的結果。以市政廳的廣場為中心,約略向甲方輻射,不到五分鐘的步行距離就是十二世紀時留下來的兩座城門。

他們建城門,與台南、臺北當年的古城門一樣,有創造力,每座門的造型都有所不同,但其原則是一樣的。我們的原則是下為城門,上為門樓;他們的原則是一個高塔,一個拱門,在此原則之內,變化巧妙不同。為什麼有高塔?當然是嘹敵塔的性質,但根本上恐怕還是他們喜歡垂直的緣故。城市與慶典中的集體表演一樣,每棟房子等於一個演員。這演員並不必特別漂亮,而是那表演精彩。城市景觀是否動人,要看這些大同小異的房子怎樣安排。羅森堡予人的感覺就是這樣一個五彩繽紛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但你定眼看去,想找出什麼特別漂亮的建築,就覺得令人失望。這裏是團體的遊戲,除了尊奉上帝之外,個人並沒有受到崇拜或過度的表揚。這是歐洲的自由邦最偉大的性格,最令浪漫主義的文學家、藝術家們所懷念的性格。一切詩情畫意,當徘徊於碎石的小徑,曲折的巷道,穿過令人驚訝的拱門,舞臺佈景樣的廣場時,都在對自由心靈的嚮往中聯結為一體,予人一種愉快的激動。

“漢先生在自序中說:經驗告訴我,建築這種職業是卑微的,世上沒有卑微的職業而能有英雄式的變現的……偉大的建築原是社會的產物,建築師等於一具樂器、一支號角,看這個社會如何吹奏而已,所以建築水準的低落,一方面沒有良好的樂器,另一方面,我們的社會是一個不懂得如何吹奏的社會。

從以上這段話,不難瞭解他在一九九零年代以後,為何甚少再論臺灣建築或建築的文化。” 仿佛看到了這位老先生內心的憂鬱,這是與後來書中風輕雲淡的隨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再後來讀正文的時候,這一種憂鬱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導致我“鬱鬱而終”了這本書。

在“北歐的紅磚文化”部分,作者寫道:“毫無疑問的,紅磚文化是自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到盧比克之間的沿海商業城市所發達起來的。這一帶沒有收到貴族色彩的文藝復興的影響,一直到十七世紀,還是哥特藝術的天下,並在荷蘭發展出一種以商業社會為基礎的俗世藝術。到十

六、十七世紀,紅磚的建築已經十分成熟,影響到其他地區。”全書關於建築的最深剖析也都大致如此。而同時看的《安藤忠雄論建築》也談到了荷蘭的建築師,安藤先是淺析了荷蘭的地形風貌等對建築師的影響,然後介紹了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的建築作品Educatorium:“乍一看,由於兩元的對比構成,使得Educatorium看似非常單純,但是其內部卻出人意料地孕育著各種各樣的空間,平面為田字形,十字形的兩條通道形成了

非常簡潔明瞭的平面構成。通過引入傾斜樓板,不規則排列的柱網手法,組合了若干自由分段的空間,可以讓使用者實際體驗到非常豐富的空間,反過來建築也會激勵使用者構思出各種各樣的使用方法。” 對比上面的兩段,如果實際去到兩位作者言及的建築前,前者的描述帶來的只會是一個非常模糊含混的印象,有沒有差別也不會很大;而通過後者的論述卻能迅速地抓住特定個體的精髓,茅塞頓開,窺見別有的洞天。雖然有語言翻譯的隔閡,安藤的書“隔靴撓癢”卻比本書更。 又有同樣剖析中國人建築心理的文段。本書的作者寫:“我覺得只有正、邪二字可以概括過人對環境評判中大部分的內容……大體上說,我們的單一標準是自„方‟的引申中來的。第一個抽引出的觀念是„正‟字。方只是幾何形,而„正‟則有外形的意義加上道德的含義。„方正‟二字連起來,是我國環境觀中最高的標準。”反觀王世仁先生在《理性與浪漫的交織》中提到環境藝術與建築美學時,從建築的審美價值之社會功能,談到認知功能,談到認知功能中具體的感受功能、感應功能與聯想功能,再談到創造出這些感受、感應和聯想的美的形式——作為符號的柱式、母題,作為空間形式的統一與均衡、比例與尺度、韻律與序列……層層鋪陳、步移景異,王先生實在是將作為建築師所爛熟於胸的創造美的技法用在文字的排列上,使人歎為觀止,眼界大開。而和上面引用的本文作者類似內容的文字,就出現在建築的審美價值之社會功能中,王先生說:“……其中最鮮明的就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天人合一和美善合一。至善至美的觀點,即特別強調建築與社會、與自然的認同關係和建築美的社會功能……折射到審美意識上,積澱到審美心理上,就形成了某種獨立的形態特徵。它不強調審美的獨立性……而重在發揮美的社會功能,使美與善,心理與倫理,藝術與典章,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統一起來。這一哲學——美學思想也充分體現在建築中。其系統性、自覺性在世界上是僅見的,一直指導著古代中國的建築創作實際。”勿論論述的系統性,畢竟王世仁先生是建築美學的論文集,而本書的作者寫的是散文記,但單看片段在深入性上也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第三篇:《建筑十书》读后感

《建筑十书》读书心得

——读第一书有感《建筑十书》由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所著,全书分为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因而是学习外国建筑史重要的一本课外拓展书籍,本篇文章就谈谈我阅读《建筑十书》第一书的一些心得与感悟。

《建筑十书》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其中第一书主要介绍了作为建筑师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建筑的构成,建筑学的部门,建筑的选址,城墙的基础和塔楼的建造方法,城内建筑的划分以及简单介绍了神庙的划分这七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前三个方面的内容使我受益最深。

一、建筑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到底一个优秀的建筑师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呢?维特鲁威阐述了他的观点,一个建筑师首先应该要既懂技术,又懂艺术,既有实践,也有理论。“建筑师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种种技艺。以各种技艺完成的一切作品都要依靠这种知识的判断来检查。它是由手艺和理论产生的。手艺就是勤奋不辍的实际联系,通过它利用设计图纸表示的各种必需的材料由人工来完成(建筑物)。而理论则可用比例的理论论证和说明以技巧建造的作品。”

建筑师必须是一个知识结构很广泛的人,他认为只懂得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根本不够,还要有整体的把握能力。“建筑师应当擅长文笔,熟习制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各种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医学并非茫然无知,通晓法律学家的论述,具有天文学或天体理论的知识。”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建筑师同样都是知识结构很广泛的人,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就不仅精通建筑,而且还是伟大的美术家、雕塑家,正因为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使得他的建筑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也表示,希望大家除了知道他是一个建筑师之外,还是一个出色的画家,他的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等名作都与美术界的立体主义流派密切相关。

要精通这么多的学问,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甚至会觉

得高不可攀。然而,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告诉我们:“如果注意到一切学问在其间会有相互联系贯通之处,就容易相信这是可能实现的。”维特鲁威还把“全部学问”比作“一个人的身体”,“各种知识”就相当于“人的肢体”,它们之间是一个整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所谓“触类旁通”。

二、建筑的构成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一书中指出建筑应是由布置、比例、均衡、适合和经营构成的,并对其进行一一地阐述,下面结合维特鲁威的观点和我对建筑十书的阅读谈一下对这几点我自己的理解。

“布置则是适当地配置各个细部,由于一以质来构图因而做成优美的建筑物。”当然维特鲁威的见解是独特的,而我以一个现代人的认知来作出解释则是这样的:布置的对象当然就是建筑的内容——功能,作为设计者对一个建筑功能的合理布置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最终这些我们认为合理的布置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建筑方案。

比例、均衡、适合似乎是很难区分的三个建筑的构成元素,某些方面三者是可以合而为一的,结合现在的课程设计来说,比例、均衡与适合不但决定了方案的平面特征而且还决定了方案立面的美观即建筑外观的优美,只有当建筑物细部的高度与宽度配称,而且宽度同长度配称时,也就是整体具有其均衡对应时,才能设计出具有优美外貌的建筑。

“经营就是适当的经理材料和场地,还有计算和精细地比较工程造价”。在我看来经营即营造,更多的带有些许土木工程的性质,那么显而易见经营的对象不仅仅只是材料、场地、造价,还有譬如现场的施工,竣工后的质量检测等等。

三、建筑学的部门

这一部分中维特鲁威向我们介绍了建筑学的三项内容:建造房屋;制作日晷;制造机械。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今天建筑学的定义似乎有所改变: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它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系环境等等。

同时维特鲁威也向我们揭示了另外一个问题:好建筑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建筑师都避不开的问题。古往今来,众多的建筑师都在追问这

个原始的命题,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而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第一书中提出的标准无疑是最经典的,他认为:“建筑应当造成能够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他还叙述了如何达到这个标准的办法。“当把基础挖到坚硬地基,对每种材料慎重选择充足的数量而不过度节约时,就会保持坚固的原则。当正确无碍地布置供使用的场地,而且按照各自的种类朝着方向正确而适当地划分这些场地时,就会保持适用的原则。其次,当建筑物的外貌优美悦人,细部的比例符合于正确的均衡时,就会保持美观的原则。”当然,这是与维特鲁威时代的技术经济条件紧密相连的。

以上则是我读《建筑十书》第一书的一些心得与感悟,之所以以上三点对我最有帮助是因为我现在学习建筑学的实际情况,可能以上三点也正好是现阶段我最关心的,同时读完第一书后使我不得不被维特鲁威的智慧所折服,《建筑十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洗礼,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规划师,直到今天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维特鲁威在该书中提出的很多理论已经成了经典,被广泛地传诵和应用。

第四篇:《中国建筑艺术》读后感

读《中国建筑艺术》有感

宋浩

先前,我有幸看到《中国建筑艺术》,对于建筑的美学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从天然资质讲,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因此我们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却落后了!而恰恰从这一时期起,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委顿中重新崛起,走到我们前头去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这多少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下面仅以我所理解的传统建筑文化为例,讲点个人看法。

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其中“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殊不知,美是不可重复的!若是可以重复,则今天世界上的艺术品早就没有地方可堆了。何况圆明园是极为重要的国耻纪念地,是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重修意味着对“现场”也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从世界范围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然而,中国历史的发展,整个儿讲就慢了西方一大拍,即少了一个工业时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嚼,难免囫囵吞枣,就是说:简单仿效。这在开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异域的人类文明成果,先要“拿来”,而后才能进行鉴别、挑选和借鉴。但如果一味“拿来”,或“拿”的时间过长,这就值得注意了。吸收别人的长处,毕竟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学别人,如果只学其表面,即形式和风格,而不学其本质,即创造精神,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应该说,作为民族遗产,适当地、扎扎实实地重建一点古建筑是无可厚非的,但铺天盖地的搞,甚至借“弘扬”之名,“一窝蜂”地大贴“古建符号”,就有违历史规律了。

第五篇: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真正的建筑文化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

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

梁思成早年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接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我们常挂在嘴边说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心都浮躁起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加紧着脚步往前赶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每天面对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或许已成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只是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而且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很多建筑都没有能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房屋的技术;奴隶社会时期,因为有大量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很多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得以建成;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走向和谐统一,让我们不得不为它的恢弘大气而感慨。

这本书虽然关于建筑的术语颇多,但胜在图文并茂,我领略到了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的巍峨;感受到了“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嵯峨之外观”的规模庞大;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佛塔上纹饰雕刻的生动、迥异;感叹于唐代佛塔的样式独特,取材不一„„也为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旧建筑之势力日弱”而唏嘘不已,想想以前总是为国外建筑的优雅从容而赞叹不已,何尝不是忽略了眼前的风景?中国的建筑文化真的应该好好发扬,它的美是需要慢慢挖掘,慢慢品味出来的。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者,梁思成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趁着我们年轻,思想还跟得上步伐,更应该好好领略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撇开走马观花,真正的用心去看建筑!

土建学院11建一

11040426杨帆联系方式:15051989169电子邮箱:1093626226@qq.co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建筑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读后感建筑范文05-19

建筑工程的读后感07-07

参观建筑工地观后感04-15

参观建筑工地观后感08-04

港航建筑范文05-16

合同建筑范文05-16

建筑细部范文05-16

建筑合同范文05-16

临沂建筑范文05-17

暖通建筑范文05-17

上一篇:价值观传播范文下一篇:考研经验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