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

2023-01-18

第一篇:论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胡锦涛同志提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宣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代特征、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以和平和发展为世界主题的时代特征以及我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主题的时候,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邓小平同志敏锐地觉察到了世界主题的转换,他反复强调要牢牢把握住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两个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把它们当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背景,从中引出它所提出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走道路的制约。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只有争取到和平的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 邓小平文选 》第3卷,第328页)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实际上就是把邓小平同志根据时代特征所揭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内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战略和对外主张和平的根本战略联结起来和贯穿起来,从发展道路的高度加以集中的概括和宣示。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也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至今还是一个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中国人民,要使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就需要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永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讲信修睦、崇尚和平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和而不同”,意思是说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以此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邻,也有利于我们化解国际矛盾,构建和谐世界。

二、同和平国际环境的良性互动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首先意味着和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所走道路截然不同,因为他们都是通过海外殖民、对外扩张和掠夺乃至发动侵略战争的道路去实现传统现代化的,而我们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去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国的发展与和平国际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确定自己的立场,而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不同任何国家结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在朝核、伊核、中东等重大国际热点问题上持劝和促谈的立场,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和防核扩散合作,努力维护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推进国际裁军和军控事业;中国还主动应对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运筹同各大国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平等对话和磋商,逐步解决存在的分歧,促进相互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以“睦邻、安邻、富邻”作为周边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同所有邻国的睦邻友好;进一步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夯实我国外交的立足点,在国

际、地区事务中与他们密切磋商,支持其正当要求和合理主张,为争取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贡献。我们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我们的基本理念是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我们要与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样,我们就能以自己的发展不仅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为减少人类贫困和提高生命质量做出贡献,而且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做出贡献,为周边地区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三、参与现存国际体系,又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看来,中国是否愿意接受现存国际体系是中国是否会成为威胁的标志,他们迫切希望把中国拉入由他们主导的现存国际体系。对此,中国的回答是: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我们已经参加了一百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三百个国际条约。但正如有的海外评论家所指出的,中国进入和接受现存国际体系而不另建体系,并不表明这个体系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而只是表明当着国家利益和这个体系产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中国可能只能在这个体系内部来解决它们,中国另建体系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否则就会和其他主要大国发生很严重的冲突,而不符合中国长远的国家利益。这一点和前苏联当年作为力量的另一极另立体系、导致同主要大国美国的“冷战”不同;同时,中国选择的是可以导致双赢的经济外交,而不是以政治军事外交为先导去与国际社会交往。我们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而不是用暴力手段去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和尊重世界的多元性,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尊重和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重要作用。

四、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又按趋利避害的方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要靠我们自己,必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而不应该也不可能依赖外国。我们有可以支撑经济更大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有日益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和较高的国民储蓄率,有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策保障,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这些优势和条件使我们可以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发展。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充分和自觉地依靠自己的体制创新,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但要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离开了国际合作是不现实的。因为事情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事。”(《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第64,117页)特别在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产业结构调整和资金流动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蓬勃兴起时,更必须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当着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又出现了反全球化抗议运动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领导人又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的效应的基础上,果断地确定了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趋利避害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强调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不能看到有风险、有不利因素,就因噎废食,不敢参与进去。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以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 江泽民文选 》第2卷,第201页)趋利避害方针中所谓的“利”,是指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通过加强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得到互利双赢的共同发展;所谓的“害”则是指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发展中

国家往往容易受害,应当注意避免。坚持按趋利避害方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就使我国有可能依靠国内和国际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发展难题,并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和平等竞争中实现双赢互利。

五、在吸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道路在对内发展战略方面,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吸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新水平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一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二不走先经历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而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城乡协调发展道路;三不是用技术和资本代替劳动,而是要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改善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同保障劳动者就业的有机结合,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从而使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节约的发展、清洁的发展、安全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所作的讲演中,曾经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的理念说,就是要“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克服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注意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致力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2006年4月23日《 光明日报 》)

六、反对霸权主义,也严格约束自己永远不称霸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还意味着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也严格约束自己,即使在发展起来以后也永远不称霸。1974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转引自《 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以后,邓小平还多次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们表示:“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能称霸”,“将来我们发展了”,“如果那时中国翘起尾巴来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指手画脚,那就会把自己开除出第三世界的球籍。”(《 邓小平文选 》第2卷,第112页)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又谆谆告诫说:“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邓小平文选 》第3卷,第383页)海外评论家陈有为在分析中国外交进入新阶段时的特征说,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这一指导方针,意味着在国际社会上,中国愿意承担更多责任,贡献更多力量,但并不追求强权地位和利益,无意登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的地位,实际上中国希望扮演的世界角色不是领导者,而是平衡者:在这个相互敌对、充满纷乱的世界上,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强国与弱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穷国与富国之间进行协调与平衡,力求使世界局势从紧张转为平和,从极端化与恶性化的危机重重往良性的和平与稳定方向转化。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更为务实、更为切实可行,也更为高瞻远瞩的明智政策。与这种政策相对照的,则是与古往

今来大国强权政策一脉相承、只求通过使用武力来进行征服与控制的惯例。但这又不意味着要挑战美国的强权地位,更不是要取而代之(2006年12月21日新加坡《 联合早报 》)。

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正在走出一条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还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处、而且资本主义还处在相对优势地位的世界上,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国家怎样与和平国际环境实现良性互动?如何对待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现存国际体系和经济全球化?如何在国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在世界上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当今时代特征、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对上述这些重大问题所做出的回答,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中国当今的国际战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而且还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在吸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正在走出一条与世界资本主义主要大国所曾经走过的传统现代化道路截然不同的、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因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第二篇:《中国的和平发展》读后感

《中国的和平发展》读后感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内外的标志性特征,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那么,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到底该怎么走?对于这些问题,徐崇温先生在其撰著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进行了探索。

作者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放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与美国“单极世界”理论横行其道的背景下,针对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而有的放矢。不仅仅是就中国来论中国,就和平发展来论和平发展,而是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美、日、英、德等强国通过侵略、扩张、殖民、掠夺的现代化道路进行比较,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及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联系起来。该书既有对世界发展格局、国际关系等的宏观研究,又有对国家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等的微观把握;既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外交事务等的实证研究,又有对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历程、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交往史、中国传统“和合观”等的历史研究,可谓旁征博引,雄辩滔滔,纵横捭阖,张弛有度。

作者没有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也没有囿于意识形态和国家间的历史纠葛,而是胸怀天下,用学者客观、公正的立场来论证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指陈其内涵、

国情与时代依据以及对世界的意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作者的这种从世界范围、用天下人的观点来说中国事的行文方法,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作者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美、日、英、德、俄等国的现代化模式与外交策略,从西方到东方,从国家政策文件到领导报告,从报刊图书到互联网,从数百年之前的到眼下发生的,从正面肯定的到反面歪曲的,各色材料信手拈来,披沙沥金,或转引或辨析,或赞同或驳斥,都有机融入自己的论著中,如庖丁解牛,自然娴熟,游刃有余,切中肯綮。让人无法不惊异于作者深厚的功底和非凡的大家手笔。《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以翔实的材料、雄辩的事实论证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备受世人关注的热点话题,不仅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而且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威胁论”等形形色色的错误言论,这对于在国际上澄清是非,消除一些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惑和戒心,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我们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代表着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的中国也必将给众多发展中国家起到表率和先锋队作用。同时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自从加入WTO以后很多国家已经从中国获得了可关的利益,中国发达了也必将为全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拥有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且不说要为祖国干点什么轰轰烈烈的的大事,只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尽量作到最好就是为祖国的建设出了力而不愧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人。

第三篇:台湾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

对于台湾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我国领导人,他们也都积极地想尽一切办法想把台湾给统一,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可以在没有内忧的情况下想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但是不是有这么容易呢,当今在美国等国的干预下,收复台湾问题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对我国的和平发展也是一种严重的阻碍,在这篇论文当中,就以我的感想来谈谈我对“台湾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 ”的看法!

首先就来看看台湾问题是个怎样的问题,它到底受哪些外部因素影响

长期以来,大陆始终坚持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绝对不容许外国势力指手划脚的原则。相信在今后,这样的原则也不会放弃。但是,大陆并不排斥与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中国统一。特别是在近些年来,中国日益重视利用国际力量反对台独,稳定两岸局势。于是,对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就有了需求,甚至带有紧迫性。

台湾问题是存在外部环境的影响的。在四个方面,外部环境的变迁深入影响台湾的未来走向。

第一个方面:中国的崛起,将会积累着引起台湾外部环境动态变化的因素;首先影响的是中美关系,其次是与其他相关大国的关系,其三是引发地区局势的改观。影响具有有利的方面,但也有可能存在不利的因素。不利因素最主要的是容易产生所谓“中国威胁论”,激发大国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对两岸统一不利。

第二个方面:国际的变化,将会无可避免地影响台湾问题,使得台湾问题更趋国际化、复杂化。经济全球化有可能促使台湾与国际社会关系更加紧密。世界力量的多极化与多元化趋势,也使得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面临更多更大的制约。而主权理论与实践的变化趋势,也有可能成为台独势力的助力。

第三个方面:美国的变化,将会加大对台湾未来走向的影响力度。防止台海局势失控,是美国近期以来对台政策的阶段性目标;而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也使中美关系减少了台湾问题的敏感因素,显示了中美在台湾问题上也有合作的可能性。但是,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不会改变,美国必将立足更长远、更有效地干涉台湾问题。

第四个方面:日本的演变,将会给台湾问题带来更大的风险性和不可预见性。日本未必愿意轻易地以中日关系破裂为代价来发展对台关系,但一定会在维持中日关系的框架下继续构筑日美共同干预台海体制以及推动对台政治与安全关系。日本对台政策可能有三种演变趋势:一,严格遵守中日原则。二,推动日台关系。三,坚持模糊战略。当前看来,日本对台政策正在向危险方面发展。

对于大陆来说,认识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十分重要,因为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在今后大陆需要做到:一,认识清楚外部环境有利与不利的各种因素。二,采取有效对策,化不利为有利,减少障碍。三,把握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激烈变化的国际关系中,处理好台湾问题。

然而,台湾问题毕竟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大陆和台湾,尤其是取决于大陆的政策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动权,在两岸的手中,绝对不在外国势力的手中。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十分重要,但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无论美国、日本、国际力量采取何种对台湾政策,最后都不得不要与中国崛起的形势及和平发展的策略作出妥协。

中国应该制定更加明确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统一战略,并使得二者具有良性的“必要的张力”和互动关系。

为什么台湾问题这么急需我们国家解决?它对我们国家的安全和平发展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这就是接下来也是我这篇论文主要讨论的(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点点看法)。

现阶段的中国正走向世界,无论是其海军建设、海上运输通道还是突破“第一岛链”的封锁,台湾问题都是解决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台湾问题涉及美日的因素,一旦美军介入,日本作为美国的忠实的同盟者也自然牵涉其中,这无疑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一大挑战,稍微处理不慎将会葬送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故“平和统一台湾”将是中国政府的最优选择,但这不能离开武力统一的国家军力基础。除了台湾问题外,中国还面临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强国---印度的战略挑战,一旦顺利解决台湾问题,不仅增强国力,赢得国际声誉,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力量来发展对印关系,使中国真正崛起为区域性大国,也为营造出良好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奠定现实的基础。

台湾问题能否和平而有效地得到解决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国家安全上更是如此。具体表现为: (1)台湾问题若久拖不决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干扰。它会使目前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的中国耗费有限的资源分配,如军费开支等,牵制中国政府很大一部分的精力,不能倾全力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或者延缓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在周边环境上,由于美国因素和日本政府的介入,令本来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面临国际化的局面。同时,由于近年美国加强对台售武规模以及其扩大在东亚的军力存在,使东亚地区的安全环境逐渐恶化,台湾问题不确定性的发展趋势使中国传统的睦邻外交政策受到威胁,国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3)台湾问题阻碍着中美两国的关系的良性发展。台湾问题曾两度使中美关系降至建交以来的最低点.台湾问题成为制约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现今最有可能导致中美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的焦点,中国由此不得不面临美国和日本的军事介入,国家的安全环境面临潜在的威胁。(4)台湾问题倘若不能成功解决会造成消极的连锁反应,导致中国国内其他安全问题的激化,如“疆独”势力、“藏独”势力也将借机发难。这种假设局面的出现将主要会由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处理不善,导致未能成功统一祖国,从而成为一个负面的示例,使中国政府的国内的安全环境逐步恶化,引起新一轮的分裂潮流,故台湾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的外部战略发展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内环境的稳定和安全。(5)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是关乎中国能否成功崛起的转折点,如能实现两岸的统一,中国的崛起将以加速度向前迈进,台湾的IT技术、管理人才将能为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中国的海军也将真正走向蓝海,不仅打破美国所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也把其对华的威慑性包围圈推到由马里亚纳—关岛—贝劳—澳大利亚—新西兰构成的“第二岛链”,中国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将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改善,同时也有效保证了自身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线路的安全。

如果台湾问题不能和平解决,台海爆发战争,首先受波及的是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国际间的金融业务交流也将受到大幅影响。由于出口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巨大份额,即使是国内市场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我国的经济总量仍将受影响而减少。战争需要大笔的经费支出,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在经济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国内市场将形成通货膨胀,股票,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挫。战争中将对原有的基础设施造成破坏。中国大陆及台湾岛内的资产难以避免的外流。

这里的关键是大陆发动进攻的隐蔽性和战争持续的时间的长短。如果中国大陆迅速的发动战争,那么则可以避免大量资产从大陆和岛内的转移和流失。

而战争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对经济的影响的决定性因素,短时间的战争时期内,国家所储存的战略物资仍可支持基本的国家经济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的破坏较小。而且短期内就结束战争有利于重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对重建有着极大的影响。短期的战争,对基础设施的破坏也小,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有资金的再投入,更需要时间的投入,损失越小,经济恢复的速度越快。如果战争时间被拖长,那么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最后就会在中短期内得不偿失。现今我国大陆对台湾仍我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政府仍然坚持和平统一的政策,应该是在博弈的结果上的正确选择。

说了这么多,也是感慨到现在台湾问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个多么严峻的问题,做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俊性,要坚决的支持党的正确的领导方针,时刻关注实时动态,要理清其中的来龙去脉,争取早日把台湾问题解决,这样我们国家才可以更加的强大,统一祖国,刻不容缓!阅读前注意:1 此文章是本人的"台湾问题评析”课作业,如果碰巧有人搜索到这里,请不要抄袭。2 此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或其他个人 3 如果你不赞成我的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4如果此文引起臺灣朋友的反感,先說聲不好意思。如果 對政治不感興趣,可以不讀。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中华民族经历了从晚清以来的200年左右的衰落和缓慢发展阶段后,在新的世界秩序和形势下,终于有了再次崛起的机会和可能。这是我们的机遇,同时,和平发展也受到许多挑战,台湾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下面从台湾问题的影响,谈谈中国的和平发展。 一,什么是和平发展

所谓“和平发展”(peaceful development),其实应该为“和平崛起”(peaceful rise).由于“崛起”这个词在对外宣传时会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各个大国崛起时带来的战乱和纷争,所以改为了“和平发展”。根据官方的论述和相关的讨论,我认为,所谓和平发展,就是中国在经济上,经过50年左右的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其中2000到2020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政治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威信力明显增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教育科技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台湾的统一,实现自晚清以来国家的完全的、真正的统一。 二,统一台湾对和平发展的必要性

为什么把台湾在国家的和平发展中看的这么重要呢?从世界地图上看,台湾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濒临日本,菲律宾,印尼等国,面向太平洋和南海,台湾海峡又是日本称之为石油“生命线”的中点和必经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而且,台湾被称为祖国的宝岛,岛内自然资源丰富,岛周围的近海又有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潜力(钓鱼岛就是一个明证,日本人需要的不是一个小岛,而是岛周围12海里的海权及其范围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另外,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强权国家就利用台湾问题胁制中国,外国的介入非常明显,对我国的核心利益和国家尊严构成极大的威胁和损害,而且还会继续下去。可以说,如果不解决台湾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即使其他所有指标都达到了,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更不能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统一台湾对和平发展的影响。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大一统,对于本国和世界,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如下:

1、祖国统一必将激发国人乃至全球华人极大的民族自豪感,其产生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奋发精神不可估量,比10个神 5升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2、台湾对于中国的战略地位将得到积极的运用,既可阻挡外海敌人的来袭,又可捍卫南海的主权,雄鸡之脚从此站稳。

3、台湾岛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在大陆的支持下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最简单的比如台湾的农产品能大量的零关税售往大陆,农民从此受益),台湾的许多产品都可以以大陆为腹地,得到更大的发展。台湾人民的福祉得到最大的保护和最好的扩展。

4、美国将失去了一枚遏制中国的至关重要的战略棋子,以台湾为中心的第一岛链会被彻底打破,中国大陆的安全隐患从此解除。中国在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乃至与全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处于更加主动和有利的地位(到那时就不会有每来个外宾都要先互相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样的事情了)。 四,当前影响统一的现状

台湾方面,岛内民意与大陆认识日趋对立。李登辉、陈水扁这样的“民族败类”和“分裂分子”,他们的市场似乎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台湾政坛台湾本省人主政和台湾年轻人的“台湾意识”(姑且如此称呼)的形成,两岸对统一的认识很难有很大的共识。笔者曾经通过网络与一些台湾的年轻人交谈,其中的一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被问及觉得自己是台湾人、中国人、日本人还是其他什么人得时候,对方很快就说是台湾人,问为什么,对方不能作答。也就是说,在大部分台湾年轻人的潜意识中,就觉得自己是台湾人,这种偏向独立的意识,再发展下去,非常危险。

大陆方面,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统一思想,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以期最后的统一。大陆民众对统一非常的渴望,非常希望看到两岸的统一和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大陆经济,政治和军事都朝着可喜的方向发展,统一国家的能力增强。 五,最可能的统一方式―――武力统一

依照上面的论述,和平统一虽是众望所归,但是要在20年或50年内实现难度非常之大,虽然我们都不想看到,但是武力统一很可能会是最后的选择。而据香港媒体报道,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辞去自己的军职前夕,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国要在2008年前解决台湾问题。或许此报道有误,即使是真,也不大可能。08奥运在即,奥运的准备工作紧张进行,在这个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动武。比较可能的是2020年到2050年左右,比如2030年,在中国大陆经济政治军事都发展到一个比较强盛的阶段,而台湾岛内的混乱局面最终不可收场时,中国大陆将使用武力统一台湾。 六,武统对和平发展的影响。

在动武之前,中国将不得不继续现在的政策,并努力维持现状,以争取时间,达成其他的发展目标,先富国强兵。当时机成熟时,再使用军事手段。武统在短期内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国际影响,中国威胁论将达到最空前的程度,外国的制裁也随之而来,就像1949年朝鲜战争和1989的**那样,但是会比它们都更激烈。但是,世界事务不能没有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参与和支持(更何况时一个经济军事都很强大的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封锁和制裁后,世界的大门最终还是会向中国敞开,但是中国必须很好的运用外交手段,解决由统一带来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由之引起的冲突。这里,我再稍微谈一下武力统一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许多人都担心,对台使用武力,必将招致日本和美国等国的军事介入,从而使统一行动更加艰难,有人甚至说,统一后,中国大陆的经济会倒退几十年。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强大的军事行动确实需要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持,以及巨大的政治影响力。考虑到到时中国在很大程度上都达到了这个条件,所以,即使经济受到影响,也不会有太大的创伤。这就像美国打伊拉克,虽然战争费用巨大,但是美国经济不还是在增长吗?再者,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我们都挺过来了,这么一点小困难还对付不了?

发动统一战争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对外贸易因为战争导致沿海国防形势加强和外国封锁,会以有一定的减退。但是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仍会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而且,那是我们的西部地区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完全可以利用临近中西亚的口岸加强对外贸易。 七,后统一时代中国的和平发展。

国家统一后,经过一定阶段的经济整合和重组,台湾与大陆的经济会成为一个良性互补的统一经济体,技术科技交流加强,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必将带来台湾经济的新起飞和大陆经济的更迅速的发展。国际的经贸得到更大的发展,尤其是对非洲和中南美洲(中南美的许多国家都是台湾的“邦交国”)的贸易得到更大的提升,促进中国和当地国家的和平和发展,增加在这些地区的支持度和影响力。政治上,中国在国际上显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国际威慑能力增强,对南海的领土主权也有望收回。军事上,我军经过实战的锻炼,战斗力更加增强,海军实力提升,成为可攻可守的强大海军。内政上,藏、疆等地的分裂、分离分子受到震慑,分裂活动会减少,国家的整体统一得到最大的巩固。当然,在这之后的中国和平发展仍然会有很多不利因素,毕竟,一个大国的发展和崛起,必将招致其他国家的恐惧和阻挠,千方百计的阻止或减缓中国的发展,但是相信我们的政府及其外交部门能过运用巧妙的外交手段等和平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为祖国广交朋友,为国家的发展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 八总结

总上所述,台湾问题的解决,虽然会让和平发展在短期内遇到困难,但是,最终会促进和带动中国的和平发展,使国家真正的振兴、富强,使中国在胜利和光辉中崛起。 我们期望着这一天的到来,我们也要为并正为这一天作出自己的努力!

所谓台湾问题,从内涵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的一部分军政人员战败后退到台湾。他们在美国政府支持下,武装割据台湾。这样,台湾问题首先就是:首都在北京的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二)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美国政府应当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彻底纠正并停止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种种错误做法。

(三)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中国人最早开发了台湾。1700年前的中国历史文献《临海水土志》对此就有所著述,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台湾的文字。公元3世纪和7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从17世纪开始,中国人民开发台湾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元朝(1206-1368)开始,中国历代政府先后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对台湾进行有效管辖。

17世纪中叶,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1895年,中国清朝政府因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在日本的胁迫下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1937年7月,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中外,废止与日本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宣布将收复台湾和澎湖。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把台湾交还给中国。至此,台湾重入中国版图,重归于中国的主权管辖之下。

1949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处于暂时的分裂状态,但这并未改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识,也是得到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承认的。

国际社会是如何公认台湾是属于中国的?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历史事实,也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1895年至1945年,台湾、澎湖被日本强行占领。1937年7月,中国人民开始抗日战争。这场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对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结成同盟国。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投降条款》声明,“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即为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迄今已与161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惟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同时,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联合国和全世界已公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陈水扁抛出的″一边一国″论不仅标志着台独分子在分裂中国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危险的一步,大大恶化了两岸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台湾问题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也不只是两岸能否统一与何时统一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换句话说,台湾问题解决的好坏决定着中国的前途与命运。 两岸关系的两种发展趋势

自从1999年7月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以来,两岸关系呈现出统一与分裂、前进与倒退两种力量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

统一趋势。从官方表态看,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上台后就台湾问题提出了″四不一没有″的基本方针,中国大陆对此采取了″听其言,观其行″的立场,并在对台政策方面表现出越来越灵活和富有建设性,为了加速″三通″谈判,主动提出由政府授权,民间谈判和政经分离的原则。2000年11月台湾″陆委会″和″新闻局″联合宣布允许大陆媒体到台湾设立记者站。今年春季,台湾部分地区发生水荒,台湾当局在民众的强大压力下,配合大陆方面实现了大陆向台湾部分地区运送淡水,同时,金马等岛屿开始与厦门直接通航;从民间交往看,两岸无论交流的规格、规模和次数都有很大的增长,如2000年11月,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这是国民党赴大陆的最高级别官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民进党立委陈忠信出面联系和″陆委会″的协助下,今年6月底,两岸军方的高级研究机构就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等问题首次在北京举行了军事战略学术研讨会;从经贸关系看,大陆成为台商投资的最大热点。目前,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依存度达25%,其每年对大陆贸易顺差高达200多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把大陆作为海外居住的首选,仅在上海一地,台胞定居者就有

二、三十万人之多。

由于两岸关系的日益紧密,在台湾工商界形成了一大批主张″三通″,拥护统一的爱国人士。在台湾工商界声誉极高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多次公开呼吁台湾当局解除″戒急用忍″政策,立即开放″三通″,并发表《重建台湾经济新契机》的万言书,要求台当局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开放台企赴大陆投资的不合理限制。两岸民间、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给台湾带来的好处使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意识到:两岸和则两利,分则无益。因此,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日益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陈水扁发表″一边一国论″后,其在台湾民众中的支持率由之前的60%下降到46%,降到了执政以来的最低点。可见,搞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分裂趋势。陈水扁上台后,表面上不谈″独″,实际上暗中紧锣密鼓地为台独做准备:在政府各要害部门和军队安插了许多台独分子,肆机将″中华民国护照″更换为″台湾护照″,动用各种宣传工具为台独大造声势。在推动两岸统一的核心问题上,用″小三通″对抗″大三通″,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利用其执政党地位大力扩充民进党势力,目前民进党党员已发展到40万人。民进党在2001年12月1日举行的台湾″立法院″选举中获胜,从而大大加强了陈水扁的执政地位,使他敢于在8个月后明目强胆地抛出他的″新台独论″。与此同时,″两国论″的祖师爷李登辉与陈水扁一朝一野,一上一下配合默契,先后拼凑了″台湾团结联盟″和″群策会″。今年7月21日,他口出狂言,宣称2008年台湾将建成″新国家″。12天后,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出笼了。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来,统一和分裂两种趋势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就两岸关系本身来讲,并不令人悲观,但是由于台湾对中国日益增强的重要性和外部势力的插手使台湾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台湾是中国在21世纪发展的生命线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是封闭性的,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微乎其微,那时台湾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主要在军事战略方面。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度越来越高,中国的GDP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均上升到世界第六位,外贸总额由改革开放前的几百亿美元猛增到5000多亿美元,占其GDP的约50%,中国是世界钢材第一进口大户,石油已由自给自足变为纯进口国,经济规模的膨胀和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快速增长使中国对世界的依存度大大增加了。因此,海洋运输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随着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已由过去的地区性大国正在向世界性大国迈进,使得台湾对于中国在21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态势和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生存与发展方面,台湾是中国进入太平洋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中国通往各大洲海上运输线的战略中枢,失去了台湾,中国将失去海洋,失去了海洋就失去了海上贸易安全,国家经济发展就将受到限制,也就失去了民族富强的希望。

在国家安全方面,失去了台湾,中国的海军将被禁固在自己的内海,美日台建立的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将对中国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使中国处于十分被动的战略态势。

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失去了台湾将会引起连锁反应,在内部,西藏、新疆、甚至内蒙古都有分裂出去的危险;在外部,某些国家将更加肆无忌惮地蚕食属于中国的海域和岛屿,这决非危言耸听。 台湾问题将因国际化而复杂化

台湾问题有被国际化的危险,或者说事实上已经被国际化了,这对于实现两岸统一十分不利。在这个问题上,国际上有许多正反面的经验教训。南联盟正是因为无力阻止科索沃问题的国际化才遭到北约的狂轰烂炸,最后连自己国家的总统都以″战犯″罪名受到了国际法庭的审判。与此相反,在车臣问题上,美欧等西方国家一直想将其国际化,但遭到了俄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并果断采取措施,对车臣叛乱分子进行大规模清剿,结果成功地平息了叛乱,稳定了车臣局势,也大大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和支持度。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坚决反对国际化也是处于同样的考虑。

台湾问题国际化,一是使台独分子在国外势力的支持下有恃无恐,挑起事端,扩大事态,令中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不采取行动,它就要独立。采取行动,外国势力就有可能干预;二是不愿眼看中国坐大的美、日等国将利用台湾问题作为牵制中国,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三是台湾问题不仅有可能引起中美两国大动干戈,两败俱伤,使中美关系和中国来之不易的和平国际环境遭到破坏,还将危及区域安全与稳定。

解决台湾问题的几个先决条件

一、坚持原则立场,坚决反对台湾问题国际化,这是首要之点。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早已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总是不厌其烦地同美国讨论这个问题,以求得对方的承诺,这实际上等于承认了台湾问题的国际化。台湾问题既然是内政问题,我该怎么办那是我自己的事,与外人无关,也无权干涉;如你要插手,就是干涉内政;如你要动武,就是侵略,中国政府和人民就要坚决反击。从当前总的世界局势来看,台湾问题拖得越久,就越国际化,解决的难度也就越大。而这正是台独分子和美日等国所希望的。因此必须清楚,维持台湾现状究竟对谁有利?

二、如何应对变向台独?对台湾动武的底线在哪里?你不是说宣布台湾独立大陆就动武吗?那我就在形式上不宣布台独,我在岛内大造舆论,强化台湾,弱化中国,培养台湾人的台湾意识,为台独作准备;在军事上,大肆购买先进武器装备,准备以武力抗拒统一;在国际上,与美国建立军事同盟,与美日构筑战略协防体系。最近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2002财政年度补充拨款法》中将美台关系提升到与北约和美国的盟国同等的地位,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台独分子就是用这种造成既成事实的办法,一旦条件成熟就宣布独立。到那时,你再想动武恐怕为时已晚,因为制约的因素太多了。由于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因此解决台湾问题一要慎重,二要果断。该当机立断时,决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三、武力攻台的准备工作。一是国内,保持政局的稳定,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军事调整到位;二是国外,稳定周边环境,尤其是保持中俄边界的安全平稳非常重要,并取得这些国家及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的理解、同情与道义上的支持;三是评估两岸军事力量的对比及可能发生的外国武装力量的干涉,以确定采取军事行动的方式:是大规模正面进攻,还是出其不意的突袭。1968年苏联派少量精干部队空降布拉格,迅速占领机场、电台及捷克的政府与军事指挥中枢,从而在一夜之间控制捷全境就是成功的战例;四是如何在政治、外交、军事上应对美国的武力干预?

四、综合平衡国家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利害得失,选择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时机与方案。

总之,解决台湾问题希望尚在,难度很大。台湾问题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死穴″,解开它,中国的国力将大大增强,全世界的海洋将向中国敞开宽广的胸怀,中国将彻底洗刷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民族耻辱,以一个富强、民主、和平、正义的世界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解不开它,中国将屈辱地生活在受人摆布的狭小空间内,中国终究将无法改写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被外国列强奴役的历史。

中国又一次面临着历史性的抉择。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最早出现于1955年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社会迄今。[1]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蒋介石再次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蒋介石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这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还有重要因素是外国势力(美国、日本等)介入。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利益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早在1945年8月14日在日本投降前一天,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为主要条件换取苏联在日本投降前一天的8月14日出兵中国东北。1946年1月6日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虽然对外蒙古的所谓投票有疑问,但还是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至此失去18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华北正北的外蒙古的华北变成内凹形,边境线后退内凹达千余公里,中国北部版图从饱满形状到弯月形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于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践。

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表示在实现国家统一时,一定“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

1982年1月11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于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

1992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我们再次重申,中国共产党愿意同中国国民党尽早接触,以便创造条件,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在商谈中,可以吸收两岸其他政党、团体和各界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这一方针,有以下基本点:

(一)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一国两府”,反对一切可能导致“台湾独立”的企图和行径。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民都主张只有一个中国,都拥护国家的统一,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存在什么“自决”的问题。

(二)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这种考虑,主要是基于照顾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这将是统一后的中国国家体制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创造。

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诸如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华侨和外国人投资等,一律受法律保护。

(三)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军、经、财等事宜都自行管理;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有自己的军队,大陆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的代表人士还可以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四)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两岸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的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

为结束敌对状态,实现和平统一,两岸应尽早接触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谈判的方式,参加的党派、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以及台湾方面关心的其他一切问题。只要两岸坐下来谈,总能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

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国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进行直接通邮、通商、通航和双向交流,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然而,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承诺。

这里还应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不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国际协议而形成的德国问题和朝鲜问题。因此,台湾问题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中国政府历来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其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国家统一的进程日渐迫切,台湾问题也成为影响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简要分析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探讨当代影响台湾问题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因素及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并对台湾问题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文章的论述的重心是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实质、立场、政策表现和影响,同时也分析台湾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

台湾问题,国家安全,中美关系,对台政策

一、台湾问题的分析

1、台湾问题的由来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由于国共内战而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1988年以前,中国大陆和台湾均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也趋于稳定发展。但1988年李登辉继任为台湾领导人后,开始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主要表现为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另一方面坚持,台湾岛内在1986年由国民党中央推动“政治革新计划”台湾政治结构快速多元化,民众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自主性高,权力重心下移,民众个人政治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就是国民党官方政治信仰体系的破产。坚持“台独”党纲的民进党后来获得全岛23个市县长职位中的12个,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民进党以弱势获胜,该党在2001年的选举中成为台湾“立法院”的第一大党,民进党人陈水扁也于2003年再次成为台湾新的领导人。

可见,台湾问题最根本的变化是岛内分裂祖国势力的发展,问题的核心由1988年以前两岸关于谁是中国合法代表的斗争,转变为统一中国与分裂中国的斗争,即“统独之争”。

2、台湾问题的实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间的经贸关系、人员往来、文化交流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彼此间的政治关系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台湾问题的本质是政治问题,外在表现的矛盾就是集于中坚持还是背弃“一个中国”的原则;而内在表现的矛盾就是由于台湾岛内所实行的“政治革新改革”而导致党派纷争,其中一些政党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而打出“台独”旗号,进而捞取政治资本。由于以往长期的东西方阵营的对立,台湾在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依附美国和日本,具有一定程度的崇尚美日的情结,所以在现阶段,台湾问题的具体表现就是“文化台独”,执政党通过“文化台独”营造台独的生长土壤,培植岛内民众的台独意识,进而达到自身的政治利益和台湾的法理独立。换言之,就是岛内主张台独的势力在历史、文化方面认同中国,在政治、法律上无法认同中国,把“一个中国”定义为历史、地理和文化概念,而不承认其政治、法律的内涵,是政治领域的“台独”主张及相关政策在文化领域的反映。

3、台湾问题的现状

现在台湾当局的执政党是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岛内的政治格局是民进党与2001年8月成立的台联党(1)组成政坛所谓的“泛绿阵营”,国民党与亲民党则组合成“泛蓝阵营”与之抗衡。2000年的政党轮替和亲民党的成立,最终形成现今国民党、民进党、新党三足鼎立之势。

现今,执政的民进党的“台独”表现就是用政权力量通过文化教育和大众传媒机构在文化、历史方面“去中国化”,使台湾社会在政治文化层面的认同发生实质的转变。执政后的民进党的大陆政策特征是:(1)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主张事实上的一中一台;(2)建立“非统非独”立场上的模糊地带;(3)利用经贸关系,缓和紧张的两岸关系;(4)借助美国力量,加强对大陆的军事抗衡。

综述之,目前台湾问题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临界点,一方面台湾当局对内拟通过“去中国化”孕育台独土壤,以“公投制宪”达到法理独立,同时在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上则是越走越远,并不时采取模糊战略应对北京当局;对外则力图通过美日的力量制约中国政府的武力统一的威慑。

二、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1、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

从国家利益层面来说,美国的国家战略重点在欧洲,这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截止1998年,美在欧的直接投资累计达4895亿美元,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其在亚太地区直接投资累计为1618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16.5%。对美国而言,亚太区是仅次于欧洲的另一重要区域,台湾问题是目前唯一有可能使美国卷入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的焦点问题。

对于美国政府,台湾问题是其制衡中国崛起的一张牌,故近年来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的立场上也逐渐清晰化,那就是一方面出于维护中美两国的正国际常经贸关系以及在一些事务上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遵守和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两岸任何一方单方面做出改变现状的行动;另一方面,处于冷战思维,为了维护自身在亚太区的领导地位以及遏制中国的发展,暗地里却加大售台武器的力度,并强化“中国威胁论”,在区域内制造舆论,力图阻碍中国的统一进程。近年来,美国已进一步介入台湾问题,并为长期维持两岸分离的现状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安全措施,令两岸的局势发展进一步复杂化。如美国政府所提出的“中程协议”。它最早是在1998年2月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李侃如提出:两岸现状维持50年不变,双方既非中央与省、亦非排他性主权实体间的关系,双方都不向“一个国家”挑战,实现统一。美国反对中国大陆以武力改变台海关系现状,也反对台湾宣布法理独立,但默许其以“事实独立”的方式存在。

2、美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表现

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的政策的表现依据就是《与台湾关系法》(2),具体体现如下:在东亚安全机制合作上,主要通过双边军事联盟编织的安全网来保障之,包括美日军事同盟、美韩军事同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以及协防台湾。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也经历多次演变,过程如下:第一阶段是1950年6月以前美国对台采取道义支持的“撒手政策”。原因是亚太战略重点转移至日本,国民党政权自身腐败以及对新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诉求。第二阶段是1950年---1979年的美台同盟时期,原因是冷战的大环境下中苏结盟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促使美国加紧在东亚构建军事同盟体系,对共产主义中国进行战略遏制。1954年12月3日美台由此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第三阶段是1979年---1999年美台维持并发展实质关系时期。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于1982年8月17日又签订《八一七公布》,美国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虽然美国对台政策的性质已由官方关系转变成非官方关系,但美国政府则一直维持、巩固与台湾的实质性关系“以台制华”。(3)近年来,美国对台政策更是提升与台的非官方实质性关系,在对台武器售卖、情报交流、人员互访方面尤其明显。

3、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

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始终是以美国的全球战略为基轴的,以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为目的而不断调整的。冷战后,由于中美双方的价值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冷战思维的存在,美国一直把中国作为新时期的战略竞争对手,其对台政策也是该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综述之,美国目前对台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军事领域,将导致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尤其是其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引入和售台武器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对中国的战略威胁,使该地区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大增。(2)在政治领域,虽然美国遵循中美《建交公布》和《八一七公布》,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但美台间的非官方的实质性关系却发展迅速,且美国国内不时传来“以台制华”和“协防台湾”的声音,这很大程度上一方面是出于美台政治体制模式相近,价值思维接近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基于遏止中国发展的需要,其影响就是使中美关系裹足不前,彼此间缺乏政治互信,进而导致两国民众的敌对。(3)区域合作领域,由于美国在亚太地区以美日同盟为战略支点,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的立场和态度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主导着日本对台的态度,加大了中日在区域内合作处理国际事务的难度。由于美日同盟的关系,将来一旦中美由于台湾问题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日本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这一方面增大了发生地区性局部战争的机率,另一方面也恶化了本来就存在一定障碍的中日关系,使该区域内的需要中日共同参与的国际事务合作难以顺利展开。

三、台湾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1、台湾的现实战略意义

台湾是中国大陆在东南方向上的一道坚固的海上安全屏障对于保卫中国海上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重大的意义。台湾还是中国跨入太平洋的前沿基地,只有实现台湾和祖国的统一,才可以从实际上消除这种对中国安全的威胁,突破美国在西太平洋上凭借第一岛链构筑对华的战略包围圈。从相反的角度看,台湾也能成为遏制大陆,威胁中国东南沿海安全的战略跳板,因为台湾的地理位置上也恰恰处于美国所构筑的对华战略包围圈----第一岛链(4)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就是美国可资利用的在远东地区推行遏制中国政策的有力工具和平台。对于日本而言,由于其大部分的能源都依靠中东及非洲等地的外部进口,而台湾海峡更是扼守日本海上石油的运输通道,故对于日本而言,中日两国由于政治缺乏互信和安全保障机制,一旦中国统一台湾,对其维护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便自然而然地造成了威胁,因此对于身为传统海洋国家的日本而言,台湾问题的走向往往涉及其自身的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利益,在台湾问题上,美日的立场是相一致的。

2、台湾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目前中国面临着新世纪的发展机遇期,但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其第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国家的统一,归结到一点就是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能否和平而有效地得到解决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国家安全上更是如此。具体表现为: (1)台湾问题若久拖不决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干扰。它会使目前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的中国耗费有限的资源分配,如军费开支等,牵制中国政府很大一部分的精力,不能倾全力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或者延缓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在周边环境上,由于美国因素和日本政府的介入,令本来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面临国际化的局面。同时,由于近年美国加强对台售武规模以及其扩大在东亚的军力存在,使东亚地区的安全环境逐渐恶化,台湾问题不确定性的发展趋势使中国传统的睦邻外交政策受到威胁,国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3)台湾问题阻碍着中美两国的关系的良性发展。台湾问题曾两度使中美关系降至建交以来的最低点:即1992年9月布什政府批准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1995年6月克林顿政府同意李登辉以“校友”名义访美和其后直到1996年3月李氏再次当选。台湾问题成为制约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现今最有可能导致中美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的焦点,中国由此不得不面临美国和日本的军事介入,国家的安全环境面临潜在的威胁。(4)台湾问题倘若不能成功解决会造成消极的连锁反应,导致中国国内其他安全问题的激化,如“疆独”势力、“藏独”势力也将借机发难。这种假设局面的出现将主要会由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处理不善,导致未能成功统一祖国,从而成为一个负面的示例,使中国政府的国内的安全环境逐步恶化,引起新一轮的分裂潮流,故台湾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的外部战略发展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内环境的稳定和安全。(5)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是关乎中国能否成功崛起的转折点,如能实现两岸的统一,中国的崛起将以加速度向前迈进,台湾的IT技术、管理人才将能为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中国的海军也将真正走向蓝海,不仅打破美国所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也把其对华的威慑性包围圈推到由马里亚纳—关岛—贝劳—澳大利亚—新西兰构成的“第二岛链”,中国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将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改善,同时也有效保证了自身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线路的安全。

3、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安全政策

实际上,中国政府针对台湾问题的政策都是根据台湾当局和美国的对台态度而不断地调整和变化的,自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对台政策客观上分为两个时期,即1949年—1978年的武力解放台湾政策时期和1979年至今的和平统一政策时期。(5)目前中国政府总体的对台立场则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那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两岸间的和平统一,但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手段。针对美国可能介入台海冲突以及日本的因素,中国政府对台的立场日渐清晰,那就是一方面加大两岸的经贸往来,以经济力量制约台独势力,另一方面着手加强国防建设,做好武力维护祖国统一的准备。据2002年底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表明要投资大陆的台商,从两年前的44%增加到75%。(6)与此同时,为改变以往被台独势力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中国政府于2005年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成为大陆对台湾长远战略的法律表述,该法案也成为中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根本依据,中国大陆对台湾立场和政策并不会由于领导人的变更而改变,由此中国大陆取得了制约“台独”势力的主动权,也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对台问题的认可,有力地制约了台独力量的蔓延,并对美国的介入起到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不仅仅是对台政策的法理表述,也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政策的直接文本的体现,其意义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四、台湾问题对中国安全的前景分析

1、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因素

目前两岸关系面临着五大困境,或者说要顺利解决台湾问题需解决的因素,那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分歧;两岸政治定位问题(主权的归属和分配);国际生存空间问题;政治文化差异问题(主要体现是政治制度方面);是否放弃使用武力的问题。而上述众多关键因素中,笔者认为较为首要的因素就是两岸政治定位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分配国家主权以及处理目前台湾已有政党的政治利益的问题,一旦该问题能得到包括台湾内部各方的认同和接受,那其他的因素也能通过协商的形式加以解决,但目前的分歧也并朝夕可以解决,台湾当局所要求是以中国大陆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共化作”两岸统一的前提条件,这实际上就是和平演变的代名词。所以解决台湾问题需要两岸领导人的政治魄力和更为灵活而开放的思维。

2、台湾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

正如前面所陈述,造成目前台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两方面造成的,内因就是台湾当局所推行的背离“一个中国”原则的台独路线,外因则是美国主导下的美日军事同盟以及协防台湾的背景。但笔者认为事物的内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外因只是加速其发展进程的辅助性因素。对此,本人总结出目前台湾问题的发展趋势的几种状况。第一,中国的统一进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国力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在不出现台湾独立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换言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维持两岸目前的现状,即“非统非独”,事实上,这也是符合美国的次优利益的(其最优利益就是把台湾从中国独立出来)。第二,美国因素是影响台湾问题的外部关键因素,它不支持也不希望两岸实现统一。虽然美国希望台湾独立,但它也深知台独意味着战争,它并不希望单纯为了台湾而在远东地区和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因为这并不符合美方的利益,因而未来其对台政策仍将坚持对台售武和对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手段,一方面是出于售武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对外关系中,其对盟友的保护责任和义务的体现。第三,中美双方将加强对台的舆论影响,争取对台湾政坛的主导权,以软实力牵引向己方。前者的行动体现就是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经贸往来,诸如前段时间台湾政坛三大在野党---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所实现的历史性对大陆访问。后者的行动体现就是倡导民主政制、人权以及西方的价值观念,并强化协防台湾的义务,争取亲美力量。而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相互搏弈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赢得台湾民众的心理认同,进而影响其台湾当局的政治取向。

3、台湾问题对未来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现阶段的中国正走向世界,无论是其海军建设、海上运输通道还是突破“第一岛链”的封锁,台湾问题都是解决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台湾问题涉及美日的因素,一旦美军介入,日本作为美国的忠实的同盟者也自然牵涉其中,这无疑是对中国安全环境的一大挑战,稍微处理不慎将会葬送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故“平和统一台湾”将是中国政府的最优选择,但这不能离开武力统一的国家军力基础。除了台湾问题外,中国还面临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强国---印度的战略挑战,一旦顺利解决台湾问题,不仅增强国力,赢得国际声誉,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力量来发展对印关系,使中国真正崛起为区域性大国,也为营造出良好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奠定现实的基础。台湾是我们国家的海洋门户,如果被敌人占有,或者是独立的话,将会威胁我们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中国三大工业区的两个,对中国的经济有重大的威胁.将严重威胁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发展。

如果我们把台湾收回,进可以通过台湾向远洋进发,把中国的海军建设成一支真正的蓝水海军,就算是发生了战争,也是保卫祖国腹地的一块屏障。所以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另外,台湾的经济,特别是科技水平十分发达,如果能够统一可以整和科技,让中国的综合实力有更大的飞跃。

所以必须将台湾统一,绝对不允许祖国分裂是必然的,不可置否的。但是打不打,什么时候打,还是要很好的去权衡一下,因为毕竟都是骨肉同胞,打也就是内战,内耗要比外部损耗更伤元气,所以,能不打,就暂时不采取军事手段,但是一定要保持高压政策。

问题真的严峻到了必须打的程度,我想国家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维护祖国统一,那些发言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但是一定会尽量避免战争,因为我们的外患还有很多,现在最讨厌的就是门口趴着的那条疯狗,以前曾经咬过中国,现在又想再欺负我们。我们难道不应该警惕么? 从小到大说了那么多的台湾问题,我一直以为解决台湾对中国的意义只是为了达到祖国统一这个全中国人的愿望那么简单,直到我这两天看了现代国防教育,才知道台湾对中国的意义远远不止我所想的那样。 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

台湾,地处中国东南之隅。东临太平洋,北濒东海,南靠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接壤,东北与琉球群岛仅咫尺之隔,西与大陆隔海相望,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地处西太平洋主航道中心,是整个西太平洋海域的咽喉,镇守着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为我国与太平洋周边各国联系的战略交通枢纽和有效保障我海防安全的重要海上屏障,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整个西太平洋海域看,谁控制了台湾,谁就可以控制途经南海、菲律宾到日本、韩国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并切断西太平洋地区的所有战略海上通道;而从维护我国家安全方面看,它一旦与我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合为一体,便可在我东部构成一条坚固的海上“长城”,为我国东南沿海构筑起一道难得的天然屏障。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台湾在整个西太平海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西太平洋海域地处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结合部,南北纵横约3000余海里,是亚洲与太平洋联系的“桥头堡”。整个海区外缘有世界上最长的岛链环绕,北端是日本列岛,中部为琉球群岛、台湾岛,南部是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等。其中,台湾的位置尤为重要,它不但是第一岛链的核心,还处于西太平洋航线的枢纽地位,扼守着整条航线的要冲。西太平洋航线是世界上一条极为重要的海上航线,既是连接东北亚与东南亚的海上长廊,也是连接太平洋、沟通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也正是因为西太洋海域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目前,它已经成为了当今海洋权益斗争最激烈、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而且这种斗争还有加强和扩大的趋势。西太平洋海域紧邻中国海区,不仅是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和未来海上作战的主要战场,也是中国对外交往与贸易往来的重要海上交通线途经地。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台湾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台湾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所具有的独特军事战略价值上。台湾位于中国沿海的中部,北距鸭绿江口约900海里,南至中越交界处的北仑河口与南沙群岛均为800余海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极具战略价值。如果我海军舰队能以台湾岛作为出发补给基地,两天之内,机动范围便可覆盖我沿海全部海域。向北可驰援东海、黄海作战,向南可直接打击侵犯我南海之敌。另外,从战略角度来看,如果能以台湾岛作为中心,以一至二千公里为半径(主要是海防、空军、二炮和预警方面),向太平洋方向作一个扇形延伸,就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具有战略纵深的强大防御网,它将可以为我们提供早期预警以及形成积极防御的战略态势。反之,如果台湾为敌对势力所用,就会如同一把利刃抵在我们的咽喉,使大陆寝食难安。

从国家安全层面看,台湾是中国海防的关键点。台湾及其周围地区是中国也是整个亚太地区不可多得的军事要地。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看,台湾岛南与海南岛相映,形成“双目”,北与舟山群岛相呼应,构成“犄角”。如果以台湾岛为中心,连接海南岛与舟山群岛这南北两大要点,就可以构成一条天然而有力的品字形战略海防线,足以掩护我东南沿海六省市及该方向的战略纵深。目前,从整个国内来说,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两地经济最为发达,这两个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和国家力量的精华之所在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而台湾正好位于这两个三角洲之间,因此,台湾对该地区的海防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台湾又是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中间环节,连接着东北亚与东南亚两个战略区域,同时还扼守着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必经之路——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为牵一发可动全身之地。此外,从台湾向东,可以进入广阔的太平洋,而且跨越1200海里,就可到达第二岛链。如果说中国大陆海岸线弯曲如弓,那么台湾即位于弓背要害之处;而如果把我们的祖国比喻成一只雄鸡,则台湾就是祖国身上必不可少的一只“前腿”,与它对应的,是这只雄鸡身上最弱和最致命的部位——“软腹部”。台湾是大陆沿海的重要屏障,也是我们进入大洋深处最近的踏脚石。在西太平洋特有的岛弧上看,台湾北连日本列岛与冲绳岛链,南接菲律宾与印尼等岛国。台湾对于中国的重要战略价值可以说是怎么估计都不过份!

台湾不单对于中国,对于日本同样极其重要。日本四面环海,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极端贫乏,工业生产所需的石油、天然气、焦煤等重要燃料和原料,国内几乎都不能生产与自给,均须严重依赖进口。同时,日本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国家之一,大量工业产品需向国外市场销售,离开对外经济联系与交往,日本经济不但不能发展,而且生存都将受到威胁。从地理位置看,日本是太平洋西缘的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濒日本海、东海,对外经济联系主要依赖海上交通。而台湾对于日本之所以极其重要,正是因为它地处西太平洋要冲,扼其南下东南亚,西去波斯湾、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日本每年在这条航线上的运输量高达5亿吨以上,其中包括日本所需石油的90%和核燃料的100%。日本是个资源极其贫乏的岛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海上运输线,而经过台湾海峡的西南航线又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一旦这条生命线中断,对日本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台湾对于日本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由此可想而知。

而美国,属于全球性大国,按它自己的理解,在全球任何地区、任何角落都存在它的切身利益,自然亚太地区也不会例外。况且美国一直以来就对我国特别“关照”,生怕我们抢了它的“宝座”,夺了它的“奶酪”。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与壮大,想尽了一切可能的办法,其中最损的一招就是构筑岛链(开始时还有苏联的份)。而台湾的重要战略位置显然对于美国实现它的这种损招意义重大,因为台湾是中国通向太平洋的门户。我们常常说中国是陆海兼备的东亚大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我们与美国不一样,我们的海洋发展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东面的太平洋。而因为地理上的因素,我们中国实际上已经被紧紧地包围在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之内,处于半封闭状态。东海、黄海外侧有日本本土四岛和琉球群岛阻隔,南海则被东南亚各国封闭,只有台湾以东的部分洋面是我国能够直接进入太平洋的唯一出海口,是中国走向太平洋的重要战略通道。如果台湾被美国所控制,那么,我们连这唯一的出海口也将被封堵,我们将被彻底捆绑在第一岛链之内,这将严重阻碍我们的发展与壮大,妨碍我们向太平洋方向的发展与延伸,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尤其是海防以及海上交通运输线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而目前的情形,实际上就是如此!

对于美国来说,台湾就是西太平洋地区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是它在对华战略中一枚最为重要的棋子,是要挟和逼迫中国的最有力把柄,是捆绑在中国身上铁链的最重要一环。就美国而言,如果没有台湾,它苦心经营的第一岛链将形成虚设;如果没有台湾,日、韩等盟国海上“生命线”的畅通与安全将根本无法保障;如果没有台湾,美国将失去与中国讨价还价的最重要筹码;如果没有台湾,它在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地区的整体战略部署将被彻底打乱;也许最最重要的就是,如果没有了台湾,它就无法有效阻止和遏制中国这只巨龙的不断成长与壮大,它就无法维护自己的全球霸主和地区领导地位„„因此,台湾对于美国,其重要性、战略意义和价值也非同寻常!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无论对中国,还是对美国和日本都有至关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是中、美、日三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这也就是美日积极插手、干涉我台湾问题的最深层次原因。

台湾问题对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影响与制约

我国虽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但只与一个大洋相连,我国领海又被紧紧包围在第一岛链之内,实际处于半封闭状态。如果我们想要跨入大洋,就必须突破第一岛链,打破捆绑在我们身上的这条锁链。第一岛链是封堵亚洲大陆,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第一道“紧箍咒”,在这个封锁“链条”中,最最关键的就是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中央,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扼控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战略通道——台湾海峡;掌握了台湾,我们也就有了通往“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掌握了台湾,我们就能在与美日的交往与力量较量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台湾,我们就能真正建立起巩固和统一的整体海防体系„„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利用第

一、二岛链来对我国实行海上封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制约。实际上中美关系大门打开之前中国并不具备对外开放的自然条件,而即使到了现在,我国所处的半封闭状态实际上也并未消除。中国要向太平洋发展,就必须冲出第一岛链,而冲出第一岛链的关键就是台湾。台湾是中国通往太平洋的大门,台湾问题不解决,可以说就是巨龙脖子上勒着一条粗壮的“钢绳”。中国要成为海洋大国,前提条件就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能否掌握台湾,还对我们的整体国家安全及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其中,台湾海峡是中国南北海运的咽喉要道,是联系东海与南海的捷径。我国的港口分布若以台湾海峡中部的泉州港为界,十六个主要港口有十个在北部。我国四大外贸航线有三条需要南下。中国南部地区能源紧缺,煤炭、石油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宗南运物资,而这需要海运分流。因此,台湾海峡的航运通畅对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和海外贸易的顺利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军事上,台湾海峡如被敌对势力所控制和封锁,将对我们的整体海防构成最致命的威胁,我们的海军就被敌分割在南北两个海战场,而不能相互支援和配合,其后果将不堪想像„„

台湾对于祖国可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用于防御,台湾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又便于得到战略后方的支援,可成为坚固的军事要塞和战略支撑点;用于进攻,台湾地处海运枢纽锁钥之地,并拥有大量先进、完善及配套的大型军港、机场等海空军基地与设施,同时还有广阔的机动海、空域。台湾南北两端均有开放的入海口,台湾又具备充足和有效的综合保障能力,我们如以台湾为依托,足以对台湾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展开进攻与支援。台湾在中国海防中的地位,同样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可一旦台湾为敌对势力所控制,仅用岸基反舰导弹就可以有效封锁整个海峡,这无疑将对我们的海防安全和海上军事行动造成极大的威胁与挑战;而一旦敌对势力以台湾作为对我攻击的出发基地,则我东南半壁江山将在无任何遮蔽的情况下,完全暴露于敌人的有效攻击范围之中„„

另外,台湾问题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附属岛屿钓鱼岛和被台当局控制的南沙群岛中的最大岛屿——太平岛上。钓鱼岛,是日本进入台湾海峡南下东南亚、南太平洋的必经之地,附近海域蕴藏着高达八百亿桶的海底石油和油气,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和经济价值,是中日领土争端的焦点问题。南沙群岛,紧扼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南沙岛屿附近国家早已垂涎三尺,加紧对南沙资源进行开采与掠夺,与我国在南沙问题上争端不断升级。如果两岸能够实现统一,将有利于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南沙主权归属问题在对我有利的情形下得到最终解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台湾的得失与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荣辱利害相关!

可是,目前台海的这种武力对峙局面,显然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也是对我们极为不利的。一个很明显的道理,一个国家,如果它连自己内部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它怎么有足够的精力、实力去关心其他的事情呢,我们目前所遇到的情况就是如此。有句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攘外必先安内啊!因为台湾问题的存在,我们浪费了太多本不该耗费的资源、实力与精力;因为台湾问题的存在,我们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与制约;因为台湾问题的存在,我们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领土主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更因为台湾问题的存在,我们国家不能实现真正的强大,我们的民族无法实现真正的复兴!如果没有台湾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发展的更好,中国将会更加强大!同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本该一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却闹得个兵戎相见,互相消耗,互相敌视„„我们自己人跟自己人闹,自己人跟自己人拼消耗,最后落得个两败俱伤。而美日这些国家坐山观虎斗,利用台湾问题,要挟我们。利用两岸的矛盾,周旋其中,尽收渔翁之利!

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必先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太平盛世总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的牢固基础之上。国家一旦分裂,马上出现衰落。而国家如果重新得到统一,盛世繁荣肯定会紧随其后!

中国要想得到更进一步的长足发展,要想变得更加强大,要想有效地实施自己的海洋发展战略,要想获得更大更多的战略生存发展空间与缓冲地带,就一定要想办法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统一!

两岸统一将有力推动国家的进一步飞速发展与壮大

两岸如果实现统一,大陆与台湾,再加上早已回归祖国的香港、澳门,将形成完整统一的国内市场。一个统一国内市场的存在,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台湾的收复,本身就会大大增强我们的整体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它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使我们能与其他国家更好地打交道,使我们在整个国际竞争中拥有更大更多更明显的优势。同时,它还将有效改善我们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使国内经济建设能够拥有一个更好、更稳定的发展空间。

两岸统一后,我们就少了许多后顾之优,少了许多制约与束缚,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与心思用于国内经济建设,用于国家的发展与壮大,用于解决其他国内或国际事务。两岸统一,就等于我们可以多腾出一只手来,去做其他更多的事情!

两岸统一,还将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全国人民的信心。它所造成的积极影响将会是巨大和深远的,这种影响足以使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经济建设的新高潮,并足以使这种高潮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它将为中华民族提供一次极为难得的飞跃时机!它将使中国经济得到一次跨越式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两岸统一将使亚太地区形势发生有利于我方的巨变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地区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且这种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中国是所有亚洲国家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中国周边共有邻国二十个,其中与十四个国家在陆上接壤,与六个国家隔海相望,可谓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中国又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来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然存在着更为复杂、更为棘手的领土与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中国与俄、日、印三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而美国在亚太地区继续强化其存在,加强对我封堵力度的同时,又强行切入中亚地区,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国军事力量威胁,美国对中国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美军占领阿富汗,就等于是在我西部埋下了贴身隐患,使我东、西、南三面受敌。除此之外,我们所面临的周边安全问题一直是“多项并举”。一是台独势力恶性发展与不断挑衅。二是南海的海洋国土被蚕食。三是“藏独”、“东突恐怖势力”隐性发展,战略对手肢解中国的意图阴魂不散。我们的发展正在遭受多方制约,我们的和平不断受到严重威胁!

怎样打破这种对我极为不利的地区格局?——唯有收复台湾,完成两岸统一!

两岸一旦完成统一,将彻底打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整个军事力量部署,减轻我们在西太平洋方向受到的巨大军事压力,并使美国苦心经营数十年的所谓第一岛链成为一文不值的摆设;我们有了台湾,就可以在需要之时,运用军事力量有效控制和封锁台湾海峡及巴士海峡这两大战略海上通道,使我方对日、韩形成明显的战略优势;两岸完成统一,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所面临的其他安全问题与威胁。由于台湾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在处理与邻国的领土、领海纠纷时就可以投入更多的优势力量,占据更大的主动权,拥有更多的筹码与手段,从而最终使问题在于我有利的前提下得到圆满解决„„

两岸统一将会引起一系列有利于我方的积极连锁反应,使我们所面临的安全形势发生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巨大,它将一举扭转我方在目前地区格局中所面临的严重不利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而两岸统一所造成的积极影响,也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改善我们的周边安全环境,更重要的是,将使中国一跃而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强国,并使我们最终取得地区领导权。我在《中日联合的战略意义及必然性》一文中已经对此作过详细阐述,因为,我们在美日插手台湾问题的大背景下,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充足的准备才能吓咀和应付美日的干涉,最终有效解决台湾问题。一旦两岸能够实现统一,那肯定说明我们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我们已经拥有了在亚太地区与美国霸权作坚决斗争的充足实力。我们有了这样强大的实力,再加上两岸的顺利统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绝对会因此而受到极大冲击和挑战,它在本地区的影响与威望将会降到最低点,并在经历由我两岸统一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最终失去其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而在美国地区霸权终结,势力逐步被我排挤出亚太地区后,毫无疑问,只要我们避免与日本进行直接军事对抗,不与其闹翻脸。在我方实现两岸统一后,它将不得不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与利益,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为了途经我台湾附近的“海上生命线”的畅通与安全,与我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在很多问题上对我作出妥协。如果一切条件具备且形势发展顺利,中日联合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而且这种联合是以中国为主角,日本只是进行配合而已。就算中日间因为诸多原因,而无法成为盟友,它日本也不得不在很多方面谋求与中国间的合作,不得不发展与我国间的友好关系,甚至于在某些方面不对不对我方言听计从„„一旦我们摆平了日本,中国实际上也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地区领袖!一个以中国为主导的亚太地区新格局将由此而崭新出炉!

第四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基本国情等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机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遏制、地缘政治环境的制约、国内一系列制约性的根本因素、如何面对现有国际秩序、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能否成功化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疑虑等是我们走和平发展之路要迎接的挑战. 关键词:和平发展,机遇,挑战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上升,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疑虑。于是,中央决定研究和平发展道路问题和加强和平发展道路的宣传。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走有中国特色的富国强民之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

l、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朝着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的方向积极变化。

由于国际力量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两个超级大国对抗已不复存在;和平与发展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加速从两极走向一超多强;国际上遏制冲突和战争的和平力量将继续发展壮大,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各种冲突和战争,其规模、目标、强度等局限性也在增大、可控性进一步增强;现代战争的巨大破坏性。这些因素使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中国目前也没有明显的、直接全面的军事威胁。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赶上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赶上了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稳定发展的道路。

3、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和平发展的优势。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雄厚,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市场尚未完全开发,人才的素质较高而且使用成本较低。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执政能力和动员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带来政局稳定、民族团结。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制度支持。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增强了13亿人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支持。

二、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遏制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苏两极霸权的世界力量结构宣布“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曾宣扬要单独领导世界。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的持续高速发展也大大增强了其综合国力。“一超多强”的世界力量结构逐渐形成。“一超多强”意味着“多强”可以崛起为“多超”,这种担心权利的转移与再分配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他们看来中国正逐渐成为最有可能在全球影响力方面向西方挑战的国家。

美国一直明里暗里,把中国视为一个潜在的战略对手,非常提防中国。美国全方位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在经济上,借口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将其国内经济衰退归咎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利用知识产权问题在WTO起诉中国并扬言经济制裁等等;在科技上,限制美国高新技术及产品输入中国,阻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阻止其盟国对中国的技术输出;在政治上,利用人权问题打压中国,支持中国的民族分裂主义等;可以说,美国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放弃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2、受地缘政治环境的制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当中有许多对我们不利的,不确定的因素。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缓中有紧,从大环境讲,我国周边环境比较平稳,但从发展上来看,潜在危机不少。从战略全局看,面对中国在全球及亚太地缘政治重要性的上升,中国周边各主要力量对华地缘战略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双重性。在谋求一极主导与谋求多极化进程中的较量中,大国之间的矛盾斗争将会突出,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因素上升。此外在中国周围分布着诸多强国,冷战后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有四个在此角逐。

3、国内的一系列根本性挑战

外部的制约不是根本性挑战,真正制约中国和平发展的是来自国内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超大规模发展难题”、政治和文化及自然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根本性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上对我们中国的战略疑虑相对增大,西方美国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强大、要扼制中国的强劲发展势头,所以他们提出“对冲”中国发展的理论,实际上他们是带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存在中国威胁论的思潮,原因是他们对我们有一定的误解。怎样成功化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疑虑,方法是坚持增信释疑,积极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总之,一方面我们一定要认清我们的战略机遇期,一定要看准机遇,重视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要强化忧患意识,迎接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第五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措施和意义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符合主权国家的义务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⑤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⑦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负责任的大国。

①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遵守主权国家的义务

⑤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综合国力

1、主权国家

2、国际组织—联合国

3、国际关系—国家利益

4、时代主题—国际新秩序

5、世界多极化—国际竞争实质

6、外交政策

7、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②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必须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④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能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①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②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③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④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努力,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的贡献。⑤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⑥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上一篇:兰州大学近代物理实验下一篇:廉政风险教育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