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的教学应用论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校园网的教学应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针对多媒体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文介绍了基于校园网的门禁系统的构成,并结合门禁系统的特点,阐述了门禁系统在多媒体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及其优点。关键词:门禁系统;校园网;多媒体教学;教学管理效率。

第一篇:校园网的教学应用论文

浅析合作学习模式下校园足球教学的应用探究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除了要让学生接受系统化的智育教育之外,基于素质教育目标对于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也是同样重要的。因此,在进行校园足球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促进足球训练从基础技能学习到实战练习的各个阶段。因为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对于提高他们团队整体的足球水平和促进小组的默契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当前的足球教学和训练中应该将合作学习模式作为课堂的核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合作实践能力。因此,本文将从当前校园足球教学现状,合作学习模式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校园足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

足球作为一项全民性的运动,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运动的技巧,更需要进行团队作战和配合,才能够发挥出足球的运动价值。足球这项运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体育发展项目的弱项,因此应该从中小学学生开始进行系统化的培养,能够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足球潜力,为国家的足球运动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因此,在各学校中都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培养,设立校园足球专业课程,加强足球知识宣传和足球文化教育,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立完整的足球人才培养梯队。因此,在校园足球训练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采取科学的教学机制,能够运用合作学习的相关教学措施,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与互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足球水平。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说,还是对于学校的体育教学发展和国家的体育人才战略储备来说都具备重要的价值。

1 当前校园足球教学现状

1.1 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足球教学不受重视

在一直以来的学校教育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因此学生能够花费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时间少之又少,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普遍认为让学生接受校园足球训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学习精力被分散,学习能力下滑。在这样的传统理念下,很多学校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教学都不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只注重在教室中的学习读书,却忽视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特长。

1.2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足球教学效果不佳

在当前校园足球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学校都缺乏专业的足球教师给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和练习,因此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此外,还有一些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足,在足球领域的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也无法承担起给学生进行足球教学的职责。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校园足球教学所产生的效果也难以达到目标。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足球训练水平,首先需要从教师的专业素养出发,充分发挥也好自身的教学和引导作用,在专业领域内进行不断地学习和拓展,才能带领着学生更好地提升足球运动能力。

1.3 学生缺乏足球兴趣,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教师和家长传统思维的影响,认为自己是当前的全部任务就是学习,对于其他一切体育运动项目都缺乏兴趣,尤其是对于足球这种难度较高,规则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来说更是缺乏主动训练的热情。同时,在一些体育课堂上所涉及到足球运动的项目时,教师往往让学生进行单独的训练和技巧教学。在此过程中导致学生在足球运动项目中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缺乏与他人进行配合训练的主动性。

2 合作学习模式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促进教学互动,提高学生足球兴趣

在以往的校园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是独立教学的方式,学生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进行足球技巧学习和实战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之间养成合作的习惯和运动兴趣的提升,也不利于整体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通过合作学习来进行足球训练有利于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与其他运动伙伴的互动中发掘足球运动的乐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学习足球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从而在其他学生的配合中弥补自身的足球弱项。

2.2 有利于加强团队协作,培养学生足球精神

足球是一项需要团队配合的运动,因此学生除了需要学习足球相关的技巧之外,还需要能够加强他们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训练过程中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信念。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将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能够在技能学习中加入一些实际比赛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有利于考察学生的默契度和配合意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足球精神。这也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必备的一种精神品质,能够为学生的运动学习提供良好的信念支撑。

2.3 有利于转变教学思维,提高足球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校园,足球训练和教學过程中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给学生进行引导,有利于在此过程中充分转变足球教师自身的教学思维,能够在此过程中意识到学生之间配合与协作的重要价值。在教学方法方面运用集体化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整体的足球训练水平,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足球教学过程中的效率,也能够给足球教学效果提供良好的保障。

3 校园足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3.1 全面分析学生特点,科学划分足球小组

在校园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就需要能够全面去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和特点,能够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给他们进行小组的划分。例如,一些学生虽然运动能力比较好,但是不擅长与人进行沟通,也不主动和其他的学生互动。教师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就应该给他们匹配一些比较善于沟通,在课堂表现中比较积极主动的学生,以此来调动小组学习的整体氛围。还有一些学生的足球基础技能掌握能力不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实现以优带弱,让更多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足球技能。因为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集体竞赛项目,在这个既需要激烈竞争,又需要团结协作的环境中,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合作过程中能够使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会得到磨练,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合作教学中运用分组训练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3.2 布置足球训练任务,合作完成课堂要求

在进行足球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应该给学生发布不同的合作训练任务,让他们可以根据教师的任务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在彼此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教师的要求。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游戏化训练的方式,既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效果,也能够丰富足球训练的内容。例如,在进入正式足球教学之前,教師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带球热身训练”,这需要学生在场地内带球。教练发出指令,球员根据教练的指令做动作。教练出示不同颜色的指示牌,表示不同的指令。红色要求学生跑着带球;黄色则要求像篮球运球一样拍球跑动;绿色让学生身体呈下蹲姿势,抱球于怀中,跳着带球。学生之间可以在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并且不同小组之间进行比拼,在进行热身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3 小组足球实战训练,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足球训练程度来定期开展实战训练,让他们可以通过实战的过程来验证自己的训练效果。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足球比赛,通过足球比赛,学生能够在赛场上进行相互的配合,从而更加热爱足球这项运动。这类足球比赛的开展也能够进一步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同时,通过比赛、竞技学生知道了足球是一项需要全队配合的运动,他们在比赛中学会与人团结协作的技巧。足球的实战训练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体育精神,让学生可以在赛场上赛出水平,赛出自我,从而在这种团队合作的赛事中获得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实战比赛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足球比赛中情况瞬息万变,对学生在思维、观察、判断、反应等方面能力的要求较高。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过程,学生的思维会更敏捷,判断能力会更准确,这对于他们以后成长过程中面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等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3.4 及时给予合作评价,引导学生互相点评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模式中,无论是日常课堂上的技能训练中的合作,还是在实际足球比赛中的合作,教师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合作情况和运动表现情况及时地给予他们全面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在合作学习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在团队中的优势。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进一步加强合作学习的密切度,提高学生对于彼此的了解程度,在运动中更好地配合。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解决办法,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行提升足球训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对于自己的小组成员从足球训练过程中的敏捷度,技巧的掌握熟练度,以及与成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上进行打分和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和具体的掌握学生的需求训练情况,从而可以更好地在以后的教学和训练中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在足球运动中的弱项,发挥出自身的强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校园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模式来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让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身运动水平,加强团结协作、不畏困难的体育精神。在足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切磋,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到足球的技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与经验,让他们能够扎实自身的足球训练基础,在以后的学生中和自己的队员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

作者:黄钜良

第二篇:基于校园网的门禁系统在多媒体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多媒体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文介绍了基于校园网的门禁系统的构成,并结合门禁系统的特点,阐述了门禁系统在多媒体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及其优点。

关键词:门禁系统;校园网;多媒体教学;教学管理效率。

Applications of Access Control System in Multimedia Teaching Management Based on Campus Network

LI Fu-jun, LIU Hai-dong

(Liaoni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andong 118002, China)

Key words: access control system; campus; multimedia; teaching management efficiency

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已经相当的普及,在每个学校的教学设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如何管理这些设备的使用是一个十分繁琐的问题:一般多媒体教室都是流动教室,讲台控制柜门的钥匙经常要经多人传接,很容易丢失或被复制,比较难以控制而经常出现问题。如果将门禁系统引入到多媒体教学管理中,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极大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1 什么是“门禁系统”

所谓门禁系统就是一个依托网络的信息传输功能,对特定地点、就特定操作人员、在特定时段进行设备开关门操作及自动记录相关运行信息的管理系统。简单的说,门禁系统就是出入通道管理系统。它是在传统门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通过数字网络技术对门进行监控管理。从对象识别上分为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指纹门禁系统、虹膜门禁系统、面部识别门禁系统等多种类型。对于教学多媒体管理来说,选择感应卡式门禁系统是比较适合的。

网络型门禁系统的方框图[1]如图1所示,其基本功能有下几点:

1)多媒体设备管理员通过注册刷卡器为使用申请教师在门禁系统服务器中进行个人身份注册,同时定义设备地点和使用时段等信息。

2)多媒体设备使用申请教师通过现场刷卡方式将其IC卡个人身份信息读人系统后,通过专用模块传入门禁服务器,经对使用申请教师及使用教室等信息的对比识别,有效者由服务器发出准用指令,经专用模块回传相应的讲台门禁控制器,实现开锁操作,从而体现出系统的门禁功能。

3)通过网络对操作信息进行统计记录,体现出系统的网上信息管理功能。网络型门禁系统就是这样一种依托网络,集刷卡信息采集、分析、执行和信息记录于一体的网上应用系统。

4)讲台设置电控门锁,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网络门禁与讲台配合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安保功能的设备系统。

2 基于校园网的门禁系统及其使用

2.1 组网方案[2]

在确定建网所用网络技术时,应主要从技术的标准化、开放性和成熟性来选择。要建立基于计算机局域网为平台的门禁管理系统,在现今的各种高速网络技术中,采取交换式快速以太网布局是较好的选择。因为采用以太网布局,在需要时,可以通过增加交换机的功能、配置新的软件的方法来扩展带宽,以满足门禁管理对网络带宽的要求。目前,一般学校都建成了主干网100M、10M到桌面的校园以太网,为建立门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技术保障。

2.2 基于校园网的门禁系统的构建[3]

将多媒体控制柜的锁换成门禁系统的电控锁,并将门禁系统的刷卡器(注册)置于控制柜面部,门禁系统的控制器置于多媒体控制柜内适当位置,连接好网线即可。这样就等于将电控锁的控制器当成局域网的一个终端(无需IP地址)。将多个多媒体教室的电控锁进行同样的安装后,整个门禁系统网络如图2所示。只要在局域网中的任意计算机中装入控制管理软件,输入每一个电控锁控制器的产品序列号,并进行适当的设置,就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对多媒体控制柜的控制管理。

2.3 门禁系统在多媒体教学管理中的使用过程

1)将门禁系统管理软件装入控制用计算机,对基本设置项的控制器项进行设置。其中包括将各大教室电控锁的生产序列号逐一输入,并分别命名为大教室一、大教室二……;并对网络通信类型协议等进行设置。

2)对使用大教室的所有教师信息进行输入,包括姓名、所属部门、电话号码等,并发放射频卡,令其确定其开门密码。

3)针对学校上课时间表,确定时段,可在上课前后多加十分钟开关门准备时间;对于个别教师较特殊的上课时间,可以单独设立时段。设置好的部分教师特殊时段管理如图3所示。

4)对每个教师的使用权限进行开通,即教师使用哪一个教室,什么时段进行对应。若需要改变,可进行添加或删除。

5)针对所有大教室的控制器,将所有设置进行上传。这一项完成后,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室了。

3 多媒体教学管理引入门禁系统的优点

在多媒体教学管理引入门禁系统后,比过去的人工管理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便于管理

引入了门禁系统后,可以说一切都在多媒体设备管理员的掌控之中。首先,每个教师虽然原则上对校内的任一多媒体教室在任意时间都可使用,但这都需要在管理员的控制之下才能进行的。比如,安排教师A在星期一的1、2节在多媒体教室一上课,星期四的3、4节在多媒体教室二上课,那么教师A就只能上述规定的时段内打开相应的多媒体设备。当然,如有临时调课,可通知管理员,用远程开门将门打开,教师的权限也可重新设置。其次,管理员可实时了解多媒体控制柜的使用情况,包括哪位教师正在使用都一清二楚。最后,所有多媒体的使用都自动生成了记录,可查询以前的所有使用情况,时间可精确到分钟。图4所示为查询某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的一部分。

3.2 使用方便

引入了门禁系统后,使用教师只需要领取一张对应自己使用信息的IC卡,即可对校内的任一媒体教室,任意时间(需开通注册相应权限、时段)进行使用,不需要任何钥匙的传接。也就是说,使用教师只要在管理员那里办理了相应手续后,用IC卡可以打开任一多媒体控制柜的门。在未引用门禁系统时,教师每使用一次多媒体教室,就得取送媒体教室钥匙一次。可见,引入门禁系统后后,对教师来说有多么的方便。

3.3 安全防盗

引入了门禁系统,没有了钥匙的传接过程,直接减少了失窃的隐患,即使教师将IC卡丢失,也无大碍。一方面IC卡有密码可阻止开门,另一方面管理员可删除该卡权限,彻底防止窃贼通过卡施盗。若窃贼采用暴力将控制柜强行打开,系统会自动记录,给公安部门提供准确失盗时间等有价值的信息。

4 结束语

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入基于校园网的门禁系统,可极大改善教学管理环境,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效率,促进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变革,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从而推动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向深层次发展与提高。同时,由于门禁系统的引入,使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走向数字化,从而使今后的教学管理更加便捷,更加精细。另外通过网络计算机的开发会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例如可以远程帮助教师打开或关闭投影机、音响、电脑等。

参考文献:

[1] 汪逸新.网络型门禁系统在多媒体教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6):112-114.

[2] 赵瑛,朱亚莉.基于校园网的视频点播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02(4):64-67.

[3] 卢银泉.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室集群管理系统[J].中国成人教育,2005(4):35-36.

作者:李福军,刘海东

第三篇: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普及到各高职院校的校园管理中。它节约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对实践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构建出发,对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实践教学管理;具体应用

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即以校园网为载体,通过电子与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身份识别、各项校园服务和校园管理的功能,对学校全体人员、财务和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的一种模式。它在为校园管理带来方便、安全和高效,且提升校园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为校园管理节约了大量的财力与人力,对实践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构建

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构建在校园网上,借助计算机、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充分发挥了校园网络的作用,通过卡片的方式,实现了网络信息化系统的管理。通常情况下,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校园网上,建立系统主干平台。系统主干平台主要由数据中心及各楼宇管理中心组成;其中数据中心处于学校的核心位置,连接着校园网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身份查询前置机、应用服务器以及代理服务器。而管理中心位于各个校区的核心位置,连接着各个校区校园网的二级交换机,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服务。(2)数据库服务器与双机热备份的有机结合,主要负责存储、更新、维护以及备份校园中全部信息数据。即通过一卡通服务器、机房管理服务器、身份验证和校园门户服务器,对相关应用业务进行处理。代理服务器负责设定、更改相关信息参数,实时监控接入一卡通平台上的各种子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信息数据同步管理与全系统的安全管理。(3)综合业务子系统。该系统一般安装于校区的发卡中心,负责学校持卡人的开户、撤户、身份识别、换卡、查询、挂失、解挂、冻结、解冻、现金充值和商户管理等综合业务。每一个发卡中心都可按照条件设置一台或者是多台操作终端,并根据授权的权限负责相应的业务。(4)应用子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图书馆管理、医院管理、上机管理以及教务管理等子系统组成,负责主干平台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该系统的接入需要数据中心综合前置机授予相关权限,利用驻留在底层的第三方接入程序和数据中心实现通讯,达到数据共享。

二、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系统功能。(1)个人基本信息查询。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是学生在校的一种身份标识,因为IC卡芯片中存储着学生具备信息,所以学生在校园范围内使用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能够随时随地地查询个人信息,具有安全性、灵活性以及稳定性的特点。例如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數据管理与访问,主要是建立在Browser/Web/Server的基础上,使用“集中、分布、集中”的3层体系结构,将学生个人信息存储到内部芯片中,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账号、密码查询考试成绩、奖助学金的发放、课程安排、个人账户消费和奖惩情况等。(2)实验室信息监控。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监控的业务数据,学校各个管理部门只有上传相关信息数据的权利;而对于非部分的信息数据的权利,访问者只能通过Web服务器下载数据信息。即全校所有部门的业务数据均是采用不交叉汇总的方式,形成一个市中心服务器管理数据库,这样相关管理部门即可通过超级用户权限实时监控、查询实践教学课堂的上课信息。(3)数据汇总。数据汇总系统的应用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数据输入的唯一性,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校园内各个核算部门相互交叉,出现重复核算的情况,降低数据输入的冗余度。②数据储存的实时性,可以使数据信息的汇总与查询更加方便、快捷。③数据信息结算的精确性。利用数据汇总系统进行实践教学管理,能够做到以人时为单位,精确到分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实践教学的管理效率。(4)身份标识和计费、结算功能。学生在校园范围内使用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可实现各个实验室计划内上课、开放实验上课以及自由上机,为学生提供方便。通过每个人的学号,以IC芯片的索引键值,建立一个完善的个性化数据库,让校园实践教学管理向信息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转变。(5)其他功能。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采用的是比较严谨、稳妥的安全体系,主要移植了商业银行对财务管理的相关功能,数据的安全体系从科学等多方面加以保障。例如用户级的秘钥,由用户自行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保护系统安全性与字段级;校园网系统为其提供防火墙保护措施,避免网络黑客对系统的攻击;而人性化消费模式可按照太平洋卡的管理模式,通过校园卡管理中心,对卡片实施挂失、补发、冻结、解挂、换卡以及解冻等操作,以免卡片丢失后,被其他人恶意消费情况的出现。

2.具体应用方法。(1)利用电子货币与结算功能实现准入、汇总。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作为校园卡的充值账户,集电子货币与结算手段为一体化,通过这一功能实现学校范围内参与实践教学管理的无现金消费。例如学校每一个学期开学前,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开放实验需求,事先将虚拟电子货币录入借记卡账户中,因为芯片上虚拟货币专项专用,无虚拟货币无法进入内部系统,可有效避免黑客的非法入侵,让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每一个实践点内的三级工作站,以上下机打卡方法,借助虚拟的电子货币完成消费。当次结算,数据信息当日实时入账,让参与实践的人员有意识地了解实践环节中的操作规程,保持警惕,减少实践中事故的发生率,实现实践教学管理工作量人数的实时汇总与有关数据储存同时,提升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促进校园虚拟消费的数据化。(2)利用信息查询与监控实现实践教学纪律管理。当学生身份验证识别后,参与实践环节时,实践点的三级工作站就会将有关信息数据传输到二级服务器中,然后相关管理部门即可通过汇总后的实时数据库对实践点实施监控。例如在实践教学管理过程中,因为实践课组织形式是学生分散到实验室与试验台进行学习,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加上学生对学习与纪律的主观认识不足,极易出现迟到、逃课和早退的形象,加大教师的管理难度。针对这一现象,本校经过共同协商,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决定利用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加强对实践课内的管理。通过服务器的信息查询与监控功能,对实践点教师是否根据计划时间开课,有无漏课、不开课,学生迟到、早退现象进行监控,不仅方便教师利用系统反馈信息,严肃课堂纪律,节约管理时间,而且还可以让一级管理部门实时了解实践教学管理的具体信息,避免二级管理部门管理出现执法不严、考核不真实的情况,从而提升一级管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管理的高效性。(3)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学校要想提升实践教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应充分发挥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优势。在知识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实践教学管理,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实现一级管理部门横向和纵向管理的“一线相接,一网清查”,以此延伸实践教学管理的范围。

三、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应用建议

对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理应加大后续软件的开发力度,延伸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充值范围,对实践教学管理進行进一步地完善。同时,学校也可以简化软件安装过程与对Windows系统的依赖性,环节管理与协调压力;对软件上下传和实时传输功能进行优化,合理增加设置实践教学管理环节的虚拟货币消费额度和结算功能,提升系统应用的灵活性。此外,还应加强学生的主观认识,树立学生对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使用的消费理念,让学生自行保护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另外,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的卡管机制,告知学生校园一卡通不能随意借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与学习态度,避免卡片丢失和损坏,使之有效用于实践教学管理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且庞大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校园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不断进行拓展、完善,充分发挥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职能作用,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向信息化方向转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家辉.浅谈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与“数字化校园”关联建设[J].中国科技纵横,2014,(15):24-25,27.

[2]周忠华.基于RFID和校园一卡通的智能校园网[J].电子世界,2014,(15):163.

[3]徐震宇.优化校园一卡通运行管理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3,(25):299.

[4]黄丽.RFID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9):196-197.

[5]张春红,陈志红.校园一卡通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新通信,2014,(1):98-99.

Application of Campus Card Application System in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WEN Jiao-feng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Key words:campus card application system;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specific application

作者:文教凤

上一篇:药品安全论文范文下一篇:中西艺术论文范文