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真实性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框架理论视域下微纪录片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以《国家相册》为例

摘要:当下中国进入崛起与复兴的关键阶段,提升国家形象尤为重要。近年来,微纪录片作为融媒体时代的新节目样态,已成为主流媒体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微纪录片具有生产便捷化、题材多元化、内容个性化、视角平民化、观众互动深入化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微纪录片具有适合建构国家形象的天然优势。本文以新华社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第一季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家相册》第一季100集做详细观看和研读之后,将全部样本概括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完善民主、服务人民”“传承文化、重视教育”“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平凡人物、不凡时代”“捍卫主权、推进统一”7个话语包。在“诠释包裹”理论下,组建并分析每个话语包的框架矩阵,发现《国家相册》通过以上7个话语包分别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了“和平中国”、“发展中国”、追求“天下大同”、“文教兴国”、“美丽中国”、“奋斗中国”、“主权中国”的国家形象。本文在研究中发现,《国家相册》的国家形象建构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缺乏从外国民众视角呈现中国形象,正反形象不平衡导致宣传意味浓重,缺乏互联网企业形象对国家形象的充实,这都是微纪录片建构国家形象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文也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例如在“一带一路”等主题中深入挖掘外国民众的中国故事,以化解“传而不通”的尴尬处境;平衡地指出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减轻国内外民众对作品的心理抵触;借助互联网企业塑造国家的创新形象,以尽可能让国内外民众认识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中国。然而瑕不掩瑜,《国家相册》以历史影像作为传播媒介来塑造国家形象,增强了国家形象的真实性,打通了官方和民间舆论场,提升了传播效果。同时,通过特定的影像叙事唤醒了观众对过去的集体记忆,引导观众对过去进行反思,进而增加了观众的国家归属感与国家认同感,这对于今后的微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而得体运用虚拟影像技术为观众营造的沉浸体验感,令观众在鲜活的历史中体验国家的进步与变化,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与认同,更是今后其他微纪录片要下功夫钻研与学习的经验。

关键词: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国家形象;诠释包裹

学科专业:传播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创新之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微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微纪录片的概念与特征

一、微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二、微纪录片的特征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内涵与建构途径

一、国家形象的内涵

二、国家形象建构的途径

第三节 微纪录片建构国家形象的优势与途径

一、微纪录片建构国家形象的优势

二、微纪录片建构国家形象的途径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研究案例

一、《国家相册》简介

二、《国家相册》主题分布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理论应用:甘姆森“诠释包裹”理论

二、“诠释包裹”理论分析样本的方法

第三章 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的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国家相册》国家形象建构的话语包

一、追求大同、捍卫主权的国家政治形象

二、发展与生态建设两手抓的国家经济形象

三、弘扬民族精神、走文教兴国路的国家文化形象

第二节 《国家相册》建构国家形象的框架装置分析

一、国家政治形象的框架装置

二、国家经济形象的框架装置

三、国家文化形象的框架装置

第三节 《国家相册》建构国家形象的推理装置分析

一、国家政治形象的推理装置

二、国家经济形象的推理装置

三、国家文化形象的推理装置

第四章 《国家相册》国家形象建构的问题、建议与启示

第一节 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国家形象建构的问题

一、缺乏外国民众视角呈现中国形象

二、正反形象的不平衡导致宣传意味浓重

三、国家形象塑造缺乏互联网企业形象的充实

第二节 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国家形象建构的建议

一、相关议题可挖掘外国民众的中国故事

二、平衡指出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借助互联网企业塑造国家的创新形象

第三节 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国家形象建构的启示

一、媒介:借助历史影像自塑国家形象

二、叙事方式:民族集体记忆建构国家认同

三、技术:虚拟影像技术引发观众认同和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乌鳢养殖技术论文提纲下一篇:教学与生活小学数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