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

2023-05-16

第一篇: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

文化交流在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不同背景的人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交织才能形成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正是不同文化的存在,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共性以及差异,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成为了自古以来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年代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只要有不同文化的存在,文化的交流就不会停止。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决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它只有从其他文化中吸收营养,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否则就会变成“死文化”。古代中国非常强大,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鸦片战争后,中国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其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人类文化史表明,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必然走向衰落以至灭亡。只有实行开放,不断碰撞和交流,文化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长盛不衰。古代日本比较落后,但它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吸取积极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明治维新”之后又积极向西方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基础并不很好,但战后积极对外开放,吸取别国的长处,取得很好效果。今天的美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能保持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优秀人才。正反经验说明,文化交流是通向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而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的年代,文化的交流更是显得必不可少。文化是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桥梁。是文化的沟通将不同文化连接到了一起。

中国自古以来就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公元前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唐朝鉴真东渡日本,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文化自古以来都一直在主动的和外国文化进行着交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更是

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的重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的主题也在冷战结束后逐渐转变为了“和平”与“发展”。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并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成果。中国要更全面地新走向世界,就必须更广泛的与外界进行交流与沟通。以文化为桥梁,我们要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样就更加突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也日益紧密,文化因素在国家总体战略对外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本国文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扩大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运用文化来影响世界。

近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直国家又重新挑起了“中国威胁论”的话题。西方某些国家出于某种目的妖魔化和污蔑中国的事件屡见不鲜。以文化为桥梁,让世界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改革开放之中国的良好形象,也是我们文化学者的一份重要职责。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文化建设时明确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

和平时期,文化发展尤为重要。在和平年代,文化交流是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的最佳手段,文化交流的实质是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在沟通、了解的基础上达到理解与尊重。我们通过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方式,通过深入人心和争取人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和平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发挥经济、政治外交所难以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或“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是指和谐、和睦、和平,“合”则有结合、融合、联合之意。由“和合”思想衍生出的“和而不同”和“协和万邦”理念则是一种具有传统东方文化底蕴的、和平的、平等的、建设性的国际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处理不同文化交融与碰撞的指导性的原则,也是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起源。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科技文明手段,同时又分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

识形态壁垒,最要紧的精神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谐。”

我认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正是国与国之间的一股“润滑剂”。有了这股“润滑剂”,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就显得没有那么大的阻力,就更多了几分的“光滑”与和谐。所以,再和平的年代,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正是一支支巩固和平的橄榄枝,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的发出“和谐”的信号。

第二篇:中国现阶段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读毛概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体会

中国现阶段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读毛概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体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制定并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新的时代主题。而中国也正在逐步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

连续多年以每年超10%的GDP增长数字发展的中国已向世界雄辩地证明:中国正在迅猛地发展。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各国对此态度迥异。有的国家拍手叫好,有的国家忧心忡忡,有的国家叫嚷中国威胁论,有的国家千方百计图谋遏制中国,扼杀中国的发展。因此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如何运用高瞻远瞩的外交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敌对势力,构建外部和谐世界,以保证中国发展有稳定的外部环境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我们不妨看一下当代的国际政治格局。自从二战之后,世界开始了广泛的革命化浪潮,并纷纷走上了和平与发展的道路。由于上世纪末两极体制的崩溃,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的特点。世界各国进入了战略大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一些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如我们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古巴,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希望世界能倾听到新兴国家的呼声。老的超级大国苏联曾经一度沉沦,经过一段动荡后,又走上了复兴之路,成为现在的俄罗斯。它的国力不断增强,希望恢复自己国家曾经拥有的声望和影响。这几个国家成为现在最有潜力的“金砖五国”。

另一方面,欧洲已实施了统一货币、开放国界,正在逐步走向联合、统一。一个统一强大的欧洲希望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一个重要的独立角色,而不愿听从霸权主义的指挥棒。

而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则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东征西战,妄图建立“一超独霸”唯我独尊的单极体系。

于是世界就在这各种力量的较量、各种矛盾的对抗中走进了一个新“战国时代”。俄罗斯、欧洲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等多极世界的基本力量就是对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最大制衡和威慑,正如《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作者所言:“美国谁也领导不了,美国只能领导自己”。

中国要巧妙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强有力的外交活动,构建和谐世界,实现和平发展。这是中国外交战略总目标,而正确处理好中美、中俄、中日、中欧、中印等大国关系则是中国实施总目标的基石和重点。

第一,中美博弈

中、美既是贸易伙伴,又是战略对手。一方面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国,另一方面美国始终把中国看成潜在的威胁和未来的对手,担心中国崛起后会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和战略利益。在军事上对中国实施防范性包围,将其海军的60%驻扎在亚太地区,构建美、日、澳军事同盟,并拉拢印度妄图构筑亚太小北约。美国还借反恐的名义,驻军中亚,拉拢蒙古,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

面对强敌,中国怎么办?中国一方面要坚定自己的理念构建和谐世界,和谐周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家。另一方面要大张旗鼓地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强大的海军东进太平洋,反击美、日遏制。用合纵策略来击败连横!

而在具体策略上,不是一味与美国对抗,而是文武两手。文的一手是对美国晓之以理。让美国充分认识到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全球国际事务方面有着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如果对抗,没有赢家。美国只有保存实力,才能在多极世界中仍保持为强劲的一极。2007年APCE首脑会议上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重要的会谈,充分阐述了我国的立场。同时为双方联合反对台独入联公投打下了重要基础。这是我国外交的又一场胜利。

同时,中国也要准备武的一手。中国伟人毛泽东曾经指出从战略上、本质上看,美国是纸老虎、这个论断并未过时。总之在对美博弈中,坚持要用文武两手。在暂时的和谐局面中,抓住机遇,迅速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国家实力。早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与俄罗斯结成战略伙伴

俄罗斯是十月革命的故乡,中俄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近年来美国一方面支持北约东扩、肢解前苏联。另一方面又以反恐为由,进入俄罗斯在中亚的势力范围。最近美国又企图在俄罗斯西部邻国波兰和

捷克建立反导弹系统,直接把矛头指向俄罗斯。以致俄罗斯忍无可忍退出了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恢复了战略轰炸机远洋巡航。

由于俄罗斯深受美国霸权主义之害、北约东扩之苦。所以它与我国持多极世界的统一立场,唱反对霸权主义的同一首歌。俄罗斯新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已在多个场合宣布要继承普京的路线和政策,并聘请普京当政府总理。俄罗斯与中国亲密友好关系有望长期稳定保持下去,俄罗斯才是中国的真正战略伙伴。

俄罗斯经济实力虽不够强大,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还拥有令霸权主义者望而生畏的高科技武器。近年来,在普京提出的“军队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的口号下,俄罗斯大力推进国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在军事技术上匹敌的国家。

鉴于上述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原因,中俄在以下多方面开展紧密合作。

1、在国际政治上,在联合国和其他各种国际会议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紧密合作、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反对霸权主义和单极世界。

2、在经济发展上全面合作,高速扩大双边贸易。争取在2010年双方贸易额翻一番。在07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军演、六国首脑会晤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向胡锦涛主席提出要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交流合作。因此中国可将振兴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结合起来,使从俄罗斯白令海峡向南经朝鲜半岛至中国黄海环太平洋区域发展成一个新的跨国的经济特区。这会给中俄双方都带来巨大利益。

3、在军事上扩大采购高科技军事武器、开展联合军演。我们不但要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还要大量引进和购买俄罗斯的先进武器如在俄罗斯航空展展出的最新型S———400防空导弹和歼击轰炸机,以及新型导弹驱逐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俄罗斯的武器同样可壮我国防,打击外敌或用于解决台湾问题。这样一可迅速增强我海空军实力,二是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工业提供资金,三还能鼓励和刺激欧盟,促使其冲破美日阻力开展对华军售。一石三鸟,利莫大焉。

第三,对日外交策略

我国虽然现在的GDP总量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而日本依然排名第三。但在政治上却是一个跟美国亦步亦趋无独立主见的小国。2006年初,日本和美国举行安保会议,发表联合公报,公然把台湾问题列为美日的共同“战略目标”。日本还派遣军舰进我东海,窥我春晓油田和跟踪我进入太平洋的潜艇。日本新首相上台后,曾迅速来华访问,并表示要跟中国搞好关系,但日本又拼命拉拢同在太平洋地区的印度和澳大利亚,妄图遏制中国。同时反对欧盟向华出售武器,日本军方还企图向台出售P-3C反潜机并与台搞联合军演。日本这种两面派做法,一方面说明它希望与中国修好,摆脱在亚洲的孤立处境;另一方面则说明

它存在着登陆野心(即登上亚洲大陆发展和领导亚洲的野心,二次大战即是明证)和遏制中国发展的狭隘心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进口的大量原材料和石油要通过太平洋输入,中国向世界出口的大量商品也需要通过太平洋输往目的地。中国必须实施“蓝海”战略(即进入太平洋深海的战略)。中国海军应该走向远洋,正如中国伟人毛泽东诗曰:“敢下五洋捉鳖”。因此中国“下洋”战略和日本的“登陆”图谋,存在着必然的碰撞和矛盾。中国是个大国,大国应该有大国的战略眼光和气度。因此中国在对日外交中应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经济上,中国可以与日本继续在经贸关系上扩大合作,甚至可联合开采东海石油项目,寻71利。但是在政治上要对日本取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入常)持保留态度。因为日本“入常”只不过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多了个帮手,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要团结亚洲国家,予以共同抵制。中国应及早建立与“蓝海”战略相匹配的远洋舰队,捍卫我国在太平洋商业航道上的安全,捍卫东海石油资源,捍卫钓鱼岛。从而捍卫中国的外交主权和国家的尊严。

第四,加强中欧伙伴关系

欧盟由许多欧洲国家组成,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实体。欧盟中的英、法、德、意四个成员国是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座上客。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对整个西方政治、经济、外交方针的制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欧盟中,英、法两国具有核武器,欧盟的整体军事实力仅次于美、俄,列世界第三。而且具有强大的现代化武器生产能力。欧盟中的主要国家法国、德国倡导独立的欧洲,它们也支持多极世界,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例如它们坚决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主张开放对中国武器销售。与中国在高科技项目上进行合作,

如共同研制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等。

欧盟与中国经贸关系十分密切。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国,因此中国应把欧洲看成战略伙伴。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合作。支持一个具有独立外交政策的强大欧盟。中欧外交的当前重点在于突破欧洲对华武器禁售。因为它可以大量减少欧洲对华的贸易逆差,从而减少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其次中国除了俄罗斯外还有了购买现代化武器的第二条渠道。中国可兼收并蓄,分析比较两类武器的长短处。从而创新开发自己的先进武器。此外从另一翼打破美日对华武器禁运,还有重大政治意义。

第五,中印应以和为贵。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面积近三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十亿仅次于我国,为亚洲第二大国。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理应以和为贵,和则两利、斗则两伤。50年代初,中、印两国曾建立十分亲密的关系。60年代,中印曾因边界问题发生武装冲突,印度惨败,因此对中国怀有戒心。印度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曾称“中国是印度的头号威胁”。

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核武器试验成功,印度开始谋求“入常”。美国对印度采取了两手政策。一手是利用和拉拢印度牵制中国。同时又担心印度过分发展海军会成为印度洋的主人,所以另一手是制约印度。美国以反恐为名,要求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驻军,牵制印度称霸印度洋。

而俄罗斯则构想俄、中、印三大国结成战略同盟,并为此开展了外交活动。前日本首相则在印访问时提出了日、印、美、澳的“亚洲北约”思想,印度成了多方面拉拢争夺的焦点。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国应与印度发展友好和平关系。并实施以下外交对策。

1、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尽快与印度解决边界问题。

2、积极支持印度“入常”。印度总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入常”只会加强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只要中印边界问题能先行妥善解决,印度入常对中国利多弊少。

3、与印度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印度与中国经济有互补性,近年来印度IT产业发展很快。我们可加强与印度的经济合作,将印度的出海口与中国内地商业进出口联系在一起,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成为世界强国,至少需要约三十年的和平时间。而能否赢得这三十年宝贵时间,实现和平发展,需要中国提出科学的外交理念和一系列正确的外交方针政策。我们曾经通过正义战争来赢得和平。如抗美援朝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了二十年和平时间。援越抗美的胜利又为中国争取了三十年的和平时间。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我们希望能用和谐世界的理念,和平外交路线的贯彻再为中国争取三十年和平时间。但无论是通过战争手段,还是和平手段赢得和平时间,都离不开国力,“弱国无外交”。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所以建议我们在处理上述大国关系时,要重点把握好加强国力建设、宣传和构建和谐世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霸权主义作斗争三个方面,保证中国的和平发展。

第三篇:专题七 加强国际交流 促进和平发展

【热点点击】

材料一

习近平出席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并访问亚洲四国2014年9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并访问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及印度。在对马尔代夫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马尔代夫《今晚报》和太阳在线网同时发表题为《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的署名文章,强调中马双方要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要密切人文交流。

材料二

中俄建交65周年2014年9月23日,中俄建交65周年暨中俄友协成立65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访问蒙古2014年8月21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1年来对蒙古国的首次访问,对中蒙关系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关链接: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理论;伊拉克、利比亚、乌克兰动荡;日本内阁部分成员参拜靖国神社。 【知识链接】

1.习近平访问亚洲四国。这侧面说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各国应怎样做?

答:(1)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做法:①平等尊重:不分大小强弱,尊重各国主权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权利;②包容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在交流借鉴、取长补短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③互相合作:各国应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互利共赢。

2.习近平访问亚洲四国、蒙古国等。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答:(1)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加深,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等重要国际和地区组织会议,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答:(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2)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4、为促进中俄两国世代友好。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答: (1)珍惜当前和平的国际环境,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

(2)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平等地对待俄罗斯公民,尊重他们的国家制度和文化,同时又要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树立当代中国公民的形象。

(4)既要学习俄罗斯民族的优秀文化,还要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5.和平发展道路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1)精髓: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

(2)原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由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决定的。

6、面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才能适应发展的步调?

(1)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

(2)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生活在世界上,勇敢地接纳世界上一切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同时以博大的胸怀奉献我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与不同国家的人们友好往来,共同发展。

(3)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价值观念、风俗习惯。

7、为促进亚洲的繁荣与发展。让亚洲和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在和平的阳光下幸福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做?

(1)国家: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加强合作,促进交流,增进了解,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同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

(2)中学生:要学会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开放、平等、参与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同时,应珍惜当前和平的国际环境,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的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作贡献。

8、请你拟写几条有关和谐世界的宣传标语。

答:建设和谐世界,从我做起;向饥饿和贫困宣战,共建和谐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和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等。 【模拟练测】

一、选择题

1.2014年9月23日,2014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西安开幕,与会中外政要、专家学者将围绕“人民期盼更加安全的亚洲”主题和亚洲新安全观、亚洲安全机制、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2014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的成功开展

(

) ①说明亚洲各国只要联合起来,就不会有挑战②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进步与繁荣③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走向世界④表明亚洲各国已经形成亚洲共同体,以后不会再有分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4年9月23日,中俄建交65周年暨中俄友协成立65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出席招待会并致辞。中俄建交65周年招待会的举行有利于

(

)

①促进中俄在双边和多边经济领域的互利合作②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加强合作友好往来

③凸显我国的国际地位④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4年9月23日,在中俄建交65周年招待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致辞:要扩大相互开放,全面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探索和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要相互借力给力,协力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张德江多次提到“合作”是因为

(

)

①合作能使合作者共同进步与发展②有利于促进中俄两国的繁荣发展,实现“共赢”

③有了合作,就不会存在竞争④合作是新形势下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兑现减排的世界承诺、为遭遇灾害的国家提供紧急援助、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携手其他国家应对世界难题,以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我国

(

)

①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③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中国人民的梦是和平梦和发展梦,与亚洲各国人民的梦息息相通。中国人民将在自己圆梦的过程中,推动亚洲各国人民实现各自美好梦想。为推动亚洲各国人民实现各自美好梦想,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

(

)

①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②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抵制一切外来文化④坚决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二、简答题

6.据环球时报所属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发布的全球调查显示:30.3%的国外受访者认为用“自信”形容中国的国际形象最为恰当;60.O%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已是世界性强国”;40.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与自己的国家未来10年会形成“合作伙伴”或“战略伙伴”关系。

(1)你同意“中国已是世界性强国”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40.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与自己的国家未来10年会形成‘合作伙伴’或‘战略伙伴’关系。”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四、实践探究题

7.材料一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7月9日在“第六轮中关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关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定致力于同本地区以及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材料二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开幕。开幕式表演分为序曲《青春》、《追梦》、《筑梦》、《圆梦》四个部分,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梦、世界梦和青春梦的故事。

为领会学习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努力实现“世界梦”,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策划开展以下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

(1)【时政我解读】中国为什么“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2)【心中的世界】说说你最想看到当今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

(3)【梦想的阻碍】查查有哪些因素在影响人们共同愿望的实现?

(4)【为圆梦努力】为实现“世界梦”,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四篇:第三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工作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二十周年县庆暨第三节和平文化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作总结

芷江侗族自治县二十周年县庆暨第三届和平文化节在浓厚的喜庆氛围中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保障节会顺利召,我局专门设立了市容市貌整治小组,要求在节会到来之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领导,开展城市整治活动。在节会期间,加强城市管理,全力创造一个交通秩序井然、市容市貌良好,环境整洁幽雅、城市充满勃勃生机,给市民和县外、中外来宾留下一个难忘的记忆。按照这一要求,市容市貌组积极行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 明确任务

1、为了搞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气氛营造工作,设立了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肖旭同志亲自负责,建设局、公安局、交通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肖旭、杨承帅具体负责河东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潘先明、梁建昆具体负责河西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

2、明确任务。交通秩序的整治任务是:清理整顿我县城区无牌无证、非法营运机动三轮车,禁止三轮摩托车载客营运,规范有牌有证机动车,按规定地点停放,强制报废达到报废年

限的机动三轮车和二轮摩托车。市容市貌整治任务是:拆除主次街道所有违章搭建物、粉刷、油饰和清洗经批准设置的张贴栏、广告栏、宣传栏、画廊、标语牌、招牌等,保持外型完好、整洁、美观。修整街道树木、绿篱、花坛、草坪等设施,清除户外和其它公共设施上张贴、涂写、悬挂及在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和店外等设置的有损市容市貌的宣传物品,清除所有正在建设中的堆放物,严禁占道经营,取缔客商进行叫卖的高音喇叭、扩音器具,没收捕杀在城区内放养的家禽家畜。市政设施整治任务是:疏通城区排水孔,加大城区排水能力,维修和平广场喷水设施,维修城区路灯、路牌等市政设施,全面清洗城区市政设施。环境卫生整治任务是:全面清理320国道芷江段、城区沿河两岸的久积垃圾和城乡结合部的杂草、垃圾,合理放置垃圾容器,全面清洗城区主次街道。

二、仁性为本 宣传先导

为了使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来,我组采取仁性为本,宣传先导的工作方法,让城市整治和管理在仁性中得以开展。一是召开了县直各单位、城区厂矿企业320国道芷江段沿线乡镇负责人动员大会,阐明了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签订了目标责任制,下发了关于“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进一步加强城市整容的通知,号召全体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城市整容工作。二是加强巡逻宣传。

我组制作了“胜利芷江、和平芷江、欢乐芷江、发展芷江”,“办好和平节、办好芷江事”,“建好我城市、管好我家园”的宣传牌挂在巡逻车上,从8月1日至9月15日,在城区范围内进行全天宣传。三是加强电视宣传。我组利用电视媒体开辟街头扫描栏目,对讲究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讲究市容市貌的店主和单位进行正面宣传,引导广大市民向他们学习。四是散发宣传资料。我组向全体市民散发“请你爱护我们的城市”宣传资料7000份、“告全体店主书”宣传资料5000份,发出占道经营整治通知书400份,发出限期拆除违章搭建遮雨阳棚通知书312份,向车主发出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倡议书500份,向南门口农产品批发商下发转移批发地点通知书200份,向夜市摊主发出进店经营通知书150份,向下马路摊主发出进店经营通知书300份。三是上门宣传。我组成立了8人宣传小组给城区主次街道店主做宣传教育工作达1200人次。由于实行仁性为本,教育先导的办法,城市整治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各项整治工作按计划和要求顺利进行。

三、狠抓落实 效果显著

为确保城市整治工作顺利进行,我组采取集中整治、同步进行、分散行动等办法开展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狠抓交通秩序的整治。为确保城市交通秩序的良好,我组开展了两个阶段的整治,即第一阶段从2007年8月16日至

20日,第二阶段从2007年8月26日至9月2日。整治期间,我组从交通局、国税局、地税局、农机局、运管所、城管局、征稽所、工商局、交警大队、芷江镇、治安大队等单位抽调人员125人,分成8个整治小组,按责任区段进行整治和规范。通过整治,各种车辆基本上按指定的地点停放,扣押无牌无证车辆32辆,其余无牌无证车辆不再上路行驶,在节会期间,实行了交通管制,基本保障了城市交通秩序的畅通。

2、狠抓市容市貌的整治。在整治期间,我们设立了乱搭乱建、乱摆乱放清理组;粉刷、油饰清洗组;整形绿化组;灯光管理组;收容组;拆除组;没收捕杀组;经营秩序规范组。乱搭乱建组共清理登记对象316个,拆除组先后拆除了和平路、中医院巷子、城南巷子、河西临街店面乱搭乱建物270多处,粉刷、油饰清洗组责成各单位累计清除牛皮癣3210余处,粉刷墙体5000多平方米,清除公共牛皮癣2200多个,整形绿化组全面修剪了城区树木,并进行了病虫害的防治,绿化组督促各单位进行了鲜花布景,并投入12040元,购置鲜花3500盆,分别在步行街牌坊处、自来水两头空地、民族广场、三里坪转盘等处进行布景,灯光管理组用了10天的时间,先后对城区所有灯光进行检查,对所坏灯泡进行了更换,对灯柱进行了清洗。全面完成了节会期间活动所需灯光的组装。没收捕杀组对放养在城区的家禽家畜进行了驱赶,并对影响城市市容环境的家禽

家畜进行了捕杀或没收。经营秩序规范组将出店经营进行了整顿,临时取消了下马路占道经营。并从城管大队、市场服务中心、龙津桥管理所抽出人员20人,分成4个小组,从九月二日开始,每天早晨3:00钟上岗,分别把守交警队和平路的交叉口、南门口、和平广场与和平路的交叉口,将农产品交易商规劝进大贝角一线,从而确保了南门口的畅通。

3、狠抓了市政设施的整治。在节会前,清理疏通了全城下水道,出资1175元补焊了转盘围栏钎子,对围栏、临时停车牌进行了刷漆、更换广场地板砖153块,补做临时停车牌5块,补修3块,翻新1块,并投入21400元,对龙津桥、和平广场、步行街、秀水路、民族广场的灯光设备、水泵、消防箱等设施进行了更换和维修,确保了其功能的发挥。

4、狠抓了环境卫生整治。在节会前投入3万元合理放置了城区果皮箱,龙津桥管理所把风雨桥空中的蜘蛛网、桥墩杂草垃圾清扫得一干二净,并用洗衣粉、刷把将民族广场、步行街、和平广场、龙津桥、秀水路的地面洗刷得千干净净,环境卫生管理所分别对七里桥至县城一线、二桥至西站路口一线、芷江宾馆至蟒电一线、和平路、沿河路、机场路、沿河两岸以及城区和背街小巷的杂草、久积垃圾进行了铲除和清理,共铲除主次干道杂草路程长达16.5公里。清理杂草垃圾150余吨,共出动人员150余人次,其次,利用4个晚上,对街道、果皮箱进

行了全面的清洗,清洗街道面积20多万平方米,出动人员达120多人次,市场服务中心全面清洗了中心市场和屠宰场,节会期间,环卫所出动工31人,并临时聘请保洁员30名参与街道清扫、垃圾收集、垃圾清运、拾捡抛弃物,每天从早上4时工作到晚上12时,工作时间达20小时。

5、狠抓了节会气氛营造。节前,给各单位下发了统一制定的标语口号,要求各单位制作条幅、安装轮廓灯,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的布景,九月一日安装后,晚上,组长肖旭对全程进行了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单位进行了督查,责令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协助广告业主完成了城区主干道和重点部位的气氛营造。

二OO七年十一月二日

第五篇: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人类的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了。局部战争呈下降趋势。经济安全的地位空前突出。虽然世界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仍然是矛盾丛生,冲突不断,但今后相当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仍将是和平与稳定、发展与合作。

事实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它的解决,需要全世界人民长时间的艰苦奋斗。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思想,是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新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就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种新判断而制定的。

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争的浩劫。其次,核武器的大规模杀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战争与地球同归于尽。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

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再次,主要核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三、非传统安全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战争

首先是国际恐怖主义问题。2010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及袭击规模扩大;恐怖袭击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国际反恐怖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使得国际反恐怖阵线有破裂的倾向。其次是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对环境安全的极大担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灾害频发,甚至使部分小岛屿国家生存面临威胁。再次是金融安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

也严重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并引发了诸多社会及政治问题。最后还有愈演愈烈的贩毒走私、严重恐怖性疾病扩散、肆无忌惮的海盗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四、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客观结果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防不开科学。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中国应对策略

一、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必将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应该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努力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秩序重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制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力争获取更多发言权,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加快海外收购力度,壮大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从国内来看,要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放在首要位置,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金融危机不仅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也重创了其软实力。这说明美国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隐患。当然这里既有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也有微观层面上的问题;既有经济上的问题,也有政治和社会、文化上的问题。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普世价值影响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大降低,而以政治和社会稳定、渐进改革、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有效调节、注重实体经济等为特点的中国模式则经历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无疑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当然,中国在软力量建设上还应继续培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有效的意识形态及有感召力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制度。

二、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妥善处理好中国与美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 中美关系。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仅仅是一个地区性大国,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并没有很大的战略回旋余地,中国持续的经济成功严重依赖西方资本和技术的流入和外国市场的准入、

(二)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相同,一些国家还与中国存在领土争

端等历史遗留问题,情况相当复杂。进入新世纪,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了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解决了绝大部分边界等历史问题,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经济的展望

展望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展望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中国新车消费市场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快,这一天将在2015年来临。202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将超过2000万辆,比今年翻一番。届时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至少1.85亿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将给能源和环保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同时继续提高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技术进步将促使中国汽车工业缩小同世界汽车强国的差距。

如果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思路,我国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突破,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展望之三: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

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差距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

我国能源政策将面临巨大压力,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呼声将逐渐高涨。国内民众环保意识也将明显加强。两者将共同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经济结构向低碳化转变。

近年,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加大,今后10年我国GDP平均增长8%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将年均增长约4%,至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国内能源的增产将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净进口将超过八亿吨标煤,相当于5.6亿桶油当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快速推高能源价格。以石油为例,10年后原油价格将冲上200美元/桶,至少牢牢站稳在150美元/桶以上。煤炭、天然气、液化气以及铀的实际价格比今天翻番也基本没有悬念。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今后10年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将超过恐怖主义成为头号国际议题。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乃至太阳能等非碳基能源,并大力发展和推广硫回收、碳捕集等清洁能源技术,是我国走出能源困境的唯一出路。预计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

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

趋势之四: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

银行杠杆化产品将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银行将减少对靠存款筹集资金的依赖,金融创新带来的高杠杆化金融衍生品将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传统银行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将逐渐让位于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

未来银行对客户的意义不再是“存钱罐”和“贷款批发商”,而是以银行业务为核心,辐射保险、证券、基金、产权经营等多个领域的“金融百货公司”。对客户的财富资产管理将是银行最核心的业务。

未来银行在代客理财时,投资领域将从股票、债券、基金等传统领域扩展到结构性衍生品、商品乃至艺术品。

银行将不再以柜台服务为主,目前在银行网点供客户缴费、存取款、查询的金融终端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网上银行将完成过去只能在银行网点办理的各种业务。作为银行为客户推出的最便捷的支付工具,银行卡在功能和外型上将有大的飞跃。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渐向银行渗透,出于追求规模经济和分散风险的考虑,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由此将催生一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作为金融加速器,银行杠杆化产品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银行消费信贷推动消费者杠杆化率提高,对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转型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展望之四: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

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

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供应至关重要,而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10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但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大幅增产的难度加大,我国粮食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未来10年应着眼于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着眼于我国丰富的食物资源,树立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最终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良种将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首要因素,预计未来10年,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将接近100%,大豆将提高到95%以上,良种因素可使粮食单产提高10%左右;化肥利用率将会不断提高,预计未来10年,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10%左右;农业机械化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和提高粮食单产,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70%,实现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

展望之五: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

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份额和地位

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层次更为丰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展、提升,成为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届时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股票市场,可能会是股票市场规模的2至4倍,债券融资占国内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0.8%提高到35%以上。

更多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将陆续推出,能源、金属、农粮畜牧产品等期货品种日趋完善。金融衍生品,如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债券期货和外汇期货也相继推出。在我国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扩展的同时,其市场化改革到2020年也将基本完成。市场各主体分工更加明确。一是市场在产品、交易工具、募集方式以及监管要求上,将具有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多个层次。二是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能将从目前代替市场对发行人和投资者作实质性判断和审批,转变为完善各市场的监管规则并监督市场参与者执行。三是投资者可视其需要自主选择参与哪个金融市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监管部门决定其参与哪个市场以及如何参与。

随着资本流动限制的逐渐放松和外汇管制的不断改革,资金雄厚的机构投资者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预计到2020年,境外的机构投资者会成为上海、深圳等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掌管投资资金将超过2000亿美元。

外国投资者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我国的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其次,人民币“外国债券”,即国外政府、企业在中国大陆发行以人民币为面值的债券,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第三,到2020年在海外还将出现相当规模的人民币“欧洲债券”市场,

上一篇:中国近代经济史知识点下一篇: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